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1
【关键词】《诗刊》;颂歌;内容;得与失
引 言
一九五七年《诗刊》创刊后,那时的编者颇下了决心要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在一个时期内,他们曾有意识地组织了各种流派的诗人的作品。《诗刊》发表了汪静之、穆旦、杜运燮、陈梦家、肖三、饶孟侃、柯仲平、林庚、王老九、黄声效、纳・赛音朝克***、康朗甩等的作品、发表了王统照、朱光潜、谢冰心等的诗论、发表了卞之琳、罗大冈、戈宝权等的译诗。由于他们的努力,给初生的《诗刊》建树了威信,并为各种风格流派的共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事隔五十多年之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09年9月,《诗刊》的编者们又精心编选了1949~1979年期间歌唱新中国的优秀作品。编者们认为:“这个时期的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到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的诗人与新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新中国孕育和培养了属于自己的诗人群,而诗人们也为自己祖国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而放声歌唱。诗人爱祖国,就像爱自己的母亲,热烈、庄重、发自内心。” [1]
一、建国30年诗歌创作的主旋律――颂歌
中国现代新诗经过30余年的探索和积累,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具有新质的汉语诗歌传统。但在1949年的***胜利之后,伴随着新文学创作体制的形成与确立,诗歌创作像其他形式一样,被纳入到为无产阶级***治服务的统一目标当中,开始日益演变为单纯的***治行为。一种新的诗歌传统也由此形成并成为主流抒情形式统治了诗坛许多年,这就是颂歌。
经过深重的苦难和流血牺牲,年轻的共和国像一轮红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使得举国上下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感、自豪感,所以“颂歌”顺理成章地成了建国初期的主题。据洪子诚研究:“‘颂歌’最早出现在***区诗歌中那种对人民战争胜利和根据地建设的歌颂。虽然并未成为一种普通的主题但由于对人民战争胜利和根据地建设的歌颂,升华为对战斗指挥者和根据地缔造者中国***及其领袖的歌颂这一思路,却却已基本形成” [2]到50年代初这一思路发展成为“普通的范式”。在中国作家协会编选的1953年至1955年和1956年两本颇具规模的《诗选》中,所收入的绝大多数是对***、对领袖、对新生祖国和工农兵的颂歌。
二、颂歌的基本内容
就内容而言,总体上,建国三十年的诗歌就是歌颂,歌颂***,歌颂领袖,歌颂新中国。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细化出不同的内容。《诗刊》对于这阶段的诗作了五部分的细化,对建国三十年歌颂祖国诗歌进行了宏观上的把握。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于伟大胜利的赞颂,最快捷而且也最适宜的形式当然就是诗歌了,而中国的诗人们也的确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新中国成立的当月,何其芳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
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
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
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
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
响雷一样发出震动着世界的声音……
何其芳,“以奔放、激昂、恢弘的气势,通过对中国人民苦难历程的回顾,对***大典盛况的描绘,放声歌唱了‘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3]胡风则以《时间开始了》的组诗,抒发了一个诗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人类史上伟大的胜利”的欢呼与赞颂,并对祖国和人民美好的前途给予了真诚的祝愿:
时间在前进
祖国在前进
人民在前进
前进!前进!
还要提到的是,还有一部分诗不是正面歌颂的,本期《诗刊》为照顾主题的需要没有提及,如臧克家***之初写的《有的人》,“《有的人》不仅已经完全不同于《老马》、《罪恶的黑手》,而且也完全不同于与之毗邻的《生命的零度》,而有了崭新的时代的风貌。《生命的零度》属于旧社会,《有的人》则属于新社会”[4]臧克家在他的一本自选集的后记中说:“这本集子里的作品,整个说来,暴露黑暗得多,正面歌颂的少,同情人民疾苦得多,鼓励人民斗争的少。”[5]这可以理解,因为新生活刚开始。
2、北京―我心中的城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的象征。歌颂新中国成立的诗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无以言表的激情,北京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重要依托。北京天坛有一座回音壁,它体现了我国人们独具的巧思和匠心,他永远能激起人们对北京和祖国文化的热爱……公刘的《致***》中这样写到:
我倚着回音壁侧耳倾听,
我贴着回音壁低声细语
我听到的和我说的都是同样一句:
北京:人民的首都,我们爱你!
闻捷的《我思念北京》感情的表达则更显直白:
我殷切地思念北京,
像白云眷恋着山岫,清泉向往海洋,
游子梦中依偎在慈母的膝下……
***日夜夜思念着北京啊!
蔡其矫《星期日西郊道上》写到了东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巴牧的《天安门》写到了天安门的红墙,金水桥;戈壁舟《宝石宫殿》赞颂了美丽而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傣族的康朗甩《北京的诗篇》写到了悲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美丽的北京,美丽的祖国!
3、我爱你,祖国
《为了祖国》、《祖国,我回来了》、《祖国》……从这一系列的诗名中,就已经能够感受诗人们对于祖国的充溢而又深沉的爱,这种爱,在他们认为只能通过直白的宣言才能表达出内心强烈的呐喊:好像听见了祖国的声音/我的亲爱的祖国啊/(《为了祖国》李瑛);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祖国,我回来了》未央);祖国,我誓作维护您荣誉的忠诚哨兵/胸中将永远炽燃着对您火一样的深情/(《祖国》铁依甫江)……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于1979年4月20日。那时候,1978年***召开“拨乱反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大地才从隆冬般的“”中苏醒过来,舒婷跟同时代的顾城一样,为祖国春天的到来而放开歌喉,尽情呐喊: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钎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
这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在意象的选择上显得新颖、别致。诗人着力选取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如“破旧的老水车”表示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同样,“熏黑的矿灯”意在表示工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两者相联系,不难理解诗人想以此意象来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不仅如此,诗人还连续用“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的驳船”等密集意象,组成一组意象群,再次凸现了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全诗共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既如泣如诉、似哀似怨,又热烈奔放、一往无前。
4、新中国,前进的步履
爱祖国,可以表现为缅怀过去,可以抒发现实的无法遏制的感情,当然也可以表现为对祖国每一步前进的赞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战争的结束,和平建设的开始,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给当代中国人以巨大的鼓舞,也给当代作家以巨大的创作热情。正如郭小川在其诗集《月下集》序言中所说:“当我因为走上文艺岗位而重新写作的时候……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已经响彻云霄,我情不自禁的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姿态,写下一行行***治性的句子,简直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在乡村的土墙书写动员标语一样……我愿让这支笔蘸满了战斗的热情,帮助我们的读者生长***的意志,投入火热的斗争。”[6]郭小川作为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1955年至1956年间,郭小川陆续写成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组诗。《向困难进***》即为组诗中的一首。诗人采用充满***激情而又富于鼓动性的语言,向人们揭示时代生活的真谛,召唤和鼓励青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敢于“向困难进***”,勇于“投入火热的斗争”。
困难的背后
伟大的社会主义世界
正向我们飞奔……
诗人带着憧憬,带着期许,激情满满地踏响新中国前进的步履。
5、四海涛声・外国诗人歌唱新中国
这一部分是本期《诗刊》的特色所在,以往分析建国三十年诗篇的一般很少有涉及到有关外国诗人歌唱新中国的。本期《诗刊》选了近七篇外国友人歌颂祖国的诗。有的直接呼出中国的名字“你在我心目中一向美丽如画”(《中国》[西班牙]拉法埃尔・阿尔贝蒂);有的赞颂了中国的名胜古迹“我看见了新中国的长城/那砖石就是千千万万团结的人民”(《新的长城》[土耳其]那齐姆・希克梅特);有一些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借助一些细节间接进行赞美,“看吧!这是双不懈怠的手/是播种、锻冶、铸造、建筑、收获的手/”([古巴]比达・罗德里格斯)寥寥几句就勾画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中国的生活面貌,对于一个外国人而言,做到这些还是很难能可贵的;原苏联的吉洪诺夫更是出乎意料,他写到了我们中国的文学艺术家―郭沫若,侧面赞颂了伟大的中国:
这一切都包含在郭沫若的演说里,
这一切都充满了伟大的真理
……
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欢乐的中国,
这就是胜利的中国的声音。
――《郭沫若在演说》
几篇外国友人的诗篇不能代表什么,但足以说明中国的发展,确实是得到了肯定。时代在发展,中国将在与时代的融合中一直前进!
