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以此为基础,2005年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大趋势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的《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对此作出了预测。
趋势一:经济将继续高速增长。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我们原本以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粗放扩张阶段的结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改革开放以后持续了20年的GDP近10%的年均增长时期已经过去,此后将进入GDP年均增长7%的常规期。但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GDP较高增长的周期。
趋势二:“入世”保护过渡期到期,垄断行业改革到关键点。到2004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过3年过渡期,垄断行业的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盈利空间较大的银行业和汽车业首当其冲。
趋势三: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目前城市化的加速过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出现了大量无地无业的农民。加快城市化,最关键的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发展保持这一根本的推动力。
趋势四: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
趋势五:劳动关系的紧张会造成普通劳动力供给的虚假短缺。近两年来,企业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事件逐年增加。由于不能落实规范的劳动保护法规,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已经有10多年没有什么增长。2004年在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实质上是在农民收益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劳动关系紧张造成的对劳动力供给市场的扭曲,工资缺乏吸引力和劳动条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重要原因。
趋势六:子女教育费用将对家庭消费倾向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连续数年多项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现,子女教育费用都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趋势七: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将显示出更大的差异。一是出现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二是出现新的民族主义取向,容易产生迅速改变现实格局的浮躁和激进情绪;三是注重消费的物质主义偏好明显;四是青年一代正在使主流文化出现年轻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