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产业篇1
摘要: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弗学派SCP范式为起初框架,从SCP研究方法入手,由国家统计部门搜集的产业信息和计算机行业相关部门的制定的产业法规和产业***策出发,结合SCP模型框架三个方面,分析我国计算机产业的整体特征。这三个方面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策略,市场绩效。
关键词:SCP模型;产业组织;市场规模
根据我国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生产的计算机市场份额在2008-2012年度分别是14.3%,23%,34.1% ,45.2% , 40.2%。从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呈现出U行曲线的形状。迄今为止,我国计算机产业已经进行产业调整:从依靠投入为主的规模经济增长向集约化的产业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产业市场竞争现状描述
1.市场企业规模的集聚现状
衡量市场企业规模的指标。a于规模大小的绝对指标。由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前几位企业所占据的规模衡量。选择市场中较大的几个主要的厂商分析,搜集数据较为简单,能够很的刻画市场中企业的规模。是当下进行市场企业规模研究的常见的分析标准。缺点是只是分析前几位的相关数据,对市场整体的离散型不能很好的刻画。
b 关于企业规模的相对指标。相对指标能够全面的反应所有企业市场规模分布现状,通常用来分析企业规模的相对差异情况。缺点是:该指标是一种全面统计指标,所以数据信息统计较难,数据统计工作量较大。
c. 关于企业规模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在衡量企业的规模时对存着相应的缺点,怎样克服相对指标忽略企业数量重要性的缺点以及绝对指标忽略全部企业的缺点是客观评价的关键。学界常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分析。当企业的相对分布较为集中,且市场存在个数较多时,其值就越接近为0.
中国计算机企业的规模迅速发展。从当前收集的数据显示,中国前四位企业的企业规模从2008年开始在整个市场中份额回升。从国内厂商进行策略调整以来,已由2008年的14.3%上升到2012年的40.2%同时在销量绝对值上也有了较为快速的增长。由于当下各个国际计算机品牌上加大在营销上的投入,中国计算机企业出现疲软状态。中国市场的企业规模越来越为国际知名品牌的计算机产业所垄断。
2.产品差别化
机型。这是2008年以来国产计算机优势所在。由于中国在计算机研发技术上的落后,只能从外观设计上进行产品的革新,打造适合中国文化审美的外观设计。迄今为止,在外观设计上的优势是中国国产计算机的主要优势。
性能。在外观设计上创新以外,计算机企业纷纷向多功能化进***。计算机内置蓝牙﹑前置摄像﹑指纹防盗等新能更新换代。满足国内市场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国产手机的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
品牌。品牌是一个具有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元素。联想收购ABM的PC机即使这一策略的应用。但目前国产的大部分电脑生产企业多采用代工生产支付贴牌费用的方法,在市面上只有联想﹑神州等少数知名品牌。
3.计算机产业的企业进入限制
计算机产业进入的***府***策法规的相关限制。为了发展中国的计算机产业,为实现我国计算机产业在较低水平上的发展。我国信息产业部在***的授权下颁布用了一些有关计算机产业市场进入的相关限制。计算机产业的进入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这就保护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应逐渐放开管制。
计算机产业进入技术方面的限制。计算机产业是信息时代的新型产业,需要较好的基础研究积累和比较全面的技术水平。中国计算机产业由于起步比较晚,且基础研究的确实。只是在低水平有多突破,一般通过技术引进获技术许可等进行生产,这就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在和国外技术雄厚的品牌竞争时处于下风且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较慢。
二.计算机企业的竞争策略
1.计算机企业的价格方面的竞争策略
由于我国计算机产业的一体化程度较高,产品的差别化方面不够显著,所以各大国产计算机企业大多采用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的竞争策略。这一策略在开始时效果显著,当国外知名厂商加快对低端市场的抢占时,国产计算机企业迅速丧失市场份额。中国国产计算机企业应该认识到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期内价格竞争可能有效但从长期看应该从产品差异化入手,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相关的服务区提高竞争力。
2.计算机企业的非价格方面的竞争策略
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非价格方面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营销手段方面。在产品方面:不断的完善产品的功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对市场的划分提高企业的利润。在促销方面:从市场需求角度来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主要通过广告促销来刺激需求,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再合作方面:通过和国外知名企业的技术合作,用自己的市场换取较新的技术,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同时通过提升技术水平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如联想和ABM公司合作。
三.计算机产业的企业绩效
计算机产业的企业绩效主要是体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的整体规模效益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计算机产业在2012年,实现利润 480亿,同比增长6.7%,每百元利润率为4.1元,高出整个电子行业一个百分数。在行业整体的规模效益方面:随着中国计算机产业规模的不算扩大,中国计算机产业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的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国计算机产业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容纳就业人口能力不断的增长。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计算机产业通过引进技术逐渐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实用新型,产品设计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不算缩小和国外产品的技术差距。
建议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逐渐一体,中国计算机产业将面临国外厂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怎样在我国产业相对脆弱和技术相对落后的状态下实现中国计算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专业化是传统的也是核心的能够提升竞争力的手段,通过市场需求的细分,面对需求进行专业化的生产,通过专业分工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其次:在专业分工的基础要不断加强协作。通过协作达到一种规模效应,并且不仅局限与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协作,更要面对国际生产厂商,通过协作获取国际市场和先进的技术,整体提高计算机产业的竞争力。(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公仆,夏大慰. 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符建文.我国计算机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计算机产业篇2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产业;硬件;软件;网络
中***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340-02
人类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着知识经济时代迈进。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遍布全球的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以极快的速度获取大量的信息,真正做到了“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经济网络化与一体化成为时代特征。在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史上,计算机的问世与计算机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普及应用可称作最伟大的发明。计算机及其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推动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以其神奇的威力,使这个世界发生着巨变。
1 世界计算机产业发展概况
计算机产业是更新发展速度较快、受科技影响变动较大的一种产业。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问世于美国开始,人类社会自此进入了以计算机的开发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信息***时代。计算机从发明到现在仅仅60余年的时间,经历了大型电脑,迷你型电脑,个人电脑和网络系统电脑四个发展阶段。仅从计算机芯片的技术发展速度就可以反映出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从产品研制到形成批量生产,4K存储器用了35年,16K用了33年,64K用了2年,256K和1M(1兆位)各用了3年。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微处理器芯片,微型计算机诞生;80年代,微型计算机生产的工业标准化平台产生,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从而导致全球计算机产业二十几年来的加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功能和应用范围上也从最初的数据计算和处理,扩展到办公事务处理和工业控制以及数据库、网络、***形处理等方面。
美国是世界上计算机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府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极其重视。1992年美国率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投入巨资,从而把全球计算机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阶段。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世界带进空前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时期。
2 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从引进前苏联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到目前形成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产业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56年至1965年的萌芽阶段;1966年至1977年的曲折发展阶段;1978年至80年代末,中国计算机产业化进程真正开始;第四阶段是90年代计算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计算机产业和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年平均增长率高于42%,中国计算机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1)计算机硬件方面。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个人电脑(PC机)、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其中PC机包括台式PC机、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和工作站等。
①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重点还在硬件制造业上,约占计算机产业总产出的65%左右。
②中国计算机硬件市场以微机为中心,外部设备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微机市场的高份额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微机市场的迅速扩大,国内计算机外部设备市场格局已形成。其中硬盘、显示器和终端的市场均由国内厂商占据。
③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知名品牌的涌现对我国计算机硬件工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联想、方正、长城、浪潮等。
(2)计算机软件方面。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软件是全球最具有发展前景与开发潜力的产业之一,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软件市场大致可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其中,以应用软件为主约占73%。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不论是整体市场规模还是增长率都低于硬件市场,但其发展势头较好。但是,我国目前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市场主要被外国厂商占据,在基础操作系统软件上(如windows)几乎是空白,所推出的软件都是在别人的操作系统上开发的,即“外挂”式中文处理环境,这与我国对软件发展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还需积累足够的力量。
