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10篇

国际金融篇1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Financ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8489

国内刊号:11-1373/F

邮发代号:80-74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国际金融篇2

中国庞大的、高速增长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深化不足、长期为***策保护的中国金融业,对外国金融财团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试***通过中国加入WTO的良机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一直是它们重点努力的方向。美国商务部长戴利称,中美入世谈判最关键的问题落在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中。

1999年4月9日,美国贸易代表处单方面公布了所谓中国迄今为加入WTO与美国达成的市场开放协议。这些措施据美国称将在中国加入WTO时开始实施。其实这些所谓的协议实际上只是美国的要价,其中只有农业部分完全达成协议,其他仍未完全达成。美国贸易代表处单方面公布了所谓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一览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具体的要价和中国金融业可能会受到的冲击程度:

(1)银行业

两国仍继续此项目的谈判。但中国已经同意,加入WTO后,美资银行可立即向外国客户提供所有外汇业务。加入WTO一年后,美国的银行可向中国客户提供外汇业务,中美合资的银行将立即获准经营,外国独资银行将在5年内获准经营,外资银行在二年内将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5年内经营金融零售业务。

(2)证券业

目前就证券而言,中国坚持仍然会开放B股市场,但是A股不能开放。美方则坚持提出开放整个证券市场。对于这个要求,中国仍然坚持金融部门的开放必须循序渐进,如果不这样作,就将步遭受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后尘。

(3)保险业

美方要求中国加入WTO后,人寿保险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可高达50%,加入一年后,提高至51%。非人寿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将获准在合资保险公司中持有51%的股份,并可在二年内成立全资的分支机构。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成事实,中国也正为开放金融市场做好准备:

(1)中国主管部门已订出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时间表。人民币业务开放速度之快可能会超出多数人的预期,在“可见的未来”极有可能在所有大中城市开放人民币业务。

(2)在加入WTO后,中国将首先开放人民币业务寿险及产险市场。至于属于资本市场的证券业,开放的速度则会相对较慢。3月20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马永伟表示,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大局已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多家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3)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获准为中国客户提供外汇业务,两年后可为企业商务活动提供人民币业务,而五年后可为中国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将取消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地域限制,从现在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23个城市扩大到所有中心城市,同时正式批准美国花旗银行深圳分行、日本东京银行深圳分行经营人民币业务。

(4)证券市场方面,外资渴望进入,但国内证券市场并不成熟,而且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直接开放外资进入的可能性不大,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曾经提出研究组建中外合作投资基金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以基金的形式吸收外资进入,采取组建中外合作基金形式的可能性极大。

我们从上述分析中已经可以感受到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所面对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巨大挑战:

(1)中国金融业长期处于高度的***策壁垒护估之下,对于加入WTO后高度的市场竞争形势需要有个适应过程。中国许多银行业人士,对于对外开放银行业务反应强烈,认为在五年内彻底开放银行业,时间是十分急迫的。据世界银行一位对中国银行业素有研究的专家拉迪指出,大约需要十年,中国银行业才能作好准备,面对国外同业的竞争,而不致于陷入险境。首先,中国银行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属***所有,占全国银行资产的90%以上,深圳发展银行是至今唯一上市的银行。其次,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在五年内难以清除。国家计划将这部分债务以折价或证券化的方式出售,但此过程也许将需花上数年甚至更长。重建中国脆弱的银行系统,是中国***府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完全进入本国市场,而不致引发国内金融危机的重要先决条件。

(2)金融业在我国的行业对外开放序列中一直处于较后的部分,对开放后的国际金融竞争环境也有个适应过程。中国金融业必须有限制地向外开放市场,以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代价在中国重演。

(3)中国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的非市场经营过程中累积了不少不良贷款,这使我们的金融业在市场竞争中历史包袱比较重。

二、积极应对

(1)展开金融大检查,摸清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中国***府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以及迎接金融市场开放所面临的挑战,已开始展开为期5个月的全国金融大检查工作,全面摸清金融机构的资产和债务状况。工作重点在于检查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及其不良资产,以便监管机构能摸清全国金融机构债务的真实状况。此举不仅有助于监管部门能有效评估金融风险,并可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逐步消除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

