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景篇1
我的故乡是一个平凡的小山村。但我却非常喜欢它。
故乡还有一条小溪。它是那样清澈,每天都潺潺的流着。溪底还有许多鹅卵石,形状各异,这有这的姿势,那有那的迷人。
河畔上,有依依多情的杨柳。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杨柳上时不时有几只小鸟在嬉戏,传来清脆的歌声。
记得小时侯,我和姐姐最喜欢爬上那几棵杨柳上。杨柳的造型也十分独特,中间的枝丫横挡在柳中,我最喜欢爬上那棵枝丫上,横坐在当中。就好像坐在空中似的,别提多舒服了!!!
就在我家门前有许多簇绿竹。晴天时,照耀在绿竹里。那些绿精灵就在显耀自己了!绿竹环绕着我的故乡,前后都有。从远处看,好宁静。如果要玩捉迷藏的话,那儿可就是一个好地方了!
故乡风景篇2
不记得第一次吃鸡蛋糕是在什么时候,只是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带着鸡蛋,面粉与白糖,去面包房蒸做。她总是隔天取回蛋糕,于是在当天夜晚,我在睡梦中定会流出口水了!
望穿春水,终于听见从蛋糕房回来的母亲的脚步声。未见其物,先嗅其香。我和哥哥,姐姐早已欢呼雀跃,蜂拥而出。母亲似乎偏心,分给哥哥姐姐的鸡蛋糕总是比我多,我闹着不肯,母亲笑着指着我说:“你呀,肚皮还小,吃多了,怕是中午又不肯吃饭了!”但在说话间,我的指甲缝里早已不知塞满了多少蛋糕屑了呢!
因为家家户户都必做鸡蛋糕,所以孩子们吃完了自己的一份,总会借着“玩儿”的名义,四处串门讨蛋糕吃。我可是一马当先,走进邻居家,似乎就成了小福尔摩斯,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看见了鸡蛋糕,眼神再也不肯挪开了。大人们呢,也很乐意让孩子分享鸡蛋糕,因为没有母亲“限吃”的束缚,我便左右开弓,肚子总是鼓鼓的,就像采完了蜜的小蜜蜂似的!
这鸡蛋糕有什么独特的呢?我也说不出。金灿灿的,软绵绵的,捧在手心里,生怕捏碎了,含在口中,不一会儿便酥化了。那淡淡的香甜味从嗓子眼儿一直沁人胃里,余味绕梁。
故乡风景篇3
要写好这次作文,同学们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用心观察 定好内容
我们的故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民风民俗很多,这次作文可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去写,只有从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比较熟悉的内容,先用心作一番观察。
如果打算写故乡的景物,就应该观察景物处于静态和动态时的情景。观察静态时,可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或按方位、景物的几个方面等顺序。观察动态时,可按景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我爱故乡的春雨》作者确定的就是写故乡的春雨这样一种美景。
如果打算写故乡的美食,就应该观察美食的原料,制作方法,甚至吃法等。《故乡的酸黄菜》作者确定的就是写故乡的酸黄菜这种美食。
如果打算写故乡的民风民俗,就必须通过观察、调查、采访,搞清民风民俗的表现。《故乡的“两大怪”》作者确定的就是写故乡的两种风俗习惯。
当然,观察也离不开思考。要通过边观察边思考,收集好作文的材料,确定好要写的内容。
二、抓住特点,细致描述
每个地方的景、物都有其与别处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它的独特之处。这次作文,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写出故乡的景、物与别处不同之处。上述三篇作文,就写出了故乡的景、物与别处的不同之处。
要写出特点,写景就必须细致描摹景物处于静态和动态的情景,描摹其颜色、形状、样子、活动变化等,将其活灵活现地再现在读者眼前。
要写出特点,写美食,就必须细致描述美食的原料、制作方法、吃法等。
要写出特点,写习俗就必须交代清楚习俗的表现、作用以及成因等。
当然,光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同学们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联想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作文写得生动形象。
三、多种手法 抒写爱恋
这次作文主要是要表达我们对故乡的爱恋之情,所写的内容仅仅是依托。明白了这一点,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就要注意,不但要将故乡景、物的特点描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描述的同时,要充分表达我们对故乡的爱恋之情。抒写爱恋之情,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在描述中间接抒情。无论何种形式,都要将其融为一体,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我爱故乡的春雨》开头、结尾直接抒情,中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另外两篇则是先寓情于描述中,结尾再直抒胸臆。
四、精心策划 巧妙结构
这次作文,同学们可采用如下的结构形式:
开头先交代所要写的内容,点明作文题目;
中间详细描述故乡的景、物,写出特点;
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和文题,深化立意。
故乡风景篇4
故乡,是一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诚如他在文章引用的那样:没有童年就没有人生,没有故乡就没有文学。对故乡的眷恋有多深,对故乡的感情尺度就有多长。
有我之境 心灵最深处的记忆是童年,那是扎根于青涩年华的纯情之恋——乡土之恋,赤子之情,也是生长在月亮之上的童年,充满幻想和盼望。他的一组散文《难忘的牧童时光》、《想起童年唱儿歌》、《想念插秧时节》,无不深深沉湎于这种令人陶醉快乐与幸福的童趣之中。他这样写道:
“一处远山,一口池塘,一个牧童,一根竹笛,一头水牛,一抹夕阳,这一幅绝美的***画,承载了千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对世外桃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悠扬的笛声穿过历史的星空,带给我们多少对故乡田园的回忆与眷恋……”
是的,这些来自于淳朴的田园之歌,都是在阡陌之上的脚印、日月、星辰、庭院、茅舍组合起来的,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这么说故乡是生长在阡陌之上的、有着铜版一样的木刻之美。还有农时、节令、庄稼,草木,他了如指掌,不假思索,信手拈来。那些涌动在心底的诗意,灌溉了自己的笔墨,生机无限。
“每每忆起插秧的时节,总能把岁月发酵的心思高挂枝头,让我乘着微风的翅膀,静心地在月下聆听花开的声音。记得每年的清明过后,一朵朵栀子花含苞待放,一对对春燕在雨中衔泥,一群群布谷尽展歌喉,一阵阵蛙鸣,让整个春天的原野充满乐章。”
《想念插秧时节》以轻扬的笔触写出了意味,情景交融恰恰是它的独到之处。
来自对生活的感悟与生活记忆的苏醒,留下了当家塘的鲜活***景:与之相伴的童年,母亲在捣衣砧上的月色背影,蛙声,荷花,这些不用回忆也会想起的情景,充满了暖与亮的色彩。那些童年的亲近与偎依,那种血脉相连的土地,就在《当家塘,我永远的身体胎记》,涵盖了来自于乡土的情感,留下了一辈子的烙印。通过一咏三叹,赋予了当家塘全新的感觉视点……