(3)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化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多媒体、网络化也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①我国计算机工业在取得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应用和普及方面也卓见成效。每千人个人电脑拥有量从1990年的0.43台增加到1997年的6台。到2008年初,中国的网民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②网络化给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八五”以来,我国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重点建设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计算机服务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十多个国家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已建成60多个行业计算机网,有些网络还实现了国际联网。
(4)中国计算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其企业的成长、形成体系并达到一定规模。随着企业的壮大,计算机产业的生产规模得以较快发展。
(5)中国计算机产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成长。计算机产业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国际化表现之一是计算机业的产出以外资企业的产出为主,国际化表现之二是国际市场已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市场。表现之三是民族企业逐步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经营。
3 发展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设想及对策
(1)要充分认识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民族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根据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支持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经验,采取必要的扶持***策是有意义的。无论从***治、经济、科技的任一层面看,民族计算机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意义都是不容置疑的。
(2)***府的扶持和引导是计算机产业不断发展的关键。中国计算机产业是在我国***府的关怀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府对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优惠***策,并积极加以引导。但因财力有限,财***支持仍显不足。在这方面,今后还应不断加强与倾斜,为中国计算机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3)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让企业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平竞争,有效竞争机制,给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
(4)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让更多的计算机人才脱颖而出。一个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即是资源,要充分发挥我国计算机人才的专长及优势,制定保护人才的***策,建立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民族计算机业服务。
(5)发展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事业。支持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
(6)支持计算机市场的扩大和升级。鼓励计算机业特别是计算机服务业与电信业的融合。
计算机产业篇3
关键词:农业生产;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农业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农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售卖,农业生产活动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监控和管理,通过观察和检测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条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有利于释放人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1]。
1新时期国内外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席卷了全球各国,以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开始逐渐完善,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频率大大提升。
1.1美国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美国在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开始在美国广泛应用,对增强美国农业生产的效益创造了良好条件,极大地提升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美国农业逐渐步入了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的新阶段,农田灌溉、农药喷洒都实现了自动化。农业科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农业服务系统方面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并构建了农业信息传播系统,能够将农业市场信息快速传递给用户。
1.2德国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德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反映在计算机模拟应用、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对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德国农业生产大多是农场经营,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农业生产的农作物经过不断改良,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也有了一定提升[2]。
1.3韩国农业生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韩国作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水平以及计算机应用频率较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韩国重视农场主与科研人员的农业生产效率,注重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传递通道。在韩国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动物改良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作物基因系统等的建立,为提高农作物生产种植和科学管理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1.4中国农业生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技术推广、防灾减灾等领域中。1)在农业资源和环境上的应用。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中应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调查和处理土地数据信息系统、红壤资源信息系统、农作物生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国家农业资源数据库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技术水平,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2)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是服务农业生产的重要系统,通过创建农业生产系统,可以为农业生产、农作物销售等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也可以为农户创建良好的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对推广优质农作物品种等创造了积极的影响。农业生产系统中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则可以借助遥感的方式来对农作物生产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管理,从而构建农作物生产模型,满足农作物生产发展需求。3)在农业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研究与生产技术应用上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包含了农业文献数据库、农业实用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库等,现阶段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文献数据库,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4)在防灾、减灾、避灾中的应用。自然灾害会导致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影响,而计算机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辅助。例如天气预报可以让农民调整生产种植的方式,应对干旱、洪涝、地震、台风等带来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防灾抗灾、避灾和减灾方面具有积极影响。随着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技术生产信息化有利于预防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5)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农场管理方面的应用,搭建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农场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农场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信息系统等,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提高农业活动开展的效率。
2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应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计算机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中融合力度在不断加深,并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计算机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应用,对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时间较短,地区之间的差异存在发展水平不均衡,而且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业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不完善,相关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在农村地区实现较大力度的推广,没有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户的生产结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农民生产活动依旧靠传统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业生产水平较落后,不同农户的农作物产量也不同。我国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仅仅在小范围的地区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应用,但是在推广农业生产种植技术方面的效率较低。不少新型职业农民选择用互联网来销售优质的农产品,例如惠农网、淘宝网、京东网等助农平台,为农户销售农产品开辟了新途径。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农业生产活动是在农户自主经营的条件下实现的,部分经济作物依旧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农户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计算机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成本也相对较高,计算机的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网络也无法在农村地区全面覆盖。农村使用和拥有计算机的人数比较少,可以直接获取的农业信息也比较少,无法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优势。因此,我国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3新时期农业生产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3.1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数值的应用
