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质的句子篇1
2、人生就是要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耐心等待将要得到的。
3、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4、时间总是把对你最好的人留到最后,毕竟喜欢就像一阵风,而爱是细水长流。
5、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
6、希望有个人懂我,于夜色阑珊处,在物欲丛生外,可持心相对,能无语传情。
7、愿你坚强,身处不如意时从容不慌张。
8、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晚安,愿你独闯的日子里不觉得孤单。
9、我希望遇到一个人,长的像你,性格像你,最好是你。
有气质的句子篇2
【摘要】本文选取《雷雨》中的一个片段,运用话语分析理论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说明语用学理论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话剧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可以更准确地解读作品和人物。
关键词 《雷雨》 话语分析 语用学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简练含蓄,人物各具性格特点,潜台词丰富。本文用语用学的原理,分析《雷雨》高潮部分的人物语言,以便更好地解读该戏剧的人物。
一、语用学理论
1、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H. P.Grice 提出的有关谈话交际基本原则的一种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认为:通常情况下,谈话交际并不是由一连串没有联系的话语所组成的。合作原则包含4 个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2、礼貌原则
Leech 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1)得体准则:a.尽量少让他人吃亏、b.尽量多让他人收益;(2)宽宏准则:a.尽量少让自己受惠、b. 尽量多使自己受损;(3)赞誉准则:a.尽量少贬低他人、b.尽量多赞誉他人;(4)谦虚准则: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a.尽量缩小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3、面子原则
上世纪五十年代E.Goffman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Goffman 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个体按照社会赞许的标准表现的自我形象。在Goffman 面子概念的基础上,P. Brown 和S. Levinson更为具体地阐述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面子具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
二、话语分析
下文这段选自雷雨的高潮部分第四幕,主要发生在周宅客厅内。主要是繁漪、周萍、周冲几人的对话。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段对话。
周繁漪:冲儿,说呀!(半晌,急促)冲儿,你为什么不说话?你为什么不抓着四凤问?你为什么不抓着你哥哥说话呀?(又顿,众人俱看周冲,周冲不语)冲儿你说呀,你怎么,你难道是个死人?哑巴?是个糊涂孩子?你难道见着自己心上喜欢的人叫人抢去,一点儿都不动气么?
周冲:(抬头,羊羔似的)不,不,妈!(又望四凤,低头)只要四凤愿意,我没有一句话可说。
周萍:(走到周冲面前,拉着他的手)哦,我的好弟弟,我的明白弟弟!
周冲:(疑惑地,思考地)不,不,我忽然发现……我觉得……我好像并不是真爱四凤;(渺渺茫茫地) 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闹!
周萍:(感激地)不过,弟弟-周冲:(望着周萍热烈的神色,退缩地)不,你把她带走吧,只要你好好地待她!
周繁漪:(整个幻灭,失望)哦,你呀!(忽然,气愤)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像我,你-你简直是条死猪!周冲:(受侮地)妈!
周繁漪:(昏乱地) 你真没有点男子气,我要是你,我就打了她,烧了她,杀了她。你真是糊涂虫,没有一点生气的。你还是父亲养的,你父亲的小绵羊。我看错了你-你不是我的,你不是我的儿子。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及其具体体现的四个原则之一,量的准则,即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在第一句中,周繁漪说道:冲儿,说呀!冲儿,你为什么不说话?这两句通过一句感叹句与一句疑问句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周繁漪希望自己的儿子周冲说出自己喜欢鲁四凤的想法,并设法挽留。从周繁漪焦急的口吻,连续问了周冲两句,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重复表达,由此可以反映出她内心的焦急。时间紧迫,如果周冲再不加以挽留,周萍可能就永远带着鲁四凤离开了周公馆,自己的儿子便永远没有机会跟他的心上人在一起。此外,高夫曼定义了面子原则,面子原则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你为什么不抓着四凤问?你为什么不抓着你哥哥说话呀?” 周繁漪看到周萍欲带着鲁四凤离开,自己的儿子很没面子,自己也很难为情。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在这之前,周冲并不知情,并质问了鲁四凤为什么没有早告诉他,而周萍则鼓动鲁四凤告诉周冲她要嫁给周萍的实情。周繁漪希望自己的儿子抓着这两个人问清楚事情的原委,或者说希望周冲把鲁四凤抢过来,以挽回面子。从前面的文章,有段周繁漪和鲁妈的对话,周繁漪告诉鲁妈周冲向鲁四凤求婚,但是由于她只是家里的仆人,而周冲是周公馆的少爷,两人的身份地位悬殊很大,因此周繁漪希望鲁妈带着鲁四凤离开,不要给自己的儿子任何幻想和希望。
在这两句话中,一句用了动词“问”,一句用了动词“说话”,分别针对鲁四凤和周萍,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周繁漪还把鲁四凤的身份看得很低,可能并非真心同意周冲跟这个仆人,只是出于面子问题考虑而已。说完这些。周冲还是不语,周繁漪更是急上加急了,“你难道是个死人?哑巴?是个糊涂孩子?” 这句话体现了反语原则,这里,周繁漪把周冲说成是死人,哑巴还有糊涂孩子,都属于over polite, 而且是比较严肃的场合,因此是反语。此外,也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approbation maxim(赞誉准则),作为母亲,把自己的孩子说成死人,哑巴,并非夸奖,违反了赞誉准则,所以,一定有它的言外之意。这里,周繁漪先前用尽各种言语劝自己的儿子,而周冲仍然不语,这个举动让她又急又气,情急之下,可能是希望用这些讽刺的话来刺痛周冲,希望他自己开口挽留鲁四凤。下文中周繁漪问周冲“一点儿都不动气么?”依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因为她明明知道周冲是生气的,说的是虚假的话。
第二句中,周冲说道“不,不,妈!只要四凤愿意,我没有一句话可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周冲说的也是虚假的话,自己看到这幕情形,不可能没有一句话可说,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此外,结合周繁漪上文所说的话,周冲也并未回答出母亲的问题,跟她的问话是不相关的,没有回答自己有没有动气,只说自己没什么可说的,说话没有关联,违背了Grice 的关系准则。可见,周冲想转开话题,尽力维护鲁四凤。
第三句,周萍称赞周冲是自己的好弟弟,明白弟弟,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与周繁漪上文的反语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有言语的赞誉,还有行为上的拉着弟弟的手以表示亲切及赞誉。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周冲和周萍虽是兄弟关系,但却是同父异母,而且两人都喜欢鲁四凤,因此,又是情敌。所以周萍并非真心赞誉周冲,其实更希望周冲不要再争取,而是放弃鲁四凤,这样周萍就可以带着她远走高飞了。周萍说的也是违背自己心意的虚假的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
