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调研报告10篇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1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农村 生活水平 质量 文化程度 教育 医疗设施

一、 农民的生活现状

在水西村,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新宅,由于他们只盖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空心村现象。

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民房屋分布杂乱无章。这给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浪费大量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高居不下,土地被闲置,另一边,不少农民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致使土地管理部门被迫以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除一部分用于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生活比较乏味单调,其余空闲时间多,除了聚在一起打下牌,闲情聊聊天之外没多余的其他娱乐活动,而且很多居民反映到周围娱乐设施过少,这也是他们空闲的很大因素。

二、 农村的教育问题

1) 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但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学习必要的技术知识。

2) 90%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培训,无法对农业生产的农业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及很少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3) 农民对***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不了解,希望国家能扩大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

4) 现在农村青年大多数为初中水平,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村中上高中的人数急剧下降,有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

5) 大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使许多孩子在内心自我封闭,行为怪癖。很多家长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由于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从而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很多孩子由于缺乏严格的教育、管教,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6) 农村教育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据村民反映,以前的小学教育收费居然还比现在的义务教育收费明显的要少,农村的教育收费混乱,学杂费不断以各种名义去收取,让农民工对此感到负担压力大。

三、 农村医疗设施

目前水西村以及村落附近难以发现一间医疗地点,由于离医疗点较远,村民们都形成了小病不去治的现象,得了大病就只有求组于江湖郎中和一些本地的土医生高贵的医药费使得很多农民不敢看病,人们是小病不用看,大病没钱看,小病等着好,大病等着死,小病挨,大病扛,小病拖成大病。另外该村在社保等福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由于农村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很少村民购买社保或购买最低价的社保,社保普及率低。由于社保不普及,使得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生活比较困难。

调研总结:通过这次深入农村的实践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基于以上的调查报告,觉得农村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待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存在问题严重的还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村民的医疗保障这方面,***府可以在师资方面加重些力度,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给孩子们一片可学的天堂,也让家长们可以看到未来和希望。目前,国家对三农***策也是十分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二

20xx年7月29日,烟草学院百村千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受省委农村办的委托,参与实践的大学生深入到农村中,以便更加了解三农问题。我们的调查对象是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高新园的小马屯村,我们在29日下午到达这里,采取问卷调查与村干部座谈的方式分别对10户农民和村支书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以心系农民增收,关注小马屯村发展为主题,了解了该村农民增收所遇到的阻碍和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的诸多措施。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在调查后,我们分析出了小马屯村在发展程度上有待提高,还在摸索中前进的结论。

一 、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小马屯村离县城7公里,离最近市集3公里;离最近集市3公里。

(二)所占面积

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全部为平原。

(三)耕地面积

在农业用地方面,该村耕地总面积是1120亩,粮食地占有百分百,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

(四)本村人口

全村共300户,总人口为900人,其中男性440人,65岁以上或病残丧失劳动力的有96人。劳动力总数600,外出务工跟在本村务农各占一半,村民收入基本靠这两项。

(五)土地流转

在土地流转方面,已经流转3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6.8﹪,主要去向是其他方面。

(六)新农村建设方面

小马屯村完成了村庄的规划,以建新房环境整治为主的村庄整治工作已经开展。文化体育建设也已经完成,包括***书室卫生室的设立,活动中心篮球场等设施的完善,建立村垃圾集中处理的机制,统一处理生活污水等。

二 、收支状况

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其中农业创收290万元。村集体收支结余,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村民男性劳动力多数在周边城区打散工,每天有50元收入,但不是很稳定。

家庭剩余人口在家务农,把大部分粮食作物卖给商贩从而获得一部分收入。 其余小部分的收入来自***府补助,如粮食补助每年120元/人。村民09年家庭总收入不一,有一定悬殊,低的有1万元,高的有15万元。

三 、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

(一)土地占用获得补偿款

小马屯村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高新产业开发园,新型区域初具规模,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商品房、住房矗立于此,鳞次栉比。不少行***单位的办公楼也建在这里,因此潜力很大。跟村支书交谈时,他告诉我们农民从建设楼房的占用土地中得到了一些补偿,也适当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主要增收途径

村委会为村民干实事,创造良好环境 。村民部分在临近一些建材市场等劳动力大量需求的场所打工,还有的去外地做生意、收废品,这是他们目前增收的主要途径。村委会也努力工作,为民解忧,村集体出资硬化了村内的50﹪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来往。还修建了***书室,可使农民汲取到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四 主要经验启示

(一)利用邻近大学的优势,利用商业头脑去发掘商机

我们进行入户访问时,村民提到位于安阳师范学院附近的一个 村庄时发出极大的羡慕之情。原来,那个村的村民将闲置的房屋租赁出去给学生,学校工作人员,每年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在学校周围开了商店、饭店,有着巨大的消费人群。相比下,那个村的富裕程度还是很高的。这给了大家一个启示,将消费人群设定为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涉及饮食、住宿、日常生活用品等种类的商机孕育在大家的头脑中。但是,此想法的施行还需***府的支持,因为小马屯村距离师院不算近,况且两地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这也是村民失望的原因。

(二)身处产业开发区,潜力无限,创办企业或与工厂合作

高新区今后应该是工厂的集聚区,周边已有不少规划好的厂区。小马屯村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比如村集体可腾出部分场地给厂区使用,从而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能加大本村村民的就业机会。当然还是可以启发大家,利用***府优惠***策,自己创办企业,打造小马屯村的龙头企业,重在提升本村的发展,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使农业不再是农村唯一的收入来源。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走访农户调查,我们发现了小马屯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深究根源,探索其存在的原因。

1、产业结构模式单一

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林、畜牧、渔业发展程度很弱,几乎没有农户从事。究其原因,地理环境限制了副业的发展,小马屯村地 处平原,没有大型的鱼塘和大块空地去放养动物。此外从交谈中我们得知,畜牧渔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相比于传统的种地,操作起来很是麻烦,农民还希望利用闲散时间去打工挣钱。

2、农业种植模式传统

种植作物类别为小麦、玉米。满足自家需要即可,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很小。土地基本都是自己来耕作,个别农户出租土地,转出价为400元/亩。

3、科技兴农投入不够

既然农业生产是其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就应该加大重视,改善作物土壤、使用优良品种,科技种田的意识要普遍。然而村民告诉我们,一般作物出现病虫害解决的办法经常是听天由命,好点的向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即便这种做法也是不能有效抗击作物病害。因此,村委会应积极联系当地农林部门,让专家进行科技指导,解决农民在田间地头遇到的麻烦,那样在农业的生产上才能有更好的收成。村民也希望得到这类帮助,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在种植中摸索出来作物长势好的秘诀。

4、基础设施不完善,节能措施不到位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更为明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农村发展的全面性是指不仅在收入上实现跨越,也要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果。走在小马屯村的道路上,整洁平整,路边设立的垃圾收集场所,避免了乱丢垃圾的破坏村容的现象。但是,从国际资源匮乏引起的诸多问题上考虑,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是国家上下要倡导的理念。现在在农村,沼气池的使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马屯村应坚持四个重在的重在持续,倡导使用沼气节能设施,从以往经验来看,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美化环境。现在都在搞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也要到位,例如下水道、有线电视覆盖等,***府要多从农民日常生活处考虑,重在解决民生问题。

5、就业机会少,收入不稳定

男性劳动力实现了家庭最主要的收入,然而本村的普遍情况是男性在周边建筑工地等场所打工,每天工资平均为50元,但并非是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给予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工作机会还应加大点,毕竟不是所有的劳动力找到了工作。这不仅靠个人,还需村集体的安排,推荐本村人员去工作。另外要妥善安置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让在外务工人员后顾无忧。

6、交通不便

新区道路建设完好,有宽阔的马路,虽然小马屯村在高新园内,但是没有该村通往城区的公交,只能开私家车或坐小三轮去城区。有路无车困境的存在着实给村民带来了不便。另外,安阳师范学院新校区距离该村有10分钟车程,距离比较远。我们应该看到小马屯村与外界联系的通村公路是其发展的良好条件,一旦***府加大交通投入,村民获得商机的便利程度会加大,农民增收跟农村发展的工作就会显有成效。

7、没有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龙头企业带头牵动全村经济的发展

持续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就是这种长效机制。前者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是带领农民增收的排头兵,后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能科学引导农民的生产活动。未建立农合组织的原因是村民都自己种自家的地,没有联合起来合作,分享生产经验。

结束此次调查后,我们队员在一起深讨如何让农村发展的脚步在小马屯村迅速加快。

六、 对策和建议

(1)在主要的农业种植方面,要推广优质高产的品种,科技部门要深入农村给予农民技术指导,确保粮食生产的增长真正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农民自身要改变吃啥种啥的传统思想,围绕市场需求,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市场上需要哪类作物就去生产高效益的作物。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发展的活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 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寻找农村发展的活力。计划经济曾经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力,但随着经济生活发生的变化,它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它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活力之源。村委会要鼓励群众积极发展新型农业,新型农业虽然费时间,担风险,但这能稳定并且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2)由于本村生产特点的单一性,我们认为发展的多元化是解决农村发展缓慢问题的对策。比较好的范例如濮阳市西辛庄引进节能灯生产厂家,已打造成节能灯生产基地。这个村的发展日新月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它的发展模式也在全国范围推广。因此,小马屯村可以从此点考虑,多与上级部门或直接与厂商联系,合作建设工厂或龙头企业,实现一村一品。这将很大程度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可谓益处多多。

(3)教育是发展的根本。每个有远见的村集体都会注重教育的发展,针对农村的情况。我们认为,教育应分两个部分考虑,一是孩子们的教育,让适龄的孩子都有学上。小马屯村位于市郊,孩子们基本在市区上学,这样便能获得更加好的教育资源。二是村里成年人的教育,适当让成年人补充知识,让他们在以后找工作时不至于处于被动,能适应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工作环境。

(4)处在高新园内,现在的建设还是初步阶段,充分开发的时期即将到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只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在高新区建设中哪些项目是需求的才能容身于规模化的建设中去。咱们农村具有不少的劳动力,因此把握发展方向,采取正确的行动就能利用高新 园的优势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5)可与安阳师范学院配套发展,抓住经济增长点。租赁房屋,开办商店等形式促进农民增收。这项应该容易施行,成本不高但是效益良好,且面对人群广泛,收入持续。

(6)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既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又是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各级***府应大力支持农村 二、三产业的发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发挥创造力,***生产力。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平台,通过降低门槛、提供场所,即让小企业、个体户有发展场所和空间,能够让全部农民剩余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让小企业、个体户能够从国家金融机构获取手续比较方便、利息适中的小额度贷款。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苦于无生产场所或资金而无法进行创业的不在少数,如果***府在生产场所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加上规范管理,农村潜在生产力将再一次得到拼发。

(7)我国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弱质性,要求***府扶持。有些学者们在 研究 三农问题时,将农民定义为弱势群体。原因为:①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慢;②农民的负担过重,向农民的索取大于补偿;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团体来维护自身的利益;④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众所周知,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处于身份劣势的农民成为真正的主体呢?这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府对农民的扶持。

