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本课时的设计,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爱国之心。
在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以“五星红旗”为主线,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与文中的“我”紧紧相连,围绕“我与五星红旗形影不离”的句子,运用“找——读——想——读”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扎实地进行表达训练,从而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步步地推向更高层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凝视、犹豫、趔趔趄趄、荒无人烟、无影无踪”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相关语句,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
难点:学习用外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选择中导入。
1、师生谈话。
(1)师: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有时也会遭遇饥饿与寒冷。假如你整整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现在你眼前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面包,另一样是新大衣,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2)出示五星红旗与面包。
师:如果在你们面前的是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块面包,整整饿了三天三夜的你又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2、导入。
师:在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块面包之间,有的同学选择了五星红旗,有的同学选择了面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面五星红旗》,看看文中的“我”选择了什么?
3、师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通过两次艰难地选择,立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不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思考,游离于文本之外,而会与文本中的“我”同呼吸共命运。]
二、整体感知,思考中明析。
1、自由读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文中的“我”选择了什么?
2、反馈交流。
(1)认读字词,理解词语。
①多音字词组。
假日 漂流 背包 系在筏子 旗杆 处境 冲洗 冲我竖起大拇指
②四字词语。
顺流而下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身无分文 做工精致 久久凝视
趔趔趄趄 双手一摊 一脸无奈
(2)交流:文中的“我”选择了什么?(五星红旗)
[设计意***:初读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了解课文大意。读课文要有目的,同时还应关注读中和读后的反馈,切实落实好初读的目标,为品读课文作铺垫。]
三、细读探究,品读中感悟。
1、师:在五星红旗和面包之间,我选择了五星红旗。在整个故事中,五星红旗始终与“我”形影不离。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我”与五星红旗形影不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3、师:再好好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哪句话让你深深地感受,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4、品读、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重点交流:
(1)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①比较句子:这句话如果变成这样,比原句中少了什么?
我摇摇头,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外走去。
②“我”为什么会如此吃力,如此趔趔趄趄,以至于后来都摔倒在地,不省人事了呢?哪一句告诉我们了呢?
③学习第三段。
A、出示第三段。
B、请用波浪线划出当时遭遇的困难,再用几个词概括地说一说。
C、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伤痕累累、疲惫不堪、饥寒交迫。
D、师:三天哪,在伤痕累累、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让们好好地来读一读。
E、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
A、三天时间,我忍着伤痛,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面包店,当老板要求用五星红旗与面包交换的时候,“我”选择了五星红旗,此时的我已无力说话。于是,我——(齐读)。
B、虽然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但在心中衡量了五星红旗与面包之后,毅然选择了五星红旗,坚决放弃了面包。于是,我——(齐读)。
(2)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① 这句话中,“久久地凝视”是怎样地看?
②“愣”又说明了什么?
③ 当“我”久久地凝视五星红旗时,可能会想些什么?
出示相关填空:
A、五星红旗是( ),我决不能( )。
B、远离祖国的人,没有了五星红旗,就好像( ),我决不能( )。
④有句话说得好“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我”久久地凝视中包含了对五星红旗的多少爱呀!让我们再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5、小结:
正因为五星红旗在“我”心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我”顾不得自己伤痕累累,也顾不得疲惫不堪,更顾不得饥寒交迫,也不愿把代表祖国尊严的五星红旗与人交换。(师随着深情地讲述,一一擦去“伤痕累累、疲惫不堪、饥寒交迫”三个词。)
[设计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与文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引导,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想象,与文中的“我”产生共鸣。]
四、总结全文,乐中升华。
1、师:同学们,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一面怎样的五星红旗呢?
2、板书:比生命更重要(齐读)
3、师: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播放歌曲《红旗飘飘》的片尾)。
全体学生起立,一起朗读歌词: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湛江版“掌握方法整体发展”第一册看***学词学句第六课《我爱五星红旗》。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看***学词学句”部分的识字教学,本教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画使学生知道北京、首都、天安门、国旗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学生结合看***理解句子,在学习句子中学习词语,在学习词语中学习生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初步理解字和词、词和句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字的认识,能围绕着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扎实地建立词和句的概念,打下学习课文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这种联系能够把识字和读写提前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读写能力。 3、教学内容: (1)、学会5个生字,3个部首,3个新词。 (2)、要求学生看懂***意,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 (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通过学习句子,使学生认识北京、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激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看***学词学句”部分的识字教学,本教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画使学生知道北京、首都、天安门、国旗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学生结合看***理解句子,在学习句子中学习词语,在学习词语中学习生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初步理解字和词、词和句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字的认识,能围绕着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扎实地建立词和句的概念,打下学习课文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这种联系能够把识字和读写提前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读写能力。 发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重点是:生字的音、形、义,认识部首; 教学的难点是:进行词句训练,弄懂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5、教学课时安排: 本课一共有2个课时,我说的是第1课时。 6、教具准备: 放大的课文挂***、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在识字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把识字和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写能力结合起来,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加强字义教学,来提高识字效率。 1、直观法: 通过看***和欣赏***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提问法:运用提问法,指导学生看***回答问题,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讲述法: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教学。在讲述中注意启发性,选用生动的例子,边讲边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4、讨论法:针对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热爱国旗?”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广开言路,扩大见识,弥补个人***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法: 1、看: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有顺序地观察***画,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借助插***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想:学习时让学生看与想结合起来,弄懂***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读:通过指导看***,使学生初步了解***意,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4、说: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教学效率,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5、写: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字写正确、端庄,还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的教学,我是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的。 (一)、复旧引新: 在学习新课前,复习与本课有密切联系的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示拼音卡片,让学生认读。旧知识的复习,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课: 学习新知识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还借助***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把学词学句和看***结合起来。 1、指导看***,初步了解***意。 首先出示课文插***,请学生仔细观察。提问:这幅***画的是什么地方?这座城楼叫什么名字?天安门城楼前面竖着的是什么?出示幻灯片“五星红旗”,认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启发学生仔细看***回答,让学生知道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市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红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最大的一颗代表中国***,四颗小的象征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它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中国***的周围。 通过看***,学生不仅在观察中认识了事物,还了解了***意,为理解词句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新课的兴趣。 2、学习生字 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 五(wu)星(xing)红(hong)旗(qi) 北京 天安门 学习词里的生字。