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论文第1篇
辽宁大学前期借助“文献保障数字平台工程”完成了全校资料室书目数据库建设,整合了全校的文献资源。同时,***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相应增设了各个分馆的设置,并针对资料室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这些工作的实施对各资料室的分馆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辽宁大学目前所实行的分馆化体制仍停留在形式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①传统的管理体制暂时难以突破,经费和人员的隶属关系短期内无法改变,导致总分馆间难以统一规划、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②分馆是由资料室“改造”而来,数量过多,设置上缺乏统一标准,发展不均衡。③分馆的馆舍设置有困难。多数高校暂时不具备建设新馆舍的条件,而且分散的资料室也很难集中安置。④各分馆在馆藏规模、经费投入和业务水平等方面差距明显,部分资料室的合并意愿并不强烈。⑤各分馆在业务上难以与总馆保持同步,严重缺乏基于学科内容的专业化知识服务能力。
二辽宁大学历史学分馆的建设举措
1业务管理实行分馆化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资料室以“辽宁大学文献保障体系数字平台工程”项目为契机,与***书馆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力求改变历史学院资料室以往***、封闭的运行状态。①在业务工作上接受***书馆的培训和指导,安排资料员参与到***书馆的业务工作中,培养其业务能力。②利用近一年时间回溯建库。在***书馆数字化小组的帮助下,实现文献著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③部署与***书馆统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设立历史学院分馆,完成馆藏地点、资料类型、编目模板、流通规则、读者信息等一系列参数设定。④日常的***书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业务工作应充分与***书馆合作,统一布局,在分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在***书馆的大力协助下,历史学院资料室的业务工作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完整地揭示了文献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成为***书馆系统中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分馆”。
2文献资源建设
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系统化历史学院资料室以往的藏书准则就是专业化、特色化,是区别于***书馆的重要特征。为了迎合本专业读者群的需求,使文献更具专业性和特色性,在执行既有的采购、订阅方式外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与其他***书馆或档案馆建立合作关系,以交换形式获得文献。②专门收集、整理教师因出访或参加会议带回的文献资料。③接受相关专业的学者或著者的赠书。④定期举办选书会,让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书单挑选***书。⑤重视收藏本院师生的学术成果,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专著、科研项目或课题报告等。
3拓展阅览空间
改善阅览环境历史学院资料室原有的典藏形式是将***书和现刊存放在一间阅览室,过刊、学位论文和其他资料存放在另一间阅览室,分类布局不尽合理,总体空间略显狭小,读者的满意度较低。宁静、优美、舒适的阅览环境,科学、合理、人性化的馆藏布局,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方便读者利用文献。历史学院资料室在原有基础上新开辟了一间阅览室,并对其进行了统筹安排和重新布局。①把所有***书放置于一间阅览室内,按照“中***法”分类排架,以方便读者查找。②把现刊放置于一间阅览室内,按专业排列,并标示出期刊的学术层次,供读者查阅。③把过刊、学位论文及其他资料放置于一间阅览室内,按照出版时间顺序摆放。④每个阅览室均开辟出较大的阅览空间实行开架借阅,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自由舒适的阅读空间。
4创新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价值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创新资料室的服务功能提供了便利条件,针对资料室资源以纸质文献为主、更新速度较慢,技术服务手段缺乏等现实情况,历史学院资料室从计算机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开发、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入手,进行了许多尝试。①每个阅览室内都开通了计算机网络并配有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设备,为读者提供完备的科研辅助功能。②建立分馆网站,搭建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整理、归纳学校所购买的相关学科的数字资源,建立本学科的数字资源导航,填补了资料室缺乏数字化资源的不足。③定期开展各类文献资源的宣传活动,依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信息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主要为教师推送了专题资料和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助力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最新***书期刊目录、各类专题综述、书评等文献资源,使他们及时掌握相关专业的资源检索途径和最新研究进展。
三辽宁大学资料室分馆化建设展望
