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10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UCD;学生需求;教学设计;迭代设计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1)08-51-03

引言

UCD(user-Centered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产品开发的概念与方法。UCD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将用户时时刻刻摆在所有过程的首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产品的策略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在其后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用户的研究和理解也应当被作为各种策略的依据。同时,产品在各个阶段的评价也来源于用户的反馈。所以用户的概念是整个设计的核心。UCD的研究在国外计算机行业中已经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UCD理念设计的软件产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全面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用性。

我国的高校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且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很多的成效,在教学中也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但传统教学的模式,大多是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设计主要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识记,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进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师生交流合作、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但是这些改进并没有完全将学生融入到教学中来,学生还不是以主人公的方式参与到其中,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与主动,对师生间的互动缺乏热情,因此对知识的掌握流于表层,对知识的应用茫然。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没有对教学设计的最终用户进行关注,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UCD软件设计理论研究和实际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如果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应用到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中,可能是非常有益的。

1、 UCD软件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联系

通过将UCD软件设计和高校教学之间进行类比,可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类似关系,比如学生相当于软件用户,教学设计过程相当于软件设计过程,学生的考核相当于软件用户对软件使用评测。通过这种类比,将UCD思想应用于教学设计中,有助于理解“关注最终用户――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利用UCD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1.1 UCD软件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类比

1.1.1 终端用户

UCD软件设计产品的用户是软件的使用者;教学设计的最终用户是学生群体。

1.1.2 实施者

UCD软件设计是由软件设计系列人员完成;教学设计主要是由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完成。

1.1.3 用户使用形式

用户使用UCD软件时,主要是通过软件界面与之进行交互活动,从而使用软件完成任务;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上课、做实验、参加辅导、自我复习,最终参加考试。

1.1.4 ate过程中的关键活动

UCD软件设计在研究用户之后,将从用户特征数据中抽象出用户模式、用户的心智模型,选择出相对应的设计模式;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从中得到有助于教学设计的信息,比如,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课程,哪些课程与当前教学课程相关;对于当前教学课程,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教师对当前课程要教授什么知识内容;然后就可以安排知识点的先后顺序、随堂练习、学生的分阶段实践任务等。

1.1.5 目标

UCD软件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软件具有高可用性;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知识内容、良好的教师解说、容易理解的任务分配。通过良好的教学使学生的成绩与知识层面、技能共同提高。

1.1.6 反馈

在UCD软件设计中用户需要通过软件反馈信息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教学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特定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1.1.7 评估方式

UCD软件通过多种评估方式来评定其软件的可用性;教学设计的效果,是通过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信息来确定的。在课程进行期间,可以进行基于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的测试或意见调查;课程结束后,可以进行满意度调查或最终的总体评价。

1.2 类比结论

通过类比,我们发现在这两个领域里有很多平行内容。UCD设计的宗旨是关注终端用户,使软件产品的界面交互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在教学中,学生即是用户,教学设计即是产品。从UCD角度来看,在教学设计中如不考虑目标用户――学生,对设计一门课程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就等同于在软件设计中忽视用户。因此为了使教学设计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心智模型,学生能更好地融入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增加对学生的关注,让教学设计面向其用户,即面向学生。

将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应用在高校教学设计中,就是要在教学设计中关心其最终目标用户一学生,关键在于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学设计的真正需求,结合教学实际,在学生参与下共同进行迭代式的教学设计。

2、教学实践

笔者将UCD设计理论进行了教学实践。在重庆三峡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二的一门课程中通过运用UCD软件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检验该理论运用于教学中的效果。在本次实践中,计划对前一学期选修改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并让这些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

2.1 实践背景

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教授动态网站设计课程并不容易。一方面,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因为他们仅仅将动态网站设计看作是网页页面的设计。另一方面,这门课程只有3学分,学时通常大约为48学时。该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实际项目占总分数的20%、理论笔试占80%。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将介绍本课程最基本的概念,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去理解该课程。实验环节主要集中在学习具体的动态网站设计方法上。

2.2 学生调查

有三个重要的原因促使我们必须对上一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2

一、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较为枯燥,而且小学生长时间注意力集中比较难,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针对这一特点来进行改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以此来将学生注意力一直保持在课堂上。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喜羊羊去一家广告公司应聘广告设计师这一职位,公司老总向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有一个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广告板,想要在上面铺设一层广告纸,我们需要多大的广告纸?”最后喜羊羊顺利通过考验,得到了广告设计师这一职位。那么喜羊羊是怎样得出所需广告纸答案的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进而可以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二、创设活动性问题情境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很难在一堂课时间内都保持安静,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进而降低学习效率。针对这一特点,教师不如“将计就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比较疲惫容易开小差的时间段内,为学生创设活动性问题情境。通过合理性活动,不但能重新调动起学生积极性,而且营造了比较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更高。例如,在学习“测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室内物体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教室内什么物件最大呢?语文课本和数学课本哪个比较大呢?你是怎么确定的呢?”“数学课本长、宽、厚度是多少呢?”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回答,这时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确切地回答问题,并针对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经验来学习知识。如“同学们都测量过身高吧,平常人们说的高1米2是怎么测量的?其中这个‘2’指的是什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活动性问题情境的创设,重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测量的相关知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刺激性问题情境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被家长捧在手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很强的争强好胜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激将法”来刺激学生主动学习,带动整个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3的倍数”时,教师可以随便写一组数,如213、153、126、171、456、451,然后让学生计算哪些数字是可以被3整除的,比比哪位同学计算得最快,最后找出最快的学生并激发其他人对此学生的羡慕,然后再将他们“打入地狱”说:我比他速度快多了。学生听了会不以为然地说因为数字是教师自己出的,当然会快。这时教师就可以刺激学生:“你们随便出一组数字,我肯定比你们快,不信大家比比?”这时学生就会有一种不服气、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比较,学生会气馁地发现,确实教师比自己快很多,然后教师就可以抛出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算得这么快的吗?”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在教师讲课时更加认真听讲,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创设关联性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情境创设时所具有的关联性。通过关联性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本节课程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时,教师可以设置创造性问题情境,以班级人数比例入题,“我们班男生25人,女生15人,那男生女生各占班级人数分数是多少?百分比是多少?”“我们上次单元小测,及格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80%,其中80分以上的有15个人,那么我们班及格的人数是多少呢?8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呢?”通过类似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再比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就学生课外读物内容进入教学内容:“老师想根据大家课外读物内容做一个统计,大家说应该怎么做呢?”“扇形统计与条形统计有什么区别吗?分别应该注意什么?”等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学生对学习知识点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关联问题的情境创设,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3