第四句中,“不,不,我忽然发现……我觉得……我好像并不是真爱四凤。”周冲说话不够清楚,明了,简练。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因此产生了特殊会话含义。我们发现,在这一句中,周冲说话吞吞吐吐,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周冲的内心可能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情况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闹!”这句话说了三个“我”字,也同样违反了方式准则,同时也违反了量的准则,超出了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我大概是胡闹,并非周冲的真实想法,他知道自己是真心爱着鲁四凤,并不是胡闹,因此,也违反了质的准则。从这句看似吞吞吐吐而且不真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冲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激烈的斗争。
第五句中,周萍只说了句“不过,弟弟—”这句话只说了一半,没有达到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违反了合作原则的量的准则,留给读者无限的猜想。
第六句,周冲的话看似与第五句周萍的话并不相关,仅仅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只要周萍能对鲁四凤好,就把她带走,转移了话题,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说话上下没有关联。
第七句,周繁漪气愤地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像我,你-你简直是条死猪!”重复了两句“你不是我儿子”,超过了交际中所需的信息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原则,但是反映出周繁漪的气愤。同时,周冲却是她的儿子,这只是她气愤说出的虚假的话,也违反了量的准则。“你—你简直是条死猪”,周繁漪又从先前骂周冲是死人,哑巴变成死猪,程度又更深了一层。看到自己的儿子自动放弃了追求自己心上人的机会,更加气愤,说话也没有先前清晰了。这句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两个原则:质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同时,也没有体现礼貌准则中的赞誉准则。
第八句,周冲受辱的说了一句“妈”!虽然仅仅只有一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言外之意。尽管没有遵循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没有给人足够的信息量,但是,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周冲是希望母亲不要再干涉这个事情。
第九句,周繁漪说“你真没有点男子气,我要是你,我就打了她,烧了她,杀了她。你真是糊涂虫,没有一点生气的。你还是父亲养的,你父亲的小绵羊。我看错了你-你不是我的,你不是我的儿子。”这都是周繁漪在生气情急之下说出的气话,恨周冲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弃了机会,因此,从头至尾,都是在贬低周冲,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原则。“我要是你,我就打了她,烧了她,杀了她”,Goffman 的面子概念认为任由两种“面子”,其中一种是negative face,希望自己的人身,财产,行动自由等不受他人的侵犯。这句中,周繁漪侵犯了鲁四凤的“面子”,不顾及当时人的感受,“打了她,烧了她,杀了她”,使对方产生“negative face”。此外,违反了Leech 礼貌原则中的赞扬次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夸张对他人的表扬。“你还是父亲养的,你父亲的小绵羊。我看错了你-你不是我的,你不是我的儿子。”这句,我们看出,周繁漪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说周冲是父亲养的。周冲是周朴园与周繁漪共同的儿子,这个消息也是不真实的,也违背了Grice 的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说周冲是“小绵羊”,软弱无能,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我看错了你-你不是我的,你不是我的儿子。”这句话中,周繁漪说话也不是很清晰了,出于生气,说了两个“你”,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周冲明明是她的儿子,她却说不是,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因此有它的言外之意,说明了她此时的气愤。
结语
通过对《雷雨》人物话语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明白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内涵。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话语也拥有解释权力,用它来分析文学作品可以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用语用学理论来指导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① Levinson,S.C.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2001)
②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 Longman.(1983)
③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42-46
④曹禺:《雷雨》[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⑤梅园,《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分析〈红楼梦〉人物语言》[J].《许昌学院学报》2011(6):66-67
⑥肖婵婵,《回话含义与戏剧对白翻译———以王佐良与巴恩斯合译〈雷雨〉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3):107-110
⑦华莉,《〈呼啸山庄〉对话选段的语用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4-47
有气质的句子篇3
一、前论综述
为便于讨论,我们先把此前笔者发表的有关论点综述如下:
1.前辈时贤给语气词下的定义及缺憾
黄伯荣、廖序东:“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③
胡裕树:“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整个句子的末了,表示语气。”④
郭锐:“语气词的功能如下:1.置于句末。2.有些语气词可以置于句中停顿前。3.置于另一语气词前。”⑤以上三家对语气词的定义看起来各有所重,但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是大同小异,都包含了两个中心意思:一是置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二是表示语气。其他学者谈到语气词时也大都持相同或相近观点。如果我们稍作深究,便会发现“语气词”如此从意义出发界定后还不能用来作为分类标准与其他词类划清界限,这个定义在实际操作时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遇到下列情形时就难以处理:
(1)小心别把杯子摔了!
(2)我朋友是坐飞机来的。
(3)这本书不是我的。
上述例子句末的“了”、“的”是不是语气词呢?如果按照上文从意义出发给语气词的定义,好像都可以看做语气词。但是时下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却不是这样,一般认为:(1)末的“了”是动态助词;(3)末的“的”是结构助词,“的”是“的字短语”的组成部分;(2)末的“的”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是语气词,有的人认为是结构助词。为说明问题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进行对比:
(4)我不小心把杯子摔了。
这个句末的“了”却被大家公认为语气词,至少是动态助词“”和语气词“”的合体。如果我们问为什么“小心别把杯子摔了!”和“我不小心把杯子摔了。”句末的“了”不一样,多半会被告知前句的“了”不表示语气,所以不是语气词,而后句的“了”表示语气,所以是语气词。这实际上陷入了循环论证。而且,按照目前语法学界的观点,在一个句子中表示语气的因素最起码有三个:语气词、语调、副词等其他句法成分,因此很难凭感觉断定句末的成分是否表示语气。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凭从意义出发给语气词下的定义不能判定一个句末成分是不是语气词,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建立一个可以操作的绝不模棱两可的新标准。这个新标准的建立必须借鉴现代汉语其他词类的分类标准。