三、颂歌艺术追求上的得与失
1、艺术成就:与时代紧密相连――写实主义
在建国初期,对所有的诗人,诗几乎都是从幻想的空中一下子降落到地面、眼前来的。在旧社会,春天只是在诗意的幻想中存在,希望也可能变得虚妄。如今,一切都变成和正在变成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国初期的诗歌基本形象。与其说是充分想象的,不如说是充分写实的。郭沫若的最初尝试及其《骆驼》的突破,就说明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冯至的“一个民间的故事”:《帷幔》(1924)。在“帷幔”的背后,汹涌着令人战栗的旧中国的血泪。如今,“帷幔”拉开了,我们在新社会通过“母子对话”听到了又一个民间故事:《韩波砍柴》。当帷幔掩着的时候,它是旧社会一个血泪的故事;当帷幔拉开的时候,那里仍然有血泪,但奴隶终于敢于白天出来伸冤了。血泪的故事终于有了欢乐的尾声。冯至就是这样用“韩波砍柴”来表现他与“帷幔”的联系,也变现他与“帷幔”的告别。
2、过犹不及:思想的缺乏――标语口号化
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全国范围地开展了一次诗歌发展问题的讨论,那次讨论把注意力集中于形式问题和半格律体新诗的创立问题,并没有抓住新诗发展的实质。因此那次讨论尽管是热烈的,但实际收效并不大。三十年诗歌的症结不是在形式,根本弱点是诗歌没有思想。标语口号化的结果,诗人失去了他的***见解、以及表达这一***见解的自由。在歌颂和暴露上,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对繁荣昌盛、***治开明的时代,我们当然要歌颂;对英勇智慧的人民和光荣的***,我们当然要歌颂。但即使在光明的时代里,我们也有缺点和错误,难道对缺点和错误我们也要唱颂歌?何况我们的时代有时也充满了阴云。如果这样我们的诗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当时代变得黑暗和卑鄙时,如、“”时代那样,再为它唱颂歌,那就不是人民的诗人。
由于颂歌主题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治性,自然要求更为明白、晓畅、易懂、通俗的表达。因此其诗体形式也多追求民歌体与不太严格的半格律体,虽然这一时段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散文诗都还存在着,甚至还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那里移植来了“阶梯式”,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却同样是扭曲与畸形化。这主要表现在对民歌体的极端化推崇,使其在各种体式中一花独尊势压群芳。
诗歌的抒情方式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作为抒情方式,无论是咏物抒怀,还是直抒胸臆,都无任何不可,关键是由于诗人自身情感的严重***治化,导致了情感的严重贫乏,诗性极为淡薄。
四、结语: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谈到建国三十年诗歌的艺术特色,有些尴尬。总体而言,唯一的优点就是它的写实。然而这恰恰也是它的不足之处,在写实的表现方面走得太远也太过激烈。诗显得有点儿失魂落魄。诗味越来越薄,淡如白水,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诗都如此,造成这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胡适先生说过,“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或许我们不该那么苛刻,这些诗歌的存在只是因为那个时代的需要,新中国的出现让每个人心潮澎湃,用诗的呼喊能够传达他们即将溢出的感情,那就已经够了,这就是诗的愉悦功能,事后再去追究思想,艺术特色似乎是苛求。希望后来的我们能够熟悉这段历史,了解这些诗篇,让心和当年诗人们的心一起跳动,诗歌的声音永恒。
【参考文献】
[1]总576期《诗刊・诗歌名篇》卷首语.
[2]洪字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王万森,吴义勤.中国当代文学五十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4]谢冕.和新中国一起歌唱――建国三十年诗歌创作的简单回顾[J].文学评论,1979(4).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2
雪马:好的,谢谢,我们可以随便简单聊聊。
张靖旋:第一,你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雪马:我很庆幸《我的祖国》的诞生,它是一个偶然的杰作。在写作《我的祖国》之前的好长一段时间,具体什么时间我忘了,当时我是看了外国一个诗人写自己祖国的一个作品,写得非常棒,感人至深,触人心魄,我当时就想哪个时候我也能写出这样的对祖国的杰作呢。可是遗憾的是,那个诗歌的名字我现在忘了,因为我从来读书都是读感觉,很少记得作品具体名字和内容的。后来,2007年9月15日,也许应该说是上苍给我了一个机缘,让我还了我一生最想还的心愿。那天,我是去火车站等一个文化出版公司的老总,他叫周艺文,我们约好在那里碰面,结果等了他一阵子,他因自己车跟别人车相撞出了点问题,迟迟未来,我就找了家火车站附近的肯德基,坐在里面点了杯饮料继续等他。在等的过程中,我就一边翻阅一本杂志一边在想能不能写首诗呢。我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写诗了,内心空空的,好像有一股强烈要写诗的欲望,在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以前的心愿,结果想了一阵子,突然灵感来了,就拿起笔写了起来,写得很快,不到一分钟就写好了。我写诗是很快的,只要灵感来了,不到一分钟我就可以把诗写好。诗写好后,自己一看,非常满意,也非常兴奋,激动的心情现在也难以言表。后来,周来电话说对不起不能来了,因为他还要到交警队去处理事情,时间也很晚了,已经黄昏了,但我当时没一点生气,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从某一方面我还得感谢他哦。接完电话,我就兴高采烈揣着这首诗坐车回家了。不过,这首诗的最后定稿还是在我回去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定的,因为第二天晚上我又拿出这个作品出来瞧瞧,感觉前面非常棒,但觉得结尾不太好,不太有冲击力和震撼力,就又想了一阵子,灵感又来了,写出了一锤定音的结尾句子:如果你硬要拆开/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最初的结尾不是这样子的,具体我也不太记得了,不过现在这不重要了,关键是作品最后的成形。在这里,我还想对《我的祖国》说几点:一、《我的祖国》的诗眼是诗句“甚至嚎叫”中的“嚎叫”,因为“嚎叫”这一词隐喻了“自由”,一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应该有权利表达热爱和批评祖国的声音,只要他不背叛祖国就可以了。二、“拆开”是这首诗写作的切入口,它切入得非常巧妙,切入了实,也切入了虚,切入了人的内心,构成这首诗的技巧所在。三、最后诗句中的“鲜血”,不是单纯的鲜血,它的蕴意是苦难,苦难不是单方面的,苦难对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是相互的,也是共同的。至于《我的祖国》的具体感悟和解读,千人有千悟,万人有万解,就交给亲爱的读者吧,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批评和肯定它。
张靖旋:第二,你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雪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祖国,我想表达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情感。只不过我写出的《我的祖国》,也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我的祖国》,它在情感、艺术上和每一个中国人产生了共鸣,哪怕是外国人我想他们看了也会有共鸣的,他们也会因《我的祖国》而想起自己的祖国。一面镜子可以照鉴自己,也可以照鉴别人,何况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所以它一诞生出来,反响很不错,最初我把它在我的博客上,后来在网络上不断和流传,也在***和民间的许多刊物上发表了,获得了不少好评。我想好诗歌应该让它在不同的平台去传播,让更多的人去读到它,产生好诗歌的价值。也许,对于《我的祖国》的写作地点,读者会奇怪,我竟然在外国人开的肯德基里,写热爱祖国的诗,这里面也许充满了奇妙和悖论,但热爱祖国我想是不分地点和时间的。真正的爱国不是盲目的和疯狂的,是人在祖国处于危难和困境的时候,从内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它流淌在一个人的灵魂里。另外,我想要说的是,祖国和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可以没有国家概念,但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祖国,不管自己的祖国是贫穷还是富强。祖国是一个人对自己民族的情感容器,只要这个地球存在民族,就会有祖国。一个心中没有祖国的人,是没有精神血液的人,注定终生流亡。国家是一个***治概念,是一个***体运转的机器。机器运转得好,就会国泰民安,否则只会走向可怕的反面。谈论国家需要自由,谈论祖国只要是人。对于优秀的诗人来说,要想写出杰作,经得起读者和时间的考验,就必须把自己的诗心沉入自己的时代,写出情感和艺术上超越时代的作品。至于《我的祖国》是否做到了,我就把它继续交给读者和时间来评判吧。
张靖旋:另外,你的诗歌属于什么流派吗?