国际金融篇3

首先,金融业混业经营、集团经营有加强的趋势。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和抗风险的能力,获取更高的利润,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开拓和经营非传统性的业务。一方面,由于金融交易的规模急剧增大,金融业综合化经营趋势的强化,使得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导致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上升,金融危机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增大。另一方面,金融交易结构复杂化,使金融活动的透明度降低,对金融监管当局准确及时把握相关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金融机构除了面对传统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外,还将面临新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金融业自身的风险在逐步加大。

其次,金融国际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一体化趋势。它一方面使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提高了配置和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经济的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利率和汇率的频繁变动、金融风险的跨国传递渠道扩大等现象,导致了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从而加深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第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金融机构将陆续进入我国从事金融业务,增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和难度。

总之,在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金融联系进一步加强,金融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金融***策(尤其是金融监管***策)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增大和更加复杂。

金融国际化趋势,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效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是判别金融监管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从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业务活动等方面对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监管,以此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转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时如果过度地注重金融安全而监管的宽严失度,就会抑制金融业的竞争,从而降低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一般说来,既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又维持必不可少的竞争是有效金融监管所追求的目标。要实现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一是金融监管的成本。金融监管是需要耗费经济资源的,主要包括:监管者实施金融监管的成本和被监管者为配合监管而承担的成本。在制定金融监管目标和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时,必须考虑监管成本,否则,不仅增加了***府预算开支,而且会加重被监管者的成本负担。因此,必须根据时机把握好金融监管的尺度和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任何监管成本都能够量化,有些成本是间接和隐含的,如道德风险等,对此应予足够的重视。

二是金融监管的时效性。它意味着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这又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金融监管能力,比如具备先进的金融监管手段、有精通金融业务和实践经验的金融监管者,等等。

三是在监管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良好的监管合作关系,从而使得有关监管措施能够得到积极配合和有效贯彻。显然,金融监管的目在于监督和规范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这里存在着一个金融监管的实施和被监管者设法逃避监管的“博奕”问题。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性以及被监管者逃避监管失败时可能面临的成本约束。有效的金融监管应形成激励和惩罚的双重机制。

国际金融篇4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世界银行集团8月10日宣布,任命中国籍银行家蔡金勇为世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以接替即将离任的IFC现任执行副总裁拉斯·斯耐尔。这一任命将从2012年10月1日起生效。

这是国际金融公司自1956年成立以来首次聘任中国人担任CEO,蔡金勇也成为继刚刚离任的世行副行长林毅夫之后,近年来又一位在世界银行内担任高职的中国籍人士。世界顶级的金融及发展专业人才

6月30日,IPC执行副总裁兼CEO拉斯·斯耐尔任职到期,继任者的遴选工作在较早之前就已紧张开展。

据财新网报道称,该位置竞争异常激烈,包括中国、印度、瑞士等国家的多位金融界资深人士都在竞争者之列。但来自中国的资深投资银行家蔡金勇呼声较高。

果不其然,一个多月后,IFC的任命声明中,蔡金勇成为最后的获胜者。

世行在任命声明中表示,蔡金勇在中国的金融服务行业和发展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在接受这项任命之前,他是高盛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和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我很高兴,像蔡金勇这样的一位世界顶级的金融及发展专业人才决定将自己卓越的才华贡献给国际金融公司。”世行行长金墉在声明中说,“凭借他在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领域的广博知识,他将帮助国际金融公司鉴别出稳健、有战略性的私营部门的投资,以及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并为民众创造更大的福祉。”

蔡金勇与世行的渊源颇深。

现年53岁的蔡金勇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获得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他被招入世行年轻人才培养计划,任职于世行中欧局,从事中欧国家能源行业的重组与企业融资工作。

在短暂的国际公务员职业生涯后,蔡金勇进入了投资银行领域。1995年,他加入摩根士丹利的全球项目融资部,先后在纽约、香港和北京办事处工作;随后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职,参与并领导了许多大型能源国企改制上市项目和兼并收购项目。