现代涉农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计算机来设计农业生产的方案,并选择出低成本、高收益的农业生产方案,为现代涉农企业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借助计算机数值分析对家畜饲料培养进行指导,将家畜的营养物质需求量、企业饲料库存饱和承受比、市场销售环境等实际指标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对动物饲料喂养进行控制,例如高价饲料控制量,获取最适宜的配比方案,规定饲料添加剂用量等,将该饲料量应用在农作物育种方案、施肥方案中,则能够结合线性回归、动态分析、整数规划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管理***策决策的服务。
3.2在计算机信息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系统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系统的定义不只是集中在企业、工厂的范围内。农业本身是一个大的系统,下属养殖、种植单元属于小型的生产系统。在模拟系统工作时,可以借助有序调查、定位系统内部各个客体之间的关系,搭建数学抽象模型,将模型转化成计算机模型,作为计算机程序来编写相应的系统。
3.3发展智慧农业和订单农业
我国***府有关部门应结合基本国情,给予农业生产活动***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为推动农业等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充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可以推动国内农业生产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应用中,要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传播农业生产的知识、传递农产品的信息状况、及时更新农产品的销售和回收价格等,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同时在惠农服务方面,可以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智慧农业”,以提升农业生产种植效率。通过培育更多的新型农民,为激活新型农业生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
3.4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农民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要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发挥农民的生产潜力,增强农民的职业技术能力,打造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从而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让农户能够充分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的经济结构,为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创造良好条件。
3.5在畜牧养殖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在畜牧养殖范畴中应用,可以从计算机信息工程学的视角出发,实现生产管理辅助、饲料配方设计、生产过程控制、遗传育种计算等,通过计算机数值试验,有利于支持遗传中计算与饲料配方设计,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生产管理辅助与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未来信息化养殖将会成为养殖业发展的趋势,对提高养殖效率、增加养殖产量和质量等产生积极影响[4]。
3.6农业生产气象中的信息化预测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的预测,可以通过实时气象数据数值来对地区的天气变化进行监测,及时做好农业生产防范处理,从而打造规模化的计算机农田温室系统,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管理。在农田温室系统的应用中,可以综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肥料、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在改变温室环境的基础上可以设定相应的目标值,从而有效调节温室内的环境气候,促进农作物生产环境不断改善。
计算机产业篇4
1.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设置
以水产类专业大一阶段开设的两门课程为例,即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windows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不同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内容讲授上以C语言为主要载体,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在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仍存在问题,即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结合少。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继而,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显然,对所有学科专业使用完全相同的授课内容是不科学的。水产类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针对水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应该有其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然而,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水产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学生自身专业的结合很少,这必然导致学生抱怨课程内容抽象,晦涩难懂,与专业和工作没有关联,因此学习积极性降低。
2.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校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国计算机教育目前正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慢慢普及,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同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一致性。第二,学生普遍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慢慢普及,大学期间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是重复内容,导致这部分学生不重视这些课程。另外,也有学生认为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即可。这些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通过自学就可以完全掌握计算机操作,根本不需要花费时间上课。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除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外,还包括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不紧密,学完了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学习主动性较低。第四,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态度往往是混及格、混学分,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时死记硬背,不能积极跟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学步骤,因此,尽管考核及格了,也没有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大量采用面向水产类专业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的作用,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本专业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解决的形式,并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生产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其专业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应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分别负责收集、积累和不断更新水产类专业在实际生产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定期研讨,整理、归纳形成相应的教学素材库,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熟悉所负责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应用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藻类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例进行Excel统计工具的讲解,以海水污染沉积环境的生物修复为例进行Word流程***的讲解,以鱼类幼苗自动计数系统为例进行数字***像处理基本算法的讲解,教学案例的设置应注重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大量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案例和课后习题为载体,通过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效融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用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统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水产类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及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让他们习惯于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时安排上,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保持同步,使学生能够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加深掌握程度。综合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在水产类相关学科领域内进行创新及科研工作。内容设置采用计算机知识与水产类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题目。组织协调相关教师与水产类专业教师、工程师进行座谈研讨,深入实验室及生产一线,了解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并收集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际生产案例,继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三、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及水产类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第一,摒弃传统古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造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课堂上,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全权负责,而是结合知识点,给出一个水产类专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应用背景,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必要的时候,请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教师的职责转变为整体协调,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二,借鉴微课教学方式,适当采用视频形式的教学素材。微课将信息量最丰富、最直观的视频教学素材与传统的课件和板书授课方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ppt课件容量有限、形式单一的不足。第三,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结合制定的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体差异,在班级内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按摸底成绩分班给基础差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学到最多的知识。
四、结语
计算机产业篇5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组织
