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职称论文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1篇

姓名:邹万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年2月

身高:166cm

籍贯:*省居住地:*市

民族:汉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

毕业院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毕业时间:2009年6月

教育程度:大专

电子邮箱:comzou@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新乡市

开始时间:20*年9月

结束时间:2009年6月

专业类别: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广告)

教育程度:大专

专业名称:新闻采编与制作

专业描述:

1·在校期间课程有:电视新闻采编,播音与节目主持,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广告学,现代汉语口语训练,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2·对播音、配音有浓厚的兴趣,在假期进入本县电视台实习,培养了播音配音,编辑新闻的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

实***历

公司名称:*县金禾米业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文秘

实习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县

工作职责: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公司名称:*县广播电视中心

职位名称:实习记者

工作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采访新闻,撰写新闻稿,电视节目采编

公司名称:*市市园林处(实习)

公司性质:***府机关/非营利机构

职位名称:文秘

工作时间:20*年10月-20*年12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自我评价:

1.有***工作能力,精通WPSOfficePersonal操作,熟悉Photoshop、Premiere、PageMaker等三维软件的运用,擅长播音、配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有较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编辑制作技能。

2.有较强的与人协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敢于面对挫折,善于挑战自我

3.热情随和,活波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文秘,文员,助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4.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作为记者,要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对新闻报道负责,还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对人民和社会负责。但是在新闻实践中,往往会产生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责任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使新闻工作者陷入新闻伦理的困境中。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努力寻求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责任的和谐统一。   高级职称

一、冲突:在职业责任与社会道德责任之间

    新闻记者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会角色,肩负着向社会及时告知讯息的重要责任。但是记者往往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或突发事件,在及时客劝也报道与仁慈、侧隐的人类道德责任之间,在报道与被报道者之间,在报道者与广大接受媒体信息的受众之间,蕴含着复杂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冲突。这种职业责任和同情心的抗争,以及对此的评价和争论不会停止,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高级职称

    当新闻职业与社会道德责任产生冲突矛盾的时候,新闻从业者该如何抉择?”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这是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的观点。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社会道德责任高于新闻职业责任。被称为当今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的曹爱文面对自身的职业要求,毅然选择了秉承一个普通人的人性,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努力救助一个生命垂危的落水小女孩。她的举动彰显了人性之美,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更重要。高级职称

    二、陷落:新闻职业精神和道德责任的现实困境

    记者的职业角色使其拥有了某些因为这种职业而附有的特殊的权力,记者的社会角色又要求其在社会大系统中承担作为社会人的义务与责任。健就有可能在新闻实践中引出社会道德责任和职业责任的冲突。

    1.企业公关新闻真实性报道的影响

    涉及企业的正面新闻报道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受到了威胁。媒体的社会角色定位与角色实践就必将处于矛盾和紧张的状态。这时,媒体和企业也都需要寻找一个共同进步的解决办法。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多挖掘内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推荐给媒体,注重与媒体的交流。另一方面,媒体一定要坚持新闻价值优先,要保证客观真实的报道。让这种冲突矛盾,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得以解决。

    2.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责任的冲突

    作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是新闻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理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冲突。

    (1)坚持实事求是与隐瞒事实

    面对着重大突发事件,记者首先应该真实客劝也向公众报道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的和威胁。决不可以对事件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公众的知情权的一种不尊重,也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轻视。高级职称

    (2)坚持正确导向与强调新闻价值

    作为***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新闻,更有责任引导舆论。媒体与记者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着***和***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应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与追求新闻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到第一位。

    (3)尊重生命价值与渲染恐怖气氛

    重大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往往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起。西方新闻伦理强调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事实上,西方主流媒体就是对和伦敦地铁爆炸案这样的恐怖事件的报道,也很难找到血肉模糊、尸体横陈的内容或***片。高级职称

 3.记者的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然而在多种角色和利益面前,记者经常陷人冲突、矛盾和迷茫之中。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不仅使媒体失去了信誉,而且给社会舆论造成了混乱,甚至在***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精神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记者素质的缺乏是影响传媒宣传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媒体的记者素质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现象是不容忽视的。

    三、统一:新闻职业责任和社会道德责任的理想归宿

    1.客观辩证地处理职业责任和社会道德责任的关系。

    任何职业行为都不能超越社会公共道德,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理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因为记者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当两者出现矛盾与冲突的时候,首一先应当维护的是社会道德。或者说,我们应该考虑每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好的与不好的结果,权衡利弊的多少,去作出利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最佳选择。社会道德责任与职业责任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

    2.努力促进两者的协调可以采取的措施

    (1)加强记者的职业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

    素质高的记者应有敏锐的洞察力,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传播给受众,记者要把真实性放在首位,这是对新闻职业的尊重和负责。作为记者,一定要以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在报道内容上不可与法律相悖。另外,记者做人要正派,要坚持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钱,只唯真。为记者一定要有人本精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加强媒介的道德建设和社会监督。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3篇

一、报刊接触行为

如果我们把报刊大体上分为***报(如《人民日报》、《***日报》)、市民报(包括晨报、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如《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专业报(如《经济观察报》)、文摘报、周报周刊(如《南方周末》、《新民周刊》)、月刊和其他报刊这样七个大类,那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平时最经常阅读的三份报刊,第一接触的以市民报的阅读率为最高,其次是***报和周报周刊;在第二接触的报刊中,市民报的阅读率仍然为最高,其次为周报周刊,***报到了第三位;第三接触的报刊中,周报周刊成为阅读率最高的报刊,其次为市民报和***报。从整个报刊的分布来看,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的报刊中,***报、市民报和周报周刊的阅读率占全部报刊的90%左右,第三接触的报刊中,这三类报刊的阅读率相对于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总体上有所下降,只占75%左右,其中***报的阅读率降幅最多,而周报周刊的阅读率则有所上升;其他各种类型的报刊,阅读率也有所增加(见表1-1)。

【表1-1】:请列举您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

***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第一接触 30.40% 40.70% 3.10% 18.90% 4.60% 0.80% 1.60% 第二接触 18.40% 34.80% 6.40% 27.10% 5.60% 2.40% 2.40% 第三接触 15.60% 25.10% 8.10% 32.00% 9.20% 8.10% 1.90%

如果将从业者接触的三份报刊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各种报刊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市民报(33.75%)、周报周刊(26.82%)和***报(21.67%),这三类报刊占全部报刊阅读率的比例超过80%。

【表1-2】: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的总和  ***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21.67% 33.75% 5.77% 26.82% 6.39% 3.64% 1.96%

调查显示,上海新闻从业者每周花费在报刊阅读上的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读报时间,其中花费在第一接触报刊上面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阅读超过25分钟(见表1-3)。 【表1-3】:您常看的每一种报刊每周阅读的时间(分钟)

第一接触 第二接触 第三接触 每周所花费的阅读时间 161

115

102

不同类别的报刊所花费上海新闻从业者的阅读时间存在着差别,如果将报刊的出版周期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专业报刊以及周报周刊的阅读时间最长,每期平均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而***报和市民报的阅读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见表1-4)。 【表1-4】:您常看的每一种报刊每周阅读的时间(分钟)

***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第一接触 181

187

220

76

109   53  178 第二接触 132

147

125

66

103

128  117 第三接触 123

133

106

68

102

96

81

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每周花费在阅读报刊上的时间,以电视从业者为最多,最经常阅读的三份报刊总计415分钟,其次为报纸从业者,每周三份最经常阅读的报刊花费时间总计366分钟,再次是广播从业者,共花费390分钟。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有关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花费在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报刊上的阅读时间,同年龄、从业年限、职称和职务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和职务越高的从业者,对于他们选择的经常阅读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报刊,每周花费的阅读时间就越长(见表1-5)。 【表1-5】:年龄、从业年限、职称、职务和每周阅读报刊时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接触