农村发展缓 慢是存在的现状,因为不具备和城市相同的建设环境,但是农村的特点也比较鲜明,农民迫切要求***府制定优惠***策,加大扶持力度。国家***府部门应多让农民受益,在农民创业、打工、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策支持,加大财***投入,补贴农民。诸如提供贴息贷款降低成本投入所带来的压力;如果有人建设工厂发展养殖业,***府可以提供建舍款。然而一切的合理施行还需要***府的执行,因为***策执行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暑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连云港市灌南县镇西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西村坐落在灌南县城西南,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00余户人家,1506人,人均耕地0.8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小麦、蔬菜种植及销售,其占耕地面积的5∕8。

二、调查方式

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间地头,个别访谈。

2、到村委会进行询问。

三、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访谈了解,广大村民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实行的各项惠农***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应***的***策好,得民心。许多村民反应,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具体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和汽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和汽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每20户就有一辆汽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90%的安装了电话,98%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镇西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策,***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村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策和省、市、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镇西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全村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村道路畅通。村辖下的第三小组兴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统一规划的公寓等等,镇西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问题

1、安于现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村比较富裕,大多数家庭盖有两层小楼,虽赶不上邻村(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距我村1公里)、但明显收入高于临近的其他村。村民普遍感觉良好,安于现状,

2、没有近忧,常有进账,够吃够用

我村以种植销售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因产销一体,几乎每天都有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度,平时家庭生活没有忧虑。

3、家庭作业,小富即安,目光短浅

我村全部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业,村民思想保守,小富即安意识较强,大多数村民仅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田上,与外界交往较少。也不太关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4、部分村民沉迷于玩纸牌、麻将等娱乐活动,甚至!

(二)产业瓶颈问题

1、土地产出已达极限

种植粮食作物,辛勤劳作一年,年收入为3000-4000元:种植蔬菜,年收入为1600-2400元(均为毛收入)。土地的增收能力已经极小近于无。

2、盲目销路不畅

我村的主打产业为粮食作物,种植什么品种完全是跟风式的耕种,依据上年度或者是上一时期的销售情况,往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谷贱伤农。

3、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灾,必然减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1、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2、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镇西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

1、跳出村子看村子

要把我村现状与发展放在与周围兄弟村庄的比较中来看,跳出我村就能看到本村的优势,比如土地质量优良平整,适于灌溉和种菜,村民收入相对较高,也能看到与其它村子的差距,如,没有村办企业、品牌产品、抵御风险能力差、村民收入不稳定(或有下降)等问题。看到优势可以增强信心,看到差距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有追赶目标。

2、把我村的发展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和规划

这个背景有三:一是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背景,比较而言北河头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还有哪些不足;二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下,大胆制定本村的宏伟发展规划和蓝***;三是市、县的规划大背景下,我村的发展能否纳入市县(包含争取)的发展规划,如城市发展、经济区划等等,争取更多更好的搭车机会。

3、思想观念的***

思想观念的***需要宣传和引导,也需要活生生的生活事件和刺激,要通过宣传、宣讲、参观等方式刺激村民的思维。

(二)正视瓶颈,寻求突破

我村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使增收希望渺茫。总体说来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的做法是粮食、蔬菜的直销和订单农业,也即是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粮食、蔬菜批发销售为农业(粮食、蔬菜)协会(公司)的统一销售和点对点销售。

(三)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六、我村长远发展的建议

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也有土地的合法流转、统筹粮食、蔬菜种植规划、加强分时分种指导、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劳动力分流、增收等一系列问题。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2

为进一步落实好***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好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指导意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客观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新要求及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查找不足,全面部署我市今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根据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本次调研活动。

在调研中,我们注重调研的代表性,深入海安和如皋两地,邀请当地作栽、植保、水产、蚕桑、渔***和部分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气象为农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考察了如皋市常青千亩连片高效农业园区,在田间地头与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交流,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听取气象服务意见,收集气象服务建议。另外,我们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在*气象兴农网设立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问卷调查专栏的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研使我们深感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大有可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东临黄海,地处长江下游,江河湖水网交织,素有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之称。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1646个自然村。全市土地面积为8001平方公里,人口769.79万(20*年末数据);其中农业耕地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11元,同比增长13.1%。

*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季风特征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但由于兼受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洪涝、干旱、暴雨、强对流、热带气旋、连阴雨、高温、寒潮、冻害、大雪、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基本每年都有发生,气象灾害已成为危害全市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农村对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这两项需求均达到了100%;其次是气象科技指导,占80%;再次是农业经济信息,占78%。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电视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另外,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还有报刊、互联网等。农民最渴望从互联网和气象兴农网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农业气象信息、农资价格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均占92%。但目前农村电脑普及率比较低,60%农民对互联网以及本地气象兴农网不了解,30%农民只对互联网有些肤浅了解。对于农产品信息,只有28%的农民认为在气象兴农网上方便;36%的农民不知如何,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困难。对于*市气象部门给予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有90%的好评;对于气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个一”工程项目,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晓率达到80%;在气象知识宣传普及方面,比如防雷知识、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种植新品种所需的气候条件等,约80%的被访者均了解相关知识。农民还希望气象部门多提供农业气象科技和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服务。有些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希望得到中短期气候预测甚至是年景展望,以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农民希望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希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选址和房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农民普遍认为人工增雨对缓解当地旱情作用很大,其中90%认为作用很大。

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新经济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推进,不少乡镇开始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都对天气预报服务、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农民迫切希望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次数、延长播出时间,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和重大灾害天气来临前,要增加电视天气预报播出次数;还希望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比如增加建设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让农村“大喇叭”再响起来等等,使得每个农户、农民都能及时获取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

2.新村镇建设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在村镇建设规划、新集镇建设等工作中,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暴雨、洪涝、大风、雷电等灾害以及交通、水电等因素的影响,并考虑通风和采光等条件,因此新村镇建设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程建设气候论证、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培育新农民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渴望获得气象科技知识,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农民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农业信息化等实用技术和农经信息的应用能力。

4.追求新生活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各级农村干部和农民都在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劳动环境,因此对健康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气象服务有很大的需求。

三、气象服务不断加强,但离需求尚有差距

长期以来,气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组织科技开发和科研攻关,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时效,在农村气象观测系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农业气候论证、防御雷电灾害、人工增雨作业、气象兴农信息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完成“三个一”工程建设。“三个一”工程即:在全市每个乡镇建设1个自动气象站、1个气象兴农网服务终端、1个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三个一”工程是一项实事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三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全市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站达到133个,平均站距仅为10公里。并建立了数个农气、酸雨、雷电等观测站点,实现了对干旱、洪涝、大风、大雾等气象数据的动态监测。全市各乡镇共布设了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152块,完成了*气象兴农网站的改版和升级工作,建立了乡镇气象兴农网服务终端。此外,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街道)、1646个行***村的由123名联络员组成的乡镇气象联络员队伍和1687名信息员组成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也为气象信息的传送与反馈提供了通畅的信息渠道,实现了气象监测预警乡镇全覆盖。正如*市委***、副市长秦厚德在“三个一”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三个一”工程建设的全面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加强科技开发,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了提高产量预报的准确率,开展了水稻、麦类、棉花、油菜等产量预报,对外长、中、短期预报,几年来,准确率都在95%以上。为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业部门的植保单位紧密合作,开展了麦类赤霉病、棉花炭疽病、棉铃虫等预报工作,为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几年来发生等级预报准确率100%。为了提高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气象服务能力,研制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为***府合理调度水资源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到广大农村和农民手中。一是及时把《重要天气报告》、《农气月报》和《农气旬报》等农业气象信息,通过传真、email等方式分发到各级******府和有关部门;二是建立了*气象兴农网,不断登载“气象与农事”、“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科动态”、“农业百科”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时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信息;四是利用“96121”、手机短信、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传播涉农方面的信息,深受农民的欢迎。

4.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目前,全市共有火箭发射装置4台(套)。尤其是在2005年和2007年抗击特大干旱过程中,全市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为及时有效的缓解旱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加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响应能力。制定了气象应急响应预案,并已纳入当地***府的应急响应体系,主动参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气象部门虽然在“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气象信息的传递渠道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及时性与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有差距,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可用性还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是气象信息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农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

四是农村雷电防护安全措施和知识普及与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差距。

五是目前农村信息化程度还很低,通过互联网交换农经信息较为困难。

六是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对引进新品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均未经过气候论证,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议

1.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气象工作与农村工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用。建议各级***府将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二要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要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这部分人员要主动承担传播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与农经信息、气象灾害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报刊、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到受影响的农民手上。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气象各类信息。

2.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要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利用农村电视普及率提高以及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间和次数,调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尤其是农忙季节要满足农民收工后看天气预报的需要。要与电信部门合作,针对农民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的特点,积极推进手机短信订制服务,及时将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发送到乡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及本地人员,由他们迅速传播,指导农民防灾减灾。要使农村“大喇叭”重新响起来,乡村大喇叭实际上是一个高效低成本的农村信息渠道。除了气象信息以外,还可以其它对农业农村有用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大喇叭”在防灾减灾和气象信息上的作用。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3

为全面贯彻《中共**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根据《**市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市科协在***组书记、常务副***龙文祥,副***黄敏的带领下,分头深入基层,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范围内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技协的发展现状

**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七县一市三区,总人口有610多万,农业人口比例大。近几年来,在各级***、***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科协组织将农村科普工作的重心下移,着力抓好农技协建设,把促进农技协发展作为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农技协这个科普载体,建立起广大群众参与科普的活力机制,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技协这种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正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和欢迎,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拥有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技协)2个,省级示范农技协4个,省级优秀农技协1个,市级示范农技协15个。