   学校来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主要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开设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尽量达到100%,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工作措施:

   1、继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在学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下,确保实验室全年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2、积极作好实验室日志、计划等的填写和管理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做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作好平时实验日志的填写。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整理工作。

   3、完成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努力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管理,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积压浪费情况的发生。

   4、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辅助的作用。

   四、其他相关工作:

   1、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实验室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学校来年工作计划    面对21世纪的需要,中国不仅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还要培养大量高质量的人才,为达到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的需要,我们学校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校领导将心理卫生、心理教育提到工作计划中,准备在新的一年将组织一些心理专家来校讲课、指导。提高广大教师心理教育方面的业务水平,心理健康教师继续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

   2、建立健全心理卫生人员的联系网络,及时了解反馈学生中的信息问题,以利于对心理卫生的宣传有针对性。

   3、继续对新生开展适应中学学习、中学环境的教育。搞好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建设,让智商与情绪商同时健康发育。

   4、继续对学生进行中考、高考前的心理指导;平时对同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5、在学生中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专题讨论,形成一种重视心理保健的氛围和舆论。

   6、扩大声势,搞好宣传。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电脑网络,推出心理健康网页,定期刊出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的知识。

   7、及时总结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方面的情况,推广心理建设方面的经验。

   学校来年工作计划    一. 日常活动

   1. 私球管理:学校已提供专门的球柜供各班放置私球,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教处老师反映,体育部也会配合纪检部做好定期监督检查工作。

   二. 大型活动

   1. 运动会:我部将与各部积极合作,维持比赛秩序,看台秩序,规范比赛内容,保证运动会的有序进行。

   2. “5对5”男篮球赛:为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本次裁判选用工作将交由志愿者部统一安排。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4

云计算是什么

所谓云计算,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是这样定义的: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便捷地、随需应变地从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的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及服务),资源能够快速供应并释放,使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

这个定义看起来非常枯燥,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可能都看不太懂,但是实际上云计算也不神秘,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而是一种集技术、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模式。比如我们熟悉的E-mail,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云计算,你只要找到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E-mail,而这些E-mail到底存储在哪里,背后是怎么运行的,是谁在管理,你都不关心,你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够享受稳定的E-mail服务。

再如云计算中一种比较典型的应用“云存储”,过去我们一般利用硬盘、移动硬盘、光盘或优盘来存储文档,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假如自己在办公室电脑中编辑了一个文档,回到家里想继续编辑,就需要用优盘拷贝回来,或用E-mail发送回来。而现在就比较简单,采用“云存储”技术,大家可以将文档存储在“云”(有时称网盘)中,回到家里从云中***下来即可。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很好的云服务产品,比如百度云,承诺提供2T终身免费空间,而且存储速度还比较快,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大大方便了文档传输。理论上讲,这些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维护的专业存储服务器,其安全性应该会高于我们采用移动硬盘存储资料的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不去严格地讨论,云计算其实也是比较简单的,似乎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将服务器等软硬件放在后台,由专门的机构去管理。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并不关心这些软硬件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也不需要拥有这些软硬件,我们需要的只是能够随时随地调用这些服务就可以了。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根据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不同,云计算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层次的服务模式: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1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

所谓软件即服务(SaaS),它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传统软件一般都采用光盘或其他形式给用户,用户将其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而在SaaS模式下,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安装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不需要再购买该软件,也不需要负责该软件的管理、维护等工作,只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向厂商购买需要的应用软件服务,按购买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即可(当然,也有免费的)。简单地说,用户购买的不是这个软件,而只是软件服务。

平台即服务(PaaS)是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软件研发平台的服务模式。传统企业要开发一个软件时,往往是将微软或其他公司提供的开发环境(比如VC)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开发。而在PaaS模式下,厂商将一个完整的运行和开发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用户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开发、测试和安装软件,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比如,过去一个学校要想建设自己的网站,可以使用.NET或Java等开发环境开发,然后安装在服务器上。现在有一些企业会提供一个内容管理系统,学校只要像编辑文档一样***创建、维护和即可,非常方便。当然,平台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软件,因此PaaS理论上也可以算作SaaS的一部分,只不过SaaS强调普通用户的应用,PaaS强调系统平台层的应用而已。

所谓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指的是厂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硬件环境的服务模式。传统情况下如果要搭建网络系统,首先需要购买服务器、路由器等软硬件设备,一般还需要自己建设数据中心,自己提供相关服务。在IaaS模式下,厂商会建好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器、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操作系统,用户购买相应的服务,就能通过互联网使用相应的服务。比如过去一个学校如果要建设网站,可能需要购买服务器等相应设备,而在IaaS模式下,学校只需要购买专业厂商提供的虚拟主机服务,将自己的网站安装在该虚拟主机上即可。

云计算的部署模式

以上根据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内容将云计算分为了三种模式,那么根据云计算的提供者,也可以将云计算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

***2 云计算的三种部署模式

所谓公有云,指的是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这一类云一般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一般在较大范围内面向企业甚至个人提供服务。比如目前很多地区的学校通过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提供的网络上网,实际上就是一种云服务。再如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云存储服务的百度云,任何人注册登录后,都可以***上传、***和分享文档资料。