雪马:我做为一个诗人是不属于任何流派的,一个流派是不能概括我的写作的,也根本不是我的梦想,但我在我个人的诗歌里提出了“简单主义”写作,我的一部分诗歌很好的印证了这种写作。“简单主义”就是最简单的简单,但绝不是简单的简单,而是简单后面藏有力量。我的“简单主义”和武术里的“四两拨千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面充满了哲学的悖论,要充分理解它需要去慢慢体悟。我对80年出生以后的人,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新一代”,具体内容可以参看我的文论《新一代:一场拯救80后的诗歌命名》,我希望这个群体在这个旗帜鼓舞下能集体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出新一代诗人的诗歌历史,托起一代新人的诗歌梦想。另外,也说说我的文学观:在传统里复活,在先锋里死亡,这是我一生写作追求的梦想,可能遥远,但让我活着踏实。具体到写作,我发现简单主义就是一条很好的道路,是最简单的简单,但绝不是简单的简单,而是简单后面藏有力量。说到性的话,我认为,性不是写作的全部,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我希望,诗人们,在诗歌面前没有朋友和敌人!
张靖旋:你能告诉我当代诗坛的流派,或是其它有关情况吗,越简单越好。
雪马:当代诗坛初期,有很多流派,80年代初有朦胧派,这是当代诗歌的源头,也是诗歌的黄金时期;80年代末有他们、非非、莽汉、撒娇等,它们统称在“第三代诗歌运动”之下,诗歌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推进;到了90年代便没有流派了,只有群体,有“70后诗群”、“中间代诗群”等,所谓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只不过是诗人们话语权之争和阵地的大分化;90年代末至现在,中国诗歌走向了多元化,也更个体化了,给写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这也许更让诗歌具有了多种可能和向度,多种可能和向度正是中国诗歌的未来。21世纪,对于“新一代”,它不是一个流派,只是一个概念:一个让一代新人在诗坛再次崛起的旗帜。诗人崛起后的写作,只能属于每个诗人自己。
附雪马作品:《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2007/9/15
于长沙火车站肯德基
雪马简介:雪马,本名孙进***,80年出生于湖南涟源白马湖畔,毕业于***文学院,发表诗文若干,现居长沙。创办和主编《艺术村》杂志,并创立“艺术村网”网站,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雪马的诗》,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7月30日由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办,在椰树下文学网举办了首届全球华语网络文学虚拟研讨会——雪马诗歌研讨会,并在全国一直备受争议,被人称道为一个中国独特的雪马诗歌事件,是中国新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2006年6月9日应邀出席了在省会长沙举行的“首届麓山·新世纪诗歌名家峰会”。2007年1月,“诗人雪马征处女模特搞行为艺术”在全国网络、报纸、电视上广受关注和争议,成为2007年首个中国年度诗歌事件。代表作《我想抱着女人睡觉》《我的祖国》《光头雪马》《***房开花》《妈妈》《我可以再进去吗》《我梦到了马》《手***三部曲》《天黑下来》《月亮吃人》《骨头会烂的》《牙齿总想咬点什么》等。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3
生活的重压一直在迫使着自己向下,向下,再向下,以零距离的姿态,拥抱庸常和世俗。而那些美好的诗意,总被轻易消解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便是生活的惯性。在一个快的年代,无可回避。但仍有一些记忆,亦无法消遁。它萦绕在心底,日渐成为青春的一抹亮丽底色。
这是有关阅读的记忆。阅读诗歌,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在这个人人为房子、工作、交际等等奔忙的年代,谁还会安静地读一首诗呢。而一旦能遇上一首好诗,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惊喜。
一年前,我读到雪马的《我的祖国》。那一刻,我已相信,它是一个出色的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我的阅读记忆里,它是如此深刻,并使我不再怀疑,这依然是一个能诞生杰出诗歌的年代。
“我的祖国/只有两个字/如果拆开来/一个是中/一个是国/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甚至嚎叫”。这是这首诗歌的上半部分。诗人雪马似乎是在嬉笑之间,向我们展示着有关“中国”两个字的另一种描述。如果用一下文学批评的术语,当属解构的写法。它将我们的祖国——“中国”所蕴含的神圣、庄严,化解于无形之中。它彰显了一种生活的自在状态,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爱国者所能抵达的自由——把祖国的名字拆开来读和写,有什么不可呢。换句话说,这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达方式。
雪马是智慧的。他在以举重若轻的手笔,写出了一个个体对祖国赤诚的爱。狂热,却又平和、节制,并透出温暖的力量。但显然,这些还只是一个铺垫,一种异常平静的叙述。它只是为了在下半部分,表达汹涌的大爱大恨和大情大义。他从个体细小的灵魂悸动出发,最终试***说出具有普泛价值的爱国叙事:
“但你不可以拆开/字里的人们/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合起来的力量/如果你硬要拆开/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祖国,也没有理由不去爱自己的祖国。相对于祖国而言,国家是个***治权力机构,通常不带感情色彩。祖国则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民族、人种等集合的概念。雪马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更多的是写的作为一个国家的祖国。但在下半部分,笔锋急转,以大写意的手法,寥寥数字,将祖国所应有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彰显无遗。祖国,意味着一个民族群体的信仰,意味着牢不可破的力量,意味着对广袤的天空和大地的热爱……每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都会以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荣光。雪马所写的“/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表达的正是一个常识——我们的祖国神圣不可侵犯。
但就是这样的常识性表达,足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它击中了我们柔软的内心,它拨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它告诉我们,爱国,是一种本能。
雪马以一种解构的姿态,完成了对爱国主义的个性建构,并形成非凡的普泛价值。对雪马这样一个以先锋著称的诗人而言,确实是一个奇异的存在。雪马倡导“简单主义”诗学,他一直在以最微小生活细节为切入点,来勾勒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我的祖国》,则无疑是将个体的情怀,上升到对宏大民族主义的书写,虽仍是以口语入诗,但凸显出浓重的精英意识。这样的反差,使得这首诗歌产生一种博大的内涵:在祖国面前,个体是轻松的,也是凝重的;是渺小的,也是强大的;是平民的,也是精英的。整首诗,从日常书写到精神旨归,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高度、深度、广度。
我不掩饰对这首诗歌的喜爱。实际上,雪马自己也认为《我的祖国》是他巅峰状态的作品,是一个灵感式的杰作。我当然认同。一个诗人,在他年轻的时候,能创作出如此作品,会是多么欣慰和骄傲。
写祖国的诗歌,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我无意夸大这首诗歌的价值。但至少,在一个越来越难以诞生好诗的年代,它确实给人以温暖和勇气、震撼,是如此清晰,轮廓分明——在雪马的个人创作史,乃至当代诗歌史中,都将是一个孤绝的范例。
附雪马作品:《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2007/9/15
于长沙火车站肯德基
刘永涛简介:刘永涛,1981年生,湖北随州人。毕业于吉首大学中文系。现为红网《红辣椒评论》主编。有大量诗歌、随笔、评论散见于《天涯》《山花》《青年文学》《文学界》《作品与争鸣》《理论与创作》等多种报刊。另在《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大公报》等上百种主流报纸发表时事评论近500篇。在多家报刊开设有散文、时评专栏。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4
一、内容特征
