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课程

企业培训课程第1篇

【关键词】企业培训 培训课程 课程开发

企业培训是企业根据需要所进行的培训人的教育活动,是对企业员工创造能力的培养,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培训课程是承担一定教育和培训职能的企业机构对特定学员学习内容和进程、学习活动及其展开方式的全部安排,以便为达成预定教育目标而使学员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除具有一般课程开发的特点外,还应有符合企业培训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针对性强、专题性强、案例教学多、学生参与程度高。关于培训课程开发应注意的相关理论主要有成人学习理论、激励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

一、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教学要素及开发的资源依据和原则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要素主要包含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九大要素。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资源依据是以学习者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依据。培训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有系统综合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其中,应特别注重最优化原则。

二、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

企业培训能否有效实施,能否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学习需求,归根结底依赖于各类课程的成功开发。在设计适合于企业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型时,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完整性。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开发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培训课程设计阶段、培训课程编制阶段、培训课程实施阶段和培训课程评估阶段,缺少任何一个阶段都会使得培训的效果锐减。

(2)强调被训学员的参与。学员将参与到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而且对每一阶段都要进行评价与反馈。在培训课程编制阶段,学员将参与到培训需求的分析以及确定培训需求的工作中。直到培训目标的确定,都有学员和培训者的许多合作。

(3)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整个培训课程开发的过程始终,使每一阶段都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企业培训课程设计

(一)企业培训需求的确定

培训工作的起点始于培训需求的确定,在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需求的确定是重要的依据。从本质上说,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需求导向型”的模式。

(二)培训课程目标确立

在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立可以使抽象的培训目的转化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并指导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

在企业课程开发中,企业课程目标可以分为项目目标和学习目标。项目目标是指某一项目学习的总体目标,即要明确学员完成培后能够做什么,是培训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学习目标是在具体的课程之内展开的,它与课程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它必须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学习要求作非常细致的分解,它是项目目标的具体化,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在每一学习过程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四、培训课程的编制

在确立培训课程目标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培训课程的编制,其工作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规划、培训课程的编排和培训方法的选择。

培训课程的规划主要是确定培训课程的结构,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结构。培训课程在纵向结构上可以分成长期培训课程和短期培训课程。横向结构主要考虑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内部培训对象,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二是企业外部人员,主要是指企业外部顾客以及经销商、商等(本文只研究内部员工)。

培训课程的编排可以按员工的工作性质分为生产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课程加以考虑[3]。培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非常务实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以及课程的学习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企业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培训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上可以分为现场演示法、传递法和团体建设法三种。

企业培训课程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承培训项目开发和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下接培训教材编写和培训过程实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培训工作由抽象到具体,由总体到细节,为培训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和工具,通过一门门的培训课程来实现一个个的培训目标,为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l]克里斯汉・泰姆尼.培训培训者[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

[2]高福辉.基于情景学习理论的成人学习与培训[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企业培训课程第2篇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除具有一般课程开发的特点外,还应有符合企业培训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针对性强、专题性强、案例教学多、学生参与程度高。关于培训课程开发应注意的相关理论主要有成人学习理论、激励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

一、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教学要素及开发的资源依据和原则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要素主要包含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九大要素。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资源依据是以学习者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依据。培训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有系统综合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其中,应特别注重最优化原则。

二、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

企业培训能否有效实施,能否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学习需求,归根结底依赖于各类课程的成功开发。在设计适合于企业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型时,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完整性。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开发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培训课程设计阶段、培训课程编制阶段、培训课程实施阶段和培训课程评估阶段,缺少任何一个阶段都会使得培训的效果锐减。

(2)强调被训学员的参与。学员将参与到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而且对每一阶段都要进行评价与反馈。在培训课程编制阶段,学员将参与到培训需求的分析以及确定培训需求的工作中。直到培训目标的确定,都有学员和培训者的许多合作。

(3)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整个培训课程开发的过程始终,使每一阶段都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企业培训课程设计

(一)企业培训需求的确定

培训工作的起点始于培训需求的确定,在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需求的确定是重要的依据。从本质上说,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需求导向型”的模式。

(二)培训课程目标确立

在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立可以使抽象的培训目的转化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并指导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