所谓私有云,指的是专门为特定用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相对来说服务质量、安全性都会更好一些。比如一个学校可以自己打造一个私有云,用来给本校的师生提供云存储等相关服务。这个私有云可以是学校内部的IT机构打造,也可以外包给专门的云服务提供商。具体应用时,可以安装在学校内部的数据中心,也可以托管在外部的数据中心。

所谓混合云,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私有云或公有云)混合组成,他们彼此虽然是***的,但是通过标准接口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和应用程序的联系,共同为用户提供云服务。

为什么要采用云计算

互联网诞生已经大约50年了,在中国大规模发展也已经20年了,为什么以前大家不怎么提云计算,而最近这些年却如此关注呢?先来看看这些年互联网的变化情况,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历年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网民只有大约6800万,而2013年则有5.91亿。20多年前,甚至是10多年前,计算机应用远没有今天普遍。那时候使用计算机的人基本上都是科研人员、大学生、白领等专业人员。今天,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农村老人,几乎都在使用计算机,即使不用计算机,也可以花几百元买一个智能手机,也能上网浏览信息,使用QQ和微信。

当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都开始频繁地深入使用互联网以后,大家对互联网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就如铁匠铺逐渐被钢铁厂替代,裁缝铺逐渐被服装厂替代一样,过去的小手工作坊式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就需要逐渐被云计算模式替代了。

采用云计算模式的好处,大致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让普通用户使用IT像使用自来水一样方便。就IT使用来说,中小学和大学中的学院(系)实际上都是普通用户;就普通用户来说,自然希望使用方法越简单越好,但是实际上IT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复杂的功能放到后台,交给专业机构去维护,而将前台使用界面做得越来越简单,理想状态就是让普通用户像使用自来水一样方便。

二是可以节省资源,并实现规模效益。云计算实际上暗含了“共享”的理念。比如过去一个学校购买了一个服务器,很多时候可能这个服务器是闲置的;而在云计算模式下,服务器的CPU、内存等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你不用的时候正好其他人可以用,这样实际上节省了资源。事实上,对现在的软件系统来说,服务100个人和服务1000人、1万人、10万人,在成本方面差异并不是非常大,所以,采用这种模式确实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

三是可以使组织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中就曾将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三个方面: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和新机器形式的技术进步。在亚当・斯密看来,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进步作用。在近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看来,不仅仅是通过流水线实现分工,“组织要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都必须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核心业务,才能取得成功。比如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它只是专注于设计,这也是苹果最擅长的工作,而将生产过程外包给了富士康公司。

对于教育信息化也是如此,最初在学校推广信息技术的时候,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很新鲜,所以很多中小学都很积极地购买服务器、开发网站等。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一些校长就会想,作为学校,我们的核心业务应该是教学,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讨论和管理这些服务器、路由器、平台、软件等事务吗?这些不是中小学擅长的业务,我们能管好吗?

在种种因素推动下,就可以采用云计算模式,将复杂的信息技术管理、维护交给区县(甚至是市、省、国家)专门的信息中心,那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对于普通中小学来说,我们只是使用这些服务做好我们的教学就行了,这是我们的核心业务。

云计算支持下的数字校园

当前数字校园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中小学校长动辄能拿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数字校园建设经费,可是这些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呢?目前来看,购买硬件是最容易花费的,所以有的学校就去买了一堆服务器等高级IT设备,可是后来发现学校内部的IT人员根本无法将这些设备充分发挥作用,过几年可能就都淘汰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基于以上讨论的云计算模式,各学校在建设数字校园时需要认真思考,在云计算模式下,究竟什么是学校应该买的,什么是县里区里应该买的,什么是省里或国家应该买的,什么又是应该由企业提供的?简而言之,我们认为,普通中小学只需要买必须买的,比如计算机教室装备、教师和学生用的终端设备等,其他能由区县信息中心(或更高级机构)统筹的尽量由区县信息中心统筹,比如资源系统、网站系统等,都应该由专门的信息中心来负责,学校只是使用该功能即可。

具体而言,我们有如下的建议。

1. 学校真正成为“端”。如前文所述,云计算通常有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部署模式,现在从国家和各省层面也已经开始部署自己的教育云。云计算理论上说可以提供涵盖硬件、平台、软件的服务,因此每个学校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软件和服务方面成为“端”。学校将数据和与数据相关的硬件放在“云”上,与数据相关的服务也委托“云”的承建方来承担;学校尽量不单独建设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尽量不建单独的网站内容服务器,避免形成数字孤岛,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资金,而将资金更多投入到师生终端设备、信息化教与学环境设备上;“端”里要建设好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相关的软硬件设备,比如建设信息化教与学环境,与物联网相关的数据采集、传输设施等。让学校成为“端”的前提是快速、稳定的互联网络,因此学校应该着力优化现有的网络条件,保障顺利高效、安全稳定地接入“云”。

2. 学校“端”的特色发展由社会企业打造。采用了国家、省市的“云”之后,学校或许会担心信息化没有了特色。在云计算模式下,学校的信息化特色可交给企业来打造,通过购买企业的技术与服务,为学校的信息化提供一些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应用;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建的形式打造学校特色资源。当然,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来说,还可以自己设计服务于师生发展或教学需求的系统平台。事实上,采用由社会企业提供平台、资源的形式来打造数字校园发展的特色,也是加入了该企业向其所有服务对象学校的私有云,也可以说是云计算的一种应用。

3. 学校“端”更专注于核心业务。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模式以及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逐步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核心共识。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在云计算背景下,作为“端”的学校也应该更多地专注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学校的技术人员注重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提供服务,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管理应用来促进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而将硬件设施维护与更新、平台系统技术层面的运维交给“云”;重点探索信息化课程设计、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改革等,提升学校的教育治理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实现全员参与的民主化管理。