2.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在经过词类问题大讨论等一系列论争之后,以吕叔湘、***熙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者明确提出语法功能是划分汉语词类的唯一正确的标准。如胡明扬认为:“语法功能能反映词的表述功能,也可观察,具有全面性,可以作为划类标准。”⑥马庆株认为:“词类的区别性分布特征突出地表现在词的有序性上……量词的定义靠数词,名词的定义又靠数量组合,区别词的定义靠名词;同时再用鉴定字加以限制。”⑦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划分词类,抓住了词类本质,因而简明扼要、便于操作,避免了模棱两可、无所适从。以副词划分为例,传统的意义标准分类法一般认为,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限制、修饰作用,表示程度、时间、范围等意义。按这个标准,“经常”和“常常”、“突然”和“忽然”好像没有什么不同。而如果以语法功能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副词界定为“只能做状语的词是副词”,一眼即可断定“经常”、“突然”不是副词,因为他们除了状语以外,还可以充当定语等其他句子成分。
总之,目前语法学界已形成共识,在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分类时,完全是以语法功能为标准。而之所以对语气词进行界定时不从其语法功能出发来进行,仍然采用意义标准,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和句子中其他成分发生结构关系,无法用鉴定字或组合特征来测定,找不到“抓手”,找不到突破口。
二、反向思维,建立界定语气词的新标准
1.语法单位的层级与功能
语法单位是分层级的,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出现的语法层面也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如不成词语素(又称粘着语素)只能出现在构词平面,“突、然、忧、郁”在现代汉语里只能构成“突然”、“忧郁”等词,不能出现在短语或句子层面。“进行”类动词需要带动词性宾语,却只能选择“身体检查”类短语构成“进行身体检查”而不能选择一般动宾短语构成“进行检查身体”。同样,在名称标题层面,出现的是“工作部署大会”、“汽车修理厂”,而不是“部署工作大会”、“修理汽车厂”。短语同复合词在小句层次上的句法特点也不同,“前者可以直接参与许多句法过程,而后者却无法直接参与。反过来也一样,许多小句层次上的句法过程可以影响到短语内部的成分,却不能影响到复合词内部。这样一来,一些只能在小句层次上发挥作用的句法过程,如疑问、否定以及对时体的标记等等,就不能进入复合词”⑧。
2.语气词的独特语法功能
语气词与不成词语素正好处在两个极端。语气词只能出现在句子(含“小句”)层面,不能出现在词或短语层面。语气词总是参与动态的表达,而不介入静态的组合。而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在结构上不能被任何其他语法结构包容,也不能和其他语言片段形成主谓、定中、动补等句法关系。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带语气词,但带语气词的语言片段肯定是句子。在口语中,带语气词的语言片段总带有一个语调;在书面语上,带语气词的语言片段总带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句末点号。带语气词的语言片段(也就是句子)可以和其他同级单位形成逻辑关系,却不能形成任何语法结构关系。
既然带语气词的语言片段是最大的,结构上就不能被包容;
反过来,能被包容的语言片段就不会带有语气词。如下列“像丁香似的”这个语言片段:
在雨巷里我遇到一个像丁香似的姑娘。(“像丁香似的”做定语,在结构上被包容,可以断定这个语言片段没有语气词。)
在雨巷里我遇到一个像丁香似的啊(吗、呢、吧)姑娘。(不能被包容,因为有语气词。)
直接引语的情况要给予特别注意。如下面的句子:
(深夜,屋外一个女人在呼号)天啊!天啊!
(屋内,孩子问妈妈:)“妈妈,谁在‘天啊’‘天啊’地叫个不停?”
好像可以说,在“谁在‘天啊’‘天啊’地叫个不停?”这个语言片段中,“‘天啊’‘天啊’”充当状语,被包容,所以其中的“啊”不是语气词。但明眼人一眼即可看出,句中的“‘天啊’‘天啊’”是直接引语,就是把实际存在的动态话语原封不动地引用,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混为一谈。
如上所述,我们通过反向思维找到了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对语气词进行界定的新方法:如果一个语言片段在结构上能被包容、与其他成分形成语法结构关系,那么这个语言片段里不会有语气词;带有语气词的语言片段除了直接引语的情况,在结构上永远不会被包容。这样,对语气词的界定就有了一个确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从而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皆以语法功能为界定标准统一起来,并再一次证明:语法功能是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唯一标准。
三、“”不是语气词新证
1.“”、“”和“”。
笔者在对临淄方言的研究中,指出“了”有三个:
(1)你吃了饭了吗?
(2)我吃了饭了。
]
人老[lε],身体也差[lε]。(两个分句并列)
人老[l],身体也差[lε]。(前一分句是时间修饰)
山西临汾话和平遥话的“了”也有类似的区分。临汾话的词尾“了”读[lou],语气词“了”读[lia];平遥话的词尾“了”读[l],语气词“了”读[lɑ]。这些方言中的语气词“了”也是“了也”的合音。
在北京话和普通话的研究中,也有学者涉及一些可资参考的语言现象,为我们“了”字三分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如胡明扬认为“喽”是“了”和“呕”合成的语气词,并特别指出它不出现在分句末,只出现在句末。⑩刘月华也曾论及普通话的语气词“了”能表示肯定的语气,有成句、成篇的功能,并进而总结说:“我们也可以说,位于句末的语气助词‘了’,有时是由‘了’加上了一个语气助词‘啊’形成的,‘啊’语音上弱化了。语气助词‘了’的成句、篇章作用,也许正是由此而来。”(11)
上述各方言、普通话中的由“”和另一个语气词合音构成的语法成分都是我们所说的“”,应该看做一个地道的语气词。
2.带“”的语言片段能做定语
笔者在上述两篇文章中,证明了“啊”、“呢”、“吧”、“吗”、“的(他会来的)”都不能被包容在更大的语言片段中,是不容置疑的语气词。同时证明“”可以更自由地出现在“小句宾语”中,是“准语气词”,但没有列举“”在其他句法位置上被包容的例子。现在我们发现了带“”片段做定语的例子(以下例子多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少部分为自拟。“”均以斜体标出):
不当大哥了的人也不好惹。
如果没有疑意了的话,我就要说何博传的这一见解乃是一个新谬论。
他到底去哪儿了的问题一时没有人回答。
一段时间里,失去工作了的40多名职工一人一把椅子,分成几排在管理局的走廊里干坐着。
迅速发财了的小老板有钱了的中国,在经济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时候,却闹起了钱荒。
觉得自己真是中国“白领阶级”之一员了的韩德宝,变得举止斯文了。变得气质“贵族”了。
总编辑胡德培及云南作家汤世杰一块儿来与那个已经被我认为是道具了的姑娘合影。而荒原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1997年4月1日,我回到获嘉,我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
康伟业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看到舞蹈里的年轻人一个个不要自己了的模样,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
作者在《避暑山庄***序》里更痛切地指出了几乎已成为普遍事物了的风景、文物破坏现象。
你来在我不愿意见你了的时候。
这是一座死火山,是再也没有爆发力了的火山。
为确保“”的身份正宗、避免争议,上引各例子中的“”均具备两个条件:处于句末;之前的成分为名词性宾语。从绝对数量上看,这类带“”的语言片段充当定语的情况并不太多,但也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这种现象也许可以从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得到解释:即使不使用“”,也仍能从语境中体会到事情已经发生变化、不会引发误读,那么处于定语位置的语言片段尽量不使用“”:“已经买完票的旅客请站在左边。”而如果不使用“”就会引发误读,则必须使用“”:“不当领导了的老同志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谨防晚节不保。”如果句中的“”不用,句义就会发生变化。上引带“”片段做定语的例子也多属此类。
四、“”的性质
1.“”的句法位置
典型的“”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在句末;它后面还有语气词或其他成分,有时仅有一个疑问句调。如:
你吃饭了吗?