在企业课程开发中,企业课程目标可以分为项目目标和学习目标。项目目标是指某一项目学习的总体目标,即要明确学员完成培?后能够做什么,是培训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学习目标是在具体的课程之内展开的,它与课程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它必须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学习要求作非常细致的分解,它是项目目标的具体化,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在每一学习过程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四、培训课程的编制

在确立培训课程目标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培训课程的编制,其工作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规划、培训课程的编排和培训方法的选择。

培训课程的规划主要是确定培训课程的结构,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结构。培训课程在纵向结构上可以分成长期培训课程和短期培训课程。横向结构主要考虑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内部培训对象,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二是企业外部人员,主要是指企业外部顾客以及经销商、商等(本文只研究内部员工)。

企业培训课程第3篇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79-04

一、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

1.企业培训的功用与效能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如果对人这种特殊的资源进行投资与开发,可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企业的管理着渐渐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比较有效的途径便是对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开发。

美国著名学者雷蒙德 ·A·诺伊认为,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行改善员工现有工作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资本的基本手段,早已突破了原有的纯教育意义。

因此,良好的培训便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取得双赢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能为企业留住人才。企业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好方式,培训对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形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归根结底依赖于培训课程的成功开发

通常来说,一个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建设过程及企业培训需求分享、企业培训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企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各个环节相互***而又互为前提、密不可分。企业培训课程作开发是企业战略发展及培训目标与具体教学、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也是员工获取信息、形成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发现,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在企业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套用学校学历课程或照搬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的现象,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打击企业组织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3.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据调查,多数企业培训目标和内容没有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确定。部分大型企业的培训课程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课程体系也能随企业的发展定期调整,使培训能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是保证企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是保证培训成功的途径。因此,研究企业培训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为企业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此外,还有利于培养人才,解决企业课程开发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的问题。

(2)理论意义。①从课程论思想出发,以人力资本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为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②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引入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过程,重构基于该理论核心思想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及实践模式,注重对课程开发需求的分析,使企业培训课程更具有针对性;③将柯克怕特评价体系引入新的课程开发过程,实现对企业培训效果的全面评估,为其他企业培训效果评价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企业培训课程的研究现状

1.国内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在***和***府的关心及支持下,为了改变职工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对企业员工进行***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例如,针对1949年职工中文盲约占80%的情况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识字教育、扫除文盲运动,这是在我国出现企业培训的标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培训已经提高到新的水平。但是,整体水平还是落后于西方国家,课程的开发过程不规范,整体上处于经验探索阶段。

(1)关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培训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

第一,参考成人学习理论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张继宏成人学习的心里特点是:认知风格相对稳定,具有自我完善的动机,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自我概念由依赖性转变为***性。其学习特点是记忆力差,但理解力强。成人学习内容应用性强,是带着一定问题来学习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型向参与型转化;但相对学习时间较少。成人学习带有一定的焦虑性和功利性。因此,培训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员工,与他们一起分析培训目标。采用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坚持实践性原则,让员工在做中学。事实上,学习理论描述了人类学习的心里机制,并不能告知人们该如何学习,更不能直接演绎人们该如何教学。

第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PDCA循环理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部分进行研究时,都必须弄清楚这部分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等等。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的归纳,人们做任何工作必须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而要达到预期效果或同一工作目标刷新,只经过一次循环是不够的,要经过数次循环。

(2)关于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不断尝试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改变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模式,以期有效解决培训课程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将学校情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向企业培训领域移植。例如,有研究将“双主”教学设计理论引入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双主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何克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其将“以教为主”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其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理论思想,不仅弥补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两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的缺陷,还兼具二者的优势,是新形势下我国教学系统设计方面的重要理论指导和方法。但我国课程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等工作都是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阶段大大弱化,不再需要针对特定社会职业领域进行需求分析和内容选择,因而学校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这使得人们误以为培训课程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与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不符。

第二,借鉴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蔣乃平等人开发的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在借鉴MES(模块式技能培训)、CBS(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双元制”等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成人教育内在的规律,研究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体现个性与共性、系统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宽基础、活模块”,是其课程结构的设计,并不是门类课程的具体设计方法,无法直接解决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但课程模块化的思想值得借鉴,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降低课程开发的成本。