结 语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还是有疑问,我把数据都存到云中,云飘走了怎么办?我把课件都存放到市里或区里的服务器上,上课时网络断了怎么办?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许多去过芝加哥的人都纷纷赞叹芝加哥的摩天大厦,说现代化建筑原来也可以这样漂亮。大约100多年前,芝加哥市中心发生了一场大火,许多建筑都被烧毁了。但是却给摩天大厦的建设者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崭新的芝加哥拔地而起,成为现代化摩天大厦的代表城市。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在最初的二三十年中,这些摩天大厦的老板还在讨论,大厦究竟应该靠外部电网供电,还是自己在地下室发电呢?事实上,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大厦是在地下室安装了发电机,老板们买煤自己发电。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时候外部电网可能不太稳定,有时候可能会断电,所以为了确保万一,他们要自己发电。1930年左右,人们就不再讨论了,因为几乎没有大厦再自己发电了,外部电网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外部服务了。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应用云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算作发展中的问题。***曾经说过,改革开放碰到的问题比不改革还要多,但是不应该停止改革,应该深化改革去解决改革中碰到的问题。应用云计算亦是如此。应用中碰到的问题比不应用还要多,但是不应该停止应用,而是应该继续深入应用去解决应用中碰到的问题。相信终有一天,计算(云计算)会像水网、电网、煤气网一样成为一种标准的外部服务――“计算网”。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5

论文摘 要: 创新大学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化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结合pbl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索进行阐述。

一、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设计能力欠缺,问题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将随机抽样等同于随便找被试,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等同于问卷法,不知道如何阅读心理学文献等现象并不少见,能自主发现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已有教材主要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过程或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为主线,理论阐述过多过细,内容晦涩难懂,实践环节不够深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心理阻力。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知识理解和应用等已势在必行。

二、基于pbl教学的基本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西方大学教育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思路,最早源于西方医学教育实践中,并以解决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实践之间的分离现象为原动力。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pbl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实践,构建整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核心”[1]。从教学角度看,pbl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历程,使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的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和自主学习品质。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2]。有证据表明,pbl教学在促进综合性专业知识、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pbl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pbl的认识逐渐增多,绝大多数文章以pbl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侧重介绍pbl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相关经验;少数理论性文章则围绕pbl的流程、步骤或个别要素进行论述,好像pbl是一种可以按照既定流程或工序加以实施的教学工具,这其实是有悖于pbl的初衷的。在实施pbl教学改革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课程内容相结合,pbl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目前学生反馈情况看,比较有效和值得倡导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一)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在全面分析国内权威教材的基础上,除“pbl课程导论”与“课程总结与测评”外,我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体系重新调整为理论和实务两大大模块,前者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体系”、“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心理学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评析”、“从研究思想到研究假设”等四个主题,后者包括“访谈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观察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问卷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和“质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等五个主题。其中,除了“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部分外,各个主题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如撰写文献评析报告、拟定研究主题、编写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等。

(二)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

大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发生什么?这是pbl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问题。在pbl教学中,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意味着大学课堂既不是大学教师自我展示或自我陶醉的场所,又不是教师寻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3]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活动得以逐渐展开的具体情境;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是师生角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一旦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和权威被消解,平等、自主、合作、分享的心理场域就会形成,学生和学习活动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三)引导积极思考,鼓励合作分享。

心理学科学研究中不乏重大的哲学或理论问题,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导学生在思考、质疑和分享智慧中理解基本理论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主题时,我引导学生对西方心理学史中各个流派的历史沿革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通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总结”等环节,梳理出心理学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特定的研究方法总是以特定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沿革反映了研究内容的改变,并始终为心理学理论服务。

(四)从“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转变为“案例”或“问题”的探究。

pbl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4]。真正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中,而是存在于真实问题的或案例的探究之中。设计问题或案例,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1)问题是真实的;(2)问题是有意义的;(3)问题是结构不良的;(4)问题范围是适宜的;(5)问题应该使学生能够从团体中获益而不是受阻。比如,在讨论关于“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主题时,我首先介绍“权力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吗?”的实验报告,通过小组内部的协商讨论达成共识,而小组之间则相互辩论而推动讨论的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案例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研究设计中诸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化原则”等核心问题,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批判能力。

(五)从“教考分离”到“学考统一”。

从目前看,在课程考试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呈现出一种彼此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在pbl教学的课程总结环节,我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提出考核的重点内容、最佳考核方式及其合理权重,教师的任务则转变为实现考核目标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题内容的设计。实践表明,这不仅减轻了大学生的考前焦虑,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当然,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如何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避免懒汉行为和两极分化,建立与pbl适应的考核方式,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等都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john r.savery.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9-20.

[2]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出版中).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6

创新能力是做好平面设计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要具有新颖的观念和思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要努力做到标新立异。在学生的各种能力中,比较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在学校平面设计课程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或者是协作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要想发挥学生的创新性,需要以主体性的特点作为辅助,在对教学工具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行设计,在其感兴趣或者是熟悉的物品中找到设计的灵感,深入挖掘自身的创新能力。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找到不同的设计方式,然后将众多复杂性的物体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到其中的共性和个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取决于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会相对较为活跃,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会表现出其内在的潜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不断提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对基础的知识进行讲解,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只有将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都明确,才能将平面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包括门面招牌,广告宣传等进行设计,增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学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创新心理。在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创新心理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新心理进行把握,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的形式,要将创新的心理分成不同的类型,充分认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等。可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要从这些思维入手。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学生们的思维出现了瓶颈或者是遇到了难题,教师应该不断对其进行启发,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要明确,创新的精神是靠后天的培养,只有不断地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练习,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创新。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培养是现如今平面设计工作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们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来看,多数都是依赖于老师和课堂的教学内容,但是从社会发展以及对教学内容吸收的状态上来看,这种学习方式远远不够。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因为,从平面设计教学中可以看出,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如果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较为狭窄,只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在讲解课堂内容之后,要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形成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下也不断地进行思考。或者安排一部分时间布置若干综合训练课题(比如设计贺卡、各种产品宣传等),然后把时问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查找相关的资料及制作技术,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完成课题。在课程结束前,可以根据课题的选择情况,组织同类课题小组进行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把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练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比较大的设计课题,让他们从大体上了解课题制作的过程,以及课题制作过程中的制作步骤和思考方向,并让学生自己先看懂制作步骤,然后通过模仿做一些比较小的平面设计题目,这对于学生的自学、***思考以及对设计的兴趣都将有很大帮助。