这样把字结合在词语里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词义。 (1)拼读音节。让学生以个别读、分小组读、齐读的形式拼读音节,注意指导读准后鼻韵母和零声母音节an。 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不仅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读字音的能力。 (2)认识部首 “日”(日字头)、“纟”(绞丝旁)、“方”(方字旁)。 (3)分析字形: ①、出示五星红旗***片,学习生字“星”、“红”、“旗”。 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红旗上的五角星,红旗的颜色、形状。在分析字形时,我运用了部件拼字法,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帮助记忆。 “星”字拆成“日、生” “红”字拆成“纟、“工” “旗”字成“方、 、其” 教学时,把这些部件放在一起,指名让学生找出相应的部件组成所学的字,拼放在投影仪上,我进行评比“朋友”找的对不对,`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由哪几个部件构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记住了字形,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口头扩词。 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仅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提高了识字效率,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②、出示北京、天安门的***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在教学“京、安”的字形时,我运用朗朗上口的谜语来帮助记忆字忆形 京:点横头,口字腰,小字底。 猜一个字( ) 安:一个女孩子,头顶一个宝盖子。 猜一个字( ) 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我指导学生借助***画,把识字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生字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自己发现和解决识字的难点,使学生识字的***性与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往往能从他特有的感性知识去分辨字形,在辨析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说话能力,又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体意识。 ③、指导书写。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为了提高写字效率,在写字之前让学生随着节奏轻快的音乐边唱儿歌边做手指操,活动手关节。这种做法既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一下,又激发了小学生的写字兴趣。下面是手指操的内容: 写字开始啦,我们一起做手指操! 第一节 我有一双小小手,长着十个手指头, 双手五指一次弯两下 写字之前做指操,活动关节手灵巧。 第二节 五指张开手相对,左右用力往里压, 双手五指相对往里压 团结合作互帮助,写出好字人人夸。 第三节 双手大拇指从小指十指争相把话插:小主人,放心吧, 起依次摸各手指面我们互相来督促,一定把字写好它。 第四节 左手放平,右手握笔, 拿起笔来坐端正,一拳一尺加一寸, 分别向左右转动手腕。 头正肩平双足稳,字字争取得满分。 学生边唱歌边做手指操,不但活动了手指关节,提高了写字兴趣,而且为学生姿势正确的写好汉字奠定了基础。 写字 时不仅要求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还利用田字格认真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要求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 3、对照***画指导学词学句,加深对***文的理解。 (1)、先放歌曲《我爱北京天门》,感染学生的情绪。然后指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的理解。***上画的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市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天天和太阳一同升起。如今,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每天的升旗仪式,已经成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讨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五星红旗》一课,知道了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也懂得爱国旗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想一想,你们还在什么场所看到过国旗呢?出示有关国旗的各种***片。接着再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应不应该热爱国旗呢?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我也从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教育学生,升旗时要以高仰的姿态面向国旗肃立、敬礼!这也是热爱五星红旗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句子: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爱五星红旗。 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与感悟,加强对句子的理解。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利用了教学插***来帮助学生理解字句,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画的运用,是让学生把学词学句和看***结合起来。加强朗读指导,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使其在语言环境中学词学句,达到培养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堂上练习: 1、说说偏旁名称,再按笔顺描红。(课后习题1) 2、比一比,组成词语。(课后习题2) 3、抄写本课学过的3个词语。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课外延伸: 课后让学生找有关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的***画或拼音读物来看;学唱歌曲《国旗、国旗我爱你》。 板书设计: 字: 星 红 旗 京 安 结构: 上下 左右 左右 上中下 上下 部首: “日” “纟” “方” 词语: 五星红旗 北京 天安门 句子: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爱五星红旗。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3
一、江西红色文化标志
1、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凝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载体,是中国***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红色文化的特点:红色文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鼓舞人们的抗争性。它给人信心和力量,它树立的旗帜很鲜明。红色文化渗透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人精神的动力,体现了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红色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大众化,通俗易懂。红色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泛的群众性。普通的人民群众组成了红色文化的主体,红色文化的继承和传扬都依靠着人民群众的力量。
2、江西红色文化江西有着光荣的***历史,“从安源工人运动到秋收起义,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开创瑞金中央***根据地到红***长征,从赣南三年游击战争到上饶集中营茅家岭,一系列重大***活动都发生在江西。”[2]南昌红色文化:八十年前,***武装开始的第一声***响,让南昌成为“***旗升起的地方”。八十年后,南昌红色文化的核心“八一文化”衍生出的“红色主题”,使南昌又烙上了“英雄城”的印记。近几年,“红色文化”这个闪光点让南昌从国内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井冈山红色文化:井冈山红色文化是***根据地人民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史文化。井冈山的名字永远是与的名字联系一起的。把井冈山的***之火燃烧到更广阔的大地,更大范围的进行红色***。瑞金红色文化: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1931年11月,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而临时中央***府也设在瑞金,故瑞金是红色故都,承载太多的红色历史。
二、“江西红色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1、“红色***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在江西红色文化标志设计中,为了表示红色文化或者说传达红色精神这部分含义,比较常用到一些代表***形,我们暂且称这些***形为“红色***形”。在收集一些运用到江西红色文化元素的标志后,得知较常使用到的“红色***形”为:五角星、丝带和旗帜、锤头等。在一些江西地方的标志设计中,最常用到代表红色文化的***形之一就是五角星。而五角星的最初含义是世界由阴性和阳性这两部分组成。这个五角形代表万物中一半的阴性。但一千年来,五角星所象征的意义被扭曲了。“必须得承认,我国及我***从前苏联老大哥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东西确实较多。当然也包括五角星在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承认,五角星是几何***案中最简捷最完美的一种。”[3]五角星是指一种有五只尖角、并以五条直线画成的星星***形,五角星具有“胜利”的含义。中国国旗五星红旗上,就有5颗标准的五角星。既然五角星与胜利挂上钩,那五角星潜在也就表明了***,或者***文化。所以五角星在众多江西红色文化标志中屡屡被应用到,用来表现***,用来表现胜利,用来表现江西红色文化,五角星在形态上很标准,三脚架结构给人安定稳定的视觉形象,这大概也是在***年代选用它来鼓动人民参加***,用来传达红色***形象和红色***精神的原因。在众多江西红色文化标志中,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红色***形”当然不能少了丝带和旗帜,在***战争年代中,红旗或者是飘荡的红丝带,都有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作用。所以在标志设计中,运用到红旗或者丝带,在视觉上能给人激情向上的能量。还有一个比较常用到的“红色***形”就是锤头,我们的祖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年代,江西***的主要力量和全中国一样由工人和农民组成,而镰刀和锤头分别代表两种无产阶级劳动者,敲打的锤头用来象征工人,收割的镰刀则用来代表农民。所以锤头是***形化的***力量,是***文化也就是红色文化斗争的主人公。
2、“红色字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在江西标志设计组合中,为了实现所有的视觉识别功能,一般是通过***案及文字的组合来出示说明,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等目的。文字与***案结合的设计,兼具文字与***案的属性。文字标志,一般对普通字体做简单处理,或者把文字变成一种造型。这样一来能够直观地将文字造型让人理解;二来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而在这些文字中注入红色文化,用来传达红色精神,我把它称为“红色字体”。如字体:在江西红色标志设计中,特别是在***府及行***单位中,经常使用到文字标志,而在这些标志中经常使用到的就是字体,字体刚劲有力,左低右高,字体线条时紧时密,充满理性色彩。领导了红色***,他的字体中很好的表现他的精神和品格。而这些对于***府和行***单位要传达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在标志设计中经常被用到。
3、“红彩”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众多江西红色文化含义的标志,发现最具代表红色文化的色彩,即红色。红色是生命、活力、热情的象征。饱含着一种力量和冲动,其中的内涵是积极的、前进向上的,能鼓舞人心,能传达红色精神的。红色是中华人民最喜爱的颜色,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色,红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腾和精神依靠。从八一南昌的炮火,到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再到新中国人民日子的红火,中国人近代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背负了整个中华民族红色的记忆。在******中,红色代表着新中国是用******的鲜血换来的,也代表着红***,同时代表着******的鲜血。所以中国***就以红色作为一个象征色,使红色进一步概念化,成为独具特性、富有特质、体现特色的旗帜。
三、结语
红色文化是近代***弘扬下来的有意义的精神文化,它既给人们留下了艰苦抗争的精神文化,同时它又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人们勇于创新、接受新思想、向往新生活。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红色***形”、“红色字体”、“红彩”,来富于标志红***感,传达”红色精神”。更是紧扣了“文化+”时代主题,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水弟《红色文化与传承》[M]第1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江西红色历史文化研究》[M]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柳红星、刘飞华《论江西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N]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4期.
