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1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学习父父亲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的品格,学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1.定向诱导
①师:同学们,看到“地震”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②出示课件(地震录象)。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④质疑课题,梳理有价值问题,并作为学习目标。
2.自学探究
2.1出示学习目标:
①自由读文,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②地震中这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③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④读完课文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2.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文。
2.3自学成果展示:
2.3.1课件出示:昔日、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爆炸、废墟、欢声笑语、破烂不堪
①轻声读词语,哪些字音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呢?
②情境学词:回想刚才的录像,你觉得哪几个词你从录像中就理解了?
③小结:理解词句我们可以借助文本、借助字典,还可以借助画面。
2.3.2课件出示:根据句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时间)在——(事故)中,——(谁)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谁)的故事。?
2.3.3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2.3.4读完课文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从哪能看出来?
2.4再次探究:自学探究: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出父亲的了不起?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5自学成果交流展示:过渡:从刚才的自学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划出最多、最有感触的是父亲用双手挖废墟的场面。(以诗句的形式出示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
十二小时, 他,满脸灰尘,
二十四小时, 双眼布满血丝,
三十六小时……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他,不停的挖着, 到处是血迹……
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可以读出很多的联想。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读出什么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2.5.1感受“父亲的挖”。
①感受“挖的时间长”:多长的时间呢?(36小时)
师: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这句话为什么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读读这两句,比较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出示句子: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生:第二句更加突出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练习——指导(关注快慢轻重的变化)——齐读]
②感受“父亲挖掘的辛苦”:父亲的动作只有一个字——挖。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
[引导学生看插***]提示:他带工具了吗?用什么挖?挖的是什么?再读——
这里的“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掰、抱、拣)从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再读——
③感受父亲很坚定。
师:研读:“没人再来阻止他”。都有什么人阻止他?为什么要阻止他?(课件出示: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再读课题,体会危险一直在这位父亲身边。师: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呀?(学生体会父亲的坚定)(板书:坚定)
2.5.2感受“父亲可怕的样子”。
①理解形象:“破烂不堪”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血迹”是什么样的?
②丰富形象:他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会出现怎样的触目惊心的场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③感情朗读:
3.讨论解疑
3.1讨论:是什么支撑着让父亲如此坚定的挖着?
出示: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不论……我总会……)
品句: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位父亲拥有这样巨大的力量,支撑着他留在这片废墟上坚持挖掘?
3.2回放画面,感情朗读。师:所以,正是这一语千金的爱的诺言,支撑着父亲走向废墟,不顾劝阻,不畏艰辛,挖了38个小时,这位父亲真了不起!伟大的父爱真了不起!
4.反馈小结
4.1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什么?拿起笔写一写吧。
4.2拓展:阅读地震中其他震撼的故事。
小结: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会有一位怎么样的儿子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从儿子身上寻找奇迹出现的原因。
[板书设计]
父亲 “挖” (坚定信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2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自己受伤的妻子后,就立刻赶到儿子的学校,此时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眼前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这位父亲相信儿子还活着,不论遇到什么危险,都要拯救自己的儿子。这一段对我震撼很大,这是多么伟大而无私的父爱啊!