你不想我了的话就别再假装。
听说你不喜欢她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列举的以下几种情况,实际上不应该看做“”,而是“”,即“”和某个语气词的合音:(12)
1.动+宾+。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宾语可以是名词、动词、小句。
刮风了。(已经开始刮风)
小明也喜欢跳舞了。(已经开始喜欢)
他同意我去了。(已经同意)
2.动+。只表示事态有了变化,不表示动作完成(未完成或无所谓完成)。
休息了!(已经开始休息)
他又哭了。(还在哭)
这道题我会做了。
3.动+。表示动作完成并且事态已有改变。前面不能用“快、要”等,可用“已经”。
我已经吃了,别给我做饭了。
他已经来了,不用打电话了。
4.形+了。形容词后面的“了”,可以表示一种变化已经完成,出现新的情况,应该算是;
但如果只着眼于当前的情况,也可以说只是“”。
孩子大了,做父母的也就轻松多了。
人老了,身体差了。
上引各例中的“了”都不是“”,而是“”,都是对新情况的确认,在临淄方言中都读为[·li]。
2.“”的性质
如上所述,带语气词的语言片段不能被更大的语言片段所包容,而带“”的语言片段可以很自然地充当定语,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省去,否则句义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判定“”不是语气词。至于它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是把它归入相当于无家可归者收容站的助词还是另立门户,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史冠新:《临淄方言语气词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②史冠新:《现代汉语语气词界说》,《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③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④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30页。
⑤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35页。
⑥胡明扬:《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8页。
⑦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⑧石定栩:《复合词与短语的句法地位》,《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页。
⑨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方言》1985年第2期。
⑩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中国语文》1981年第6期。
有气质的句子篇4
关键词:英语动词虚拟语气;角度;实质;学习
语法对我们高中英语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英语动词的虚拟语气是高中英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法学习的难点。掌握了英语动词虚拟语气的实质就能理顺虚拟语气学习的思路,对它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的学习。
一、从虚拟语气的外在形式来进行解读
从虚拟语气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我认为英语中的虚拟语气的实质就是谓语动词形式的变化。无论是条件状语从句、主语从句还是宾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其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并不遵循语法当中对从句谓语的规则要求而采用其他的动词形式。例如,如果是真实的if条件状语从句,一般会采用我们常见的主将从现的原则,即主句如果运用动词的将来时态来表示某个条件下所呈现的结果,那么,if等连词所引导的从句就会使用一般现在时态的谓语动词的结构来表示条件和情况的假设,即使主句变形为祈使句结构表示命令或者要求时,从句也不会采用动词的其他时态特征。但是一旦由真实的条件状语从句转变成虚拟语气的句子结构,那么从句和主句中的谓语动词都会根据虚拟的条件所存在的时间进行相应的谓语动词形式的变化。例如,As long as you stick to it ,you will succeed sooner or later.主句楹有will 的将来时态,从句中一定要用一般现在时态来表示条件假设。我们可以看到句中谓语动词stick 受到主语you 的限制用的是动词原形。试对比If you had stuck to it yesterday ,you would have succeeded.上面这个句子很明显用到了动词的虚拟语气,因为if 从句中出现了yesterday 却没有用到和过去时态相对应的动词的过去时态特征―动词的过式 ,而是用了过去完成时态。这种虚拟和真实的距离和反差就是通过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再如,He suggested the work be finished by next Friday.此句子为宾语从句的结构形式,从句中动词的谓语形式不仅没有遵循语法中的主谓一致的原则采用第三人称单数,也没有遵循语法中对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规则要求采用过去时态,这是因为此句中主句含有suggest这个表示建议的词,要求从句用动词的虚拟语气形式,动词的形式为should do 或者should be done,should 可以省略。综上所述,我认为英语动词的虚拟语气从形式上来探究其实质就是谓语动词形式的改变。
二、从虚拟语气的语用和内容来进行解读
英语动词的虚拟语气需要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下来进行语意与语气的双重表达。动词形式的变化只是虚拟语气的外在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并且要借助于对未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陈述和话题的表达,通过暗示或者说反话等手法让听话的人进行逻辑推理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以避免因为交际的目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及复杂的语境条件而产生对他人的伤害和误解的产生。虚拟语气从内容的表象上看多为对事件的陈述、对他人的承诺或者是某种情况的宣告,但是听话的人却更能感受到遗憾、责备、必要、惊讶等各种情绪的体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动词虚拟语气结构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意愿、提示客观事实存在的必然性,更是一定语言情境下气氛调节的有效手段。例如,If I had known the answer!要是我早点知道答案就好了,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一种未能先知的遗憾,If I should know it ,I would tell you . 我要是知道,我就会告诉你的。主从句动词的时态特征告诉我们这是虚拟语气结构,表面上看是说话的人所给予的一种承诺,深思之下其实暗含的却是一种无法提供帮助的无奈和委婉地推拒。这种推拒由于虚拟语气结构的使用不会伤害听话人的感情反而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理解,从而避免了尴尬情境的产生和误会的存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认为英语动词虚拟语气是现实生活中英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具有英语运用的现实意义,在我们高中生的英语语法学习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进行英语动词虚拟语气学习的时候要认清它的实质,不仅要分析虚拟语气使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其表象内容和暗含的语气,还要从形式上注意主从句具体情境下的谓语动词的结构形式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理清英语语法中虚拟语气的解题思路,正确理解并掌握英语动词虚拟语气的用法,达到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卫清.虚拟结构――过去时的隐喻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 唐年青,陈敏.V-ed语法意义的认知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有气质的句子篇5
一、题型分类
1. 嵌入式补写
示例:(2014年新课标全国I卷,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解析】本题正像要求的那样,“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一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首先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二氧化碳的益处和害处。第一空应是对上文的总结,第二空应为下文的总领句,第三空是假设的结果。
【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2. 总结式补写
示例:(2014年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傅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傅,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傅回答:“ 。”
解析:本题要求的是情境中的总结句。实际上考查寓意的概括,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中给的“高处”和“低处”的深层含义。树的“高处”是难以攀爬的,指代“危险的地方或困难的时候”;树的“低处”就是指容易的地方或得意的时刻等。据此结合语境“第一次”指的是没经验时,“第二次”指有经验时,就此可以补出答语。参考答案是从人生的经验角度看。我认为另一个答题角度是从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人在高处时候要小心,在低处的时候也要小心。围绕这两个角度去写寓意,写明为什么应该小心即可。
参考答案: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二、题型破解
(一)中间嵌入式补写
所谓“中间嵌入式补写”,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中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空出的句子多为关键语句,即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
原则:依托语境,把握三个一致。