3利用命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平面设计教学必须加强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平面设计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的设计能力达不到较高水平,仅能作简单的***片处理或设计方案,若教学内容仅限于此,学生毕业后还是不能很快用平面设计软件解决专业的设计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教材结束时为学生安排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学过的设计知识和技术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比如:命题设计一些产品的广告宣传、书籍封面、新年贺卡等。此外,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教师适当加以指导,设计题目确定后,页面形式、设计内容、设计作品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同时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老师所留题目,上网查找有关设计资料,挑选所需***片,这样既开阔了思路,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的局域网,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用网络把知识传送给大家,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微机房听课精力不集中的缺点。

4结论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7

1核心问题的设计策略

教材结构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核心问题的自身特点是教师进行核心问题设计的三个重要立足点.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把握,明确学生的认知目标,以及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哪些体验以及进行哪些操作;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并对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进行界定,并从中筛选出学生有必要着重探究的内容,进而明确核心问题的对应范围.那么,怎样的核心问题才是有效的呢?1.1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扣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要认识到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恰当地运用才能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简单、重复、目的缺失的提问,不但无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更会给分散学生的精力,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核心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主旨,以推动学生的认知构建.1.2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启发性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课堂教学中良性刺激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启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信息化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视线也日益开阔,他们有着丰富经验和信息的积累,教师提出恰当的核心问题启发他们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推动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而有助于他们认知的顺应和同化.1.3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特质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激起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问题的开放性往往因为条件的缺失或冗余,直接导致分析角度和处理思路的不唯一,这必然会激起学生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通过彼此讨论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案例1《密度》教学设计中核心问题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对比核心问题的有效设计: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有,则可能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无效设计1: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理由:上述提问明显限定了关系的必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无效设计2: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理由:“同一种”一词缩小了学生的视线范围,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认识到密度也正是用来区分物质的一个关键量,因此“同一种”一词冲淡了密度学习的重要性.

2系列问题的设计策略

初中物理进行概念教学的有关设计时,除了要考虑核心问题的设计之外,还需设计围绕探究内容展开的有内在关联的系列化问题.系列问题和核心问题一起搭建了课堂教学的提问体系,他们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着物理规律的探究和认知,恰当的系列问题设计是对核心问题的必要补充.案例2《密度》教学过程中系列问题的设计首先通过情景创设,并对学生提出系列问题之一:请问你刚才看到什么现象?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提出本节内容核心问题: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请你来说说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将可能有着怎样的联系?结合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有关猜想,教师继续以追问的形式提出系列问题.系列问题之二:联系到刚才所观察的现象,你能发现或提出哪些问题呢?为什么你会认为物质的质量应该与其体积成正比呢?系列问题之三:如果要定量研究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怎样进行实验?系列问题之四:实验过程中要对哪些物理量进行测量?需要哪些仪器?具体操作如何?系列问题之五: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你对质量和体积关系的猜想获得证实了吗?……

3教师的倾听策略

高效课堂倡导良性的师生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会提问,更要学会倾听.学生在对自我认知进行表达时,教师要注意倾听的技巧,并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回应学生.在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时,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应的学生身上,表达对其见解的充分关注,以及对他个人的充分尊重.学生通过教师的举止获得正面的情感反馈,因此会信心倍增,其对解决方案表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都会有所提升.但是如果教师在学生进行答案表达时,时而目光游离,时而不耐烦地紧锁眉头,这些会对学生的情绪带来干扰,使其感到紧张或压抑,进而导致表达质量下滑.此外,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阐述,应该在学生讲述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教师在进行倾听时,不仅要把握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要推断学生答案的思维过程.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识记,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自我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完善,所以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答案描述来对其思维方式进行诊断,发掘学生已经知道哪些内容,明确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缺陷,这会成为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

4教师的启发策略

当学生的答案表达出现错误或者是因陷入僵局而卡壳时,教师不能直接放弃这次提问,因为这会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教师应该灵活应对,采用各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或是对处理方法进行调整.相关的启发性策略有:提示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说明问题提出的目的;更换提问的角度再次对问题进行陈述;对学生答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直接点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等等.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或是再次复述问题,也能起到较好的启发效果.案例3《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策略教师创设实验情境:分别将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放在天平的两端,学生会观察到体积大的一侧发生下降.教师提出问题:上述现象给你怎样一些认识?学生可能答: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继续问:你凭什么会认为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呢?学生可能答:因为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对于这样的错误答案,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启发,例如进一步提出问题: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就一定成正比吗?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两个量之间要构建正比例关系要满足怎样的条件?请进一步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论断是否正确?以此引导学生由定性认知到定量分析,在纠正自己认识的同时,也在实验中逐渐得到铁与铝这两种材质的密度特点.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8

《微机原理》课程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抽象、理论性很强,学生普遍感到摸不着,看不见,不好学。以往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更不用说能够把所掌握的软、硬件开发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简单系统的开发上,为此,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特别将形象化教学法应用到理论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要经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课中处理教学重点、难点,上课过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通过学生对PC机的认知开始讲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进而脱掉外衣,去掉打印机、显示器等设备,呈现给学生的是微型计算机,再去掉存储设备、接口,就剩下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微处理器,这样讲述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学生容易记忆,其效果:第一学生们由熟悉的系统开始认知,较易理解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第二,引出本课程的重点。其效果远比介绍微处理器加设备再加外设的方式要好。