接着向下读,我很气愤,因为许多孩子的亲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希望了,大哭一阵后就走了,可是这位父亲没受到人们的影响,还在继续寻找自己的儿子。人们都认为,这位父亲是因为不能承受失去孩子的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可是这位父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终于,在废墟里挖了三十八小时后,他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并且儿子还解救了自己的14个同学。在出口打开时,儿子还让伙伴先走,他相信父亲在等自己。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非常感动,因为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之间互相鼓舞、互相信任的精神打动了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生死悠关之际,儿子表现出了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你说,这一切能不令我震撼吗?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3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从这篇文章里我真正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无私。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一场大地震中,一伟父亲不顾自已的生死,坚持挖掘,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救出了自已和同伴的传奇故事,赞扬了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许多地方写得生动,感人.每当我读到这段时,我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心总不能平静下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面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听见了在一堆瓦砾中传出了儿子的声音。多感人的场面!这位年轻的父亲几天几夜没吃饭,没喝水,都要把儿子救出来,因为他曾经跟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要跟你在一起。”
他不停地挖掘,都要把儿子救出来,从这说明了这位父亲是非常关心自已的儿子,他对儿子的疼爱,无论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了这位父亲那种坚定信念的精神,不顾自已的生死,都要把儿子从废墟里救出来,他不放弃地挖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儿子,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4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坚持不懈地对倒塌的房屋进行挖掘,历经38小时后,终于营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及他的同学。
查阅对此文的解读的资料,基本上都把主题解读为“亲情”或者“父爱”,因为“亲情”“父爱”,所以让年轻的父亲能坚持不懈,成功营救自己的孩子及其他的孩子,颂扬“亲情”“父爱”之伟大。
如果据此解读,让人感到难堪的是,最后有14位孩子在里面,被一并解救出来。那么,其他13位孩子的父亲就没有亲情,没有父爱?从逻辑的角度来说,父爱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是所有雄性所具有的一种附带着强烈责任的情感,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的责任,在两代人相互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无利益交换的情感,这个概念适用于一个群体。
我们看看其他父母的表现:“就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这里面有一个词“绝望”,这些父母是在绝望的情况下离开的,并不是没有父爱或者没有亲情。可是,我们把文本解读为父爱时,指向的是“年轻的父亲”,因为在文中,他是成功者,成功地发现了还有14名孩子活着。这样,在逻辑上就存在着一个悖论,“年轻的父亲”是一个个体,即逻辑上的“特指”,用一个特指来肯定性地论证集合概念“父爱”时,文中还存在着一个小的群体──13名其他孩子的父亲,这13名孩子的父亲在当时没坚持挖掘,让人感觉“年轻的父亲”比这13个孩子的父亲伟大,即作为“特指”否定“泛指”,通俗点就是“年轻的父亲”有着“父爱”,其他的父亲没有;同理,也不能在13位孩子的父亲缺席的情况下来用个例来证明集合性概念“父爱”的伟大。
用“父爱”或者“亲情”来解读文本,则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面对这伟大的父爱或亲情,救火队长是无情的,警察是无情的,“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中的“人们”是无情的。这里的“人们”在这场灾难中,更多地表现为“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互相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情感。“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学上来说,更具有社会属性,更值得我们去弘扬,特别是在危难之际,人类需要那种超越亲情、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的援助。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落水儿童被父亲救起,旁人只会感到庆幸与心安,而被旁人救起,则会受到民众的普遍赞扬。在肯定“亲情”或者“父爱”时,让人们感觉在进行无偿援助时所显示出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伟大,显然不妥。
那本文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再细细读文本:“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里清晰地表达了年轻的父亲之所以展开营救,是因为对儿子作出过承诺,也正因为这个承诺,“他坚定地站起身”。同时,文中有这样一句:“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因为他知道儿子对他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建立在父亲对儿子的许诺之上的。在儿子被发现后,儿子说:“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儿子不怕,他相信父亲会守候在他身边,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源于平时父亲对承诺的兑现。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应该把“承诺”作为本文思想内涵的教学目标,用一句时髦的话“不抛弃,不放弃”,用一句我们的俗语“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用本文中的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样解读,笔者认为,就不会有前面的感情和逻辑的冲突。