1. 话题一致。叙述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一致性。话题往往就是补写句子的主语,它要求后面的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一致,防止暗换主语。教学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2. 行文照应一致。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句式及补写句子的地位),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连贯。一轮复习中,很多学生往往是顾此失彼,不能做到兼顾。
3. 事理逻辑一致。或以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等等;或以时空为序:由古到今,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左到右等。
示例:(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 ①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② ,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 ③ ,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解析:本语段讲的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第一处联系横线前的“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可知,此处应该应填总结性内容。第2处可根据“忙碌“判断,应填节省时间的内容。第3处根据上下文可知应当扣住“电子商务”“完成购物”等可知,句式应是“通过……”表示方式或手段的句子来做“完成购物”的状语。
答案:(1)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2)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3)通过***电子支付完成交易
(二)总结式补写
所谓总结式补写,就是指对整个语段作出总结的句子的补写。总结句的补写,与总提(起)句的补写一样,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有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原则:把握主旨,恰当概括。
方法:
1. 抓住语段主旨。主旨是语段的核心,抓住了主旨就抓住了语段的灵魂,阅读时既要弄清字面意思,又要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隐藏情感的文字,阐释观点的句子、传递知识的语句;还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
2. 把握关键语句。在理解语段的基础上主抓语段的关键词句,要由关键语句的这个“点”连及语境这个“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领会语句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3. 注意归纳总结。在理解和分析语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最后运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示例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文段的意思完整、明白。要求:在所填的句子中要使用“收入”与“购买力”两个词语。
“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够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要是猛然被这样提问,多数人可能都会打个愣,因为中国人通常更习惯另一种算法,即我一个月的工资,够买几个“巨无霸”?这两个问题看上去是一回事,在统计学意义上却有明显的差别。前者是以商品来考查劳动力的价值,后者则是
。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该语段表述的是劳动力价值和工资购买力的内容。关键词句是根据横线前的那句话“前者是以商品来考查劳动力的价值”,可以推知“以(用)……来……”根据题干要求就很容易推知答案。此题难度较小。
答案 :用收入来衡量购买力的水平
示例2下面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的气味》一文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实际存在着两种气味,一种是 ;一种是
。
解析:通读语段理解内容:小说中描写的两种气味。抓关键词句: “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根据理性判断出,前者写的看得见摸得着物体的味道,即实物的味道,也就是现实的。与之对应的“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这种味道就是想象的,主观的。根据逻辑关系,这两种气味应分别对应地填写,不能乱序的。
答案 现实(写实)的,是对某物的气味进行描写(对客观实物的气味进行描写);虚构(想象)的,是对本无气味的物体进行描写(对无气味的抽象事物的气味进行想象的描写)。
三、方法归纳
1. 扣文本
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紧扣文本。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语句要从上下文的有关内容去提炼和概括,离开语段不可能补写正确。
示例:(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本语段讲的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侧重说批判性阅读的特点及意义。其次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第①处由首句和后文的“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可知,这处应该是个总领的句子。故答案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2. 善推断
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阐释;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示例同上,第②处由横线前后的“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可以正向反向推断,可知它应该填表述记忆型阅读的缺点的内容。答案: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第③处,根据横线前后句式特点,内容的递进关系及关键词句“质疑”“根源”就可以推断出来。
答案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3. 验证
有气质的句子篇6
东边日出西边雨一直下,举头望明月几时有,呆若木鸡毛当令箭,杀鸡焉用牛刀小试,锋芒毕露春光,一泻千里共婵娟,very good bye ……
这些句子都是把两句话“合并同类”“杂糅”成的一句话,分开了意思清晰,杂糅到一起则意思含混,拖泥带水,似是而非,让人哭笑不得。高考病句考查中的句式杂糅即是此类。
句式杂糅,是指不同的、本不兼容的句式强行糅杂在一起,从而造成结构混乱的一种语病。这种语病在近几年的病句考查中的“出镜率”很高,仅2011年高考,在15个省市的病句辨析或修改题中,“句式杂糅”的语病竟出现了10次之多!
下面我们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探讨一下如何辨析句式杂糅。
例句一: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由两种句式杂糅而成,一种是“以带给×××宾至如归的感觉”,一种是“让(使)×××感到宾至如归”,这两种句式选用一种即可把意思表达清楚,都用即为句式杂糅。
例句二: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实现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助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2010年四川卷)
这句话分析的是“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实现”的原因,但在陈述原因的时候由于没有承着上文说下去,而是另选用了“是……的结果”和“是……的成绩”的句式,以致前后脱节,结构混乱。可以把文中的“的结果”和“所取得的成绩”删去,以使意思连贯,文气贯通。
例句三: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宁波的骄傲”。(2009年浙江卷)
如果对句中的画线部分提取主干,会得到“事迹感动网友留言”,显然,可以是“事迹感动网友”,也可以是“网友留言”,二者杂糅则混成一团。
句式杂糅的语病可以根据杂糅的方式不同分成三种情况。
一、句式叠加。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表述方式表达,例如可以说“在……的救护下,×××转危为安”,也可以说“经……的救护,×××转危为安”,但如果将这两种句式强行压缩拼接成“经……的救护下,×××转危为安”,就造成了句式杂糅。
例句四: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2011年广东卷)
“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即叠加了两种句式,一是“‘中国大运河’包括……”,一是“‘中国大运河’由……所组成”。修改的方法就是把这种“胡搅蛮缠”的“压缩”按照各自的句式特点拆开来,留下一个即可。
二、因果脱节。这类病句在分析原因时拖泥带水,节外生枝,以致结果与原因的表述前后脱节,从而造成结构混乱。
例句五: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2011年北京卷)
如果分析“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用“主要原因是……”就行了,如果在陈述完原因后强行加上一个“造成的”,本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结果却含混不清,造成了结构混乱。可以改成“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也可以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主要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
另外,有些句子在进行条件分析时,条件和结果用“靠的是……”或“取决于……”的句式连接,如果在该句式的后面再加上“……造成的”或“取得的”,也会造成句式杂糅。
例句六: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2011年江苏卷)
这句话删去“取得的”或“的是”则消除了句式杂糅,文句得以通畅舒展。
三、抢夺宾语。此类句式杂糅的病句,常常在表述完一层意思之后,“狗尾续貂”式地衍生出第二层意思,这两层意思共用一个句子成分,即第二句话的主语和第一句话的宾语相同,两句话因为“抢夺”一个句子成分,以致意思叠加,表达含混。本文开头那些“流行语”,即是此类。
例句七:听说博士村官潘晓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2008年全国卷Ⅱ)
“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其实是“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与“很多村民来听课”两句话,后一句话抢夺第一句话的宾语“很多村民”,从而造成句式杂糅。可以改为“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来听课的村民”,这样既意思完整,又语气贯通。