这群诗人成长在这种畸形的社会环境中,从身体到心理都承受着莫大的危机,与前代诗人不同的是,前代诗人是成长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所带来的激情和喜悦中,新生活的新奇使他们更多地把外部的社会生活当作自己的抒发对象,歌颂伟大的***治变革所带来的生活的改变。而这代人成长的时期,使他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生存的残酷和心理的危机,他们不得不对自我的人生价值感到怀疑和拷问,所以北岛对现实生活的《回答》是“我――不――相――信。”顾城则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梁小斌是“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的大街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大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这里,钥匙是理想的象征,然而丢失了,体现出给他们带来的迷惘与徘徊。他们的这种独特生活体验与精神历程,决定了他们的诗是重演过去和创造未来的立足点,他们不会满足于现象世界的摹写,而是通过艺术世界的营造来与混乱平庸的现实世界相抗衡。从而感到有义务不顾一切地去创新、突破。
于是,诗中的“自我”出现了,五六十年代那种“开头描写”、“中间铺陈”、“结尾升华”的传统手法、诗歌套式被彻底打破,“古典+民歌”的小生产者歌呤被沉入大海,而代之以更多的是我的主体意识。让我们来看一下食指的《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旧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这首诗中,没有空泛的***治抒情,没有既定的传统模式,有的只是迷惘、焦虑,通过心灵来吟唱。食指使诗歌开始有了一个回归,使诗歌从先前的以阶级性和***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变成一个以个体为主体的诗歌,恢复了个体的尊严,恢复了人的尊严。崛起诗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自觉行使了个人的话语权力,把诗人的中心意识形态和公众感情的表达,领到了具体的个人话语空间,为主体的经验情绪感觉进行重新定位。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让我们选取有关祖国的两首诗作比较。
先看《为祖国而歌》“……/祖国啊/我高兴/我因为啊/我,你的大手大脚的儿子/你的守卫者/他的生命/给你留下了一首无比崇高的‘赞美词’/我高歌/祖国啊/在埋着我的骨胳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全诗以自己喻为祖国的儿子、守卫者来表达对祖国的浓厚深情,表达捍卫祖国的决心;可以说,这首诗在现今看来毫无新意可言,所用的比喻、抒情显得空泛、高调,这主要是与它以国家***治和中心意识形态为背景有关。没有尊从个人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没有具体的抒情主体与个人的话语语境。
让我们再来看看舒婷的歌颂祖国之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明显比上首诗感情复杂、激烈得多;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不但不新,甚至是一个被人写烂了的题材,但这首诗与以往诗歌最大的不同在于,她致力于内心世界的挖掘,通过情感揭示表现对祖国的关注,传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阵痛,既有着对民族命运的反思,更有对未来执着的瞩望,整首诗都灌注着时代精神的动人音响。诗中的“我”再也不是仅仅表现人民的感情,而真真实实地是诗人的自我感受;诗中“我”被置放在对祖国的深情中,置放在经历了深重民族灾难的祖国中,整首诗的语境都是个人,通过个人的体验来传达着时代的精神。
顾城曾对父亲顾工说:“表现世界的目的,是表现‘我’。你们那一代人也写‘我’,但总是把‘我’写成‘铺路的石子’、‘齿轮’、‘螺丝钉’,这个‘我’只是机械。只有‘自我’的加入,自我对生命异化的抗争,对世界的改造,才能产生艺术,产生浩瀚的流派,产生美的行星和银河……”因此,北岛说“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结局或开始》);江河是“在英雄倒下的地方/我起来歌唱祖国”(《祖国啊,祖国》),舒婷要“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切关怀”(《人啊,理解我吧》),而顾城则在诗中构建自己的“童话世界”,他们用诗向世人显露他们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我。
二、表现手法与抒情主体
前面已经说过,朦胧诗的作者们有着与前辈不同的、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主要来自这一代人的独特经历,这种独特的本身就无法用传统的语境、传统的语言、传统的手法来表现,它要求诗人寻觅新的,只属于这种独特的角度来展示。
从接受主体来看,朦胧诗总体给人一种不懂的感觉,这其中自然有接受主体的思维水平与文化差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诗人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使诗人在创作时所倚重的艺术直觉和情感往往含有某些非理性因素。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富有象征性和暗示的审美***式,其内涵必定呈现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语境、意象上留下一种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与再创造的思维空间。芒克的《劳动》仅有两行:
我将和所有的马车一道
把太阳拉进麦田
“把太阳拉进麦田”这一表现手法是相当夸张的,“拉进麦田”后会怎样,诗人没有明确的旨示,人们由此可能会联想到炎热、丰收或者是熊熊烈火的笼罩,这种意象的不确定性给读者的接受产生一定的困难。让我们再看看北岛的《迷途》: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灰蓝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你深不可测的眼睛。
诗中“鸽子的哨音”、“高高的森林”、“迷途的蒲公英”、“湖泊”、“眼睛”都采用了隐喻的象征手法,诗中只出现喻体,没出现本体,这也是与传统比喻手法的不同之处;同时,诗人在这里省去了被比的本体,从而使本体有了一定的随意性,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
诗人在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的同时还采用了一种变形的手法,即“通过人的直觉、幻觉、错觉等瞬间主观印象,把正常的客体相加以改变,使客体本相失去原形态,并依主体感受加以重新整合,用以凸观主体的某种情愫”。如舒婷的《往事二三》:“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自然界中的树林、繁星成了人类的旋转万花筒,人类的晕眩成了天空的晕眩,这些主体化了的客观景物给读者的欣赏同样带来强烈的眩晕。
由于时代的既定原因,传统的比喻、铺陈等表现手法既不能满足诗人的创作需要,也不能满足当时读者的渴求心理,象征、隐喻、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就使朦胧诗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它更利于诗人表达自我主体意识,突出鲜明的个性自我。
三、对历史的承继与反思
五四以来,诗歌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与人的主体性在经历了“反右”运动和后,已经被无情摧毁,而在真正意义上承继这一传统的便是朦胧诗。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的一种思想。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这一思想被人们用作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工具。那些诗人在经历了的历炼后,人的主体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为了个性***与自由,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怀和爱,为了民族的命运,就必须与当时的极“左”思潮与专制主义文学作尖锐的斗争。这样,诗人就必须采用英雄主义方式来证明自身的力量。所谓英雄主义,是指认为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和征服力,并为了某种崇高的理想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一种思想,是实现人本主义思想而选择的一种方式。所以,朦胧诗又可说是英雄主义的文学思潮,它鲜明地呈现那个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崇高感。
谢冕曾说《回答》是一首“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诗的开头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者因为卑鄙而畅通无阻,高尚者因为高尚而走进坟墓,这是物质的经典概括,而北岛对这个世界说:“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充分表明诗人的斗争精神。而诗中“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等诗句,都充分表明诗人为了人类的崇高理想而承担一切苦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再如食指的《相信未来》中“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充分反映诗人经过磨难的理想与信念导向个性的自觉,导向一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是人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朦胧诗所着重表现的。如舒婷《致橡树》中对爱的呼唤:“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是一代人在困惑中,在奋斗中,对人类爱情的美好向往,向往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人格的***,同时,这也是这一代诗人对传统新诗人本主义积极的承继;所不同的是,这《一代人》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比传统新诗多了一些对历史的反思。
