余华活着读后感10篇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1

“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

文/jydfy

余华的名著《活着》,悠悠在飞机上就几乎一口气读完一半,很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强烈感觉。可惜,飞机总不能始终在天上飞。当硕大的飞机在沉闷的发动机声音中,飞行了三个小时之后,最终还是按照计划安全地落地了。悠悠的心中却漂浮起一股莫明的惆怅……

飞机落地后,正如悠悠所忧虑的,在日益繁忙的公务堆里,悠悠只能是忙里偷闲、陆陆续续地用了一周的业余时间,读完了剩下的另一半。

然而,读《活着》却是很是震撼人心的。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可谓是完整地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也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对此,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刊登的一段评论可谓切中要害:“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

是的,的确如此!

福贵出生于地方家庭,用福贵的话说:“我爹和我,是远近闻名的老爷和阔少爷,我们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家中有一百多亩良田,供给福贵一家享受着悠哉悠哉的富贵生活。徐家的祖宗从“养了一只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就这样一步步地发起来了。到了福贵他爹手里,就把祖宗留下的二百亩良田,变成了一百亩,而福贵最终又把这一百亩全部输给了龙二。“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就将从白手起家养鸡,鸡逐步变成牛的反应进行了一次还原。福贵从一名阔少爷变成了龙二的佃户。福贵想到死,但更想到了“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过日子了,我得养活我娘和凤霞(福贵的女儿,笔者注)”。于是,福贵向龙二租了五亩地,开始了他的贫民生活。

福贵的贫民生活充满坎坷,充斥悲哀!

他相继经历了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春生的太太过度献血而死、女儿凤霞难产而亡、女婿二喜因工去世、相伴一生的妻子家珍积劳成疾而去。人生中所能经历的痛苦无不在福贵的身上得到一一体验。然而,这些还不够。更为残忍的是,最后,福贵将从“鸡变成牛”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孙子苦根的身上。但是,即便这样,这个与他相依为命的孙子也没有留住,还是由于吃豆子因噎而死。

天灾人祸,让福贵受尽生离死别的痛苦与悲哀!

然而,与此同时,福贵还看到了,得到他的一百亩地,却在***初期的镇压地主中被***毙的龙二,和从***俘虏而成为***县长,又最终在***中被迫害而亡的春生。

一个又一个看似意外的结局,终于让福贵看清了自己的人生。得出的结论是:“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不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这句话,是不是福贵的真心话,是福贵在经历了人生接连不断的大悲之后,彻底看清人生后的由衷感悟,还是被苦难人生重重压抑之下的由衷无奈!这,悠悠始终是不得而知,也许,就是作者余华自己也并不清晰。余华在《中文版自序》中,开篇就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而写。”是的,余华的小说简洁、简单,而这种简洁、简单,是一种让人欲哭无泪的简洁、简单!是一种直抵人心,让人心灵颤抖、心灵震撼的简洁、简单!是一种无需复杂、也无法复杂的简洁、简单!

在阅读过程中,悠悠时常觉得余华是否写得过于残忍了!

然而,当悠悠读到福贵和那头名叫福贵的老牛,渐渐远去的身影,和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的歌声时,悠悠又觉得这一切是真实的。生活,需要的是一种韧性,而这种韧性在福贵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活着!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2

《活着》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用一天时间对其一生苦难的叙述。大家读了余华《活着》这本书有什么感想?以下是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1】乘复习功课的间隙,我把《活着》给看掉了。余华的这本书早有所耳闻,可是一直没什么时间,到是张艺谋的电影先看过了。读过原著之后不由得赞叹这书天生就是本很好的剧本,我想编剧更本不用改什么。故事的描述镜头感十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讲故事的模式。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但平实中却充满了力量,是一种能从内心感动你的力量。我不想说什么涉及灵魂的字眼,可能书看多了就不太容易随便给感动了,但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我推荐。希望每个人读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给出一段书中的文字,大家欣赏下: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2】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字字不漏,把书里的每一个感情都尽可能的看清楚。而我,始终不够深沉,只能通过眼泪来宣泄我的共鸣,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看到最后,我深深佩服于福贵对待生命的态度。没有看过过程,就不会懂他经历了什么。

在书的中间部分,我为每一个淳朴、善良生命不应该地离去伤心抽噎。有庆热情地献血,却被无情地抽死;苦命的凤霞,刚在为她终得嫁一真心之人欣慰、舒心之时,却又不情愿地看着她为新生儿的降临而逝去;最善良的家珍,永远都怀着那最柔软的心,为家人无私地付出,最后,实是被累得死去;中途成为徐家女婿的二喜,一个偏头男人,同是苦命的人,同样也逃不出命运的安排;还有最让人怜爱的苦根,他的死,最是让人痛心的难以接受……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鲜活地存在过,他们就想简单地活着,他们其实早参透了人生最基本而又最深刻的哲理。他们勤劳能干,为了活下去坚强地支撑着。即使贫穷,即使病痛,他们也从未有过放弃生命的念头。

看过《活着》,就等于经历了好几场人生的急剧悲痛。每一场,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亲身跨越痛苦,无疑是艰难的。但是,跨越了,也就解脱了。而最虐人的,其实是那一直驻足在旁的作为旁观者的痛苦。是的,我说的就是福生。我甚至无法想象他最后怎么还能和他那命名为“福生”的老牛谈起有庆、二喜、家珍、凤霞以及苦根。他的“玩笑”,在我看来,无疑是一次又一次地揭开那足以让人血流不止的疮疤。可是,他确实这么做了,并且笑声实为爽朗。以往的苦痛与现在简单的豁朗对比,再看看每一个真实却又已去的人,或许,这就是《活着》的寓意所在吧。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3】《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以前***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我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杯具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我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应对自我的过去能够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我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我身上,但却庆幸自我以前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那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潜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我儿子的使自我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取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4】生命原本脆弱,你却要坚强的活着。活着才能感觉生活的幸福真谛,只有在你遭遇不幸时,你才知道你要珍惜生命,享受快乐。

《活着》这部小说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阐述了一个凄婉悲惨的时代命运。《活着》经历了中国历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富贵自甘堕落输掉了祖宅,气死了父亲,妻子家珍带着两个孩子独自离开,他被抓去做了壮丁,家破人亡。

妻子家珍与富贵团聚,凤霞却成了哑巴,弟弟不幸夭折。我觉得最令人痛心的情节是有庆的死和凤霞收获幸福初为母亲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耗尽,生活的苦难告诉了他,只有在险些丧命时,才懂了幸福的真谛,人只有在孤独绝望的时刻才会如此深切的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中国在变,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是最痛莫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家珍亲眼看着女儿死去,却因为—有经验的接生员造成无法扭转事实,这种母爱的痛又怎会轻易理解。

—凤霞生孩子出现***的接生员,营造了一个幽默搞笑的气氛,教授吃了七个馒头撑晕过去,这种方式表现的时代的迂腐,不然种种悲剧是不会发生的,这种情节令人感到悲哀愤怒,让人的生命再次被诠释得脆弱。

《活着》,这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笔直的。活着才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活着才能体会到挫折和不幸所带给我们的种种,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更是一种历练。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5】一个从小在富贵中的少爷,一个不把别人放在眼中的风流人物——福贵,他因为好赌被骗去了家财父亲也被气死了,但他却因祸得福最最后绞幸的活了下来,他的老婆家珍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慢慢的用爱和自己的信念感化他,最终福贵终于被感化了,但是为时以晚,害得自己的家人受到苦日子。

当我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家珍没有怨言,是那样慈祥那样平静,我看到她无邪的纯洁的心灵,她仿佛在净化着一些"丑恶"的事物。福贵的女儿儿子相继死去,最终连女婿也惨死在了钢板下面,苦根也因为家中的贫穷最终被饿死了。看到福贵的亲人相继死去我的心情也触动了,留下了泪水。但是福贵也是可怜的上帝对他如此不公平,让他的亲人死去,只让自己潦倒的一个走向生命的尽头,也许这是他的"素命"吧!

亲人的相继离去使福贵变得不在是很新痛了,是他渐渐明白了,亲人一只活在自己的心中,要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他买的老牛也是给予自己的自我安慰。

我对福贵的精神是十分赞赏的,他坚定的信念,背负着祖先留下的一句话,让自己活下去。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让自己的路走的更长更远。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作文【6】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眼泪而使得他们浪费自己的感情和金钱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心情看这本书,直到前天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3

对于8月6日开幕的上海书展来说,台风的威胁丝毫没有减弱读者的热情。这在余华看来,似乎又像是一场高涨的群众运动,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更大程度上锁定的是他蛰伏十年而写的长篇小说《兄弟》。

展程过半,《兄弟》已然高居销售排行第一,余华被一再邀请与数以千计等待着他的读者们见面交流。

目睹此情此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阚宁辉感叹:“这是一部纯文学小说啊,在今天有这样的反响,太令人吃惊了!”正面直逼“”时代

翻开《兄弟》,“屁股”几乎是一个随处能看见的词语,还有粪坑、屎尿、搞、、阳痿等等,余华似乎用尽了通常被认为是“肮脏”的事物来充盈他的小说,但即使小说中的生活现实被描写得如此“肮脏”,却似乎怎么也掩饰不了另一种“肮脏”。

事实上,从一举成名的《活着》开始,余华始终关注的就是这种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充满一种“肮脏”的现实世界。他是一个相当残酷的叙述者,就像他自己评说《活着》那样“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兄弟》也不例外,虽然余华说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部作品,因为他试***突破与创新,但实际上,余华来自先天的一种深入骨髓的观察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者说,他固执地坚持着这个并不讨好的立场。

对此,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评价道:“90年代以后的余华有一种‘非形式化’的倾向,不绕弯,不说废话,一刀见血,直奔主题,直指人心。从他的心灵直接走到读者的心灵,最大幅度地和读者交流。这是余华独有的能力,这种能力很了不起。”