第三,“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是青年学者黄健博士长期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成果。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以系统思考的法则为基本原则,把课程开发看作系统的、综合的过程,以一定的教育哲学和课程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组织和学习者对课程的具体要求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时间、空间,以及所需的物力、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第四,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胡连峰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出了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以提高企业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系统化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一共有8个环节,即确定需求、立项、制定学习目标、课程设计、内容开发、试讲、实施、评价与修订,每个环节都包括名称、主要人物、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和修订等环节。

2.国外的研究

国外的企业培训工作开展较早,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成熟。在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研究领域方面产生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开发模式。

(1)关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一,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美国教育家泰勒在其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编制课程与教学计划时,必须回答4个问题: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施?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课程开发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泰勒又认为“教育目标”的确定和表达是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社会生活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

第三,终身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朗格朗认为,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个人的发展和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由此,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首先是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

第四,职业学习理论。职业学习理论由传统的“产生性教学策略”向“可能性教学策略”发展,其特点是注重学习情境与学习主体的研究:强调研究式、自学式和非常规式学习方法。西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界有三大理论思潮,体现出未来职业学习的发展趋势,即行动导向学习、社会性学习和组织学习理论。其中,组织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性的。组织学习是指一个组织(如企业、学校和机关等)在过去的行动和绩效与未来的行动之间产生新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错误和进行相应修正的 能力。组织学习可改变组织的价值和知识基础,并产生新的行动标准和策略。

(2)关于培训课程的开发模式。

第一,霍尔模式。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霍尔提出的注重课程要素对课程开发影响分析,强调满足成人学习者学习需要、吸引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的霍尔模式。该模式将培训课程开发归结为7个步骤:确认可能的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的选择做出进一步决策、确认与精选目标、设计适合的课程、使课程适应更多学习者的生活方式、实施课程计划、测量和评价结果。该模式归纳和总结了成人培训课程开发的工作步骤及主要内容,其优点有:首先,范围广泛,适合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其次,课程编制考虑多种因素,这一模式不仅考虑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学习顺序和评价标准等课程要素,对课程开发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也作了重要提示;最后,强调课程应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要,吸引学习者参与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第二,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美国学者纳德拉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学习需求分析,将短期培训课程开发归纳为8个重要事件的“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这种模式十分注重对培训需求的确认。从本质上说,培训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需求导向性”模式。存在培训需求就表明工作未达到组织所期望的要求,因而培训前就要指明工作绩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只有通过目标设计,才能将抽象的教育意***和实际的教育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需求,并指导课程开发的其他环节。

第三,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的“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此外,还包括建立在职业培训系统基础上且创造性地运用“模块设计”思想的MES课程开发模式、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的CBE课程开发模式,等等。虽然这些模式的指导思想不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但都非常重视课程开发的前期分析,尊重成人学习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课程与教学论[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美)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徐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赖春明等.中国成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皓岭,高勇.现代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5]徐宝侠,张梅丽.谈国内企业培训课程设计[J].中国培训,2003,(11).

[6]陆建明.成人教学实践发展的新动向——个性化培训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4,(4).

[7]李志敏.国外职业培训发展的特点[J].中国培训,2005,(8).

[8]乐传永,曾宪群.基于成人学习特质下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9]侯锷.以情境为中心: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新趋势[J].中国培训,2008,(11).

企业培训课程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训课程;教师发展途径;创新实践

一.培训课程的概念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训课程内容,并实施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定制化培训的方案,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其“课程”包涵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识[1]。课程体系有理论传授、实践操作、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企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其教学内容应反映本课程领域内行业、企业最新应用技术或管理成果及反映行业特征。

二.企业培训课程的特点与类型

(一)特点:

1.课程创新要以企业、岗位、学员的需求为主导。包括岗位实践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充分考虑学员的个性发展,保留学员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其职业发展。

2.课程目标以强调学员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学与咨询的合一,与企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3.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校老师与行业专家、企业人员要一起精心筛选出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培训课程。使讲课的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实践教学也不再是单调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活动,是学员生产过程中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

4.在跨岗位、多工种的混合制班级授课中,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与教学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块多样化。在课程表编制时就应要考虑学员的生理适宜原则与迁移性原则;课程评价的过程与模式也应灵活多样;课程结构也需随教学过程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当然,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的基本程序都应随课程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教学中注重培养互动交流的课堂生态环境。