***高教司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1],自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其原因是由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供需结构性失衡[2]。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在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育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层次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使得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有余,岗位技能相对不足。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生产实习作为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数高校目前采用的教学形式为组织学生在校内机房编写小程序,或到实习单位参观,使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际软件开发过程,或联系实训基地直接由企业指导培养。尽管各高校对生产实习十分重视,并想办法改革实习模式,但目前高校生产实习仍然面临着诸如实习单位难找、实***费短缺、实习效果不理想等困难,教学质量不容乐观[3]。
经过近几年生产实习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了一种校内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习基地选在校内机房,实习任务由指导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及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技术制定,实习指导由学校多名专业教师负责,实习内容为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已结题项目或教师在研项目的
开发。按照这种模式组织生产实习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节省实习成本,同时还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1现状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主要有三种形式。
(1) 企业参观。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计算机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目前计算机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合资企业,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外,参观形式对于计算机专业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计算机产业多为高科技产业,从表面上看软件公司内部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相同,学生参观根本看不到实际软件开发过程,更不可能参与到企业软件开发工作中。毕竟大部分企业或公司都不想因为学生实践而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另一个影响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积极性的原因就是实***费不足,学校对实***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
(2) 校企联合。目前,有些企业和高校联合成立专业化的实训基地,严格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实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些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面向高等院校,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
作者简介:路莹(1970-),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及多媒体应用;唐晓君(1972-),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李晓红(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件安全、智能控制。
观学习的问题,另有专门培训老师指导,保证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这种实习基地既有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这种实习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但是,这种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形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需要学生在实习时支付一定的费用,从学生角度考虑,承担费用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这种实习形式风险大、成本高,因此大多数高校没有采用。
(3) 校内组织进行。面临实习企业难寻、培训实习成本太高的难题,有些高校选择校内进行生产实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多以指导教师布置实习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以报告形式上交结束实习。实习过程从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和验收环节等考查,与普通课程设计相类似,学生虽然拿到相应的学分,也锻炼了基本技能,但由于缺乏企业氛围,学生不能很好的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映射。而且,一旦教学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抄袭现象,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经多年的探索和改进,实行了一种基于校内组织进行的新生产实习模式,主要从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设计以及实习验收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实践,这种实习方式可以依据实习的要求,从实际应用考虑制定实习方案,针对性强、组织合理,教学效果明显。
2生产实习模式实践
2.1实习流程
经过几届学生的实习实践,新的校内生产实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其实习流程如下:
(1) 实习要求及安排部署;
(2) 实习任务讲解;
(3) 分组实践;
(4) 中期检查;
(5) 实习答辩、总结。
2.2具体措施
从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设计,及实习验收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要求及安排。
(1) 教学组织。生产实习之初,由指导教师布置了多个在研/结题的教师科研项目或某企业已完成项目,组织形式采用集中式管理,即在生产实习过程中,
学生统一在专业机房集中实习,安排多个指导教师,每天都有教师值班答疑。集中进行生产实习既方便学生讨论、交流、答疑,又方便指导教师充分地把握实习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
(2) 教学管理。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晚上可以加班加点,专心设计项目。开发阶段,完全模拟软件企业的开发流程,并要求学生采取自愿原则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中小型项目的设计。每组3人,每个小组安排组长(项目负责人或称项目经理)一人,组长的职责是:组织成员进行项目调研、模块划分与任务分工、接口的确定、进度的监督与协调、集成测试等。
实习期间安排中期检查环节,指导教师按照实习最初制定任务要求及日程安排检查实习进展,针对学生开发过程、开发进度、开发难题及开发组织等给予监督与指导,一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实习中期检查结果以文档形式留存,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
此外,实习期间要求各小组及时进行项目总结。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将同组学生集中起来,针对当天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交流自己的想法,集体讨论问题,这样就能够做到日日有收获、天天有提高,从而锻炼自己的实战水平和组织经验,小组项目小结结果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开发结束后整理写入实习报告。
(3) 教学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作为主要实习方法,题目实用性强,一般安排指导教师的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或使用某企业已完成的项目案例。这样,学生在校内即可进行客户调研和需求分析,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为将来的职业奠定基础。具体实施如下:
实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答疑式讲座,使学生深化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库等相关理论的认识,了解企业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开发规范和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第二阶段是案例分析,针对生产实习题目,提取几个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软件生产的基本过程、方法及开发技术;第三阶段是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综合运用指导老师前面所讲到的知识,完成一个中小型项目的开发任务。
因为有相关理论课的教学基础,实习第一阶段以答疑的形式进行。实习第二阶段,指导老师针对软件公司的风格,选取几种主流开发技术案例进行讲解指导(C#,Java等)。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负责一个案例讲解(对应一种开发技术),便于学生理解项目思想和相互沟通,指导教师也可以重点对某一技术开发过程进行答疑。讲解结束,将案例源程序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编程参考。实习第三阶段,学生自选主流开发技术,并按照企业的开发规范进行开发。
(4) 实习验收。实习最终成果包括软件和文档以及用户操作手册。考核是检验实习水平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实习考核对于促进实习教学质量,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核也是一个较难把握的环节,既要考核学生的***编程能力,也要考查其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要考察其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文档编写能力、纪律性等内容。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效果,我们实行分阶段考核,各阶段成绩综合在一起构成最终实习成绩。最终实习成绩由平时表现、中期检查、实习答辩和实习报告四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表现占总成绩10%,中期检查占总成绩10%,实习答辩占总成绩40%,实习报告占总成绩40%,汇总后总成绩以等级表示。
中期检点是考察其开发进度,内容包括调研程度、开发平台及环境的选取是否合理、需求分析是否充分,开发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延迟等。
答辩重点考察软件功能、实现的难易程度、技术含量,界面友好性等,对具有创新性的作品适当加分。答辩流程为组长汇报软件的设计思想、主要技术、任务分工等情况,并演示软件,指导教师提问各位成员所设计的模块。老师根据项目完成效果确定这个组的等级,按照工作量大小再确定组内各成员的等级。
实习报告以小组为单位上交,重点考察其规范程度,文档是否齐全,书写是否认真等。
2.3实践检验
经过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组织、设计和管理,实习效果明显提高。尤其采用阶段性考核,以现场答辩形式验收实习成果,能够检查学生的真实技能,以及算法的复杂性、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通过中期检查和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既能考察项目的完成情况,也能考察各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领悟能力、工作主动性、团队合作情况等综合素质。学生实习报告内容是对实习系统化的记录过程,能反应其文档编写能力,并训练学生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站规划等思维。
3结语
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力,是每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该积极采取举措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当然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式可以说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费严重不足、不能实现校企联合的情况下,寻求教学上的改革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校内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该实习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树立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资源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同时团队精神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建臣. 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7-18.