第二接触 年龄

0.270**

0.281**

367

346 从业年限

0.241**

0.237**

367

346 职称

0.175**

0.149*

0.001

0.005

368

347 职务

0.123*

0.021

352

二、广播电视新闻接触行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每周收看电视新闻的天数接近6天,也就是说基本上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而收听广播新闻的天数则稍少一些。在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之间,对于电视新闻的收看率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而对于广播新闻的收听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广播新闻从业者的收听率最高(见表2-1)。 【表2-1】:您平时每周有几天收看电视新闻和收听广播新闻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每周收看电视新闻天数 5.69 5.64 5.88 5.67 每周收听广播新闻天数 4.48 4.32 4.23 5.49

在各种不同的广播电视媒体中,上海新闻从业者接触较为频繁的依次为本地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本地电台。对于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普遍较低,其中只有凤凰卫视接近3,也就是一般或有时收看的水平。在调查以前我们曾预计由于声画传播的特点,上海新闻从业者对如CNN、BBC这样的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应该会较境外报刊为高,因此特意在问卷中将境外报刊列入其中作为参照,但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接近,都在偶尔接触的程度。在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之间,电视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率最低,但对于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略高;而广播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率稍高(见表2-2)。 【表2-2】:广电媒体及境外报刊接触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本地电视台

4.43 4.37 4.07 4.6 中央电视台

4.08 4.17 3.68 4.23 本地电台

3.23 3.16 2.89 4.28 凤凰卫视

2.79 2.82 2.86 2.4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21 2.22 2.03 2.51 美国CNN

2.06 2.06 2.27 1.57 境外报刊

1.96 2.08 1.77 1.43 英国BBC

1.82 1.81 2

1.49 (1表示从未收听、收看或阅读,5表示经常收听、收看或阅读)

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者当中,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于国外媒体的接触程度要稍高于非新闻专业的从业者,而对于国内广电媒体(包括凤凰卫视)的接触率则要稍微低一些。 【表2-3】:不同专业背景广电节目和境外报刊接触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本地电视台

4.29

4.43 中央电视台

4.02

4.14 本地电台

3.19

3.27 凤凰卫视

2.72

2.8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21

2.2 美国 CNN

2.12

2.01 境外报刊

2.02

1.93 英国 BBC

1.91

1.75 (1表示从未收听、收看或阅读,5表示经常收听、收看或阅读)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职称和职务越高的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高,而对于国外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低;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则正好相反,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越低,对国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越高。凤凰卫视作为境外华语电视频道,其接触率与上述各种因素均没有相关关系。

三、网络接触行为

不容忽视的是,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已经为上海新闻从业者带来了观念和媒介接触行为方面的影响。多数新闻从业者经常浏览内地的网站,也可以熟练使用因特网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其中广播电台的新闻从业者无论对于浏览内地和境外网站,还是运用因特网作为采编工具以及多媒体的工作环境,其认同度都比其他媒体从业者要稍高。此外,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无论是浏览内地或境外网站还是对因特网和多媒体工作环境的适应程度,都较之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要稍高一些。

【表3-1】: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我经常浏览内地网站

4.04 3.97 4.18 4.2 我可以熟练地使用因特网进行新闻采编工作 3.75 3.68 3.91 3.95 我十分适应多媒体的新闻工作环境

3.72 3.65 3.87 3.9 我经常浏览境外(含港台)网站

3.53 3.46 3.67 3.77 (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表3-2】:不同专业背景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我经常浏览内地网站

4.14

3.96 2 我十分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

3.82

3.73 3 我可以熟练使用因特网

3.79

3.62 4 我经常浏览境外(含港台)网站 3.63

3.44 (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年龄、从业年限和职称与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明显呈负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对于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就越低;相反,学历则与网络和多媒体使用呈正相关,学历越高,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也越高。在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后发现,从业者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主要受年龄和从业年限两个因素影响,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和适应程度就越低。

在新闻从业者广泛使用因特网的同时,他们对于网络媒体在新闻工作中作用的评价也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为开放的空间,也基本同意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有所提高。但对于商业网站的可信度有些心存疑虑,相反,对于那些由传统新闻媒体办的新闻网站,从业者对其可信度的认同要高一些。与网络使用的情形相仿,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较之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更认同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但显然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却较多地感受到因为网络媒体出现而带来的工作压力。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无论是对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还是对商业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的看法,都比新闻专业背景从业者要稍微高一点点。

在进行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后发现,年龄、从业年限和职称与对因特网的正面评价呈负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的从业者,越不认同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表3-5】:对网络媒体的看法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4.05 3.98 4.26 4.22 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 3.78 3.75 2.79 3.98 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3.34 3.31 3.28 3.99 商业性的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2.68 2.63 2.74 2.93 (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表3-6】:以下是一些有关网络的描述的评价,您是否同意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4.08

4.03 2 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

3.78

3.8 3 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3.32

3.3 4 商业性的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2.71

2.68 (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四、新闻理论与业务类媒介的接触行为

新闻理论与业务类的媒介,是新闻从业者提升自己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的一个途径,也是业内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新闻从业者可以建立起一个虚拟的行为社区,在其中对新闻专业理念及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职业理念共识。在调查中,我们把相关的这类媒体分为三大类,一是新闻理论类期刊如《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二是新闻实务类期刊如《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电视研究》等,三是新闻业界网站如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传媒观察等。调查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理论类期刊、新闻实务期刊以及业界网站的接触情况不容乐观,均在偶尔接触的水平上下,其中新闻实务期刊的接触情况总的来说相对稍好一些。在不同媒体从业者之间,广播新闻从业者对上述三类媒介的接触稍多一些,而报纸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实务期刊相对较为重视,电视媒体从业者相对略微重视新闻理论类期刊。 【表4-1】:专业杂志和网站接触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新闻理论期刊 2.16 2.03 2.45 2.54 新闻实务期刊 2.71 2.77 2.42 2.74 新闻业界网站 2.28 2.31 2.11 2.36 (1表示从未阅读或使用,5表示经常阅读或使用)

在这类媒介使用上,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别,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对于新闻理论类期刊、新闻实务期刊和新闻业界网站的接触率并不高于新闻专业的从业者,相反还要稍低一点。 【表4-2】:不同专业背景对专业杂志和网站的接触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新闻理论期刊

2.14

2.17 新闻实务期刊

2.67

2.75 新闻业界网站

2.24

2.29 (1表示从未阅读或使用,5表示经常阅读或使用)

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接触新闻实务期刊的频度同这些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职务越高的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实务期刊的接触率越高。 【表4-3】:年龄、从业年限、职称、职务同新闻实务期刊接触率的相关关系

年龄

从业年限

职称

职务 接触新闻业务杂志频度 0.280** 0.267** 0.248** 0.164**

389

388

393

376

结论与分析

从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看,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已经开始呈现创造出新闻采编的新的工作环境,体现出其影响力;从业者对于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的可信度的认同要高于商业网络公司的新闻网站;尤其是年轻的新闻从业者,对网络使用和适应程度都比较高,对其积极影响也持肯定的态度。

但是,在传统媒介接触方面,《人民日报》、《***日报》这些***报在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的影响力要低于如《新闻晨报》、《新民晚报》这样的市民报纸,也低于其他新闻类的周报周刊,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介学者发现,其议程的影响力一般是从高品质的主流媒介流向其他媒介,比如在美国新闻界某次报道总统竞选时,其他媒介记者往往会先看《纽约时报》记者如何写稿,就知道自己的报道应该强调什么。②***报在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接触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报作为大报,不仅难以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中起到应有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在丧失其高品质主流报纸应有的社会地位。