三、形象化教学法的应用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了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外,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化教学法。

形象化教学法即用日常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现象解释陌生的、复杂的、抽象的、不易了解事物和不易理解的概念。或应用视频形象化地将复杂的工作过程和抽象的概念展示出来。形象化教学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和事物的理解。

在《微机原理》中,存储器编址和寻址方式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我们将存储器比作一幢办公大楼,每个房间好比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通常办公楼房间的门牌号是按楼层号+序号进行编排的,每个楼层有不同的单位或职能部门。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地址的编排也类似,段地址好似楼层号,不同的段有不同的用途;偏移地址好似门牌号中的序号,由于我们到了相应楼层后,只找序号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房间,因此偏移地址也称为有效地址。

下面,用生活中的两个例子进一步比喻说明。

第一个比喻说明“基础地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的思想:

比如说,模拟中心、教学楼、办公楼同在一条笔直的单行路上,模拟中心位于路的起点(从路的起点到模拟中心的距离是0米)。

模拟中心 教学楼 办公楼

・・・

0 m 1000 m 326 m

读者要去办公楼,问那里的地址,可以用两种方式告诉他办公楼的地址:

1.从模拟中心走1326m到办公楼,这1326m可以认为是办公楼的物理地址。

2.从模拟中心走1000m到教学楼,从教学楼再走326m到办公楼。第一个距离1000m是相对于起点的基础地址,第二个距离326m是相对于基础地址的偏移地址(以基础地址为起点的地址)。

第一种方式直接给出物理地址1326m,第二种是用基础地址和偏移地址相加来得到物理地址的。

用第二个比喻进一步说明“段地址×16+偏移地址=物理地址”的思想:

为上面的例子加一些限制条件,比如,我们只能通过纸条来互相通信,读者问办公楼的地址,只能将它写在纸上告诉他。显然,必须有一张可容纳4为数字的纸条,才能写下1326这个数据:

可以写下4位数据的纸条

1 3 2 6

假设现在没有能容纳4位数据的纸条,仅有两张可以容纳3位数据的纸条。这样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他1326这个数据, 在第一张纸条上写上100(段地址),第二张纸条写上326(偏移地址),如下***所示:

两张可以写下3位数据的纸条

假设我们事前对这种请况有过相关的约定:对方得到这两张纸后,做这样的运算:100(段地址)×10+326(偏移地址)=1326(物理地址),如下***所示:

两个3位数运算得到4位数据

Pentium CPU就是这样一个只能提供两张 3位数据纸条的CPU。采用形象教学法,可以使理论性较强的课堂别开生面,取得很好的成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对微机系统的理解,将抽象问题逐步明朗化。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CPU编程结构中各部件的功能和实际作用。后续的各部分章节则再系统讲解相应内容-指令系统、存储器、汇编语言设计。引入实例更加深入学生对CPU内部组成元件的理解和和掌握,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9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消费心理学是一项有着意义却普遍缺失的内容。为了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妥善的纳入消费心理学内容,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设想,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改善设计创作,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一、消费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存在意义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门类,商业性是其基本属性。广告、标志、版式、包装、展示以及“vi”设计等,无不因商业上的需求而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商业平面设计作品,其内容往往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展示、宣传,其对象,即该作品的目标受众,往往是其所展示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商业平面设计作品的作者,受众对该商品和服务的心理诉求,是其进行设计创作无法绕过,必需思考的问题。因而,具备一定的消费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非常有必要对其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学教育。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围绕着构成这类基础课程和标志、海报、包装、“vi”设计等应用课程来组织,像消费心理学这样的市场导向性课程的意义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却与市场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在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消费心理学教育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存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部分学校也进行了将其纳入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探索。然而,对于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来说,在短短三年的培养时间内,教学内容本已较多、课程也比较紧凑。那么,如何将消费心理学教育稳妥的纳入到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理由如下:

1.不宜过早地给学生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

高职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几乎都是绘画基础课程,对设计几乎一无所知。入学后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夯实他们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的功底,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渐进地教授他们平面设计的知识、技法,培养他们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如果在他们还没完成平面设计的基本课程,完全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时候,就过早的给他们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摸不清头脑、理不清思路。

2.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同时,此时的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社会、接触市场,通过实习和找工作的经历,对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市场和消费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和了解,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3.毕业设计阶段的消费心理学教育最具效果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挑战、他们有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主宰——消费者心理的渴求。而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他们根据兴趣、根据对职业发展的意愿或者实习的经历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时候,都有着完成一件足以证明自己实力的完美作品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在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毕业设计阶段紧邻就业,这时候组织他们学习消费心理学知识,且经过与毕业设计项目的结合运用,印像清晰、深刻,在毕业开始工作后,这些刚学到的东西拿来就能用,具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消费心理学教学实施

1.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

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是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环节。由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往往一边忙于实习,找工作,一边进行设计创作,能够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讲授消费心理学知识内容,不可能像商务、市场类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全面,而应对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在内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进行概括性、普及性的讲解,并对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消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消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消费心理分析。

对于讲授的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请校内外教授消费心理学的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专业老师的讲座,因其经验丰富、内容全面、讲解权威,显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没有这种条件的,则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收集、整合一些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视频、教案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凭借自身理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解。而这就要求指导老师熟悉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再演绎能力。而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讲授,指导老师都应选择一些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教材、文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学习。

2.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分析

在完成了基本知识理论的讲授之后,指导老师便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消费心理学原理,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心理分析。