“承诺”,是以口头形式对他人应承某个事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可以是丈夫对妻子的承诺,可以是朋友对朋友的承诺,也可以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而“亲情”,特别是“父爱”“母爱”,这是整个动物界都具备的,或许上帝是为了让每个种族得以延续而存在于基因之中,正如我们的课本中有《麻雀》《母爱》,也有《斑羚飞渡》,都讲述的是在动物身上展示的上一代对下一代无私的奉献。与“人道主义精神”相似,“承诺”也具备着社会属性,是人在后天中不断受到教化与熏陶才形成的,是一种责任,在道德上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承诺”教育,让学生懂得履行“承诺”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会赢得他人的信任,这份信任在关键之时会闪烁奇迹的光芒。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有效课堂是教师一直追求的永恒主题。在现今的时代条件下,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手段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打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建设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学习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在猜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对字词记忆深刻。如,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告;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个字――府;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猜一个词语――雨伞。除了利用猜谜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鲸》的学习为例,文章中主要介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鲸,学生整体上对鲸不算特别了解,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提前查找介绍鲸的视频,可以选择《人与自然》中与鲸相关的视频,上课时向学生播放视频,直观地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认真的备课活动
为了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认真详细的备课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通过细致的备课,能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以《少年闰土》的备课活动为例,本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先生的生平,结合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大致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教师也需要查找与文章联系紧密的《故乡》中的内容。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查阅资料,资料收集充足后,再次阅读文章,明确文章中的写作重点及学生在理解时的难点。备课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学期一开始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语文能力测试,通过测试判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语文水平,设计不同的课堂问题。如,对于基础较差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词语的读音、意义等问题。教师也可以插入相关的视频,如少年闰土的动画视频,以方便学生的理解。为了完善自己的备课工作,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看相关的微课视频,汲取视频中的优秀部分,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除了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活动,课堂结束后教师也要进行备课工作,根据课堂上获得的学生反馈信息,确定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打分,进行自我反省。
三、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更加切身的感受。以《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为例,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获得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播放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人事件,如,在汶川大地震时有这样一位父亲,他背着一个箩筐,上面盖着一条被子。当路人问他在箩筐里装的是什么时,他缓缓地抬头说,这是我儿子的尸体,这位父亲亲手在废墟中挖出了儿子的尸体。教师用缓慢低沉的语调向学生介绍这个事件,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父母之爱。随后,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家长做过哪些事情?学习了本篇文章的内容后,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为父母做的事情太少了。作为本篇文章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任务,如,学生在回家后帮父母捏捏肩、洗洗脚、收拾一下餐桌、洗一下碗碟等。
四、有效的师生互动
为了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注重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以《泊船瓜洲》的学习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紧扣“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展开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古诗,寻找古诗中与“还”字相关的字词,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一”“只”“数”字;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等。随后,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不能还,通过向学生展示王安石的生平情况,让学生体会诗人进行变法时的坚持不懈。教师紧扣一个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层层深入,最终理解古诗中的主要思想感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认真备课,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课堂,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6
看到这篇课文,我不由想起了那件事情:那次,妈妈带我去逛交流会。我蹦蹦跳跳的,可高兴了,一会跑到这儿,一会跳到那儿。妈妈提醒我说:“慢点,人很多,小心走丢。”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声:“知道啦。”后来,我告诉妈妈我要去看书,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到书摊前,哇!好多书啊!沉浸在书海里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咦,十五分钟过去了,妈妈怎么还没来啊?难道妈妈抛弃我了?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找了起来。我转了整整一圈,都没找到妈妈。我鼻子一酸,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心里想:哼,你不要我,我也不找你,我去找爸爸!正当我准备走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欣欣!欣欣!”原来是妈妈在找我,我顺着声音传来的那个方向看去,妈妈正焦急的喊着我,满脸汗珠。她快要哭出来了。很明显,她的脚很痛,但她还是一路小跑着,边跑边喊着我的***名,我的鼻子又是一酸,眼泪又一次的夺眶而出,我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我看见,那酸酸的东西也正从妈妈的面颊上悄无声息的落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找我,脚都磨起了泡,而我却……想到这,我又一次的哭了,因为在看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之后我才明白,妈妈爱我爱的太深了,为了我而付出的也太多了……
父爱、母爱是什么?是指南针、是依靠、是幸福、是靠山。当你迷失方向时,只需他们在前方轻轻呼唤着你的***名;当你失败时,只需他们对你说些鼓励性的话语;成功了,他们会警告你,让你不要骄傲,继续前进;遇到危险了,他们会在身前为你抵挡,抵挡住那可怕的危险。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7
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是多么伟大啊!
