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的作文10篇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1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文化交流基本可以分为逐步发展和空前活跃两个阶段。最近几年,我国的文化外交非常活跃.它同***治外交、经济外交一起,构成中国外交的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与***治外交、经济外交同步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化大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开展文化外交的优势。中国自强***新,综合国力大为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人们不仅希望从经贸角度,还希望从人文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这个过程中生气勃勃.粗具规模。

作为一个杂技演员,我曾多次随团参加文化部派遣的各项交流演出,以主要演员的身份参加了多项活动.亲身赴蒙古国、土耳其等国进行交流活动,也亲眼见证了我国国力的强大。以下是我对杂技艺术在文化外交的一点思考。

一.杂技艺术在中国的历史及现状。迄今为止,杂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文学记载了。《史记·李斯传》记载过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看角抵戏的情形。当时的角抵戏,像今天的摔跤表演。《列子·说符》还介绍了民间曾有在空中掷投五剑、七剑的表演。汉朝张衡在《西京赋》里生动地描写了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的表清情景。隋炀帝设立太常寺,教授杂技技艺,并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在长安端门外天津街举行过百戏演出。杂技到了唐代又有发展.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有反映。自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中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元微之的乐府《西凉伎》中也有“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的诗句。到了宋代,杂技艺术已有了40多个节目,那时,有人能表演挑一担水在绳索上行走的绝技。可见,当时的杂技艺术水平之高。新中国成立之后,杂技艺术焕然一新,许多省、市成立了专业剧团,创造了许多新节目,增添了灯光、布景、乐队。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成为世界杂技大国。

二.中国杂技目前的几个特点。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是中国杂技的第一个特点。第二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第三是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第四个艺术特色是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第五是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第六是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碗、盘、坛、盅、绳、鞭、叉、竿、梯、桌、椅、伞、帽等等。这些平凡东西,在中国杂技艺人手里,变幻万状,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有些节目就是劳动技能和民间游戏结合的产物。如绳技、神鞭等,就是牧民套马、赶车和儿童跳绳的艺术化。第七是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的结合。“耍坛子”、“转碟”等节目把中国的瓷绘艺术与杂技交溶在一起。“蹬技”中的花伞和彩单同样给人以传统艺术的美感。第八是中国杂技有极大的适应性,表演形式、场所多样化。广场、剧场、街巷、客房。多至百人大荟萃。小至一人的现场即席献艺。正是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其能干古犹存。第九是中国杂技有严密的师承传统,又与姊妹艺术关系密切。中国杂技有严密的内向性,每一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同时还有地域性,如中国北部的河北省吴桥县就是有名的杂技之乡。杂技艺人尊师重艺,对先辈传下来的技艺,总是千方百计的保存下来,传递下去。

三.现代杂技在的艺术成就及国际影响力。由于中国杂技的上述特点,目前杂技和武术一样,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以肢体为主要承载载体的这门艺术,相对歌舞等其它手段而言,较容易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接受和理解。中国杂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潮期,欧洲各大杂技团长期保持着优势的“手技”和“车技”等,已经被中国的杂技团体超越。在第九届“明日”杂技马戏节国际大赛中,中国一举夺得双冠***。评委们惊呼:“手技的历史要从中国重新写起!”一条龙车技的娴熟技巧,十人、二十人集一车的孔雀开屏,都属中国首创。这两个节目使评委们难分高低.最后只得破例,并列为该届比赛首奖。1995年山东杂技团的《女子车技》以三联飞车等高难技巧在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中获得金狮奖,1997年叉在蒙特卡洛国际大赛中荣获金小丑奖,把车技发展到更完美、更高雅的水平。中国杂技团体的精彩表现已经获得了国际认可,在国际杂技舞台上已经有榴当的影响力。杂技不是说教.只是用肢体展现美和中国人的技巧及勤奋.杂技表演带给当地受众的不是传统的说教,而且当地人更易于接受的愉陕的方式,精彩的表现引发了所至之上强烈的“中国热”。这是中华文明恒久魅力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充分体现。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好中华民族优秀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广收博采.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以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时代精神,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目前,一些国家别有用心地鼓吹“中国威胁论”.我们除了用强有力的事实来回应这些无稽之谈外,更应该注重用文化交流的手段。用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用中国人民宽广博大的胸怀,用洋溢着东方神韵的哲学和智慧,来沟通人的心灵,化解无知和偏见带来的矛盾,把我们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信息传达出去。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2

忐忑地等待结果,希望是喜报。

因为,我们的合唱,是只开一次的花,绝不能开不好。

依然记得我们上台时的紧张,

尽管我已上过三次这舞台,还是紧张,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在唱到中间时,明显地,我们比配乐快了一拍,于是第二声部的反复成了主旋律,大脑一片空白,我想,那时台下应当有笑声吧。

我知道,结果必定不会太好,至少要扣1-2分,

下台后,大脑乱烘烘的,心里绝望,只是看到赵老师还在笑,心中也就好些。

我们知道,那不是嘲笑,而是鼓励我们的笑,

现在,这笑成了鼓励我们的惟一方式,

现在,这笑成了慰藉枯萎的惟一方式。

我想睁开眼,茫然的对空气问:“一切,都结束了吗?”

回忆把我拉扯进心灵的虚空。我看着,

同学们整洁的校服,刻苦的排练,自信的笑……,甚至,还有一双在演出前半小时买的鞋。

“都,都流走了吗?都白费了吗?”我想说。

邻座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没事,我们加倍努力,中考时大家都要考进这里,高一我们再来一次。”

是的,不用担心,成绩不是还没出来吗?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对,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枯萎的花,在第二年还会再生,如同浴火的凤凰一样,不是吗?

还记得历史老师教我们评价历史事件吗?

对这个艺术节,我的评价是

“它是志四班学生转折的一个标志,是他们最终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使志四班学会了更加努力的拼搏。”

是这样,我相信,我们的花会盛开的更茂盛,此刻的花,不仅是合唱,更是我们集体的写照,今年的枯萎,代表的是未来的辉煌,绚丽。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3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主体 相关权利人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有别于其他一般作品的著作权,并且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得司法机关以及普通民众都有可能将其他相关权利人视为著作权主体。为了更好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有必要明晰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传承人、采风人、改编人等相关权利人之间的关系。

一、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传承人的关系

民间文学艺术并没有明确的作者,这显然有别于著作权法保护下的一般作品,加之法律上也没有对此问题作出确切的规定,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而学界一般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来源群为其著作权主体。①而所谓传承人则是这个来源群中的一份子,并将民间文学艺术传承发展下去的人。可以说传承人是师从于前人,传艺于后人的这样一个关键性人物。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发展而言,传承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一代代传承人的继承与发扬,也没有今天的民间文学艺术。因而有的人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就是其主体。

诚然民间文学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传承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因此将传承人视为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是不正确的。根据知识产权相关理论,创造性的活动才是民事主体取得权利的根源,换句话说,作品的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才获得作品的著作权。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是他的来源群,来源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艺术情操创作出来具有本地域或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该民间文学艺术理所应当归属于它的来源群,并为该来源群所有成员共同所有。而传承人的传承行为并不是创作行为,因而传承人不具备著作权法中可以获得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的资格。

需要注意的是,传承人在自己的传承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了一些属于自己独创的艺术元素,那么传承人可以获得该部分的著作权,但是并不等于传承人取得整部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当然,我们明确传承人不是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主体,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保护传承人的权利。由于传承人的特殊作用与贡献,我们也应该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对于传承人利益的保护,可以通过著作权邻接权加以妥善保护。

二、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采风人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着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等着我们去发掘、保护,这是我们的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现实中,很多民间文学艺术,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人们的视野,不易被人们发现,也更不易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而采风人作为来源群成员以外的人,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采风行为,发掘了这些民间文学艺术,使之得到人们的关注,客观上也能起到发掘、保护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没有采风人的采风行为,很多民间文学艺术仍将不为人所知,所以采风人应该是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主体。

采风人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如同前文所述,民间文学艺术是其来源群所创作的,而采风人并没有参与到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没有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与贡献,因此根据著作权法的理论,采风人并不能成为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采风人的权利也可以通过邻接权加以保护。当然法律也需要制定相关立法对采风人的行为加以规范,既要鼓励他们的采风行为,将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学艺术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也要杜绝采风人一些不当的采风行为,避免民间文学艺术受到不法侵害。

三、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改编人的关系

民间文学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与好评,而其所蕴藏的丰富艺术题材,也更为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所改编使用。在这样的商业化使用的背景下,应当明晰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改编人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同时,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民众看到更多的、更优秀的民族文化。

毋庸置疑的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应当归属于创作它的来源群;而改编人依据民间文学艺术改编的作品,属于派生作品,该改编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改编人,而原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并不归属于改编人,原民间文学艺术与改编作品可以说是泾渭分明。需要注意的是,改编人的改编行为,不得歪曲、丑化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得损害该民间文学艺术的形象,也不得侵犯原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的合法权利。

以上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传承人、采风人、改编人之间关系的简述,通过这样的论述,可以厘清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其他相关权利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以规范各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及相关行为。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只有明晰了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其他相关权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

注释: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4

【关键词】艺术;现实;差异

一、科学概念中的艺术与现实

(一)何为艺术

有关艺术的概念可谓品种繁多,大体上会涉及学科类别、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一种。而本文的视野是偏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二)何为现实

现实的概念相对抽象而统一,往往能够上升到哲学范畴,即当前存在着的客观实在。现实的概念需要注意几个点,当前性,存在性,客观性。

从理论概念的角度可以看出二者的本质差别,而且是最为明显的。因为一个科学概念,它本身的表述就是不同于其他的本质属性。艺术与现实,因而存在着主观与客观、具象与抽象、主体与存在的对立关系。当然,本文视野中的艺术与现实的比较,并非泛哲学意义上的关系,而特指艺术领域,即有关文艺创作的现实观。