[2] 陈幼明,王立群.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2):26-28.
[3] 王春枝,熊才权,欧阳勇. 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1):84-86.
Exploration for Productive Practice Teaching of Major in Computer
LU Ying, TANG Xiao-jun, LI Xiao-h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计算机产业篇6
4月16日~19日,首届中国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暨ISC12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决赛在清华大学进行。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清华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从2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前两名,并将代表中国参加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ISC12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强劲对手同场竞技。
超级计算机发展聚焦应用
在超级计算机,尤其是百万亿次、千万亿次等超大规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府主导和***策驱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目前我国在超算硬件能力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TOP500排行榜中,有74台来自中国,而2007年中国只有10台。然而,相比于快速发展的硬件技术,在超算软件、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滞后问题。***数据显示,中国只有不到10%的超级计算机经费被用于开发应用软件,而美国的这一比例是30%。本次赛事的主办方,浪潮集团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并积极参与超级计算从系统结构到开发应用的实践。浪潮集团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表示:“浪潮已经与许多高性能计算、超级计算实际应用的单位开展了合作。根据这些行业应用单位的需求,在系统和应用方面进行合作研发,从而推动超级计算从硬件、软件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当前,围绕超级计算机的竞争已经从峰值性能的比拼转向应用推进方面。应用型人才储备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次大赛是我国第一次引进国际级大学生竞赛,以国际赛事规则、算例来考察在校大学生使用超级计算机的技能。国家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钱德沛表示:“我国高性能计算学科发展比较快,但历史还比较短。这次竞赛能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超级计算机及其重要性。”
应用体现交叉特性
从超算应用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钱德沛认为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把超算这门学科变成大学生培养的基础课,将高性能计算,计算科学,计算方法,以及软件实现的技术训练作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这种将基础训练渗透到日常学科教育中的做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超级计算机与计算科学的发展,此次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伍展示了优秀的高并行程序开发和优化能力,多学科交叉学习能力,以及丰富的超级计算机实际操作经验。评审委员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莫则尧表示:“这次比赛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把超级计算机用好,把现有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专业领域的应用人员,例如电池、工程力学、数学等能够将超级计算机和应用领域这个桥梁连接起来。从参赛队伍的人员组成和应用算例来看,此次大赛展现了多学科领域应用与超算交叉的特点,这也是未来超算发展最重要的方向。因此,专业领域应用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产学研用共推进步
计算机产业篇7
【关键词】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课程设置;三维设计软件;产品展示设计
0.绪言
产品的造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形象能够得到统一识别,具体指的是以产品的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性的形象设计,它可以塑造和传播企业统一的形象,显示出企业的个性,打造专属于企业的品牌,然后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盈利,而产品形象的系统评价则是在产品具体的内在形象和外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对产品造型设计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从而为产品的造型设计提供一定的专业性的理论指导。产品造型的设计在当今涉及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自动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从当下来看,增强产品的竞争优越性,也不断地推动着产品造型的设计逐渐的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发展。
1.国内外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走向完善,特别是对于一些***形设计和处理的设计软件,其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这种变化影响到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去,使产品设计造型变的更加优秀,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这个领域与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由于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特性,我们应该根据计算机***形设计相关的经验来详细的探讨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如何有效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事实上,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在产品造型专业领域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对比和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外产品造型设计的计算机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能够很好的适应新世纪的信息技术,不仅要培养出具备计算机硬件知识能力和设计技能的造型设计人才,还要培养出具有工业造型设计的创新型人才,它很好的将课程的设置和产品造型设计的学科互相的融合起来,而这一方向的主要课程则包括工业设计理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设计、传播学理论、视觉传达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当然,还有一些计算机的动画和***形处理制作技术、计算机造型设计的二次开发语言教程等。
在产品造型工业设计领域,我国从国外引入了大量的设计软件,譬如说如UG、CATIA等,但是最终的设计成果,无论是在外观上、产品的功能抑或是设计的周期上,都和国外的产品造型设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与产品造型设计师的创意和艺术修养有直接的关系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主要就是,我们没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作为设计的基础,同样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为设计服务,甚至没有真正的用好从国外高价引进的计算机绘***用的软件,更没有以培养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人才为目的,而设置相关的计算机课程,绝大多数国内的产品造型计算机设计人员,仅仅只是具备了简单的计算机绘***技术,而并没有更为深层次的技术和能力,这些都在不同的方面揭示着国内造型设计师计算机能力的欠缺。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开设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计算机课程,推动国内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不断向前发展。
2.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专业趋势分析
我国***曾经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计算机总上机时数做了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鉴于计算机课程在工业造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也开始对此重视起来,而我们在产品造型设计领域不断显现出来的问题,更加说明了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合理的设置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也应该欣喜的看到,随着产品造型设计在国内外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同样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逐渐认识到计算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媒体也将成为全球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同时,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也相应的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专业课程设置,都必须依据这个专业的特性再做出合理的判断,相关人员也逐渐认识到,相对于产品造型设计来讲,它主要希望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工能,来提升产品造型设计的效率和品质,甚至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这种设计过程的程序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广设计产品,实现交流的信息化。因此,我国产品造型慢慢的开始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技能。[1]事实上,在计算机二维、三维设计软件不断的发展的时代,关于产品造型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远远并非一两门课就能够解决的,因此不断地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的相关的辅助设计功能,来培养学生进行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设计潜力。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大量的计算机课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应该了解到,产品造型的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其培养重点并不应该一样。
2.2注重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事实上,仅仅具备了理论知识的学生,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具备实际的产品设计的专业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不能轻易地画上等号。[2]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从根本上说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同时也设置了一些具备实践性的课程来加强和完善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例如,家具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产品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课程,而我们主要是通过这样的课程来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效果***制作的能力。他们不仅拥有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论知识,同样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巩固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的设置具备了一定的产品设计特性
由于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和传统的计算机设计具有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来完善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而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设计水平。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该专业的个性与特色,而这对于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时所开设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立体设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和计算机辅助环境设计都具备了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的特色,而也存在一些学校,它们所开设的课程都是一些极为简单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或者语言设计课,根本上不能够适应现时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要求,在教学上也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理论和语言性的课程设置的过多,分不清主次,学生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很强,但是却缺乏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力,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加强注意。[3]
【参考文献】
[1]苏建宁.浅析工业设计教育[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10,(8).