5.教课书及教材的选编具有多样性。现有的教课书大多数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教学需要,需通过大专院校咨询、出版社查找、网上搜寻进行教材的订购。甚至需要学校与企业组织人员进行编制。

6.培训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敬业精神及生产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培训课程的效果。既要开展传统的课堂讲课,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尤其是互连网上的各种数据库资源。及时协调学校和企业之间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以一定的接近实践的方式把各个项目要素联系起来,使它们更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而突现培训效果。

(二)类型:

1.按照企业培训对象不同,课程设置可分为:一是企业招工前、后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围绕企业新招员工开始发展自己职业生涯为起点,教给员工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二是基层岗位的在职培训课程。是针对已经在岗位工作的职工进行的,是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三是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课程。主要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装备及新生产工艺等的前沿技术与企业管理问题。

2.按照是否脱产,培训课程可分为:一是完全脱产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停产培训两种方式的内容。二是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培训,固定时间参加培训、其余时间上班。

3.按照企业培训地点不同,课程类型分为:一是在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二是在职业学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课程。

4.按照企业培训时间长短及是否取得学历证书不同,课程可分为:一是长期的学历培训。学历培训往往需要完成必须的课程和教学课时,取得一定的学分,所以培训时间比较长,知识学习比较系统。二是短期的强化培训课程。短期培训侧重于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等级培训的课程应属此类。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属于在职基层岗位的短期强化培训课程。

三.课程创新与教师发展途径

课程创新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2]。课程创新在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上要有新途径。

(一)教师教育的新途径。科学配置专业的学科课程结构,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教师既要承担继续教育,又要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以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教师发展的新途径。1.集体备课、听说评课的合作方式;2.传帮带式的合作;3.校本教研式的合作;4.“合作的自传”方式;5.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为单位的合作。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流程:发现问题-形成课题-交流探讨-解决问题-课堂实践检验-总结成果-推广成果[3]。达到课程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课程创新实践过程

(一)准备工作

首先,课程设置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展开的。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只要岗位或职业技术需要何种应知应会,就开设相应课程,就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这样,对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具体操作技能、具体工艺流程、技能操作规范的准确理解、正确掌握显得特别有效。

1、建立“双师型”教学模式。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

2、从课程设计角度:建立动态课程教学模式。培训课程设置决定了教与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注意动态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要体现多媒体化和情景化。(2)教师要注重角色转换。动态课堂中实行交互式教学、师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区、BBS等交流。(3)教学过程要加强系统规则。实施动态课程模式要考虑社会、学者、企业、学校各方面的因素,是否有利。(4)从教学组织形式角度:建立虚拟工厂教学模式。(5)从教学评价角度:建立有企业人员的参加的校企课程认证教学模式。

3、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体系。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指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制定项目申报、实施、评价、验收等工作的流程及监督。

(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程创新

1、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技术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等。

2、课程创新的应有理论基础。依据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进行探索性实践,不断完善和丰富现有教育理论。课程创新是一种概念重建和理论创新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对课程教材的内容选取、结构组织以及呈现方面等进行的创新设计。

3、企业培训课程创新的三个层次。一是学科设置。专业、科目、教材的取向问题。二是理论知识的选择。分厂、工序、岗位的培训应选择不同深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与运作等。三是操作技能的选定。结合工种、工序、工厂的安全、质量、生产、设备、技术管理及产品开发、企业文化和班组管理中存在的典型操作问题,进行选定。通过现场案例示范、讲授、分析、判断,达到培训的目的。提出有色金属企业培训课程的模块化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调查,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经济发展和合作活动的动态过程,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与改革,适应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需求导向模式”编制课程设置实施计划[4]。

五.建立培训课程的模块化方案

通过对内多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调研,了解到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及发展动态,开展了“校企合作”课程创新的实践活动。

(一)培训的调研

1、调研时间:2014年4月。

2、调研对象:公司副总、总工及车间技术人员、生产骨干等。

3、座谈记录择要:

(1)铝加工新兴产业,人年青,学历高,职工有培训要求,能对工作有所突破。

(2)培训单位师资要好,实际生产经验好,校企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铝加工企业的技术特点是细节决定成败,产品技术标准逐步提高,要求员工素质整体要高。目前员工的理论知识较浅,分析、解决较深的技术问题能力不足。技术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需加强。