《兄弟》的题材是当代中国最具特征的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故事,分上下两部。两个本无血缘关系的男孩因为各自父母的丧偶再昏而成为兄弟,成为幸福的一家人。“”的到来不仅彻底毁灭了这种幸福,也使得几乎所有人变得疯狂变得失去人性。

余华叙述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刻着中国人特有的烙印,那种感觉让人无比熟悉,同时也无比悲伤。不少读者表示,自己之所以对小说感兴趣,是因为佘华描写的那个时代――他们或者经历过,或对之充满好奇与疑惑。

现实,就是一层一层地写下去

下半部则是“现在的故事”,目前虽然尚未出版,余华表示已完成初稿,将在明年初面市。而“现在”,是个被余华称为“伦理颠覆、浮躁、众生万象”的年代,兄弟俩的命运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如今每个人正在体验和见证,并为之喜悦和叹息的那样。

余华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前一个是“”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40年就经历了。”

“这是今天的中国人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却没有一部公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去描写它。”一位读者向《望东方周刊》表达了他的遗憾心情。

《兄弟》共40多万字,是余华迄今为止篇幅最长的小说。余华毫不掩饰自己的满意,反复强调“正面强攻”一词:“我第一次正面地去写两个时代,而且是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时代。叙述的内容和强度也增加了,提供的信息也更多了。”对此,该书责任编辑刘呐补充道:“有些作家写到关键的地方就会绕,而余华是正面对待它,一层一层地写下去。”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4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余华《活着》阅读感受与体会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余华《活着》阅读感受与体会1《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玩乐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的肯定与颂赞。

余华《活着》阅读感受与体会2我总以为一个人与一本书的邂逅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我时常想着一本书的力量,纯粹的文字却冲击人的视听感受,如海浪般震撼心灵,撞击思想,潜入意识。

《活着》就是这样一本有生命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盼——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后。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般刺目,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浓重的叹息,又仿佛一阵热烈的律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从一个少爷吃喝赌到最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悲剧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

回味的时候,我常常惊讶,这仿佛是望见一绺极纤细的发丝被逼迫着承受千万斤的重量,然而它却没有断。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

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后,白嫩嫩的,却留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留下人生存在的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的肯定与颂赞。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们无法断言,也许在旁人的眼里,福贵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许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余华《活着》阅读感受与体会3看完了余华的《活着》,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逼迫去打仗到遇到******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和文化 大 革 命……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此刻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仿佛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下午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这天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只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只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搞笑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己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后,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似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来,《活着》便是的幸运,亦是的勇气。

余华《活着》阅读感受与体会4一个人,一场故事,一世遭遇,成就了《活着》。富贵的苦难,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从一个富家少爷,沦落到贫苦农民;他气死他爹,输光财产;他的儿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孙也死了,可他却还活着,孤零零的活着。

当在黄昏的田野上,富贵和他那头老牛耕耘在田地里,富贵对牛叨絮的那席话差点让我怜悯的掉下泪来。我觉到了余华的残忍,他为什么要让富贵活着?没有了亲人,没有了爱,只有大半辈子数不尽的苦难,富贵活着的意义何在?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当福贵看到赌的倾家荡产的龙二被毙掉的那一刻,庆幸的是福贵,后怕的也是福贵。他庆幸,是因为被毙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后怕,是因为被毙掉的人本该是自己。命运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败家子的自己气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个生命;当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来没有看到娘的最后一眼,他明白,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当他的家人一个个死去的时候,他懂得,活着不易,活着有多好!

种地的艰辛,让他体会到活着的不易;公社的磨难,让他感受到活着的美好。活着就幸福,再艰难,只要活着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当富贵的家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的时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现在还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着有多好。

余华《活着》的自序:“作为一个词‘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攻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时“忍受”。可见余华笔下的富贵面对生命的苦难与绝望只是忍受,没有反抗,更不用说蔑视。也许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许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愿意死。

余华《活着》阅读感受与体会5生活有如立体几何***形,它是多面的,而我们却长了一双平视的眼睛。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会用语言和文字将你的思维带进它的多维世界,犹如编筐编篓。所以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对另一个自己的认知。“余华”的《活着》,似乎是在讲述一个“富二代”的败家史。主人公“福贵”不削眼里只有土地的父亲,那是他的生活。

母亲的溺爱也不过是父亲责罚的挡箭牌,那个活着的“福贵”不过是个身体,又或者说他从来没活过。时间就是这么奇妙,历史的变革让“福贵”一无所有,然而悲惨却将他揉碎后埋在现实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这才是一个有枝有叶的“福贵”,真正的“活着”。这也许就是“余华”创作的初心。

面对“活着”这个看似简单而又沉重深刻的话题,这是一个让我们学会思考的作品。我们是要活在别人眼里还是要活在自己的心里?“活着”可以解释为“生存”和“生命”,当然“福贵”也许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觉得“活的像个自个儿”。然而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活的像个自个儿”?又或是说有多少人想过要“活的像个自个儿”!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5

“活下去!”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呼啸在生命的寒冬……

“寻找余华”最温暖的寻人启事为爱呼唤

“无论如何,我要在女儿死之前见到余华。”2012年12月11日,天还没亮,宋绍欧就用电动车载着400份《寻人启事》,来到成都市犀浦镇,她要为女儿寻找著名作家余华。其实,能否找到余华,她心里根本没底。“那么一个大作家,与我的白血病女儿素不相识,怎么可能呢?”然而,宋静一直用期望的眼神哀求她:“妈妈,你说我能见到余华叔叔吗?”

街头,宋绍欧竖起两米高的广告牌,上面是宋静和余华的大幅照片。“白血病女孩寻找著名作家”、“作家余华,我很想见您”,两行大字格外醒目。这一天下着冷雨,宋绍欧性格腼腆内向,但为了女儿最后的愿望,她什么都不顾,当天就发了89份寻人启事……这感人的一幕,被成都多家媒体报道了,“史上最温暖的寻人启事”立即飘红网络,为白血病女孩找余华的呼声经网友接力传递,此起彼伏……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正在母女俩几近绝望时,宋绍欧的手机急促响了。“您好,我是成都晚报的记者胥帅,余华老师已联系上了,他写了一张纸条,被人从北京捎了过来。”短短几天,余华就惊然“现身”,太不可思议了。宋静抱着妈妈:“妈妈,这不会是假的吧?”宋绍欧说:“孩子,咱们被你爸爸打出家门那年,我就给你算过命,说你大难有大命的。也许,余华就是你命中的贵人。”很快,胥帅将余华的亲笔纸条送了过来,上面写着:

宋静小友: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余华 2012年12月12日。

原来,远在欧洲游学的余华,很快从网络上惊闻病入膏肓的宋静在寻找自己。他无法想象,一个濒临死亡的女孩,竟然依靠自己的《活着》艰难支撑到现在。他立即动身回国,他要满足这个女孩的临终愿望。回国班机上,余华在心中念叨:“我一定要见见这个孩子,一定要救救她”。但是,由于身体疲惫、倒时差的缘故,余华要在北京稍作停留。考虑到宋静焦急的心情,便托人先捎来这么一张纸条。余华嘱咐记者:“《活着》重新点燃了一个梦想破灭女孩的生命之火,这份文学的力量同样感染了我。我要亲手为宋静送上一本最早版的《活着》。”一张传递着暖暖爱意的纸条,辗转传到宋静母女手中,两人泪流满面地抱在一起。

在他们租住的房子内,胥帅拨通了余华的手机,余华的声音传来。宋静兴奋地说:“余华叔叔,我忍受了很多痛苦,为了不拖累妈妈,我想到了死。但读了《活着》后,一种强烈的愿望促使我要活下去。现在,第9次化疗已结束了,与妈妈也骨髓匹配上了,我正准备做骨髓移植手术。您要鼓励我啊!”余华的眼眶湿润了,连忙回答:“宋静,你还年轻,梦想才刚刚开始,要好好活下去!我有一个朋友,和你的病一样,现在早就康复了。你要记住,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得知宋静与妈妈干细胞配型成功,余华又鼓励道:“你一定要活下去,你还有妈妈!”一股新生的火焰,重新在宋静心头霍霍燃烧。

1991年3月10日,宋静出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太清乡棋盘村。父亲嗜酒如命,经常殴打妻子宋绍欧。一天夜里,父亲酒没喝足,让四岁半的宋静去打酒。由于怕黑,宋静没去打酒,躲在院门后一个多小时。父亲找到后,一脚将她踹出两米多远。宋绍欧担心丈夫打死孩子,便带宋静躲到邻居家。听着父亲在隔壁歇斯底里的喊叫,宋绍欧哭了。小宋静劝妈妈:“妈妈,您不要哭。如果爸爸找来,我们就没命了。”

1997年,宋绍欧与丈夫离婚,不久改嫁,然而,因各种矛盾,2006年,这次婚姻也走到尽头。此后,宋绍欧带着宋静,开始了四处漂泊打工的生涯,省吃俭用地供宋静读书。2011年7月,宋静从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毕业,并很快在成都市一家医院找到了工作。她要让母亲不再漂泊,过上好日子,然而这时,宋静却被诊断患有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死神迫近。

2012年9月20日,宋静接受了第8次化疗。从早到晚,要输一种黑色的液体。输液后,依然是反复的呕吐、胸闷,把所有的希望都吐了出来,而黝黑的绝望留在体内。病痛的折磨,让宋静无数次轻生的念头。这时,她的闺蜜给她送来几本书,鼓励她从中吸取力量,其中就有余华的《活着》。当时,宋静已在“等死”。然而,读了三个多小时《活着》后,一股强大力量的吸引了她。文中的主人公福贵,无论遭遇什么磨难,都咬牙坚持,让生命发出璀璨的光芒,这深深打动了宋静。两天的时间内,她一口气把《活着》读了三遍。最后,她流着泪对宋绍欧说:“妈妈,余华叔叔的书提示我,我也要好好活着。”宋绍欧欣喜若狂。然而,女儿提出的要求让她犯难:“妈妈,我能不能见见余华叔叔?”一个农村妇女哪里去找余华哦。但为了女儿,宋绍欧豁出去了。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感人的一幕。