计算机产业篇8
关键词:Photoshop;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
0 引言
Photoshop二维产品表现是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授平面软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一般选择位***软件Photoshop和矢量***软件CorelDraw。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平面软件进行产品二维效果***的绘制,同时也讲授***片处理、***片合成、排版等内容,可满足一般平面设计的要求。
1 为什么要使用Photoshop进行二维产品表现
在1998年9月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就堪培拉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一项调查指出,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师具备十项基本技能才能胜任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其中之一为必须掌握一种矢量软件和一种像素绘***软件(如Photoshop);目前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在招聘条件中将使用平面软件绘制产品效果***作为必须的条件之一,二维产品表现在设计公司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设计公司在委托设计项目中,厂家为了抢占商机,将位于设计环节前端的产品造型设计时间一压再压,设计公司为了快速展现设计提案,在一般家电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使用平面软件进行二维效果***的表现,完全可以达到使用三维软件制作的效果,而且因设计提案需要反复修改,不确定因素多,使用三维软件建模再渲染后,会极大增加设计工作量,增加时间成本。Photoshop作为位***软件,可绘制各种自由曲线和常用***形,提供了大量自由绘画工具,可快速表现出逼真的产品光影和材质效果,通过***层样式特效等工具可快速表现产品立体效果,而且其***形处理功能强大,非常适合于产品细节的表现。
2 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二维产品表现
二维产品表现是使用Photoshop工具按照特定的表现流程将产品外形、材质及表面工艺等设计进行快速展示产品三维效果的一种方法。设计效果***主要是为了展示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构思视觉化。为了能提高表现质量和速度,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Photoshop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操作Photoshop是产品二维表现或平面设计的基础,要求掌握各种选取方法、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颜色的调整、***层、路径工具的使用等,此部分是最基础的操作,只有熟练应用才能提高二维产品表现的速度。
(2)产品二维表现流程。在工作过程中,二维产品表现是遵循一定流程的,主要有:设计师开始构思设计后,使用草***的形式将灵感记录,然后就开始产品二维表现。首先根据设计意***绘制轮廓线稿,根据设计思路,分步骤绘制封闭的轮廓线;然后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绘制好的轮廓线进行填色,根据设想的灯光来表现出每一部分的主体颜色、高光、阴影等细节;最后在绘制好光影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材质表现,模仿真实材质的表面处理效果。
(3)二维表现中的光影知识、制***知识。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二维表达和传统的手绘效果***表达方法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计算机能更便捷、更精确地表现出产品的材质和细节,而且便于复制和修改。这样就需要了解传统的表现方法,现有Photoshop的技法实际上是对以前传统技法的继承,是建立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
光影的知识也非常重要,要在二维的***纸上表现出三维的效果,首先就需要正确表现出产品的光影效果,产品的曲面、圆角、斜面都需要通过光影才能表现出来。要表现好光影就必须先构想一个三维的空间,并假想一个主光源,所有的光影相关的工作都必须根据这个主光源的方向及特点进行表现,所有的高光、阴影和反光的位置都要随着主光源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要分清光源的主次,主光源是塑造形体最重要的光源,所有其他的辅助光源不能比主光源强,这样才能准确塑造产品。
在二维表现过程中也需要工程制***知识,在产品二维表现中,一般以正视***为主,在表现多个视***时,需要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
(4)材质表现处理效果。产品仅有造型是不够的,必须有合适的材质来配合,才能算得上完成的产品,在产品表现过程中,必须对常用的材质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表现过程和方法,并结合产品的形状来表现出具体的材质,如塑料、金属,塑料是高光塑料还是哑光塑料,金属是电镀效果,表面文字的印刷方式,如何表现出弧面上材质的效果。
(5)其他专业知识的综合。二维产品表现的目的是展示设计构思方案,是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前期工作,为了能保证设计构思方案继续深入发展,在设计表现过程中必须熟悉产品各部分的材料及加工工艺,产品整体是否能满足模具等后期环节加工的要求,各元件摆放的位置是否合理,在功能发挥上是否受到其他元件的影响。只有在产品二维表现过程中综合考虑设计的其他要素,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产品二维表现。
3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教学内容的改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主要讲授Photoshop软件的基础操作、***片修复、合成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片合成是Photoshop最基本的操作,不应该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尤其是以产品造型设计为主的专业方向中,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由传统的***片合成向二维产品表现方向转变,由软件的操作讲授向具体的设计转变。
(2)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目前市面上Photoshop相关***书众多、涉及日常生活、平面设计、专业广告、环境设计等领域,既有入门级的教材、也有高级的教材,而且网上资源也门类繁多,各种网页和论坛中以文章、视频等方式涵盖了Photoshop的各个应用领域。在众多书籍和网络教学资源中,如何去辨别良莠,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方向、如何有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对相关资料及专业***书进行详细加工处理,建立课程学习资源中心,以校园内网的方式将资源进行共享,根据学习方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目的性。
(3)临摹式教学。临摹对于入门者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临摹过程中一方面能掌握Photoshop的操作,同时也能熟悉二维表现的过程。只有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认真临摹后,尤其是对不同作者的产品二维表现案例进行临摹,才能真正体会产品二维表现的具体操作过程。在临摹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思考,要多问为什么,每一步表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当然过多的临摹也会影响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在后期的教学环节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
(4)材质表现总结,物体表现总结,常见材质与形态的处理。在产品表现中必须讲解各类材质的特点,光影如何变化,尤其是在不同的形状上如何表现材质,可将产品按照形态分为立方体、长方体、球体、椭球体、弧面体等组成,针对不同的弧度分别对不同材质进行讲解,注重材质与形态的关系。将产品分解为不同的形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逐步表现出产品的细节。材质表现的重点就是平时多看,多积累,保持对材质的好奇感,其次就是多动手,尝试去表现平时看到的材质,多积累如何使用Photoshop去表现材质的经验。
(5)由***片到根据实物进行二维表现,再到创新性设计。在临摹多个作品,熟悉Photoshop操作过程和二维产品表现过程,对材质和形态进行总结后,就进入到具体的应用阶段,首先根据现有的产品宣传***片进行二维表现,可选择手机等***片作为二维表现的初始,因现有***片已表现出产品的光影、材质等关系,此过程主要是应用Photoshop的操作命令,主要目的是如何使用Photoshop按照现有的***片表现出产品的效果,注重的是对Photoshop的应用,自己不必过多的考虑阴影、材质等效果,只要按照***片绘制即可。在完成了根据***片表现后,再进一步深入表现,主要根据实物进行二维表现,此部分可充分锻炼对产品光的预想、各部分材质的归纳与表现,是对Photoshop应用的提升,难度较高。在完成了根据***片表现和实物表现后,就进入到创新性表现阶段,根据前期的Photoshop基础知识、产品光影、材质表现知识,综合考虑设计相关的要素,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使用二维的方式展示概念设计效果。
(6)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初期以教师讲授为主,后期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因现有视频多,可学习资源多,在课后可完全进行自学,尤其是自学基础知识,在课堂中设置上机等环节,根据给定的题目或表现的产品,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产品二维表现,在学生互相交流中或教师的辅导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玉亭.Photoshop产品造型表现技法与典型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卓文华讯,陶宏宇.产品设计师必读:从造型到效果之美Photoshop外观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雷鸣.工业设计师的手绘体验[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166168.
[4]李可巍,柳冠中.论工业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的组织[J].装饰,2006(04):8586.
计算机产业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
1、什么是产教结合教学模式
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而言的,也就是说,学校实践教学的场景、内容和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环境、工艺、流程完全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不是书本内容,而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专业动手实践,主要是为了解决以往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要求相互脱节的问题,“产”始终紧紧围绕着“教”的目标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实践教学这一根本目标。
2、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
2.1产教结合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学校根据市场、企业传递的最新的技术和行业信息,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随时将市场、行业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契合,使专业培养目标紧跟产业发展。学校始终以行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安排课程。