[4]黄建平《标志创意设计》[M]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5]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第1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
[6]司小***《标志设计》[M]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4
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从B乐段的聆听、分析、节奏模拟等音乐活动中,体会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知识与技能:认识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及乐曲三部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
难点:学习并背唱《红旗颂》主题旋律音调。
【教材分析】
《红旗颂》这首序曲是由吕其明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开幕式首演。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串发展的三部结构。曲首,小号奏出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器在C大调上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和下,显得格外明澈绚丽。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提高大二度在D大调上又奏出,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接着主题变体为连接部,转向G大调,以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的形式引向了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调性移动,节奏富于动力,颂歌主题变成豪壮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奋向前的步伐。再现部又回到C大调,木管叠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在《东方红》的曲调中音乐达到高潮: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尾声处号角又起,乐队中渗入了《国际歌》的音调: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祖国的明天。
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段:嘹亮的小号奏出了乐曲的引子,指引着***道路前进的方向。再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1949年10月1日,***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红旗是***的象征、是团结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接着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念;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在红旗的指引下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号角又响了,红旗高高飘扬,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第三乐段这是主题的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尽情歌颂的情怀,人们尽情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这是一首深情的颂歌,这是一支气势恢弘的乐曲。红旗在迎风招展,中国人民在猎猎飞舞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情境:循环播放《红旗颂》主题旋律部分。
【设计意***】为本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同时又让学生提前接触主题旋律,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导入
听音乐片段,猜出所听歌曲的名称,并说出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特点。
聆听《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红旗飘飘》、《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爱我中华》等音乐片段,学生猜出曲名,并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点。
【设计意***】通过一组歌唱祖国的歌曲竞猜导入,一为提高学习兴趣,二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和爱国、歌唱祖国相关内容的。
二、新课学习
1、基本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通过***片+教师讲解的方式是学生了解《红旗颂》作者吕其明。
(2)创作背景简介
《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生气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乐曲创作于1965年,同年5月献演于“上海之春”的开幕式。
【设计意***】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红旗颂》作者和乐曲创作背景的简介,学生一目了然,在学习音乐之前对作品的相关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能帮助其更好的去分析和掌握作品。
(3)作品结构:A+B+A
2、分段欣赏
(1)欣赏并分析《红旗颂》主旋律
①给出乐曲谱例,初听乐曲主题
学生思考的问题:乐曲的节拍、力度、速度是怎样的?感受乐曲情绪。
②复听乐曲主题
学生活动:分成两组,一组打节拍,一组划指挥***示,跟随音乐活动。
③再听乐曲主题
学生跟随乐曲主题唱哼唱唱名。
【设计意***】《红旗颂》的主旋律是全曲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应该记住并会哼唱旋律的一部分,通过分步走,分三遍聆听加上音乐活动,打节拍、划指挥***式、唱旋律,把音乐的基本知识贯穿在活动中,使学生达到强化记忆的学习目的。
(2)聆听乐曲引子部分
通过视频观看并欣赏乐曲引子部分。
提问: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来演奏?(小号)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3)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提问: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音乐要素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音乐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构成“起、承、转、合”方整性乐段。其中,每个乐句均为四个小节。第一乐句节奏密集,级进、模进相间,旋律平稳,给人以亲切、赞颂之感。第二乐句切分节奏更加鲜明,旋律稍有起伏,音域略有扩展,为形成歌曲的高潮做了铺垫。第三、四乐句开始与结尾采用了第一乐句的素材,节奏加以变化,中间旋律在高音区进行,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提问:主题旋律在本乐段中再次出现了吗?与第一乐段的演奏风格上有何区别?你还听到了那首歌曲的旋律音调?
音乐活动:学生试着随音乐,用手拍击进行曲风格节奏型或者采用走步的方式感受进行曲风格。
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二部分旋律较激越,在全曲的最高音区进行,乐句开始在弱拍进入,与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把歌曲推向了高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深厚感情。
(5)聆听乐曲第三部分
提问:主题旋律又出现了吗?你从本乐段中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歌曲的旋律?
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三部分延续了弱起节奏的特点,音区有所降低,是高潮情绪的延伸,特别是结尾处衬词的加入,歌声在高音区展开,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使歌曲呈现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镣绕、情感未尽的印象。
(分段欣赏后教师用语言进行简单的小结)。
【设计意***】本环节分段欣赏,每次欣赏前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这样学生的欣赏不会是盲目的,针对老师给出的问题,他们会更加认真且细致的关注音乐本身。
(6)《红旗颂》的主旋律在三个不同乐段中的出现。
再次回到《红旗颂》主旋律在三个不同段落中出现的旋律,进行对比欣赏,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意***】前面提到《红旗颂》主旋律在整首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段欣赏结束后,此处运用对比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回顾已学习的知识,达到进一步深化主旋律印象的目的。
3、完整欣赏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跟随音乐画面,画出学生可以想象的任何画作,开放式作业,教师不对画作进行点评,只是让学生在完整欣赏音乐的同时对全曲进行创新式思维的延展和拓宽。
三、拓展
1、创编歌词:让学生分组,为主题旋律创编歌词,展示后修改,选出优秀歌词作品。
2、表现:教师钢琴伴奏《红旗颂》主旋律,学生齐唱为《红旗颂》主旋律填词的歌曲。加深对旋律的记忆。
四、评价
(一)评价方式
本课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穿插于上课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解答实现。学生自评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归纳总结解答、语言组织、以及主旋律背唱是否完整准确等方面。
(二)评价量规
1、《红旗颂》主旋律音准正确、完整背唱。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第一面***旗诞生
关于我***第一面***旗究竟由谁设计与制作、在何时何地产生,学术界有几种说法:一是“由当时工农******第一***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与师参谋长钟文璋、参谋处长陈明义,根据湖南省委要正式亮出工农武装旗帜的指示设计的,因上级没有明确指示和现成式样,三人反复研究后,模仿苏联红******旗式样,设计出红底、正中有白星(象征中国***)、星内有斧头、镰刀的***旗”。二是“1927年8月初,何长工、杨立三等人根据前委的指示精神,设计了我***第一面***旗。***旗底色是大红色,象征着***;旗中央是五星(白色)代表中国***,五星内的斧头、镰刀代表工农;旗面左侧靠旗杆的布上写着‘工农******第一***第一师’”[1]。三是“在安源主持召开的***事会议上,前敌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工***合称工农******’的指示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这块招牌已经无用了’、‘主张用***的名义来号召’的意见,以及的不应再打的旗子……应高高打出***的旗子的主张,由集体研究设计的。”[2]四是“由何长工负责设计并制作了中国工农******第一***第一师的***旗,鲜艳的红旗中间一枚大五角星,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案,紧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中国工农******第一***第一师,十分威武”[3]。五是“何长工就是这面斧头、镰刀***旗的设计者”,“根据前委指示,在上级对***旗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样旗情况下,九月上旬的一天晚上,何长工与师参谋长钟文璋、参谋处长陈明义、司务长杨立三一起受命,在钱出会馆的师参谋处办公室里秘密设计制作的。”[4]笔者认为以上说法都欠准确,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
一、关于旗帜问题的提出以及旗帜的统一
武装起义打什么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5]