1资料室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应开阔思路,以学科大类为划分基准,构建“虚拟的总分馆”模式。资料室与***书馆各自的管理体制、组织形式保持不变;业务工作、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等方面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按学科大类合并资料室,使之成为学科分馆,与***书馆一起以总、分馆形式存在,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分馆制。
2服务共建创新进行分馆化
建设中的资料室必须转变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手段单一的现状,努力提供高效、准确、人性化的信息服务。①创新服务理念。②创新服务手段。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服务功能。③追求服务共建。依托自身的服务优势,联合***书馆及相关学科资料室共同融入服务对象的教学、科研和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互相协作关系,为建设真正的学科分馆做好准备。
3业务和资源的共建
大学历史论文第2篇
(一)文学离不开历史
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六朝诗歌、文章,再到唐宋诗词、传奇,再到大元杂剧,再到明清散文、小说,这个过程是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用“文学”在写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流行的文学类别为什么各不相同,正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治、文化氛围、宗教、审美观等不同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宋代是个时局动荡的朝代,宋朝的词人们,尤其是陆游、辛弃疾等人用生命谱写的历史与对国家的爱全部寄托在了长长的词卷中,读起来使人感慨万千,怆然涕下。讲解这类诗歌,就必须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是贯穿整个宋代诗词创作的重要主题。
(二)作家离不开历史
我们说对作家要“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历史因素来分析其作品。作家的身世、作家的遭遇、作家的思想、作家的作品风格、作家的作品名句等,无不烙上他们所属时代浓厚的印记,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治、经济、***事、文化、民俗等,都会在他们的传说、传记、作品中渗露出来。辛弃疾年轻时在北方参加抗金斗争,到南方后,一直力***恢复中原。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的悲痛,故他的词悲怆豪迈。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中年后流亡南方,作品大都渗透着忧伤的感情,其中也有一些饱含忧国之情。正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一些经典篇章中,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表达的自己遇刑后的愤慨不满,让我们看到***治的黑暗;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大胆揭露了相府中的丑事:干谒者极尽谄媚贿赂之能事,权贵者极其贪得而故作清廉,让我们看到官场的腐败;李华的“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借洞庭之“澄澈”湖景,抒豪士之“冰雪”情怀,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隐约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呈现出了南宋时代的特殊色彩。
(三)作品离不开历史
文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离开历史的,文学的素材更不可能离开历史,我们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历史背景的清晰与否直接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关。比如如果不知道黑奴贸易和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策,学生就难以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这次演讲的轰动效应。以课文《乐毅报燕王书》为例,这篇课文距今年代久远,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
二、学好文史的途径
(一)需要温故而知新
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相对于历史教材来讲,肯定不够系统,零零碎碎地分散在不同的诗文中。比如《乐毅报燕王书》这篇课文节选于《战国策•燕策》,这段历史一般人知道不多。但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我国流传极广,被许多秦始皇题材的影视剧反复演绎,而且中学语文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能背诵“风萧萧而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名句。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告诉学生乐毅的故事也是燕国的一段历史,但比荆轲刺秦王要更早一点。燕昭王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乐毅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二十八年君臣励精***治,造就燕国最辉煌的一段传奇。他曾统帅五国联***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之一。后因齐国使用反间计,他受到燕惠王的猜忌,不得已回归赵国。由于燕国自毁长城,没了乐毅做统帅的燕***被齐***打得大败,燕惠王反过头来归罪于乐毅,因而写信斥责他,乐毅不得已才写下这千古名篇自我表白。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再来学习这篇文章,就会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人物,并能从中引发很多发散性思考。