我害怕迟早感悟不到当家塘
池水涌浪的心跳
更害怕我的心灵远离了土地与母亲
丰实而充满浓郁田园生活气息的诗歌,总是第一时间站在诗人的笔尖,轻盈起舞,水墨散花。有谁能惊蛰般的苏醒童年,有谁能霜洁般的守望故乡,又有谁能七彩般的吟唱田园牧歌?在这里,我们都能找到,因为《梦的背面是故乡》。一堆《故乡的草垛》,就足以让我们的青春年少格外的饱满起来,怀念似水年华,留在草垛里的天真浪漫,成为今生的记忆断章。
故乡的草垛
是麦稻用躯体堆积起来的——
起伏山峦
故乡的草垛
是陌生的路人能够读懂的——
村庄界碑
春夏秋冬,季节依旧,而我们的心灵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放牧中,“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乡土没有城市的勾栏瓦市,没有繁华,只有简朴,但是充满大自然的清新、生活的气息,花木虫鱼,庄稼,村落,季风,都是,永远都是心中不落的窗外风景,它们留在年轻的记忆里沉淀后,木炭一样的温暖而亮丽,火光晶莹,一下子灿烂起来。正如,《这个夏天,还在匆匆赶路》里所写的……
小草早就踮起了柔柔脚尖
企盼天宇边的第一束光缕
青蛙曾多次哼起流行的小曲
时而又被雨水浇湿了全身
栀子也张开了惺忪的眼眸
每一个花苞都憧憬着绽放的惊喜
对故乡的守望与渴望,就是对乡情的深情回眸。故乡背面的是一块摩崖石刻,上面是用父亲,母亲,乡亲的血脉之情镌写的故乡情怀,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真实与诗意追求,它涵盖了一世的乡土风情。
故乡永远是一幅怀旧的底片
将我搁浅的时光与梦想深藏
故乡永远是一阕唯美的宋词
勾起***思夜想的满畈稻香
无我之境 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城堡,故乡之情是我们心灵之上的情怀。这里有游子之行吟,离家的况味,那是飘起在炊烟之上的乡愁。一如泰戈尔在《吉檀迦利》说:忧愁在我心中沉寂平静,正如黄昏在寂静的林中。城市有我们的向往与憧憬,也有太多的喧嚣与浮躁,很多时候让我们“水土不服”,睡梦里留下的依然是安放心灵的故乡。正如,《乡愁,是光阴缝补不了的伤口》:
也许,对于喧嚣的都市
我永远是一只迁徙的候鸟
时而择木而栖,时而又振翅远行
飞翔的翅膀载不动城里的
风花雪月
我常常靠在夜的脊背
如同城市街头的一盏路灯
彻夜失眠
童年、故乡、经历、愿望甚至梦境,都会成为一种艺术感受力,引燃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这一切来自于大自然的文字,触景生情,印证了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精神的。这样的传统使他的诗文始终对自然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我们看到古往今来不乏故乡的文学创作,充满了生命力。杜甫、李白,陶渊明,明清小品,民国随笔,现代寻根文学,鲁迅的《故乡》,贾平凹的《商州》,都是繁衍文学故乡的一条大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笔墨情怀,正所谓此去心安是吾乡。《最浓是乡情》:
屈指数来,从故乡那片大山走出到都市定居已有好多年了。繁华的都市光怪陆离,五彩缤纷,自己虽浑身浸透在现代文明之中,呼吸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鲜空气,然而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潮湿的思乡心情拿到都市的晴空下翻晒,不由自主地思念故乡的山水、人物,品味那一段段在艰辛的环境里,通过奋斗获得满足后的惊喜的感觉。
诗人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一个审美的角度深情回望。远比童年的那个真实故乡更有内涵。故乡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是诗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文人有什么样的故乡情结,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故乡。《季节感怀》中流露的的思乡情结,《常忆家乡红薯香》的怀乡情愫,无不勾起我们的深切记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刘国安先生的笔下,看到了山脉,河塘,草垛,牛娃子,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由此境界得到了升华:笔下所写的并非仅仅是自己的故乡,而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
诗人汪国真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我们之所以感悟不到故乡的风景,是因为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一旦走过与跨越,而在回望的过程中,渗透了时光与人生、社会、时代,渐渐的反刍咀嚼出来的风景就是美好,那是一个纯净的心灵港湾。
超我之境 故乡对于一个诗人、作家来说极为重要,而重视故乡便会构成他的地域特色。走进他的诗歌,我并没有感觉到通常想象中贯有的那种富丽或是喧闹,反倒是一派热忱与质朴。这也是拨动心弦的地方。《又见樱花开》:
又见樱花开
我朝花夕拾
透过一路掩映的红墙碧瓦
追寻校园时代的青葱往事
阅尽大地的无限春光
找回已逝的如梦年华……
作者一直坚持要把正在消失的故乡在文字里留存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如此生活过,从而在脑海里刻下这个时代的痕迹。这里有回忆、记录和思索,在他的故乡里有着人文精神的反映。《当家塘》、《观音阁》等就是用这样的手法表现的。
文学故乡是没有地域界限的,神州大地都是自己的故乡。因此,在艺术的通感和移情中,我们无论行走,始终走不出《故乡的山水》,因为:
故乡的绿水是——
慈母的一根背带
背起我的童年
背着我的梦想
故乡的青山是——
父亲的一根扁担
一头挑起日月星辰
一头挑起雨雪风霜
近年来,刘国安先生在多家文学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他以一种审视与审美的态度、视角,不断地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文学内涵与层次,心灵得到了深化与升华。
他的诗文,自然、真实、通感,以飞跃的姿态跨越,已经渐渐的从原生态故乡向文学故乡延伸。我开始注意到他的有些诗文如同一扇通向心灵的大门,有某种不加雕饰的质感,沉实而涵香,一点也不张扬繁复,但却让你难以忽视它们内在的品质。他在《怀念乡戏》中十分逼真地写道:
乡戏是在这种热热乎乎闹闹哄哄的气氛中唱下去。其实,极少有谁能安安心心地把一出戏从头看到尾。庄稼人就是被这种亲亲热热的乡情乡风所陶醉吸引。
这样的句子随时可见,无雕饰,不做作,如《怀念插秧时节》:
到了春天,满田满畈种的都是紫云英,又名草籽(红花草),在春光里争奇斗艳,这是一种很好的绿肥,翻耕以后在田里灌进水,“烂”它个几天,然后将田耙平,用耖把土耖细,再用木门或木板把田“墁”的更平整,这样插秧时效率会更高。
这些描写中的故乡较多地采用原生态的式样,朴素而明朗,不锋芒毕露又难以掩饰内蕴的活力。他的散文《难忘的牧童时光》,被多家报刊刊用转发,就是这样的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流露出纯天然的清新之气。