(4)板带材生产培训增加金属塑性加工及材料工艺学、板型控制技术、现场生产6S管理、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先进经验等内容。

(5)现场实际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应包括加热炉、熔炼炉、热处理炉的设备知识、净化技术、炉子火焰燃烧及节能新技术,铸轧、冷轧、精整的新技术、新工艺,金属检测的光谱分析、产成品缺陷组织分析等内容。

(二)培训项目计划书及课程安排

1、培训概述: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贴近企业生产现状,结合行业案例内容,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员工对铝加工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掌握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技术等内容。以推进职工的专业化和技能化,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培训目标:

(1)掌握工作中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

(2)使员工基本掌握和运用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益。

(3)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使其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

3、培训对象:铝加工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及岗位作业人员。

4、培训时间:

(1)共 7 天,每天按8学时,共 56学时

(2)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课程 课程内容 学时 培训

方式 培训对象 培训日期

1 铝及铝合金分类及其加工

概述 2 讲授 班长以上 5月9日

2 铝加工生产中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铝的特性,力的概念,工程力学等) 4 讲授 班长以上 5月10、11日

3 合金元素、微量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4 讲授 车间主任 5月15、16日

4 熔炼与铸造生产技术与工艺 6 讲授、案例

交流 铸锭工序 5月17、18、19日

5 轧制原理与工艺操作规程 6 讲授、案例

交流 轧机工序 5月24、25、26日

6 板形与厚度控制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轧机工序 6月8、

9日

7 热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热轧工序 6月10、11日

8 冷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冷轧工序 6月15、16日

9 箔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箔轧工序 6月17、18日

10 板带材热处理及精整生产

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精整、退火 6月22、23日

11 板坯的连续铸轧生产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铸轧工序 6月24、25日

12 企业班组长

管理 2 讲授、互动 班长以上 6月26日

13 测试 4 问卷、答题 6月28日

备注 1、共计48个学时;2、培训时间为下午16:00―17:30;每天2个学时;

3、各分厂、部门按照培训安排统计每天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

5、培训师资情况(略)

6、培训教材(略)

六.课程创新的反思

1、关于课程创新基础的反思。应进一步完善课程创新的相应程序和规范,落实课程创新的工作机制和动力机制的建设。

2、关于课程创新内涵的反思。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历了一个引进国外经验―试点―反思―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确立模式―深入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研究力量一直处于薄弱状态,滞后于实践探索,致使校企合作的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撑和指导[3]。

3、关于课程创新实践的反思。帮助教师掌握足够的课程知识,具备较强的课程实施力的教师发展机制落实需加强。课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企业培训课程第5篇

企业课程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礼仪、员工心态、基础销售技巧、营销策略等。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来源:文章屋网 )

企业培训课程第6篇

关键词:钣喷专业 校企合作 培训课程

一、钣喷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问题

针对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培训,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借助国家的公共教育体系,通过学校培养定向人才,节省企业的培训支出,也实现与学校的互补。职业院校汽车钣喷专业本身就是针对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所开设的专业,旨在培养能完成车身表面修复的专业技能人才。学校承担学生岗前培训的优势在于能通过自身的教育体系完善企业的培训课程,将企业的培训课程消化吸收,转化为在校学生的日常课程,使学生在学制教育下掌握企业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以满足企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近几年,钣喷专业作为国内职教新兴专业也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发展。许多职业院校根据本地区汽车后市场特点,纷纷与主机厂、油漆厂商、设备供应商合作培养完全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实现了共赢,也为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难免有些不足,比如,企业课程与学校基础教育结合不良、院校培养标准与企业标准不吻合、学生职业素养不高导致企业实习过程脱岗问题严重等等。所以,为培养合格的汽车车身表面修复人才,还必须从钣喷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结合企业需求,规范培训课程标准,开发出面向企业的培训课程,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系。

二、合理设计培训课程

1.与现有教学体系有机融合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培训课程强调的是实用技能的应用,尤其是车身表面修复行业,要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入到学制教育体系中,需要做到与先期教育课程的良好结合,比如涂装专业的色彩基础课程,为品牌油漆工艺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BASF校企合作课程方案为例,其中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见表1。