在新闻从业者的广播电视新闻接触行为中,境外广电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大,广播的影响力也不像一般想象的那么小,至少新闻从业者收听本地电台新闻的程度总体上还是超过了一般收听的水平。但是越年轻、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对境外广电新闻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高,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种状况意味着在年轻的、高学历的从业者报道新闻时,其议程框架和新闻价值判断有可能会比年长的、工作年限长的、职称高的从业者更容易受到境外媒体议程框架的影响。

此外,新闻理论和实务类期刊与网站在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的影响力是比较低的,这一方面要反思新闻学术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到作为一个正在走向专业化的行业,新闻业的专业社区还没有建立起来,新闻职业理念的共识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4篇

[关键词]“双限令” 转型 调整

从2012年元旦起,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如期生效,以此带来全国电视节目的调整和转型。“意见”的核心内容包括:2012年1月1日起,各卫视频道在晚上7:30- 10:00的黄金时间,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全国每年选秀类节目不超过10档,且类型不得重复(俗称“限娱令”)。婚恋、涉案等暴露和放大社会阴暗面的七类节目受到限制,此外各台必须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并鼓励制作和谐、健康、主旋律的节目,如文化艺术鉴赏类、历史地理天文类、公益类节目等。“通知”指出: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俗称“限插令”)。

“双限令”之后全国卫视的面孔纷纷改变,通过调整、规避、变身,改变电视台频道结构。

调整:湖南卫视在晚间保留《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两档娱乐节目,其他节目位移,主推创新型法制和新闻类节目。并开辟新的节目带,在非黄金时段打造“零点主流带”人文类节目,包括非常靠谱、岳麓实践谈、博物馆奇妙夜、零点锋云、我是大美人、背后的故事等。

规避:浙江卫视把大量综艺节目挪至晚十点后,如《爱情连连看》、《爽食行天下》、《快乐蓝天下》等,从而避开总局管理的“黄金段”。力保的两档大型综艺节目《中国梦想秀》注重草根明星的打造,而《我爱记歌词》则引入年代对抗概念,将通过唱不同年代的歌来同台竞技。

变身:北京卫视对大量节目“变身”,改变节目可能跟娱乐沾边的属性,以逃避“限娱令”的规范。北京卫视全力打造中国电视第一文化品牌,推出了《这里是北京》、《好人故事》、《愿望》等文化、人文类节目,综艺访谈节目《大戏看北京》和品牌节目《天下收藏》则分占周六、周日黄金档。

纵观各地卫视的2012变局,“双限令”成为媒体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为电视的调整与转型带来新的启示:注重电视栏目结构调整转型,推动电视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方向转型。

一、从娱乐狂欢向“新闻立台”回归

自80年代以来,无论是CNN,还是半岛电视台的异***突起、凤凰卫视的迅速发展,或是央视新闻频道的成功,从过程或结果看,都是首先抓住了新闻信息传播这个发动机。如今重提“新闻立台”,应是对历史的积极回应。根据2011年第二、三季度全国电视市场全天收视排名情况观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排名不断前移(表1)。

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中,各档新闻节目的全天收视排名也持续攀升(表2)。

2011年初,北京台进行大规模改版后,推出新打造的节目“BTV秀场”,收视连创新高,一头挺进地方卫视第一阵营。大型访谈节目带《BTV秀场》打通每周日播节目带,从周一到周末子栏目结构包括《顶尖秀》、《非凡秀》、《收藏秀》、《焦点秀》、《幸福秀》、《巨星秀》、《喜剧世界》七个板块,统一安排在每日21:35分播出(表3)。

在省级卫视新闻联播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和天津卫视。我们再来看各卫视晚间21:00-24:00新闻节目收视情况(表4)。

在北京卫视,三档新闻节目带:《北京新闻》侧重权威资讯的解读;《北京您早》提供清晨最适合的新闻早餐;《特别关注》定位民生,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一直位列全国收视前茅。

在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23:00 -23:45播出)在内容上,以杂志化的编排,设置“大事件”、“全球眼”、“锐观察”等三道“主菜”,充分满足夜间观众的新闻欲望。同时,资讯中国、资讯天下、资讯万象及明日报刊早知道等四道“点心”,涵盖来自国内、国际、社会文体、报刊网络等方面的精彩资讯。

在形式上,则采用立资式互动的创新形式:

新闻景区全新启用(分区域对播)

大屏展示立资解说(课件式制作)

播报方式颠覆变化(走动中播报)

特约评论***说并用(讲解式评述)

直播连线大屏对话(情景式复原)

每晚6:30分播出的《东方新闻》采用事件***片背景墙结合主持人讲述的报道模式,展现出事件的完整立体现场感。在这里,背景墙在整个叙述中起到 “停顿”的作用。停顿是事件的定格,使故事的时间为零,但事件的情绪在讲述时间当中得到了延展和弥漫。主持人充当叙述者的角色,增强了事件性报道的整体感和现场感。

观察这几档比较受观众喜爱的新闻节目,我们发现,他们都表现出如下趋向可供借鉴:

1.新闻贴近化

C***媒介研究表明,观众喜爱新闻的因素主要包括栏目所谈话题是我关注的、栏目所传信息让我长见识、栏目所谈事情贴近我生活。

如本地民生类节目的报道,由于体现出媒体对观众市场需求的回应而成为各电视台的当家节目。

2.新闻差异化

在新闻内容多元化、观众需求细分化的过程中,各级新闻频道或新闻节目应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如《东方新闻》介于全局和本地二者之间,强化零距离现场和全球视野,重点打造焦点板块,为观众创造强烈的现场感。

3.新闻深度化

深度成就高度是不少媒体的信条,挖掘深度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自我拯救的重要手段。当受众深陷海量信息困扰时,传统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就在于对海量信息的整理和深度挖掘能力,并围绕热点和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评论,帮助观众认识新闻背后的社会动因。

4.追求观点

曾担任《华盛顿邮报》总编辑、现为杜克大学新闻和公共***策实践课程授衔教授的Philip Bennett说:告诉读者这些都是事实是不够的,如果你的报道只是事实其实没有太多价值,要有以个人见解为主的“评论”……在这里,以个人见解为主的“评论”、“有观点的新闻”实际上是帮助观众消化,而不是一味地贪多。附加在事实上的评判价值,才真正是新闻竞争的部分。

5.央视新闻频道

央视新闻频道自2009年改版以来,加强了言论信息,如保留《新闻1﹢1》,新增《环球视线》,在《整点新闻》、《朝闻天下》和《新闻周刊》等栏目穿插特约评论员点评和主持人述评,受到观众的肯定。《东方夜新闻》注重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剖析,拉升了节目收视率。《东方直播室》将电视、网络、短信有机结合,构建时事辩论节目。

6.转向公共

当电视新闻的服务性、公共性特征渐渐显露,公共视域下的民生新闻转向倾向于:从市民生活报道转向公众生活报道、从单纯消息报道转向公共事件解读、从单向受众传播转向搭建公共话语平台、从媒体事件展示转向媒体公共服务(包括***治、法律、资讯层面)

7.注重“筛选”