在1994年的一天厄运正悄悄来临美国。只听一声巨响,洛杉矶已变成一片废墟。许多家长佼幸逃离后,来到孩子的校园寻找孩子但却一无所获。可阿曼达的父亲却不顾生死徒手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14孩子。我被他们那种伟大的爱为知感动。
地震让许多人失去生命,损失惨重。地震尽管夺去了我们的生命,但是它夺不去我们的伟大的爱。爱是什么?我认为那有可能有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它在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人在绝望中不低头折节,满怀信心地面对现实。这股决不放弃的力量源泉就是爱,它是多么伟大!这是我从"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中体会到的。爸爸在刻不容缓地徒手挖残垣,从来没有停下来在,爱的力量鼓舞下终于找到了14位同学。因为有了巨大的精神支柱阿曼达在废墟里显得十分勇敢,还临危不惧让同学先出去,是人百感交集。我深深地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多么坚不可催啊!
学完这篇文章后让我浮想联翩,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是全世界人民举世哀痛的一天。14时28分大地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生了8.8级大地震,让汶川一带变成一片废墟。许多人在废墟里坚持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是什么创造了奇迹?那毫无疑问—就是爱!这不正像文中那对父与子吗?全世界人民为之感动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渡过难关。作为中华人民的一份子,我和爸爸义无返顾地将一百块钱投入募捐箱。这也算我们的一点爱心吧!
如今地震已去,人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有爱,让我们坚信:奇迹的出现来自于伟大的爱!
爱是多么伟大啊!愿爱挥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500字(二)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爱的无私、伟大。
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闫老师对我们说,区里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让我们把背过的诗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诉了爸爸,爸爸一听,立刻给我忙活起来。
晚上,我甜蜜的进入了梦乡,可谁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扰,依然给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天,我一起床,发现爸爸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我感动极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8
父亲的爱像贴生的背心那样温暖!“自从我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了大地震。一位父亲顶着随时会发生余震和大爆炸的危险跑到了儿子的学校,奋不顾身的挖寻着自己的儿子。经过这位父亲的努力寻找下,在第38小时的时候,他终于挖到了自己的儿子。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这篇课文之后,我对这句话的了解变得更深了一步。
这不是一个故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处处发现父亲的爱。这次期末考试我考砸了,站在爸爸面前,我几乎不敢抬头看他,我只听见他轻轻的一声叹息,然后就拍拍我的肩膀道:”这次就算了,别放在心上,下次努力!“那一刻,我眼泪情不自禁的冲了出来……
有一句话说的真好啊!”父爱如山“是呀!父亲虽然不像母亲那样细致入微的照顾自己,有时还会有山的威严,但山的爱却是深厚的!
父爱永远在我们身边!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还有这样一位贫穷的母亲:用龟裂的手指细数着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那么坦然那么从容地把钱塞到了视书如命、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而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的儿子的手中。这是怎样感人的一幕啊?请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走近母亲,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的文章――《慈母情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阅读提示:(课件展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交流:
①检查识字、词语理解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声音大得耳朵都快要被震聋了。
龟裂: 呈现出许多裂纹。
失魂落魄:丢掉了魂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②理解课文内容,填空(课件展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想得整天( 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母亲用( 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 )着钱跑了出去。
③小结
60年代,15岁的梁晓声渴望得到一本《青年近卫***》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钱买书,当他走进工厂听到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而他的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当他看见母亲瘦弱的身躯在一刻不停的忙碌着,而母亲却用龟裂的手毫不犹豫的把这来之不易的毛票塞在他手里的时候,他深深地被母亲感动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句
1.默读课文
边读边划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的。
提示: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这些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读了这些句子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研读以下语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的。
①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②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穷的母亲)
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的钱。 (通情达理的母亲)
⑤小结这些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让我们体会到母亲的辛劳、贫穷和豁达,尽管如此的贫穷,可是为了能满足儿子的读书欲望,毫不吝啬的为儿子凑足买书的钱!此情此景,不仅刺痛了儿子的心,也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哪!这样的母亲能不让人感激 、崇敬、 热爱吗?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次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这对母与子的真挚情感。
⑥齐读全文(板书:感激、崇敬、热爱)
四、感情升华
1.文中“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立刻”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写出母亲的辛劳,引发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呼唤)
2.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此时此刻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和笔,写下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
提示:可以写你的悔恨,可以写你的自责,可以写你的激动,可以写你的幸福,可以写你的懂事,但无论些什么,请在句子前边加上母亲这两个字。
3.交流所写内容进行总结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2.搜集颂扬母爱的文章或诗歌进行阅读。
3.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18* 慈母情深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言语;以读促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逐渐从积累课文的“言语”向品味文本的“意蕴”转移。这让阅读教学“得意”之风盛行,过分强调理解文意,甚至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自主阅读,为“得意”而“忘言”。事实上,“言语”是“文意”的载体,“据言”才能“得意”。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品读“言语”,让“文意”溢于言表。
那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读“言”百遍,让“文意”自现呢?