(二)需要拓宽视野,好学深思
还以宋代历史为例,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起家,因此,尤为忌惮武将效仿作乱,以温和的办法杯洒释兵权,不重视武将的培养,导致在对抗金、辽等时显得力量薄弱,常被后世称之为“弱宋”。但这“弱宋”只是针对***事和***治的,其他方面,并不弱小。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甚至感叹,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还有很多西方学者和他一样,也极为推崇中国宋王朝以及宋代文明。究其原因,其实正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另一方面的结果: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宋代经济发展远超汉唐,达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宋代文化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民间音乐、小说、书法、建筑等艺术都高速发展,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那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就有苏洵、苏辙、苏轼、曾巩、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岳飞、陆游、文天祥、辛弃疾、李清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等举不胜举。科技方面,汤恩比曾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弱宋”其实在***事上也并不是完全不堪一击,当年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西北部,例如西征欧洲,历时约8年,征服俄罗斯列国,进掠波兰与匈牙利所向披靡。而宋王朝独自抵抗了整整50年,欧亚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能有这么强的抵抗能力。直至1279年,南宋流亡朝庭宰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10万余民众和士兵宁死不降,跟随投海殉难,才宣告宋朝的灭亡。在对比以上历史资料时,大学生们深刻了解到宋代存在争议的历史面貌,教师不必言明谁是谁非,只要把不同的观点都告诉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三、挖掘教材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
古今中外,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而能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的古代诗文,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都非常丰富,有的表现为对人生和历史的悲情抒写,有的则抒发伤时感世、心系天下的忧患情怀,有的表达回溯过去、时空穿越的开放意识,有的则寻求突破、探求和审己中的反思意识与超越精神,多角度地充分彰显了我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鲜明的文化艺术。面对丰厚的历史遗存,如何将存于历史文化中的无形力量,演化为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将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积累相关历史知识和当今时代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融入教学之中。以杜甫为例,比如华东师大第九版《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收有杜甫的《又呈吴郎》,第三单元收有杜甫的《北征》。结合2012年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恶搞***片走红网络,杜甫甚至还变身为很多影视动漫角色,这位历史上慷慨悲歌的现实主义诗人形象被彻底颠覆的事件。每次上这两课,我上课之初先提几个问题,诸如“怎么看待历史名人的被恶搞?”一些学生表示欣赏其中折射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认为作者并无恶意,只是一种游戏心态和幽默感的体现,是现代社会表达个性、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也有一些学生则认为这是世风日下与道德无底线的表现,这种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再提几个问题,例如“杜甫很穷,最后穷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但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不死,精神不死,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等。由于中学语文中已经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都知道诗人曾经置个人的寒冻生死于不顾,切盼天下寒士都能住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表达了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而现在所学的《又呈吴郎》则是他和亲友间的私人信笺,更能反映出杜甫为人的真实秉怀,这首诗没有一个字言及个人的不幸遭遇,完全是体恤别人的困苦,诗中的情感真切而真挚,逾千载而犹能炽人。这样的感情也同样很容易被学生认可接受。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继续追问,为什么杜甫时代的老百姓当时生活在如此的水深火热之中?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他们会进而想更深入地了解唐朝安史之乱导致社会日益动荡衰退的那一段历史,教师可以顺势引出长篇叙事诗《北征》一诗的相关介绍:杜甫作为在职的左拾遗,以诗歌的形式向肃宗皇帝汇报了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这首叙事性抒情诗,虽然***治性极强,但由于使用了叙事诗的手法,并不生硬。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对它评价甚高:“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尽为工。至老杜《述怀》《北征》诸篇,穷极笔力,如太史公纪传,此固古今绝唱也。”诗人以赋为主、有比有兴,以一人一家之遭遇写尽沧桑历史,让我们看到安史之乱中百姓的凄惨处境,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学完这首诗就会体会到为什么杜甫诗歌被后人喻为“诗史”。