我们还看到作者笔下的诗歌、散文就像两支单椅构成了一个小品,就像一款书画。他的诗文《大自然,放飞心灵的梦土》、《油菜花儿今又开》、《梦里水乡——梁子湖》,给人一种视觉。这些在视觉上不会有任何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反倒衬托出流畅其间的一种自然随意,开朗大方的生活氛围。
刘国安先生的诗文渐渐地进入从倾向性到非主流、非虚构创作上的相对自觉状态。文章合为时而著,与时代合拍,也要产生美感的诗情画意。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还有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从经济工作到文学艺术的转变,其间的笔墨渐渐深入和融化到了意念的创作状态。
我们不得不说文学的故乡,心灵的守望,在这里得到了美的再现与延伸。 《梦的背面是故乡》:
故乡——
我永远的灵魂印章
跨越千山与万水
我始终走不出的是
父亲那幽深眼窝的慈祥
故乡——
我永远的生命襁褓
走遍天涯与海角
我耳边回荡的始终是
母亲那亲切呼唤***名的悠长
故乡风景篇5
一、异中求同
1.这三首诗词都是写游子思乡之情,采用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乡愁诗。诗中写春天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遥望对岸的京口,与自己居住的钟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我何时才能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返回家乡呢?情由景生,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
张籍的《秋思》,选取秋风萧瑟,客居思乡,寄家书时思想活动和行为细节这一富有内涵的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片断,真切细腻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这首诗以寻常题材写出新意,历来为人称道。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写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夜晚宿营在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眼前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让自己留恋家园之情油然而生。边塞苦寒,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更加深了自己眷恋故乡之情。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
2.诗中的“我”(即抒情主人公)相同。
诗中的“我”,都是所描写情景的亲历者。
二、同中求异
1.从诗(词)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人生遭遇来对比。
三首诗词都表达了诗(词)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深沉感慨,但具体的遭际却不相同。
北宋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已是55岁的老人,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拜相,他两次请辞而未获准,因而赴任的心情是勉强的、违心的。在这种际遇之下,《泊船瓜洲》也难免流露出忧郁、伤感之情,也难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
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为官由韩愈多次推荐,诗歌创作受白居易影响,乐府诗的艺术成就很高。《秋思》是他离开家乡客居洛阳时写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抒写了自己客居他乡只能写家书时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
清代纳兰性德出身于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的官宦之家,为康熙皇帝重用,随皇上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参与重要战略侦察,并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屡受恩赏,是令朝野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康熙二十年,他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了《长相思》,全词于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抒发了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
由于诗(词)人经历不同,所以虽然写的都是思乡之作,但感受同中有异。这是理解诗(词)和求“异”的重要依据。
2.从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来体会。
《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虽然都是以创设的意境来衬托“我”的思乡心情,但描写的景象各不相同。《泊船瓜洲》和《长相思》虽然描绘的都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前者是南方江边寂静的月夜,后者则是风雪交加的北国夜晚。而《秋思》写的则是在肃杀的秋风中“我”在客居的寓所写家书的情景。
再者,诗(词)人表达思乡情感的艺术手法不尽相同,且各具特色。《泊船瓜洲》以地点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观察)点。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自己这次为官的无奈和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离开这险象环生、是是非非的官场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诗人望着这既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于是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可以说,诗中所表现的思乡情结,也包含了一定的***治因素。
见秋风起乡思,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张籍却不落俗套,不写那种悲苦的秋愁感,却一样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写自己客居洛阳,秋风起时思乡心切,想写封家书,但提起笔来觉得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废寝忘食、挑灯写家书,而是通过信写好了,发现似乎还有话没说,送信的人来了,又把信打开来补充这一平凡的心态,抒写内心深处的情思,因而更贴近生活,也更震撼人心。“意万重”、“说不尽”这微妙的心理活动和“又开封”这情不自禁的动作,清晰地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故乡风景篇6