我市农技协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巩固、提高、再发展几个阶段。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各级科协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类农技协478个,拥有会员12万多人,遍布全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种植业(瓜、果、农、林、茶、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养殖业(鸡、鸭、猪、鳝、蟹、鱼等)、服务业(主要是中介经营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方面的二十多个门类。其中县级农技协169个,乡镇级155个,村级154个,跨省的8个,跨市的10个。我市89.1%的农技协都经过了各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其中科协审批的139个,农林部门审批的114个,其他部门审批的173个。在这些农技协中经民***部门登记的有273个,工商部门登记的有93个;农民牵头创办的有180个,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的94个,科协、涉农部门牵头创办的170个;股份制的有49个,合作制的86个,公司+协会的115个,支部+协会、科研单位+协会的共有103个,专业户领办的98个;开展技术服务的有193个,信息服务的141个,产加销一体的275个,技术经济实体的74个;聘请专家1406人,农民技术员4531人。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2120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607693.2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占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达31.6%。20xx年全市农技协会员人均纯收入7109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一倍。有相当部分农技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开始由最初仅以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的低层次合作形式,发展到现在围绕某一农业主导产品的开发,创办一体化经营的高层次复合型实体;由会员最初仅是本村、本乡农民发展到打破区域界线,会员辐射到周边乡镇和跨省、市、县农村的大型农技协。有80多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过千万元,19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亿元,其中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年销售收入已达到3亿多元。这些农技协都已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发展轨道,成为了一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农技协在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技协工作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技协以农民为主体,以有致富能力的专业户、龙头企业、乡土能人为核心,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各级科协紧紧围绕******府的工作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准科协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农技协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农技协已成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农技协利用与农民的亲缘、地缘关系,以及技术传播直接、信息渠道通畅的特点,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直接有效地传授给农民,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速度与新成果的推广步伐。到20xx年底全市农技协共推广农业新品种11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多项、新材料200多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就有150多项(个),创建示范基地近900个。我市望江县网箱养鳝协会以养殖基地为示范,通过常年举办培训班和开通技术服务热线电话为载体,以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深入养殖现场指导和帮助销售为手段,大力推广普及网箱养殖技术。目前该协会已有会员1136户,分布全县的10个乡镇和邻近 县市,全县网箱养鳝规模达到13万只网箱,成鳝产量达到400多万公斤,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已成为我市特种水产养殖的第一大品牌和安徽省网箱养鳝的第一大县,20xx年被中国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宿松县河蟹协会积极壮大协会队伍。会员由成立之初的82个发展到2168个,其中单位会员22个。聘请专家举办河蟹养殖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会员1000多人次。同时组织会员赴外地学习精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河蟹养殖水平。努力做到河蟹苗种生产、供应、品牌、销售、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资料供应的“五统一”。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协会“皖江”大闸蟹已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常州等大中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2、农技协已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引导和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农技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科协十分注重在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能人中培育和发展农技协,通过他们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依靠科技脱贫上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农技协共带动农户27万多户,培育科技示范户2.3万户,开展技术培训近4000次,培训人数46万多人次,为带动本地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潜山县是个贫困县,蚕桑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潜山县蚕桑技术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贫困山区蚕农服务,通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对贫困农户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为蚕农提供种子种苗及蚕需物资供应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开展蚕业产业化经营,本着“技术为依托,以质量为基础,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原则,力求达到“会员带动,蚕桑发展,蚕农增收”的目的。目前,在全县已建立了40个蚕桑示范基地,培育了650多户示范户,带动全县4800户蚕农,为振兴潜山县蚕桑事业,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农技协已成为农村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作为08年中国科协、***联合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农技协在为蛋鸭产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同时,着力推进养殖基地的建设,提高单位养殖效益,降低成本。为进一步把协会做大做强,他们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市畜牧兽医局联合,走“市场+企业+农户+科研院校+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和邻近舒城、庐江、枞阳等县的几十个乡镇,形成了我省较大范围的农村特色区域经济。产品除内销外,部分还进入东南亚国家,07年实现销售年收入3.7亿元,利税20xx万元,并建立了“大关禽蛋市场”,拥有自己的办公楼、销售市场、培训学校和网站,已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强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其规模化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当前我市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技协虽然遍布我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行业较多,但各地发展还不平衡,覆盖面还十分有限,农技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技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下农技协的重要作用还未被充分认识,有些地方对农技协的性质、地位和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优惠***策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把农技协建设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看待,缺乏研究,在宏观上缺少***策法规及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指导。

2、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示范带动面不广。

由于农技协多数是以各类“土专家”为核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和各种专业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导致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无法迅速传播和推广。

3、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缺少活动经费,是各级农技协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协会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活动,发展新产业和扩大规模等许多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大多数农技协的主要产品约80%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上,获利和发展空间小,尚难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空间狭小。

4、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市部分农技协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组织机构和自律机制不健全。协会与会员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循环机制,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策风险能力较弱。即使有实体的协会,组织仍较松散,凝聚力不强。有的产业还没有建立协会,少数乡镇农技协还处于空白,整体运作和产业发展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一些协会没有进行社团登记,不具备法人地位,社会信誉度、影响力较低,一旦遇到经济纠纷,往往束手无策,造成服务质量不高。

四、我市农技协今后发展的工作思路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充分说明了***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视和肯定,同时也为农技协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市农技协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认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技协工作的认识,市委市***府要组织召开全市农技协工作有关会议,要求各级***和***府把农技协建设纳入地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范畴,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和内容。各级领导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的执***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农技协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农技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将农技协的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出有利于农技协建设与发展的各种配套***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技协自主自愿、因地制宜、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2、要高度重视农技协的组织建设与发展,充分认识到农技协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技协会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作用,把农技协的组织建设和发展作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区)科协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技协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给予农技协和其技术经济服务实体最大限度的优惠,确保农技协权益不受损害。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一批有特色、规范、带动作用大的典型农技协,扩大农技协的影响力。让农技协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宽松,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活动动空间更加广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3、搭建平台,促进现有的农技协联合起来做强做大。要加快我市农技协联合会的建设,成立市级和各县(市、区)农技协联合会,使目前以单个专业技术协会形式存在的农技协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组织体系,以改变农技协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地域和规模的限制,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提供服务以及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受到一定局限性的状况。今年市科协将筹备成立**市农技协联合会。在目前农技协联合会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各级科协和相关部门要搭建平台,加强各类农技协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加强对农技协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加大对农技协的***策扶持和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技协做强做大。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第二、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两条是要建设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第三、乡风文明,就是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的侵蚀;邻里之间在生产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心,让文明之风盛行于广大农村地区,愉悦农村居民的身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补***府工作的疏漏和社会发展的盲区,疏解农民群众的不良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第四、村容整洁,就是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面貌,使农村成为农民享有幸福感的美好家园。第五、管理民主,就是在农村***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其总体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大格局中,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增收、充分就业、接受良好的教育,素质得到提高,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稳健发展。

近年来,*科技情报研究所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本所的发展,团结带领全所***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和“三服务”(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原则,在*县永模村开展“‘结对共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农业示范”,围绕河池市*县农村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通过开展与基层科技部门及农村基层***组织实行“1+1+1”结对共进、结对帮扶、建立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示范点等工作,带动当地农村特色产业专业化生产的快速形成,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工作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发展,本所对此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本报告。

一、*县永模村发展的现状

*县长乐镇永模村地处老区、库区、山区和贫困区的“四区”,该村位于具有光荣传统的红七***根据地的***老区,全村地处红水河畔,有6公里长的红水河水道,距离长乐镇***府10公里、*县城38公里。永模村有耕地面积537亩,其中水田面积364亩,旱地面积173亩,人均耕地面积0.2亩,可利用水面面积2280亩,永模村共有村民小组17个、农户479户、人口1960人;其中沿红水河边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1450人,属岩滩电站库区移民;其余5个村民小组、510人地处山区。村***支部有***员38名,其中女***员8名,预备***员3名;45岁以下***员28名,50岁以上***员10名。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315元,当地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沿红水河边的12个村民小组、人口1450人是岩滩电站库区移民,仅靠国家拨给的每人每月12.25公斤口粮维持生计。

二、*县永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县永模村属石山地区,由于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并且是锅一块碗一块的,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能力差,遇雨特别是遇上强度大的暴雨,极易于冲刷、滑陷,加上社会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广种薄收、盲目垦殖的落后习俗,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产出效益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2、水资源丰富,但没有为地方经济带来应有的效益。

永模村水资源丰富,辖区内水面面积2500亩,可利用水面面积2280亩,户均拥有可利用水面面积4.76亩,人均拥有可利用水面面积1.16亩,目前开发利用的水面面积有500亩,仅占可开发利用的22%,开发利用程度非常低,丰富的水资源并没有给本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应有的贡献和支持。

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永模村山高坡陡,可垦土地有限,并且土地分散耕地,质量偏低,粮食单产低,但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不得不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生产,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以扩大耕地面积,农民在陡峭的山旮旯里见缝插针的种上庄稼,把玉米种上山头,其最后结果是一场大雨过后,土壤极易流失,岩石。其次,土地利用缺乏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存在随意性,使大量的宜林宜果地(陡坡地)变成粮食作物用地。如果能把产量很低,宜耕性很差的粮食作物用地改做果粮间作地、林粮间作地,将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

4、偏僻落后、人口素质低。

人口素质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就永模村来说,农村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至20*年底,该村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7%,高中文化程度占21%,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9%,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1%,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2%。人是生产力系统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人口素质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5、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群众生活困难。*县长乐镇永模村山多地少,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产出效益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山村。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315元,仅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78%(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沿红水河边的12个村民小组、人口1450人是岩滩电站库区移民,仅靠国家拨给的每人每月12.25公斤口粮维持生计,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三、针对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

根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们从永模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突出抓了五大方面的建设,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科技信息化条件建设、优质农业生产科技培育与示范、***建结对共进帮扶活动、开展招商引资专题片拍摄制作与宣传活动。

(一)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物质基础。

1.完善村委办公楼铭牌,将村委二楼改造为具有会议室和电子阅览室两用功能的场所。

2.完成“希望之路”修建,为该村拉力小学大门一段60米的陡坡烂泥坑洼路进行拓宽降坡和增建安全护栏及路面硬化。

3.粉刷美化了2个村务公开宣传栏,新设科学养蚕和水产养殖两个专门科技宣传栏。

4.进一步规范了村委各项规章制度,并完成了制度喷绘印制上墙工作,网络布线到点。

5.为该村坡豪中学建成电子培训教室1个,赠送配备电脑15台,配套课桌和椅子等15套,并向坡豪中学学生培训电脑应用课1期。

(二)农村科技信息化条件建设,为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提供良好的环境。

1.建成科技信息服务站1个,配套电脑设备等3台(套)到村部,向村部赠送电脑3台、打印机1台、传真机1台,办公桌椅3套。

2.建成数字化适时通讯公共科技***书阅览室1个,配备具备上网和适时视频功能电脑3台套,科技培训34寸液晶大彩电一台,配置科技生产生活***书资料455种、2000册,订阅科技报刊12种,并对阅览室内墙进行了粉刷亮化。

(三)优质农业生产科技培育与示范,增加农民收入

1.以永模村为中心成立了包括永模村委在内的三个库区沿岸村委的坡豪渔业养殖协会,组织开展渔业技术培训130人次;

2.选定产业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永模村产业升级。共建立了养蚕示范户13户,渔业示范户5户。

3.组织了桑蚕、水产、食用菌专家深入永模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组织5位技术专家下乡培训,举办5期优桑、优渔、优茧(产业名称)培训,参加培训农民共620人次。

4.组织了2批共7位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桑蚕、水产和食用菌生产的指导、调研和规划。

(四)凝聚力量,抓好***建结对共进帮扶活动。

1.开展***建结对共进座谈会5次。

2.慰问老红***家属、***员,赠送油、米、棉被等59份。

3.向***员赠送化肥2吨。

4.向镇******府赠送电脑3台。

5.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向8位特困和贫困大学新生分别资助3000元和2000元。