2000年,蔡金勇加入高盛集团,曾任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联席负责人。2008年起任高盛高华证券CEO。

面对即将开展的新工作,蔡金勇表示:私营部门对发展中国家的繁荣以及消除贫困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领先的私营部门发展机构,国际金融公司已经为(发展中国家)民众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可以做得更多,他期待着与国际金融公司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和客户一起合作。

中国已成为IFC第三大投资目的国

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下属的机构之一。1956年7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它虽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但它本身具有***的法人地位。现有184个成员国,成员国通过理事会和董事会指导IFC的项目和活动,每个成员国任命一位理事和一位候补理事。

1956年7月25日,国际金融公司首任总裁罗伯特·加纳在其就职演说的开场白中谈到,IFC是首个将推动私营企业发展作为其主要目标的***府间组织。

其宗旨就是配合世界银行的业务活动,向成员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重点私人企业提供无须***府担保的贷款或投资,鼓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以推动这些国家的私人企业的成长,促进其经济发展。

在2012财年,IFC的投资额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利用私营部门的力量创造就业,激发创新。而作为一家主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IFC2011年在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项目中投资已超过了150亿美元。

据IFC称,中国已成为IFC第三大投资目的国,投资多为商业机构较少涉足的领域,如可再生能源、饮水供应、小额贷款等。自1985年以来,IFC已投资中国200余个项目,提供资金50亿美元。

2002年,IFC成立中国项目开发中心,总部设在成都。该中心是由澳大利亚、瑞士、英国三国***府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国际援助机构,由IFC管理。

其宗旨是扶持中国内陆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初期的工作重点在四川。中心的建立是为了应对中国***府的三个重大挑战:降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中小企业亟待发展;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和金融市场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IFC还比较陌生,其实它是众多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一个。其发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是根据1930年1月20日在荷兰海牙签订的海牙国际协定,于同年5月,由英、法、意、德、比、日六国的中央银行,以及代表美国银行界利益的摩根银行、纽约花旗银行和芝加哥花旗银行三大银行组成的银团共同联合创立,目前成员已发展至45个。

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并相应地建立了几个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实施这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机构。

比如,1945年12月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世界银行,是1945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另一个国际金融机构,也属于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最初的使命是帮助在二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而现在,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

国际金融篇5

谁才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日渐活跃,金融业开始承担起导演经济的任务。而“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宝座,无疑会给城市披上无比绚丽的光彩。放眼全球,无论是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还是东京、迪拜,所有荣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域,无一例外的成为全国的最繁华地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 “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成为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透明度也是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一个投资市场。它的市值,我认为到2020年,一定会超过100万亿元以上。(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国际金融中心争夺战的原始驱动力。

在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宝座从来没有定主,但焦点一直不离两大区域――北京金融街、上海浦东。两者均受***策青睐,在十几年的争夺战中此消彼长,但与上海浦东不同,北京金融街一直低调,很少提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而***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庆认为,“北京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这在10年前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他还认为,北京方面一直在观察上海的发展决定进退,而上海除陆家嘴发展比较成功外,其他方面进展不大,这一状况,“让北京看到了(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希望”。

关于《意见》在此时机的公布,有关人士认为其意义相当于一次宣战,北京金融街已经吹响了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号角。而种种迹象表明,北京金融街此次“宣战”是在“长期备战”的基础上的。

内清外扩,金融街发力稍胜一筹

自2008年以来,一向低调的北京金融街热闻频报。先是北京市西城区***府正式对外宣布,金融街即将西扩,拓展后总面积将达到4.77平方公里。紧接着,金融街内部企业将迎来一场“大换血”。据西城区金融街扩展办公室负责人透露,金融街区域内的非金融企业的置换计划启动。在未来几年内,金融街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会成为清一色的金融机构聚集地。而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影响力的一大条件正是“纯净”。此一举措,改善了金融行业生长环境,使金融街再次高于浦东一头。