1927年大***失败后,中国******地领导人民,向反***进行了武装斗争。南昌起义就是***在这危急关头,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反***的屠杀而挽救***失败的尝试,这次起义向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武装斗争旗帜。由于当时在全国人民心中仍然是“合法”的***府,在人民群众中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而***本身力量弱小,又加上******机会主义错误的影响,***遭到了严重挫折,所以有了“以的旗帜来反对、的倒行逆施,来唤起民众的热情”[6]。战斗后召开了有***员及中央委员、各省区与海外***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委员会。之后,***委员会了一些重要任命,任命了江西省***府***。此外,起义部队的称谓及番号,仍然沿用国民******的名称及序列。同时,在初期还对新***阀张发奎寄予希望,决定联合由他掌握的***队,增强起义的***事力量。在当时情况下以左派的旗帜来组织武装起义,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继续打的旗帜显然已不适应了,必须高高举起***的旗帜。为此,在8月中旬给中央的信中提到,“的旗子已成为***阀旗子,只有***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7]。8月18日,湖南省委研究秋收起义行动计划时,又坚决主张举***的旗帜,他明确提出,不能再照“八七”会议提出的那样打左派的旗帜。在等的坚持下,湖南省委会议制定的***纲领上就明确指出:鉴于已经变成***阀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不再用的名义,而应当“高高打出***的旗子”[8],用***的名义来号召。以上就是旗帜问题的提出过程。
9月初,以中央特派员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从长沙经株洲赶到安源,在安源张家湾召开了部署秋收起义的重要会议,决定将湘东、赣西一带农民武装和国民******第二方面***警卫团五千人,统编为工农******第一***第一师,师部就设在警卫团的驻地修水县城商会钱出会馆里。会上,对起义部队的番号、旗帜作了统一的规定。
二、关于***旗的设计与制作
(一)根据前委在安源会议上的指示精神才在修水设计是不可能的。据资料显示,安源会议只可能是在9月2日3日两天,而安源、铜鼓、修水相距甚远,从安源出发的路程是:从安源出发到萍乡6公里,从萍乡到上栗市40公里,从上栗市到桐木18公里,从桐木到文家市13公里,从文家市到岩前10公里,从岩前到黄茅10公里,从黄茅到田心25公里,从田心到张坊12公里,从张坊到上洪13公里,从上洪到排埠13公里,从排埠到铜鼓20公里,共计180公里,即360华里,以每天步行100华里计,需时3.5天,以每天80里计,需4.5天[9]。从铜鼓到修水不少于10公里,这样,以最快的速度来回都要8天左右的时间。而9月4日深夜,在安源,杨士杰等同志根据组织的决定,把矿警队中阴谋投敌的八名叛徒秘密处决了,“矿警队成立了***领导下的工农******,部队举行了庄严的授旗仪式,画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的工农******的战斗红旗,映红了战士们的脸”[10]。王耀南在《坎坷的路》中也回忆到:1927年9月8日,二团团长王兴亚宣布工农******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正式成立,“他把一面鲜艳的红旗授给了杨明同志。红旗用套有白铜***尖的竹竿挑着,旗面上有镰刀、铁锤的***案,并缀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旗边上竖向排列着一行字:工农******第一***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11]。所以,何长工等人根据前委指示才在修水设计,并以师部的名义,向安源属部寄送旗帜式样,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在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再坐下来“反复研究”,“推敲”***旗的***案,并设计、下发样旗就更不可能。同时,从修水、铜鼓接到通知的形势来看,也是不可能的。苏先骏在1927年9月17日《关于浏阳、平江、岳阳作战经过报告书》中说:“九月七日接安源同志通告知湖南***委员会已组织成立,并决调各处***队进攻长沙。”[12]余洒度9月8日得先俊兄转来萍乡举动决议,及告以俊部同志决议书云:“第三团决即响应萍乡,望兄即率部由平江直攻长沙,两团应互相联络……此系同志决议,未便拒绝等语。”[13]余洒度得先俊此项意见,“因以时迫,未便迟疑,乃将第一团改道长寿(9月9日)取平江……”在如此紧急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反复研究”***旗,也不可能去寄送样旗。
(二)根据前委的设计方案才在修水制作也是不可能的。第一,我们都知道,“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省委会议确定秋收起义计划,而安源***事会议,主要部署秋收起义。安源***事会议分析了当时的***事形势,“将分处在修水、安源、铜鼓三地我***掌握的部队和工农武装,编成工农******第一***第一师一、二、三团”,并确定了“起义的进***路线”[14]。目前还未发现有记载及回忆“集体研究设计”***旗的情况,在情况如此紧急,并只有两天会时的安源会议上,如果经过“集体研究设计”的话,就会有讨论,就是一项重大的会议内容,就会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当事人不可能不提及此事。第二,如果是按前委设计方案制作的,与老同志的回忆就完全不符。当年担任过师参谋处长的陈树华在《关于秋收起义的回忆》一文中说:“我记得为了制作工农******五星斧头镰刀***旗,真是左画也画不好,右画也画不好,是深夜计划的,既没有米尺,又没有三角板、圆规之类,反正是左拼右凑而已,这是我们内部的决定,也没有得到上级的指示。”[15]材料说明,第一面***旗根本就不是根据前委设计方案来制作的。何长工也回忆道:“由我负责设计并制作了中国工农******第一***第一师的***旗,鲜艳的红旗中间一颗大五角星,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案,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第一***第一师的番号,十分威武、漂亮。”这也说明第一面***旗的设计不可能是在安源会议上“集体研究设计”的。这些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在许多老同志都健在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无中生有。
(三)第一面***旗在安源会议之前就已存在。这可以从以下回忆录中得到证明。陈树华在《关于秋收起义的回忆》一文中说:“到修水后,我们决定成立工农***第一师……我记得为了制作工农******五星斧头镰刀***旗,真是左画也画不好,右画也画不好,是深夜计划的……但对外,要向修水收税,就不好用工农******名义……所以又做了一面‘江西省防***第一师’的旗帜。”[16]这说明警卫团到修水后,为求部队安全与生存,曾与朱培德采取拖延***策,谈而不破,闹而不打,进行过统战工作,并且,部队只有打出“江西省防***第一师”旗帜,才能***他们,以争取时间进行整修。同时,他们也十分清楚自己部队的性质和任务,于是也设计了自己的旗帜。何长工在《难忘的岁月》中说:“警卫团在卢德铭同志走后,由副团长余洒度团长……八月下旬,警卫团和平江浏阳农民***在修水山口镇召开会议,决定统一编为一个师……第一师成立后,我和杨立三同志负责筹办部队的印章、旗帜。”[17]他在《秋收起义和工农红***的建立》一文中也提到:“在卢德铭同志走后半个月左右,他(卢德铭)便派了一个参谋带回一封信,传达***中央的决定,在原警卫团的基础上成立工农******第一***第一师……并叫我们准备好秋收起义的工农******的旗子、领章、袖章、印章等。旗子和袖章的***案还是当时师部副官杨立三同志和我在修水设计,并请人按***案制作的。”[18]这都说明,警卫团在安源会议之前就积极进行秋收起义准备工作,第一面***旗在安源会议之前已经产生了。到安源了解***事形势后,在安源会议上对起义部队的番号、旗帜作了统一规定。这也是符合建***编制计划的。
那么,第一面***旗的设计和制作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第一,旗帜的设计是根据1927年8月23日,***中央关于“所有工农自卫***可改为工农******”和湖南省委8月20日“我们不应再打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的树起红旗”的指示精神,在上级没有具体要求和可以参考的样旗情况下,由何长工在修水“负责设计并制作了第一面***旗”。并且,其具体过程应是“何长工提出模仿苏联红******旗的大概样式,反映工农******的性质,设计一面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案的红旗”的设计意见,何长工与杨立三具体规划***案,并由何长工与杨立三等同志一起制作的。第二,关于旗帜的真实模式:鲜艳的红旗中间一枚大五角星,并且是金黄色的,不是白色的。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案,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第一***第一师”的番号,而不是“中国工农******第一***第一师”。第三,秋收起义时的***旗是以第一面***旗为样式,在安源***事会议上统一的。其理由:第一,发动秋收起义是中央决定的,湖南省委是秋收起义的直接领导机关,秋收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理应根据湖南省委的大***方针行事(包括旗帜的设计与制作)。事实也证明,作为秋收起义基础的***事力量――警卫团是根据湖南省委指示精神行事的。警卫团初到修水整编时,团领导商议成立***师,定名为中国工农******第一***第一师。按照规定,成立师必须与江西省委取得联系,而警卫团想尽办法联系均未成。后来,同湖南省委接上了头。为避免目标过大,还未正式打出师的旗号,但是,整个部队的运行都是按师的一套进行,很有声势。后来,卢德铭等同志去武汉向***中央请示时,在汉主持中央工作的向警予同志向他们传达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会上抵制了***的***机会主义,决定在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几个***基础比较好的省份发动秋收起义。***中央决定派同志到湖南直接领导秋收起义。她最后指示他们:要赶快返回部队,带领部队参加秋收起义,就地扩充部队,抓农民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并指定卢德铭同志为总指挥。由于形势紧急,卢德铭同志曾派一名参谋带回一封信,传达***中央的决定并要求警卫团作好秋收起义准备工作。这说明旗帜的设计与制作是根据湖南省委精神开展的。第二,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湖北崇阳、通城农民自卫***,“为着同一***目标,在修水县城驻扎了一个月左右,编成一、三两个团,从各方面作好了***的准备”[19]。虽然对于各县的情形,不十分明了,但在安源***事会议上,对情况很了解的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发言较多,介绍了警卫团及平浏地区的一系列情况,使较快地熟悉了部队的情况。这样,秋收起义时以警卫团为基础,并且师部就设在修水,一、三团编制未动。这些情况说明旗帜也应该是未动的,因为安源、铜鼓、修水三地相距甚远,如果再有大变动,显然是很难统一的。既然一、三团的编制都不变,通过安源会议,帮助安源建制就是很容易的事情。在秋收起义形势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他们不可能改变主力部队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否则将造成大混乱,一盘散沙,很难统一。第三,“在比利时学习过建筑设计的何长工听说要设计工农******的***旗,非常兴奋,一有空就在地上画,在纸上画,有时睡梦中还在***被上画”。当受命设计制作***旗时,他“已胸有成旗”了,他提出“模仿苏联红******旗的大概样式,反映工农******的性质,设计一面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案的红旗”。虽然何长工回忆,他和杨立三同志具体策划了***案,但许多地方也回忆他负责设计并制作了第一面***旗,并且许多材料证明,在秋收起义时杨立三“生病月余”[20],所以说何长工负责设计并制作了第一面***旗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三、我***第一面***旗产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曾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中写道:“***叫工农***,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21]从中可以想见,人民***队在第一面***旗引导下的英勇雄姿。这样,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的旗帜,声势浩大,席卷修水、萍乡、铜鼓、醴陵、浏阳等地的广大区域,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极大地振奋了工农群众的***精神,激发了工农群众的斗志。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虽然唤醒了长期在***治上受***专制统治,经济上受残酷封建剥削,有着迫切要求改变受压迫、受剥削地位的强烈愿望的工农群众,激起了他们无限的***热情。但是,正当***形势迅速发展的时候,、等相继举起屠刀,疯狂地向***人民反扑,惨无人道地镇压了***运动,全国工农群众的***情绪受到严重打击,***转入低潮。神州上空乌云密布,中华大地处处腥风血雨。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人民的救星在何处?正当中国的民众无比迷茫甚至绝望的时候,湘赣边界上空飘起了何长工等人设计制作的这面工农*********旗,秋收起义爆发了。这面***旗的出现,使工农大众重新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人并没有被***派的疯狂屠杀所吓倒,***者并没有死绝,他们从血泊中爬起来又继续战斗了。广大工农群众也纷纷从迷茫中走出来,拿起武器,加入***行列,用“斧头劈出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22]。在中国***的领导下,他们勇猛向前,为着***的胜利而英勇奋斗。