为活着而活着“余华效应”情动京城

余华出现了,宋静的生命有了色彩。此后电话中,她告诉余华,生病后,自己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但《活着》重新点燃了她生的希望。这天,余华问了手术的大概费用后说:“你们赶紧来北京***,我已联系好了北大人民医院,费用大家会帮你们的,咱们月底见。”原来,考虑到北京医疗条件更好,经过连续几天奔波,余华联系好北大医院血液科黄晓***教授,安排宋静的手术事宜。接到这个电话,宋静跳了起来:“这让我怎么感谢余华叔叔……”宋绍欧有些担心:“余华叔叔这么忙,我们可不能让他太牵挂啊。”然而,余华还是留下了自己的国外***码,以备紧要时联系。

2012年12月16日,余华本要到美国讲学,但宋静的病情还是他最大的牵挂,于是退掉了机票。余华在电话中说:“宋静,你们明天来北京吧。”在成都,宋静与余华见面的心情更为急切,她与妈妈带好自制香肠,打点包裹准备启程。当晚,余华发来短信:“明天北京很冷,要多穿点儿衣服。”

17日晚,刚到北京,宋静终于见到黄晓***教授,并进行了相关体检。可因无法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她鼻子出血、喉咙干涩、腹泻。余华忙碌之余,再次调整了时间安排,把见面定到20日下午。

就在这天上午,宋静即将接受骨髓穿刺手术,以做与母亲骨髓配型前的准备。手术台上,10多厘米的钢针生捻进宋静的腰部,她咬破腮帮却没吭一声。手术结束后,余华发来短信:“我从网上查到了你们的捐助账户,已汇去10万元。这是我和家人的一点心意。”宋静说:“妈妈,就是为了余华叔叔,我也一定好好配合***。”

零下十几度的京城,最暖人心的见面时刻终于到了。余华叩开了宋静的病房门。眼前的余华,沧桑的面容下,却父亲一样亲切、随和,这就是那个名震海内外、用生命的质感写就《活着》的大作家吗?然而,随着余华亲切而真挚的问候,宋静紧绷的心渐渐松弛下来。余华详细询问了宋静的病情,让她耐心等待检查结果,并把1993年最早出版的《活着》送给宋静,并签名赠言“宋静小友,活着!”

余华看着宋静胳膊上密密麻麻的针眼,心有不忍:“宋静,无论化疗还是骨髓穿刺,你都挺过来了。现在,病情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宋静点了点头:“余华叔叔,我想见您,其实就想弄明白一个道理:对于我们这种患重病的人来说,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余华劝导她:“活着是生命对你的要求,而不是你对自己的要求。生命要求你活下去,要求你承担这样那样的责任。我写《活着》,就是让福贵这个人物告诉读者,人是为活着而活着,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时还有人批评我宣扬‘好死不如赖活着’。其实,这是一种误读。”顿了顿,余华又说:“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有些人经历的可能不是疾病,比如我们这代很多人经历了苦难,但都坚强地活了下来。”宋静黑暗的内心似乎突然被火把照亮:“余华叔叔,我一定好好活着,只为遵从我生命的诉求。”余华和宋绍欧都笑了。

在余华的“蝴蝶效应”下,腾讯文化携手腾讯公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为宋静发起了募捐活动。第一天,素昧平生的网友就给她捐款8000元。此后每天,看到逐渐上涨的数字,宋静和宋绍欧心中溢满从来没有过的感动。

“活着,真好!”生命之光就在前头

2013年1月3日,宋静转到燕达国际医院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准备迎接与母亲配型的进一步检查。四天后,宋绍欧走上手术台做骨髓穿刺,内心既紧张又害怕。平时,她都是看女儿做手术,宋静被针扎了一下她心里都疼得要命,这次自己能承受得了剧痛吗?她咬着牙走上了手术台。宋***在旁边,安慰她:“妈妈,我做了近十次了,都没事,您也一定行的。”注射麻醉后,钢针扎进骨髓,宋绍欧听到“哧哧”的响声。钢针拔出时,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肌肉被一同扯出来。但女儿就在旁边,再疼也不能流泪。

然而,1月9日,检查结果显示,一个指标对宋静骨髓移植后的恢复非常不利,母女配型基本失败。宋绍欧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医生严肃地说:“你们最好到中华骨髓库中找一找,也许能够找到合适的配型。你只能作为后备配型,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试一试。”宋绍欧和宋静商量,这个结果不要告诉余华,免得恩人牵挂。当晚,母女两人都失眠了,陷入深深的绝望,她们不知道到中华骨髓库寻找配型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1月11日,一个意外的消息让母女俩惊喜不已,主治医师告诉她们:“你们很幸运,余华获悉你们配型失败的消息后,从中华骨髓库中辗转找到24岁的武汉小伙子操石杰。他与宋静配型很有可能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宋静立刻给余华短信:“余叔叔,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您给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表达内心的感谢。”余华回复:“生与死其实就一念之间。继续加油吧。”

半个月后,医生检查发现,宋静血小板只有2万个,与正常值一千万个距离极大。然而,医院所在地的廊坊市中心血站供血紧张,医院需要她们自己也寻找血小板。翌日,廊坊市两位女记者获得消息,很快回复表示愿意接过余华的爱心接力棒,无偿捐献血小板……宋静在微博上感谢这些好心人:“是余华叔叔和像余华叔叔一样可敬的好心人在救我,我一定要活下去……”不久,武汉志愿者操石杰表示同意捐献骨髓。

2013年大年初一,宋静第10次化疗结束,如果不出意外,她将进行清髓手术。余华多次发来短信:“宋静,武汉志愿者操石杰和你一样,都面对过死亡。因此,你们对于生死比一般人更有感触。请相信,你们的合力一定可以让你重新走进阳光里。”宋静眼角再次湿润了。

2月29日晚上,宋绍欧按照医生的要求帮女儿剃头。第二天,女儿就要进隔离仓了。第一缕秀发从颤抖的剪刀下飘落,宋绍欧就停住了。她说:“孩子,你的头发真好看,妈妈剪不下去了。”宋静鼓励她:“没事儿,以后还会长起来的。”宋绍欧将泪水咽下去,再次执剪。秀发一缕一缕地落在地上,宋静说:“妈妈,我的头发这么长了啊,长得这么好啊。”一股辛酸涌上宋绍欧心头。长发落尽,宋静照镜子,左照右照:“光头还挺好看的。妈妈,您给我取个法号吧。”宋绍欧被逗乐了:“就叫‘干净’吧。”“对,就叫‘干净’。您看您给女儿剃得多干净。”

3月1日,宋静被缓缓推进重症监护室。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得与外界隔绝。进仓前,她收到了余华托人送来的鲜花,内置的红色贺卡上,余华写道:“为了苦命的妈妈和那么多关注、牵挂你的人,你要活着。”3月11日,宋静用手机从网上搜到了武汉捐献志愿者操石杰的信息,泪如泉涌。她在微博上写道:“这一刻,我哭了。我不是为大化疗、清髓难受。而是我得知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操石杰哥哥!原来他父亲是得癌症去世的。因为亲人的去世,他感到了生命的转瞬即逝和无私捐助的金贵。他的话真的太感动我了。我觉得这个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要谢谢他。”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6

关键词: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克制情感 零度叙述 重复 狂欢

余华,是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丛林中穿行,而被人们贴上十分丰富标签的一位作家。“先锋文学”“冷酷的叙事内容和腔调”又或者“转型起伏”――作为一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在叙事内容层面上,他的小说创作从始至今的历程的确呈现出了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但他的叙事性写作仍然散发出某些十分独特、无法掩盖的恒久的光芒,这种光芒一直照耀着他的创作。

从语言特色和叙事技巧两方面来讲,余华都以不经意的克制感来保持着对语言和叙事节奏的高度控制。笼罩在这种被作家高度控制的叙述之下的故事,乍看似乎呈现出冷峻而拒人千里之外的极简态势,文字无论与读者还是作者间都保持了高度客观***的间隙;然而稍加仔细阅读,就可以体会到极简之下涌动着宏大却精准的叙事节奏和情感波流。不是不在意,装作不在意。这种刚挺干燥却又奇妙动人的笔法,我们不妨称之为:佯装的冷峻。

一、间隙――情感上的零度叙述

余华曾在访谈中明确表示过:“叙述者不是人而是物好比一块铁。只有完全是在用一种非常冷的叙述语调进行写作了,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叙述语调,非常冷酷。”

正如他所宣示追求的一样,他的小说语言一向极具控制力,描写深刻,入木三分,却从不拖沓繁琐,紧紧抓住人物和情节最紧要的特点,用最少的语言进行最深层次的描述。没有过度的描写,甚至很多时候没有状语,没有偏正结构的修饰性短语。语言本身作为艺术,繁杂往往意味着多余;精炼却时常凸显风骨。余华正是在行文上讲求用语的精当,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寥廓的蕴义。

除了语句的极简之外,他的叙述还渗透着犀利而独特的冷漠。在余华小说里,作者不会现身,长期保持着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情感被抽离出来,我们感到的是作为小说创作主体的隐退,叙述这一行为本身主导着整个创作的逻辑。

这种冷漠在他的创作早期曾经显示为在叙述内容上对人性恶的淡然揭露和客观书写;而经历过人们所常言的“创作转折”之后,却演变成情感及观点的刻意隐藏――深厚的情感及全部犀利的观点都被掩藏在余华特有的、看似枯零的笔调背后。冷漠叙述,不带情感,余华小说从一开始就被人们体味为“无情”。余华一度被人称为“零度叙述”,他曾经令文字保持淡漠的神情,从容冷静地叙述人类的彼此戕害和杀戮。他的冷漠,震撼人心,然而这种冷漠的态度在他作品之中却经历着悄然的变化。从前期最令人惊叹的以极度展露人性恶的冷面刻画(典型如《现实一种》),逐渐变为戴着冷酷面具的温情抒写。他用语简洁,冰冷地交代、勾画。然而越是平静的语言,越让人强烈地感觉到小说中所有情节和人物全部发生和呈现在近处。这种强烈的压迫感伴随着阅读过程,叙述效果逼真得令人压抑。