(五)拍摄制作招商引资专题片,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活动。

针对当地美丽的山水风光和农家旅游资源,我所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策划论证,利用我所的飞马影视广告公司的工作优势,为永模村拍摄制作招商引资专题电视片《水上明珠—坡豪湖》,并在多种场合开展宣传片的播放与推介,开展资源招商,力促将永模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四、主要成效

(一)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永模村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今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2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比去年的1315元增长了11%;水稻、水产、桑蚕生产实现了增产增收;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9亩,产量达到了20.95万公斤,比去年增产11%,实现产值44万元;网箱养鱼产量达到了10万公斤,比去年增产40%,实现产值32万元;桑蚕种植面积600亩,比去年增长17%,实现产值136万元。

(二)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桑蚕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实现产值比去年增长50%,良种覆盖率由去年的80%增加到98%,病害发病率由去年的12%减少到6%。引进推广了板栗品改优质新品种,种植优质新品种板栗300亩;引进推广优质新鱼种100多箱。

(三)增强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通过项目实施科普、科技的宣传培训和坡豪中学电子培训教室,永模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科技***书阅览室等建成后,农村教育发生的可喜变化,使该村的办学条件大为提升,大大提高了该村文化和科技素质教育水平。据统计,全村中小学入学率在全县较高水平,小学入学率达到98%,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今年全村共有14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有10名同学考上大学,大学升学率达到71%,比往年大学录取了名次有明显提高,名列该县村委考上大学人数的前茅。近两年每年到科技***书阅览室借阅***书的人数达370多人次。

(四)加强了永模村***支部建设,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结对共建,村***支部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能力大为增强,全体***员更加团结、素质提高。在***支部学习、培训和组织生活中,***员的参加率都在80%—100%,比以往的40%—60%明显提高。全村有32名***员参加科技示范活动,占***员人数85%。今年共发展***员2名,***员总数达40名,***员队伍整体呈现出结构更趋优化、充满生机活力的可喜局面。

五、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情报所的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所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总支书记黄可宁任永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组长,本所办公室主任吕向阳、人事科科长徐燕、技术推广部部长蔡勇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各支部书记及办公室、技术推广部、文献部、期刊部、项目部、财务部、飞马影视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根据永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取得实在的成效。

(二)建立示范基地,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在向农民培训农业新技术的同时,以专业技术协会的形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带领他们以龙头企业产业化开发为核心,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的辐射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整合资源,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在抓永模村新农村建设试点中,我们坚持不等不靠,整合本所自身资源,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加大试点经费、物资的投入,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注意加强与自治区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为试点提供生产技术支持,保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围绕当地产业进行产业开发设计及招商引资活动,全方位为建设坡豪“水上金三角”永模村新农村试点服务。通过构造和争取科技厅***社处、农村处的项目扶持,引进*南宁百洋食品公司在永模村示范设点,形成水产养殖加工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模式,带动河池市水产业发展。

具体做法:采取“中介机构+企业+基层***支部”的经营模式,在永模村坡壕湖库区建立3500个网箱的水产养殖基地。由*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建设基金筹集建设单位,开展房屋、办公设备、生产设备、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百洋集团以种苗、饲料、产品回收的方式合作,负责统一提供种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开展技术培训;永模村***支部以日常管理为投入方式,负责联络、协调生产户,开展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二)推动*名特优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

1、开展地理标志知识宣传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在*县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理念、工作、法律的宣传与培训,以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人员及相关特色产品生产企业骨干、行业协会等工作人员等为对象的技术培训。

2、加强名特优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申报服务。为“*糯米板栗”、“*三乌鸡”等名特优产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审查批准程序及相关标准提供咨询服务,为地方***府与地理标志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加快*县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的开展。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5

一、近几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十六大以来,我市农村基层***建工作在求真务实、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探索创新,创造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建工作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实际,市委每年都制定下发《农村基层***建工作责任书》,不断完善农村***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农村***建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硬任务”来抓,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县、乡、村三级每年都逐级签定***建工作责任书,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地都健全完善了***建工作专题研究、书记汇报会、工作例会、领导联系点、部门帮扶和先进评选等制度,坚持半年度督查和年度考核评比,综合运用考核成果,严格奖优罚劣,较好地发挥县、乡***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几年来,市委坚持每年由***带队,采取听汇报、座谈会、查台帐、看实地、综合评等方法,对各县(市、区)农村基层***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先进县、“五好”乡镇***、“五好”村***组织,并予以通报表彰。同时,还建立了黄牌警告制度,对农村基层***建工作不合格的乡镇予以黄牌警告,乡镇***书记、***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取消当年评先资格。

(二)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从20*年开始,在全市262个乡镇、30个街道、5398个行***村***组织全面开展“先锋工程”建设工作,提出“通过五年时间,将全市70个乡镇***和1350个村***组织,建设成为五强先进***组织”的目标,两年来,各级***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督查指导,扎实推进了“先锋工程”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28个乡镇***、576个村***组织达到了创建目标。今年“七一”期间,市委将集中表彰4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13个先锋工程“五好”乡镇(街道)***、36个先锋工程“五好”村***组织和16名优秀乡镇(街道)***书记、28名优秀村***组织书记、130名优秀***员。

(三)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取得初步实效。近年来,各地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推进***的作风建设核心内容来抓,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机制建设,扎实搞好为民服务工作,全面推广为民服务“五站”机制建设经验,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密切了***群干群关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使一大批重大、疑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坚持完善了***务公开、为民办事全程制、农技服务网络和为民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等为民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了方便,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探索实施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这项制度变干部松散联村为专职驻村,通过进村入户摸情况,使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载体和方法创新,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

(四)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适时进行了乡镇班子的届中调整。去年,全国人大决定乡镇一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以后,各地为了配强基层一线领导力量,对部分关系不协调、战斗力不强的乡镇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据统计,全市共调整乡镇***书记139名,乡镇长166名,******班子成员1144名。经过充实调整,全市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文化知识有了较大提高,年龄在35岁以下的乡镇***书记39名,占15%,乡镇长71名,占27%,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112名,占68%。二是按照优化结构和依法办事的原则,加强以***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根据和《村委会组织法》的要求,对全市5398个村***组织和5405个村委会进行了换届选举。通过换届,一批***治坚定、公道正派、开拓进取、有带富致富能力,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员和村民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选出的村两委班子具有年龄轻、文化程度高、***员比例大、交叉兼职多的特点。全市村支部书记年龄45周岁以下占48.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6.3%(比上届提高了7.3个百分点);村委会主任45周岁以下占66.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9.5%(比上届提高了5.5个百分点),其中***员有2408名,占49.2%,两委成员交叉兼职的有2296名。

(五)***员队伍不断壮大充满活力。各级***组织紧紧围绕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着眼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员队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创新,***员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在促进改革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贯彻发展***员工作方针,发展***员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止20*年底,全市***员总数已达318183名,其中35岁以下的***员85436名,占27%;女***员57*4名,占1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7501名,占46.4%。***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更趋合理。三年来,全市共发展***员395*名,其中女***员12262名,占31%;年龄在35岁以下的27833名,占7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239名占63.9%。各地普遍建立了发展***员工作公示制、预警制、责任追究制和票决制,从制度上保证发展***员工作的质量。逐步推行***员分层量化管理,建立***员先锋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员的作用。

(六)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全面实行“村帐乡镇委托”制。制定下发《*市村务工作规则》,建立了村级协调、决策、管理、监督、矛盾控制和化解机制,实现村级组织职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行顺畅、管理科学、决策民主,使农村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近几年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府调控力弱化已成为当前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瓶颈”。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获得更大的自、自治权后,乡镇***、***府对村级组织和农村社会事务的调控力日益弱化,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凸现。据市部门统计,今年1—5月份,全市共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248批(3890人次),其中市级是9批、143人次,县级239批、3747人次(同比增长16%)。乡镇调控力弱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干部队伍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从干部队伍自身方面来看,主要是当前部分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方式不适应社会形态的变化。有的乡镇干部对群众缺乏感情,工作作风不深入,“走读”现象严重,为民服务意识较差,不能很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的干部总揽全局、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缺少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领;有的农村工作经验不足,缺少协调各方、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变动比较快,几年时间换了几任领导,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有的则长期在一个地方不变动,严重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从体制方面来看,现有的县乡管理体制制约了乡镇***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一是职能弱化。现行条块分割的行***体制,直接造成乡镇***府职能被肢解,致使乡镇不能行使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极大地弱化了乡镇的功能。乡镇辖区内的七站八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乡镇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部门站所的人事、财经和行***隶属都不在乡镇,乡镇很难管得到,存在着“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到”的现象。二是责权不统一。这是乡镇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目前,乡镇***、***府肩负着计划生育、环保、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综治、禁毒、防汛抗台、非法宗教治理、殡葬改革等众多中心工作和“一票否决”的事项,造成“权在上面,责在下面,钱在上面,事在下面”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乡镇有责无权,权责脱节。乡镇***、***府对这些硬性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

很难有主动的态度和足够的精力去抓。三是财权事权不配套。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府,一方面,要承担和上级***府一样对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的管理任务,执行上级国家行***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另一方面,乡镇财***又是不健全的“一级财***”,这就造成乡镇财力不足,财***严重赤字,直接影响了乡镇的调控力。据统计,截止20*年底,全市乡镇负债累计达9.6亿元,20*年度乡镇财***赤字金额高达2.5亿元。由于乡镇负债赤字面广金额大,基建负债和经常性负债同时存在,影响了乡镇******府作用的发挥。

(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利益的调整,村级组织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村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据问卷调查表明,在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土地征用占30.6%,村务公开占17.3%,村级换届选举占16.5%,社会治安等占35.6%。从今年上半年全市发生的248批群体性上访事件分析来看,一是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遗留的问题,大多是由于前些年土地被征用后***策没有落实到位、土地补偿欠合理、利益分配不均和失地农民未妥善安置等原因,而乡镇***、***府又无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导致***群干群矛盾激化,引发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二是村级组织换届遗留的问题,特别是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矛盾比较大,目前全市还有43个村***组织、231个村委会没有换届,有213个村选不出合适的***组织书记,有348个村没有选出村委会主任,有354个村委会成员不足3名。三是村干部的自身素质问题,突出地表现部分村干部工作能力弱、作风不好,自身不廉,处事不公,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其中一些地方村务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公开而导致群众意见较大。

(三)农村***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部分地方“三宗”问题比较严重。当前一些地方***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组织活动方式比较单调,外出***员多,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在家的***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带富致富能力差,群众威信不高,影响力不大,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特别是一些无职***员,基本上没有发挥***员应有的作用。“左”的思想、小农意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在农村***员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农村***员改革发展意识不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做生意怕蚀本,入股办企业怕砸锅,从事贩运怕上当,承包经营怕吃亏,怕这怕那,茫然无措。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员的家庭经济收入还处在村里的平均线,有的还相当贫困,根本无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群众说,“***员自身不富,何以富大家”。农村***员队伍的素质的差异性,不仅制约和影响了***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而且导致***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下降。在这次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1*7个行***村村委会中没有***员,个别村选不出合适的***支部书记。同时部分地方宗教宗族宗派势力影响较大。我市是天主教全国三大重点地区之一,全市信天主教的有近10万人,基督教徒有60万人,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信佛教、道教的人数众多,无法统计,有的村信教群众达80%,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福音村、福音厂。尽管大多数宗教组织爱国守法,但毕竟影响到***在农村的阵地,有消极的一面。同时,宗族宗派势力对农村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不仅干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也干涉村务工作,一些优秀的***员因此选不进村级班子。今年全市村级组织换届就有20个村***支部、50个村委会就因宗派势力影响,导致换届选举不成功。