四、结语
大学历史论文第3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大学历史论文第4篇
但是,文学史上始终存在另一种文学。这种文学的根源和指向迥异于经典。这种文学是以突破、创新和载入文学史的史册为旨归,也不是以显现作家的天才和深刻为能事。这种文学追求的是通俗,追求大众普遍接受的风格。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就是流传于民间的大众文学。显然,早期的文学并未显出经典体系与大众文学的分野。文学源于大众的自发创作,并且自发地在大众之中传播。这时,诗与众口传唱的民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些诗作心口如一,明白晓畅,职业诗人擅长的字雕句琢尚未出现。如今人们还可以从《诗经》的“国风”之中读到这样的诗作。朱熹曾经解释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注:朱熹《诗集传·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其实,即使是小说这种大型而复杂的文类也曾经是某种民间文化基本的形式。班固认为,中国的小说源于民间传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5页)宋代之后,市民社会的形成和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说话”以及说话所依据的“话本”——很大程度地导致了中国小说的兴盛。现代社会的文学体制之外,民间大众仍然拥有自己的文学——这些作品的形式、风格与传播方式与文学史对于经典的评选以及推广迥然相异。鲁迅曾经发现:“在不识字的大众里,是一向就有作家的。我久不到乡下去了,先前是,农民们还有一点余闲,譬如乘凉。就有人讲故事。不过这讲手,大抵是特定的人,他比较的见识多,说话巧,能够使人听下去,懂明白,并且觉得有趣。这就是作家,抄出他的话来,也就是作品……”(注: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如果说,经典和职业作家之间的层层选拔形成了文学史的金字塔结构,那么,民间的大众文学力争的是读者的喜闻乐见。这时,编辑、文学批评、文学教学、文学评奖等一系列文学体制更像是多余之物,富有个性的美学理想或者深奥的文学形式不受欢迎,读者的喜闻乐见几乎是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大众文学是相对于文学史上的经典而言的。
二、大众文学的传播
显然,民间的大众文学是一个相对***的文化循环系统。许多历史时期,国家的统治阶层和管理者都对于这个系统保持了特殊的关注。中国古代即有“观风”的传统——观察民间的诗乐了解社会风俗之盛衰。《礼记·王制》之中已经有“陈诗以观民风”的记载。《汉书·艺文志》可以证明:“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采风”——搜集民间的诗作——之说甚至延续至今。总之,即使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看来,民间的大众文学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种种民歌、民谣以及各种民间传说之中包含了众多的体现国情民意的信息。
当然,许多职业作家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对于民间的大众文学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美学风格上,民间作品的清新、质朴时常对于文人式的典雅和雕琢产生一种必要的反拨。人们可以看到,许多作家——更大的范围内,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在才思枯竭的时候投身于民间的大众文学,从而在另一种迥异的美学风格之中寻找自己的灵感之源。如果说,古代的***治家是在“礼失而求之野”的理念之下转向了民间,那么,许多作家往往是在抛弃华丽、典雅和矫揉造作的时候重新谛听民间的天籁之音,并且发出了“真诗乃在民间”的感叹。但丁宣称俗语的高贵,普希金号召年轻的作家倾听老百姓朴实的日常口语,(注:参见《苏联民间文学论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21页)别林斯基认为民间的诗朝气蓬勃,天真单纯,这种诗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纯洁无瑕的素质,在于它的朴素无华的、并且常常是粗糙的形式”,(注:参见《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96页、101页)高尔基甚至发现,从浮士德、普罗米修斯、奥赛罗到哈姆雷特、唐璜,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形象均是源于民间传说。(注:参见高尔基《论文学》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2至63页)文学史可以证明,中国的诗、词、曲、小说都曾经从民间的大众文学得到了巨大的形式启示。许多时候,职业作家时常重新倾倒于民间文学的巨大魅力,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为深刻的意义上,作家可能将这种美学风格的选择与文学功能的认识结合起来。白居易不惮于“元轻白俗”之讥,他力求“老妪能解”的诗风显然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种宣言的美学体现。他甚至不顾儒家诗教所提倡的温柔敦厚,强调新乐府诗的风格必须“其言直而切。”这时,倾向于民间的美学风格与关注民间百姓疾苦的***治主张是一致的。