进行心理分析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对自己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分析作业。也可以将有相似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组合起来,成为受众心理分析小组,小组成员间分别针对各自设计项目的目标受众人群心理进行相互讨论分析,并完成各自的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设计项目目标受众人群消费心理特征的判断和确立,包括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层次、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理性程度、细致程度、情绪和偏好的持续程度,对流行和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的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在消费的目的性、浏览、选择和购买习惯,对品牌、包装和广告宣传的认同度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偏好特征,这些设计作品的定位的影响因素。第二,目标受众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和受众的消费心理特征,构成了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心理诉求,对消费动机的分析决定了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吸引受众眼球。第三,设计作品方式,通过对设计作品、接触受众时的方式、环境对受众产生的感官影响和心理变化的分析,为设计作品的设计创意寻求依据,设定条件。

3.对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调查

学生自己或者学生们之间运用刚掌握的消费心理学知识,针对目标受众所进行的理论分析,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而检验理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实践。所以接下来要求学生们运用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分析方法,对拟定的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进行现场调查。

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等。受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的组织能力、物质条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前三种相对简单、便于开展,较为适合作为受众心理调查的方式,其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解受调查者信息的问卷法,因其使用预先编制的问卷表格,标准化的问题设计使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因而最为适合学生采用。

问卷调查由设计、组织、调查、汇总、分析等一系列步骤组成,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分组开展,分工合作。这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心理分析小组,就可以由此延伸为心理分析调查小组。问卷表格应由学生小组根据设计项目的调查需求自行设计,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表格应包含受众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形式上应多做选择,减少文字填写量,从而方便受访者填写。

组织对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调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通过在现场调查中与目标受众的沟通交谈,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又因为与目标受众的直接接触,为即将开始的设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而通过将调查结果与之前的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补充和完善,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的经验更加丰富,充实。

4.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

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总、分析,掌握了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动机,也就是把握了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也就有了准绳。

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决定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入手、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对于平面设计作品而言,就是为满足目标受众人群的主要心理诉求,决定从其设计内容哪些方面的特质、性能入手,采用何种创意烘托该特质、性能,使用那些元素构成画面、采用怎样的色彩搭配、形成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比如设计一款为年轻人目标消费人群的服装品牌海报,可以突出其时尚、运动、自我等方面的品质风格,可以通过展示其品牌代言人的青春魅力、运动活力的画面,采用新潮、简短、有力的流行广告语来反映这些品质,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搭配、充满动感的线、面构成,炫酷的字符设计等,形成直接、明快的设计风格,以满足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诉求。

完成了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作品创作的消费心理学准备即已完成,即可进入设计创作阶段。对平面设计专业结合毕业设计实施的消费心理学教学也就由此收官。

四、结束语

通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实施,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知识,提高了运用消费心理学方法改善创作,增强作品市场适应力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能够设计出符合受众心理诉求的成功的设计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10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加工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比较、分析、综合等心理操作,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知识处理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同时以一定的媒体形式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处理,即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知识的加工与处理。由于这种教学设计理念只关注知识的处理,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也称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己建构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又被称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只重视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度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其结果是,学生自我探索,无法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知识传授。即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都存在明显缺陷,两者都过分强调教与学的某个方面,而将教与学割裂开来。

    二、行为理论的教学体系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开始以行为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行为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leont’ev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行为理论属于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最早被前苏联应用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设备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bonnie nardi等人将行为理论引入美国等西方国家。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是人与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人类行为的产生来自于主观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之中。行为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将学生与知识统一起来,实现学生与知识的双向交互,最终达到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

    行为理论通过构造行为系统来实现,行为系统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和三个环境元素,三个核心元素是主体、团体和客体,三个环境元素是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环境元素为核心元素提供其赖以存在的环境,构成核心元素之间的联系。在核心元素中,主体是行为的执行者,是行为系统中的个体要素。客体是主体加工处理的对象。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包括现实工具和抽象工具。对于学生来说,现实工具可以是语言、教材、媒体或互联网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规则是客体需要依赖和遵循的法律、标准、规范、***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是主体与团体之间联系的纽带。劳动分工是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通过劳动分工将单个主体、团体和客体联系起来。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核心元素设计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核心元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团体三个部分。其中,主体是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客体是教学案例,团体是主体学生所在的学习小组。

    (一)主体的设计   学生是行为系统中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控制作用。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尤其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由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一,与其他课程相比,财务管理课程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与我国现实存在显著差异。如筹资理论认为,股权筹资方式筹资成本最高,但在现实中,我国绝大多数公司会首选股权筹资。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差异,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有密切关系。仅仅依靠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和案例,学生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难理解这种差异。

    其二,很多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没有唯一的答案,站在不同利益人的角度,会作出不同的财务管理决策。如对于公司利润分配,站在股东的角度,当公司有好的投资机会时,股东希望尽量不分配现金股利;当股东自身有好的投资机会或者希望尽早收回投资降低风险时,会要求公司尽可能多地分配现金股利。站在债权人的角度,则不希望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因为公司现金流出会降低债务的保障倍数。对于此类问题的学习,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真正掌握问题的本质。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扮演不同利益人,使学生像相关决策者一样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客体的设计   对案例教学来说,案例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广泛性、亲和性原则。时效性强调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信息媒体掌握当前的热点经济问题和经济事件,用最新事件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同时,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过于陈旧的案例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广泛性强调案例来源要广泛,包括来源范围广泛和来源途径广泛。来源范围广泛,指从古、今、中、外全部空间和时间范围寻找教学案例;来源途径广泛,指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专业期刊和一般杂志寻找教学案例,还可以将学生经历的经济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如对mba学生所在单位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行适当修改,作为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从长远来看,学校可以考虑建立校内共享的财务管理案例库,并制定一些鼓励***策,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亲和性指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对案例有亲切感,认为案例有实际意义,从而有兴趣了解和分析它。如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时,可以用购房者按揭贷款作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利和年金知识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额的现值,与直接用现金购房方案相比较,对两种购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三)团体的设计   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所在的班级作为一个学习团体,也可以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作为学习团体。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作为学习团体会更有效率。因为小组讨论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既有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督促和带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在各小组内部初步讨论后,要求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并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和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至于小组人数,可根据课时多少、案例大小、具体分工来确定。既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搭配,或者按照住宿相近、方便学习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各小组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不能过大,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人员的安排要有利于对案例的学习和讨论。