(四)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建经费投入不足。一方面,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空壳村”比重大;收入来源渠道少,发展速度慢;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不善,流失比较严重;思想认识不到位,***策措施难落实等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截止20*年底,全市村级集体总收入12.16亿元。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有1964个村,占36%;1—5万元的有1002个村,占19%;5—10万元的725个村,占13%;10—20万元的548个村,占10%;20-50万元的582个村,占11%,50万元以上的584个村,占10.8%,其中100万元以上的309个村,占5.7%。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出现了“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支部缺少凝聚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的局面,以致村干部说话没人听,***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全市许多地方没有把农村基层***建工作经费列入财***预算,导致部分乡镇***建活动难开展,措施难落实,设备资料缺乏,***务工作管理不规范。部分村干部报酬难兑现,工作积极性不高,年老体弱老***员生活得不到保障。据调查,全市5405个行***村有19596名村两委主要干部、会计有工资或误工报酬,其中年收入500元以下的有7806人,占39.8%;500—1000元的有3562人,占18.2%;1000—2000元的有2540人,占13%;2000—5000元的有2312人,占11.8%;5000元—1万元的有1515人,占7.7%;1万—2万元的有1321人,占6.7%;2万元以上的有540人,占2.8%。这说明绝大多数是比较低的。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我市80%的人口在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重点,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夯实基础、规范机制、推进创新、增强实效”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一港三城”战略和发展活力*、建设实力*、构建和谐*,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按照“抓五强、创五好”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先锋工程”,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一是整体推动抓创建。在巩固前两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新创一批“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和“五好”村***组织。通过五年联创,使全市70个乡镇***和1350个村***组织成为领导班子好、***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和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先进基层***组织。认真落实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联村制度和部门挂钩帮村责任制,把“三级联创”工作纳入各级***和书记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成效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市、区)委每半年要召开1次县(市、区)委***会、每季度召开1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建工作;县(市、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点,精心指导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年主持召开2次乡镇***书记会议,专题听取基层***建工作汇报;县(市、区)******领导干部全年到联系点指导检查工作不少于4次,切实帮助解决一、二个实际问题;要明确有关部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职责,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示范点的培育,发挥好示范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整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二是分类指导抓创建。坚持统分结合,分类推动,对所有农村***组织进行全面摸底排队,制定创建规划。按照“抓强扶弱带中心”的要求,努力创建100个示范村,整顿建设100个后进村,巩固提高100个先进村。对先进***组织提出高标准,引导再上新台阶;对处于中间状态的,帮助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补缺工作;对后进的,下派力量、下功夫抓整改,促进转化提高。三是强化管理抓创建。强化目标管理,注重科学规划;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实行“三级联创、星级管理、四级联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抓实“星级管理”,继续采用创一个“好”、挂一颗“星”的方式,通过加“星”、摘“星”,对村***组织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从财***和***费中拿出一定的经费,建立基层组织奖励专项资金,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市、区)委、乡镇***、村***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以理顺条块关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增强乡镇的调控能力

1、理顺条块关系,巩固乡镇***的“龙头”作用。加强乡镇调控能力问题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乡镇执***方式,提高执***能力。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加快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撤扩并工作。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留足县城和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空间,促使其发展成为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既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又兼顾历史沿革、群众意愿等因素,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坚持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原则,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依法办事,规范操作,确保稳定推进。对经济强镇,按照向中小城市发展的要求,赋予其城市管理所需的县级***府管理权限和职能;对人口稀少的边远山区乡镇,要整合优化行***资源,逐步实行科学合理的撤并,扩大乡镇规模。要加快乡镇职能转变,增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要继续强化财***、税收、工商、治安、民***、计划生育、环保等***职能,推动其经济管理职能由行***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提供***策服务、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府要注重运用调控手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要采取灵活手段,扶持农业生产;要注重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富强文明;要探索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领导方式,切实增强乡镇调控能力。

2、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是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公平、群众公认的原则,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把认真贯彻***的路线方针***策,廉洁奉公,作风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优秀基层干部,选进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配强乡镇******“一把手”。积极推进乡镇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完善民主推荐、考察考核办法,探索完善公开选拔的方法和途径,改进民主选举的办法和程序,把坚持***管干部原则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乡镇中层干部要推行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驻村干部要实行“双向选择”。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力。要通过换届和调整,形成班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要充分发挥乡镇老同志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注意调动中青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好他们的骨干作用;要注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办法,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的结构,使乡镇******领导班子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比例达到30%左右。三是加强后备干部实践锻炼。今年开始到20*年,每两年从市直单位和县(市、区)选派100名优秀后备干部到欠发达乡镇挂职锻炼,每年从欠发达地区选派30名优秀后备干部到市直单

位和发达县(市、区)挂职。通过吃苦磨练,增进年轻干部与群众感情,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增加农村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3、增强“走在前列”意识,创建“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好班子。结合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本乡镇实际开展“走在前列,前在那里;干在实处,实在何处”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在增强乡镇综合实力方面走在前列、在“破难题、打硬仗方面走在前列。认真总结和反思近几年来的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和重大决策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要求找差距,围绕问题抓整改,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同时要开展创建“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好班子、好干部的群众性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以落实“四权”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治建设

1、健全完善村级民主选举制度。通过“两推一选”***内直选和海选等选举制度,真正落实和保障***员、群众的民利。通过选举,把认真贯彻***的路线方针***策,廉洁奉公,作风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村***组织书记。要努力提高有高中学历以上村书记、村主任的比例,提高有“双带”能力村干部的比例,积极选拔有志于农村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使致富带富能力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45岁以下的村***组织书记达到60%以上。按照村主要干部“一职两备”的要求,加大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

2、全面推行村务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浙江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建立村级协调、决策、管理、监督、矛盾控制和化解机制,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要逐步建立村级民主听证会制度,凡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事项,都要先举行村民听证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村内重大事项,由村***组织或村委会提出建议,村两委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研究,然后召集***员大会讨论,再由村民委员会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

3、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督机制。建立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年年终要组织***员、村民代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对村干部述职述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勉制度和任期经济审计制度。完善村***支部向***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章联签制度。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员制度。

4、加强对村民代表的教育和管理。村民代表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和***府在农村各项***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在农村的执***基础。引导广大村民依法按规,把具备较高素质,在村民中享有较高威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有一定参***议***能力的人推选为村民代表。加强对村民代表的教育和培训。乡镇***、***府要加强对村民代表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参***议***的能力,乡镇人大要加强对村民代表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村民代表对村级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要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四)以落实“三真”为要求,建立乡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

1、建立乡镇干部生活福利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欠发达乡镇干部考核奖励专项资金。市财***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欠发达乡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奖励和乡镇其他干部岗位考核奖励。二是建立乡镇困难干部补助专项资金。在县(市、区)委组织部建立特困乡镇干部困难补助专项资金帐户,列入县(市、区)财***预算,市财***将给予一定的补助。主要对生活有困难的欠发达乡镇干部家庭进行适当补助,同时对遭遇自然灾害的乡镇干部进行慰问。三是建立乡镇科技扶持资金。市财***每年安排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资金100万元,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巡回指导服务、开展人才技术协作和培养、培训高层次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四建立乡镇干部定期体检制度。由市、县级财***安排专项经费,每两年对乡镇干部进行正常的健康体检。五是制定乡镇干部子女就学优惠***策。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协同县府办、教育局制定出台解决乡镇干部的子女入学问题优惠***策措施。六是切实解决乡镇干部住房困难问题。有条件的县(市、区)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解决乡镇干部的住房困难。

2、健全完善村干部报酬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各地要研究制定《关于落实村干部报酬保障和激励措施的意见》,建立村主要干部最低报酬补助制度、实误实补制度和绩效报酬制度。市财***每年拿出300万元补贴欠发达地区经济薄弱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各县(市、区)也要安排配套资金,切实解决村干部的报酬问题。健全完善村干部综合保险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引导和规范现职村主要干部参加社会养老综合保险或商业保险。有条件的村,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由村集体按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现职村主要干部的养老保险费。现职村主要干部要全部参加疾病住院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经费由各县(市、区)、乡镇或村集体开支,对于欠发达地区,市财***将给予一定的补助。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每两年安排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3、加大对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力度。要形成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用人导向,让优秀的干部在基层安心工作,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基层,把经过基层锻炼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及其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一般要从在基层工作和经过基层锻炼,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干部中选拔。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特别优秀的,可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破格提拔。对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村(居)***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可以按照《浙江省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规定,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

4、建立健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录用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制度。根据考试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策规定,定期选拔部分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按照既要有竞争,又能对优秀村干部适当倾斜的原则,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乡镇编制空缺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一定的公务员考录指标,单独编制录用计划。对长期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并受到县级以上***和***府奖励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事业单位在招录(聘用)人员时,对优秀村(居)干部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用(聘用)。

(五)以加快农村基础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加强中心村建设。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村布点和规模,加大村规模调整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经济薄弱、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较少、没有发展潜力的行***村,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开展撤村并村工作,可以村际合并和下山移民,也可以强村带弱村,切实解决我市行***村数量过多、规模偏小、管理难度大、村干部职数偏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以及空壳村过多等问题。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行***村数量减少到4000个左右。市、县今后对行***村的扶持***策,重点将放在有一定规模、经济发展有潜力的村。县(市、区)财***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中心村和移民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步伐,做到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实施村级组织“安家工程”,加大财***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无办公场所问题。要采取市里补一点、县里出一点、结对部门帮一点、乡村筹一点的办法,彻底解决村级组织无办公场所的问题。市财***每年将安排200万元经费,补助欠发达地区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各县(市、区)也要安排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同时在土地***策和规费方面给予全免。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依法经营集体土地,兴办经济实体,开展资本运作、土地整理、有偿服务等途径,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努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物质基础。落实对经济薄弱村的结对帮扶责任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市、区)、乡镇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到20*年,实现基本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下“空壳村”,经济发达县(市、区)基本消除5万元以下薄弱村的目标。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到欠发达乡镇重点村帮助工作。从今年开始到20*年,每年从市直机关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到重点村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三农”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每年选派50名科技特派员到欠发达乡村工作,开展科技扶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六)以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为抓手,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今后五年,我市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的目标要求是: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策水平有明显进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明显加深;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明显改进;领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搞好三个文明建设的本领有明显提高。同时,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我市90%的乡镇领导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0%的村主要干部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1、抓好岗位培训。市、县(市、区)委要按照基层干部每届任期内轮训一遍的要求,分级对乡村干部进行岗位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干部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能力、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力、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执***为民的本领。乡镇(街道)******正职由市里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班子成员由市县两级共同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一般干部和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由县(市、区)负责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由乡镇(街道)负责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市里每年举办4期村两委主要干部培训班。各县(市、区)每年要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开展调研、上挂见习、外出考察,以增强实践经验。