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仅仅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只有少量的文学作品可能入选某一种文集而得到正式的刊刻。因此,口口相传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形式。古代诗话曾经记载:“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中国的许多古典诗词即是在广泛的传唱之中流芳百世。一批生动的历史故事通过“说话”艺术之中的“讲史”得到了传颂——这是一批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前身。口头传播为主的时代,许多经典之作与民间通俗文学的分野不太明显,它们的传播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不同的待遇。可以发现,文学体制的完善是与近现代印刷术的发展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崛起相伴而行的。文学体制如何显明对于经典的特殊尊重?无论文学杂志、出版机构、学院里面的教科书还是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人们都可以从中发现通俗的大众文学所遭受的轻蔑。如果说,印刷文明时代的传播媒介通常是由文化精英主持,那么,通俗的大众文学只能处于边缘状态。相对于印刷成册的经典之作,通俗的大众文学常常仍然停留于民间的口头传播之中;即使打入传播媒介系统,大众文学也无法占据主流的传播渠道。如果没有特殊的商业包装,它们只能屈居于某些小报或者不入流的刊物之上。这是以经典为主的文学体制为大众文学设定的位置。换一句话说,从编辑的判断、出版机构的审核、文学批评家的评价到评奖委员会的挑选、文学教授的课堂讲解、教育机构指定的文学教科书,诸多方面的权力和舆论只能允许大众文学进入这个级别的传播形式。
也许,电子时代的传播形式可能对已有的文学体制产生强大的冲击。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正在为民间的大众文学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网络文学的发表仅仅是按动鼠标把自己的作品送上电子公告牌;编辑、印刷成本、权威批评家或者文化管理部门均已无法制造障碍。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学社会学。许多遭受文学体制压抑和遮蔽的声音得到了出其不意的释放。网络已经不再是控制在文化精英手中的公共空间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文学似乎返回了文学的原始状态:人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利用文学形式抒情言志,或者叙述种种白日梦。网络文学废除了经典体系派生的种种规则,包括作家的身份。众多的声音一拥而上,坦然地踞守自己的一方空间。这时,网络空间作品时常是一种即时性消费;没有多少写作者像推敲经典那样精益求精。文学体制的撤除、作家身份的丧失是与精英或者经典那种载入史册的渴求背道而驰的。这将为新型的大众文学制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表演平台。
三、大众文学的两种涵义
从民粹主义、启蒙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文化***景构思,一大批***治家和知识分子不断地提倡走向民间,深入大众。对于许多作家说来,“民间”、“大众”、“人民”这些概念无不象征着文学的真正方向。俄罗斯的社会民主主义批评家之中,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都对于“人民”的文学给予了热忱的赞颂。尽管《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宁娜》赢得了至高的赞誉,后期的列夫·托尔斯泰仍然极端地认为:“人民有自己的文学——这是优美绝伦的;它可不是赝品,它就是人民里边唱出来的。并不需要高级文学,也没有高级文学。……既然还有这么多巨大的真理要说,为什么还要讲精致呢?”(注:《托尔斯泰日记选》(1851年4、5月间),《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第191页)另一方面,多少有些矛盾的是,许多作家和批评家时常又会有意无意地承认:民间的大众文学粗糙简陋,质木无文,远远低于作家文学水准。例如,在另外一个场合,托尔斯泰埋怨作家的理由是,他们没有放弃高级的长诗或者长篇小说,从而写出农舍里面那些没有文化的人读得懂的歌集、故事与童话。(注:列夫·托尔斯泰《那么我们怎么办》,(1886年),《文学研究集刊》第4册第338页)的确,上述这些观点无不表明了作家对于民间和大众的重视;然而,这些观点之中时常混杂了大众与作家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式:第一,大众是作家的启蒙对象;第二,大众是作家的真正导师。事实上,这两种关系模式所寄存的历史语境之中,所谓的“大众文学”具有迥异的涵义和功能。
中国的五四新文学明确地将那些被贬为“引车卖浆之徒”的大众请到了前台。文学必须运用白话文的首要理由是,白话文是通行于大众的语言。***在《文学***论》之中提出著名的“三大主义”即是清除文学与大众之间的屏障——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当然,在五四新文学的主将那里,倡导白话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他们的目的在于,以文学为根据地推广一种妇孺皆知的白话文,进而利用白话文开启大众的心智,推介“科学”与“民主”的文明思想,改造愚昧落后的国民性。这时,白话的大众文学否定的是文言文,而不是产生经典的机制;事实上,五四新文学的主将仍然写出了白话文经典。无论是《尝试集》还是《狂人日记》,作家仍然扮演文化英雄的角色。这时的“大众”是启蒙主义语境之中的大众。换言之,大众并不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中的真正主角,大众是作家们的启蒙对象。启蒙与被启蒙仍然隐蔽地显示了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等级关系。