2.2产教结合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的现场实践,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专业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专家、骨干,即学校的兼职教师密切配合,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能从中学习到最新的、最先进的经验,进而在组织产教结合活动中,就能指导学生遵循现代化大生产的规律,熟练地应用技术和积累实践经验。
2.3产教结合能够达到企校的双赢
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在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实习的过程就是产品形成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解决学校实习设施设备、场地不足的问题,而且生产的产品形成的效益,还可以补充一定的实习资金,解决了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和知名度,输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培养、发现、选用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节约了培训成本,学生实训参与的工作、形成的产品,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总之,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切实开创了校企双赢的局面。
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新模式构筑的策略
3.1建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教学体系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产教衔接、产教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所涉及的专业面、产业面极为广泛,学生在校的学习不可能全面涉猎而成为专业的全才。因此,必须要根据市场和学生实际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和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对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笔者认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计算机应用服务领域,这样才能更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2)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把培养目标定位在计算机应用服务领域的基础上,要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在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实验课,从而保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有的文化素质,系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软、硬件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技术,提高实践能力,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相一致,为将来的知识应用、更新提高与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侧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使毕业生区别于中职学生,成为理论雄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能与岗位实现零距离;三是要注意合理布置理论与实训课程,使之合理的互相配合。
(3)制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大纲
高职院校制定专业课程大纲,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课程大纲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就是要在安排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时,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数“必需、够用”即可,而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实训、实验课时数,一般理论课时和实验实训课时比例达到1:1,也可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和选用教材
基础、实用和前卫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保证把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在选用教材时,不许保证教材内容涵盖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体系,以确保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训练到位。
3.2依托产业,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训体系
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实训的要求很高,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它是专业立足、发展的根本。因此,应在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下,依托产业构建完善的实训体系:一是学校要重视对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二是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教学直接在企业开展,借船出海,既节约了学校的资金,又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优势。同时,使学生有机会和条件掌握企业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立于学生学以致用。
3.3围绕产业服务,加强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3.1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教师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的提高
首先,学校要在专业***书、资料及专业实验设备上优先保证持续加大投入,以使专业教师能随时利用,充实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其次,拿出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或研讨培训班;第三,利用寒暑假,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产业需求的社会调查,或直接深入企业进行定岗实习,以不断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富提高实践能力。
计算机产业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实习模式;实训基地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088-03
1引言
生产实习是高校工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四年制本科教育的第6学期进行,其内容是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通过看、学、做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际生产的基本过程,获得基本的科研、设计和劳动技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尽管各高校十分重视生产实习环节,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生产实习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但目前高校生产实习仍然面临着诸如实习单位难找、实***费短缺、实习效果不理想等困境,教学质量不容乐观[2]。
经过认真研究近几年的生产实习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了一种校企联合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训基地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实习内容为组织学生到企业参与已结题项目的再现开发,或组织优秀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在研项目的开发。近年来我们按照这种模式组织生产实习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2.1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为实习企业难寻,生产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计算机及其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营企业被兼并或调整,无暇接收学生的实习;而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由于害怕技术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再者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给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因此,企业不愿意也没有义务接收学生实习。而计算机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就更少;其次,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是一般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传统模式。通过参观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建立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映射。这种模式对制造业学生生产实习十分有效,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简单的参观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计算机产业多为高科技产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一般的软件公司面上看和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相同,学生参观是看不到实际软件开发过程的。以往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是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几乎不可能。一是一般计算机企业规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业,人数也十分有限;二是计算机企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跟班作业必须有指导教师,这些指导工作校内老师不能胜任,而企业为其自利益所虑,一般不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三是软件开发是一个特殊产业,按照软件工程原理,研发小组中途增加新的成员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能还会增加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更何况是增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实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加之目前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实习收费标准,使得实习所需的费用上涨,而学校对实***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实***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另外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如我院计算机专业2001共有6个班,接近200多人。要安排如此多的学生实习,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不少高校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实习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2.2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