2、加强学历教育。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干部在职参加继续教育,凡40周岁以下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未达到大专文化程度,45岁以下村(居)主要干部未达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要鼓励他们多渠道地参加学历教育。按照国家有关学历教育的规定,在村干部中每年招收200人左右的大专学历证书班。同时采取函授和短期面授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办好村干部成人高中班。加强对村(居)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并纳入统一的培训教育计划。

各县(市、区)、乡镇财***要把村干部学历教育费用和各种培训经费纳入财***预算,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对欠发达地区,市财***给予适当的补助。

(七)以保持***员先进性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员队伍建设

1、重视农村***员发展工作。按照《全市发展***员工作规划》,注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农村优秀青年中发展***员,不断增添***的生机和活力。坚持和完善发展***员“三推一定”制度、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员发展的

质量。

2、加强***员的教育工作。实施“农村***员知识化”工程,提高农村***员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充分发挥他们示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开展农村***员“双培双带”活动,把***员培训成科技致富能手,把符合条件的科技致富能手培养成***员和积极分子,***员教育培训面要达到95%以上。通过设岗定责、“争先创优”等活动,切实发挥农村***员在生产经营、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鼓励***员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保护和调动广大***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员电化教育工作,巩固扩大***员电化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员电教科技富民活动,提高***员电教工作水平。每个县(市、区)要巩固好去年建好的示范基地成果,再建1至3个市级***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和5个县级***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培育10名市级***员科技示范户和50至100名县级***员科技示范户。

3、重视农村***员的关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在***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农村***员,尊重和保障***员的权利,维护***员的合法权益,把做好***员的思想***治工作与解决***员的实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农村***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各县(市、区)要建立“关爱资金”,对生活困难的和年老体弱的***员给予一定的补助。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6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三农”发展的优惠***策, 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村发展有了明显好转,农村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特地对**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了解。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态势。**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30万亩,人口9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84.9%。今年上半年**县经济总量保持强劲势头,共完成农业总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和牧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4.1%和44.6%。

**县农业产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人、万元、万亩

时间总人口农业人口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占总值比例 耕地面积

20xx年973912830198482524 43.2 128.27

20xx年974496829557513008 41.2 128.68

20xx年974510827440605103 41.1 129.60

20xx年

6月底974931825323209820 41.3 130.05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全县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一是冰雪灾害影响。年初突如其来的冰灾使全县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大损失,冻死牲畜5.4万头,家禽5.6万羽,损毁房屋4328间,直接损失达10.4亿元,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二是引资效果不佳。上半年县内共争取引资项目49个,引资金额24000万元,但目前到位的仅有20个,资金6200万元;三是乡村债务包袱沉重。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但乡村债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县乡村级债务有10.4亿元,对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及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筹措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人才缺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专家、技术人才的缺乏。**县虽然聘请了一部分专家和技术人员作顾问,并经常开展技术培训,但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估计缺口近800名;另一方面是缺少具有高瞻远瞩开拓性领导人才。一些乡村干部大都认为乡镇经济落后,农产品规模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对经济发展长远目标没有系统规划,对未来信心不足,因而工作主动性差,开拓意识不强,少数乡村干部处于混日时状态,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产品认证知名度不高。目前,**县农业“三品”认证的产品总数在全市居后几位,“三品”产值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很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播种面积仅占全县播种面积的16.0%。现代农业讲究“生态、优质、安全”,但目前全县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仅为9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20个,在全市仅占13.2%。“三品”总产量、产地面积基本处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总量偏小”状况,发展差距仍较明显。

(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全县共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3家,市级17家,县级2家。但是目前的现状是:第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影响力弱。果蔬、茶叶、水泥、粮棉等主导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基础薄弱、规模小、生产能力不强,对产业基地的龙头牵动作用十分有限,再加上年初的冰冻灾害天气的打击,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生产水平。第二、企业缺少具有丰富市场运营能力的人才。目前,农产品的一些加工企业仍停留在不规范的、混乱的家族式管理方式上,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策扶持力度不大。国家针对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策,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处于滞后状态,部门组织仅仅还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扶持***策上倾向于重点龙头企业,对弱势群体的合作组织、协会却关注较少。目前全县有9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数均由农民自发组成,虽然内部实现了技术互助、信息互通、统一购销,但在产品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加工增值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府扶持力度不大。

(五)支农信贷资金不足。截止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14.9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随着国家惠农***策的陆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到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农业投入明显扩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信贷资金需求增加,据初步估计,目前**县“三农”信贷资金缺口达3.0亿元,信贷支农资金明显不足。

三、对策建议

针对**县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一是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要对 准高、精、深技术领域,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申请***策扶持,找准项目积极申报,取得***策支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地域、原材料等优势吸引县外资金投资建厂,帮助企业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龙头带动作用。三是确定大叶茶、粮食加工、辣椒、楠竹、水果等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税收等优惠***策促进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效应。

(二)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补贴,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府推动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本,***府为盾,各方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三)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一是出台相关***策,落实对合作组织的税收减免、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及用地审批等方面的优惠***策,为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通道。二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坚持“自主经营、科学管理、自负盈亏”的方针,借助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生产加工能力、对农产品吸纳能力,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强培训,为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要着力培养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提高其合作理论知识、合作技巧和专业技能水平,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四是树立典型,加强引导。认真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调动更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对有意兴办或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组织发展。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7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人大、***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收集不够齐全;二是整理不规范;三是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片、影像、实物等档案。

(六)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5镇3乡虽然全部按要求统一安装了“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处于文书档案目录的录入阶段,部分档案人员对“南天”软件的操作还够熟练。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距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村委会一级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几乎所有为零。此外,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七)撤并乡镇档案迟迟未接收进馆。撤并乡镇档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约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接收进县档案馆,难以确保齐全、完整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加强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省委农办、省档案局、省民***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级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一)完善机制,统筹规划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县档案行***部门要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县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要制定和出台《××县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县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二)加强协作,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发展。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新修订的《××省档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和计划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强调切实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二是在下达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划、计划和任务时,强调将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三是在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同步检查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四是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健全机制,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我国农村基层***权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档案工作列入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二是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了解本乡镇档案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落实责任,积极协调理顺关系,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三是要创造条件,为乡镇档案室建设、村委会(社区)档案室建设解决好经费、库房、设施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四是要保持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履行乡镇档案的行***管理职能,做好对乡镇机关、基层站所、村委会(社区)档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五是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以服务为宗旨,依托乡镇综合档案室积极开展档案咨询、利用等服务,为农民查阅利用档案提供方便,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四)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建档升星级工作。村委会(社区)建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是各村委会(社区)文书要担负起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村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二是各村委会(社区)要积极筹措档案工作必须的经费,有条件的要设立档案室,条件好的要建成档案、***书、资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综合档案室,条件有限的至少要有一组档案箱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三是要以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已完成升星级验收的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还未开展升星级工作的,要按照年初县人民***府与各乡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升星级验收工作。各村委会(社区)要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村委会换届时,有关人员应进行档案移交,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不得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或销毁。行***村撤销、合并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四是要注重加大农村基层***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时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8

一、城沟村基本概况

城沟村辖区总面积53平方公里,距县城小市4公里。山林面积6.5万亩,耕地面积3200亩,农户858户,总人口2970人,共计9个村民组。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900元。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该村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县来看属中等水平,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民对***策不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够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今年城沟村为农民免费安装自来水,由于地形因素,地下管道需从农户的农田地下经过,施工结束后就恢复其原貌。这本身是一项惠及村民的工程,但是一些农户关注的却不是自来水为其带来的方便,而是管道会不会造成土地减产,后由村干部和农业技术部门人员反复讲解引导,才保证自来水普及工程顺利推进。

二是土地制度不科学。城沟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1亩,基本上是以人口作为分配土地权利的依据,是一种行***性的“均田制”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造成土地规模过小,地块零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无力抵御市场风险。

三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目前城沟村农业生产仍以人工作业

为主,从播种到秋收,耗费较多的人力,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这个季节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务农。实际上,该村农民的务工收入是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从事的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技能型农民相对较少。

四是惠农效应不明显。近年来,国家在粮食提价、粮食直补、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了许多***策,确实让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惠农***策,保障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城沟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研究拟定各项***策措施。

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国家相关惠农***策,着力转变农民循规蹈矩、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敢闯敢拼、积极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能型农民。

二是探索土地经营流转新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把握好国家相关土地***策的基础上,遵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努力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促进土地利用的规模化经营。如:上堡和下堡两村,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调整出300亩土地,作为土地有偿转让的试点,建起280栋反季节温室蔬菜和水果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有10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每个棚室年产蔬菜1万余公斤,每年获利近2万元。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利用小市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发展中药材、干坚果、水产养殖、特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如:城沟村有山林6.5万亩,是一个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的村,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大力发展人工林、经济林和效益林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9

根据州委、州人民***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增长,经***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协办发(2002)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核桃产业现状

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州******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02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06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1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树26.4万株,占10.6%,盛果树12.3万株,占4.9%,老树5.6万株,占2.3%。据县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县泡核桃产量224.6万公斤,产值2276万元(纯收入2234万元)。占农业产值16848万元的13.5%,占林业产值2796万元的81.4%。

1、核桃资源

本次调查太平乡、龙潭乡、河西镇的9个村、21个社、37户,共种植核桃11448株,户均拥有核桃309株,人均69株。在11448株中,盛果树596株,占调查株数的5.2%,初果树3165株,占27.6%,幼树7622株,占66.6%,衰老树65株,占0.6%(详见表1)。

据三乡(镇)填报共有核桃671633株,户均拥有核桃103株,人均24株。其中盛果树144685株,占总株数的21.5%,初果树67885株,占10.1%,幼树422846株,占63.0%,衰老树36217株,占5.4%(详见表2)。

泡核桃种植户实地随机调查情况表1单位:株

2、泡核桃产量

根据到户调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91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261.8万公斤;根据三乡(镇)自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3.35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148.4万公斤(详见表3、表4);根据县统计局2001年统计产量计算,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07公斤/年,全县泡核桃产量为224.6万公斤,县***府对外交流数为470万公斤,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统计数为105.86万公斤,地方税务局的核桃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全县的泡核桃总产量究竟是多少?有必要再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情况表2单位:株

泡核桃种植户产量实地调查情况表3单位:公斤、株

乡(镇)自报泡核桃产量表4单位:公斤、株

3、经济收入

据调查的37个核桃种植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226120元,户均6111元,人均13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08.1%。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9%(详见表5)。其中,太平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6户,人均达4205元,最高的人均达到5000元。龙潭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3户,人均达2400元,最高的人均达到7500元。河西镇核桃销售收入最高的人均达到4000元。据调查的三个乡(镇)自报,6491个农户(含没有核桃的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6470514元,户均997元,人均23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8.65%。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13.54%(详见表6)。

