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父母都是地道而朴实的佤族农民,伺弄着几亩薄田,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一年,挣的钱,摊到家里每个人,还不到300块,因此成了村里有名的特困户。
孩子,你听……
家住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归流河镇的小滨(化名),是因贫穷不得不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中的一个。他出生时就患有耳聋,全家人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又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带着他四处求医。几年下来,这个务农为生、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不仅一贫如洗,而且债台高筑。然而,小滨的病情却没有丝毫好转。
正当全家人都痛苦绝望的时候,镇残联找到了他们。在“公益金聋儿康复项目”的资助下,小滨不仅免费配戴上合适的助听器,还顺利进入旗残联聋儿康复语训班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小滨从第一次开口叫妈妈到能模仿一个单词,渐渐地能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最后能完整地背诵一篇课文。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活泼。惊人的变化让爸爸妈妈激动地流下眼泪。他们对***府充满感激,逢人便夸这个项目救了孩子更救了他们全家!
小滨上学了,他能够和健全的孩子一起努力学习,一样快乐成长!公益金贫困聋儿康复项目,不仅让这个孩子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走向美好的未来,也减轻了全家人的负担,让他们又能轻松地生活了。
数万名“小滨”的学习和生活有了崭新的基础,与健全人之间的心理差距逐渐缩小,他们和他们家庭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改变。这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聋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
住新房喽
家住亓家滩村的李传国很小就患上婴儿瘫后遗症。2007年,已经45岁的他,与74岁的老父亲李玉恭相依为命。一个早该孙儿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古稀老人,却要照顾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儿子,这爷俩儿的生活有多艰辛可想而知。就看他们那座用石头和泥巴搭建起来的屋子吧,又矮又小又破,门都快掉下来了。按李玉恭老人的话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中雨;外面已经雨过天晴了,屋里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小雨。更不用说潜在的危险!
是公益金彻底改变了李玉恭父子的生活。那年年底,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瓦房,提前享受了节日般的喜庆。
2004年至2007年,山东省泰安市投入福彩公益金210多万元,资助当地21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李传国成为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第二年5月18日“全国助残日”,泰安市残联、福彩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近40名《泰山晨刊》的小记者冒雨来这里进行回访。
谈起从前住旧房子时的艰难,李玉恭老人几度哽咽。看到那间难遮风雨的小屋,这些蜜罐里长大的小记者都惊呆了,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总说他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一名小记者当场发誓:要把吃肯德基的钱省下来捐助残疾人!长大后,也要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但说起现在居住的新瓦房,老人脸上又浮现出笑容,感叹说:“多亏了***府,多亏了社会上的好心人,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看到未来
兰花生活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一个佤族山寨里,小霞则生活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建设兵团农四师里。一个西南边陲,一个西北大漠,两人相距数千里,但都因为贫困和视力残疾面临着失学的危险。是公益金,帮她们圆了求学梦,也带给她们崭新的未来。
兰花生来双眼就有残疾,生活和学习都面临很多困难。但她好强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兰花的父母都是地道而朴实的佤族农民,伺弄着几亩薄田,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一年,挣的钱,摊到家里每个人,还不到300块,因此成了村里有名的特困户。
父母勉强供兰花读到小学五年级,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不得不忍痛让她辍学。在这个决定孩子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县残联的人来了。他们用公益金资助小兰花继续读书。兰花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克服各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学。成了中学生的她,在各方面都是标兵榜样,还成了班主任的好助手,让老师和同学都赞不绝口。
小霞是先天性白化病患者,折磨她的,不仅是皮肤异常,还有越来越差的视力,到最后,她的眼前几乎是一片漆黑。
小霞的妈妈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干重活儿,妹妹也在上学。全家人的经济来源仅靠那28亩薰衣草和葡萄。更不幸的是,2007年和2008年,这里的农作物连续两年受灾,让小霞一家的生活雪上加霜。
但小霞也是幸运的。今年,农四师残联通过调查,找到最困难的2名残疾大学生和6名残疾高中生,决定从公益金中拨款对他们进行资助。
当小霞的母亲从残联工作人员手中接过2000元公益金时,连声道谢,并表示要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兰花和小霞前面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许多艰难坎坷。但在公益金的资助下,她们能够继续读书。有了知识,有了技能,她们就有了希望,有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