关键词:“风景”;叙事;“自然”
1.引言
《重右卫门的结局》是田山花袋步入自然主义文学运动高潮前于1902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几个人聚在一起谈话时,一名叫富山的男子突然插话要讲述一段自己的经历。小说便由富山的第一人称“我”的叙述编织而成。年轻时在东京求学的富山认识了几个从盐山村来的年轻人,从他们口中得知了盐山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几年后,想亲眼目睹山村风景的富山来到盐山村拜访朋友,却意外地遇到了困扰村里的连续放火事件以及被村民敌视的重右卫门。村民将喝醉的重右卫门推进水池使其溺水身亡。这件事使富山发现了“自然的力量与景象”。
小说的叙述者富山本为欣赏乡村美景而来,却在重右卫门身上发现了比美景更重要的“自然”。从向往“风景”到发现“自然”,富山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在阐明“风景”、“自然”等概念的基础上,探寻盐山村之行带给富山的反省和思考,并由此揭示作家从浪漫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转变的原因。
2.富山的故乡意识――故乡=“风景”
小说由十二章构成。第一章构筑了一个谈话场景,五六个人聚在一起谈论屠格涅夫、巴尔扎克的小说。“有位男子”突然插话说到他曾经碰见过一个如同《猎人笔记》中所表述的日本人,在这个人身上发现了“自然的力量与景象”。第二章至十二章这位男子便以第一人称“我”的见证叙事方式讲述具体经过。最后的十二章重新回到谈话现场。在富山的讲述中,二、三章是自己年轻时在东京长达十年的奋斗史,其中以交友经历为中心。第四章至十一章是富山在盐山村渡过的四天三夜,在这里他目睹了重右卫门放火、被害的过程。通过最后十二章里富山的交代,读者得知富山的谈话是在盐山村的经历过去七年后的某一天进行的。
由以上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可以看出小说在空间上采取了东京盐山村东京的循环模式。富山从自己的归属地东京来到陌生地盐山村然后回到东京,这个越境过程一定会出现某些变化[2]。另一方面,在时间上采取从过去到现在的追溯形式,十七年的记忆由富山的语言(“我……”)重新编织成一个有机体,特别是在盐山村遭遇的重右卫门事件由第一称见证叙事讲述出来,这体现了小说独特的叙事机制。
首先来看富山在东京的经历。富山将自己故事的开头定在了到东京念书的十六岁那一年,来到东京三年后,志愿进陆***学校的富山被“速成”这个名字吸引,没有进入最正规的“成城学校”,而选择了两年后倒闭的“速成学馆”。正是在这里,富山认识了从盐山村逃亡而来的山县行三郎、杉山和根本行辅,三位朋友都是因按捺不住“青云之志”所以背着父母溜出来的。
与朋友的第一次见面给富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山县行三郎,作者注)的外表虽然有点土气,但柔和的眼神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可思议、吸引人的魔力,凭第一印象,我很喜欢他”。虽然外表“土气”但却引起富山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呢?毋庸置疑,在朋友身上,富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富山不是东京人,而是离开故乡来东京寻求功名的异乡人,面前操着浓厚乡音、打扮过时的朋友也许就是自己三年前的模样。由于这份亲近感,富山和他们认识仅一个月,却已觉得好像是“相交十年的好友”。
在交谈中,富山得知朋友的故乡在距离长野县五里的深山里,那里的景色是“都市人做梦都想像不到的美”。富山对夹在山县行三郎笔记本中的一张描绘故乡的“拙劣***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借助山县的描绘,富山被朋友村庄的风景深深吸引了。
朋友的描绘与自己的想象使得富山仿佛亲眼看到了朋友的故乡。在富山的想象中,远离东京的小村庄变成了“仙境”,“山峦峰峰相叠,其间清溪流过,朴实的人们扛着锄头伴着夕阳余晖,一步步地踏上回家之路”。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的缩影对富山产生了巨大的魅力。
正是对盐山村美丽风光的憧憬促成了五年后的山村之旅。富山的朋友们在东京只呆了不到两年就因为各种原因返回故乡了。“时光如梦、五年过去了”,在“第五年的一个寂静夏日”富山来到了梦中桃花源。向往已久的美景果然没有令富山失望,“走过溪桥、环视山岭,无所不在的美,如同在自己眼前摊开一幅无穷尽的画卷,心理愈发兴致勃勃,心想如此美景,无怪乎朋友们赞不绝口”。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年朋友对自己故乡的描绘会对富山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又为什么与朋友分别五年后富山要亲眼目睹山村的美景呢?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探讨了日本现代文学中“风景”是如何被发现的问题,他认为“风景”是通过外界的疏远化、即极端的内心而被发现的。即“风景”只属于与它无缘的人[3]。《重右卫门的结局》中的富山就是一个发现盐山村“风景”的异乡人。富山之所以钟情于盐山村原始的农耕景象是因为他是在东京追求青云之志的青年。同样用最美好的语言向富山描述这番景色的朋友也是“风景”的发现者,因为(至少在当时)他们也认为只有在远离故乡的东京才能有所作为。在东京苦苦奋斗的富山需要宁静的故乡“风景”作为精神上的慰藉,所以盐山村的“风景”成为了他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前田爱指出明治时期离开故乡前往东京意欲出人头地(「立身出世)的青年选择了一种“封闭于自己的内心,并一心发掘内心的自闭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故乡起到了缓和孤立感的作用。故乡的自然为都市里激烈的生存竞争所导致的内心紧张带来了慰藉和一丝喘息”[4]。自从发现了盐山村的“风景”,盐山村就成为了富山的故乡。回归故乡大致有两种情况,要么成功之时衣锦还乡,要么失败之时失意还乡。五年后的富山多半是陷入了某种危机,为了克服危机、重新振作,需要回到能包容自己的故乡―盐山村。因此,当山里的凉风让富山沾满汗水的肌肤倍感舒服时,他不禁感慨“在都市的尘土中生活了十年,一点儿也无法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对于身处尘世的我来说,早就渴望得见这自然的美景了”。
综上所述,异乡人富山从朋友的画里和语言描绘中发现了“风景”,从而获得了心灵上的故乡。从东京到盐山村是富山的一种还乡行为,已经成为东京人的富山回归到故乡的“风景”中是为了重新确认在东京时的自我。
3.第一人称见证叙事与重右卫门的“自然”
富山在盐山村呆了四天三夜,在这里他见到了心仪已久的“风景”,也见到了分别多年的朋友。此外,他还意外地遇见了三场火灾以及纵火的传奇人物――重右卫门,并从重右卫门的身上发现了令人震撼的“自然”。