2009年8月10日首次播出的《24小时》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一档梳理全天新闻的节目。作为新闻频道最年轻的一档新闻节目,《24小时》事实上也肩负着中央电视台传统电视新闻如何与网络内容结合的探索任务。截至2009年12月30日,该栏目平均收视率比开播前同时段的0.095提升了47%,达到0.14。相比其他新闻栏目,该栏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考虑网络时代人们收看电视新闻的心理和行为特性,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凤凰卫视的《天下被网罗》节目利用专业人员的知识及敏锐眼光,,进行资讯的挑选和梳理。让观众通过一个节目,知晓当天天下大事,掌握最热的网络话题。让网络时代,面对资讯海洋不知如何适从的人们找到方向。

8.版块编排

以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模块化设计为例:

早间时段:新闻+服务版块(路况直播+北京您早)

午间时段:民生新闻版块

傍晚时段:新闻+服务版块

晚黄金时段:新闻+评论版块

夜间时段:旅游服务+故事类版块

观察这5个时段的打造,无一不突出了频道的新闻性和服务性。

二、从社教冷落向“生活服务”转变

从2011年全国晚间新节目看,生活服务类节目出现明显增长,占晚间常态节目的22.68%,仅次于综艺、专题。(综艺28.91%、专题27.68%、新闻3.27%、财经3.17%、青少3.06%)。这些生活服务类节目主要分类有:

1.帮忙类

以安徽经视《邦女郎帮你忙》为发端,全国地面频道涌现一股“帮忙风潮”,成为民生节目升级发展的突破口。

北京公共频道《新闻热线》以“市民身边事,热线来帮忙”作为宣传语,提出:要做有热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新闻。《新闻热线》依托热线平台这个本土新闻源来发现问题、报道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

2.求职类

在新浪微博中,流行着一段话:“如今流行电视节目形态概括为“五找”,找对象,找工作,找乐子,找别扭,找挨骂。”虽有嬉笑成份,但却对应了当前主流的几大节目类型:婚恋类、求职类、综艺娱乐类、情感调节类。

找对象,婚恋类,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代表

找工作,求职类,江苏卫视《职来职往》,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

找乐子,综艺娱乐类,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

找别扭、找挨骂,情感调节类,以江苏卫视《人间》为代表

求职节目表

非你莫属 天津卫视 2010.10开播。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娱乐性兼顾职场人生、职场话题等一系列“冲突”元素。

职来职往 江苏卫视 2010.12首播。节目囊括各行各业、人生百态,通过行业达人和求职者之间的对话,反映当下最热点的行业话题并产生观点的碰撞。

上班这点事 第一财经频道 2009.5开播。节目定为新型公益求职节目,为用人方和求职者充当职场红娘。

天生我才 湖北经视

2011.3开播。主打本地贴近性,为观众提供帮助和服务,现场有“观众团”,请他们现场监督,发表观点。在强调真人秀个性的同时,注意把握节目的成功率和社会的指导。

中国职场好榜样 宁夏卫视 2011.6开播。季播真人秀节目,采取“12+1”的全新理念,通过十二期求职比拼和最后一场收官盛宴,寻找最具吸引力的新奇职位和求职者,力求呈现青年人的求职心态。

这些职场节目把职场做媒介,秀的仍是个性。如天津《非你莫属》围绕社会就业难,职场生存技巧、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热点探讨而策划。多期居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三位,被称为“职场版”《非诚勿扰》。

3.调解类

江苏卫视《人间》,以情感纠纷、家庭矛盾、神秘事件等为主要题材,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满足观众对隐私、黑幕、真相等的窥视需求。

4.养生类

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为宗旨。在2011年,每天17:30为观众提供最优质的养生服务资讯。全部161期节目中69期节目排名全国第一。该档节目以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按24节气安排节目内容。既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又介绍实用养生方法。

5.生活类

2010年7到9月间,CCTV-1频道相继推出早、中、晚三个时段新栏目: 《生活早参考》、《看见》和《我们有一套》。改版以来,收视份额由2季度的平均值5.96%提升至7.93%。提升幅度高达33%,创造了全国上星频道的最高纪录。

6.法制类

自2010年10月8日起,央视新闻频道将午间原有节目《今日说法》由20分钟扩版至30分钟后,收视率一路走高,最高突破1.91%,创下3年来的历史最高记录。现在又扩充到50分钟。

2011年江西卫视新推的《金牌调解》,在众多同质节目下虽有炒冷饭之嫌,但收视成绩良好,让人不得不感叹此类节目的收视市场会如此之大。

7.人文类

湖南卫视在非黄金时段打造 “零点主流带” ,前面已有介绍。“限娱令”同时要求各台必须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并鼓励制作和谐、健康、主旋律的节目,如文化艺术鉴赏类、历史地理天文类、公益类节目等,在2012年,人文类节目预计将持续红火。

在新年荧屏上,浙江卫视的人文节目走进黄金档,在每周日的21:21分推出高品质文化节目《人文深呼吸》。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介绍说:“该栏目播放有最精美的画面和最精美解说词的纪录片,让大家在各家卫视都是电视剧布满荧屏的时候,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而且是深呼吸。”目前计划播出的纪录片有展现北纬30度瑰丽风光的《北纬30度》,用3D科技还原南宋旧貌的《南宋》。

三、从节目品质向“频道品牌”提升

2012年1月1日,荧屏“双限令”同时生效。2012年1月3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说,全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元旦起推出了改版后的新编排,同去年相比,新闻类节目增加三分之一,新创办栏目达50多个,七类被调控娱乐性较强节目减少三分之二,过度娱乐化倾向得到明显遏制。此前,据广电总局统计,中国电视台晚上黄金时段播出的娱乐节目一度多达每周126档。部分节目被指传播错误价值观,如炫富拜金、嘲弄弱势群体等。

各地卫视节目经调整后,观众发现,娱乐节目气象一新,黄金档电视剧质量提高。

湖南卫视自制剧占优、推出周播剧场;压缩《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时间;将《我们约会吧》《称心如意》移动到午间时段;同时停播《娱乐无极限》《快女》。在黄金档时段排列的分别是自办节目《新闻当事人》、《变形记》、《平民英雄》、《平安2012》、《就是要健康》等社会新闻和生活服务类节目。

浙江卫视关注社交人文,继续播出《我爱记歌词》和《中国梦想秀》,人文类和新闻类节目登上黄金档。

江苏卫视增加养生、古玩鉴赏类节目,力保《非诚勿扰》、《非常了得》,停录《不见不散》、将《老公看你的》转型为道德建设类节目。

东方卫视引进新节目模式,力争《百里挑一》、《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留在黄金档,同时引进5个境外成熟节目模式,并开辟国外流行的周播剧。

天津卫视网罗大剧,《请你原谅我》、《新西游记》、《后宫甄嬛传》、《楚汉传奇》等热门剧集将登上荧屏,同时推出《卧底老板》、《王牌煮夫》、《幸福来敲门》互动真人秀节目。

安徽卫视实行点线面的内容策略定位,形成午间、晚间与周末三大节目带。午间段《全民运动会》、《男生女生向前冲》;推出室内体验类游戏节目《大玩家》、《黄金年代》;调整改版《非常近距离》、《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等品牌节目。

以节目调整为契机,优化频道编排,提升品位成为诸家卫视的当仁之选。新开办的娱乐节目十分注重内容创意,体现文化品位和审美格调。如江西卫视综艺节目《红星闪闪》,贯穿公益主线,传播红色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山东卫视音乐节目《歌声传奇》将展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好歌,弘扬优秀音乐文化;湖北卫视综艺节目《我爱我的祖国》,通过明星和其家乡团一起现场答题,勾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四川卫视音乐节目《中国爱大歌会》,以“爱心传动中国”为理念,讲述音乐背后的感人故事并倡导奉献爱心。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5篇