校企合作培训课程不是单纯替代了原有实用技能训练课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高。校企合作培训课程更多关注该企业需求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工具与设备使用以及业务技术管理和运作体系,使受训者职业技能得到升华。

2.保持培训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开发校企合作培训课程目的就是培养能掌握最新产品、设备工艺及维修理念的一线技术工人,所以课程内容和培训目标也是不断更新。消费者对车辆外观要求和行业的应用标准都使车身表面修复技术呈多样化发展。当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维修企业,校企合作培训课程就需要作出调整,这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及时沟通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应用,院校师资与企业专家一样需要及时掌握相应新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保证学校培养的学生真正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BASF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合作院校的授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及时更新技术工艺和要求,以保证校企合作培训课程的先进性。另外,水性漆以其良好的环保特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BASF校企合作项目专门为合作院校定制了水性漆培训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相应的培训,省去了企业的再培训成本,学生也因此提高了自身技能。所以面向企业的培训课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培养目标及内容,以真正实现培训课程的企业化。

3.注重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培训课程在强调技能提高的同时,更应注重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的宣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设置***章节或者穿插到每一个教学模块,使在校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和职业标准,保证学生在接受完岗前培训后能很好地融入企业,接受企业的管理理念,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例如,BASF校企合作课程首节就是介绍油漆应用历史及公司发展文化,让学生了解基本工作流程,使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一样接受同种企业文化理念。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BASF公司的培训师在每节课堂培训中都会首先把逃生通道的位置清楚地告诉给每一个学员,使其具备最基本的安全意识,所以在校企合作课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注意事项都是本节所需掌握的重点。通过这些细节使每个学生在学校就真正体会到企业的文化理念,使其能迅速适应企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4.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

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多偏重于技能层面,强调技能提升的延续性,面向对象主要是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工人。校企合作培训课程的培训对象是没有基础的职业院校学生,而且钣喷专业授课内容相对汽车维修专业而言,欠缺系统性及条理性,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建议将课程内容模块化。

以BASF校企合作课程培训大纲为例,培训课程模块分为十个(见表2),将具体应用技能按不同特点或功能划分成若干模块,各个模块按照认知顺序优化排序,而且每个模块树立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若能使学生将每个模块都掌握好,培训也就达到了预期效果。

表2 BASF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块及内容简介

5.培训考核与评价

检验课程的培训效果,还必须有恰当的评价方法。BASF校企合作项目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试方法,根据各个教学模块的比重不同合理出题,对喷涂工艺效率及颜色与调色采用雷达***的方法进行评价,使整个考核结果更具说服力。如***1为某学生考核评价结果,能直观看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钣喷专业来讲,技能水平的提升除了掌握规范操作,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平时工作过程中的积累,所以采用实习前考核与实习后考核共同评价的方法。在接受完培训上岗实习之前,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作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在顶岗实习完之后,再次进行考核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两次考核评价的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弥补自己的不足,使整个课程的培训效果达到更好。

三、展望

校企合作培训课程为职业院校钣喷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从班级规模、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出合理化安排以使课程实施效果更佳理想。随着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逐步深入,在双方相互配合下从技术和制度层面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学校教学硬件会与企业要求更加契合,教学师资水平也会随着企业培训的增加不断提高,相信校企合作培训课程会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景忠玉.汽修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策略探索[J]. 交通职业教育.2010.

企业培训课程第7篇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培训便是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在职员工的培训,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的从业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员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操作习惯,拓宽员工的视野和思路,从而有利于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建立现代型、创新型企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企业内部培训的流程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培训规划与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几个环节,而培训课程的开发直接决定了培训工作的成败和效果的优劣,是培训工作过程中的关键。

一、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目标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围绕企业员工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剖析研究,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术要求变成切实可行的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同培训理念有机结合,并迅速地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企业人才竞争优势。”企业内部培训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和素质型课程三大种类。其中,知识型课程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操作流程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是课程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员工技能知识和素质知识提升的基础。技能型课程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实践操作为主要内容,课程效果体现为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技能培训,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技能型课程的设计是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素质型课程着眼于对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宣贯企业的经营思想、文化观念,从而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知,督促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