梁晓斌《中国,我的钥匙去了》中有:“我在广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尽管诗人的钥匙丢了,但诗人仍在寻找,仍在思考,并不等待着“钥匙”丢失后痛苦的降临,而是积极地去战胜它。江河在《纪念碑》中写道:“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我就流出过多少血液。”“我”、“纪念碑”人民浑然一体,通过对历史整体观念的弘扬,显示出这代人对历史别具一格的反思个性。他们在受害中经历成长,然而,苦难却给了他们超越性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时时企***通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战胜苦难。这也是朦胧诗在继承五四的人本主义及英雄主义中所凸现出来的一种“自我”姿态,让后来者从我的心灵,我的眼睛里看到历史的痕迹。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阐述,我们可清楚的看到朦胧诗人出现的鲜明的个性自我,清楚地感觉到诗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用自己走过的特殊道路,通过自己的心灵感受,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一个正直、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艰难的指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2]顾工.两代人[J],诗刊,1980,(8).
[3]徐敬亚.崛起的诗群[J].当代文艺思潮,1983,(1).
[4]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J],诗探索,1995,(2).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5
关键词:余光中 文化认同 原乡归一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在台湾的乡愁诗人中,余光中显得最为耀眼和典型。他的成长历程非常坎坷,从小就和母亲逃难至台湾,对故国亲情的守望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埋下了乡愁的种子,而当他移居他乡,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地的文化发生冲突时,诗人在这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价值。他的诗歌体现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如在《我之固体化》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当诗人置身于文化碰撞之中时,这种“拒绝融化”的宣言和以“冷”和“坚硬”为特征的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捍卫,让读者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意识。
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虽然余光中在21岁时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歌作品却一直和本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台湾、香港还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的诗歌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并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自鉴。”[1]于是,我们看到诗人在《白玉苦瓜》中这样写道:“一只苦瓜,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在这里,诗人凭借敏锐的艺术目光,截取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苦瓜”这一意象,将真实厚重的历史感和爱国的情愫注入到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白玉苦瓜”中,从而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饱满的民族意识。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和文化传统的诗人,余光中还在其创作的乡愁诗歌中将个人体验与祖国之爱以及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凝结成内心深处强烈的中国情结。除了《白玉苦瓜》外,余光中还创作了其他一系列此类主题的乡愁诗,如在《黄河》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我是在下游饮长江的孩子/黄河的奶水没吮过一滴/惯饮的嘴唇都说那母***/那滔滔的浪涛是最甘,也最苦/苍天黄土的大风沙里/你袒露胸脯成北方的平原/一代又一代,喂我辛苦的祖先/和祖先的远祖,商,周,秦,汉”。在此诗中,诗人对黄河哺育祖先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同时又用了一个“远”字,将祖国母亲对祖先的养育之情推向了更高、更深的层次,并以“商,周,秦,汉”四个朝代来对远祖所处的时代进行细化解读,由此可见诗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认同。又如在《寻李白》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在这里,余光中展开了想象,传神地写出了李白对故乡的深情仰望。诗人借助李白这一历史人物,怀古咏史,通过描写李白的记忆,来进行自我的再认识,并以此实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
余光中的乡愁诗除了体现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外,还体现了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从而体现出诗人浓郁的原乡情结。由于历史的原因,余光中离开了大陆漂泊到了台湾这一个小岛,诗人的生活被一个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所影响:与原乡脱节,被逼离乡背井,寄居于异地的陌生环境之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饱受对祖国母亲的思乡之苦,这种相思在其人到中年时显得尤为浓烈,这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的:“小小孩的记忆,30年前,后土之宽厚与博大,长江之滚滚千里而长,巨者如是,固长在胸臆,细者即如井边的一声蟋蟀,阶下的一叶红枫,于今忆及,亦莫不历历皆在心头。不过中年人的乡思与孺慕,不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不仅是那一块块大陆的母体,也是,甚且更是,那上面发生过的一切。”[2]通过余光中的乡愁诗,我们看到他书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漂泊在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在著名的《乡愁》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家被视为生命的本原,中国人天然就有着深深的恋家情怀和怀乡情结,故土和家乡的兴衰与变迁始终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余光中自然也不例外。“游子思归、落叶归根”的家国意识始终在牵动着他内心敏感的神经。于是,他在对童年的追忆中找寻慰藉,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浓烈的思乡之情。大陆故土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地方习俗甚至家乡风情,都被描绘得意趣盎然,形神兼备。如在《当我死时》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又如在《大江东去》一诗中,诗人写道:“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侧左,滔滔在左耳/侧右,滔滔在右颊/侧侧转转/挥刀不断//失眠的人头枕三峡”。在这里,诗人将自己对长江的思念之情写得细致入微,由此可见作者思念之浓烈。此外,在另一首诗歌《乡愁四韵》中,余光中则通过反复地咏叹直接地书写出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之情,诗人这样写道:“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又如在《中秋月》一诗中,诗人借中秋之月同样书写出对故国的无尽依恋:“一面古镜,/古人不照照今人/一轮满月/故国不满满香港/正户户月饼,家家天台/天线纵横割碎了月光/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