辨析句式杂糅可以从下列三方面着手。
1.是否有句式杂糅的语言标志。如果句子中有诸如“……的原因是……造成的”“据……显示”“包括……所组成的”等标志,则可以初步判定句式杂糅。
2.一种句式是否从一而终。一层意思,如果没有顺着一种句式说下去,而是在结尾用另外的句式来承接,这句话就是句式杂糅。
3.提取句子主干。如果句子复杂,不能靠语感判断,则可以压缩句子主干,通过判断主干的结构,判断是不是因果脱节,是不是抢夺宾语。
【实战演练】
1.下列四个病句中,属于句式杂糅语病的一项是( )
A.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盈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B.贾平凹的长篇力作《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书写了农民沉重的负担及农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2.下列四个病句中,不属于句式杂糅语病的一项是( )
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B.好的课堂应当使每一个生命体都能分享从释疑到质疑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快乐,在课堂中实现知识与精神的同构同生。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D.德国医学专家说,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社会迫切需要让病人接受因人施治、副作用小的疗法对于年老并长期接受***的病人尤其重要。
3.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说的为准。
B.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C.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旷工家属的慰问。
【参考答案】
1.C 项,“这要看……”与“是由……所决定的”句式杂糅。A.逻辑错误,一面对两面;B.成分残缺,应在“书写了”后加上介词“对”; D.搭配不当,“创造”不能与“服务”搭配。
有气质的句子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造句训练 语言表达 词语搭配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专门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用词造句的过程,事实上是启发学生借助词汇去认识周边事物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实践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说话、写作文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如果教师注意小学生的遣词造句就不难发现,在造句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六年级小学生造的句子使教师们感到意外,如他们用“自豪”、“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如果……就……”造出如下句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还有的打闹嬉戏。”“如果明天下大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了。”这些句子看上去像模像样的,并无什么毛病,但却是非常“经典”的。因为从小学中年级开始他们用这几个词造句,就造这样的句子,到现在还是一成不变,试问这算有进步吗?以上问题的出现,除了表达上存在问题外,更主要的问题还是思维上的。显而易见,学生的思维狭隘,造句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大多凭空想象或虚构,句子显得生硬、呆板,有明显的“造”的痕迹。另外,表达上也有文不从、字不顺的问题,准确、完整的程度不够,更别说丰富、深刻、生动了。对于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要求,早就有人提出先求通再求好。想求好,还得依靠实际生活。教师要引导他们与广泛的现实生活进行互动.要使学生把句子造好造活,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变位
所谓“变位”是指改变词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句首、句中、句尾)。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而且能提高学生造句的兴趣。如“真诚”这一词的造句,句首可造为:“真诚的友谊,大家都要珍惜。”句中可造为:“我们真诚地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句尾可造为:“他对同志总是那样的真诚。”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句子语气通畅
如用“终于”造句,有学生这样造:“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从语法上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是对的。但这个句子造得不好。这时,就应及时启发学生:如果这道题很容易,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能不能用“终于”?这样,学生经过思考,就能改为:“《练习册》上的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哥哥的启发下,我终于做出来了。”“思考题”说明难,“想了很久很久”说明有决心解决难题,“在哥哥的启发下”这是解决难题的途径。有了这三个前提,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我终于做出来了”。这样造出的句子,语气就通畅。还有,用“果然”、“非……不可”等词造句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前提。
三、词义生发
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义或有本义和引申义。而传统的造句方式,只要求一个词造一个句子,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词义。因此,如果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意思让学生各造一个句子。如“新鲜”一词有这么两个词义:1物质没变质。2新出现的,少见,罕见的。显示根据词义就会造出下面两个句子:(1)这些蛋糕都是新鲜的;(2)电视机在我们这儿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又如“欣欣向荣“一词的本义是:形容草木茂盛,引申义是: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学生根据本义和引申义就会造出:(1)春天到了,山野里草木葱茏,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这样训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词义。
四、词语搭配造句
用这种方法可提高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造句能力,也可克服学生造句时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如用“改变”一词造句,先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搭配。如“改变方法”、“改变态度”、“改变环境”,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词组进行造句,这样学生就能造出多样的句子来。
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实际语言能力造句
如用“不管……总”造句,许多学生只能造出:“不管刮风下雨,我总是按时到校。”或“不管有怎样好玩的事,小红总是要完成了作业才出去玩。”他们不懂得从生活中取造句的材料,思维还囿于小圈圈内。这时,教师就应启发学生造生活中的事,如:“我和弟弟争吵后,不管是我对还是错,妈妈总是批评我。”或“不管是过去,是今天,还是未来,艰苦奋斗总是我们的传家宝。”又如用“又……又……”造句,有的学生造为“西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虽具体、形象,但不真实,西瓜不是像篮球,是椭圆形的。在表达时首先要注意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要求把句子写具体、生动、形象。例如用“喜气洋洋”造句,有的学生这样造:“大年初一那天,个个喜气洋洋。”这时就应启发学生从哪些方面看“个个喜气洋洋”的?学生就能根据提示造出:“大年初一那天,我们小孩子蹦蹦跳跳,有说有笑,个个喜气洋洋。”这个句子在真实的基础上,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做到了具体、生动、形象。
总之,造句训练和其他语文基本功训练一样,要体现出“训练性”,教师应展示出整个过程,教给学生的点金术,而不是把现成的金块丢给学生。造句训练不仅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欢愉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造句训练是很有学问,值得研究的,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抓好造句训练,也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造句时应多下一番工夫。
参考文献:
有气质的句子篇8
1.疑问句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英国语言学家莱科夫(R.Lakoff)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例如:
(1)(Речь между одной женщиной и одним мужчиной)
Калугина:Интересно.Загадка,да?
Новосельцев:Да.А-а-а,я знаю.(“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谈话)
卡卢吉娜:有意思。这是谜语,是吗?
诺沃谢里采夫:是的,啊、啊、啊,我知道。
大多数女性将使用疑问句作为确保谈话继续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使用疑问句似乎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而已。
经我国语言学家研究,女孩大约在两岁时就开始习得汉语中“吧”这一表示礼貌的要求、建议或商量等疑问程度较低的是非问句,而且使用频率高;而男孩到三岁时才学会“吧”问句,使用频率低。[2]曹志斌先生对口述实录文学《北京人》中语气词的使用频率进行过量化研究,在篇幅字数基本相等的男女话语材料中,他发现女性在疑问句中使用“吗、呢、吧、啊”等语气词的频率均高于男性,平均句次比为72%:33%。例如:
(2)(杜梅)“……我老这么闹,你不烦我吧?”
“不。吵的时候有点烦,但吵完就完了,不是真烦。”
“那你还爱我吧?”