第二、公开表明以为首的中国******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决心。大***失败的血的教训,使中国***人充分认识到***队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这以前,中国***一直为他人作“嫁衣裳”。1924年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在的旗帜下进行***活动,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也没有掌握自己的***队,最后在新***阀的屠杀面前,不堪一击。南昌起义时,仍以的旗帜来反对蒋、汪的***统治,不敢决然放弃的旗子。秋收起义正式打出了***的旗帜,使中国大地上从此有了“红旗与白旗的对立”,“在全国***治上有重大意义。”[23]秋收起义高举的这面旗帜,处处体现中国******领导、***组织的原则,甚至连组建的部队也称为工农******,以区别于时代的国民******,表明以为首的中国***人***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坚强决心。
第三、指明了中国***的正确方向。大***失败后,仍有相当多的***人教条式地对待马列主义,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仍坚持城市中心论,主张在大城市起义,一举夺取中国***成功。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派的第一***,但南昌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后,仍按原计划大举向广东进***。由于没有同当地的农民运动结合起来,采取了从城市到城市的进攻路线,违反了中国***战争的规律,因而,主力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受到巨大损失,南昌起义也宣告失败。虽然秋收起义的初衷也是夺取敌人的中心城市,以此来打击新***阀的统治,挽救***的事业。但秋收起义部队遭到挫折之后,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不是一味地继续盲目执行中央及湖南省委的路线,继续盲目地攻打中心城市,而是冷静地估量敌我力量的对比,认真地思考保存弱小部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有效途径。在对周围环境作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果断撤出大城市,领导工农******,高举红旗,向井冈山进***,把红旗插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权,独创性地开拓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权的道路。就是这面红旗,飘扬在井冈山麓,披风沥雨而不倒,给井冈山周围各县的人民带来了光明,给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注释:
[1]德辰?押光荣与辉煌(上卷)[M],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熏第289页。
[2]***史资料[J],1989年第3期。
[3]人民日报[N],1988年1月10日。
[4]何长工传编写组?押何长工传[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熏第129页。
[5]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9页。
[6]江西社会科学[J],1997年第7期。
[7]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中央的信[Z],1927年8月20日。
[8]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M],湖南出版社,第308页。
[9][15][16]张侠、李海量?押湘赣边秋收起义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熏第162、154、54页。
[10]萧克、何长工?押秋收起义[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熏第24页。
[11][18][20]江西省文化厅文物处?押秋收起义在江西[M],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179、192页。
[12]中央档案馆?押秋收起义〈资料选辑〉[M],中共中央***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1页。
[13][19]《秋收起义》写作组?押秋收起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2、26页。
[14][17]何长工?押难忘的岁月[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36页。
[22]纵横[J],1999年第8期。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6
1.尊重教材、重组教材,开发课本资源
品德课不是看***说话,照本宣科不行,把书本放在一边也不行,教材的“言外之意”要懂得起。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以教材为依据,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可对编排顺序和内容、进行调整或补充。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可用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我们在处理“教材”资源时,将教材作为基础,深入挖掘,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教材中提供的材料相对有限,我***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视频和《红旗飘飘》的音乐,讲述了国旗班叔叔故事,补充香港、澳门回归和杨利伟飞上太空时五星红旗升起时的***片资料。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兴趣盎然,特别是在大家欣赏孙楠的《红旗飘飘》时,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师生充分表达了对五星红旗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热爱之情。老师还拍摄了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的表现与国旗班叔叔升旗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反省,从而自觉纠正自己不庄重不严肃的行为。
2.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灵活有效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化无形于有形,化遥远为咫尺,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环境,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增大课堂容量,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制作课件时讲究内容丰富,但切忌花哨。可在十几分钟的时候变化一下形式,或背景,或添加视频动画等等,例如在设计《尊老爱幼》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前就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营造了氛围,在课结束时又播放了该曲呼应,并且采用了模拟生活中各种情形,通过学生亲自解决各种事件来了解所学知识和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每堂课都设计相关活动,围绕着活动展开
常用的有角色扮演、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讨论交流等。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分享、交流,启发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提炼活动内在的深层的意义。要力求让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在上《国旗国旗真美丽》时,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看一看国旗 讲一讲国旗说一说国旗国旗下宣誓唱一唱国旗画一画国旗。
4.课前查找资料、调查了解丰富师生课堂
课前查找资料、
调查了解是品德课“来源于生活、指导生活”的必然要求。它培养学
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它使学生看到教材以外的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知识和更丰富的体验,它是教材的延伸,使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让课堂更加生动和圆满。它是学生通过自身发现、探索,从而感受的一个认识过程,学生有了亲身经历才有所体会,在体会中深化和升华,从而受到教育。
如:在上《感恩父母》时,课前发给表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父母。
5.课后延伸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行为训练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使品德课教学取得“知行统一”的实效,设计和开展好课后延伸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好品质、好习惯、好行为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流,感受其中的快乐,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在上《美丽的环境靠大家》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活动:你想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吗?从现在起,每做一件有利于环保的事,就在自己用硬纸片设计的“小山坡上”用画笔“栽”上一棵小树。希望你拥有一片翠绿的小树林!到一定时间看谁“栽”下的树最多。课后,还让学生在班长和生活委员组织下,成立一个“变废为宝基金会”,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让学生参与了环保行动。
6.老师要平等的、带鼓励性的和学生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可以用上一些鼓励性的话,可以多用一些“你真聪明,比老师知道的都多”“老师也想说一说”“你还想说什么?”这样的字眼,让教师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成为其朋友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完成知识的输出和输入。
7.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是品德形成中的主体,任何道德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省悟,内化,才能实现其目的。它包括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活动中的体验,情感体验。在小学品德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习惯和体验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品德课实效性。
如在《感恩父母》一课,教师设计了“欣赏相片”这一活动,请学生带来了小时侯跟爸爸妈妈一起照的相片或爸爸妈妈为他们照的相片,并把自己最心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相片在小组内交流欣赏。在欣赏中,学生的记忆之门被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之爱,如一股股暖流,激发出学生对父母的亲情。这时再适时出现课件(初生婴儿呱呱坠地的情境,学生的近照,中间穿插父母忙碌的身影),父母辛苦抚育自己成长的情景一一浮现眼前,使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又设计了小组讨论、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诉说、倾听、思考中多次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爱。激情一旦成功,明理则顺理成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7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扬名中心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
岁月如水悄然流逝,生命如歌娓娓动听。站在岁末的寒冬,我们回首,我们感慨,中华民族又走过了不平凡的2003年:人大***协两会胜利闭幕,长江三峡截流工程顺利开工,中国奥运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开展,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也正是在2003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取得了抗击“***”的阶段性胜利;回顾2003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面对祖国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发生的每一点变化,我们兴奋,我们骄傲!