二、文艺创作中的艺术与现实

探讨艺术与现实的差异,是艺术创作理念的基本范畴,也是文艺创作的最基本问题之一。简单的讲,文艺理论中的艺术与现实,是创作主体的视野与创作对象的对立,同时也是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对立。

(一)作为主体与对象的差异

这一点是艺术与现实的基本差异,是其他差异的基础。文艺创作涉及四大要素,艺术家,欣赏者,艺术品,现实生活。而整个创作的顺序是艺术家通过接触现实、体验现实创作出艺术品,后经过欣赏者的阅读、理解、共鸣、评价,最终完成整个艺术创作。而艺术与现实,最根本的就是表现为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即艺术家与现实的关系。以梵高的遗作《乌鸦飞过麦田》为例。这幅名画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的乡下麦田。现实生活的场景被梵高选作了创作客体,麦田,乌鸦,夜空,田间小路,这些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途径被梵高纳入了他的主观世界,并赋予了强烈的个人思想和艺术追求。结合梵高创作该作品的时代和个人经历,当时他的生活颠沛流离,事业、家庭和感情都支离破碎,精神受到重创,因此内心世界与世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抗局势。因此,这幅《乌鸦飞过麦田》体现了当时处于绝境中的梵高透过忧伤与绝望的情感表现所蕴含的对生命等终极问题的绝笔思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艺术与现实的分野,就在于现实被艺术家赋予了人格和主体情绪,甚至现实在选定的时候就已经被主观化了。因此可以说,艺术是经过艺术家“艺术化”了的现实。而现实是艺术的素材。艺术与现实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艺术家的主体性和人格化。

当然,伴随着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终结,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印象派、抽象主义的崛起,现代艺术创作更加寻求复杂隐秘的主体性,似乎在艺术中看不到现实。因此,貌似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慢慢退出文艺创作的主体理念之中,对这个问题的反思不作为,极易造成艺术创作理念上的误区,即越是难以看出现实原貌、缺乏现实基础的艺术品,就越有艺术价值。这种倾向是错误的。

(二)作为一种艺术品的真实性的差异

如果说上面论述的是创作的过程,那么这一点就是作为结果的论述。艺术品本身传达着两种真实,一种是艺术真实,一种是现实真实。从真实性这个角度来理解艺术与现实的差异,是对艺术品的一种结果性总结。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5

关 键 词 :公共艺术 环境空间 人文精神

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景观空间要素。它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等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设计及其相关环境因素的形成,不仅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设计领域中,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大地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正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关注城市文化艺术与环境建设,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公共艺术含义与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必将对改善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体,它不仅是高度物质文明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寻觅的一个未来精神生活的空间。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但要求艺术家在改造时空的活动中发现新的造型和空间元素,而且要求观赏者所有的感官同时参与和感应。公共艺术又是一种纯粹赋予物体以形式和结构的载体,或者说是形式的创造活动和美学活动。作为一种试***赋予物质观察和文化现实秩序的创新行为,它始终关联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它给予社会的物质秩序和文化秩序创造富有美感的形式和结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以及审美的需求。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在强调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感的同时,拓展其时间感和流动感。它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空间形态、界面、构件等感觉体上。人们在置身这个空间环境时,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结构相似而使公共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便产生方向感,由方向感产生了认同感,使得公共艺术确立了与环境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关联,从而产生归属感。

公共艺术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视的形态,而人们的活动又遍布生存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公共艺术随着人的活动而扩展成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环境形态。

公共艺术所置身的场所空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是艺术家的创造与公众互动构成对话的领域。置身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因为它直接向公众展示。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场所空间,因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于生活之中,显示其社会化的本质倾向。所以,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场所的存在,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人们审视生活的意义提供了一种角度,使观赏者感悟到其中的文脉与美感。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设计有赖于场所因素,是一种整合性的艺术创作。

二、公共艺术的百分比制度

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制度”的有效做法,它的基本含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做法是从中央***府到各地***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第一,确立公共艺术基本的审美标准以及在环境中的存在比例与投资比例。按照公共艺术城市化的审美标准实施规范,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比例为60%或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上都采用“百分比艺术建设”的措施,即***府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制定出公共工程建设基金,用于环境艺术的建设。因此,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化载体,所形成的形态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第二,组合与引导包括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公共艺术是整体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公共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这样就需要加强公共艺术与历史的关联性研究,通过对历史与艺术的探讨,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三、公共艺术与人文精神价值

公共艺术多元化的形式形成与环境的有效联系,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综合性艺术。从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来看,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很多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引起人们审美的想象;很多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新的媒介、混合媒介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特别是公共艺术的目的性与功能性并存于设计,因而所产生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公共艺术形式的表达实际上是对环境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的综合表达,是一种设计文化。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从纯粹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宣传性而转向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开始关注到环境艺术与地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设计对现实文化整体的关注与对话,开始了对城市环境及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的参与。

结语

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把艺术设计展现于公共艺术空间,此外,它还要求艺术设计具有与社会大众进行对话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能够产生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观念上的前卫性,它同样可以表达人类恒常的理性与普通情怀。在多层次与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公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的文化价值,恰恰是它与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会公众引申出更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中,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公共参与性”,体现出公共艺术与社会所产生的双向互动性。从另一角度来看,公共艺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艺术表达方式去传达公共社会领域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等。公共艺术所要强调的公共精神的基本态度,是力求在具有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公众之间,恪守必不可少的“大众认同”。这种“大众认同”是公共艺术精神的内涵所决定的,也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因此公共艺术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

[1]韩巍.形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6

此外,文化主义方法对于“重写”海派绘画史是十分及时而迫切的。海派绘画之于中国美术史中的地位和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客观而充分的阐释,或者说缺乏对建构其意义和价值的合法性依据自身的探讨。正如艺术哲学家诺埃尔•卡罗尔(NoelCaroll)所说:“对艺术的特有反应,就是努力地弄清并界定它们在传统中,或在历史发展中或在特殊艺术形式或流派的传统中的位置。这暗示了我们与艺术品互动的重要方面严格地说不是指向对象的,而是致力于关心对象以外的问题”[2]18。上海得天独厚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形态背景为传统的生存和发展及其向现代性的转变提供了“地利”。这使得海派绘画在整体生存语境上具有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特征。这种特征的重点在于,与传统相比,它更依赖于与历史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更直接地体现出社会文化的结构及其功能对艺术的影响。在这样的艺术实践语境中,艺术家生存于其中的经济形态对其精神形态、生存形态、价值观及审美趣味与从艺方式都有制约作用。而这一切最终导致了海派绘画在整体艺术形态上对传统的离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派绘画的“现代性”正在于从整体文化情境中建构了自身的本体性特征,对海派绘画的“阐释”需要在这种新的语境中展开,才能对其在中国艺术史中的“意义”做出真正具有人文主义向度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价值判断。而对“艺术界”理论方法的借鉴则在于从艺术“之外”的因素中剖析作用于艺术的机制。

新的艺术实践语境对“阐释”途径提出的要求

具体而言,海派绘画的“新”特质中的重要一面就是艺术创作的“偕俗性”及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商品属性。随着近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崛起,以及文人画家身份与从艺方式的改变,使艺术创作从传统的关照自然、澄怀味象式的个体精神诉求下的产物,转变为新兴市民和工商阶层品赏、收藏的消费品,其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对欣赏和愉悦功能的重视,改变了传统儒道哲学思想主导之下的主体人格精神和美学观念,也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体味方式和审美趣味。鉴于此,一些批评者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海派绘画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在作品中呈现的世俗性因素进行了剖析。

以任伯年为例,其创作集中体现出继任熊和任薰以来融深厚的传统、全能的画艺和精湛的造诣为一体的典型的海派主流绘画的特征,标志着海派绘画的时代高度及真正意义上的“新特质”的形成,也使海派绘画真正成为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并由此形成了清末中国画的新格局[3]。从任伯年的人物画来看,早期主要师承陈洪绶,而陈洪绶已经自觉地背离了当时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传统专师元季水墨山水的理路,不仅复兴了晋唐时期的彩绘人物、青绿山水及宋代的白描人物,又从通俗艺术中吸取营养,采用民间题材作画。与陈氏相比较,任氏虽在画境之高古、立意之深邃上有所不及,但却能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贴近绘画的受众群体。任氏吸取了陈氏的用笔方式及线条排列组合的特点,又刻意削弱陈氏用笔之严谨、稳重,于轻率中见生动;同时更加注重线条的变化与形式美,画面的动势也更强于陈氏,创造了合于时代要求和受众需要的清新流畅、雅俗共赏的新风貌[4]。在这种新的要求之下,任氏自觉改造了陈氏奉行的文人画“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信条和刻意作古的形式追求,使之与偕俗性更为协调。从任伯年的艺术成就来看,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开拓上,更主要的是展示了海派职业画家这一崭新的创造群体所具有的商品意识和从业能力。这种具有“集体意识”形态的创造思维态势又依赖于海派绘画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上海整体文化圈的文化生成机制。正是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促使海派绘画终于与之前的华亭画派、扬州画派和金陵画派形成了本质上的差别和“新”与“旧”的分界[5]。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正是在这样一个群体性的互补与个体性的突破中,形成了任伯年那种典雅绚丽、富美清新、雅俗共赏的风格,使海派书画实现了历史性的嬗变和交替性的更新,从而标志着海派书画商品形态化和市场对象化的真正形成[6]139。并将任氏的成就归功于“海派文化艺术圈的优化作用”[7]79。