白话文是否等同于真正的大众文学?这个尖锐的问题很快就提了出来,而且在左翼理论家那里得到了否定回答。左翼理论家认为,许多知识分子所操纵的白话文毋宁说是一种“新文言”。(注:参见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问题》,《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集·文学理论集二》。)左翼理论的声援之下,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场围绕“大众文艺”的论争。如同许多人所看到的那样,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等级关系逐渐在新的历史语境之中颠倒过来了。无论是批判“普罗”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个人感伤主义还是指责白话文之中的“欧化”倾向,这一切均表明了人们对于启蒙者——包括作家在内的知识分子——的资格产生了怀疑。作为一种矫正的策略,左翼理论家强调的是通俗。郭沫若曾经用夸张的口吻号召:“通俗!通俗!通俗!我向你们说五百四十二万遍的通俗!”(注:参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集·文学理论集二》之中郭沫若、郑伯奇、华汉(阳翰笙)、史铁儿(瞿秋白)等人的文章)这时,诸如唱本、歌谣、短剧、绘***本小说、漫画、木偶戏、连环画、故事小说等传统的大众文学形式才真正开始浮现。这显示出某种新的理论意***:大众必须代替知识分子而晋升至主体的位置。
四十年代初期,在***的圣地延安发表了经典性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作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0页)在他看来,如果作家不愿意投身于工人、农民和士兵之间,无条件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甘当大众的代言人,那么,他们将一事无成。在这一份权威的文献指导下,通俗的大众文学远远不止是某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纳入了“***”的范畴。从周立波、赵树理到不计其数的新民歌写作者,从《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到《林海雪原》,人们在“***的大众文学”名义之下遇到一批活跃的作家和反响巨大的作品。这时的大众是***的主力***,作家服从大众也就是投身于***洪流的具体实践。从***领袖的号召、作家对于大众文化形式的虔诚到大众对于这些作品的拥戴,这一切无不显示了***语境之中“大众文学”的内涵与建构方式。
四、批判与肯定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大众文学”更多地是在商业社会之中得到定位。这与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商业价值的发现有关。报纸和畅销书曾经为出版者乃至作家带来巨额利润。电子传播媒介——电影、电视以及新兴的计算机网络——崛起之后,机械复制的生产能力与前所未有的传播能力致使大众传播一跃而成为利润最为丰厚的行业。加入电子传播媒介淘金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梦想。
某些历史时期,文化生产意味了指向日常现实之外的另一个维度。按照雷蒙德·威廉斯的观点,19世纪某一个时期的“文化”或者“艺术”曾经扮演市场以及工业文明的对立面;文化或者艺术被遵为物欲横流之世的“人性”守护神。(注:参见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5页)但是,报纸、畅销书,或者电影、电视的出现之后,文化产品终于堂而皇之地演变为商品。这时,经典体系之外的大众文学顺利地转换为一种商业化的文学类型。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学经常被当成了畅销文化商品的同义语。尽管以维护经典体系为己任的文学体制仍然对于大众文学不屑一顾,然而,后者却常常以市场宠儿的姿态占尽风光。这时,大众不再意味了“民间”,不再是被启蒙者,也不再担当***的主力***;商业社会的语境之中,大众的身份被界定为“消费者”。
大众身份的重新界定证明,强大的市场体系正在深刻的改造所有的社会关系。商业社会之中,愈来愈多的人倾向于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认定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启蒙与被启蒙、***者与同路人——作家的多种文化身份均被弃置不顾,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供求关系被单独提取出来,并且纳入商品流通形式。印数和版税比例规范了作家与商业机构的利润比例之后,读者就是市场的主角了。按照行之有效的消费原则,“读者就是上帝”几乎是一个必然的口号。读者的旨意决定一切。如果作品的主题和形式超出了读者的视野,他们的拒绝购买就是一种毫不客气的否决。这时,经典体系乃至传统的文学体制都将遇到挑战。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模式无形地压缩了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主要意义不再是启蒙、反抗、批判或者开启一个异于现实的维度——大众文学主要承担社会的娱乐性消费。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众文学的生产方式。如同商品生产的更新换代一样,投入市场的大众文学也日益精致。如同弗·詹姆逊所说的那样,这时的大众文学已经远远超出了质朴的传统民间文化范畴。(注:参见詹姆逊《大众文化的具体化和乌托邦》,王济民译,《:文化与***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作为一种商业的诱饵,大众文学的精致主要是在趣味性方面下工夫。大众文学没有心要苦心孤旨地企求突破传统,大众文学的指标是趣味性与适当深度的结合。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欲罢不能的悬念,释卷之后洞悉谜底的以及毫不含糊的价值判断——这一切均可以视为大众文学生产的基本框架。考察过一定数量的大众文学之后即可发现,某些题材长盛不衰:惊险、侦探、情爱、恐怖、黑幕暴露、名人传记、异国情调、宫闺秘事。正如托多罗夫所指出的那样,大众文学的杰作时常是某种模式的化身。可以看到,大众文学的作坊里面存放了许多制作故事所习用的“文学模式”:灰姑娘加白马王子模式;多角爱情与有情人终成眷属模式;蒙冤与复仇模式;血缘纠葛模式;孤胆英雄与美女相助模式;落难书生与风尘女子聚散模式;追捕与反追捕模式;缉拿者与凶手身份逆转模式……这些模式内部包含了人物的位置、行动起讫与冲突程序的大致规定。尽管不同的故事之中人物各异,然而,一旦投入这些模式运行,这些人物所产生的功能却十分相近。无论是被遗弃的公主、默默无闻的女仆抑或被后娘***的弱女子,她们总是始于一次无意的邂逅,继而被一个英俊而富有的年轻人悄悄地爱慕,随后,爱情与对方的权势总是打消她们的惊诧、疑虑与监督她们的敌对势力,从而将她们从逆境之中送到一个温柔妻子的位置上;无论是冷峻的侦探、多事的记者抑或武功盖世的大侠,他们也总是卷入疑案、逐一查究、反遭诬陷威胁、终于揭开道貌岸然的领导是主凶的真相。这些模式的兼并、组合时常制造出某些更为复杂的编码方式。如果说,经典体系对于僵固的模式怀有高度的戒备和厌恶,那么,大众文学却常常利用这些模式将人们所关注的材料组织成熟悉的故事。这些文学模式的风行可以追溯人们的无意识心理,性和暴力的冲动可能是某种重要的添加剂。或许人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恰恰是这种无意识心理有效地庇护了一大批情节雷同的作品反复印行。