由此可见,在余光中创作的乡愁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无论在创作中如何地自由挥洒,他都在告诫着自己,一个客居他乡的“浪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己归属的民族,同时认同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余光中也正是通过其创作的乡愁诗来告诉人们,自己的故乡在永春,自己的文化之根蕴藏在绵延五千年的炎黄文化里。
注释:
[1]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6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爱国情结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甚至流血捐躯,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留下来的无数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是我国悠悠文学长河中杰出的一支。今天,我们捧读这些诗词,仍不免为之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的生动教材。因此,研究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情结,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国古代诗人们的爱国情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祖国的山河大地,永远都是深爱着它的赤子心灵的牵挂与寄托,哪怕是片山寸土,一草一木,都分外关情,都成了他们常常吟咏的对象。这方面的诗歌,由于受社会历史环境及个人遭遇的影响而风格内容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描绘祖国山河的锦绣风光,表达心中的无比热爱之情。这类诗歌,大多作于太平盛世之时或诗人年轻气盛之际,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心中总能增添几分豪气。因此作品风格雄健豪迈,格调昂扬明快。这一类的诗歌,较早的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北国风光画:蓝蓝的天,绿茫茫的草原,风吹草拂,牛羊隐约可;这更是一首对世代生息的土地的赞歌,读后不禁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茫茫的沙海,升腾的孤烟,浩渺的黄河,浑圆的落日,多么奇特而壮丽的塞外风光。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长江从万山丛中奔腾而来,钟山蜿如一条巨龙逆流而上,诗人以雄奇、奔放之笔,描绘了金陵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抒发天下统一的昂扬欢快之情。谭嗣同的《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关势险要,山高路陡,这雄奇的江山,不禁激荡起年轻的诗人击楫中流、收拾山河的报国壮志——“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未央怀古):“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汉初的张良、萧何、韩信,他们都曾在未央宫这里。尽心事主刘邦,诗人登高远望,缅怀英雄业绩,感觉这里的山河似乎仍然带着三杰的英气,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其美,于是诗人发出“东,也在画***里;西,也在画***里”的感喟,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山河与历史英雄的热爱与自豪的感情。
第二类,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面对祖国山河,生发盛衰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情。社会动荡不安,祖国山河满目疮痍,这怎能不引起赤子的切肤之痛!因此,这类诗歌,大多以“悲”为感情基调,抒写诗人对风雨飘摇中的祖国的深沉爱恋。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写惊心”(《春望》),张孝祥的“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由于国势的衰危,心境的悲凉,眼前的山川花鸟似乎也在献愁增恨,助人凄情。又如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吕止庵的“南国山河在,东风草木深。冷泉阴,兴亡如梦,伤时折寸心”(《仙吕·后庭花》),张煌言的“锦样山河,何人坏了,雨嶂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柳梢青》),山河易主,美好的江山已变得荒凉、破败不堪,亡国之痛溢于言表,吟咏这些诗句,我们似乎也能体会到诗人当时那种肝肠寸断的感受。
二、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独漉篇》)。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和爱国者的心胶结在一起的。表现这方面主题的古典诗词很多,大体上也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反对民族侵略,反对***割据,表达忧时伤乱的情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民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另外,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几个***权并立的情况,他们时而通好,时而兵戎相见。到了近代,由于清***府的软弱无能,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入侵我国。可以说,战乱频繁是我国古代社会史的一大特点。每当外族侵略、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就会出现一大批的爱国诗人,他们以简练而鲜明的笔触,或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或伤叹朝廷将帅无能,痛斥投降派的失策误国;或表达自己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对故国乡土的深切忧念。
我们先来看在浩渺的文学长河中,诗人们用他们那饱蘸血泪的笔为我们留下的一组特写镜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蔡琰《悲愤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陈子昂《感遇》)“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李白《古风》)“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文天祥《常州》)“白骨纵横乱似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元好问《癸巳五月北渡三首》其三)“陵园白露年年满,城中青磷夜夜哀。”(陈子龙《辽事杂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一章》)举不胜举。战乱时的这种民不聊生、惨不忍睹的情景怎不让人“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元好问《岐阳三首》其二),真是呼天抢地,这是对苍天的质问,更是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的控诉!
在那样的***年代,朝廷将帅无力抵抗外敌,甚至根本无心抵抗而一味屈辱求和,更激起爱国诗人们的无比愤恨,在作品中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如“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李纲《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张孝祥《六州歌头》),“赵普原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刘因《白沟》),“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文徵明《满江红·题宋高宗赐岳武穆手诏石刻》),“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陆蒿《金陵》),“百万金缯贿寇还,明州父老叹时艰”(张际亮《迁延辨,“全开门户容蛇豕,漫握《韬》《钤》布‘鹳’‘鹅’”(鲁一同《重有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多么希望有杰出的将才出现来力挽狂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李白《古风》)“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澶渊几寇莱。”(魏源《寰海后十首》)“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希望如此,可现实终归如故!