长期以来,金融街都存在着一个无可争辩的优势――身处国家行***中心北京。在金融街,驻扎着最高金融监管机关“一行三会”,最新的金融***令从这里发出,预示着财富的各类信息总是领先一步。同时,奥运的到来也将北京推向了国际的最前沿,北京金融街则责无旁贷地得到奥运金融的一大羹。从大的方面看,北京是环渤海商业圈的核心,巨大的市场也带来了无限的潜力。

相比之下,上海浦东的优势则是作为“新开发区”的独有特色,优厚的***策是重要方面。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城市经营与发展高峰会”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建言让北京金融街、CBD享受像上海浦东一样的优惠***策,该项建议如被采纳,浦东的***策优势将会荡然无存。此外,金融街位于城市核心,建筑空间极为稀缺,城市氛围更显传统,金融家们的居住环境不如浦东完善,但是通过一系列努力,这一现状正在飞速改善。

配套升级,居住品质率先登峰

金融街配套由传统向国际化的升级,金融街中心广场和西派国际公寓是两大典型案例。金融街中心广场内含购物中心、俱乐部、美食街等完善配套,例如金融街购物中心已经吸引了全球最高端的品牌入驻,为金融家的居住和生活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而西派国际公寓的诞生,则打破了金融街传统居住品质,将其推向一个新的国际化时代。其西区首例全精装样板层的入市,更是一波千浪,预示着新时代金融街的登峰品质。

西派国际公寓由建筑大师山本理显以“飘”的理念设计,打破了金融街方方正正的建筑格局,弧形结构虽仍处于外装阶段,但建筑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动感。虽然北京楼市历经“拐点”坚冰期,北京许多传统高端楼盘尝到了零销售的滋味,但西派国际公寓的销售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在西区首屈一指,足见国际化建筑已经深得金融家的青睐。

6月28日,西派国际公寓再爆热点。京西首座全精装豪华样板层的入市,同时开启收官楼栋2号楼,上百位金融家,数十位来自中关村、CBD的高管企业参加了这一盛会。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样板层共推出三种装修风格:东南亚风情、欧式新古典风格、新中式风格。每一种风格将围绕一个主题,同时选用世界其他装修风格元素来融合,并以艺术手段加以统一,以衬托金融家包罗万象的视野和胸怀。对于样板层的装修品质,接受采访的数位金融家均表示非常喜欢,期待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西派国际公寓的项目负责人认为,样板层的入市虽然有些喧宾夺主,但毕竟只是2号楼品质的体现,2号楼才是真正的主角。据悉,西派国际公寓共有5栋公寓楼,2号楼是最后一栋,在品质上较之前又有所提升。户型多为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精装档次则更加精益求精,此次展示的样板层即为范本。

国际金融篇6

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是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特征的证券或资产不存在从国际流动中获利的机会的一种市场稳定性,这时,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一种静止平衡的状态。其形成条件分析如下:

以S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即期汇率,F表示远期汇率,以r、r*分别表示本国货币利率与外国货币利率(投资收益率)。假设从国内筹措的资金为一单位本国货币,从外汇市场上抛出得1/S外国资产,再把1/S外国资产投资于一长期投资项目,一年后可得(1+r*).1/S外币资产,再到外汇市场上兑换本币,可得(1+r*).F/S本质币资产。同样道理,投资者也可以从国外筹措资金,投资于本国资产,最终可得(1+r).F/S单位外币,两种投资操作方式正好相反。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方向取决于两种投资方式的最后收益率与投资成本的比较。以第一种方式为例说明,

如果(1+r*).F/S>(1+r),即期资本流出,远期资本流入。

如果(1+r*).F/S

如果(1+r*).F/S>(1+r),投资于本国资产与抵补后的外国资产收益率相等,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以f表示远期贴水或升水,即f=(F-S)/S,即F/S=1+f,代入以上三式,经过转换,得出r+r* f=(F-S)/S。其含义与上三式相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只要投资的最终收益与资本不一致时,国际金融市场就失去均衡,资本流动就会产生。事实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和规模是变化莫测的,如果一国的经济基础、金融监管手段或金融市场建设等不相适应,就有可能酿成金融风险,并有可能传染、扩大成国际金融风险。那么,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均衡是如何被打破并酿成风险的呢?下文将从国际金融市场其本身的内生变量进行分析。