企业内部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教育,它既要顺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以最低的培训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也要适应各个员工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学历背景,使参与培训的员工都能接受并由此得到提升。因此,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具体讲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企业内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从事某种岗位的技能和素质,在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以“员工缺乏什么就学什么,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为出发点,以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操作课程为主体,同时适应员工多样化的学历背景,选择难度差异化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水平的多样组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各参训人员的需要,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促进培训成果与企业生产力的优良转换,实现企业培训的最大效益。

(二)战略性原则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则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工作也应该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内部培训课程的开发,应当立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有功利化或者短视化的价值倾向,既要着眼企业当前实际,也要面向企业未来发展,由此建立一套内容丰富、层级鲜明的培训课程体系。

(三)创新性原则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应当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企业的创新就要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对一切,包括员工思想观念和现有技术、技能水平等在内的旧的事物进行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创新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要靠企业内部培训传递给每一位员工,因此,培训课程的创新性设计是创新人才培训的保证。只有培训课程开发有新意,才能保证员工的综合素质跟上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才能在以往重视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灵活应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才能在满足企业目前需要的基础上,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共享性原则

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企业员工,都拥有着一定的知识技能储备和生产工作经验,将这些人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成为一个个生动的实际案例。在企业培训中,参训员工既是培训的主体,又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因此,在课程开发时,应当注重安排充分的时间,让教师与学员之间以及学员相互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做到师生间的经验共享和能力互补。企业的内训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找到能引起参训者共同兴趣的话题,并营造出一种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各个参训者所有的实际经验,使其与培训者之间进行分享,随后,内训师也应当对这些分享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与培训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有利于促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创新,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

(五)反馈性原则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要注重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为课程开发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内容、及时改进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对课程开发进行评价反馈的主体可以是参训者本人,也可以是企业的任何一名员工,这样更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培训者参加培训的效果。

三、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的流程

(一)培训课程开发前期准备工作

企业应重视对课程开发的事先准备,这也是使培训真正起到好的作用的必要前提。

1.培训需求调研。企业内训师在设计课程之前,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例如参与培训的对象是谁,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关注点是哪些,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解决什么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基础或技能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通过调研来获取。一般企业经常会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式来收集信息,之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参训者关注的重点,如基层员工侧重操作面,希望学会实战业务的进行步骤、方法和技巧;中高层管理人员则对战略制订、全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以此增加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明确设计目的和原则。培训的目的不一样,课程开发内容就会有明显的区别。如培训主要是让员工知悉业务的基本流程,课程开发就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果培训是为了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课程安排就要增加实际案例和现场模拟操作。培训的目的不宜过大过多,一定要具体明确,企业内训师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到,一次培训绝对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与此同时,课程开发还要注重遵守原则,保证课程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培训课程开发的实施和落实

1.搭建课程内容框架。大家都知道,建造房子时首先应将房子的骨架搭好,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最后粉刷装修。设计课程也一样,要先确定好课程框架,之后进行内容的补充,最后再对设计出来的课程进行评估与优化。搭建课程内容框架,把课程主要的关键性内容言简意赅的罗列出来,形成培训课程的主框架,在此基础上,把每个关键内容的组成部分再列出来,这样,一个有分支、有结构的培训课程框架就形成了。

2.编撰课程内容。当设计好课程框架后,将列出的每一个小的关键点进行细化,增加实质性的课程内容。企业内部培训的课程内容一般是基础性知识加上案例、实际操作等。课程内容要突出,方法和措施要配合好,课程内容设置中要善于利用表格、***形、模型等形象的工具,便于参训者更好地理解及掌握所学知识,使员工一学就会。

课程内容的编撰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之中,课程开发者可能会发现,已经建构的课程框架存在某些部分的缺陷或者针对框架中的某部分的内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不充分,那么,这时就需要对先前的课程框架进行局部修改并组织对相应的所需材料进行收集,随后再完善课程内容。这样循环重复的开发步骤会一直持续,直至课程内容编撰工作的完成。

3.课程试讲。内训师可以开展模拟式的课程教学,或外请专家、组织企业内专业人员、内训师等召开课程研讨会,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发现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较多参训者容易从主观角度对课程进行评论,且教师授课效果直接影响到学员对课程的感受,导致参训者将对课程内容的意见与对教师的意见混为一谈,所以,课程试讲时选择合适的讲师更有利于课程开发者准确把握课程优化的方向。同时,课程试讲的次数也需要根据专家的权威性以及参训对象的知识水平来确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企业培训课程