回顾扬名中心小学2003下半年的少先队工作,我们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大力宏扬民族精神,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和集体建设,结合同志给《中华小记者》杂志七名小记者的复信,省委书记***同志的寄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全校队员构建了健康成长的大舞台。
一、加强组织、阵地建设,实施少先队现代化工程。
我大队部常规活动、阵地建设常抓不懈,每周的红领巾监督岗值勤活动,周一的升旗仪式、队干部例会,周四校电视台的红领巾节目、队日活动,辅导员结对培训学习活动等从不间断和停办。持之以恒、有条不紊的工作为扬名的队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
1、展示升旗手风采。
阵地之一:升旗仪式
每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是队员们自己组织并主持的。升旗手由各中队民主评议后产生,当然,队员也可自己向大队委推荐。对升旗手的选拔只有一条标准:“你进步了吗?”不断超越自我,克服自身的缺点,那便是他的亮点。当升旗手佩带红色绶带,拉动绳索,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注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们比任何一个人更能感受到仪式的隆重和庄重,心中迸发的是更为强烈的爱国热情。
本学期,大队部推出“老师也当升旗手”小课题研究活动。老师们人人争当升旗手成了扬名校园的新气象。哪个老师有了新的亮点,哪个老师有了突出的贡献,哪个老师有了新的进步,就能成为光荣的升旗手,就能成为全校师生的学习榜样。站在司令台上,作为升旗手的教师代表深感光荣的同时,也体验着做升旗手的感受,体验着拉动绳索的份量……争当升旗手已成为激励扬名教师成长的新机制,也成为了扬名校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锡日报·教育之声》、无锡教育网作了专题报道)
多年来,我校从未停漏过一次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献给国旗的歌”都是辅导员、队员自己找资料或创编的,积累下来的资料已是厚厚的一叠,在这次省课改调研中作为校本教材受到了极大的好评。
2、品味设计的乐趣。
阵地之二:各中队板报、校宣传画廊
学校里有大批绘画好、写字好的队员,他们都是我校“宣传工作站”成员。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都由他们负责。他们将自己分割成几个工作室,以各自的特色命名,轮流出好板报,并接受大家的评议。他们精心的设计,使老师省心,让队员们看得开心,真是一举多得。我校的三条宣传廊,几十个橱窗,布置新颖有创意,在全市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3、尝试创新的愉悦。
阵地之三:小星星电视台
“小星星电视台”是我校的校内体验教育“基地”。它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本学期又一次通过“我为红领巾电视台出谋划策大讨论”活动,共征集到30多个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栏目。每周二播出英语对话小短剧,周三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周四早上是最精彩的红领巾节目,中午则播出科普节目。从台长、副台长到摄像、化妆师,从主持人、播音员到小记者、辑,都由队员自己担任。“校园新闻播报”、“悄悄话”、“开开眼界”、“创新大擂台”、“快乐一刻”、“金点子”……都由队员们自己采访、编辑、主持播出的。其中“快乐一刻”的精美奖品也由队员自己设计制作。小记者团便是坚实的后盾。我校的记者团分三组:摄像组、摄影组、文字组。小记者团可活跃了,省视导团来校指导工作时,他们对我校的小记者可是刮目相看的……
红领巾电视台为孩子们传递信息,传播友情,让孩子们体验爱心,感受创新。孩子们在电视台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和才智,体验、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与困难作斗争的快乐,在体验中一天天成长。
4、体验网络的新奇。
阵地之四: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连通了千家万户,网上“手拉手”使我校的“手拉手”老传统活动又有了新的特色和内涵。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大家是队员们共同的心愿。于是,一张张美丽的网页诞生了,通过竞争、筛选,我校的少先队网页也在网上闪亮登场啦。经过小干部和辅导员老师们的再次努力,红领巾小事业网页、各具特色的38个中队网页本学期都多姿多彩地出现在扬名校园网中,这在全市是首屈一指的。
5、雏鹰艺术节群星争辉,百花齐放。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8
新中国成立时为何没有制定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制定始于1949年6月,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是新***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副组长、沈雁冰。7月13日,新***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集条例,公开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并提出国徽设计“应注意:(甲)中国特征;(乙)***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等3项具体要求。短短一个多月内,就收到国内群众和海外华侨的国徽应征稿件112件,***案900幅,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国徽设计工作的关注。
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上,当国歌奏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天安门城楼上并没有悬挂国徽。这是因为时间太仓促了,在所有的应征稿中找不到一幅令代表们满意的***案。因此,***协协商会议只制定了国旗和国歌,而没有来得及制定国徽。
原来,第六小组和评选委员会的专家对来稿进行了认真审阅并多次讨论,遗憾的是,应征稿件虽多,但合乎要求的太少。
第六小组认为可参考并编为复选第一号的***案,是张仃和钟灵设计的。钟灵当时是新***协筹备会会场布置科科长,张仃是1949年春从东北画报社借调来的,实际上是该处的艺术顾问。两人原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战友,这次共同负责***协会场和***庆典会场的美术设计工作,并一起设计了***协会徽。两人有机会接触有关领导,比较清楚他们对国徽的要求。张、钟设计的国徽***案是从***协会徽变化和改进而来的。清华大学营建系(现为建筑系)的林徽因和莫宗江先生也合作设计了一幅有民族特色的国徽***案,得到几位领导同志的赞赏,并建议他们进一步改进设计成新的***案。
征稿截止后,第六小组便请张仃和钟灵根据代表们的意见拟制国徽***案,一开始画了十几幅,后来选了5幅***案,以新***协筹备会的名义编印为《国徽***案参考资料》,印发代表们讨论,但在讨论中代表们对这几幅***案并不满意。这5幅***案大致仿照***协会徽,左右谷穗环抱,上方为齿轮,下方为写有国名的绶带或牌子,中央为大五角星照耀下的地球凸显中国版***。不同之处,一是五角星移下来取代了红旗,二是麦穗中加了稻穗,这是一位南方的代表的意见,很赞成,并转告了钟灵。
应当说,这几幅***案与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徽有很多相似之处。苏联国徽制定于1924年,***案中为带镰刀斧头的地球,上为五角星,下为初生太阳,左右麦穗环抱。由写有国名的绶带相连。1947年制定的保加利亚国徽首次采用了齿轮***案。1948年制定的朝鲜国徽则画上了左右环抱的稻穗。
9月25日晚,、在***丰泽园召集国旗国歌国徽方案协商座谈会,马叙伦首先介绍了上述工作开展的情况,并说明了现有国徽***案还不成熟,其他人也表示对国徽***案不满意。最后,说:“现在国旗决定了,国徽可以慢一点决定。我看原小组可以继续设计国徽,等将来再交***府去决定吧。”此前曾说过:“国旗上不一定要表明工农联盟,国徽上可以表明。”
9月26日下午,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方案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一致决定“国徽:根据国徽***案参考资料,邀请专家另行拟制”。在9月27日的***协会议上,确定了国旗国歌,但未确定国徽。人民***协大会***团指示马叙伦、沈雁冰二人在会后继续担任拟制国徽的任务。
群贤协力设计国徽
新中国成立后,国徽制定工作是在直接领导下,由原第六小组的马叙伦、沈雁冰邀请专家进行设计的。当时,钟灵国徽审查组的秘书,负责联络、接待,齐燕铭、余心清也参与了一些工作。开始时邀请的专家有画家张仃(后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和周令钊、张光宇,青年艺术剧院的张正宇,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梁思成和林徽因、高庄等。