二、 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与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非均衡主要由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一个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内在地使国际金融市场失去均衡,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变化无常,如果资本流出流入国家没有防范能力,就极易产生金融风险。下面是具体分析。

(一) 主观预期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一般由外汇交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充当主体。无论是套利保值还是投机,都是以汇率和利率的预期为基础。“外汇交易商制订买卖外汇的决策奠基于他们的汇率预期,而汇率预期又取决于他们对汇率趋势相关的***治、经济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资者对未来汇率或利率的预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汇率和利率预期的差异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

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预期均衡是指合理预期和预测。即是对所有现在可得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所作出的预期和预测。只要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现在所能得到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预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与从市场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达到预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资者或投机商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合理预期有差异,他们就会改变其定价策略,利用市场差价获利。各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可以内生地扩大或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主观预期对国际金融非均衡性的内生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通过对汇率的主观预期产生预期差异,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是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因素

我们知道,“价格大幅度的急剧变化和持续易变性是证券化票据市场的特点,由可以觉察到的有关风险与利润的变化来驱动投资也是市场的特点。”“当进行汇率是否呈无偏性波动实验时,有效的汇率预测者能更容易地解释远期汇率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容易地判断呈什么趋势变动及其左右因素”。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投资者的未来收益决定于两国资产之间的有效收益与成本差,而“外国资产的有效收益等于外币利率加上汇率的预期变化”。如果把远期汇率F加上预期因素,就是预期未来即期汇率,可以表述为Et+1,那么升水率f=(Et+1-S)/S。对r-r* f=(F-S)/S式两边同时减去汇率的预期变化(Et+1-S)/S,得:

r-r*-(Et+1-S)/S [(F-S)/S]-[(Et+1-S)/S]=(F-Et+1)/S…… A式

由A式可以看出,投资者必须承担的风险升水或贴水(F-Et+1)/S,即国内外两种资产的收益差取决于远期汇率F与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t+1。远期汇率成为未来即期汇率的有偏预测指标。假设即期汇率不是按随机走动方向式运动,那么即期汇率St可以表述为:

St=αSt-1+βSt-2+γZt+δZt-1+U。…… B式

(Z是某种其他变量,如货币存量,α、β、γ、δ是参数,U。是预测随机误差)

因为S和Z的过去值在t-1期都是已知的,所以下一个时期的合理预期远期汇率也根据过去的S和Z值来推测,可以用Et+1St来表示:

Et-1St=αSt-1+βSt-2+γEt-1Zt-1)+δZt-1…… C式

现将B式减C式,得到:

St-Et-1St=γ(Zt-Et-1Zt-1)+U。…… D式

由此看出,如果风险中立,则D式左边表示:在t-1期签订一个按合理预期远期汇率(即Et-1St)买进外币的远期合同,然后在t期以St交割,并将该外币即期卖出所得到的收益。这种预期投资收益的大小由预期汇率Et-1St决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也正是这个由预期远期汇率决定的投资收益决定国际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当不同投资者在同一时期的预期大致相同时,这时大量国际资本就将同时流入或流出一国金融市场,增加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性。

2.对利率的预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

按利率平价理论,利率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相对的利率在影响金融分配中特别重要,促使资金从利润率低的地区或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地区或部门。”按照欧文·费雪提出的费雪方程式r=I+π,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I与预期通货膨胀率π之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可以将其分解为本国和外国两个方程式,分别为r=I+π和r*=I*+π*。

如果国际上的实际利率相同,即r=r*,那么,名义利率r和r*仅因预期的通货膨胀而有所不同,所以得r-r*=π-π*,与A式合并,得:

π-π*-(Et+1-S)/S (F-Et+1)/S…… E式

所以,国内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差(F-Et+1)/S由预期的通货膨胀率π-π*、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t+1和即期汇率S共同决定。这种收益率差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其波动性成为国际金融风险的一个助长因素。