因为战乱,他们常常背井离乡,南奔北走。甚至在故都沦亡山河易主后不得不出仕新朝侍奉新主,其艰苦可想而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在这种颠沛流离、饱受屈辱的生活中,最让人忧念的无不是故国乡土。表现这一类主题的诗歌,《诗经·王风》中的《黍离》堪称代表。它是东周大夫悲悼西周覆亡而作。他重经故都,看见旧时的宫室宗庙长满黍稷,亡国之痛不可遏抑,以致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哭号,历代以来“黍离之悲”已成了怀念故国的代称。另外,如“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屈原《哀郢》),“一自胡尘人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牡丹》),“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旅思》),“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刘壎《菩萨蛮·和詹天游》),“暗将亡国伤心事,诉与东流。诉与东流,万里长江一带愁”(夏完淳《采桑子》),也都是呕心沥血之句。1895年,清***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我们看被逼内渡的台湾诗人丘逢甲所作的诗:“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春愁》)“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啼鹃唤起东都梦,沉郁风云已五年。”(《有感赠义***旧书记》)我们仿佛可见诗人在屈指计算故乡沦陷的年头,一数三叹,血泪交进。
第二类,歌颂战争的胜利,歌颂国家的统一,表达对国泰民安的渴盼之情。社会黑暗,时局动荡,诗人们无不盼望着早日结束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生活:“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杜甫《洗兵马》)“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东风早解黄河冻,春满乾坤万姓安。”(于谦《立春后寒甚》)“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成了诗人们共同的期盼。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重新统一也就成了他们笔下热情讴歌的主题。如杜甫的《闻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蛱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长期战乱,饱尝颠沛流亡之苦的诗人,忽然听到叛***覆灭、失地收复、回乡有望的喜讯,其欣喜激动之情可想而知;刘禹锡的《平蔡州》(蔡州城中众心死)则用一个个特写镜头,真实而形象地表现了叛***狼狈投降、叛乱首领被俘、***民欢呼雀跃等动人场面,表达了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情;刘秉中的《木兰花慢·混一后赋》及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都洋溢着歌颂祖国重新统一的***治激情,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礼赞。
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强烈的民族豪气、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民族遭受外族侵扰之际,爱国的诗人们无不把戍边卫国、收复放土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祖咏的“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杜甫的“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后出塞》),苏轼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陆游的“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秋声》),张孝祥的“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李攀龙的“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平凉》),蒋智由的“久思词笔换兜鍪,浩荡雄姿不可收”(《久思》),刘克庄的“问长缨、何时人手,缚将戎主”,“快投笔,莫题柱”(《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更是对天下所有读书人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激励。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7
关于国庆的朗诵稿子一
我的祖国,我的亲爱
今夜,在一丛柠檬色的灯光下
在一张安静的书桌前
在一页雪白的纸笺上
我感恩地写下
我的祖国,我的亲爱
祖国,在你的怀抱里
我工作我学习我生活
我自由地幻想快乐地唱歌
我看见你,我的祖国
我的刚毅的水手长
稳健地把我们带往
没有险风高浪的海域
你的笑容安详和谐
你的笑容充满希望
关于国庆的朗诵稿子二
六十年前
伴随着一个伟人雄伟庄严的声音
您诞生了
从此世界的东方有了您巍峨的身影
三十年前
伴随着另一个伟人的频频招手
您开放了
从此多彩的世界有了您呐喊的声音
二十年前
伴随着第三代领导人的彻夜思考
您飞翔了
从此强手如林的世界上您日新月异
十年前
伴随着XX***的亲切微笑
您腾飞了
从此世界的东方您谱写了一首强国之歌
关于国庆的朗诵稿子三:祖国,我是您的儿子
作者:心灯如豆
如果你是春风
我是永远为你歌唱的风铃
如果你是夜晚
我是为你寻找光明的眼睛
如果你是大海
我是你怀中激荡澎湃的潮汐
如果你是大地
我是你秋后累累的果实--
祖国啊,我多么地爱你
我是您的儿子
我是你脸上流淌的汗水
我是你手中火红的旗帜
我是你千百年来沉重的希望
我是流淌在你生命里
十三亿热血中殷红的一滴--
祖国啊,我深深地懂你
我是您的儿子
千百年的苦难和叹息
铸就了先辈们奋斗牺牲,前赴后继
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
装点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
你曾有的屈辱贫穷落后
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
你的富饶强盛自由和美丽
让一代代人为你自豪,激动不已——
祖国啊,我多么骄傲
我是您的儿子
为了你的儿女不再颠沛流离
为了你的土地不再荒凉贫瘠
为了中华民族的永远崛起
为了头顶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请接受我们一代人的奉献和付出
甚至是我们的血肉之躯
永远无怨无悔,永远忠贞不渝——
祖国啊,我多么幸福
我是您的儿子
关于国庆的朗诵稿子相关文章:
1.迎国庆诗歌朗诵稿
2.2016国庆节诗歌朗诵稿
3.国庆节经典诗词朗诵稿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8
教《我爱这土地》时,我先让学生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感染,接着导语设计:“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情感的再次渲染)自此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已充溢于学生心田。后面的讲学更是迎刃而解了。在学习《孔乙己》一文中,在讲述孔乙己凄惨境遇时,极力渲染其凄惨的氛围,让学生深入休会其悲惨命运,接着在同学模拟众人哄笑中体会文中众人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的心态。学生明白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的深意。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的深意。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理解艺术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品味情感语言,体会文中情感
同样是教《我爱这土地》,我会抓住文中“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来重点思考,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在讨论中明确:(1)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2)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又,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3)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9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古典意蕴;现代精神
对于现代诗歌,有些人认为它比较直白,没有什么值得深入研习的。其实,在新文化运动思潮之中,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现代思潮“杂交”的产物。对于这样一种新生代的文学样式,如果仅仅以其文字近乎现代的特点而轻视它,那自然是一种盲视行为。
为此,对于现代诗歌的解析,必须还原到古典与现代融合这个原点。笔者以闻一多先生的《发现》为例,谈谈如何开展中国现代诗歌教学。
一、由言及文,理顺错综关系
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很多学生乃至教师采取的方法是一次性“扫描”。在他们的意识里,现代诗歌比较简单,读过一遍就可以掌握其主要内容。其实,这是学生在古诗鉴赏之时就容易犯的错误,一直以来就没有改观,如今“传染”到现代诗歌鉴赏领域。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指望着一遍阅读就能读懂诗歌内蕴,这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事实证明,只有开展渐次的阅读,理顺诗歌文本内蕴的关系,才能算作真正理解了诗歌。
执教《发现》之时,教师们习惯于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概括诗歌大意,然后体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在课堂教学观摩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是进行了一个回合的读与讲:学生整体诵读诗歌,讲出诗歌整体内容。在这个简单的教学流程中,教师的期望值极高,很希望学生一次性阅读之后就能掌握诗歌内容。实际上,这里透露出教学领域里现存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教师的教总会获得及时的回应,学生能有丰硕的收获。就《发现》而言,教师很希望学生诵读过一遍之后就能掌握其主体内容。但是,这个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他们的现代诗歌阅读***式建构情况不一;另一方面是由于这首诗歌充溢着磅礴的情感气势,又运用了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诗歌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开展阅读,帮助学生明晰任何诗歌在语言表达之时都会遵循一定顺序的道理。在《发现》中,诗人闻一多是由于在国外深受刺激,生发对祖国的热望之情;但是急切地回国之后,呈现在他眼前的祖国竟然与他意念中的截然不同,于是由期望到失望、痛苦的心情随着事件的展开而逐一涌现。如果没有针对诗歌语言的逐字品读,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就会比较肤浅,对诗人纷繁复杂的情感也必然体会得不够真切和深刻。所以,由言及文的赏析过程是现代诗歌教学绕不开的一个程序。