关于重右卫门的人和事小说采取了第一人称的见证叙事。这种叙事方式首先是第一人称叙事,即富山以叙述者“我”的角度讲述自己经历过的、看到和听到的事情。然而叙述者讲述的故事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所以叙述者“我”扮演了见证人的角色,始终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观察、讲述别人的人生。
作为一种书写现实的崭新叙事形式,第一人称见证叙事在1880年代末(明治20年左右)受到了普遍关注。这一时期二叶亭四迷翻译了屠格涅夫的《幽会》《邂逅》,小说男女主人的感情纠葛由身为局外人的叙述者“我”的观察娓娓道来,为日本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小说形式。庭篁村翻译了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侦探迪潘的破案过程由同伴“我”向读者讲述出来。迪潘和“我”也成为后来风靡全球的福尔摩斯与华生这一搭档的原型。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明治30年代左右)国木田独步使用这种新的叙事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内容。如1903年的《春之鸟》是前往乡下某学校教书的教师“我”回忆在那里与一个痴呆少年交往的小说,正是作为教师的“我”的见证叙事发现了以前从未被人注意过的弱势群体,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说的主人公重右卫门这一形象以及由此发现的“自然的力量和景象”是如何通过富山的讲述呈现给读者的。
既然是讲故事,就要尽量讲得引人入胜。为此,富山采取了层层渲染、步步铺垫的策略。他通过神秘火灾之谜的设定与阐明逐步接近“自然的力量和景象”这一讲述目的,而对火灾之谜的中心人物重右卫门的了解则是通过倾听村民讲述的方式获得的。
最后富山终于从朋友根本行辅口中获得了重右卫门完整的人生经历。小说第八章采取根本行辅向富山讲述的形式将重右卫门的堕落经过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重右卫门一生下来就患有“肠子的一部分向下跑进了”的疾病,这天生的残缺造成他自卑、固执的性格。由于父母的放纵、祖父母的溺爱,少年重右卫门沾染了***赌的恶习。祖父母相继去世,父母也离开了村里,家里只剩下重右卫门和几亩荒田。好心的村民帮他物色了一个女子结婚成家。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重右卫门开始对妻子拳脚相加。妻子与山里的猎人私通彻底断送了他们的婚姻。此后重右卫门便寄居在村里靠乞讨为生,一旦遭到拒绝就放火报复。盐山村接连发生的火灾正是重右卫门为了报复村民而唆使他的随从“野丫头”制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根本行辅的讲述中一开始不断使用“据说”、“有人说”这样表示传闻的词,但逐渐这样的词越来越少。特别是当讲到由于妻子的通奸导致婚姻破裂的时候,传闻文体彻底消失了。下面是一段重右卫门的心理描写。
父母太可恶了,遗传给自己这样隐疾的父母太可恶了。一想到这里,自己好像变成了带着火焰的不动明王,全身无时无刻不涌来憎恶、怨恨、嫉妒等痛彻入骨的感情,除了气愤还是气愤、除了厌恶还是厌恶。心理甚至绝望地想,如果可以的话,宁愿天崩地裂让世界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然后自己也像倒栽葱般地掉入黑暗的深渊中,这样会有多痛快啊。
这一段给人一种重右卫门自我独白式的感觉,仿佛重右卫门在面向读者倾诉自己的内心。通过这样生动、细致的内心独白,读者不禁对堕落的重右卫门产生一丝怜悯和同情。表面上的讲述者根本行辅无法看到重右卫门的内心,只有将根本行辅的讲述转述给其他听众的富山有可能在转述时加上自己的解释和想象[5]。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重右卫门的人生经历除了罪恶以外,还有无奈和痛苦。富山在听完根本行辅的讲述之后,想到“事实上,重右卫门也是一个人,他今天就算制造这般的***,或许他的本性还是善良的。这种天生的身体残缺再加之他的性格,也就造就了他现在这个样子”。
就这样,作为一名局外人,富山一踏进盐山村就被火灾这一人为事件所吸引,为了探寻真相他不断收集来自村民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使得自己在亲眼见到重右卫门之前已基本掌握了这个传奇人物的风貌。
富山来到盐山村的第二个晚上,尽管村民戒备森严可还是发生了火灾。火灾过后村民请前来帮忙的人喝酒,在这里富山终于见到了重右卫门本人。
通过富山的第一人称见证叙事,读者从重右卫门的脸上看到了“卑劣的罪恶和自暴自弃的影子”。在富山的眼里,“罪恶”、“阴险”、“锐利”表明重右卫门黑暗的人性,与此同时“自暴自弃”、“悲惨”、“苍老”、“悲哀”则暗示即将到来的悲惨结局。
在富山见到重右卫门二十分钟后,喝醉的重右卫门被暗中约好的村民推下田池淹死了。彪悍、蛮横的重右卫门溺死在一个又小又窄的田池里,“他的眼睛悲惨地直视着,鼻涕流进半张的口中,则是松软无力地下垂着,那副模样,真让人忍不住双手掩面”。重右卫门的尸体被“像野兽般自然成长的”“野丫头”背到后山的小屋火葬了。然而,灾难并未结束。当天晚上,“野丫头”的报复之火淹没了全村。富山在睡梦中被惊醒,夺窗而逃,独自爬上后方的小山丘,望着“这悲惨的景象”,第二天便离开了“这人间地狱”。
4.从“风景”到“自然”
富山本为欣赏盐山村的优美“风景”而来,却意外遭遇了重右卫门事件,美丽的“世外桃源”最终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底是什么促使富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从上文可以看出,从道听途说到亲眼目睹、再到见证重右卫门的死亡,富山逐渐被重右卫门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吸引,被他悲惨的死亡所震惊,即在重右卫门身上发现了令人惊叹的“自然的力量与景象”。
他依照自己的想法和欲望,亦即他本能的欲求,度过他的一生。如果他先天的性格不是那么自我,或是身体没有隐疾,他便能遵循长期以来人类的历史和习惯,他这一生也不会自由发展,可悲的是,他生来便有着和世间的历史、习惯不能并存的个性和身体。
重右卫门的“自然”体现在他放纵“本能的欲求”上。他的“自然”有悖于“世间的历史、习惯”,所以遭到了私刑。重右卫门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生存现象,即按照天性自由发展、不受人类社会种种规矩习惯制约的“自然”人。正是这种放肆的“自然”、张狂的生命力深深触动了东京人富山。除此以外,村民采取以恶制恶的原始手段处死重右卫门,而“野丫头”又以同样的手段报复村民、最终自己也命丧火海。这些与法律相悖的行为一定是富山在东京闻所未闻的事情。这些行为看起来是不正当、不道德的,而当事人却并没有罪恶感,“自然……这或许也是村里人心理表现出来的自然发展吧”。
面对眼前种种放肆的“自然”,富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概,“我在东京时,竟愚蠢地遥想着这山村里的和平,羡慕山中的自然环境。只是山依然耸立,水依然长流,和这相比,我不得不叹息,短短六千年,人类怎么就失去了自然的痕迹呢?”。此时的富山意识到在东京一味向往山村“风景”的自己的“愚蠢”,并感概凭借浅薄的知识改良自然的近代人类的妄想。
因失败而亡,这或许是自然成长的人的悲惨命运。但这种失败就好比是武士战死沙场,难道不是因为如此才拥有无限的生命,彰显出生命无限的悲壮,也难道不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彻底的自省吗?