新闻界使用职业化概念,一般会包括几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某些人在社会中专门从事新闻报道活动,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与教师以教授学生为职业并以此谋生、医生治病救人并以此谋生相似。二是指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具有专业的新闻知识与技能,并通过这些专业素质得以成为其他人群不可替代者。三是职业化的新闻人,应该具有新闻职业所必须具有的意识、习惯、文化、道德、操守等等符合社会对于这个特定职业要求的特性。例如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不以报道谋私、新闻报道的传播质量要达到受众所期待的标准――例如时效性、信息量、媒介工具使用、传播效果等等。

新闻人职业化的形成,是伴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介技术的进步而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新闻职业活动提出的新要求所致,是新闻职业群体不断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喉舌】喉舌,在生理学上的原意,不用多解释,在社会语义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意思是说话和表达。喉舌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普遍理解为代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者集团通过新闻媒体及媒体人员信息和表达看法,并且力求让这些信息和看法成为受众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力求贯彻到他们的价值选择行动当中去。在传统的无产阶级理论中关于“宣传鼓动”的概念使用十分广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喉舌就是“宣传鼓动”的通俗形象的表达。

喉舌的概念,虽然通常是指新闻媒体的性质和传播的方式,但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也可以专指媒体人员的性质和传播的方式。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新闻媒体是”。“***报记者是”。当然,也有媒体是群众的喉舌百姓的喉舌的说法。但在新闻界,喉舌似乎更多的是指体现新闻媒体的所有者的意见和倾向,也就是体现话语权的执行者的角色,而并非原创者的角色。

朱基1998年给中央电视台的题词是:“群众喉舌,舆论监督,***府镜鉴,改革尖兵。”如果从***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来看,把“喉舌”和群众结合起来,把新闻媒体定位于“群众喉舌”,也是恰如其分的。

【无冕之王】无冕之王和喉舌一样,同属于比喻。比喻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其内涵和外延往往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无冕之王现在成为新闻记者的专有代称名词了。

为什么全世界都公认为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和记者的职业性质有密切的关系。按照西方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新闻记者是一种社会权利的体现者,这种权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语权”,不是絮絮的私语,而是代表公众的表达。记者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极大权利,而又没有行***官职意义上的名分和权力,因此就被视为无冕之王。

在有的情况下,无冕之王甚至可以决定有冕之王的命运。例如美国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中,《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引发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在中国,对于记者是无冕之王一直是有明显体现的,特别表现在权威媒体记者的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两个方面。由于批评报道的威慑作用,社会上还流传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这也是对无冕之王的一种民间描述。

【社区记者】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指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的社会区域。目前媒体使用的社区概念和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不尽相同。媒体使用的社区概念,一般是指城市里的某些大型住宅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的大型住宅社区逐渐增加,社区的人口集中、设施齐全,根据不同的居民成分,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构成一个小型的社会。既然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当然会受到媒体的关注,社区居民也有自己相应的信息消费的需求,例如喜欢看什么电视频道、喜欢订阅什么报纸等等。针对社区的文化和新闻信息需要,许多媒体开辟了社区专版、频道等等,特别是面向市场的报纸和都市频道,更是依托于社区提供服务,推销自己的新闻产品。在这种背景之下,专门针对社区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也就应运而生。

社区记者基本属于社会生活类记者,贴近和反映社区居民的生活,但社区记者并不仅仅为某社区服务,也同时向社区之外的受众传递城市社区的各种信息,例如治安信息、就业信息、消费信息、房产信息等等。社区记者一般出现在较大的城市和较大的媒体。

【战地记者】战地记者,顾名思义就是在战争地带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名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曾经担任过战地记者,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在古巴、印度等担任战地记者,采写了大量战争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曾是战地记者,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闻报道。

战地记者与普通记者在职业上具有共同性,就是采访报道新闻,但也有鲜明的特点。战地记者是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采访报道战争和与战争有关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工作环境艰苦、危险、困难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专业素质,例如责任感、新闻敏感、采访技巧、写作方法、行动和通讯能力等等。二是战场所需要的***事化的素质,例如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对于战争和***事问题的透彻理解和把握。

战地记者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的,无论擅长从事什么新闻报道的记者,一旦进入战争的实地报道领域,就自然成为战地记者。根据目前的情况变化,大的世界性战争并未发生,但局部战争、冲突、骚乱时有出现,新闻记者经常会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也具有与战地记者相仿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

【职业记者】职业记者是以新闻采访报道为职业的新闻记者,相对于业余采访新闻报道的人而言。职业记者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为了适应早期报纸出版的正规化、定期化的要求而产生的。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由这些专门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

职业记者所需的新闻工作素质和技术,是随时代而发展的,后来由于新闻媒体的增加,记者队伍的扩大,又产生了专门的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培养职业记者。但是,由于新闻报道对于社会阅历和实践的特殊要求,媒体仍然是培养记者的主要阵地。

在发展中,职业记者也由开始的综合记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出现了专门的***治、经济、文化、科教等等各个专业方向的记者。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媒体,还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电视媒体的摄像、主持、播音等等。

【通讯员】通讯员一般是指新闻媒体专门组织起来的为媒体提供新闻信息和报道的人士。通讯员根据媒体的性质分布在一定的领域,例如《健康报》的通讯员主要分布在医疗系统。通讯员的称谓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媒体,会有所变化。例如,都市类报纸和频道一般将提供信息的人称为“报料人”或者“新闻线人”。而机关报性质的媒体,则一直沿用通讯员的称谓。

市场类媒体的报料人和机关报通讯员的来源,也有所不同,市场类媒体的报料人一般分散在社会读者当中,而机关报的通讯员则主要分布在各地的宣传机关和媒体。市场类媒体一般根据报料人提供的信息的新闻价值给予经济报酬,而机关报性质的媒体一般不采用有偿服务方式,而是作为各级宣传机关的一项日常工作。

通讯员一般会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而报料人一般不会参与采访写作过程。在提供的信息类型方面,报料人和通讯员也有很大的不同,报料人一般是根据市场类媒体的要求,提供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具有可读性和为大众关注的信息。而机关报的通讯员则根据媒体的要求,提供反映当地******机关中心工作及典型经验和人物事件的信息。

【卧底记者】卧底本来是一个罪案侦查中的术语。记者卧底采访是指为了某种特定的采访任务,记者参与到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社会活动中去,暗中搜集新闻素材用于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采访工作状态。

在新闻媒体,并没有固定的卧底记者职位,一般被视为一种采访状态和方式。卧底记者出现的原因在于,在某些敏感新闻当中,如果记者以公开身份进行采访,会受到当事人的拒绝,甚至会发生危险。为了获取某些关键证据,记者就采用改变身份的方式进行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目前,卧底采访已经成为一些媒体常用的办法,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经报道过记者卧底配合***门侦破重大“花边假币”案。不久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卧底揭露南宁传销内幕、亲历千人聚餐壮观场面等等。

【新闻民工】新闻民工是借用民工一词,形容某些记者的生存和工作状态的调侃性用语。随着近年来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需求急剧增加,加之媒体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一般都采用全员聘用制的方式招聘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有别于传统体制的“铁饭碗”、“终身制”,以增强活力。但是,由于有些媒体用人制度不完善,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劳动保障做得不够好,使得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感到缺乏有力的保障和安全感,就借用早已存在的民工一词,冠以新闻二字,组合成新闻民工一词,在网上和私下表达某种忧虑。

【新闻线人】新闻线人,又称眼线,最早是都市类报纸借鉴罪案侦探线人而对以隐蔽形式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士的称谓。其基本职能与通讯员有共同之处,主要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承担与媒体的信息沟通作用,但是更强调隐蔽性。