例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和许玉兰在“抄家”场景中,面对很是凄凉的境况,作者行文却仍然保持冷静,甚至带着几丝揶揄;

再比如,卖血给一乐治病,许三观面对好心的村民时,对话背后的情节实际上涌动着充裕的温情,但作者的叙述仍然一丝不苟地把持着“干燥的客观”;

无论是凄冷,还是温情,乃至愤怒、爆发式感情涌动,在行文中都化作精准有序而不带任何修饰的客观叙述。丰沛的情感只需读者从间隙中自己去体味,没有任何出离于“零度”的倾诉。

极为简单的叙述被刻板限制在客观语调下,无论是于读者,还是于作者,都显示出一种近乎陌生感的隔离效果。作者在叙述中似乎是抽身而出的,没有任何情感指向的;然而仔细观之,人的同情乃至悲悯在极简的文字间涌动。这种阅读和创作之间刻意为之而造成的干燥裂痕,成就了富有张力的行文效果。

二、重复――压抑的狂欢

余华小说创作中,存在着比人们经常提到的“零度叙述”还要明显的特色:平调的重复。

他往往在人物的对话当中进行大量的机械式的重复;骨干情节的走势也被安排为不断的循环往复,甚至创造出富有命运感的轮回。这种具有刻意痕迹的、极为形式化的情节安排,令读者哭笑不得地感到切合自己的生活认知:古往今来,多少事实正是以“近乎刻意的重复”这一方式存在于历史长河中。重复中的变化和变化中的重复,以简单的结构昭示着余华对宇宙奥秘的思考,是他构筑作品框架的主要手段、描摹细节的主要手法。这份重复造就了作品独特的深邃感和真实感。

大量的重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复、意象的重复。通过大量的重复,以及在重复主体出现的语境间微妙的变化,使意象和情节逐渐获得独特的象征意味,或曰寓言感。重复和变化使余华作品天籁般具有自然的旋律和节奏,重复是一种有变化的重复,变化和重复是融为一体的,文本的抒情性旋律和情感节奏在重复中被凸现出来。

这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有着极为典型的表达。

前部分,为表现许三观同叔叔间极为质朴却夯实的情感,小说只对各种“瓜”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开展对话,反复书写,不厌其烦,平淡温情的生活感却正是从这简单的重复中显现出来的。

又比如结尾动人的“吃炒猪肝”,一盘猪肝,二两黄酒,夫妻二人神经质般念念叨叨,反复要了三次。但这却是刻画人物心理深厚情感、人生经历的大盘点,也是暗合全篇故事循环的偈语。

余华小说中的重复具有不止于“重复”的地位,他用重复的对话驱动情节,又以重复的情节推动文气的变化和情感的宣泄。结构上,全篇小说以许三观十二次卖血经历的不断轮回、重复,统构了普通人一生的悲欢。

正是这种绵绵呓语般的反复、回旋,造成了叙事语言实质意义上的狂欢――这与余华干燥客观、极为克制的语言及叙事风格相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使其小说具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鲜活的美感。压抑之中的狂欢,佯装出的冷峻,令他的故事显现出摄人心魄的叙述魅力。

参考文献:

[1]林舟.叙事,掘进自我的存在[J].东海,1996(8)

[2]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J].文学评论,1996,(6)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7

摘 要:苦难是余华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一个的主题,这也就造成了他作品中浓重的悲剧氛围。在余华的创作中,他眼于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对人性的扭曲,注重从情节的描述与人物的描写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展现其悲剧性,给读者以思考。现试从冷静的叙事态度、回忆式的叙述角度、平常人的悲剧这三个方面入手解读《黄昏里的男孩》的悲剧性特色。

关键词:余华; 黄昏里的男孩; 悲剧性

余华是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苦难是他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一个的主题,这也就造成了他作品中浓重的悲剧氛围。余华早期作品是以对传统主题的反叛和直面血腥、死亡、暴力成为评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无论是其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余华都着眼于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和人性的扭曲,对人类生存的感悟有一种深切的认识。他的众多作品不囿于人物和情节本身,而是较为注重在对人物命运演绎的过程中体现的悲剧性,从而给读者带来的生命本体的思考和探究。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就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描述人物和情节,展现其悲剧性。

一、冷静的叙事态度

余华惯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讲述重大事件, 让读者惊诧于他平静和理性。余华的小说是大多是用简单冷静的文字,描绘血淋淋的场面,展示社会背景下人性的缺失,体现小说的悲剧性。他的文字给人以难以呼吸、压抑、发怵之感。有人说“余华对苦难的情感反应总显得和常人不太一样,该关心的地方他漠不关心,该愤慨的地方他无动于衷。好像他压根儿就不准备对笔下的生命表示点属于人世间的态度,他的任务,像是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将人间的苦难客观冷静地叙述一通。”①余华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其理性而又冷静的文字展示着人间故事的悲剧性。余华就是“一个站在暴力现场,面无表情的冷眼旁观者”②,旁观者的身份使得他对故事悲剧性的刻画得入木三分。

《黄昏里的男孩》讲述的是水果摊贩孙福对一个偷吃他苹果的流浪少年施以惨无人道的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摧残后,他像往常一样地进饭店喝酒吃菜。余华在《黄昏里的男孩》中,将孙福对男孩的施暴手段描写得十分细致。男孩只因饥饿而偷了孙福一个苹果,却遭到了一连串以“教育”为名的“艺术”的惩罚。孙福先是“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接着“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目的是让男孩将吃进嘴里的苹果吐干净。孙福没有满意到目前为止的惩罚,他还将男孩“示众”,借以“教育”的名义“‘咔’的一声掰断了男孩的右手的中指,“男孩发出了尖叫,声音就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然后男孩看到了自己的右手的中指断了,耷拉到了手背上”。惩罚到此并未结束,孙福将男孩绑在水果摊前,每逢有人过来,就让男孩喊“我是小偷”,并且抓住他左手的中指胁迫其大声喊。余华用冷静、简洁的语言描写了男孩所受的惩罚,整个过程触目惊心。男孩不尽收到身体上的创伤,自我羞辱部分更是精神上的严重伤害,让人对孙福的残忍与变态的施暴手段不寒而栗。孙福对男孩施以如此残暴的手段的原因是他这辈子最恨“小偷”。这一系列的惩罚令让读者感受到孙福的残忍与变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未成年男孩因为饥饿而选择偷孙福一个苹果来充饥,却遭到如此严重的惩罚,这不禁使我们感叹世间人性的缺失,这也是小说带来的那层沉重的悲剧感。

余华说鲁迅给了自己很大的影响。余华曾说“在《孔乙己》中,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写,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的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在这里,余华间接学习了鲁迅的手法,在《黄昏里的男孩》中对因“偷”而遭到的残忍惩罚的描写却是更加血腥和暴力。

在以上一连串的施暴描写中,余华给我们的感觉是冷静理性的。他冷静理性又不动声色地将这一连串的惩罚过程描写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平静得就像是讲一个很遥远的与己无关的往事。虽然小说中余华没有透入自己的感情,但这并不影响小说带来的那层冰凉的悲剧感,相反,小说带给读者的是对人性冷漠无情的深深地反思。

二、“平常”的悲剧

余华的小说,展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他们有着普通的工作,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欲望和困惑。在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余华用其笔墨书写平常的悲剧,展现他们的悲剧,在此基础上,余华企***唤醒人们对道德和人性的反思。《黄昏里的男孩》就是通过两个极平凡的人物――卖水果的老人和饥饿的男孩,通过极普通的事件――偷苹果,来体现这场悲剧。

《黄昏里的男孩》悲剧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平常”的悲剧。这里的“平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主人公的平常普通,二是指故事情节的平常普通。《黄昏里的男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贩卖水果的老人,水果贩老人名叫孙福,在公路边贩卖水果为生已有三年。原本他有个健全的家庭,生活不富裕但也幸福和谐,可是由于意外,孩子溺死于河里,紧接着妻子也和外来的剃头匠跑了。对于这些变故,他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它们带来的苦痛,表现了普通生命个体对命运的忍耐和承受态度,越是这种平常普通的事件越能显示出小说的悲剧性。另一位平常的主人公则是一个饥肠辘辘的流浪的男孩,男孩因为偷了一个苹果而被孙福施以暴行。孙福和男孩都是人群中不起眼的,他们默默地忍受着生活带来的悲伤。这些越是普通的人物的悲剧命运越能体现小说的悲剧感,就像博马舍曾经说过:“写接近生活的普通人的悲剧比写出身高贵的英雄人物的悲剧更具有艺术魅力,因为受苦难的人离我的身份越近,他得到我的同情就越多。”③余华的小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④

《黄昏里的男孩》的故事情节也是平常普通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黄昏,地点是在公路旁的水果摊位旁。流浪男孩在过度饥饿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偷了孙福的一个苹果来充饥,被孙福抓获后施以肉体和精神上的残忍惩罚。男孩被遮断了一根手指,并向过往的路人大声喊叫“我是小偷”。孙福对男孩施以暴行的原因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我最恨小偷”。小说情节是极为普通和司空见惯的。看到这里,读者可能觉得孙福是残暴的,但在小说的最后,余华说明了孙福之所以变得这般残忍地原因:上天“偷”走了他的儿子,剃头匠“偷”走了他的妻子。这引起了读者对孙福人性扭曲的思考,孙福正是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的重创而变得这般残忍。小说通过极其简单的故事情节表现出了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

余华的小说《黄昏里的男孩》的悲剧性就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小人物的普通的故事情节来体现悲剧性,折射人生,揭示社会的某个阴暗面。