富山将重右卫门溺死田池比喻成“武士战死沙场”,从中看到了“无限的生命”、感到了“无限的悲壮”,并且得到了“彻底的自省”。富山和重右卫门,一个是在日本的中心苦苦奋斗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在偏僻的山村肆意放荡的“自然”人。为什么富山会对重右卫门短暂的人生产生如此激烈的共鸣呢?关于这一点,十川信介指出在东京不得志、只好对山村的景色寄予憧憬的富山与封闭在偏僻的山村、不能自由施展自己的“自然”的重右卫门其实是不尽相同的,正因为富山在重右卫门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产生了共同的悲哀[6]。富山十六岁时从地方来到东京,虽然没考上陆***学校,可一直在东京奋斗。即使面临一些危机,也一定对于和自己同样在东京奋斗过却中途放弃还乡的朋友怀有优越感。然而,对“自然的力量与景象”的惊叹击溃了富山的优越感,并促使他反思十几年来在东京苦苦奋斗的生活。这一点正是重右卫门事件带给富山的启示,也是富山要讲述给其他人的原因。
《重右卫门的结局》发表于20世纪初的1902年,小说主人公富山在重右卫门身上发现了比“风景”更令他动心的事物―“自然”,这暗示着作家田山花袋小说创作的重大转变,
即从浪漫主义小说向自然主义小说的转型。明治20年代,浪漫主义时期田山花袋的小说主要描写清纯的少女和优美的风景。小说的男主人公往往出身乡村,受明治时期“立身出世”思想的影响来到东京奋斗,故乡的“风景”和成为“风景”一部分的少女成为给予他们慰藉的事物。然而,明治30年代风景与人的“蜜月关系开始破裂”,“自然风景作为给予人类慰藉的想象世界失去了作用”[7]。包括田山花袋在内的众多自然主义作家为了获得新的存在理由将目光投向了自身向内的欲求,自然主义小说以书写人性内部“自然”这一崭新题材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比《重右卫门的结局》早两个月发表的评论《天与地》清楚地反映了田山花袋这一时期的思想动向。“自己原来以为不管人世多么坎坷,不管人性多么丑恶,自己都有天然这个可靠的慰藉者。(略)岂料到亲密的朋友、可靠的慰藉者完全背叛了自己,自己彻底变成了地上的孩子!”[8]。从中不难看出,浪漫主义时期的“天然”已经失掉了“慰藉者”的机能,作家需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更加真实的人的内心和欲求。
5.结语
小说《重右卫门的结局》的叙述者富山在归属地东京和探访地盐山村之间进行了一次往返。从东京前往盐山村本为亲眼目睹“故乡”的“风景”,以消解都市生活的疲倦。然而在这里遭遇了重右卫门事件,并发现了比“风景”更令人动心的“自然”。《重右卫门的结局》中的富山通过盐山村之旅完成了从“风景”到“自然”的转变,这篇小说也预示着自然主义小说家田山花袋的崛起。《重右卫门的结局》发表五年后,田山花袋迎来了自然主义创作的黄金时期。《棉被》(1907年)、《一个士兵》(1908年)等作品都将焦点对准人的内心,探讨人在、病痛等“自然”状态下的种种表现,为20世纪的日本小说开拓了崭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1.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2.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
参考文献:
[1]小说中文译文参考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棉被》.
田山花袋,朴金花译. 2007.棉被[M].四川文艺出版社.
[2]小森阳一.1991.むための理[M].世房:26.
[3]柄谷行人. 1980.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M].社:24.
[4]前田.1989.前田著作集第二[M].筑摩房:105.
[5]永井圣刚.2008.自然主のレトリック[M].双文社:110.
[6]十川信介. 1987.「ドラマ 「他界明治二十年代の文学状[M].筑摩房: 261.
[7]十川信介. 1987.「ドラマ 「他界明治二十年代の文学状[M].筑摩房: 257.
故乡风景篇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休闲的陶渊明在南山种地因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忘记了追名逐利,只记得安贪乐道,只记得自己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理论,完美的诗配上完美的诗人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叫我怎能从书中走出,怎能不钟情于完美的风景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飘逸的李白站在窗前,回忆着自己离别多年的故乡,淡淡月光照耀着这正回忆故乡才高八斗的诗人,你能说这不是一幅迷人的风景吗?我不能,我钟情这风景,我钟情这书中的风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看,那充满豪情壮志的杜甫正对着大山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雄伟的大山加上这满怀壮志的杜甫又是一处美丽的风景,我注定要沦陷在这美丽的美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好一个白居易,竟然找到一个这么温馨这么美妙的地方,美妙的春光配上白居易这才子,唉!我不得不叹服,不得不钟情于这无可挑剔的风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独自行走在小路上,眼中充满伤 感,
可怜的落花加上这忧郁的诗人,真让人怜惜,不钟情真让人心不安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也在忧国思乡,萧瑟的孤城与思乡的诗人不也是一处让人钟情的风景吗?
``` ```
故乡风景篇8
——题记
一阵清凉的晚风细腻地从那个山头抚摩到这个山头。浓雾不甘寂寞地随风弥漫,浩如烟海,将树木、兀石、山涧等秋山之万物纳入胸怀。如水的月也无可奈何,慵懒地扯一片青纱,躲帐中发困。山顶寂静一片一片,片片间传来风与小草的轻轻呢喃,溪水对卵石的绵绵低诉。
“叩,叩”,清脆愉悦似哨声的鸣叫突兀的响彻天际,又似理所当然的于山谷间回荡,“叩,叩”“叩,叩”。她异常兴奋地从人字型的小天鹅的飞翔队伍中窜出黄色的小脑袋,颀长优美的脖子如引擎一样引领身躯飞翔。透过重重的迷雾,她好象看到了一束束白光,如同晨曦一样明亮,内心汹涌澎湃:“那是日出吗?我的第二故乡就在前方吗?”