目前有些企业成立了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其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严格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实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些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面向高等院校,既有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
这类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能很好解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的问题;实习基地有专门的培训老师,他们来自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第一线,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的专业化实训基地采用1:3:6的教学模式,即10%的时间针对实训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答疑式的理论培训;30%的时间对实训基地所依托的企业曾经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并进行项目开发实践或代岗劳动;这些的实习基地通过自建研发实验室或模拟生产线对企业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再现开发训练,保证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体验项目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可以促进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化,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树立企业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资源意识、效率和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同时老师会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习基地还会帮助学生了解两个产业背景,即:计算机产业的背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流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生产工具、方法与规范以及企业文化等),以及计算机行业服务对象的行业背景(计算机产品服务对象的领域知识、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发展趋势等)。
基于这种优势和现状,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设想,基地的硬件建设由企业投资,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保证了学校到企业、学习到工作的平滑过渡,学校的学生实习时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的要求,量身订做实习方案,针对性强。
2.3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实践
近五年来我们一直与成都某实训基地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与探讨,学校与企业共同摸索出了一个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式。通过几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其实习流程如下:
① 报到
② 统一领取工作牌、实习指南、实训资料、办公设备等
③ 参观熟悉工作环境
④ 集中实习
⑤ 分组实践
⑥ 总结
项目开发主要流程有(根据不同项目裁减,SQA贯穿始终)
① 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及内容;项目质量要求;项目备案及启动。
② 计划:划分里程碑并确定里程碑目标;明确项目跟踪与监控机制;明确项目的资源配置;确定角色、参与人员并分配职责;划分及分解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进度。
③ 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明确项目的其他要求。
④ 分析设计:对需求进行理解、转化,并抽象出系统中各个对象的属性及行为;对抽象出的系统对象进行设计,形成设计方案。
⑤ 实施:使用工程化的方法,采用适当的开发工具生成满足需求、符合设计方案的目标系统。
⑥ 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检验开发的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⑦ 质量保证:向实训中心提供项目验收报告;
⑧ 结项:完善各类文档;提交结项报告。
学生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答疑式讲座,使学生深化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库等相关理论的认识,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第二阶段是案例分析,从企业项目库中提取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企业软件生产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第三阶段是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综合运用前面实训老师所讲到的知识,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任务。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项目经理,然后项目经理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合理地安排小组中的各成员的任务,项目成员通力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任务。这种小型项目的开发完全是按照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模式来进行的,并得到企业软件工程师的现场指导。
通过对实习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普遍反映通过本模式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也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具体体现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参加实习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对实际软件开发流程有了直观认识,弥补了校内课堂教学的不足;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反映这种实训模式操作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深化了对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认识,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了企业运作机制,形成了全新的就业理念。学生学会了如何面对社会、适应社会,学会了如何从学生身份到员工身份的角色转变,增强了以后就业信心;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工作能力。实训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工作。通过实训学生认识到,在一个大型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只有全体员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校企结合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年,初步解决了以往生产实习中的问题和矛盾,该模式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更好地与计算机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依托专业化实训基地的校企业联合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能够满足本科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模式,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n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Pattern of Major in Computer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al question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er Productive Practice, and proposes a new patter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which, students can go into the enterprise, and have a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enterprise. To underst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mputer and to accomplish Productive Practice purpose.
Keywords: major in computer,Productive Practice,Training patter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参考文献
[1] 熊才权,胡恬,祁卫东. 本科生产实习模式探讨[J].湖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2004,(2):57-59.
[2] 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 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2-14.
[3] 杨敏虹. 电力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5):127-128.
[4] 卢小兰. 抓好生产实习的三个主要环节[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16(5):120-121.
[5] 蒲如兰. 实行三“结合”推进实习教学改革[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14(3):75-76.
作者简介
王春枝(1963-),女,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协同教育。
熊才权,男,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