但是,这样的研究仍具有不足之处。一方面,它仍未脱离传统阐释方法对作品本体的重视;另一方面在为其寻找合法性依据的过程中也过于显示出对传统的依赖,即过于强调传统中国画学批评理论已经建立的叙述程式或者阐释途径。这种历史叙事在关注从过去获得合法性的同时,却相对淡化了当下叙事如何建构自身价值判断的问题。虽然各种阐释不乏其有效性,但并非过去每种对艺术进行欣赏的模式永远都是有用的,因为模式本身体现了具体文化情境下的各种关系———创造者与对象、创造者与作品、欣赏者与对象、欣赏者与作品、创造者与欣赏者,以及创造者和欣赏者与文化情境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如果以“艺术界”理论为方法,将会越出传统绘画史发展的惯性逻辑,将关注点转移至任伯年的绘画何以因为艺术生产机制的本质性变化而生成全然不同于之前(包括“扬州八怪”)的“世俗性”特征;而任伯年绘画中的“世俗性”特征又如何反映了与受众审美尚趣之间的密切关联,成为这种艺术生产机制的典型例子。当艺术本体形态自身发生变化时,“阐释”的途径和模式都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艺术的“阐释”,实质上必须以对关系模式的理解为基础,才能对不断衍进着的艺术形态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艺术品的“意义”表面上看来是依靠形式语言体系来建构的,实际上同时也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所规定的艺术家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模式。或者可以说,艺术家所做的就是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具体地表达了这些关系[8]。

以“艺术界”理论为方法对海派绘画的“意义”的“阐释”

随着当代美学的文化主义发展,以艺术品本体为中心的内结构分析逐步转向为对艺术品资格与外在文化结构之间关系的外结构分析。在卡罗尔的理论中,界定艺术这一形式本身再次成为美学所质疑的对象。他强调“我们正在讨论的是辨别艺术,而不是对艺术的定义”[2]157。即强调理论家的一种识别行为,而不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常,艺术哲学家提出一个艺术定义,它突出了某些革新的艺术公开凸显的特征,接着试***说明这也是以前得到承认的艺术的必要特征。艺术哲学的一条普遍方法是叙述这些程式的连续性,使后继的定义不断得到调整,以保持新兴的变化被辨别为艺术品[2]162。这种途径借助了定义叙述程式的普遍性形式而遮蔽了它对历史性的依赖。在各类美术史与美术理论著述和文章中,对海派绘画本质的理解,常常以看似合法的程式来遮盖其历史语境的意义。比如,人们惯用的视角是从对传统自身线性发展的轨迹来审视海派绘画对传统的承继与开拓。在此视角下,自然会从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审美特性的拓展来审视金石画派的出现;从对传统文人画的衰败来审视世俗性特征的价值等。但是,却很少反思这种视角本身对于阐释海派绘画历史价值的有效性。与西方现代艺术对“艺术是什么”到“某物为何是艺术品”的转型(即由“艺术品本体”向“艺术品资格”的转型)相类似,对海派绘画“艺术品资格”的探讨重点不是区分日常物与艺术品,而在于如何确立其艺术品资格,或者说如何对之进行价值判断。这同样取决于人们的某种“看的方式”,或者说进行“识别”的方式,即丹托所说的:“有关生活和世界的理论影响了我们对世界作出反应的方式”[1]35-36。艺术界理论的独特意义则在于揭示出美学中一直潜藏着的“看的方式”,而且力***将这种“看的方式”还原到社会文化发展史和艺术形态史之中加以考察。艺术理论氛围、艺术史知识———“艺术界”,作为一种“话语”,其对艺术品的“阐释”作用正是在识别和建构这种“看的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总之,“阐释”在“构成”艺术品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通过阐释,作品获得了成为艺术品所需要的“意义”。因此,“阐释”本身的视野、向度、方法成为了关键性因素。

艺术本体的文化特性决定其与社会文本之间的多维关系,形成了复杂、多元的“艺术界”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对于考察复杂的、变动不居的艺术现象,尤其是表面上与整体文化趋势“错位”的艺术现象十分有意义。例如,金石画派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职业绘画的特殊性。从金石画派的创造主体来看,他们具有相对较好的文化素养,在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及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上都显示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的创造精神,在形式语言上既承继了笔墨的意象性与抽象性,又以其雄强浑厚之风格及构***、色彩等方面的创新彰显出“建构性”的价值。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在表现同样的题材时,金石画派的作品会迥异于传统文人画?同样是表现主体精神,为何又不同于扬州画派?以“艺术界”理论为视域来加以考察,首先需要将之置于海派绘画的总体文化语境之下,视之为特定时期上海整体文化体系建构和公共美术领域中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理解世俗性和与之相关的视觉性特征仍在其艺术形式上有所投射和反映。其次,从形成其艺术形态的关系模式来看,“艺术家”这一社会身份本身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获得的。艺术品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现仍旧受制于“创造者”(“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特定关系及二者在文化结构之中的位置。尽管那些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家一面游刃有余地适应那些规则,另一面力***冲破欣赏者的期待视野,以“陌生化”的审美实践强调艺术的自律性价值和艺术家的特权,但最终艺术品是在艺术界和艺术体制的制约下真正“完成”而呈现其“意义”的[9]。这种“意义”就是艺术家意识的具体化,其本质是社会性的。正是这种“意义”,使之与传统文人画和扬州画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使之真正具有了现代性价值取向。

就海派绘画而言,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已从澄怀味象式的个体精神诉求转变为对艺术市场的自觉参与,这种“世俗性”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如果说扬州画派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传统文人画的痕迹,那么可以将其置于中国画传统发展框架之内,从语言和审美观念等方面考察其在传统本体性特征上的拓展和离异,力***将传统视为具有自身发展逻辑规律的动态过程和不断生长着的有机整体。但在考察海派绘画时,则不能无视其所发生的文化情境特征的整体性转变,无视海派绘画本体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生成机制对传统绘画发展轨迹本质上的离异,正是这种“转变”和“离异”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构成了海派绘画的种种“新”面貌。在对艺术家个性风格的阐释上也同样需要依据这种文化主义的方法。即便是看似为个人的情感,如爱、敬畏、悲伤等,只要它们在通过作品传达出来时,就应视为对这种意义和关系的具体反映(当然,因其“具体”,所以也是各有不同)。新的艺术生产机制不仅生产着新的艺术创作观念和审美观念,同时也生成了与这种机制相适应的艺术家,或者说主体意识,这种意识渗透于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创作活动的始终。迪基提出,社会生活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属性”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关系)把“文化身份”赋予了艺术品。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品得以存在的“体制”环境,不仅影响着作品的意义,也决定了艺术品的生产、接受、理解等整个过程,决定着确立艺术品价值的依据[10]。在此视角下,艺术品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而不是某种审美对象被加以分析。对艺术创作活动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其“文化身份”的确立。因此,批评者对艺术现象的“阐释”话语必须在“艺术界”的视域内才能建构自身的有效性。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7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保护

一、界定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各界纷纷作出了努力,以期使其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首先是部分省份率先制定了地方立法,如2003年贵州省颁布实施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该条例第二条对民间文化范围的规定内容包含了民间文学艺术。其次,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立法,虽然《著作权法》仅有一个条文对此作出委任性规定,即要求***另行制定保护办法,但确定了民间文学艺术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精神。2011年,我国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将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民间文学艺术纳入了保护范围。无论是地方立法还是国家立法,主要是从行***的角度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规制,即要求相关部门作好收集、整理、保护和保存的工作,并未明确其权利主体。《著作权法》颁布后,时隔多年,经过长期的多方论证,2014年国家版权局起草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特定的民族、族群或者社群。然而,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一规定持怀疑态度。所以,界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是十分必要的。

(一)理论意义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状态,法律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是法律关系确立的基础要素,是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法律关系的主体不确定,客体和内容也就无从谈起,则不能构建法律关系,也不能设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因此,想要建立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规范,首先需要确定其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不确定,将是阻碍制定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法律规范的障碍之一,不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二)实践意义

基于民间文学艺术自身的商业价值,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用增多,在利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歪曲、篡改等不当使用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甚至某些外国人来中国以各种名义无偿获得民间文学艺术后,通过改编、演绎等方式赚取巨大的商业利益,这些行为虽然没有歪曲、篡改民间文学艺术,但客观上极大的损害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价值。当发生侵权行为后,需要相关主体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甚至诉诸法律以求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若主体不确定,则发生侵权行为后无人主张权利,或虽有人主张,但可能会因为诉讼主体不适格而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查阅以往的司法判例,曾有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对侵害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提起诉讼,通常情况下被告在答辩时都会以原告主体不适格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虽然法院都认定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有权起诉,但是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能够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法院的判决只能够为以后的司法提供参考而不能够直接依据判例作出裁判。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原告起诉时将于法有据,不会再次面临因为主体不明确而可能被驳回诉讼请求的风险。

二、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

目前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分别为:

(一)国家作为权利主体

基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变异性、创作主体不确定性等特点,难以确定权利主体为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将权利主体确定为国家,所得利益最终将体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当发生侵权行为时,国家有强大的能力能够对民间文学艺术提供强有力的保护。虽然将权利主体确定为国家能够快速的解决纷争,但一律将民间文学艺术归于国家,损害了特定民族的利益和情感。另外,国家的职能部门数量有限,不可能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面面俱到的保护,可能对某些侵害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无从知晓,难免对部分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不周。

(二)集体作为权利主体

虽然民间文学艺术开始是由个人创作而成,但由于时间久远已无法查明最初的创作者,后期在特定区域的集体中传承下来,民间文学艺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流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时由特定区域的集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无可厚非。然而,对于存在于几个地区,由几个民族共同传承与发展,甚至对流传于一国之内的民间文学艺术,如果将这些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确定为某一特定群体或者民族,势必会引起其他地区的群体或民族的不满。