“孩子,再坚持一会,等日出的时候,我们就到第二故乡了。”妈妈温柔地鼓励好象在耳边回荡。
她是只小天鹅,出生在西伯利亚的贝尔加湖,刚满三个月就随父母开始人生的第一次秋季迁徙。第二故乡,她虽未谋面,但已于脑海中一次一次地描绘。漫长艰难的旅途中,对故乡的渴望和想象是她坚持迁徙的信念,是她对抗身躯疲劳的兴奋剂。
“故乡”,多么温馨的词汇,多么温暖的地方呀。初出茅庐的她漫天地勾勒第二故乡的秋景画卷。她如此的稚嫩,还未见识秋天。因此,第二故乡的风景只是她深深喜爱的第一故乡——贝尔加湖的影象。
妈妈常常怜爱地敞开翅膀将她耧入怀抱:“孩子,春夏秋冬是一年轮回的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第二故乡的秋冬与第一故乡的春夏是不同的风景。”
然而,她依旧喜欢用春夏的故乡泅染秋冬的故乡。群山怀抱中,狭长弯曲的贝尔加湖宛如一弯新月镶嵌于碧海深空。湖面波光粼粼,湖水如空气一样清新透明。
刚出生几天的小天鹅于柔软的湖水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妈妈就用洁白的身躯驮着她于湖中优雅地转悠,欣赏天鹅的国度。成千上万的天鹅在澄澈清冽的水面漫游,就像蓝天上飘动着的朵朵白云,或卷缩脖子歇息,或温情脉脉地交颈摩挲,或悠闲自得地以嘴梳理羽毛,或颈扎水中觅食,或翩翩舞动“水上芭蕾”。
当长到两个月的时候,她就开始学习飞翔。她总是扑哧扑哧娇嫩的双翼想要翱翔,然而,她总是在湖面上飞上几米就失去平衡,一头扎入水中,再钻出水面,抖落羽毛上的水珠,快乐的“叩,叩”欢叫,从未害怕跌落的疼痛。因为贝尔加湖有天空一样宽广的胸怀,有海似的母亲情怀,总是用软绵绵的碧弯拥抱她,温柔地将她可爱的身躯托出水面。
故乡的快乐童年在脑海中不停的回放,眼前穿越浓雾的白光勾引她探寻第二故乡。
“嘭,嘭”,在雾浓而水,时而耳闻露珠滚落叶尖的簌簌响的山顶,传来此起彼伏的鸟***声,异常刺耳。
如列***一样整齐的飞翔队伍,惊恐地四处飞散。她使劲地煽动羽翼,朝光的方向逃窜,那是她心中唯一的希望。然而,希望与失望之间的隔墙太薄弱,抵挡不了流弹的微微触碰。一股温润的液体从胸口流溢,沿着垂下的肢体顺风飘洒。她失去展翅的动力,像天边消失的流星一样划过空气,砸向地面。冰冷的山石撞击着孱弱的身躯,她撕心裂肺的哀叫:“叩,叩”。她终于明白第二故乡和第一故乡真不一样。
她不甘愿地再次搜寻光源:一排排俨然的白炽灯散发出死白的光芒,将暗夜的天空点亮。百盏光源下,是一根根冒者烟火的***枝。原来寂静也可以伪装,触目所及的山顶热闹如同集市,人潮涌动,或交谈,或捡拾猎物,或收拾***支。
晃动的灯光中,她好象看到了自己翱翔过的茫茫草原,无边的戈壁,直插云霄的珠穆朗玛峰,还有惊心动魄的皑皑雪山。她虚弱地眨眨眼:雪山上,狂风裹着刺骨的雪花四处侵袭,她们蜷缩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躲避风雪。突然,她感觉脚下的雪地在轻微的颤抖,听见一种雷鸣般的响声从雪山的某个地方呼啸而来,目瞪口呆地看到一团巨大的雪球急速地朝她们歇息的地方旋转飞扑。在雪块压轧身体前的瞬间,她们本能的飞冲入咆哮的风雪中。
困难重重的旅途,没有消磨她起飞时的雄心壮志。经历一道一道的艰难险阻,她内心对第二故乡的渴望就愈加高涨。因为她小时候被老鹰追猎哭泣时,树林曾经理智地告诉她:“大地对生活有多么宽广,生活就有多么宽阔地走在大地上。”她从此不再心惊胆战,逐渐地热爱蓝天白云,热爱生活,热爱故乡。但是,此时此刻她迷惑了:“故乡,我该如何爱你?”
故乡风景篇9
故乡彝家山寨千百年来独居在滇中云贵高原乌蒙山摇篮里,四季翠绿的大山是故乡彝寨千百年来永远不变的一道风景,在这道风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四季顽强生长的椎栗树,当风儿走过层层叠叠的树林时,便会发出一阵阵似彝家男女亮嗓的山歌,又似弹奏着一曲大自然的美妙圆舞曲。
走进故乡彝家农院里,会见到用椎栗树制作的一个个舂筒,那舂筒高有1.7 m,圆筒孔径有0.33 m,这种舂筒长年四季摆放在厦坎上,每个舂筒配有一根长2 m形似葫芦样两头圆粗而中间细的黄栗树木棒做舂棒,这样的舂筒是故乡彝家人用来舂五谷杂粮之用。而摆在火塘边高有0.33 m,孔径有0.17 m的小舂筒,是故乡彝家人用来舂花椒和制作风味美食舂菜时的生活用具。
在故乡彝家山寨异彩纷呈的舂菜风味美食中,最让我至今品味不休和回味无穷的是那道普普通通的舂菌风味菜肴,每每回味起来让我直吸口水。每年的夏天,当雨水浸透了故乡那一道道层层叠叠的连绵群山时,那满山遍野便生长出丰富的野生菌。这是故乡彝家人从山中采回营养丰富的野生菌,烹饪一道道野生菌津津有味地品食的时候。但在众多的野生菌子中,故乡彝家人最喜吃背土菌,因此种野生菌长形凸凹不平,从松软的土质中长出时菌子的凹陷处都有泥士,所以故乡彝家人称此种菌为背土菌。
勤劳的父老乡亲们从大山里采回背土菌后,先拿到小河边洗净凹陷处的泥土和杂质,然后放在 筒箕里沥干水分,最后抬到火塘边,从火塘里扒出烧出的火炭,再把背土菌放在火炭上慢慢烤熟。待背土菌烤熟而散发出阵阵诱人香味时,取出吹吹拍拍去除火炭灰尘,然后放在火塘边的小舂筒里制作地地道道风味独特的舂菌菜。
虽然故乡彝家人做的火烤舂菌菜很简单,却又十分讲究配料,配料不齐做出来的舂菌没有风味,没有独特风味的舂菌上不了饭桌,所以,祖祖辈辈的彝家人做火烤舂菌的配料很考究,这些配料似乎还带有一些祖传的色彩。千百年来的故乡彝家人做火烤春菌菜的配料,更少不了生大蒜、生姜、火烤青辣椒、核桃仁、豆豉、食盐与烤熟的背土菌一起舂烂即可吃,佐料越齐全味道越香。
故乡风景篇10
关键词:思乡;勃朗宁;布鲁克;《异国思乡》;《士兵》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勃朗宁是19世纪一位重要的英语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期两位代表性诗人之一(另一位是丁尼生)。他出生在英国伦敦的坎伯韦尔,家境殷实。父亲热爱文学艺术,会多种外语。母亲是虔诚的福音派新教徒,信仰中包含人道主义成分,热爱自然和音乐,家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勃朗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勃朗宁自幼便阅读大量书籍并对写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读书和写诗上。与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的相识给他的生活及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二人谱写了英国文学史上一段恋爱佳话。1846年9月,勃朗宁和伊丽莎白秘密结婚,婚后二人私奔到意大利,定居在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虽然他和妻子在那里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但是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却时常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1845年,勃朗宁写下了著名的抒情短诗《异国思乡》。