***协会议闭幕不久,清华大学营建系于1949年10月23日拿出一个修正***案:绘制者林徽因、莫宗江,提供意见者邓以蛰、王逊、高庄、梁思成。说明书写道:“拟制国徽***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带穿瑗的结衬托而成***案的整体。”色彩为金、玉、红三色。之后国徽设计工作停顿了一段时间,直到1950年春再度开始。这时张仃等人搞出了一个外廓仍仿会徽形式而主要内容为天安门的新***案,从文字材料看,这是一个色彩鲜艳的写实的斜透视的***案。周令钊也画过一个用透视***表现天安门的五彩***案,天安门上插着8面红旗,上面有五颗星。据张仃回忆,是马叙伦首先提出国旗上有五颗星,国徽上也应该加上,也做了这样的指示。
1950年6月初全国***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前,马叙伦将三种方式共8幅国徽设计稿,送交6月10日召开的全国***协第五次***会审议。马叙伦、沈雁冰所作的《国徽审查组报告》称:“计得有仿***协会徽拟制的五个***案,亦仿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案,另有以民族形式拟制的两个***案,一并送交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定。经***会认为均未恰当,指示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加以修正,另制***案。”
6月11日下午,马叙伦召集国徽组会议,讨论以第二种方式(美院张仃等的仿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案)为主,修正设计国徽***案的问题。会上出现了十分激烈的争论。
在会上,马叙伦传达了***会的决定。张奚若说,我与谈过后,认为采取上述***样,房子是必须加以修改的,要使颜色调和。梁思成发言,认为“国徽并非是一张***画……而天安门西洋人能画出,中国人亦能画出来的。故这些画家所绘出来的都相同。然而并非真正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采用天安门式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是要用传统精神或象征东西来表现的。同时在***案处理上感觉有点不满意,即是看起来好像一个商标,颜色太热闹、庸俗,没有庄严的色彩。将来雕塑上不易处理,是艰巨的任务。”张奚若、沈雁冰等多数人则认为天安门代表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沈雁冰还提出,有天安门,不要写国名。最后会议原则上通过国徽采用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会后,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的专家都按这一要求修正和重新设计国徽***案。
由于清华大学远在城外,很自然形成城里城外两个工作班子,城里都是美术家,城外都是建筑师,风格自然有所不同。梁思成有小汽车,联系还很方便。据钟灵回忆,他们经常在***瀛台的待月轩共同讨论和修改***案到深夜,但没有分家,没有公开提出过进行设计竞赛。“在设计思想方面,大家是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最后终于统一起来,捐弃了门户之见,和衷共济,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都抱着国徽设计得更加完美的一致目标,终于设计出大家比较满意的平面***案”。
清华的方案集中了集体智慧
梁思成,广东新会人,他是戊戌维新领袖梁启超之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在***北平时,炮兵曾专门请他在地***上对北平的古建筑做标记,梁思成为保护古都文物建筑立了大功。当时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十分赞赏梁思成等的***案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特色。同时,清华大学营建系是当时国内能将天安门***案画得十分准确并最有实力制作标准的国徽浮雕***案的单位。但由于在6月11日讨论修改国徽***案的会议上,梁思成坚持认为天安门和华表是封建皇权的象征,无论如何不能变成人民***权的象征。因此11日晚上,亲自找梁思成做工作,要求他在清华大学组织教师,按照***协***会的要求,改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设计国徽***案。
6月12日上午,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在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家中召集系里教师莫宗江、李宗津、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6人组成设计组,投入到新***案的设计修正之中,参加工作的还有罗哲文。
一开始,他们人人动手,画了一二十个***案,使用了多种颜色,放在一起讨论。林徽因感到某些五彩***案与商标很相似,便提出“徽”与“标”要有所区别,要有象征意义、要有民族特色、要程式化、要***案化,大家很受启发。在一个多星期的修改设计中,他们的指导思想逐渐明确。经过讨论,决定只用红、金二色,这是中国吉祥喜庆和古建筑崇尚的民族传统色彩,可与外国国徽相区别。修正后的***案也有所创新。一开始林徽因让朱畅中画天安门透视***,后来朱提议改用建筑师常用的立面***,他从系里保存的原营造学社古建测绘***中抄了一个百分之一的天安门正立面***,并将华表的位置向外移动,使***面更开阔深远。***案上方采用了经艺术处理的五星红旗。齿轮也采用机械制***形式。但此时***案上还写有国名,天安门还是红墙黄瓦。
6月15日,张仃也提出一幅新***案(张光宇、周令钊提供技术意见,曹肇基助理绘***),仍然是用透视***表现天安门的五彩***案,并附设计人意见书,针对梁思成主张多采用民族形式和反对采用天安门为***案主要构成部分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6月15日晚,国徽审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清华大学新绘制的3幅***案和美院张仃的新***案。梁思成发言说:“提示我,要以天安门为主体设计国徽的式样,我即邀请清华营建系的几位同仁共同讨论研究。我们认为国徽悬挂的地方是驻国外的大使馆和中央人民***府的重要地方,所以它必须庄严稳重。”并提出:一、国徽不能像风景画,不要成为天安门的风景画,外加一圈;二、国徽不能像商标;三、国徽必须庄严,所以必须避免用飘带。田汉则表示,风景画也不必太避免,最要考虑的是人民的情绪,张与梁颇有出入,张先生离我们近些,梁先生离我们远些,我认为他们两位的意见需要统一起来。
会议经讨论决定:“将梁先生设计的国徽第一式与第三式合并,用第一式的外圈,用第三式的内容,请梁先生再整理绘制。”据钟灵回忆,当时曾袭用过去挖公文的方法,是他挖补的,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以后张仃等人未再设计新的***案。
16日,国徽审查组再次开会审查梁的修订***案,又提出修改意见。沈雁冰说,曾询组外见过此***者之意见,或言张***美丽,梁***完整,但觉得两***都不理想。
根据大家的意见,清华营建筑系的同志日以继夜地推敲、修改***案,梁思成、林徽因两人也抱病一起讨论研究。他们奔波于清华与***之间,听取大家的意见,加以改进,有时还带上颜料、画笔到***去修改。先后绘过的***案不下二十个,最后终于拿出了比较成熟的***案。
6月20日晚,国徽审查组在怀仁堂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审定国徽***案,会议由沈雁冰主持,到会12人均为知名人士,梁思成因病缺席,派朱畅中搭张奚若的车子列席了会议。会场边上摆放着多幅***案(如***)。左一和左三两块大板子上是清华最后修正完成的两幅***案,左二和左四是美院的***案。张仃等人***案中天安门形象仍为五彩的透视***。大家比较各个***案,议论纷纷,从晚上8点一直争论到10点多钟,仍无定论。这时来了,征求大家的意见。田汉首先发言,赞成美院的方案,并列举它的种种优点,认为它明朗美观。接着张奚若、邵力子发言支持清华的方案,认为它庄严,有中国特色。发言者多数支持清华的方案,只有李四光等几个人仍在沉思。走到李四光背后,双手扶住沙发问道:“李先生,你看怎么样?”李四光指着清华的二***说:“我看这个气魄大,天安门广场很深远很大,天空一样大的五星红旗挂在天安门后面,伟大,有气魄,有民族特色。”又认真审视了一下***案,果断地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定了吧。”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接着,又问,清华的梁先生来了吗?张奚若答,来了个助教。问朱畅中,稻穗能不能改挺起来?!提出要修改稻穗,不要垂下来,要挺直。和马叙伦都认为,从颜色上看,清华用“金色和红色表现了中国特色”,而美院方案“红红绿绿,虽然明朗,但不够庄严”。郑振铎、张奚若、沈雁冰等认为清华方案“在艺术上非常成熟,结构完整而统一”。方案选中后,梁思成等人又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案的细节部分作了多次修改。
这次会议还决定了国旗、国歌、国徽中选方案的奖励问题。马叙伦、沈雁冰提出设一、二、三等奖,当选国旗、国徽、国歌方案为一等奖,一律奖1000万元(旧币,相当人民币1000元),创意用天安门作内容的奖500万元,照着画下来的也奖500万元。大家一致同意。马叙伦认为尽管体系性质不同,但清华中选方案(二***)是由美院最初绘有天安门的方案(六***)改造而来的,褒奖时要重视这一因素,所以最初创意与描仿画下来的都不能不奖。
6月21日,马叙伦、沈雁冰向***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国徽审查组报告》,与此同时,***协会议秘书处印发了梁思成等绘制的《国徽***样》。6月23日,***协一届二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徽审查组拟定的国徽***案。
6月28日,主持中央人民***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案及对设计***案的说明》。国徽***案的主要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以来的新民主主义***斗争取得了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诞生。