三、回忆性的叙述角度

余华善用回忆展开叙事,他认为:“写作是可以不断地去唤醒记忆, 我的写作唤醒了我记忆中无数的欲望, 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的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 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 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⑤《黄昏里的男孩》中,余华最后“回忆”孙福一家的幸福生活及他悲剧形成的过程,在这种回忆式的叙述角度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黄昏里的男孩》在孙福对男孩施虐完毕后,“有几个人看到了他的走去,他们知道这个男孩就是在下午被孙福抓住的小偷,但是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他们注意到了男孩的右手,那中间的手指已经翻了过来,和手背靠在了一起,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然后消失在黄昏里”。本来小说是可以将这个作为结局的,但是这并不是小说的最后。

在小说的末尾,余华还将孙福的人生经历做了介绍。孙福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墙上的照片就是证明,“他、妻子、儿子在一起。儿子在中间,戴着一顶比脑袋大了很多的棉帽子。妻子在左边,两条辫子垂在两侧的肩上,她微笑着,似乎心满意足。

他在右边,一张年轻的脸,看上去生机勃勃”。但是,孙福后来又有一个伤心而凄凉的故事:“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几个男孩跑到了这里,喊叫着孙福的名字,告诉他,他的儿子沉入到了不远处池塘的水中了。他就在那个夏天的中午狂奔起来,他的妻子在后面凄厉地哭喊着。然后,他们知道自己永远失去了儿子”,紧接着,“到了这一年的冬天,一个剃头匠挑着铺子来到了他们的门外,他的妻子就走了出去,坐在了剃头匠带来的椅子里,在阳光里闭上了眼睛,让剃头匠为她洗发、剪发,又让剃头匠为她掏去耳屎,还让剃头匠给她按摩了肩膀和手臂。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从来没有像那天那样舒展,如同正在消失之中。因此他收拾起了自己的衣服,在天黑以后,离开了孙福,追随剃头匠去了”。从这里看到孙福也是个可怜人,一个无助又伤心的父亲,一个蒙羞而不幸的丈夫。他说他最恨小偷,所以要严厉地惩罚偷苹果的小男孩。他最恨小偷的原因是就是多年前上天“偷”走了他的儿子,剃头匠“偷”走了他的妻子,以至于他恨所有的小偷。他将“丧子失妻”的愤怒全部发泄到了多年后的小男孩身上,他使劲所有解数折磨小男孩,他的人性严重扭曲。

这种回忆式的叙述所呈现出来的叙事结构让《黄昏里的男孩》显得独特。它改变了一件小事带来的乏味,而使其展现出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的哲理,从而更加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孙福也并非生而是一个生性残暴的人,而是由于后来所经历的扭曲了他的人性。可是这同时又加剧了的悲剧性。孙福和男孩一样,同样都是不幸的人,孙福的不幸是上天和生命中的一个偶然,男孩的不幸却是孙福造成的。孙福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宽容谅解其他人,在男孩这件事情上,他反而像是找到了一个多年来发泄的端口,将所有的愤怒全部发泄在了男孩身上。男孩的出现,就像一个线索,提醒着孙福过去的惨痛遭遇,刺激着孙福压抑与回避的记忆。当孙福遭架不住男孩的提醒,不得不面对惨痛经历时,情绪的发泄暴露他隐藏的精神症候。

余华认为:“当我们把这个世界的一些事实, 通过时间的重新排列, 如果能够重新排列出几种新的顺序关系, 那么就将出现几种不同的新意义。这种排列显然是由记忆来完成的。因此, 我将这种排列称为记忆重辑。”⑥余华善于用这种回忆式的记忆重辑的加剧小说的悲剧性。

结语

《黄昏里的男孩》中,余华用其冷静理性的笔触、“平常”的悲剧、回忆式的叙述角度将其悲剧效果刻画得更加深入。余华曾说:“《黄昏里的小男孩》是我所有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令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黄昏里的男孩》中,余华对孙福施虐男孩的描写,将普通人孙福和流浪男孩的原本可怜的命运更加悲剧化,激发了读者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使人们获得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余华.黄昏里的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

[2] 余华.世事如烟:前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

[3]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01

[4] 倪玲颖.论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艺术[J].理论与创作, 2003(6):23-24.

[5] 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文学评论, 1994(3):34-35.

[5] 严海英.余华小说的悲剧性意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4):17-18

注解:

① 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第34页。

② 金赫楠:《廿年之后看余华―给余华拔牙》,北京: 同心出版社, 2006年版,第98页。

③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01页。

④ 鲁迅:《鲁迅全集(六)―几乎无事的悲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3页。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8

富贵本是富家子弟,也就是当时的地主阶级,但是他有富家子弟的通病,就是吃喝***赌,样样没有落下,恶习沾染的十分严重。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活着》读书心得与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活着》读书心得与感想1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哭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己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于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己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正清醒并发自内心地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高二《活着》读书心得与感想2这是一本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书,讲述的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但简单的故事在没有任何华丽词藻的修饰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深邃的哲理。朴实的语言中流露着真挚的感情。往往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抑或是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余华为大陆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196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因父母都为医生,所以他从事过五年牙医。后弃医从文,正因为他有过医生的经历,所以他的作品也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俄残酷本质从虚假人道中剥离出来一样,而《活着》正是他众多代表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本书以独特的写作特点,以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现了本书主人公福贵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贫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被***抓了壮丁。后回到家乡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子女,女儿不幸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和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也许大家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但作者却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其意义,那么可以作为意义的只有活着本身。正如书中所写:人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作者将一个个希望展现给读者却又一次次无情地将其打破。这就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其实人生也正是如此。上帝就像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份快乐就搭配几倍于快乐的苦难。所谓的幸福与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在快乐与苦难不断交替中有所体现。

高二《活着》读书心得与感想3寒假时拿到了一本书,黑色的封面上映着更加乌黑的大字:活着。我很少看到一本书的题目就如此深沉,怀着巨大的好奇心翻开了第一页。

这本书是作者听了美国民歌后写下的小说,作者余华不动声色的让我们跟随着他冰冷的笔调,亲眼目睹人们在这个叫活着的故事里接二连三的死去。

大致阅览了这本小说,主要是讲了“我”在乡下听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福贵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由于好赌而输尽家财变成一个穷人,他被***抓去当壮丁,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他的亲人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他和他的一头老牛活到现在。

我的心情跌宕起伏,先是为福贵的败家而感到气愤,再后来又为了福贵悲惨的命运感到悲哀。整个故事氛围都比较阴沉沉,但是,无论福贵的命运有多么悲惨不堪,即使到了趋于死亡的边缘,他都活了下来,在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他年轻时并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当时的他放荡不羁,后来虽然变老实了,但是并不懂得教育孩子。不过仔细想想他还是有着其余人不曾拥有的品质。福贵受到的打击和痛苦是常人所没有的,可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坚强地活着,不像春生因为在——受挫折而自杀,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在现实生活中,像福贵那样抹着浓厚的悲惨色调的人很少,但是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崎岖坎坷,在挫折面前,或气馁投降,或昂首挺胸继续前行,这样,生活中的大小细节和感受都会被我们遗忘,被时间所遗忘。

合上书本,鲜艳的红再次入我眼里。我知道时光如黑夜一样正在转瞬即逝,死亡也终会如黑夜从天而降。但只要像现在这样活着,宁静就在遥远的身旁波动……

高二《活着》读书心得与感想4在寒假中,我读了《活着》作者余华用记事的手法、朴实无华的语言写了此书。当我初次看到“活着”二字时,心中充满了疑惑。活着是什么?是享尽荣华富贵?是一事无成?还是遭人欺凌?这些都不是。于是我带着满腹疑问翻开了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那个黄昏,老人福贵,向作者余华讲述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年轻是只知道吃喝赌***,因此,他家从大户人家变成了穷困的农民,不知哪修来的福气,他找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就在他悔改后却又***被抓去打仗,被放回来后,他发现自己女儿哑了,妻子家珍又生了一个小儿子有庆。他本想平淡的度过余生,却没想到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小儿子有庆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过度而死,女儿凤霞出嫁后因难产而死。留下当时的福贵与女婿二喜和外甥苦根,没想到二喜又在一次事故中被压死,外甥苦根吃豆子被活活撑死,本该经历的几代同堂,却变成了福贵眼睁睁的看着他仅有的六位亲人相继离世,只留他孤单一人在世上独自苟活。

合上这本书我不禁泪潸潸,感慨万分。福贵经历了这么多离奇的事:自然灾害、文化_、亲人相继离开的事。福贵一个人挺了下来!其实,福贵就是那个时代穷苦人民的缩影。

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本书要以“活着”为题呢?我再反复读了五遍,发现:我懂了,我懂“活着”二字的深度。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活下来的生者。他们的肩上不仅多了责任,而且少了一个替他分担痛苦的人。但是,如果生者不肯接受现实,死者又怎能安息?所以,死者不能复生,生者要坚强的面对现实,像福贵一样生活下去。这样,死者才会欣慰。

人只要是好好的活着就是富裕的,因为我们还有希望,而那些死去的他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现在能吃饱能穿好的话,那你更富裕了,因为如今还有地区吃不饱的穿不好的人很多。不要抱怨不公平,不要怨天尤人,只要好好活着就好。而且对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好一点,因为迟早有一天他会离开你的。

“少年去流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贵的歌声荡漾在我耳畔。

高二《活着》读书心得与感想5“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事情活着。”余华如此写道,我感到有些寒冷,虽然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这句话。

一般来说,人睡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的一切逐渐增多。作者在这篇杰作里表达于此相反的观点,人在童年的时候是拥有一切,然后慢慢的失去一切,最后老无所依地死去。如此去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未免过于残酷,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拥有富贵,有一个“上辈子嗷了一生”才有的好老婆。然后所有的一切一点点地离他而去,作者作为这个故事的上帝是否无动于衷,还是说从一开始一切便已失控。