一、细节切入,触摸情感
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常有聚“情”于一身的神来之笔。为此,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细节的精妙,于细微处感受“言语”寄寓的意蕴。例如,在《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关键的“情感句”切入,抓住文章情感主线,为品味“情之深”做好情感铺垫。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句子。
生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震耳欲聋的声音是怎样的?你听过吗?
生2:听过。我爸爸锯木头的工厂就很吵,每次进去,我感觉自己的耳朵快要聋了。
师:有些同学还亲身感受过,在那里待着的时候,你感觉怎样?
生2:我想快点离开那里。
师:好!那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震耳欲聋”的感受。
生齐读(入情入境)。
师:母亲就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
母之慈,情之深,就蕴含在“震耳欲聋”中。教师以关键词“震耳欲聋”切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品读,身临其境,让深切的母爱变得立体。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细品文本,尝试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节切入,引导学生品析文章“情感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体会文章的情感。
二、角色体会,产生共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对话”情境进行角色体会,让其在体验中理解文意。如《钓鱼的启示》一课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道德是个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一难点,教师另辟蹊径。
PPT出示父亲和“我”的对话。
师: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生3:爸爸!为什么?(入情入境,很着急)
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生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大声地,带着哭腔读)
师:真棒!仿佛这个小男孩就是你。
师:我急切,可父亲却很平静。下面我们分小组来读一读。
生演读对话。(生不知不觉进入“我”的角色)
师:你看到周围没人,还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你会怎么乞求父亲?
生4:爸爸,求求你,我真的好喜欢这条鱼。
师:不可以。(平静)
生5:爸爸,求求你,我好不容易才钓到这么大的鱼。
师:不行,还没有到鲈鱼捕捞的时间。
师:为什么父亲坚决让“我”把鱼放回湖里。
生6:他想让“我”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进入了父亲与作者的对话情境中,经历了“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这样跌宕起伏的心情,就理解了道德实践起来很困难,它需要勇气和力量去放弃个人利益。
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站在人物的角度进行品读、体会文本,把平面的文字读“活”,让学生与文本融通,产生思想的共鸣。
三、想象补充,升华感悟
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受到他的存在,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言语,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阅读教学,要发挥想象,还原言语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实的“情景”,进入言语形象中观察、感受和领悟,升华对文本的感悟。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教学中,教师抓住“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这一句话中“老是”一词进行精心的想象补充,提供了“春暖花开的春天,阳光高照的夏天,秋高气爽的秋天,寒风凛冽的冬天”四个具体的情景,带领学生在不同季节进入玉泉,都看见青年在专心地观察鱼,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心理视像感受到青年的认真与坚持,从而理解鱼“先游到心里”,才会“游到纸上”。
为此,阅读教学要从“言语”中展开想象,补充文字描述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徜徉其中,入情入境,让阅读既得“言”,又明“意”,以读促悟。
总之,阅读教学是“言语”与“文意”之间的和谐共舞,“言”读百遍,其“意”自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由个性阅读,引导学生真切品读“言语”,领会“文意”,披言入意,让阅读“言意兼得”。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