(三)个人作为权利主体

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并无不同,应当将其与普通作品作相同的对待,将其纳入著作权法框架下给与保护,著作权主体应当为个人,推定民间文学艺术最近的传承人为著作权人,旗帜鲜明地否定了国家和集体作为权利主体的说法。只要能够找到民间文学艺术最近的传承人,就能够快速确定该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主张个人作为权利主体,能够解决民间文学艺术具有传承人传承和发展的这部分民间文艺的权利主体,肯定了传承人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鼓励传承人尽职尽责,充分做好传承和发展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民间文学艺术带来的商业利益等财产性权益和其他应享有的权利。然而,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纷繁复杂,并非所有的民间文学艺术都能够找到具体明确的某一个传承人,部分民间文学艺术可能由多个地区的当地居民传承,导致同一时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传承人,此时个人权利主体说在适用上将会存在障碍。

三、个人为主、国家为辅的权利主体概述

(一)有关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

通过对比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地方立法和有关的司法判例,民间文学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对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比民间文学艺术的外延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部分民间文学艺术。目前,我国没有一部现行有效的针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国家立法。除《著作权法》的一个条文外,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所涉及,该法规定了国家***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负有保护、保存义务,但没有规定相关***府部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虽说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等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体来说是一部公法性质的法律,即从公法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非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进行保护,并不强调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因此,***府相关部门履行了保护、保存职责之后并不一定享有民间文学艺术相对应的权利。该法还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认定代表性传承人,规定传承人负有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但不能够因此得出传承人为权利主体的结论。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只规定了负有保护、保存义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主体,也规定了符合一定申请标准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并没有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因而不能够进一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特定的民族、族群或者社群,但该条例目前并未生效,不能够因此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此外,地方立法中均没有说明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归属的问题。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8