不管如何我看到有庆那样死去的时候心里格外难受。金庸说他在写某些情节的时候会痛苦,余华也会为了主角而哭吗?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如作者所说“是深感幸福”?不想讨论意义之类的,但只是为了把“一个故事讲得如此之好”是否能够让人接受,不过最有趣的是主角的名字居然叫做“富贵”。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就是一切,那么这么小说这这一观点的注脚了。但萨特还说过“人的全部意义在于行动”为何在这个故事里却是如此的无力?我们无法将其归结为时代,不然这本书就***得太厉害。我只能说余华同志隐藏得太好,作为一个纯粹的讲述者,他无可挑剔,能够将语言运用得如此本土化,不做第二人想。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9

关键词:《活着》;白睿文;接受美学;陌生性

一、引言

《活着》是余华从先锋文学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转型之作。在这部十几万字的小说中,余华放弃了对暴力和血腥的压抑描写,转而用最为简实的语言,对生与死进行了哲学思辨和寓言式探讨。2003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系教授白睿文(Micheal Berry)翻译的《活着》英译本一经出版,就在海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作家邝丽莎(Lisa See)称赞余华为“当今中国最深刻的作家”,并指出《活着》“不仅触碰了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本质,还刺探了所有人类的终极意义”。正如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离不开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 的得力翻译一样,《活着》能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白睿文功不可没。美国文学评论家理查德・金(Richard King)就指出白睿文的译本“非常到位”,“既忠实于原著,又符合英文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白睿文在原作和译入语读者之间取得了相当的平衡,既保持了原作“丰姿”,又心存读者意识。既然译作的翻译效果与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不无关联,则这种平衡的实现得益于白睿文将直译作为首要选择,对《活着》进行了恰当的异化处理。但是,异化策略的使用在中译外的实践中无疑是具有风险的,这从杨戴《红楼梦》译本在西方不尽人意的接受度中可见一斑。同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色彩”的葛浩文也指出,作为文化中介的译者应当在翻译中采取“为另一种文化穿新衣”的归化翻译策略。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被形象的比喻为“锦衣夜行”,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关注度,都与中国文学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极不相符。这固然有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原因,但译者中介作用的消弭也是不容忽视的。《活着》中国味道极浓,明显含有寓言色彩,是余华对“温情地受虐”这一人性思辨的集大成之作。白睿文不合归化主流的异化翻译策略,却打开了“文学排外主义”盛行的西方***书市场,将失衡并长期处于文学系统边缘的翻译作品带回了公众视野。胡安江认为,考虑到汉英语言转换和译作流通的困难,“出发点理应是先以归化式译法让中国文学译本走近西方读者”。本文笔者从接受美学出发,对白睿文的《活着》进行文本分析,得出在可读性与陌生性的博弈中,异化式译法同样可以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策略。

二、接受美学下的归化与异化

相对于文本中心论和译者中心论,强调读者地位的上扬,是接受美学的要义所在。反应与接受,是接受美学的“两大核心课题”。前者以伊赛尔为代表,突出文本分析方法,提出召唤结构概念,即文本是开放的,原文的“未定性”和“空白”能激发读者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原作的空白“不足点”被读者填补,读者的创造性实现了原作的隐含意象。后者以姚斯为代表,指出文学作品自产生之日起,就绝不会是“孤芳自赏”的绝缘体,它必然经历不同读者群的理解与阐释。诚如鲁迅所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即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影响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译者既是原作特殊的读者,也是译作的第二作者。首先,原作的“空白”被译者主动填补,译者的“期待视野”在与原作磨合的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修整。随后,广大译作读者以同样的路径,接受译作的召唤,进而对译作进行考量,接受与“期待视野”耦合度高的作品,而排斥不合审美惯性的作品。潜藏于译作字里行间的陌生性或语言异质性便存在于审美惯性之外,它延长读者的审美周期,使读者的理解受到挑战。

狭义来讲,陌生性即差异性(foreignness/strangeness),意指不同语言之间,原文相对于译入语文化规范而言的差异或不同。从一定程度来说,陌生性是讨论归化与异化的前提。林纾借助文言小说等传统文体消除西方文学中的异质性语言,是一种极端的归化,钱钟书提出“化境”一说,也是“不能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的归化翻译之佐证。与此相对,鲁迅强调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洋气”翻译,以及韦努蒂坚决提倡的“有意识地对目的语文化规范进行冲击,以保留原作的陌生性”则是对异化翻译的声援。相较实用文体,文学的审美特质决定了文学翻译中对陌生性的谨慎处理。对此,翻译研究学者孙艺风指出:“在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里,翻译还应该为译入语注入新鲜的文体风格。在此意义上,轻度的违反规范不仅可以容忍,反倒可以受到鼓励。”由此可见,陌生性的留存是有度的,并且这个度要取决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或“前理解”,也就是审美期望。符合期望的译作必然会替读者省去诸多麻烦,易于阅读。陌生性与可读性在译作、原作、译者、读者的互相拉扯中此消彼长,二者在动态中寻找平衡。

三、陌生而又熟悉的《活着》

(一)陌生性的张扬

在随笔《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中,余华谈及了音乐和小说创作的相通之处。“文学的叙述也同样如此,在跌宕起伏的篇章后面,短暂和安详的叙述将会出现更加有力的震撼。”由此可见,在《活着》中,余华重复安排死亡的情节,用采风者“我”来间隔福贵的叙述,正如结构完整的乐章和高潮过后的短暂间歇,体现出了鲜明的音乐节奏。与叙事结构相通,这种音乐感还存在于余华小说语言层面。成功英译了余华《许三观买血记》的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系副教授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曾指出,“余华的小说很有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他的文字流畅、很有音乐性......我在翻译他的作品尽力追求捕捉他文字中的韵律。”余华《活着》中也不乏结构齐整、琅琅上口的描写,虽中英音系相差甚远,但白睿文处理得当,将源语中的音韵感平行带入到译入语文本中,尽最大努力将原文中的音律存真,带给译入语读者独特的艺术效果。

原文:“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译文:“The emperor beckons me; he wants me to marry his daughter. The road to the capital is long and distant; I don’t want her.”

原文中“婿”和“去”“招”和“迢”押韵,白睿文用“daughter”和“her”对应,且译文中非重读音节与重读音节相粘,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这与原文的平仄安排相得益彰。再如:

原文:“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译文:“In my younger days I wandered amuck, at middle age I wanted to stash everything in a trunk, and now that I am old I’ve become a monk.”

译文三小句均增译了主语,时间状语在前,主谓后置,句式与原文保持一致。这样安排保持了“amuck”,“trunk”和“monk”三词押尾韵的效果。这两例中白睿文并没有试***将原作译为格律标准的英诗,而是借用英文的抑扬音韵,直白再现了福贵所吟唱的乡村民谣风味,保持了原作之于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性。

《活着》时间跨度四十年,期间包括抗日战争,***战争,新中国成立,,与运动,和改革开放一系列中国历史标志性事件。在描述如此漫长的历史时,余华所用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特色语汇是很多的,贯穿整部小说。但是,在《活着》英译本中,白睿文通篇仅用了三处页末加注,分别是风水(Fengshui),工分(work point)和大字报(big character posters),这充分体现了译者的异化策略,这种异化保持了原作的完整性和陌生性,增加了读者理解上的难度。

原文:可是想想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凤霞早就是二喜的人了,不能在家里呆得太久。

译文:But when I thought about it, I knew that a daughter married off was just like a pail of water that had been dumped out. Fengxia already belonged to Erxi, and I knew she wouldn't be able to stay too long.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是中国人自古以来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映。译入语读者没有相应的文化体验,自然不能理解福贵此句的文化背景。白睿文将这句俗语原原本本地译成英文,没有改动或注释,将源语的陌生性带给译入语读者。

白睿文《活着》以异化为主,原作的陌生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留存,但这种陌生性是相对的。翻译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整个世界越来越融合的趋势使得任何翻译都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基础。早在白睿文《活着》出版之前,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活着》已经获得了47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和最佳男演员奖,具有很大的海外影响力。由此,通过这部电影,西方世界对小说《活着》的情节以及作者余华本人都有了基本概念,并非一纸空白,这也构成了《活着》英译本在西方读者群中的前理解。白睿文的异化策略用在妙处,语言的陌生性并不会影响读者对作品情节的理解。

(二)陌生性的消解

作为转型“民间”的成果之一,余华在《活着》中放弃了语言上的先锋实验,没有了变异的词语搭配,没有了泛化的能指,也没有了反常的零标点句。白睿文也指出:“《活着》从头到尾都运用一种比较纯粹的现代白话。”但是,由于中西方语言结构悬殊,文化背景相异,译者在双向传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为陌生性所困。

白睿文在翻译《活着》时,曾就小说中人名的问题费尽心思,因为“像福贵、春生这样的名字在中文中都有特殊含义,在英文里却不能传达”。比如:福贵虽名为福贵却一生无福无贵,苦根一出生便没了母亲所以取名苦根等等。译者最终还是选择了直接使用拼音,比如Fugui(福贵)、Chunsheng(春生)、Youqing(有庆)、Kugen(苦根),没有进行迂回转换,没有任何注释,完全舍弃了原文中的隐含意义。而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可读性的提高和陌生性的消解,在译入语读者眼中,这些拼音就是一串符号代码,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无法体会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心理体验。这种缺失损害了英译本的文学性和原作的寓言性特征。

此外,《活着》的语言通篇简明朴实,映衬之下,其中不多的喜剧化表述因极为难得而产生了文学效果。但是,“因为每一个民族的幽默感不一样”,白睿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遗憾地没有很好的传达原文韵味。译入语读者没有源语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便无法理解基于此的幽默。而这些幽默正是原文相较于译入语的陌生性所在。

原文:“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床上,一颗打在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家的羊棚里。”

译文:“We’ll be able to make three bombs out of this iron, and all of them are going to be dropped on Taiwan,”he proudly declared.“we’ll drop one on Chiang-kai-Shek’s bed, one on his kitchen and one on his goat shed!”