4、财***税收

据调查的37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5183元,占上交税费总数9196元的56.4%(详见表5);三个乡(镇)6491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249679元,占上交税费总数766157元的32.59%(详见表6)。根据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县核桃(不含苗)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实征税164.45万元(其中生产环节征收108万元,流通环节征收56.45万元),占全县农林特产税全年实征数377.56万元的43.56%,占全县农业税收征收数577.35万元的28.48%。2001年国家税务局没有对核桃加工企业征收增值税,如按2001年“双文明”考核中核桃加工企业上报的销售收入7262万元的6%计算征收增值税,则应征税435万元。

泡核桃生产效益到户实地调查情况表5单位:公斤、元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效益情况表6单位:公斤、元

5、加工现状

全县核桃初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5户,年加工5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5户,100—500吨的10户,100吨以下的30户。全县年加工干果7000吨以上,除本县自产的以外,还有来自楚雄、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及州内宾川、云龙、永平、巍山等县的核桃。漾濞已初步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仅核桃仁加工一项,每年就解决了近1万人4个月左右的就业问题,使全县城乡居民劳务收入增加近1600万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现有职工47人,2001年生产“漾宝牌”核桃***400多吨,开发并上市纸盒装核桃花生***、袋装鲜核桃***、核桃牛奶等新包装产品,月销售核桃***等产品50吨左右,年实现利润10万多元,上缴税收8万多元,在原料加工中请临时工100多人,付工时费11万元。今年1-4月份预计可实现利润13万元,上缴税收10万元。

二、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前景

1、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44900公倾,占77.7%,(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6221公倾,占林业用地的4.3%);农业用地33904公倾,占18.2%,牧业用地3126公倾,占1.7%;其它用地4518公倾,占2.4%。据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调查,公益林面积10324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71.4%,商品林4142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28.6%。据县退耕还林规划,全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1600亩,其中还林面积为43000亩。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山区农民宁愿把常耕地拿出来种植核桃。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就有25户在常耕地内种植了核桃,还有12户年内也准备在201亩常耕地内种植核桃,此外,这37户有981亩荒山荒坡可以种植核桃。

2、生产潜力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核桃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调查分析,现有核桃树龄结构是老树和盛果树少,幼树和初果树多。如对核桃园进行科学管理,增加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和肥料投入,26.4万株初果树在3—5年内产量将增长1.5倍。204.6万株幼树将有一半以上挂果,12.3万株盛果树产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到“十五”期末实现全县的核桃产量产值翻番将是指日可待。

(二)市场前景

我国核桃(包括山核桃)种植面积达1376.3万亩,2亿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6000多万株,1990年以来年平均产量15—17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云南省核桃产量3.4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22.7%。漾濞核桃产量为4700吨(***府对外交流数),占全国核桃产量274246吨的1.7%,占全省60452吨的7.8%(全国和云南省的核桃产量参考杨源编著的《云南核桃》一书中1999年的统计数)。近几年全国核桃生产发展很快,如以每年5%的递增率计算,10年后我国核桃产量将达到44.67万吨。

核桃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商品。1990年以来,年出口核桃果4000—5000吨,核桃仁8000吨。漾濞大泡核桃,主产区在大理州,每年出口量在3000吨以上,占云南省核桃出口总量的70%,我县每年出口核桃2000吨以上,占大理州核桃出口量的67%。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核桃保健、医疗价值的认识,核桃加工业将不断兴起,国内外对核桃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过10年,国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将上升到100万吨左右,中国的消费量将上升到24万吨。

在创漾濞核桃品牌方面,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已作了极大的努力。如***侨茂食品有限公司申请了“漾濞核桃”包装专利,团山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团山牌”核桃商标。漾濞核桃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漾濞人民的宝贵财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制约我县核桃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据调查分析,其差距主要是:

(一)满足现状,发展缓慢。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漾濞培植核桃支柱产业,由于气候资源优越,种植经验丰富,已不成问题,领导可抓可不抓,群众自己会发展。致使各级***领导对培植核桃产业重视不够,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缓慢。

(二)重造轻管,效益不佳。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扶育管理,致使新种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

(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部分干部群众只***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

(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

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

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

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kg),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1605个(17.8kg),不耕作不施肥的只有6个(0.07kg),在耕作施肥的基础上进行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为2300个(25.6kg),不经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只有170个(1.9kg)。由此可见,经科学管理的漾濞大泡核桃结实量是未进行科学管理的365.7倍。据秀岭地区的实测:经科学管理6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单株产量可达400个(4.4kg)。如对我县的现有核桃低产林进行技术改造,漾濞的核桃年产量可以翻一番。

3、加工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增值不明显。漾濞核桃绝大部分主要是加工成核桃仁销售,精加工的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市场营销跟不上。如,“傻哥”牌核桃系列食品、团山牌系列食品,虽然风味较好,但因包装及市场营销问题,始终上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

4、核桃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尽管漾濞核桃品质优良,但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中间商多,造成抢购抢销的混乱局面,导致抗市场风险能力低,没有体现出最佳效益。

5、扶持***策的落实兑现和税收征管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调查中反映,近年来核桃生产扶持资金由于财***困难,未能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核桃特产税由于征收基数不稳定,群众有顾虑,导致统计上报的核桃株数、产量不实、加工销售环节税收流失,难以做到应收尽收。

6、核桃掠青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调查中反映,正常年境,核桃的收打时节在白露前后10天左右,但是,为防止偷盗和降低守护成本,采收过早,既影响当年的质量又影响来年产量。导致很多地区核桃产品质量差,商品价值低。

7、多数群众不乐意种植嫁接苗,倾向于先植实生苗再嫁接的传统方法,延长了核桃挂果周期。种植核桃嫁接苗有种植规范,便于管理,树型好,早实、丰产的特点。但是,嫁接苗的培育,有很多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握,无论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嫁接苗的质量及种植成活率。其次,因嫁接苗的嫁接部位较低,如栽种时栽得过深,会使嫁接口经常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加之嫁接苗有早实的特点,因结实后肥料跟不上会导致树体衰弱,变成小老树。由于这些问题存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很多群众不信任嫁接苗,而采用点播铁核桃果或实生苗移植后2—3年再进行方块芽接,认为这样做核桃树生长快、寿命长,但却没有意识到结实晚,延误了几个结果年头。嫁接苗移栽,如管理得好,5年已开始挂果,7年可产200多个,但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还没有挂果。经调查光明核桃林场栽种的嫁接苗,与同年栽种的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采用方块芽嫁接的核桃进行比较:用嫁接苗种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12个,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平均单株产量为44个。

8、核桃烘烤质量亟待提高,我县90%以上的核桃产区用传统的办法烘烤核桃,一是烘烤的数量有限,不适应种植大户所需;二是烘烤时间较长且危险,容易变质和发生火灾。造成核桃品质等级低,销价低,使核桃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9、培育核桃嫁接苗过滥,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一度时期,由于核桃嫁接苗生产管理失控,致使一部分地区近20年来种植的核桃树,中、幼龄树被过度采枝,甚至个别的被拦腰砍断或整株砍倒采枝。既破坏了漾濞核桃种质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又影响了漾濞核桃产量、质量和声誉。

三、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全县核桃产业培植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树立培强做大核桃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全县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核桃生长。漾濞核桃早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议上,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的荣誉,1995年又被***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这些殊荣的获得使漾濞核桃如同锦上添花,为培植核桃产业和创造漾濞核桃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漾濞核桃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周围的地、州、县市又大有赶超之势和取而代之的可能。因此,我们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县委、县***府提出的“全县经济工作始终坚持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四大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把漾濞建成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培植核桃产业作为德***工程来抓,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增长和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常抓不懈。要树立漾濞核桃的品牌意识,举全县之力维护品牌信誉,利用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

2、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县、乡(镇)应将原设立的核桃生产基地领导组,改设为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并由***府一名主要领导任组长(能设专职核桃副县长、副乡(镇)长更好),专门负责抓好此项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农业局、生物开发办、扶贫办抽出得力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类似培植烤烟和苦良姜产业一样培植核桃产业,由过去的只管“造”不管“效”变为对核桃造林、抚育管理、产品加工销售全面负责。

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二是要加大投入,购置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药械等;三是要在劳保、出差、下乡补助等方面与同行部门一视同仁;四是有天保工作站的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任务应以培植核桃产业为主。

3、进一步清理和完善扶持***策,加大核桃产业的培植力度。

(1)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圃育核桃嫁接苗木生产的监督管理,持之以恒地坚决打击盗采、滥购、倒卖泡核桃枝条的破坏行为,确保核桃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定《漾濞核桃产业培植奖励办法》,鼓励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兴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或加工企业。

利用每年核桃农副产品交易会的契机,公开进行兑现奖励。奖励范围:一是自筹资金创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二是各级******领导、林业科技人员、税务干部以及维护林区治安的林业公安干警、护林人员中有特殊贡献者。

奖励方法是:对兴办绿色企业主和种植大户实行年终产量、质量达标奖;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实行上缴税利达标奖。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核桃子芽嫁接苗。坚决杜绝子芽嫁接苗用于核桃基地造林。

(4)对近几年来核桃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坚决按扶持***策将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

(5)发挥我县宣传工作优势,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大理日报·漾濞版》应开设《漾濞核桃专栏》。

4、注重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核桃果园新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全县核桃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县现有的12.3万株盛果大树中,有50%左右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还有204.3万株幼树还没有结果,26.4万株初果树还未进入盛果期,增产的潜力很大。因此,抚育管理好现有核桃树是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在近期内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核桃产业富民富县的最佳捷径。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在幼树抚育、老树复苏、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时期等关键技术环节上,既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又要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必要时采用行***干预来规范果农行为,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确保核桃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5、实现优质品种化栽培,建立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6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传统的核桃出口大国,70年代开始,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实行了核桃的品种化栽培,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飞跃性提高,以强大的优势挤占了国际核桃市场,一跃成为核桃出口大国。而我国的出口量则下降到世界贸易总量的20%—30%,价格也比美国低30%以上,因此,品种化栽培是大势所趋。实行核桃品种化栽培,就是要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不断更新改造劣杂品种,走基地化生产的道路。

6、坚持实地适树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管理。

培植核桃产业要讲求实地适树的原则,不同的海拔地区栽种不同的适生品种。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核桃的关系。把发展核桃同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其次是要针对山区气候多样性特点,把握好宏观决策,做好统一规划,采取多层次利用,建立综合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注意保护上层、建设中层、开发下层。建议在不宜耕作的地块和不宜种植泡核桃的无林地(2400米以上),大力发展抗逆性强,生长快,木质优良的铁核桃林。在中海拔地区,大力提倡用坡坎田或常耕地种植优质大泡核桃。低海拔干热地区(1500米以下)种植美国山核桃。