内容提要本文从学科定位的基本要求出发,对80年代以来兴起于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中的"文艺美学"的特性、对象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文艺美学"建构所面临的困难,一是作为其学科设计前提的一般美学和文艺学本身特性仍然不确定,二是其与一般美学、文艺学的关系仍然是混乱的。我们与其将"文艺美学"当作新的分支学科,倒不如说"文艺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现展中提出的一种可能的学理方式或形态,即从理论上明确指向艺术问题的把握。就此,本文并提出了当前文艺美学研究的八个方面问题。关键词文艺美学美学文艺学学科定位整个20世纪80、90年代,随同中国美学界理论研究热情的复苏、高涨与回落,可以说,"文艺美学"的兴起既是一个洋溢着激情与希望的学理事件,同时也是一场充满了理论扩张的艰难、学科建构的重重困惑的过程。尽管在此之前,20世纪初王国维拿叔本华美学的眼光来考察《红楼梦》的悲剧世界、30年代朱光潜对于文艺活动的心理学探究和诗艺的审美发微、40年代宗白华之于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深刻体察,以及邓以蛰、丰子恺、梁实秋等中国学者对于文艺问题的诸多美学讨论,实际都已经在美学上直接进入了艺术活动领域之中,并且也已经提出或构造了种种有关文艺的美学观念和理论;甚至,再往前追溯,全部中国古典美学的行程,大体上就是一个在文艺创作、体验活动的基点上所展开的美学思想发生、发展和变异的历史;但"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学科"理论来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之在一种学科意义上得到展开,毕竟还是8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了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以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努力,文艺美学研究活动不仅一般地追蹑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意***,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还超逸了人们对于美学的思辨理解,在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上呈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尝试***景。然而,也正由于文艺美学研究是最近二十年里才出现的事情,所以,迄今为止,在其学术经历中还存在种种不成熟的方面,或者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便在所难免--它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的某些学科困惑。本文主要就文艺美学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提出一点个人的初步看法。一一般而言,"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涉及了"文艺美学何以能够成立"这一根本问题,以及它作为一门特定理论学科的存在合法性--为什么我们在一般美学和文艺学(诗学)之外,还一定要设置同样属于纯理论探问性质、同样必须充分体现学科体系的内在完整性建构要求,并且又始终不脱一般美学和文艺学(诗学)学理追求的这样一种基本理论?因此,在我们讨论"文艺美学"问题的时候,总是需要首先解决这样两个方面的疑问:第一,"文艺美学"学科确立的内在、稳定和连续的结构规定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根据什么样的方式来具体确定"文艺美学"自身唯一有效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二,在"文艺美学"与一般美学、文艺学(诗学)之间,我们如何确认它们彼此不同的学科建构根据?又如何在这种根据之上来理解作为一门理论学科的"文艺美学"建构定位?换个表述方式,即:"文艺美学"之成为"文艺的美学研究"而不是"美学的文艺学讨论形态"的学科生长点在哪里?显然,在上面两个问题中,有一个共同的症结点,这就是:当我们把"文艺美学"当作一种自身有效的学科形态来加以对待的时候,我们总是将之理解为有别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具体规定(范围、对象、范畴及范畴间的联系等)的特殊理论存在;然而,由于这种"特殊性"又不能不联系着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过程、讨论方式和学理对象,甚至于还常常要使用它们的某些带有本体特性的理论范畴,因而,对于"文艺美学是什么?"的理解,总是包含了对于"美学是什么?"、"文艺学(诗学)是什么?"的理解与确认。"美学是什么?"和"文艺学(诗学)是什么?"的问题,既是据以进一步阐释"文艺美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逻辑前提,也是"文艺美学"确立自身***形象的学科依据。尤其是,当我们试***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突围而出,并且直接以"文艺美学"作为这种"学科突围"的具体形式和结果,以"文艺美学"标明自己新的学术身份的时候,对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确切把握,便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正因此,我们常常发现,绝大多数有关"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阐释,基本上都这样或那样地服从了对于美学或文艺学的定位理解,而正是在这里,"什么是文艺美学"成了一个仍然需要廓清的学科定位的难题。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各种有关"什么是文艺美学"的解答来看,在它们各自的定位理解中,基本上都流露着这样一种一致的倾向:"文艺美学"是一般美学(包括文艺学)问题的特殊化或具体化,而且还是一般美学自我发展中的逻辑必然。①我们不妨可以拿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界出现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来看一下:文艺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对艺术美(广义上等于艺术,狭义上指美的艺术或优美的艺术)独特的规律进行探讨……文艺美学的首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探讨和揭示文学艺术产生、发展,以及创造和欣赏的美学原理。②文艺美学是当代美学、诗学在人生意义的寻求上、在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上达成到的全新统一……文艺美学不像美学原理那样,侧重基本原理、范畴的探讨,但文艺美学也不像诗学那样,仅仅着眼于文艺的一般规律和内部特性的研究。文艺美学是将美学与诗学统一到人的诗思根基和人的感性审美生成上,透过艺术的创造、作品、阐释这一活动系,去看人自身审美体验的深拓和心灵境界的超越……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③一般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一般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所有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文艺美学则主要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是一般美学的对象的特定范围,文艺美学的规律也是一般美学普遍规律的特殊表现。④这里,我们就看到,上述对于"文艺美学"学科性质的把握中,非常明确地包含有一个前提:"文艺美学"理所当然地是一般美学的合理延续(发展),而一般美学(包括文艺学)本身在这里乃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存在。如果说,一般美学以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性存在及其基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那么,"文艺美学"之不同于一般美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从一般美学"照顾不到"的地方--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文艺消费/接受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开始自己的学科建构行程,并进而提出自己对"特殊性"问题的"独特"追问,"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而如果说,文艺学(诗学)主要着眼于综合考察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文艺消费/接受现象的内部本性、结构、功能等,那么,"文艺美学"则探问了文艺学(诗学)所"不涉及"的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本体根据,或者是"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理论的疑云在这里悄悄升起!于是,我们不能不十分小心地发出这样的询问:一般美学(包括文艺学)何以在学科意义上充分表明自己具有这种"不证自明"的可能性?如果一般美学仅仅是以探讨人类审美的一般性(共同性)规律、普遍性本质为终结,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任何一部"美学原理"中,都几无例外地要详尽表白自己在诸如"文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活动规律"、"文艺(艺术)创造的审美本质"、"文艺(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存在"等等具体艺术审美问题上的讨论方式和结论,甚至于将对于整个艺术史或各个具体艺术部类的审美考察纳入自己的体系结构之中?就像黑格尔曾经向我们展示的那种美学形态--关于艺术审美问题的思考正构成了黑格尔美学体系的内在结构和具体特色。⑤显然,问题的重点,似乎不仅在于"文艺美学"是否能够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中"逻辑地"延伸而来,而且还在于:一方面,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不证自明性"本身就是十分可疑的。实际上,就在最近二十多年里,中国美学界围绕"美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休的争论,有许多美学家曾经试***对美学的学科定位作出自己的理论判断,得出明确的结论。但直到今天,我们都很难说已经获得了这样一种令人确信的关于美学学科合法性的结论;围绕美学学科定位问题所产生的许多似是而非的意见,甚至进一步困扰了我们对美学其他许多问题的深入探掘。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文艺学"的名称本身就被指责为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它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研究的总称,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所受到的苏联理论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某种强烈的***治意识形态立场--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实践关系,强调文学研究的社会总括性,始终是文艺学在学科建构方面为自己所设定的美学本位。因此,尽管"文艺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名称已经列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但人们却几乎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纷纷议论。⑥由此可见,"美学是什么?"、"文艺学是什么?"作为问题仍然有待具体探讨,亦即在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定位上,我们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谓美学(文艺学)的"不证自明"的可能性,其实成了一种虚妄的理论假设。既然如此,以这种并非"不证自明"的存在当作确立自身学科特性的逻辑前提、理论依据,对于"文艺美学"的建构热情来说,便已经不止于简单的误会,甚而是一种灾难了--实际上,当我们企***在美学或文艺学的"分支"意义上来设计"文艺美学"理论宏***及其合法性的时候,学科存在前提上的某种"想当然",普遍地造成了对于美学(包括文艺学)无限扩张的幻觉性热情,并且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又反过来严重危及到了美学(文艺学)本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从学科对象和研究范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性"与"具体性"层面,来划分一般美学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不同规定,把对于美的普遍性、审美规律的共同性的探讨归于美学范围,而把"文艺活动、文艺作品自身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当作"文艺美学"的独特领地,这里面又显然充满了某种学科定位上的强制意***。应该看到,一般美学虽然突出以理论思辨方式来逻辑地展开有关美的本质、审美普遍性的研究,强调从存在本体论方面来寻绎美的事实及其内在根据,并且不断在思维抽象中叠架自身。然而,一般美学又从来不曾离开文艺活动这一人类审美的基本领域,从来没有在抽象性中取消掉文艺创造、文艺作品、文艺消费/接受过程的审美具体性。事实上,不仅一般美学之于美的思辨是一种由"具体的抽象"而达致的"抽象的具体",而且,这一"抽象"的所指也同样是文艺之为人类价值实践的审美特性与审美规律。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美学总是把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考察、分析放在一个十分显眼和重要位置上的原因。更何况,在一般美学中,一切有关人类审美经验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于人类审美发生问题的理论回答,都总是具体联系着(或者说是依照了)人在自身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而进行的。特别是当代美学,无论其具体定位方式和定位形态是怎样的,几乎都侧重将对于文艺活动的具体审美分析,包括对于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结构、文艺批评的价值标准、文艺文本的审美结构形式及其历史特性、文艺文本的接受-阐释活动等的思考,十分严整地包容在美学自身的结构性规定之中。可以这么说,一般美学的确是以思辨和抽象来展开美的问题的研究,但它又始终不脱人类文艺活动的具体审美事实;其对于普遍性、一般性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对于文艺活动的深刻审美把握而体现出巨大理论意义的。至于文艺理论研究,当然就更不可能超脱文艺活动的审美具体性了。由此,我们便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如果只是把"文艺美学"定位为"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或者是"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难免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为了使"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能够成立,就必须首先将一般美学从思辨层面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的探讨、将文艺理论从审美的具体过程出发之于文艺活动的分析,统统"悬搁"起来,以便为"文艺美学"留有余地。否则,"文艺美学"所针对的"文艺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就不免要同一般美学所必然包容的文艺考察相重叠,其所讨论的"艺术的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就会同文艺理论所实际研究的问题相重合。换句话说,为了保证"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合法性及其理论演绎顺利展开,一般美学和文艺学必须无条件地出让自己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且不说这样的"悬搁",实际是对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基础作了一次流血的"外科手术"。即便"文艺美学"的出现真能让一般美学和文艺学这样做,我们也不禁要问:"文艺美学"是不是真的已经实现了一般美学和文艺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即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学科,"文艺美学"果然在一般美学和文艺学所"顾及不到"的方面担负起了"独特的"理论任务吗?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予以专门讨论。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悖论:如果说,建构"文艺美学"是为了克服一般美学抽象玄思的局限,那么,前者之能够成立的前提,实际又要求后者彻底放弃对于文艺审美特性的具体深入;这显然与提出"文艺美学"学科建构的初衷相矛盾。如果说,"文艺美学"有助于我们在强化文艺的审美本位基础上,真正发现人类艺术实践的本体特性,那么,把对文艺特殊审美规律的研究从文艺学中抽取出来,最终其实又更加孤立了文艺理论,并且也无益于我们真正理清文艺与特定社会***治的关系。当然,"文艺美学"的提出本身有其理论研究上的积极性;最起码,它强化了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美学界对于文艺活动进行认真的审美研究,把美学的理论视野进一步引向了人类艺术领域。不过,由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其自身作为一种新学科设想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对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学科性质的把握,因而,从学科建构的实际要求出发,对"文艺美学"的特性进行更加细致的具体探究,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而要准确定位"文艺美学"的合法性,下面三个问题不能不先行得到回答:第一,如果说,"文艺美学"以一般美学的***分支身份出现,它将如何可能逻辑地体现一般美学的学科特性要求?这里,对于美学学科规定性的认识,是从理论上确定"文艺美学"存在合法性的基础。第二,如果说,"文艺美学"的学科合法性,是基于文艺理论研究无法有效完成文艺活动的审美本质探索,那么,文艺学的存在合法性又是什么?也就是说,作为文学理论研究活动的文艺学将何去何从?第三,无论把"文艺美学"归于美学的分支,还是将之视作文艺学的"另类",其学科建构都首先要求能够找到专属自身的、无法为其他学科所阐释和解决的独一无二的问题(对象)。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文艺美学"的学科方式又是什么?二至少,就目前"文艺美学"的实际形态来看,我们很难将它与一般美学或文艺学(诗学)体系相区分。在总的方面,现有的"文艺美学"要么程度不同地重复演绎着一般美学对于文艺问题的讨论形式,尽管这种演绎过程可能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具体性、形象性,即同一般美学的讨论相比,现有的文艺美学理论往往更注意把讨论引向"作品--作者--读者"的审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的美学语境之中,试***在一个较为实在的层面来反证某种美的观念或概念,以此完成"美学的艺术化构造";要么大体上与文艺学(诗学)框架相重叠或交叉,即突出文艺理论研究的审美基点,在"作者--作品--读者"或"创作论--作品论--接受/阅读论"的内在关联方面形成某种本质论的美学解释,从而实现对于"文艺学的美学改造"。因此,就实质而言,现有"文艺美学"在体系构架上还没有达到一般艺术哲学的广度--在丹纳那里,艺术哲学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系统的理论,其中不仅有着种种本质论的观念,而且还十分具体地深入到艺术发生、艺术效果和艺术史等的哲学与实证研究,广泛论证了"艺术过程的美学问题"。更何况,由于某种非常明显的人为意***,既将艺术的美学本体论探讨留在了一般美学领域,又将艺术过程的结构分析划给了文艺学的讨论,因而,现有的文艺美学研究仍然没有真正达到抽象与具体、思辨与实证有机统一的理论境界,既难以有效地实现对于艺术的本体追问,同时也缺乏对于艺术内部结构的深入的美学证明。这里,我们可以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构成方面,拿现有的几种"文艺美学"著作同文艺学著作做一个形态对照:作为国内最早出版的系统探讨"文艺美学"问题的著作,《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除"绪论"专讲"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外,其余六章分别为:"艺术的审美本质"、"美的艺术和崇高的艺术"、"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与批评"。《文艺美学》一书的体例为:"文艺美学:美学与诗学的融合"、"审美活动:审美主客体的交流与统一"、"审美体验:艺术本质的核心"、"审美超越: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艺术掌握:人与世界的多维关系"、"艺术本体之真;生命之敞亮和体验之升华"、"艺术的审美构成:作为深层创构的艺术美"、"艺术形象:审美意象及其符号化"、"艺术意境:艺术本体的深层结构"、"艺术形态:艺术形态学脉动及其审美特性"、"艺术阐释接受:文艺审美价值的实现"、"艺术审美教育: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相似的,《文艺美学原理》虽出版于90年代,但在"序论"部分简要表述了"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之后,同样也直接进入到对于"审美--创作"、"创作--作品"、"作品--接受"的论述,分别讨论了"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范畴"、"文艺创作作为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审美价值生产的基本类型"、"文艺创作中的美学辩证法"、"艺术品的魅力"、"审美智慧"、"审美形式"、"审美价值"、"艺术传播"、"接受美学的遗产背景与课题意义"、"’读’的能动性与历史性"、"’释义循环’及处置策略"、"’接受的幽灵’:文艺与历史实践"等。蔡仪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主编的《文学概论》,是一部比较能够体现1949年以后至"新时期"初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情势的著作,发行量达到70多万册。全书九章,分别为:"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欣赏"、"文学批评"。而由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产物,是目前公认较为完备的一部著作,在文艺学成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五编十七章,除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问题以外,更详细列论了"文学活动"、"文学活动的意识形态性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生产过程"、"文学生产原则"、"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产品的样式"、"文学产品的本文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叙事性产品"、"抒情性产品"、"文学风格"、"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文学接受过程"、"文学批评"等。客观地说,仅是这种对象构成形态的对照,就已经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现有"文艺美学"在对学科建构的把握上,基本没有超出原有的美学、文艺学范围。