“当然,不至于那么严重。”(王朔《过把瘾就死》)
另外,汉语中女性常有把陈述句说得像疑问句的现象,不像男性那样语气坚决,用肯定的降调来回答。据调查,在陈述句中,女性男性使用语气词“吧”的比率为16.4%:14.3%,女性比男性高出2.1%。
女性比男性更经常使用疑问句,一方面体现了女性的温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女性缺乏自信、不太把握的缘故。不过也有语言学家认为疑问句能鼓励其他人发表不同意见,反映了女性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和脉脉温情。男性较少使用疑问句则说明他们运用语言的自信和力量。[3]
2.祈使句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祈使句主要用来提出要求或请求及命令等。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давай(те)的形式来建议别人去做某事,而避免使用生硬的祈使句来发出命令。凡是让她们感到可能带来尴尬、不便的内容,她们都喜欢用委婉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出来。例如:
(3)Калугина:Ой,как я рада!Ну,давайте садитесь!
Новосельцев:Спасибо.(“Служебный роман”)
卡卢吉娜:哦,我太高兴了!让我们坐下吧!
诺沃谢里采夫:谢谢!
对于可能会损伤别人面子的语言,女性比男性更为敏感,因此女性更多地使用пожалуйста、спасибо等表达,甚至在生气的时候也不例外。例如:
(4)Роман:Семейное счастье не подарок судьбы,а дело рук самих супругов.
Наталья:Уйди отсюда,пожалуйста!
Роман:Власть родителей над детьми.
Наталья:Это лишь отражение общественной власти.
Павел:Исчезни!
罗曼:家庭的幸福不是命里注定的,而是靠夫妻自己经营。
娜塔利娅:请从这走开。
罗曼:父母对孩子的特权。
娜塔利娅:这只是社会权利的反映。
帕维尔:滚!(“Не сошлись характерами”)
这是电影“Не сошлись характерами”中的一个情节,女主角Наталья和丈夫Павел吵架,儿子Роман在一旁调侃,想增加点幽默气氛。此时,母亲说的是“Уйди отсюда,пожалуйста!”,而丈夫说的则是语气更重的“Исчезни!”。女性温和、不愿伤及面子的心理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学者指出,男性通常使用简单的、直接的、命令式的祈使句,而女性更经常使用较迂回、委婉、客气的祈使句。例如:
(5)鹏***还没有做惯父亲,三脚两步到老子书房里去报告:“生下来一个妖怪。”方翁看了《易经》卦词纳闷,想莫非媳妇要难产或流产,正待虔诚再卜一卦,忽听儿子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吓得直跳起来:“别胡说!已经做父亲的人了,讲话还那样不正经,瞧你将来怎样教你儿子!”……
方老太太说:“小孩子相貌很好――出生的小孩子全是那样的,别说他丑。”(钱钟书《围城》)
3.结语
本章对俄汉语中与性别差异相关的语言变体进行了分析,发现语言变体在俄汉语表达方面有很多相似点,也有不同点:在音调方面,俄语中表示强调的调型有7个,它随说话人意思而定,无明显性别差异;汉语不同于俄语,汉语是声调语言,在表示强调时,女性可以使用“逆序”重音,而男性与此相反。
但相似点多于不同点:俄汉语中女性在语音上追求文雅、规范,男性发音则相对直接、有力;女性语调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男性则相对感情表达单一;女性在词汇的选择上注意讲究贴切、雅致,男性则相对粗俗、不羁;女性在句式上选择使用谨慎、稳重、婉转的表达方式,而男性则喜好使用表示要求、命令的表达方式。
男性和女性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直接影响,具有社会的性质,而不是生物学性质。[4]
参考文献:
[1]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New York:Langman Inc.,1986:136.
[2]杨永忠.论性别话语模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56-65.
有气质的句子篇9
【论文摘要】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各家对其的词性用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说法。代词、语气词、兼词这三种词性一般是大家都认可的,而疑问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这几种说法大家是有分歧的。本文从研究综述的角度,对各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焉”字的词性用法进行了统一。
古汉语“焉”字的词性及用法,各家众说纷纭。角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从语法史的角度叙说,有的从阅读、弄懂古书的角度出发。
《马氏文通》认为“焉”字助句,表陈述语气,但往往有指代作用。因此“是‘焉’字既可为代字,又可为助字,一字而两用明矣。”《文通》说:凡用“于之”两字之处,“焉”字代焉。同时把它归入助字(助词)。
王力也认为,“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焉”字作代词,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王力认为,“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他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候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的性质就突出了,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虽然没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出现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也。(国语·晋语四)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啊”字。
“焉”字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于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如: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具备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鲁问)
这种“焉”字又可以写作“安”或“案”,《荀子》书中比较常见。如:
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荀子·礼论)
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荀子·臣道)
王力认为,这种用法的“焉”字和指示代词的“焉”字仍相通,对于有人把它解释为“于是”“乃”“然则”,认为是连词,王力认为也是可行的,因为如果说指示代词的“焉”字用于句尾有可能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那么当它用于句中从而逐渐取得某种关联词的性质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焉”字的这种用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古书上不常见。
“焉”字还是一个疑问代词,但只能作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作状语的例子,一般表反问语气,译成“哪里”“怎么”如: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作宾语,译为“哪里”,如: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董希谦认为“焉”字在古汉语里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作兼词,相当于一个介词“于”和一个代词“彼”(或“此”“之”)。如在“余收尔骨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董就认为,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介词结构,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但有时候,兼词“焉”包含的代词指代的内容上文没有出现过,就只好让他出现在“焉”后。这时,“焉”的代词性消失,就只相当于一个介词“于”了,可译为“比”“于”,这种用法的“焉”字实际上是从兼词“焉”演变而来的。如: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五色、五声、五臭、无味凡四类,自然存焉天地之间。(尹文子卷上)
有时候,兼词“焉”里包含的介词“于”引进的对象就是前边动词意念上的宾语,这个“于”字译不译都可以。这时的“焉”字介词性已经很弱。它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代词“之”,这种“焉”也是从兼词“焉”演变而来的。如:
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又召乐乘问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焉”包含的介词“于”和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句中已经出现,或者虽没出现,但看不出代词有所代,也看不出介词引进什么,这样的“焉”字介词性、代词性均已消失,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语气助词了。
董认为在阅读古书实践中,碰到处于句尾的“焉”,首先要把它按兼词来理解;如解释不通,再看它介词性与代词性的强弱。介词性若,代词性弱,代词性强,它就是代词;代词性、介词性都很弱,它就是语气助词。
在疑问代词的“焉”的用法中,洪成玉还提出了作定语的用法,但十分罕见,见于《墨子》: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尚贤下“焉故”,何故。)洪也认为,“焉”字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兼词,相当于“于是”。因为“焉”一般用于句末,兼有语气词的作用,但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单纯的语气词。西汉以后,“焉”字逐渐虚化为语气词,但虚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焉”的兼词和语气词作用还是同时存在的。如: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行必果,……盖亦有足多者。(史记·游侠列传)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汉书·董仲舒传)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韩愈《答李翊书》)
前两例“焉”仍兼有“于是”的意思,最后一例可看作纯粹的语气词。
许嘉璐也认为语气词“焉”字由指示代词“焉”字演化而来,所以它有铺张指点的意味。这与语气词“耳”“而已”的限止作用是正好相反的。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季恒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
语气词“焉”有时也表延宕,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庄子·秋水)
“焉”也作词尾,用同“然”,如:
眷焉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