现实中,当利率和远期汇率有相同的到期期限时,两国利率的差距等于远期升水或贴水。远期汇率经常被看成是未来即期汇率的市场预测,利率差也大约等于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化。因为,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利率时,预期高利率货币会对低利率货币贬值。由于各地的有效收益会趋于一致,因此,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利率的唯一办法就是预期高利率货币贬值,有效收益率r+(F-S)/S要低于观察到的利率r,因为预期货币贬值,即F

另外,主观预期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但是不是短期、直接的决定因素,而具有长期性。本文不作具体论述。

(二) 交易成本机制分析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投资的交易成本是买卖价差。买卖价差由二部分构成:第一是国内借款利率rB,国内投资收益率rL,国外借款利率rB*,国外投资收益率rL*四者之间构成的利率差。第二是外汇买卖价差。投资主体必须考虑利率差和外汇价差,以调整其资金投入方向及投资规模。这种交易成本是国际金融市场非均衡性的一个内生因素。

在rB≠rL≠rB*≠rL*的前提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

1借一单位本币(美元),投资于外国,再卖出远期外汇,最终得(1+rL*)。F/S美元,这时报酬率为

F/S(1+rL*)-(1+rB),

即[(1+rL*)、F-S(1+rB)]/S

2投资者作反向投资,此时报酬率为

S(1+rL)-(1+rB*).F/S

3借款于本国而投资于外国,报酬率为rL-rB

4在外国借一定资金,投资于外国,报酬率为rL*-rB*

投资者对四种投资方式进行不同的效益比较,决定资金的投资方向。

以1和2的比较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步,假设银行外汇买卖价差相同。

有[(1+rL*).F-S(1+rB*)]/S S(1+rL)-(1+RB*).F/S

移项得:

[(F-S)/S][(1+rL*)+(1+rB*)] [(rL+rB)-(rL*+rB*)]……(1)

第二步,假设投资者同时面临四种利差和买卖价差构成的交易成本。以Sa、Fa、Sb、Fb分别表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的买价(ask)和卖价(bid)。那么(1)式将转换为:

[Fb-Sa/Sa][(1+rL*)+(1+rB*)/(1+τ)] (rL+rB)-(rL*+rB*)/(1+τ),其中τ=(Sa-Sb)/Sb

对其进行变形移项,得:

Fb Sa[(1+rL)+(1+rB)]/[(1+rL*)+(1+rB*)/(1+τ)]……1.a

根据同样方法对其他五种投资选择进行比较,得出其余五种结果,分别是:

Fb Sa[(1+rL)/(1+rL*)]……2.a

Fb Sa[(1+rL)+(1+rB*)-(1+rL*)]/(1+rB*)……3.a

Fb Sb[(1+rB)/(1+rB*)]……4.a

Fb Sa[(1+rB)+(1+rL*)-(1+rB*)]/(1+rL*)……5.a

Fb Sb[(rL-rB)/(rL*-RB*)]……6.a

投资者可以对上述六种投资结果进行比较,取出最优解,作出投资选择,从而决定国际金融资金的流向和规模。而且两种价差引起不同投资方式的效益差别大小直接影响着资金流动的波动及幅度,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

以S+a,S+b分别表示未来即期市场的外汇买价和卖价,以1.a式作为分析对象,并把它加上预期因素,列括号内容为M。如果S+b>Sa.M,或者S+b>Fa.M,即期资本流出,远期资本流入。如果S+a>Sb.M或者S+aFb.M,资本流动正好相反。

所以说,不同国家的存贷利率以及外汇的买卖差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当两者产生变动以及投资者对其变动的预期估计产生偏差时,就必然有大规模的不稳定性流动资金,当其波动幅度超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监管能力时,就有可能酝酿成金融风险。

(三) 投机行为分析

国际金融投机主体经常以各种基金的合法身份出现,其资金具体表现为国际游资(HOTMONEY),投机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非正常的投机手段,获得正常投资收益以外的资本利益。当投机基金非常庞大,达到对特定的汇市形成和汇率趋势基本控制的程度时,投机行为就会给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冲击,导致一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产生。