学习

小学对口扶贫工作总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对口扶贫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小学扶贫工作总结,2020小学学校扶贫总结。水利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水利部对三峡库区进行对口支援,在*6县和*房县开展定点

学习

中学师德培训工作计划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师德培训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师德教育培训计划,初中学校师德年度培训计划。-学年上学期教师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1.培养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式的优秀教师。2.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3.促进学校教育、教

学习

礼仪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礼仪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礼仪总结心得体会,礼仪学习心得体会模板汇编十篇。礼仪教学心得体会二:《礼仪展风采》这一框题主要是针对在当今的青少年中,比较多的人还缺乏礼仪意识,对许多基本的礼仪和相关的礼仪知识还缺乏应有的

学习

农业技术创新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创新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创新的历程,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二、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反映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在温氏集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的来说发

学习

特殊教育学校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特殊教育学校10篇,内容包括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感悟,特殊教育故事案例十篇。一、改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特殊关怀在具体实践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不

学习

物联网学习计划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学习计划,内容包括专题研究计划物联网,对物联网学习的初步计划。中***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1018504引言“十三五”规划将“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列入信息产业未来发展

学习

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体育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体育工作总结百度。一、各类比赛任务1、团河小学春季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了全面提高我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于4月25日举行团河镇小学生田径运动

学习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怎么写,学校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公司所属会计人员必须对本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帐簿、报表、计划、预算合同等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并指定专人保管,防

学习

学前儿童教育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儿童教育10篇,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教育内容分析整理,学前儿童教育的内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

学习

供配电技术实训总结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供配电技术实训总结,内容包括供配电实训总结心得体会,供配电设计实训总结。一、廊坊城市配电网概况截至2010年底,配电中心管辖10kV开闭站25座;电缆分接箱245座;柱上开关397台;10千伏出线261条,线路总长度2743km(架空裸导线1297km,

学习

虚拟仿真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虚拟仿真10篇,内容包括我们这10年虚拟仿真,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是对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仿真技术的合称。2.1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三维场景,并

学习

生物医学工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医学工程10篇,内容包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核心期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异氰酸酯法在聚氨酯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王琴梅,潘仕荣,WangQinmei,PanShirong药用表面活性剂木糖醇酯的动物试验及初步临床应用李玲新型药物载

学习

特殊教育专业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特殊教育专业10篇,内容包括特殊教育专业分数线,特殊教育专业大学。1.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近三年来江苏某特殊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8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调查问卷

学习

污水处理工艺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污水处理工艺10篇,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工艺管道,污水处理工艺。一、污水处理厂的简单介绍污水处理厂主要是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

学习

企业数据解决方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数据解决方案,内容包括企业数据治理解决方案,企业数据分析案例范文。80年代以后,以IT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给我们的生活和思维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此同时,顺应信息发展的需求,各种企业也开始纷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

学习

物流企业信息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企业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规模

学习

微型企业工作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微型企业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汇总8篇,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汇编七篇。2013年全县共通过微型企业创业评审250户,注册资金1327万元,带动就业人员共计1344人,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在发展的250户微型企业中,经营行业

学习

企业信息技术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息技术10篇,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案例范文,企业通过什么途径将信息技术转变。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说,信息技术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包括,企业新的产品的研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企业的日

学习

企业税务筹划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税务筹划总结,内容包括企业税务筹划技巧全方位解读,税务筹划方案和思路。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根据***府的税收***策导向,通过经营活动、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进行纳税方

学习

企业信息化规划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息化规划10篇,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案例分析,企业信息化规划思维导。一是企业定位策略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技术工艺、行业属性、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

学习

制造企业信息化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制造企业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案例,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方法。(二)需求分析不足,选购的软件适用性不高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制造企业数量众多并且经营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产品的选用以

学习

企业信息化风险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信息化风险10篇,内容包括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问题和措施,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一、动机风险所谓动机风险,即企业引入信息化的动机,也是企业进行信息的目的,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风向标,正确的动机不一定能带来正确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