许认为“焉”字又用于表示承接,是连词的用法,可今译为“就”“这就”“于是”,如: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何乐士、王克仲认为“焉”字有五种词性:代词、连词、副词、语气词、助词。
代词用法用在形容词、动词后,可理解为“于是”,其中的“是”代人、事物或处所。用作疑问代词,在动词之前,多用来代处所,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这些是一般都承认赞同的用法,这里不再举例。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译为“他”“它”。如:
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
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用作连词,用于复合句后一分句之首,承接上下文,表示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下如何如何,可译为“于是就”、“就”等。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君为***,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烈!(庄子·则阳)
用作疑问副词,大多表反问,可译为“何必”“哪”“哪里”“怎么”“怎”。如: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下)
吴人焉敢攻吾邑?(吕氏春秋·察微)
何、王对“焉”作语气词的用法总结的比较全面:
用在句末,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了”“呢”,如: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我二十五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用在句末,与句中的疑问词相呼应,表示疑问的语气,也有“焉为”连用的,可译为“呢”,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则焉?(孟子·梁惠王上)
问曰:“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梁书·儒林·范缜传)
用在句中,大多位于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未完,有表示假定或提起下文的语气,可不必译出。如:
是故张***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管子·七法)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与蔽者乎?(荀子·解蔽)
“焉”与其他语气词连用,如“焉耳”“焉哉”“焉矣”“焉耳矣”“焉耳乎”,如:
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大戴礼·曾子立事)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邶风·北门)
战而胜,则无以加焉矣。(战国策·东周策)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
何、王还列出了“焉”作助词的两种用法: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状态。可译为“似的”“然”“如……状”,如
是事小敌脆,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忽焉自有,怳尔而无。(梁书·儒林·范缜传)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古文观止·阿房宫赋)
用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类属。可译为“之类”“等”。如:
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荀子·王霸)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韩昌黎文集·原性)
后一个例子中“善焉”的“焉”是代词,作“善”的宾语。
综上,“焉”字的词性归属,王力认为它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疑问代词,而连词的用法不常见;董希谦认为焉是一个介代兼词、语气词;洪城玉认为它是一个疑问代词、兼词、语气词;许嘉璐在承认焉是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语气词的同时,提出了连词的用法;何乐士、王克仲则提出了“焉”是指示代词、连词、疑问副词、语气词、助词。这样看来,“焉”字代词、语气词、兼词的词性是被大家们所认可的。疑问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说是有分歧的,而这些往往都是从前面词性中分化或是演化而来的,即说明了对“焉”字的深入研究,也预示着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探讨,才能够确定下来。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董希谦.古汉语简明读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3]洪成玉.古汉语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有气质的句子篇10
[关键词]多读 语言 体会 语感
语文,无论是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还是理解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都离不开语言。语文的教学本质可以说是语言教学。
《今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修养较好的,能够在一瞬间就辨别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彩,可以以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到整个语句或语段的审美趋向,领悟语言所表达的本质意义,体味语言文字的美。而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中形成的,因此“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呢?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诵读,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一、从多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语感
诵读吟诵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学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作品情感的把握,语言妙味的领悟,都必须通过诵读吟诵去体会,朗读吟诵不仅是对整篇课文而言,就是句子或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意蕴、情味,也是通过诵读吟诵来领悟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精彩语段加以圈批评点,对语感因素强,有典型作用的重点语段,教师指导学生品读体味,通过反复朗读和吟诵,从而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
例如教读朱自清先生的《春》,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诵读可分几个步骤进行:一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多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位,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如此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到我国南方春天的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挣荣,春风和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在声情并茂地诵读中学生不仅很快地背诵了课文,而且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感悟到《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也就自然地整体感知《春》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在多读中体会语言的表意来训练学生语感
语言是思想意义运载的外壳,思想意义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放手来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识别、领会、洞察语言的能力。
体会语言的表意,我们可以通过咀嚼文句中的词语加以训练。对此,一方面品位关键词语,意会关键词语。如朱自清的《绿》,在诵读中,点拨学生紧紧扣住“绿”字去读,理解作者抓住“绿”来做文章,开头落笔“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接着不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初看仅仅是为了刻画雨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成因,细读实际上在写“惊诧”,远景,可惊诧,近景,可惊诧,瀑布、水花给人的奇趣,更可惊诧,到读至“梅雨潭”的绿招引着我们去“追捉”,以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时,使学生渐渐悟到,原来写“梅雨潭”是用来做陪衬,以显示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从而抒发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仔细理解言语中的限制词语。
体会语言的表意,我们还可玩味文章中的句子加以训练。文章中的句子,从内容角度来看,有关键句;从句式上来说,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等,它们在文中各自都为表情达意服务。所以,根据这些句子的特点训练学生识别、领悟、洞察各种句子的能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从多读中体会语气的表意来训练学生语感
语言中有时同样的文字不同的语气能表达不同的语意;所以,朗读时读出轻重、抑扬舒缓的变化,能领会到丰富复杂的言语意义。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魅力和宽广”的排比句,是对“最可爱的人”充满深情的高度概括。因此,引导学生读出热情,读出“最可爱的人”的精神,既要有气势,又要有敬慕,仿佛感悟到“最可爱的人”那种在战火纷飞战场上似高耸入云的青松一样威武,似巍峨的山岗一样的坚强,语音中有一种豪壮有力的力量。
言语中的感情语意决定了语气变化,而语气的不同体现了言语的感情语意。认真揣摩读好朗读语气,对于提高语感水平是有重要意义的。
四、从多读中体会重音的表意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朗读的重音中也有语意,言语中为了突出语音重点或为了表达强烈感情,把其中的某一部分重读,从而明确语意。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当然,我们的工农群众就是无比可爱的可是我这里想说的是他们的子弟,那些拿起***来献身***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朗读中则引导学生明确这个设问句要突出的是“谁”,所以全句的重音都应该在这些与“谁”有关的词语“子弟”、“工农子弟”、“战士们”、“他们”上,这样就更确切地表达了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