二、由今及古,透析古典意蕴
现代诗歌具有其现代特性,如果阅读现代诗歌读不出古典的意蕴,那么这样的阅读也就必然悖谬于诗歌这种特殊文学样式的魅力。畅游诗歌殿堂,我们可以发现优秀的现代诗歌往往都包含着古典的意蕴,大家熟知的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如此,闻一多先生的这首《发现》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这首现代诗相对比较直白,但是其中不乏古典诗歌的一些精华。从开头来看,“我来了”,伴随着“迸着血泪”的状态。可以讲,这迸着血与泪的呼喊,表达诗人浓厚而深沉的爱国情怀。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摹眼前祖国的状况,但是“这不是我的中华”可使读者想象得到此时的中华是如何的残败不堪。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热泪纷飞乃至热血贲张的情形就凝聚成深沉的意境,也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再看结尾处“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此时的诗人情状――茕然立于青天之下,四处凉风侵袭。只不过,诗人不是被动而颓然地接受残酷的现实,他愤然指责苍天,内心迸发的悲怒之气直逼八面来风。当我们将这些现代诗行用古典诗歌的方法进行品鉴之后,会发现其中内蕴的古典之风竟然如此迷人、耐人寻味――这恰恰是被当今教学严重忽略的地方。为此,《发现》这首诗理应带给广大师生一个重大发现――透过现代品古韵。
三、由古及今,领略现代精神
作为现代诗歌,其表达方式业已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思想的觉醒、情感的勃发而悄然发生变化,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明显增多。
以《发现》为例,当诗人发现眼前的不是梦魂牵绕的祖国之时,他惊呼“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其中依然含有意境的营造,似乎自己挂在悬崖之上,做着一个恐怖的噩梦,诗人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很显然,诗人的情感发展已至极端,用比喻已经不能畅叙内心的郁结之气。于是,直接抒发出“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再如结尾之处,“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也是富有情境韵味的现代诗句。哭的是不堪入目的祖国母亲,叫着的是撕心裂肺的爱国赤子,这样的画面不能不使任何一位读者为之动容、悲戚。而将自己的心“呕”出来,这明显使用了夸张手法,但又恰如其分地将诗人此时的心境直接表白出来。这是一个爱国志士的真情表达,也是一个富有现代精神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的惊天呼唤和哀叹。这就是“五四”之后诗人们所共同具有的现代精神,他们不再满足于朦胧的表达,他们需要也实际运用了现代直白的方式直接而率真地抒发内心的想法。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代诗歌的进步之处。
其实,现代诗歌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么简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而缜密的诗句品读,理顺其中蕴含的错综而复杂的事件、情感关系,在反复的品味中渐进地领会其真谛。
参考文献:
[1] 吴建英.现代诗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J].中学语文,2011,(Z1).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篇10
关键词:艾青 诗歌 土地 归属感
绪论:
新时期之前的艾青研究是以矛盾的《论初期的白话诗》为标志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艾青诗歌的研究多进入了一种回顾式的评论。新时期在十年空白期后,有关他的诗歌研究才重新焕发生机,并取得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收获。新时期,对艾青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者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用新的眼光对艾青的诗歌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目前对艾青诗歌的研究很具有时代价值。“诗歌很难用“进步”这个词来形容。”[1]当下的诗歌很多都是无病、矫揉造作,文学商业化倾向明显。艾青在诗歌中所特有的土地归属感,无论是对于诗坛,甚至还是对于当代整个文坛,都无异是有巨大启发意义与研究价值的。
“1940年,评论家冯雪峰对艾青的历史地位做了理论上的评定:“艾青的诗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是“在根本上就正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上的诗人”,“中国新诗的创造可以说正由他们在开辟着道路”。[3]《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诗歌中将对“土地”的热爱的感情表达的最为动人的一首。在《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大地上》、《桥》等诗篇中,均有土地这一意象。《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诗歌中将对“土地”的热爱的感情表达的最为动人的一首。
一、土地意象分析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历着炮火的洗礼,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一片满目疮痍的故土,诗人们敏感的心弦被不断拨动着,对乡土的眷恋越发深沉,他们的诗歌也越发体现这一点。艾青就是公认的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的自白,更是证明诗人是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的。
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艾青是将土地看成饱经磨难的祖国来写的。这首诗完成于桂林。此时诗人的生活稍微安顿,但流亡岁月里的悲剧性经历以及沿途所目睹的一幕幕惨剧给艾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没有这种特殊经验,不可能写出这么感人肺腑的诗歌。短短九行诗,三处提到了土地。第一处侧重描写在战争摧残下遭受磨难的祖国大地。二三两处则将感情进一步深化,这里的土地在笔者看来不仅仅是祖国,还有一部分是代表自己创作的热情与源泉。在这些诗行中,艾青自然的抒发了对于祖国大地深沉的热爱。
(一)爱国主义的热情
首先土地这个意象表现出艾青对于故土的深深依恋感。艾青在《诗论》中说过:有良心的不应该缄默。用我们诗篇里那种依附于真理的力量,去摧毁那些陈腐的世界的渣滓;而我们的作品的健康与太阳一样的爽朗世界,和那些靡弱的、萎颓的、瘫软的声音相对立的时候,也是必然会取得美学上的胜利。诗人也确实在创作实践上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其在选材上就充满了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求。土地就是其中一个形象。它象征着一种博大的精神。在艾青的一生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抒写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土地成为他的重要创作对象,我们纵观他的创作道路,可以清晰地看见,土地在他的创作中的位置,像一道七色的彩虹,在他诗作的山岭上空照耀。
(二)创作的源泉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有着独特的创作源泉与特色背景。正如莫言笔下有个山东高密乡、沈从文笔下有个美丽的湘西世界、大江健三郎有个四国山村一样,但凡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会有其深深扎根的一片土地。对于艾青来说,他创作的根基就是他笔下的“土地”意象以及由“土地”所引发开来的一系列事物,比如乡村、农民和光。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对祖国的热爱是其诗歌主题的一大方面。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来,更是表现艾青在创作中对其动力源泉的归属感。一个没有归属感的作品是可怕的,它永远没有自己的落脚点,自然就会显得空泛乏味,缺少现实的厚重感与充实感。艾青的“土地”意象很好的将其作品植根于一片肥沃的土壤,并且让其作品在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更多优秀耐人寻味的诗歌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要想全面把握艾青诗歌的内涵韵味,是避不开“土地”这一重要意象的。
二、比较中的土地
对艾青有一定了解的人可以知道艾青诗歌中的土地并不是广阔意义上土地。在《浮桥》一诗中,艾青将乡村与城市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从他的其他一系列诗篇中可以知晓,艾青的土地仅仅代表着乡村的一片土地,对于城市的描写更多的是讽刺与丑化。从这一方面看,其“土地”又有一定局限性。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通过自叙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因父母的嫌恶,五岁起即被寄养在贫苦农民大叶荷的家里,在大叶荷家里的五年,使我了解了农民的生存忧患和心灵创伤,而之后回到父亲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这段独特的生活经历成为他平民意识萌芽的根基,从小即培养起他对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那“土地的忧郁”成为他一生的情结。
结论:
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艾青的“土地”意象进行探究,都可以发现艾青在其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浓浓的归属感。正是这一份对于土地的归属感,造就了这样一个艾青,可以说土地和艾青是相互依存,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古今中外,对乡土的眷恋一直都是诗人们较为偏爱的诗歌主题之一,尤其是当国家民族遭受苦难时,这份“恋情”就越能在诗人的作品中得以展现。”[6]通过对艾青诗歌中土地归属感的探究,希望广大读者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现代文学应向着一个更加健康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即有归属感的文学。首先有归属感的文学不会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大量滥作。其次有归属感的文学其思想深度与启示意义都是非常的。最后有归属感的文学会让现代文学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形式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白烨.中国文情报告(2009~2010)[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08页
[2]冯雪峰: 雪峰文集2卷:论两个诗人及诗的精神和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2、84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