    四、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环境元素设计

    环境元素包括规则、工具和分工。环境元素的任务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提供主体搜集和加工客体的工具,对团体进行恰当的分工,并为整个案例教学顺利进行提供规则支持。

    (一)工具的设计   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所能够提供的支持,工具可以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如字处理软件、作***工具、搜索引擎、教学多媒体等。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思维能力,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工具等。财务管理课程与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变化、与微观企业的行为关系甚为密切。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各行业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财务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事物和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国内、国际全面有效地发掘更新、更有说服力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分工的设计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和发言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容易滋生某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制定相应检查和处罚规则等监督和约束措施。如检查小组每个成员的笔记,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在课堂讨论时发言,对课下讨论要求有记录,对偷懒行为给予惩处等。这样,通过小组间的合理安排、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以及有效的规则来消除学生“搭便车”行为。

    (三)规则的设计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制定一定的规则,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励和约束。这种规则既包括针对个人或者团体的行为规范,也包括案例教学的激励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将学生成绩与其所在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挂钩,分别赋予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一定的权重,计算学生成绩。增加小组成绩的权重,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增加个人表现的权重,有利于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规则,引导学生行为。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同时,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帮助小组实现内部分工,为案例教学提供规则,并向学生传授使用工具的方法。这样,教师就完全融入到案例教学的行为理论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梁国萍、黄亿虹、曹筱春:《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期。

    [2]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3]田祥宇:《论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10篇

学习

物业客服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客服个人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物业客服日常工作记录表模板,物业客服主管怎么做工作计划。实事求是的说物业物业管理处的经理主管的能力确实不是呼市当地的可以比拟的,自主性也很强!但是企业文化淡薄,基层员工服务意识不

学习

安全专干工作计划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专干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安全工作计划模板合集七篇,学校安全专干岗位职责。-学年上学期教师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1.培养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式的优秀教师。2.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3.促进学校教育、教

学习

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幼儿园个人工作总结安全方面,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汇报ppt。一、创设安全、健康的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意识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为了确保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我

学习

伤感诗歌散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伤感诗歌散文10篇,内容包括故乡老屋散文伤感,伤感诗歌散文。我国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名字叫《弹歌》,最早见于《吴越春秋》,其中记载了越国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中引用了《

学习

初一生物教案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生物教案10篇,内容包括初中生物教案范文,初二生物优质教案。

学习

怀念母亲的句子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怀念母亲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表达怀念母亲的句子,生日怀念已故母亲的句子。3、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辈子最重要的是亲情!是前世几辈子修来的福,才成为了一家人,可是,我在干什么!姨姨,我对不起你!所有的哭泣,悲伤,痛心,都已无用,都无

学习

交易合同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交易合同,内容包括车辆交易合同范本,旧车交易合同范本。一、商标交易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商标交易形式、程序及时间1.商标特许、商标转让、商标竞拍。2.甲方提供注册商标证、注册人身份证或注册公司营业执照

学习

建筑承包合同范本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承包合同范本10篇,内容包括建筑承包合同范本怎么写好呢,建筑承包合同范本。第一条:本工程从地圈梁以上建筑层高六层,实行包工不包料,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工资元整。第二条:乙方工资内容:墙体砌筑钢筋帮扎(所有砼、梁、柱

学习

女装营销方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女装营销方案,内容包括女装营销方案设计,女装营销的案例。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有二:一是醋溜公司是否对涉案“楚楚街”商标标识享有在先著作权,其主张的在先权利是否构成有效的非侵权抗辩;二是“楚楚街”网站及APP

学习

初中生自我介绍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生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学生自我介绍稿子初中,自我介绍初中生100字。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性格随和,下课后总能听到我愉快的笑声。我下课后有时会帮成绩不好的同学讲一下题,我还会帮助别人做我应该做的事。我觉得帮助

学习

团校培训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团校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团校培训的心得体会,团校培训学习个人总结1000字。这次培训是为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干事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干事团队精神,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锻炼平台和学习交流的园地。要创新方式方法,加

学习

关于十一的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十一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十一的小作文,关于十一作文900字。第三条公文处理是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第四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进

学习

学生自我评价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自我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自我评价范文模板,学生自我评价格式。我衷心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蒸蒸日上、迈着改革步伐前进的社会主义祖国,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参加***章学习小组,逐步提高自己的**

学习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内容包括最新电力监理工作表格,电力专业监理。1.3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电力生产的有关规章、标准为准绳,遵循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1.4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

学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主要策略,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题目。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教

学习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百字小练笔巨人的花园。【设计意***】在课堂教学一开始,让孩子先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的特点,提炼出“想象丰富神奇”这一主要特点。从体验神奇之处入手,让孩子产生

学习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2.你觉得贾岛为什么去寻隐者而不约隐者,他的想法是什么?再读读诗想一想,学生又一次陷入沉思。有的学生说:贾岛对隐者生活心中充满好奇,想突然登门

学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通过数、剪、拼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渗

学习

观潮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观潮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观潮的教学设计范文,观潮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

学习

年月日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年月日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年月日教学设计思路,年月日教案教学方法。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

学习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平移和旋转教学的问题设计。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形沿水平方向、竖

学习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师恩难忘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师恩难忘优质教学设计博客,师恩难忘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不忘感恩初衷,春游才是“愉悦之旅”,才是“养成课堂”。一是不忘感恩初衷,“愉悦之旅”春意盎然。因为感念学生平日里的辛苦、懂事、可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