目前,一般市场类媒体愿意在一些新闻高发领域和机构里设置新闻线人,以及时获取新闻线索。新闻线人一般采用隐蔽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这是与通讯员的不同之处。有的媒体将新闻线人称之为“信息员”、“情报员”等等,其实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实质:公开还是隐蔽、提供信息的出发点、获取报酬渠道。目前,已经出现新闻线人职业化的趋势。

【职业报料者】报料是一个娱乐新闻常用的名词。通常是指有人将名人的行踪和奇闻异事等等披露出来,进行炒作,引起轰动效应。职业报料者,也是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有专门的人士来提供新闻线索,并以此为职业,从媒体获取报酬。职业报料者的活动往往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可能有一个组织在搜集一定范围的新闻线索,以弥补新闻媒体新闻触角的狭隘。因为新闻线索大量地存在于民间,只要有人有意识地打听和搜集,即使不是职业新闻记者,也有可能获取到有价值的线索或者信息。

现在,很多媒体都开通了“热线电话”等等信息平台,而且依托这类信息平台以及私人关系逐步形成了一个报料者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也逐渐熟悉了相关媒体的新闻信息需求,加之可以从媒体获取报酬,这种在媒体市场化背景之下双方的利益需要,就有力地助推了职业报料者的产生。一些职业报料者往往周旋于不同的媒体之间,持所谓的“猛料”待价而沽。

【讲故事】讲故事,一般是指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和可读性,也就是在新闻事实当中尽量发掘其故事性因素,以此吸引受众。讲故事也叫故事化,最早是市场类报纸为了提升媒体的可读性和市场效应而创的,后来逐步被新闻界所接受。大学新闻教育在坚持比较严肃的新闻采写传统的同时,也对讲故事一类比较生动形象的新闻表现方式表示出很大的兴趣。

讲故事的新闻,比较多地体现在社会新闻当中,由于社会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情节离奇、易传易记、生动形象等等因素,使得社会新闻天然就具有故事性。这种故事性新闻,被早期的都市报发现,并大力突出,采用新闻追踪等等接近章回小说的形式,使得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为增加,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毋庸讳言,新闻报道在讲故事的同时,也有走偏方向的趋势,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突出故事性,任意扭曲新闻事实的真相,有的更是直接制造了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例如子虚乌有的某某明星结婚、巨蟒吞噬士兵等等。这些杜撰的消息,故事性一般都比较强,但是新闻的真实性完全丧失了。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一般是指对于新闻事实的感知度和敏感性。由于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这种事实必须经过人的意识的感知和判断,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材料,从人的心理规律来看,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后天的教育和习惯,包括专业素养。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是一种基本的职业敏感,就像医生对于疾病的敏感、警察对于犯罪的敏感、厨师对于口味的敏感一样。新闻敏感对于不同的媒体记者和不同国家的媒体记者又是存在差异的。例如青年报和老年报、机关报和市场报的记者的新闻敏感、中国记者和美国记者的新闻敏感是有所不同的。

新闻敏感除了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认知本能之外,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实践。接受新闻专业知识的教育,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实践,是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近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倾向于认为新闻敏感,更多地是从新闻实践当中得来,而不是从书本和黑板上得来。

【细节】细节一般是指事物貌似琐细而事关重大、虽非恢弘显著却形象生动,一旦描摹表现出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分。在文学创作中,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在新闻报道当中,由于新闻的基本表述特点是简洁明了,细节的地位似乎就不如在文学中高。不过,除了简单的依靠概述即可表达清楚的消息体裁之外,细节对于新闻叙事的可读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新闻界,在报道较为细致或者复杂的新闻之时,普遍会将新闻事实的细节充分地展现出来,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就要求在新闻的形象和现场等方面,画龙点睛地表现其细节。例如,报道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恐怕没有比利用飞机撞毁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一瞬间腾起火光的现场细节更具有表现力的了,有的媒体在电视和文字报道中,突出了当时在现场的民众惊恐的眼神和夺路狂奔的现场细节,如果没有这些新闻细节,9・11事件的报道肯定会减弱效果。

【职业责任】职业责任一般是指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士,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就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责任。比如教师要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职业责任,医生要承担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警察要承担执行法律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管理者――官员,国家还专门制定了“问责制”,即追究失职的责任人。

职业责任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来说,具有行业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对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和表达的观点负有相应的责任。业界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有一些明确要求,例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实行舆论监督,报道新闻和发表言论要对国家和公众负责,及时传递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反馈公众对于法规***策的意见和建议,等等。其中包括违反新闻纪律和新闻基本原则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

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做出规定,今后凡是报道假新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媒体,总编辑要向公众做检讨。新闻媒体人员的职业责任,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基本上是吻合的,只不过更强调个人的自律和道德因素。

【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一般指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包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以及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通常表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自律或者软性制约,而非强制性规范。由于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就产生了不同的职业规范和要求,例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医生不能见死不救、警察不能徇私枉法等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将制约规范的重点放在:必须忠实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出于各种目的杜撰假新闻。不能利用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便利条件谋取私利,例如山西矿难死人事件中,有记者领“封口费”,“有偿不闻”,受到公众和社会的严厉批评。在当前社会风气受到钱权交易侵蚀的背景之下,在新闻活动中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显得更加必要。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应该是表达某种状态和情景下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处境、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人文”的概念一般认为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由于翻译的关系,“人文”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漂移性,它与“人道”、“人文主义”、“人文思想”有近似的意思。基本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民本”思想相当。特别是在新闻界,一般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理解,如果用中国风格的语言来表述,可以理解为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正在成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职业行为的思想指南。一方面,这是由于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也由于新闻传播的宗旨和终极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关心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最新的生存变化,提供最新的事实和环境变动的信息,并以此改善人的处境和命运。所以,人文关怀正在成为新闻界的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虽然其表述方式和较早的提法“为人民服务”等等有所不同,具有某种时尚性,但其中的精神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红包】送红包本来是中国民间馈赠的一种,一般出现在婚丧嫁娶等礼节活动,后来又为商界所用,作为物质待遇和报酬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当今新闻人眼中,红包的概念,传递的意义与以上有所不同,主要是指的当事人或者当事组织机构为了宣传报道自己,为自己评功摆好,或者避免宣传报道自己,为自己隐瞒缺陷,而赠送给新闻媒体相关人员的财物。红包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是一种腐蚀剂,它扭曲了新闻的本来面貌,败坏了记者队伍的风气,值得新闻界警惕。

【封口费】封口费即被新闻媒体批评揭露的当事人,在一定阶段,比如事先、事中、事后给报道者提供的堵塞负面报道的红包或各种利益输送。封口费的确存在于现今的新闻报道活动当中。

对于封口费的认定,在法律上和道德上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例如有些当事人或者企业机构,并非直接给予红包,而是变相地采取提供广告或者其他物品和服务等方式,比较隐蔽,但其中的动机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了让记者“有偿不闻”。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校企协同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386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6月,由***、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对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成为高校新闻院系实施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强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结合。

那么,针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当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作为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哪些?是否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或途径?这些问题看似操作层面的问题,但如果深入探讨并成功实践,便可形成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问题,成果具有共享性。本文即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之所以将地方应用型高校纳入本文研究的对象,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2824所本科院校中(源于2015年7月国家***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作者注),绝大多数是应用型高校,同时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限制,在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优质资源相对较少,问题或困难也相对集中,更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以保证卓越计划的有效普及。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看法。主要有“双职称型”(也称为“双资质”型)和“双素质型”(也称为“双能力型”)两种说法。“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业界的职称,如在副教授职称外还有“高级记者”、“主任播音员”等职称;“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技能。还有的学者将“双师型”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既具有相关技术职务,又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二是“双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双融合”,既强调持有“双证书”,又强调具有“双能力”。