原文有连续三个排比句,余华通过队长重复的叙述,把人们浮夸不切实际的状态表现地淋漓尽致,语言切合农民的身份地位,极具建国初期阶级斗争的时代感。当源语读者把这种农民的日常移到身上时,心理的落差就会产生喜剧效果。反观译文,白睿文在处理后三个排比重复句时,省略了动词“打”和受事“”,用“one”和“his”取代。这是符合英语的行文规范的,因为就篇章连贯手法来说,英文重照应和替代,而汉语重原词复现。但是,这种平淡化的处理既没有偏离常规,也没有制造“前景”,丝毫不会引起译入语读者的格外注意,因而也就无法进一步思索人物对话后的隐含语用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睿文译本将原文之于译入语的陌生性消解,语言形式成为意义的单薄附属品。

(三)陌生性与可读性的共存

在《活着》中,余华选择双第一人称视角,即采风者“我”和主人公福贵同时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福贵在回忆过去时,采风者“我”隐于幕后,却又在关键处断开福贵的叙述,使读者暂时放松,整部小说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这两个“我”在原文中自由转换,余华没有给出任何交代,全凭读者自己理解感受。这种独特的叙述安排无疑是《活着》文学性的重要表现。白睿文继承了余华的独具匠心,没有进行任何删减或改写,保持了原作之于读者的“陌生性”。在译文中,两个“我”仍然各自叙述,原作的完整性得以保存。但在排版上,白睿文从可读性角度出发,用不同字体来区分福贵叙述部分和采风者“我”的叙述部分,减少了读者理解上的工作量。

伴随双第一人称视角,有两个时间轴的随情节平行铺展,即采风者“我”在写作过程中回忆自己在十年前与老人福贵相遇,而福贵又是从十年前的基点上回忆再往前四十年的人生。白睿文坦言这种时间的复杂带给自己翻译上的困难:“很困扰我的是时态问题。在中文语境中,是过去时、现在时,还是将来时都不是问题,人在叙述中经常跳跃也无需提示,但这个在英文中是行不通的,就需要你做一个明确的决定,该选择何种时态。”为了不让这种时间的跳跃给读者造成太大的挑战,白睿文选用了统一的过去式,以期译作流畅易读。同时,在不戕害原作的基础上,作者还用不同的语体风格将两个“我”区分开,对于采风者“我”,白睿文选用符合知识分子身份的较高语域词汇,而对福贵则是采用了农民式的平实语言。

原文(福贵):“大家都吃的太快,有些人拼命咳嗽,咳嗽声一声比一声响。我身边一个咳得比谁都响,他捂着腰疼得眼泪直流。”

译文:“Everyone ate too fast, and a few even started coughing their guts out, each one seeming to cough louder than the next. The guy beside me coughed louder than anyone---he coughed so hard that he was in tears and had to hold his waist.”

原文都是短句,结构简单,没有修饰语。译文中“cough”一词出现四次,顺应了原文的重复,“coughing their guts out”的夸张补译既产生了幽默效果,又符合福贵教育程度低下,语言粗俗的特点。

原文(采风者):“一个穿短裤的男人神色慌张的挡住了我,把我引到井旁,殷勤的替我打上来一桶水,随后又像耗子一样窜进了屋里。”

译文:“A man wearing shorts and looking quite flustered stoped me and led me outside to a well. He eagerly hoisted up a bucket of water for me from the well, then like a rat scurried back into his house.”

此处译文采用合译法,将原文四个零句整合成两个整句,结构复杂。“fluster”“hoist up”“scurry”三词用词贴切讲究,意在体现采风者较高的教育程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接受度不尽人意,莫言指出,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作家只是被动地被选择,被翻译。翻译过程本身就是流失的过程。从白睿文《活着》来看,尽管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得这种“流失”并不如葛浩文删减莫言原作来的明显,但原作的深层意义和语言风格还是有所缺损的。陌生性的缺损,由可读性辩护并为可读,使《活着》带给译入语读者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四、结语

白睿文自己坦言,他在翻译《活着》时,对“翻译理论一窍不通,唯一的参考书只有本雅明的著名短文《译者的任务》”。由于对纯语言的追求,本雅明很推崇异化翻译,且认为直译是翻译者最应该采取的方法。于此,大概可以推断《活着》中明显异化倾向出现的原因了。白睿文在翻译实践中一直将自己置于忠实和自由,陌生性和可读性的交锋之中,从《活着》异化策略的接受情况来看,原作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与译入语读者的期待基本上是保持平衡的,读者没有因为异化受打击而失去阅读兴趣,反而是白睿文时不时的简单提携让阅读充满异域陌生感。然而,必须承认,这种平衡是不稳固的,白睿文为了可读性所做的努力,极会造成译入语读者消极被动的,单方面的阐释,抑制了他们与原作之间的沟通。阐释翻译学家乔治・斯坦纳指出:“思想的交流,文化的交流,是有来有往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既实现交流,又不造成损失。原文和译文作为这一过程的两端,都应该是完好的。”白睿文在保持原作不动,让译入语读者向原作靠近的异化实践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活着》的中国特质,但是也存在对原文潜在意义的明显损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实现一个译作、原作、译者、读者完全平衡的翻译作品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白睿文以异化为基,辅以可读性权衡陌生性的尝试,给陌生套上了熟悉的外衣,值得我们肯定与借鉴。

参考文献:

[1]Berry, Michael. To Live [M].New York: Anchor Books, 2003.

[2]姜智芹.西方人视野中的余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02).

[3]王志敏.意识形态与白睿文《活着》英译本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赵月.中国当代小说翻译中的异化趋势――以余华小说《活着》的英译本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0.

[5]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06).

[6]吴莹.陌生化概念研究――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5).

[7]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05).

[8]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9]左岩.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03).

余华活着读后感篇10

摘 要:《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描写的是身份卑微的工人许三观以卖血抗争苦难的故事,其中夹杂着中国特有的历史事件叙述。在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彼时的普遍心理和大众想法,所以这个故事曲折但是并非离奇。小说的叙述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除了作者主观地想象之外,还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经验指导。而相关的经验指导,实际上更是来源于人在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中得出的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显现,从而形成了一种生命形式存在现实的怪圈。因此,本文紧紧依托文本,对作品的经验性叙事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经验性;叙事;

一、“经验”与“叙事”

关于经验,主要是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种认知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并不简单的就只是指感性经验,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人物洛克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因为能观察到所知觉的外面的可感物,能观察所知觉、所反省到的内面的心理活动,所以我的的理解才能得到思想的一切材料。这便是知识的两个来源;我们所已有的,或自然要有的各种观念,都是发源于此的。”①而在余华的小说中,我们能够在主要人物的生活景观上发现与洛克的观点重合的部分,而在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经验整体性。也就是说,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能够从生活和内心的冲突以及表现去把握其经验性叙事。

因此,在分析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里的经验性叙事时,会根据以上的观点作为支撑,然后以文本为基石,在细读中进行经验性叙事的探讨。所以,在本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个方面则是具体可感,甚至有的时候是非常直观表现出来的生活经验;第二个方面则是与第一个方面角度不同,前面主要是以物质为依托,那么这个方面则是以精神为依托所进行的人心特征经验的隐形表达,这是经过人与人的关系和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的表现来展示的;第三个方面则是指在物质和精神的前提之下,对人的深层次思考和探讨,而这个探讨的主要部分则是关于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个体命运经验性思考,而是以人类命运为对象的深层次的经验探讨,这里的经验探讨主要则是普遍性的问题和思考。

二、经验的碎片与残余――述说生活的隐痛

首先是《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对直观具体可感事物的生活方面的经验性描述。这种经验是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带来的间接传播。所以,这种经验是一种外在和内在的表性显现。其特点是比较明晰的,通常来说一般属于物质性直接描写,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经过科学进行验证的,但是会对人物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那就是人物会产生较强的可信度以及依赖度。

在第一章中,就出现了作者自我安排性的生活经验叙事。许三观的四叔与与三个女人的碰面,谈及关于桂花的婚事。年长的女人告诉许三观的四叔桂花取消婚事的原因,那就是“那男的身体败掉了,吃饭只能吃这么一碗,我们桂花都能吃两碗……”②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一年没去城里医院卖血了……一个粗粗壮壮的男人,吃不下饭,身体肯定是败掉了……”③再比如说文本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卖血过后胜利饭店的点菜,文本中说道“许三观看着他们喊叫,觉得他们喊叫时手拍着桌子很神气,他也学他们的样子,手拍着桌子喊道:‘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经验性叙事已经是一种隐性的中国人的特征了。当然,最直接的还是能够发现这种口口耳相传式的经验性叙事对文本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情节的设定上,能够让读者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比较自然。因为读者对这种经验能够很快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思考,所以这样的情节讲述实际上是非常具有过渡的,能够非常自然地嫁接另外的情节。这种生活经验的安排表述,就是余华想要展示给读者的,希望不留作者痕迹的,零度式的经验叙事。当许玉兰遇到事情,便在自己的家门口哭喊的时候,当许三观对李血头逐渐熟络的贿赂关系形成时,当许三观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就会想到去卖血的时候……

三、经验的整体性――阐释人心的暗淡与光环

关于《许三观卖血记》中经验的整体性叙事,即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可通约性、交往性。而在作品的具体表现则是对人物心理变现之下的人心特征。但是因为其所依托的是人物的精神,所以是叙事相对来说是比较隐性的。

首先是在、之前,是一个相对缓和和正常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所有人物的心性反映主要是个体常有的,而非在特定历史状态下的更深层、更扭曲的状态。在第四章中,许玉兰在生产的时候,呼天抢地,在抱怨的同时,骂道“许三观!你这个片子!你这个王八蛋!你这个挨刀子的……许三观!你黑心烂肝!你头上长疮……”④你会发现其实她这样的行为也并不是出于真心急切地解决问题,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单纯宣泄而已,这是《许三观卖血记》里面突出的一个人心定位的人类性经验。