如果一定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也主要是叙述形式上的,而基本没有体现本质性的差别。这就不能不让我们疑惑:"文艺美学"的建构究竟是为了一种叙述的方便,还是真的能够从根本上找到自己的所在?[1][2][][]事实上,热心于"文艺美学"学科建构的学者,也并非完全没有看到这种学科体系构架上的重复性。只是出于一种"新学科"的设计,他们大多数时候更愿意将这种重复性理解为某种结构方面的序列性组织,亦即认为:在美学系统的纵向结构上,"文艺美学"处在一般美学和部类艺术美学之间的中介位置;在横向上,"文艺美学"又同实用美学、技术美学等一起组成了美学的有机部分。在文艺学系统中,"文艺美学"是文艺学诸多学科中的一种,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哲学、文艺心理学、文艺伦理学等相并列。显然,这种结构上的归类,至少从表面来看是有诱惑性的,它一方面"避免"了"文艺美学"在理论上的悬空,而让其一头挂在美学的大山上,一头伸进了艺术的活跃空间;另一方面又"化解"了"文艺美学"在逻辑关系上的孤立--因为在一般美学理论与各种具体艺术部类的美学讨论之间,当然要有某种中介、过渡,尽管这种中介和过渡本来可以、也应该由美学自身所内在的艺术话题来完成;而文艺学研究也总是必然会衍生出相互联系的各个层面,包括哲学的、人类学的、伦理学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探讨等,尽管所有这些探讨在根本上都没有、也不可能回避艺术的审美特性及其审美构造、审美规律。然而,且不说这种"结构序列"设计本身,就是建立在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的那种对于"美学--文艺美学--文艺学"各自话题的人为强制之上;仅就把一般美学作这种纵向和横向的结构排列而言,就是相当可疑的。我们很难同意,一般美学之于日常现实的审美方面和技术的审美因素、形式的研究,竟然同美学对于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是处在两个不同结构序列中的;我们也很难设想,作为美学之纵向结构"中介"环节的文艺的审美研究,如何可能摇身一变成了美学横向方面的一个部类?除非"文艺美学"是作为整个美学系统坐标的中心点而出现。可是,这样一来,既然"文艺美学"成了整个美学系统坐标的中心,在纵向上连接了美的哲学思辨与部类艺术问题的美学研究,在横向上联合着实用美学、技术美学等等,那么,所谓"文艺美学"所研究的,不正都是美学的应有之义、美学的问题吗?如此,则在一般美学之外再另立一种"文艺美学",又岂非画蛇添足?于是,问题其实又回到了我们原来的疑问上:美学究竟是什么?美学的学科定位该当何解?况且,既在一般美学的结构序列上为"文艺美学"分配了座次,又如何能够将"文艺美学"过继为文艺学的合法子民?我们将何以在逻辑上令人信服地说明,已经是美学分支的"文艺美学",如何在文艺学体系中获得自身确定的学科规定性,而不至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许,所谓"文艺美学"的真正建构难题(矛盾)就在于:一方面,为了区别于一般美学的理论形态,必须有意识地淡化对于美本体的思辨,弱化美学思维之于具体艺术问题的统摄性;另一方面,为了撇清与文艺学的相似性,必须有意识地强化一般艺术问题的美学抽象性,增加文艺理论的哲学光色。应该承认,这种学科建构上的难题不仅没有在已有的文艺美学研究中得到有效克服,相反,倒成了支持某种学术自信的理由。当然,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美学领域里,同样的情况并不仅止于"文艺美学"一家。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自称是美学分支学科的部类问题研究纷纷出现,例如文化美学、性美学、生理美学、服饰美学中国美学界一时间仿佛一派"欣欣向荣"。然而,也正由于在学科规定性和理论特定性、***性方面的缺失,由于许多体系结构上的含混性和人为性,这些"学科"的提出除了造成一种学术虚肿、学科泛化的表象以外,既没有能够真正产生稳定的、自身规范的和有效的学科立足点,也没有能够在真实意义上为美学的现展提供新的知识价值增长。或许,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已经没有任何统一的美学或单一的美学。美学已成为一张不断增生、相互牵制的游戏之网,它是一个开放的家族"。⑦可是,作为"开放家族"的当代美学"游戏",不应只是任意的名词扩张,它同样必须依照一定的有序性和内在规矩来展开自身,同样应当在知识价值上体现出一定积累、变化形态的合理性与真实性。那种缺失学科建构的基本出发点和特定逻辑依据的"学科"增生,实质上并没有能够进入这张"游戏之网"。三从以上分析出发,我们与其说"文艺美学"是一种新的美学或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形态,倒不如说,文艺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在自身现展之路上所提出的一种可能的学理方式或形态,它从理论层面上明确指向了艺术问题的把握。由是,可能会更易于我们把问题说清楚。这样说的理由主要在于:第一,就像我们已经反复指出的,迄今为止,"什么是文艺美学?"作为一个问题,仍然是含混不清的。在学科建构意义上,"文艺美学"的独特规定性仍然有待于证明和阐释,而这种证明、阐释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也还是可疑的。第二,由于几乎所有"文艺美学"的讨论话题,都可以在一般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中找到其叙述形式或阐释过程,而美学与文艺学的当展也正朝着人类艺术活动的审美深层探进;特别是20世纪的各种美学、文艺理论研究,更不断将深入发现具体艺术活动的审美特性当作自己的直接课题--美学和文艺理论不仅没有拒绝具体艺术的审美考察和发现,而且越来越趋向于把研究视点深入进艺术母题之中。⑧因此,所谓"文艺美学"其实不过是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而不是区别于当代美学、文艺理论发展的又一种学科存在方式,其建构本来就不可能超逸美学、文艺理论的当代维度。第三,就此而言,文艺美学研究的任务,其实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上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它不是在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结合点上,也不是作为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中介,而是作为当代美学或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而存在。换句话说,文艺美学研究(更准确的说,是艺术的美学研究)形态的合法性,不是建立在它的学科不确定性之上,而是建立在它作为一种具体理论思路的稳定性与可能性之上的。当然,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在约定成俗的意义上继续使用"文艺美学"这个术语,但同时我们应该清楚一点:作为艺术的美学研究,当前"文艺美学"所面临的任务,不在于一定要把它当作一个"学科"来理解和建构某种"体系"。⑨也许,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放弃在"学科"意***上对于"文艺美学"的设计,而转向依照美学、文艺理论的当展特性来找到深化艺术的美学研究的真实理论问题,⑩以对问题的确定来奠定文艺美学研究作为一种学理方式或形态的合法性基础,以对问题的阐释来展开文艺美学研究的合法性过程。以下几个方面似可作为当前文艺美学研究关注的重点:1.艺术现代性的追求与文化现代性建构之间的关联问题。在美学、文艺理论的各种讨论中,艺术从来都是作为一种"人类生命价值"的自我表现/体验形象而出现的。它不仅意味着艺术是人的精神***的实践载体,是人在自身内在精神活动层面上所拥有的一种价值肯定方式,而且还意味着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演化的自我叙事形式,其身份的确认总是同人在一定阶段上的文化利益相联系的。而在当代文化现实中,现代性建构之为一种持续性的过程,不仅关系着文化实践的历史与现实,而且关系着人对于自身存在价值的表达意愿和表达过程,关系着人在一种历史维度上对自我生命形象的确认。所以,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不仅涉及人在历史中的存在和价值形式,同时也必然地涉及了人的艺术活动对人的存在和价值形式的形象实现问题。文艺美学研究在探讨艺术的审美本体时,理应对此问题作出回答。这里应注意的:一是文化现代性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性质;二是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内涵及其在文化现代性建构中的位置;三是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合法性维度。2.艺术发展中的美学冲突及其历史变异问题。这本来是一个艺术史的话题。但在文艺美学研究的视野上,艺术史问题同样可以生出这样几个方面的美学讨论:其一,艺术发展所内含的美学理想的文化指归,究竟怎样通过人的艺术活动而获得实现?其二,美学上的价值差异性,怎样实现其对于艺术发展的控制、操纵?艺术形式的冲突与美学理想的冲突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三,艺术发展中的美学冲突的历史样态及其实践性变异。应该说,这种讨论过程,将有可能带来文艺美学研究更为深刻的历史根据。3.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社会实现机制、过程与形态问题。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是相联系的。所不同的是,这里更接近于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理想价值形态的社会学动机。也就是说,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定表现,艺术、艺术活动的内在功能是如何在社会层面上得到体现和认同的?尤其是,当我们常常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将艺术表述为一种"人对世界的掌握"时,其意识形态力量又是如何具体体现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不能仅凭审美的心理经验方式去加以把握,也不能只是通过纯粹思辨来进行主观化的推论,而只有借助于艺术历史与艺术现实的运动关系来进行说明。而这个问题的难点则在于:为了说明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意识形态的历史具体性;为了把握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我们又不能不把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形式的共时性关系纳入讨论范围,以便从中确认艺术的意识形态特殊性。4.艺术的价值类型问题。这一研究,主要针对了艺术价值的形态学意义,即艺术价值的分化及其美学实现形态。在以往的美学或文艺理论研究中,有关艺术价值问题的探讨常常被放在一种严密的整体性上来进行;艺术价值的美学阐释并不体现形态分析的历史具体性,而只是从审美本质论立场对艺术价值作出某种统一的概括,所反映的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先在合理性。实际上,在艺术价值问题上,由于人的生存形态不同、人的价值实践的分歧,艺术价值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结果都是具体的、分化的和相异的。不仅不同艺术之间在价值形态上是有分化的,而且由于实践方式、实践基础和过程等的不同,相同艺术的价值构造、价值取向、价值体现也是存在各种差异的--由于这样,"艺术是什么"才会变得如此复杂。文艺美学研究的工作,就是要找出这种不同、差异,并对之进行形态分析,从而使艺术价值问题落实在具体的类型层面上,真正体现出艺术的审美具体性。5.艺术效果特征问题。"艺术效果"一向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我们在这里主要关心的,还不是一般意义上艺术活动与人的精神修养、情感陶冶等的关系,而是当代文化语境中大众传播制度对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自身效果的具体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实现过程和美学意义。因为很明显的是,当代艺术的美学变异,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与当代文化的大众传播特性来决定的;所谓"艺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艺术的表现特性以及艺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艺术接受活动与整个大众传播制度的关系因素和关系结构。包括艺术效果的发生、艺术效果的集中程度、艺术效果的结构方式、艺术效果的体现形态、艺术效果的延伸和艺术效果的变异性转换等等,都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同当代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联系在一起。因而,把艺术效果问题与整个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问题加以整体考虑,是当前文艺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对于艺术审美本质的当代性把握,在理论上真正体现出现实的价值和立场;文艺美学研究也才可能产生理论的现实有效性。6.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问题。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实际是对我们过去一直坚信不疑的那种艺术至上性观念。按照一般的美学理解,在人类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上,"真"、"善"、"美"虽然有着某种内在的、稳定的统一性,但在发展逻辑上,它们又是有级别、有递进性的;艺术在其中始终扮演了一种至上价值的表演角色,成为人类在自身实践过程上的最高目标。这种观念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其实已经呈现了某种风雨飘摇的景象。不仅人的现实生存实践不断置疑了这种内含着概念先在性的理想,而且,就这一观念把美/艺术当作人类不变的既定实践而言,它也是值得怀疑的。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不仅艺术本体立场的改变已经是一种十分显著的事实,同时,艺术与美的关系的必然性和同一性也正在被艺术活动本身所拆解。由是,在人类生存实践的价值指归上,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问题便凸现了出来。我们所要讨论的是:艺术在何种意义上可能是审美的?艺术审美的有效性和有限性是如何通过艺术活动自身的方式而呈现出来的?艺术作为人的生命理想的审美实现方式,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价值尺度和客观性?7.艺术中的审美风尚演变问题。我们经常说,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关系、生活实践、生活趣味等现实价值形式的反映;美学、文艺理论也常常论及这方面的话题。但是,这种对于艺术的谈论往往还只停留在一般概念的归结上,很少非常具体地从美学角度透彻分析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与社会、时代的风尚演变之间的审美关系特性,也很少充分揭示艺术体现社会审美风尚的具体过程和规律问题。因而,把这个问题作为当前文艺美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艺术发展与社会审美风尚演变之间关系的探讨,深入揭示:第一,艺术生成中的社会审美趣味、理想与观念的存在和存在方式;第二,社会审美风尚演变活动所导致的艺术的时代具体性、意识形态性;第三,艺术创造如何能够顺应并体现一定社会审美风尚的特性;第四,艺术风格、艺术审美创造的改变,又如何融入社会审美风尚的演变过程之中;第五,艺术的历史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可以反映为一种审美风尚的历史;第六,艺术活动又是如何体现一个时代社会审美风尚的***性的;第七,具体艺术文本的风尚特征;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的美学规律,把握艺术发展的内在过程及其外部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对于艺术的民族审美特质问题的理解,就与这一研究直接相关。8.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在人类生存之维上的现实美学关联问题。这个问题的重点,是我们如何能够在当代文化的现实性上,认真、客观地理解当代艺术的美学转移。由于当代文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及其影响,当代艺术和艺术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甚至不是一般形式意义上的,它更带有本体颠覆的特性。艺术和艺术活动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逐渐自我消解了自身肩负的沉重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艺术的"创造"本性正在急剧转换之中。⑾原本超然于人的日常生活、普通趣味之上的艺术的"美学封闭性",正在不断被当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所打破;艺术不仅不再能够必然地超度人的灵魂、提供超越性的精神方向,甚至它自己有时也不得不屈服于人的日常意志的压力及其具体利益。这样,把艺术活动与人的日常活动的现实美学关系放在一个现实生存语境中来加以把握,既是对于当代艺术的美学追求的一种具体体会,也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体现自身当代性追问能力的内在根据。注释: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现实性的新的理论话题,得到了中国美学界的关注。其时尚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首先在198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美学会议上,针对当时中国高校文科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提出:美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哲学美学上,应该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的研究与教学。其《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收入《美学向导》,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作为8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份讨论"文艺美学"的理论文献,具体阐述了"文艺美学"的建构理由,认为"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专门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是"文艺学和美学的深入发展",促使文艺美学这门"交错于两者之间的新的学科出现了"。此后,"文艺美学"被正式纳入8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范围,并且引起美学界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那些以"文艺美学"为名称,或虽不以"文艺美学"标明身份但却实际是作为"文艺美学"研究成果而出现的论著,大体上都是80、90年代的中国"美学产物"。这反映出:第一,"文艺美学"的提出,其实是一种现实形势的结果,是"应时而生"的理论话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企***。第二,对于"文艺美学"的种种建构设想,也是中国美学界在80年代"美学热"的催动下,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成果,它在一定意义上既体现了中国美学家对待美学这门学科的现实态度,同时也体现了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美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态势,即强调美学之西方传统与中国固有思维成果的结合--把美学的纯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20世纪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②周来祥:《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绪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③胡经之:《文艺美学》"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作者的说法同其《文艺美学及其他》中的表述有了微妙的差别,增加了对于文艺美学"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这一特性的强调。④杜书瀛主编:《文艺美学原理》"序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⑤由凯"埃"吉尔伯特和赫"库恩撰写的《美学史》中,就这样讲道:"努力把艺术概念从过分狭窄的理性解说中解救出来,为严格维护艺术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而奋斗(这种观念意在使艺术同最高尚的精神活动并列,并揭示艺术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有这一切,又重现于黑格尔的《讲演》中。"(《美学史》下册,第57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⑥参见孟繁华:《激进时代的大学文艺学教学(1949--1978)》。《文学前沿》1999年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⑦李泽厚:《美学四讲》,第1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重点号为原书所有。⑧西方美学自50年代以后,基本上都显现了对艺术领域的关心和热情。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型批评美学、现象学美学、符号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解构主义美学、阐释-接受美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等,尽管它们立场各异、指归不同,然而却都十分关注艺术领域的变动,对于艺术的审美分析成为它们各自体系结构上的重点之一。像《审美经验现象学》(杜夫海纳)、《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批评的解剖》(弗莱)、《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走向接受美学》(姚斯)、《艺术与审美》(乔治"迪基)、《美学理论》(阿多尔诺)等,如今已成为当代美学的经典。⑨在这一方面,当代思想家怀特海讲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体系化是最无关紧要的","体系化是通过源于科学专业化的方法而进行的普遍性的批判,它预设了一个原初观念的封闭集合",因而造成了"所有有限系统中固有的狭隘性"。(《思想方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⑩在当代西方的艺术美学研究中,"文学美学"(Literaryaesthetics)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动向。彼得"拉马克就认为,文学美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正因为文学作品是艺术作品,所以"文学美学的主题就是出现在美学中有关一般艺术作品论述中的那些专门针对文学而提出的美学问题"。(参见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第二章第五节。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种学理确定路向很值得我们重视。它至少是明确地把自身存在的可能性前景放在了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上,找着了自己据以展开的问题域--"针对文学而提出的美学问题"。⑾参见拙著:《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第四章和第五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9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