一些理论家对于大众文学与商业社会的共谋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法兰克福的两个主将——看来,文学丧失了自律性而沦落为商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说,文学早就进入市场成为作者谋生的手段,那么,阿多诺与霍克海默批判的是——现在的大众文学竟然裸地将赢利视为首要动机。纳入投资、大规模生产和赚取利润的轨道之后,文学只能像生产者迎合消费者一样取悦读者。这时,文学将丧失真正的个性。大众文学所提供的享乐是一种逃避。这种逃避的基础是,对于现实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为了资金的快速周转,大众文学的模式化生产几乎是必然的。这种标准化的生产只能训练出没有思想的大众。(注:参见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商业的意义上,大众文学口口声声惦记的“大众”不过是收入帐簿上的数字而已。
另一些理论家看来,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学的否定过于悲观了。大众并不是只能无所作为地呆在指定的位置上,听从种种俗气的文学作品调遣。大众知道如何从这些作品之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意义。大众是一个活跃的群体,他们完全可能逾越大众文学的作者预先设定的主题。所以,商业意义上的成功不一定是文化意义上的失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于大众的鄙视暴露了精英主义的立场。按照精英主义的观点,大众似乎只能自卑地仰望遥不可及的经典——这种观点更像是维持所谓“高雅文化”的借口。雷蒙德·威廉斯指出,许多人简单地将大众视为乌合之众,他们仿佛“容易受骗,反复无常,群体偏见,兴趣和习性低级。根据这个证据,群众形成了对文化的永久威胁。”(注:参见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77至379页。)这显然是一种俯视大众的态度。的确,雷蒙德·威廉斯以及伯明翰学派主张,首先必须在肯定大众积极意义的基础上面对大众文学。
大学历史论文第5篇
通过分析秦朝大一统教学形成的原因,学生不难想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它决定了生产关系;反之,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封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秦朝的大一统正是借助这种力量不断地前进。
二、同类拓展,形成知识迁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秦朝大一统教学的个案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把握问题分析的要点,接下来应趁热打铁,布置拓展性任务:借鉴对秦朝大一统的分析手法,请对其他时期大一统的原因进行讨论。此过程教师不必过多点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熟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自由讨论,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隋唐大一统形成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以及人民的愿望;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黄河流域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为南北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隋文帝加强***队建设,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④陈朝君臣腐败,***队纪律松垮,国防不堪一击,而隋朝***治比较清明,生产发展稳定。宋元时期大一统教学形成的原因:
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结束五代十国长期以来的割据局面,稳定***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与人民的愿望;
大学历史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 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们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希望或生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0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 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 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3-34.
大学历史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 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们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希望或生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0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 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 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