布鲁克・鲁伯特(1887-1915)是英国空想派诗人,也是“乔治派诗歌”(这一名称源于一些诗人的诗被编辑的时候恰逢乔治五世刚刚登基)[2]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的拉格比市,父亲是拉格比学校的校长,在那里布鲁克学习了意大利语和希腊语,并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因论文《约翰・韦伯斯特和伊丽莎白戏剧》(John Webster and the Elizabethan Drama)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录取。1913年他成为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布鲁克在诗歌、散文、游记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都很活跃。战争初年他的诗句被人广为传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立即入伍,先到比利时作战,后又到了土耳其,1915年在那里因血液中毒身亡。[2]布鲁克的《士兵》创作于大战爆发前,描绘了一幅士兵背井离乡,为国捐躯的场景,深刻的反应出作者对祖国的挂念及深爱之情。
二、《异国思乡》和《士兵》的相似点
首先,不同的内容却引出同一主题即爱国和思乡。勃朗宁的《异国思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英格兰春日风景***。开篇第一句“啊,但愿此刻身在英格兰”[1]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他对英格兰的美好回忆中:四月的英格兰,“小小的嫩叶已显出一片葱茏”,“苍头鹰正在果园里唱歌”。[1]紧接着作者又对五月家乡的画面作了更加细致的描绘:“燕子都在衔泥”、“白喉鸟筑巢”、“梨树的花瓣洒满苜蓿田”、[1]聪明的鸫鸟更是将美妙的歌曲唱两遍以显示第一次动听的声音并非偶然。每一诗句都能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足以见得故土的一草一木已深深地刻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两句诗人将意大利的甜瓜和故土的毛莨花作对比,并直指甜瓜的俗是无法和故土的毛莨花相提并论,直接抒发了勃朗宁对祖国真挚的爱恋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布鲁克的《士兵》同样开篇第一句“若我战死沙场,请这样记住我”以恳请式的口吻立刻带领读者走入一位漂泊在外游子的世界。士兵背井离乡,为国而战,要随时迎接死亡的命运。可他却告诉读者“在异国他乡的某个角落,那儿永属英格兰”,无论他身在何方,只要心系国家,哪里对他来说都是英格兰。接着士兵又将自己比喻为一粒尘土,“一粒在英格兰出生,长大,获得心智的尘土”,“一粒曾经欣赏过英格兰的鲜花、徜徉在英格兰小路的尘土”,“一具呼吸过英格兰的空气”,“接受了家乡河流的洗涤,沐浴过家乡太阳的,属于英格兰的身体”。英格兰就像士兵的母亲一般哺育照顾着他,所以士兵最终选择将自己的躯体献给国家来回报故土的恩情。随之他又继续告诉读者他是如何获得永生:他的心会因死亡而远离一切邪恶,士兵的魂也会将英格兰曾给予他的一切归还给未知的永恒国度。最后士兵更是将英格兰比作天堂,那里有着故国的风光和声音,朋友们的笑声也充满了整个天堂,只有在那里士兵的心才会得到彻底的安息。诗人借士兵之语抒发自己内心之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其次,两首诗在并未直接出现“思念”或“爱”这类直白文字的情况下,都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成功表达出了同一情感。尽管布《士兵》是战前诗歌,但这首诗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英国抒情诗歌的表达方式。[3]最后,读者可以发现在阅读两首诗歌时,几乎无法感受到其中一丝的悲伤之情。《异国思乡》虽说在后半部分中表露出了作者的伤感之情,但最后两行诗又将情绪带回,一扫之前的低落情绪。同样,在《士兵》中,虽然战士是以献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但是通读全诗,却未发现丝毫的悲凉氛围。所以在积极乐观的情感铺垫方面,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异国思乡》和《士兵》的迥异之处
首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迥然不同。《异国思乡》重在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是本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此外诗人还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充分地调动起来。比如人们开篇首先看到的是榆树和灌木,接着就听到燕雀唱歌,在五月又看到了梨树花瓣的飘落,听到鸫鸟美妙的歌声,整首诗呈现出了一幅充满动感而又生气盎然的画面。而《士兵》,既不像《异国思乡》拥有如此多艳丽的色彩,也不同于勃朗宁的借景抒情,布鲁克则是通过一位士兵的***旅命运来表达主题。诗中虽然有对故土风景的描写,但并未像勃朗宁那样做生动详细的景物刻画。《士兵》中所涉及到的风景仅仅是一些普通的景与物,例如诗的第一节中提到的鲜花、道路、河流和阳光,尽管普通,但这些都是英格兰给予的,没有它们士兵不会茁壮成长,也就是在这些普通的景物中士兵才深切感受到祖国母亲对自己的爱。诗中还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战士躯体在河水中的洗涤,太阳下的沐浴象征着身心的洗礼和净化,战士为国捐躯的壮举象征着最终的救赎,灵魂在此刻得到永生,从肉体上升到灵魂,主题也随之再次升华。
在文体风格上两首诗也各有特点。勃朗宁的《异国思乡》是一首自由体诗歌,全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韵脚。第一部分为ababccdd,第二部分内容稍长,韵脚为aabcbcddeeff。整首诗音调比较自由,语调随情感起伏,从而更加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故国的牵挂和珍爱之情。而布鲁克的《士兵》则是一首典型的彼得拉克十四行诗,韵脚为ababcdcd efgefg。全诗也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重在描写。第二部分重在抒情。整首诗形式工整,音韵柔美,充分表现出士兵对英格兰的思念和爱恋之情。
罗伯特・勃朗宁与布鲁克・鲁伯特相差75岁,生于不同的年代,因此《异国思乡》和《士兵》是在不一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但两位诗人却拥有同一片故土――英格兰。乡情犹如一颗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两位诗人将浓郁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真可谓“月是故乡明”。(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Browning,R著,勃朗宁诗选:英汉对照,飞白,汪晴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