结合我国新闻传媒环境和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界定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双素质”,既能适应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能适应媒体的业务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双资质”,它是在第一个层次基础上的提升,即同时获得各自领域里的资格认证,以证明教师的业务水准。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对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积极回应。

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树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协同创新的关键,就是要促进***产学研用等多主体间的深度融合,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实现价值再创造。[1]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协同创新主体必须深入融合,合作互补,方可实现协同创新和协同培养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更要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营造同区域发展相衔接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只有具备了双素质和双师型,才能适应和胜任这一角色。

2.建设“双师型”队伍是实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就在师资。因此,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大批***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也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内涵。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主要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而设,如果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教师本身都不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这个培养目标势必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教师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进而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优化高校教师结构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一是“哑铃”状年龄结构,即年轻教师和跨专业的老教师比重过大,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积累的中青年教师比重偏小[2];二是在教师的专业背景上,高校合并、专业扩招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多数教师不具有新闻传播专业背景,多是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转型而来,学历结构很不合理。[3]三是在年轻教师培养策略上,存在着培养途径单一、培养效果不佳问题。如为了适应传媒技术变革和高校传媒教育改革,大部分高校新闻传媒都是采取培养策略,帮助现有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都是通过送出去学习、培训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培养,真正到媒体参加业务实训、与行业企业进行横向合作以服务社会的教师少之又少;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跟踪评估机制,教师的培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年培训人次成为考核评估的重要数据,而培训质量却无人问津。这种师资建设状况与真正的“双师型”队伍的目标要求距离甚远。

真正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就是要广开渠道,多元培养,既要引进和聘用业界的骨干,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对专职教师进行多途径业务培养。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形成了双师制的传统,教师的构成一是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学者,二是具有业界精英的传媒人士,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行分类管理。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优化教师结构,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从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4]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媒专业 “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思路

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湖北文理学院新闻系本着培养途径多元化的原则,融合资源,尝试多种途径建设新的教师队伍,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主要途径包括:

1.双向互聘。

这种措施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实施较多的一种方式。一方面高校从媒体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和讲座教授,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践指导、教学改革甚至专业建设和项目研发等工作;另一方面,媒体和行业企业聘请高校教师作为业务兼职,如特约评论员、特约记者、频道或节目专家顾问、兼职编导等等,参与到媒体业务实践中。互聘兼职有助于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2.专职引进。

聘用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的缺陷在于,一个人“身兼两职”,除非有超强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否则不能胜任兼职。尤其是在媒体压力倍增和高校改革步伐加快的现实环境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制和薪酬机制作保障,互聘兼职将仅仅流于形式――一纸兼职聘书、一次业务讲座或者一节勉强的授课。因此,有必要采取更有效、更彻底的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从业界引进业务骨干或者专家,作为专职教师。引进人才严格按照“双素质”要求,不仅有对口的专业,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技能,还能将经验和技能深入浅出地传达和传授给学生,以适应高校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还有一种引进人才是应届研究生,不仅要求品学兼优,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更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经历和高水平的实践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储备力量。

3. 自我培养。

相比前面的两种途径,“自我培养”是通过各种渠道,锻炼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打破专职教师专业背景不对口、实践经验欠缺、专业技能匮乏的现状,让“学院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转型,这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除了作为媒体兼职偶尔参与媒体业务活动外,还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利用寒暑假或空挡学期到媒体参加阶段性实训,一般在一个月以上。实训期间,全天候参与媒体业务活动,发表或刊播若干实训作品,以此锻炼业务能力,并将业务经验融入后来的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鼓励教师或联手或***作业,产生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践创新作品。如拿出某个时间段(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承办地方台某档电视节目(最好是周播,以保证质量);创办校园网络电视,模拟地方电视台,进行校园新闻播报;与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电影或者微电影,在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播放,并进行分账合作。如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李韬创办的自媒体栏目《李韬爆笑生活》,每周上传一期原创短片到视频网站,目前已经上传100多集,有几千万的用户订阅,同时《李韬爆笑生活》还与其他地方台的生活频道签订合作协议,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2014年,由湖北文理学院官博电视编导专业教师蔡青导演的新媒体电影《爱谁谁》由中央6套CCTV《爱电影》栏目及武汉亚格光健康营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于2015年年底的贺岁档全网上线,在爱奇艺上线当天点击率达54万,位居商业电影点播榜前列。

三是鼓励教师与媒体进行科研合作和项目研发,在研发过程中锻炼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如与襄阳广播电视台合作调研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改革创新的策略与路径》,对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今日播报”的收视率进行跟踪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走出校门,充分接触与了解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真正提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局限,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是客观原因所致,有的是主观因素造成。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先天不足。除了前文所讲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先天性失衡外,还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优质师资匮乏的问题。所谓优质师资是指迫切需要引进、能够胜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相对于传统专业而言,新闻传播类专业比较年轻,高学历人才培养数量相对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差异,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宁愿到一线城市的高职高专或私立高校任教,也不愿意选择三线城市的普通本科高校,导致地方高校多年来人才引进情况不尽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结构性失衡。

其次是可利用的地方优质资源有限。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为例,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的环境大多在地方广播电视台。而绝大多数地方台囿于自身规模和层次,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难以企及省台和国家台,高校教师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实训,其质量和规格难以达到高水准。同样,一个地方电视台业务骨干的素养一般与更高级别媒体的业务骨干素养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地方高校无论作为兼职还是全职引进,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法真正实现优质师资。

再次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缺乏。双师型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才能够让建设措施落在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如通过制定相关的***策,鼓励甚至敦促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规定时间和比例敦促新闻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双师”素养;通过制定教师职称晋升与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分类评审和综合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双师型教师办公室”,有序规划和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

但现实中,以上保障机制和措施在地方高校中几乎没有:学校没有相应的***策敦促教师进行实训,也没有对应的文件核算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工作量,更没有相应的经费解决教师实训过程中的开支。几乎所有老师都迫于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成为上课机器,写一些毫无实践价值和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保障机制的匮乏,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当然,也有的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教师的业务实训,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优质资源进行多元化培养;也比较重视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却缺乏对教师实训成效和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体系,存在注重过程却轻视结果的问题,这种仅仅依靠个人自律自觉的“培养”状态势必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作为新闻传媒人才的制造工厂,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建立,首在师资”[5]。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好几年,但是成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并不多见。一个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观念的转变、方式的创新、力度的加大和***策的支持等。针对地方性高校而言,由于受地理位置、办学层次和媒体资源的限制,新闻传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劲:《协同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贺萍:《探析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知识经济》2016年第3期

[3]姜小凌:《湖北省省属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分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4]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

新闻类职称论文第7篇

关键词 体育新闻 新闻教育 转型 体会

里约奥运会精彩纷呈,全球瞩目。因各自需求不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奥运会。对于我而言,2004年以前从事电视体育新闻报道,此后便转入体育新闻教育,至今已有12年。与做记者相比,各类媒体呈现的体育报道成为我关注的重点,将研究方向落在当代中国体育电视新闻报道方面。

奥运会是媒体体育报道的全面竞争和集体展示。如何梳理、分析奥运报道中的成败得失和新形势下的体育报道发展趋势,对体育新闻教学做出积极回应?也许从业界和学界两方面思考,是找到答案的路径之一。

一、从教学现状看问题

国内体育新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教”与“学”两方面。从“教”的角度看,国内体育新闻教育的师资结构以传统文科研究生为主,较多配备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教师,缺少业界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从课程设置角度看,能体现体育新闻特色和动手能力的课程较少;从“学”的角度看,学生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力稍弱,如新华社体育部招聘编辑记者较多从拥有外语背景的毕业生中选拔。为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一些高校从业界招聘教师,以期优化教师结构,改变体育新闻教学滞后于业界需要的情况。

二、好记者等于好教授?