中***分类号:[G2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51-02

档案是人们记录社会生活中有价值资料、供人们查阅的文秘载体,不同类别的档案存放和管理有着不同要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属于档案类别中的一种,它不同于文书档案或科技档案等,它包括群众文化艺术单位或文化艺术者关于文艺创作、表演、交流等方面形成的作品和资料,具有一定的保存和研究价值。与时俱进的管理和运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有助于保存我国文化艺术中有价值的部分,也能为我国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多相关材料。

一、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特征和作用

(一)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特征

档案材料主要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它主要包括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记录资料,体现把包括一些广场社区活动、音乐会、传统戏剧等现场活动,或者剧本、舞谱、词曲等文字资料,以及现场活动的视频、音频等影像资料。可以看出,主要把文化艺术活动中的文、声、形通过一定方式“凝固”下来,这就体现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不同于其他类别档案之处,不仅材料多样化而且注重现场性。

(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作用

1.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群众文化艺术生活最真实的记录,记载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可以保存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资料,揭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并为我国文化艺术进步和发展提供一手资料。2.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也意味着我国各地文化艺术发展各具特色,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还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代表各地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对研究地方文化有一定的帮助和作用。

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方式比较落实,管理设备不齐全

根据调查可知,我国目前各地文化艺术档案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不先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地文化艺术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我国各地文化艺术档案馆的发展却并没有与之适应,很多地方仍然与行***档案混合管理在一起,不仅给管理工作者带来不便同时直接影响文化艺术档案查提取和查阅。同时,相关配置设备不齐全不先进,也使得文化艺术资料保存不完整或丢失,很多资料已经出现老化变质的现象,由于技术设备不足,使其不法修补和转移,严重影响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

(二)档案管理队伍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府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等各种因素影响,也导致了我国整个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队伍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很多地方***府和相关部门比较着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比较容易忽视对文化艺术产业的记录和保存,得不到重视,缺乏资金投入,使其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档案管理团队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薄弱,责任心不够,甚至出现一个工作人员兼顾几项工作或部分工作无人负责现状,严重制约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发展。

(三)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使得各地对群众文化艺术记录和整理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地区文化档案馆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相关监管工作人员,很多文化艺术资料往往由技能素养不全面的工作人员全权负责,管理人员依据自身喜好不同而进行取舍整理,就出现了一定重文字轻***片、或重影像资料忽视文字描述等不同记录标准,直接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这样缺乏统一科学标准给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也给查阅群众带来不便。

三、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权属分明、加强档案馆体制建设

针对目前多数档案馆分工不明确,体制不健全现状,首先需要对此进行重新建设和不断完善。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业务手段、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档案流转中每一环节工作,从档案进入档案馆到为广大群众查阅服务,从档案接收整理、编排分类、检查修复等工作,不仅需要做到分工明确,坚持每一环节工作运用专业性人才,以保障工作结果的完整有效性。另外,需不断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体制,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机制、督察手段等细则,以做到更规范合理地控制档案馆管理工作。

(二)教育培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和素养

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最基本还是要加强管理的软硬件部分技能,也就是人和设备。其中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有效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督察工作质量,但与此同时,还需定时定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和素养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保证1.具有良好心理素质,面对繁琐、细致的档案管理工作能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并不断的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2.具备优质的职业态度,文化艺术档案往往具备主观性,所以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客观谦虚,以更优质的职业态度面对每一份文化艺术档案,以保证档案更具学习研究价值。3.具备科学的管理技术手段,档案管理过程中,从鉴定接收、整理分类、检查修复都需更科学的手段,保证工作的精益求精,准确无误。