***案通过后,塑造国徽立体模型的任务经梁思成举荐交给了清华大学营建系副教授高庄。高庄是国徽立体造型的唯一设计者。他的突出贡献是没有机械地把已通过的平面设计***案做成浮雕***案,而是本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高度责任感,把从平面到立体的造型作为一次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坚持进行精益求精的造型修改,终于使新中国国徽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 “红色美术文化”资源 中学标志***形设计课 应用
在中学视觉传达标志***形设计课上,教师应该找到一个能让学生引起共鸣的切入点,那就是能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形设计的精神内涵,使标志***形的设计不再显得空泛,有了精神与内涵就易转化为***形。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对标志***形设计的过程、理念、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同时还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我们经过多年教学,把遵义的“红色美术文化”资源与学生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班徽设计教学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红色美术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可作为学生班徽设计的精神内涵的定位点。
遵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红色***名城,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城市的土壤里,融入市民的血脉中,每一个遵义人都对生活在这座历史名城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这就是遵义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可以把我是“红色遵义”的一员作为这次班徽设计的切入点。
这一设计定位要让学生懂得,设计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任何事物的形成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设计人员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传播者,必须重视自身的文化根基。鲁迅先生说:“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红色***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不屈奋斗史,中国的“红色***精神”是指中国***领导的中国***和建设历程中,培育出来的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反抗侵略、乐观向上、追求民族***的***精神,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作为红***长征的重要转折之城“遵义精神”正是“红***长征精神”的一部分。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该继承与发扬的么?这已是遵义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红色美术文化”资源体系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形成***形化的视觉语言。
“红色美术文化”资源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体系,本身涵盖的领域很宽泛,其表现形式有:雕像、建筑、绘画、民间工艺等美术领域。遵义的“红色美术文化”资源体系可以让学生重新回到这一段历史中,欣赏大量的有关遵义的红色美术作品。他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幅画面: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红***战士头顶上那闪闪发光的红星及遵义会议那决定历史的场面:***炮声、***号声、冲锋的呐喊声……一幅幅让人振奋的画面,激起爱国主义情怀,最后凝聚在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
标志***形设计是一种简单易懂的直观性视觉符号。它以显著、单纯、易识别的物象、文字、***形、色彩等视觉元素为直观语言表达特定的情感、意义和指令行动等。它往往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视觉化的形象***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标志设计要把一定的精神内涵转化成***形,而这***形要蕴含深刻的意义,如:在红色***战争年代红***旗这一红色标志正是象征红色***的特殊含义,旗帜中的五角星寓意在中国***的带领下,而镰刀和锤子代表工农***群众。整个旗帜寓意在中国***的带领下工农******队***群众团结一心取得中国***的最终胜利。中国工农红***八角帽上的红色五角星帽徽标志象征着无产阶级红色***是光辉灿烂的,我们的***队,我们的人民将一颗红星跟***走。这些***形早已深入人心,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语言。对于这种符号化的语言,学生可在班徽设计中加以借鉴和应用。我校七年级(5)班及七年级(6)班两位同学较好地将“红色遵义”的精神内涵有机融入了班徽的设计中,展现出了特有的遵义特色,见***1。
***一: 七年级(5)班和七(6)班两位同学的作品
三、将“红色遵义”与“青春校园”有机结合作为设计定位点。
“红色遵义”那不畏艰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的***精神,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设计激情,有了更厚重的设计根基,在设计具体标志***形时具有更显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想象力异常丰富、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的阶段,正确引导学生将“红色遵义”的理念与班徽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将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抓住“红色遵义”这一设计定位点,其次展示朝气蓬勃、青春自信的七中学子形象。通过这一定位过程,学生把红色遵义精神与遵义市第七中学的青春校园文化及班集体的蓬勃向上的形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青春乐观、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现代校园班级文化形象。以下分别为我校七年级(4)班及七(8)班几位同学的作品。
***2 我校七年级(4)班及七年级(8)班几位同学自己创作的作品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将地方特色与班级特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情”可依,有“形”可选,有“趣”可求,形成具体的设计方法及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创新,展现才华,挖掘自身的潜力,真正达到标志***形设计的学习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国家***.
[2]美术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红***长征史.中共中央***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篇10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校园,是载入我们驶向知识海洋的小船;校园,是我们童年记忆的书册。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雪白的教学楼,那白色的教学楼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有几棵爬山虎,那深绿深绿的叶子像一个永不回头的战士,顽强地攀登着这高耸入云的“珠穆琅玛峰”。它像一个个巨人在向我们招手。仔细聆听,教学楼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好像一只清脆悦耳的歌儿。
一走进教室,就看见整齐的桌椅,乌黑发亮的黑板,黑板上还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学们苦想冥思,想出版报设计,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漂亮大方的板报。后面整齐的摆放着劳动工具,地面一尘不染,没有一片废纸。我们的教室是多么宽敞明亮啊!
教学楼前,就是我们的乐园——操场。操场中间是一根直插云霄的旗杆,星期一的早晨,五星红旗跟着冉冉上升的红日,升到了旗杆顶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