概略而言,有业界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能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案例鲜活、生动,专业性强,对新闻理论“从课本到课本”式教学进行有益补充;在实践能力培养上,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体育新闻的基本业务;在毕业实习和就业方面,此类教师有业界信息、人脉资源。总体而言,理想情况下,由记者转型而来的教师在体育新闻教育中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学界与业界对接,在本科教育中有一定的优势。

由记者转型而来的教师在体育新闻教育中也有某些劣势。首先,业界转型的教师需注意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的互动性。其次,此类教师的新闻理论略显不足,讲一次课或许非常精彩,但讲授一门课程,其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亟待提升。以笔者为例,尽管攻读了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但在系统地教授《广电概论》这门课时,仍需大量了解广播电视历史沿革、理论变迁、相关学科、体育特点。大概进行4轮课程教学后,才逐渐摸索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第三,进入高校系统后,业界转型的教师需要适应体育新闻教育的考评体系,在教学之外,需要加强科研能力。

三、记者转型新闻教育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由记者转型的教师虽然有些不足,但开设体育新闻传播课程的高校仍较欢迎这类教学人才,用以预防专职教师近亲繁殖,保持教师思路、角度、背景多样化,平衡教师结构。例如,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邀请了4名有业界经验的教师加盟。但是,引入有业界经验的教师,事实上面临学历、职称、年龄、待遇等有形无形的进入门槛。其中不乏某些有实力的记者编辑受制于以上条件,未能进入体育新闻教育行业。

从学历角度看,硕士学历是入职的基本要求,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高校要求更高学历,与此相对的是,很多经验丰富的业界记者,多数由本科直接进入媒体工作,学历是个软肋。

从职称角度看,进入高校一般需要等同于讲师或副教授的职称,而不少记者平时工作忙碌,且一些市场化媒体的收入不与职称挂钩,疏于论文写作,忽略职称晋升。

就年龄而言,实际上,不少高校人事部门有45岁或50岁的隐形门槛。年龄的门槛反过来也限制了业界人员的职称和学历,因为一般年龄较小的业界编辑记者的职称和学历相对较低。

从待遇看,体育新闻教育尚没有特殊的人才引进***策,单纯从收入看,教育行业未必比业界收入高。

四、打通业界与学界的壁垒

高校吸引业界编辑记者进入教师行列,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体育新闻教育而言,在吸引业界人士的同时,一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案便具有可行性。

首先,增加实践性课程。通过相关教师培训,增加实践课时,加强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摄影、摄像、电视编辑等课程教学。

其次,在小学期、短学期开始相关实践课程,邀请业界人士前来授课,既有相当的操作性,也能发挥业界人士的优势和特点。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在播音主持的部分课程中,采取专职老师和业界人士合作,“五五开”上课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好。这些在校的二年级、三年级播音主持学生全部参与了国内几家新媒体的里约奥运会报道。

第三,推进教师的产学研项目和国内访问学者计划,让教师到业界一线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实践、思考,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例如,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有老师到上海广播电视台五星体育频道进行深入蹲点,了解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情况,将所感所悟融入课堂,并在新一轮的教学大纲制定中开设新课。

新闻类职称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闻类职称论文

学习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10篇,内容包括杨善洲先进事迹,杨善洲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二、名利思想较强,耐不住寂寞,工作中比较漂浮不够扎实,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三、杨善洲同志以一团火

学习

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0篇,内容包括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体育青年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为了这个班,曾老师可花心思了,乐运魔方场地洽谈,寻找有爱心的助教,精品班所需队牌,助教聘书,签到表,课后训练表,参与人员分队,制定适合所有翔

学习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护士事迹材料10篇,内容包括先进护士事迹大全,预防接种护士优秀事迹。痛失我爱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利用一切时机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护理知识。那一年,她怀孕了。可她时常

学习

自来水宣传工作计划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自来水宣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自来水宣传稿积极向上,自来水水厂工作计划。1计划生育的概述1.1计划生育的含义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指为了夫妻、家庭及社会的整体利益,育龄夫妻有计划地在适当年龄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并积极养育下一

学习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钳工技师职称论文,内容包括钳工高级技师论文发表范文,钳工技师职业资格论文。1.整体性原则在2009年版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的修订过程中,我们考察了沿海和中西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的工艺装备制造企业,组织了相关专家反复论证,减

学习

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土地出让金管理条例是否有效。从土地出让金划出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土地出让面积×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征收标准(对应所在地征收等别)×各地规定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

学习

施工许可证管理办法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许可证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施工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布,施工许可证制度实施时间。二、规范管理,严格***,认真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办理施工许可。建管处应按照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

学习

校庆晚会主持词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校庆晚会主持词,内容包括校庆开场词主持稿,晚会主持稿校庆。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合:上午好!女: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水秀山青,人杰地灵!男: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令人魂牵梦萦,绽放理想!女:历经半个

学习

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个人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律师事务所规章制度模板。设立分所的律师事务所对分所的业务活动和债务承担法律责任。第三条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由分所住所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审核登

学习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最新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是法律吗,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心得。我国传媒业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出版制度,即实行许可制而非登记制,同时实行媒体主管主办单位制度,规定了媒体的国有性质

学习

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如何学懂弄通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收费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

学习

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门诊部科室工作月计划,门诊部控烟工作计划范例6篇。一、做好门诊服务质量检查考核登记,定期召开晨会传达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及时通报本月质量检查考核结果,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处方中存在

学习

财务转正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转正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财务简短的工作计划精选7篇,财务总监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四是财务管理原则的选择性。计划生育服务站是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的非赢利性的事业单位,许多工作是在国家***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大多具

学习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0篇,内容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验材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新闻稿。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生活垃圾,是指本市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及生活服务中产生的废弃物。第四条市环境卫生行***主管部门负责本市

学习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钳工技师职称论文,内容包括钳工高级技师论文发表范文,钳工技师职业资格论文。1.整体性原则在2009年版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的修订过程中,我们考察了沿海和中西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的工艺装备制造企业,组织了相关专家反复论证,减

学习

建筑工程职称论文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工程职称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初级职称论文发表,建筑施工职称论文十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行业竞争趋势日益增加,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发展,

学习

科技职称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职称论文,内容包括职称核心期刊论文,科技职称论文。【Keywords】Scientificresearch;Professionaltitle;Development;Trend时至今日,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水平。然而,科技创新离不开优秀的科

学习

设计职称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设计职称论文,内容包括设计职称论文,设计工作者的职称论文。

学习

电气职称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职称论文,内容包括电力职称论文期刊,电气职称论文格式模板。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

学习

新闻通讯稿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通讯稿模板,内容包括新闻通讯稿怎么写,新闻通讯稿模板。此次篮球比赛不仅丰富了员工们的业余文体生活,更燃起了广大员工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信心。让每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员工们重新点燃了运动的激情。体现了我公司一直提

学习

写一篇新闻报道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写一篇新闻报道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新闻报道的范文,最新新闻报道作文。1.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中,最基本的规则是用事实说话。要体现新闻报道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就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电视新闻的报道最忌讳的就是说大话、说空话

学习

结构工程师职称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结构工程师职称论文,内容包括工程师职称论文集锦9篇,高级结构工程师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