7、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我县应有计划地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加工)大户购买热风炉烘烤核桃,逐步改善和淘汰一家一户传统的烟醺火烤法,严把核桃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

二是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大户种草养畜,走果、草、畜、菜综合发展的道路。

三是县财***每年应从农林特产税收中安排10%的资金,用于核桃生产、烘烤及包装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逐步增强核桃产业的发展后劲。

8、建立集中统一的核桃加工经营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核桃产品的生产经营上,我县应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建立不同程度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我县应尽快组织核桃生产户、加工户、绿色企业和加工企业,成立《漾濞核桃行业协会》或《漾濞核桃集团公司》,在县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信息服务下,重点组织和协调好核桃加工经营工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注册《漾濞核桃》商标,并进行市场营销,直接进入较高级别的市场(如上海等国内市场),或直接打入国际市场。使核桃商品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以获取最佳效益。因此,县级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应有作用,规范县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畅通核桃产销渠道,避免无序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和漾濞核桃品牌效应,不断培强做大漾濞核桃产业。

9、规范税收制度,把核桃产业真正培植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篇10

一、 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1、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芦溪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开发草产业、提升猪产业、优化羊产业、推进牛产业、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兴牧、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配套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2015年底,全县天然草原面积有19.6万亩,已利用面积10万亩;年内生猪总饲养量25.01万头,出栏14.25万头,年未存栏10.76万头;牛总饲养量3.47万头,出栏0.36万头,年未存栏3.11万头,其中奶牛0.05万头;羊总饲养量4.2万头,出栏2.34万头,年未存栏1.86万头;鸡125.6万只,出栏70.99万只,年未存栏54.61万只;鸭总饲养量101.78万只,出栏57.53万只,年未存栏44.25万只;鹅总饲养量33.25万只,出栏18.73万只,存栏14.52万只。年内肉类总产量15458吨,蛋产量1241吨,牛奶产量2282吨、水产品产量3530吨。草畜产业产值达9122万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7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6%。

2、畜牧业大户养殖情况

2015年涌现出总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山羊养殖大户60户,总饲养量在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10户,总饲养量在5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8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2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鸭大户28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80户。

3、畜牧业加工情况

目前我县的畜牧业收入以直接出售为主,仅有畜牧业加工企业5家,2015年完成畜牧业加工产值仅3000万元左右,且大多以加工猪肉为主,加工牛、羊、鹅、兔等草食畜禽产值仅100万元左右。

二、草食畜禽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芦溪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具有良好地基础条件和市场潜力,主要表现在:

(一)饲草资源充足。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10万亩,人工牧草1.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0万吨。据测算,仅上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后,载畜量可达130万个羊单位。而目前全县草食畜存栏只有42.3万个羊单位。如按新增10万亩牧草计算,在现有基础上可净增50万个羊单位。考虑到现今畜禽育肥期缩短、利用配合饲料饲喂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等因素,全县草畜承载量可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多。

(二)发展条件较好。多年来,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探索,创出了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芦溪县一村食品有限公司和源华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养殖、种草大户不断增多,占到全县总农户的16.5%。配混合饲料利用、秸秆青贮氨化、五良综合配套利用等技术正在稳步推广。黄牛冻配点、猪人工授精点、雏鸡孵化点等基础设施可基本满足畜禽品种改良的需要。草畜产业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覆盖率、贡献率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些都为我县草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比较效益明显。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种植业除设施农业外,水稻等大田作物的边际产出效益逐渐下降,挖潜空间十分有限。而草畜产业却是一个朝阳产业,边际产出效益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支撑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调查测算,2015年全县水稻亩收益为157.6元。若按设施畜牧业计算,则收益更高,如某农户2015年占地1亩,新修暖棚牛舍8间,饲养肉牛20头,养羊100多只,年纯收入近2万元,远远高于设施种植业的产出效益。

(四)市场前景广阔。加入WTO,芦溪县在全球性的经济大分工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能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应当首推草畜产业。畜产品价格方面,芦溪县牛羊肉等畜产品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其中羊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0%左右,牛肉价格低80%左右;从国内市场看,草产品需求量年达1000万吨,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国内生产能力只有200万吨。畜产品价格方面,从近年来市场情况分析,价格波动最大的是猪肉,牛羊肉相对稳定,国内所有的星级宾馆、饭店所需的牛肉和羊肉主要依赖进口(价格为30元、25元/斤),国内市场尚难以满足需求。从占领市场的角度看,芦溪县靠近广州、福州等发达城市,只要有所作为,就可以在未来的销售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三、草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的产业观念不强。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存在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的小农观念,对草畜产业发展前景及潜力认识不够,只把它作为家庭副业对待,舍不得投入,使草畜产业难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影响了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

(二)产业化层次低。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开发规模有限,形不成基地优势。有龙头无基地、有基地无龙头的问题仍很突出。

(三)科技信息服务滞后。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作用发挥不够,畜牧科技人员短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畜产业生产能力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单项的、局部的多,常规的、一般性的多,高新的、具有重大开发意义的、系列配套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少,从而影响了草畜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开发资金严重不足。科技推广投资比重偏低,部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严重受阻。由于部分乡镇财***困难,一味等待省、市、县财***投资,对草畜产业的发展投资注血不足 。

四、推动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思想,更新观念,强化主导意识。要积极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挑战,抢抓机遇,把草畜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予以体现和加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予以重视,切实增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草畜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坚持以草为本、草畜并进的原则。要把种草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做到以草定畜,协调发展。在草业开发上要致力于实现立草为业,做到种草与草产品加工销售和发展草食畜相结合,走产加销一体化、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要结合长江防护林项目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适当压缩水稻面积,加大饲草种植面积,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现人均1亩饲草的目标。畜禽养殖以短期育肥为主,使有限的饲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与管理。按照大规模、大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多种成份、多种经济组织并存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起点地抓好饲草料加工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使之形成经营机制新、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重点做大做强杜仲饲料公司、一村食品公司和源华食品公司。同时,要把发展草畜产业与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建一个企业,创一个品牌,搞一个氏族,开发一个系列,实行由粗到精,由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四)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草、科技兴牧战略,加强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大力推广牧草种子包衣、根瘤菌拌种等牧草栽培技术,优良品种引进、改良技术,草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重点推广五良(良舍、良种、良法、良料、良医)综合配套技术;推行***府行为+科技人员的技术推广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和***病防治机构,稳定畜牧科技队伍,用***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搞好科技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各级服务组织和重点服务设施的建设,在***府统一协调下,将龙头企业和各有关部门及乡(镇)、村基层服务组织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乡(镇)站+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技术服务部门+农户的服务形式,建立较为完善的生产销售、科技推广、信息反馈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市场建设,搞好草畜产品流通。牢固树立抓生产先抓流通,抓流通先抓市场,依靠市场促进生产发展的思想,大力培育和开拓草产品、畜产品市场。一是在县城和集市建立草产品交易市场;二是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开办畜禽产品初级交易市场,重点建好县城活畜禽交易市场;三是在畜产品生产集中区建立畜产品专业市场。四是大力发展各种运销实体和贩运大户,鼓励农民发展各种形式的购销服务组织,不断巩固壮大草畜产品营销队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10篇

学习

网络安全发展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安全发展10篇,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学习心得感想十篇最新,网络安全必读100篇。Abstract:Mynetworksecurityindustryafter10years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hasbeenrapiddevelopment.Withtherapi

学习

高校健美操教学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健美操教学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健美操基本套路,大学健美操全套教学教案。(一)健美操教学内容单一健美操运动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体育项目,健美操教学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不能推陈出新,更不能展现它的美。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

学习

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师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幼儿教师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幼儿教师技能培训心得体会。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这一

学习

城镇化发展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城镇化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城镇化改革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论文3000字。1、正确理解和认识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全面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首要的是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的工作思路、目标定位和工作方法,并由此产生与

学习

民营医院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民营医院10篇,内容包括民营医院十大思路,民营医院十大败局。在接受采访时,张爱民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10年前雄心勃勃回家乡办民营医院,资产一度达到几千万,没想到落到今天连病人家属都不敢见的地步。”事实上,截至2003年底,中

学习

品牌发展战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发展战略10篇,内容包括品牌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品牌发展战略的策划案。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文章介绍了我国品牌战略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

学习

计算机系统管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系统管理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怎么写,计算机系统管理基础知识。我国国内以及国外均针对***书馆管理,研发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外系统水平较高,但是软件可能不符合国内***书馆需求;国内研发的系统存在一定

学习

通信技术专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通信技术专业10篇,内容包括通信技术专业的特点,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总结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构建“专业知识+通识教育、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学校+企业、知识能力+技术技能”的新的培养模式,推进

学习

消防培训个人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培训个人总结,内容包括消防知识培训个人总结,消防员培训个人小结。一、认清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火灾的发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突出、危害最大的一种灾难,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大问题,所以我们要清

学习

硬件技术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硬件技术10篇,内容包括硬件开发知识大全,硬件技术教程。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1.1运算器运算器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主要起到数据的加工处理功能,运算器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和指令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数据处理,运算器的运算形式有逻

学习

企业策划书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策划书,内容包括企业的策划方案通用15篇,抖音直播带货企业策划书。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为广大同学创造良好的锻炼平台,使广大同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以致用,不断强化知识,深化知识,优化知识,本次创业

学习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笔记,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及条例。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综合监督管理和分行业专项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并推行控制目标责任制。第四条市和区县(自治县

学习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内容包括核心素养心得体会800字,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心得体会。“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

学习

职业素质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职业素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职业素质论文该怎么写,职业素质与心理1000字论文。1.1熟悉一线,注重有,会教学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又有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基础

学习

网络安全发展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安全发展10篇,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学习心得感想十篇最新,网络安全必读100篇。Abstract:Mynetworksecurityindustryafter10years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hasbeenrapiddevelopment.Withtherapi

学习

城镇化发展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城镇化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城镇化改革论文,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论文3000字。1、正确理解和认识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全面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首要的是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的工作思路、目标定位和工作方法,并由此产生与

学习

品牌发展战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发展战略10篇,内容包括品牌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品牌发展战略的策划案。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文章介绍了我国品牌战略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

学习

安全发展讲话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发展讲话10篇,内容包括安全会议上的讲话,班前安全讲话内容。消防部队是和平时期享誉较高的一支部队,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消防官兵消除隐患、保护财产、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时时为人民群众所宣扬传唱,时时为人民群

学习

社会发展调研报告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发展调研报告10篇,内容包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其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再加上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

学习

学校发展战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发展战略10篇,内容包括学校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论文十篇。一、相关概念1.战略战略是指在***事或***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谋略、智慧和艺术。在管理学领域,战略具有五种涵义:(1)战略是一种统一、综合和相互连接

学习

旅游业发展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业发展计划10篇,内容包括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归纳总结,2022年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都市农业,吸引都市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进一步提升*知名度,体现“绿色*”的独特

学习

个人职业发展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职业发展10篇,内容包括个人职业发展及心得体会,个人职业发展。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