(三)内容详实、提升文化档案重视程度

要保证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更具完整实用性,还需***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化艺术档案建设的重视成程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提升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基于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特征可知,此类档案类别众多、内容丰富,不仅要依赖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质,还需更先进科学的配套设施设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存留完整的文字记录、***片影像等各种原始资料,要力求科学保存,保证原始资料完整有效性,遇到有残破缺损资料,要以科学手段去分析考核,力求不断修复和完善,做到运用最有利手段保存住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四)互通信息、加强各档案馆间交流学习

管理是手段,便捷使用才是真正目的。现代互联网技术具有共享性、高效性、易查性等多种特点,因而,新时期下文化艺术档案馆应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不仅加速各档案馆间沟通交流,实现档案资料和档案管理的互通共享,提升档案利用效率,同时便捷广大受众读者,使更方便灵活的提取查阅各类文化艺术档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群众文化艺术档案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本着“交流沟通、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加强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多向合作方式,力求不断提升文化艺术档案的品质。

参考文献:

关于艺术的作文篇10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人类文化

中***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84-01

一、艺术人类学的概念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艺术学的,但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是人类学的,简单的综合表述,就是选择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手段去分析和认识艺术学的内容,是一种偏重于实践调查,依赖于广泛经验总结的学术研究方式。

人类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是以综合研究人体和文化(生活状态),阐明人体和文化的关联为目的的。大致可区分为人体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史前人类学。其中文化人类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艺术学指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即系统性的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进一步讲,“艺术学是研究艺术性质、目的、作用任务和方法,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

对于人类学而言,艺术研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范畴,关注度较低;对于艺术学而言,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依靠文献考证、美学等理论作为学科的理论构架,在美学和文化的理论范畴下完成自身学科理论的发展,缺乏社会现实的实证性,比较空泛。艺术人类学学科的的确立,为艺术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和更具科学性的视角,对艺术学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艺术人类学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哈塞尔伯格作为试***构建人类艺术学框架的学者之一,提出过一项美学标准:艺术作品之所以能过在一些物品中被认知,是因为这些物品被生产出来时具有了这样一种意***――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它们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同时,不严格的说,应该是实用的。这种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西方文化中延续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大致来看,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时期。这里,我们可以参考雷蒙德 弗斯的具体划分:第一个阶段是十九世纪末至“一战“之前,这个时期就是延续了哈塞尔伯格的观点,关注于审美和实用,即美感和商业的角度,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哈登的《新几内亚装饰艺术》和《艺术的进化》;第二个阶段是“一战”到“二战”之间的历史时期,主要是由于战争的缘故,大量的原始艺术品被收集到欧洲的博物馆,主要是关注于对不同地域原始艺术文化的分析和研究,这个时期的主要成果有博厄斯的《原始艺术》;第三个阶段是在“二战”之后,艺术人类学学者开始重视田野研究,分析更加深入,符号研究逐渐兴起,也逐渐开始对艺术家个体创作和人类发展的关联投入敏感的视线并进行研究,主要的成果有马里安的《艺术与人类学》。

三、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发展

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历史是比较短暂的,20世纪初人类学被引入中国,而后艺术人类学开始在中国艺术学领域萌芽。

蔡元培先生所著的《美术的起源》一书中,运用和借鉴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成为我国艺术人类学的奠基之作。之后一段时期,人类学家凌纯声先生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岑家梧先生的《***腾艺术史》等著作,以及同时期的王国维、鲁迅、林惠祥等学者都发表过相关文章,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对中国戏剧、古典文学和民族艺术进行研究。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初绽光芒。

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对人类学是西方资产阶级学科的批判,艺术人类学研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艺术人类学再次得到了美学学术界的关注,成为美学研究走出研究困境的催化剂。1992年,易中天出版《艺术人类学》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以“艺术人类学”学科名称正式命名的著作,代表着我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关于艺术的作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艺术的作文10篇

学习

高中教师节黑板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教师节黑板报10篇,内容包括高中教师节黑板报高质量,高中教师节黑板报大全11篇。高中优秀教师节黑板报***片2高中优秀教师节黑板报***片3高中优秀教师节黑板报内容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您留给自己的是粉笔灰染白的两

学习

年终总结结尾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年终总结结尾,内容包括年终总结结尾经典语录,年终总结结尾提气的话。2.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将在总结过去得失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创教导工作的新局面,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3.总之,这一年以来,我们有得

学习

铁公鸡歇后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铁公鸡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铁公鸡歇后语下半句,铁公鸡歇后语答题。铁公鸡身上拔毛莫想铁公鸡下蛋没指望;不可能的事;没有的事铁公鸡一毛不拔铁公鸡一词来自歇后语铁公鸡&mdash

学习

祝大家新年快乐祝福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祝大家新年快乐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祝家人们新年快乐的祝福语,祝小女孩新年快乐的祝福语。元旦节短信祝福语:元旦,是一年的起点;快乐,是人生的重点;烦恼,永远降到冰点;时间,是情谊的钟点;祝福是短信的焦点。新年,愿你占领幸福的制

学习

关于孔子的名言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孔子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孔子关于死亡的名言,孔子关于时间的名言。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7、放于利而行,多怨。8、求仁而得

学习

工地导师工作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工地导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工地学习工作总结怎么写,工程沟通工作总结怎么写。一、备课方面:我将指导他们,熟悉课程标准及备课程序,使他们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以及教学重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专业

学习

下半年销售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下半年销售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沥青销售部门下半年工作计划,销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怎么写。2.做好二期多层及人防地下室竣工综合验收工作,保证八月底办理产权证。3.配合物业做好地下室设备维护与修理工作,确保地下室车库、车位的

学习

身边的感动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身边的感动作文10篇,内容包括身边的感动作文,身边的感动优秀作文通用。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兴冲冲地来到黄山游玩。黄山好高哦!可妈妈却提议爬上去,说是锻炼锻炼。可把我累得气喘吁吁的,喉咙像是要冒烟,走几步就要休息。正当我们在

学习

形象代言人合同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形象代言人合同10篇,内容包括形象代言人签约仪式主持词,形象代言人签约仪式流程。一、形象代言人工作内容确认1、乙方同意在年月日至年月日:(1)为甲方拍摄影视广告或MTV片,拍摄次数次,每次不超过天。(2)为甲方拍摄平面(静态)照片,拍摄

学习

平安夜祝福语大全暖心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平安夜祝福语大全暖心10篇,内容包括平安夜祝福语大全最新版,祝福女儿平安夜暖心祝福语。3)响亮爆竹把激情点燃,滚烫老酒把脸颊映红,温馨话语把心扉融化,欢聚笑声把除夕陶醉,动情歌唱把春天唤醒,快乐短信把你我祝福。鼠年快乐!4)

学习

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内容包括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经典案例,施工进度计划动态管理口诀。现在很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不到尽职尽责,特别是在制定施工计划方案时,具体的施

学习

房地产促销策划方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促销策划方案,内容包括房地产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经销商活动促销策划方案案例。3、快速积累新客户,为项目的开盘作前期酝酿,加快口碑传播,争取更多关注,促进销售。二、活动时间单位定点宣传:9月20日—10月20日团购促销时间:9

学习

爱国发言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发言稿,内容包括关于爱国的发言稿,爱国文艺演出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你们好!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祖国的好儿女,我们生活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在祖国的温软怀抱里,国家的富裕强大,才使得我们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华。

学习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与读书有关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跟读书有关的作文范文,和读书有关的事作文。白岩松曾在一期《新闻周刊》结尾说:“读书和吃饭一样,肉体饿了,吃饭,精神、情感饿了,读书,天经地义。”专业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其精神生活,而且有助于提高专

学习

关于母爱的初中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母爱的初中作文10篇,内容包括母爱初中作文,我读懂了母爱作文600字初中。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最初根源,而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3]。父母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

学习

拔河比赛作文三年级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拔河比赛作文三年级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拔河比赛作文,拔河比赛我要赢三年级优秀作文。二、活动目的:为近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健康文明的校园气氛。通过开展拔河比赛,增强各班级之间的相互联系,陶

学习

孝顺父母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孝顺父母作文10篇,内容包括孝顺的作文500字,孝顺父母100字作文。

学习

日全食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日全食作文10篇,内容包括日全食作文素材摘抄,日全食的作文300字左右。我和姐姐准备妥当之后,就开始观看了,一分钟,两分钟……我有些坐不住了,姐姐见了,说:“快看,太阳缺了一块!”我急忙抬头,天啊!真的,原本圆圆的太阳已经缺了一小块,再

学习

小学生作文端午节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作文端午节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小学作文,小学端午节作文精选优秀范文14篇。听大人们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哀悼屈原先生,便将食物用叶子包住扔进江中,希望鱼虾

学习

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10篇,内容包括奇思妙想四年级400字作文,四年级作文奇思妙想200字。一、观看动画,激趣导入1.播放根据本单元四篇课文制作的科幻故事动画片。2.回答问题:看完动画片后,你想说什么呢?(学生分组交流,推荐代表在

学习

感恩社会的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社会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感恩社会为题作文范文,感恩的作文200字。二、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径感恩教育是系统性极强的教育工程,想要取得实际的效果,就必须拓宽感恩教育的途径。需要从家庭引导、学校培育、社会熏陶以及

学习

描写海的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海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海的优秀作文400字,描写海的作文三年级300字。一波一波的浪很快地朝我们冲过来,大海好像是在示威、宣战。渐渐地,浪头变小了,可是仍在不断涌来。我惊奇地发现,冲到沙滩上的浪花开始慢慢消退,浪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