而当许三观说的“你和何小勇是一次,我和林芬芳也是一次;你和何小勇弄出个一乐来,我和林芬芳弄出四乐来了没有?没有。我和你都犯了生活错误,可你的错误比我严重”⑤,并且对自己的两个孩子说“等你们长大后,你们去把何小勇的两个女儿了”⑥。

从这里看出的是许三观的一种“平等”追求,但是这种心理并非追求真正的自由平等,而是从侧面反映出了其心胸狭隘,并且在对待这样的状况时,“采取的是一种复仇的形式,以平衡自己的心理”⑦。当然了,并不是说许三观完全就是坏人,只是说他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那么,在何小勇受伤时,许三观开心了一整天,并且因为许玉兰并不开心而感到生气,这也是一种心理上复仇的的体现。包括后来许三观对自己的女人和何小勇的女人打起来都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她是破罐子破摔,我也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⑧。这种心理实际上也是在揭露中国人的一种大众心态,那就是隐忍并且残忍着,而归根到底还是人性的自私造成的。

除了隐忍并且残忍着,中国普通老百姓也是非常容易心软的。可以从几个人物几个片段看出,中国的普通大众是没有极善极恶之分的,他们只不过求一个好的生活而做出一些有争议的事情。但是,他们身上都呈现出了一种底层人民对“人”的重视,他们会以最自然的、最原始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去看周围的世界。

所以,对文本的一些情境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这样的人类性的人心经验性叙事中,能够看到普遍性的情感与思维方式。正如余华自己有说过的“在写作中,作家必须是真诚的,是严肃认真的”⑨,他对人心的隐形描写是非常到位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让我们在各样的人物和各种事件中,读到了凄凉氛围中的一丝温暖和光亮。当生命在遇到寒冷的温度降低的时候,内在生存之火还是会顽强地照亮人生的旅程,作者通过其独有的方式让人物找到其生命自身的力量。

四、时空转化下的超经验――命运幽灵与权利丧失

本雅明认为,把时间的范畴引入符号学分析的领域,能够使得表达成为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是最明显能够表明认为自然的屈服的。加上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历史就是人性遭受压抑的历史,这种历史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一种“超”经验,在人物个体的生命时空中,投射在人物的生命之中,侧面显现出人物的人性。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时空的转换中,在人物许三观身上展现出来的命运本质,以及这种本质下的权利丧失。这里的经验探讨主要则是普遍性的问题和思考,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表达的是对在现代社会背景相下,人类命运的遭遇和归宿的思考。

首先是余华本人所认为的人类命运的本质就是不断遭遇苦难,这也是余华小说中不断在渲染的一个主题。就正如许三观是在没有明确的抗争意识的情况下,被迫用不断卖血的方式来抗争苦难一样,有的时候自我的拯救根本不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能够解决的,因为本身命运就已经决定了。再者余华的命运式经验层的苦难揭示,实际上是一种具体转为生命中的抽象特征。因为具体的物质苦难和生存性苦难,最后可以感到一种意义上的苦难,而这样的一个形成和转化过程,就是普遍性命运的苦难特征。读者能够顺着这条道路看到生命的本真状态,看到人世间的超然和乐观。实际上,也是对人类理想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向度的一种引领。

然后就是关于人类命运中生命迹象的逐渐消失,因为逐渐消失,形成的世间所享有权利的慢慢丧失。当自己没有办法去卖血了,那就是说明自己已经不再重要了,没有必要的价值了。换言之,自己的生命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他的血“只配用来往家具上刷”⑩,“他期望值极低的幸福生活已经像一笔到期的贷款那样,到了该连本带息彻底结账的时候了”。这实际上就是潜意识里已经对自己丧失的生命力的一种无可奈何与无法挽救的绝望心态的写照,并且在这样的心态背后,也有一种权利丧失的遗憾与伤感。

综合上面的描述,通过对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经验性叙事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读到人类生存的艰难与无奈,这是一部对灰色人生的描写。而余华的这部作品也正是在生活、人心和命运这三个方面告诉我们生命总是时时会遭受寒冷的侵扰,并且生命之冷的催逼能够把人推向无以维系的境地。但是,作者在作品中,在弥漫整本小说的凄凉氛围中,也让读者能够感到一丝的温暖和真情,看到一点的光亮。因此,这是一本生命寓言之歌,在冷和热的较之融合中逐渐让人清醒,让人物的命运展现也逐渐清晰起来。(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余华著:《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

[2] 王达敏著:《余华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 张清华著:《文学的减法》,学院批评文库,2009年10月版;

[4] 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之于余华的意义》[J].文艺争鸣,2000,1:71-77;

[5] 王达敏:《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J],文艺理论研究,2005,2;

注解:

①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版,第68页;

②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第4页;

③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第4页;

④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第31页;

⑤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第107页;

⑥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第76页;

⑦ 王达敏著:《余华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⑧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第8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余华活着读后感10篇

学习

感人的文章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感人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最感人的美文10篇,感人的文章和大概内容。女孩倒在秋千上,男孩用力地推啊推啊。男孩篮球比赛,女孩叫破了嗓子,第二天依然出现在男孩面前说昨天你真逊。女孩说我要最漂亮的那朵,男孩奋不顾身地爬上树,然后

学习

协会专职秘书工作计划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协会专职秘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协会秘书处下一步工作计划,秘书拟定工作计划。新时期的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是高等职业学校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学秘书根

学习

运营经理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运营经理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冷链运营经理工作经验,运营经理工作第一天工作总结。介入工作策划应与新线工期策划同步进行。针对目前轨道交通介入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需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工作计划等方面入手精心策划。

学习

一个星期写一篇周记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星期写一篇周记10篇,内容包括一篇写一周的日常的周记,一般一个星期写一篇周记该怎么写。二、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导播(三)学生播音员三、栏目设置红领巾广播站设置了以下两个栏目,它们分别是:七彩作文、

学习

保教主任述职报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保教主任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保教主任述职报告格式,保教主任述职报告ppt。1、认真协助园长工作,努力完成保教业务及有关行***事务工作。深刻领会园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意***,当园长将工作重点放在抓常规工作的落实上时,保教处就将各

学习

联谊活动方案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联谊活动方案10篇,内容包括联谊会活动方案,联谊活动详细实施方案。二、宣传主题词相约朱港,携手同行;相聚朱港,你我同心。三、活动目标举办“怀旧之旅”,感恩朱港,感恩母校,回想当年,交流友谊,增进情感,搭建校友信息平台,重新恢复联络

学习

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内容包括年金在个人所得税中怎样扣除,领取年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二、企业年金涉及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规定企业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投保手续时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

学习

旅游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论文10篇,内容包括旅游论文2000字,全域旅游论文。(三)研究方法1.旅游资源优势度对区际旅游资源的评价,本研究借鉴王凯[9]、黄成林[10]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消除人口、面积等因素带来误差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的数量、游览价值及资源间

学习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内容包括内部审计风险控制论文模板,企业审计风险论文参考文献。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也是险象环生,因而需要更为专业有力的审计和风险管理团队来协助企业的

学习

派出所等级达标汇报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派出所等级达标汇报,内容包括派出所等级评定的思路和想法,派出所等级达标机制模板。2、矿(井)调度室接到工伤事故汇报后,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3、安监部接到矿(井)调度室工伤事故汇报后,有关人员必须及时赶赴事故现

学习

金色的脚印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金色的脚印10篇,内容包括金色的脚印电影,金色的脚印反思。第二天,天还没亮小狐狸就爬起来了,独自一个人来到山上,为妈妈找治病的药材,他回到家,饭都没来得及吃,就为妈妈熬起了药。几个月后,小狐狸明显瘦了许多。又过了几个月,妈妈终

学习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教师节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感恩教师节二年级手抄报,曲洲老师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片3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片4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片5六年级教师节手抄报的资料:教师节说说1、用岁月,编撰人

学习

论文的基本格式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论文的基本格式10篇,内容包括论文的字体格式要求,论文名字格式怎么写。论文标题要求:论文标题是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简明确切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字数以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用副标题。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学习

药剂毕业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药剂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药剂毕业论文怎么写,大专药剂的毕业论文。作者简介:管清香(1973―),女,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研究。杨晓虹(195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

学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读后感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00字,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30个字十篇。当我读到小女孩几次划着火柴的幻想这一段时,心里不由得再一次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叹息。在这不平等的黑暗社会中,小女孩看见

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悟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悟10篇,内容包括窗边的小豆豆感悟100字,窗边的小豆豆我喜欢读后感悟。小豆豆对不能立即乘上电车感到特别遗憾。但她还是听妈妈的话,便大声应道:“好吧!”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我可喜欢这个学校啦!”妈妈很想说

学习

你为谁工作读后感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你为谁工作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你在为谁工作的读后感,我为谁工作读后感。同样,要作为一名优秀员工,要迈向成功的彼岸,同样要具备这些因素。你在为谁工作?这是一个问句,也是一句鞭策自己的警示语,我们要时刻问自己,我们来这里工作是

学习

祥林嫂读后感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祥林嫂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适合祥林嫂读后感的标题,五年级祥林嫂读后感100字。一般人解读《祝福》时,仅仅把“我”当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好像“祥林嫂的故事”是由我来告诉读者的,其实不然,“我的故事”是小说的暗线,从开始到结

学习

稻草人读后感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稻草人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稻草人读后感十篇二年级,稻草人读后感。对我来说《稻草人》这则童话是很小的时候看过的,对他的记忆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

学习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朝花夕拾的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朝花夕拾1章的读后感,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作文。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

学习

我的朋友还活着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朋友还活着10篇,内容包括我的朋友还活着小说,我的朋友还活着百度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其实,微笑不仅能让你年轻,还是一座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一剂化解人们矛盾的良药。你听说过关于日本原一平先生的故事吗?原一平

学习

福尔摩斯探案读后感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福尔摩斯探案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10个字,福尔摩斯探案集10篇读后感。书中淋漓尽致的描写了福尔摩斯以丰富的科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调查研究及一往无前的胆识,与狡猾的罪犯、凶顽的敌人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