投机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参与者在预测到经济***策或诸如汇率和利率等经济变量不能维持时,突然进行大幅度的资产重组,“投机性冲击是在市场预测经济***策不一致时所作出的理性反应”,“不一定要将投机性冲击视为市场的反常行为,相反,它被看作是竞争性市场在预测到经济***策的不连续性后的典型反应”。投资者的大幅度资产重组还有其他原因,典型的有二种:第一,投资者为避免损失,在即期市场上卖出外汇;第二,投机者为获取利润,在远期市场中卖出外汇的空头头寸。

在投机活动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下列因果关系:基本经济因素的错位程度、收支衡的频率和严重性引起资本流量的增加,资本流量的增中引起投机活动量的增加。伴随着资本流量的增长,外汇需求规模扩大,不稳定性出现增强,发生动荡的事件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如果外汇具有作为一种理想资产的特征的话,那么,随着外汇价格越来越大的波动,从中投机的机会也将增加,只要投机主体存在,就会引起投机活动量的增加。

投机活动量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三个效应:第一,投机活动量的上升直接导致外汇需求规模和不稳定性的上升,金融动荡增加;第二,投机活动量的增加造成汇率没有稳定点或者基本走势不能***于投机影响的状态;第三,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活动中的投机行为大大增加。与传统银行业务获利性减少相联系,投机活动量的增加使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重点越来越倾向于货币投机,随此重心的转移,外汇市场的任何波动更有可能引起投机性的买进和卖出,使金融市场的波动更加复杂化。

(四) 市场因素

1. 信息传递与预期因素

首先,信息制约了市场主体对汇率、利率或其他金融变量的预期。劳伦斯·科普兰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信息,即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新闻”,市场主体对新闻作出预测性反应。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即期汇率

St=-ρ(t-1)+ft+1+η(1+ε)-1.Σβk.(EtZt+k-Et-1Zt+k),(0

由此可以看出,即期汇率由前一时期的远期汇率ft+1、目前到期的远期合同在当时签订确定的风险报酬-ρ(t-1)和关于对基本因素的所有未来值(即“新闻”因素的影响)三个部分组成。“新闻”作为市场主体预期之外偶然出现的事情而导致的随机误差因素,包括内生影响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等,也包括外生影响因素如***府宣告、地震等偶然因素。科普兰认为,基本变量中使人吃惊的成分能否解释汇率波动的百分比,取决于我们观察到的每周、每月或者季度资料,也取决于我们选择的货币和观察到的其他因素。“新闻”事件对汇率的影响有一定范围,“外汇市场对市场的反应不是取决于这些信息是‘好’还是‘坏’,而是取决于这些信息比预期是‘更好’还是‘更坏’,预期到的信息已包括在现在的市场汇率之中,汇率只对未预料的信息作出反应。”比如,当***府公布货币供给、贸易差额等统计数字之后,市场汇率的变化并不取决于这些数字本身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这些统计数字与人们预期之间的差额,只有这种“新闻”才会影响汇率的变化。

其次,“新闻”信息的滞后是金融风险的一个内生因素。“滞后”是指新闻变量的发生日期和实际公布日期之间缺乏同步性,市场主体不能对其资产进行合理的组合调整,导致滞后摩擦成本。这一点决定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对信息的反应灵敏度。

再次,信息约束还表现在市场的进入障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奥德和威斯等认为: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完全,有一部分投资者有可能被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他们以国内信贷市场为例加以证明。假设有A和B两组投资者,其投资预期收益为Ra和Rb,由于A组的工作特点或银行掌握信息不完全,在银行看来,对A组进行贷款的预期收益Ea相对于Ra来说大打折扣。相反,银行对B组熟悉,而且B组的工作稳当,风险较小,因而在银行家眼中,对B组的贷款预期收益Eb有可能高于Rb。相对于B组而言,A组投资者可能被排除在借贷市场之外。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占重大比例的国际信贷市场中也存在、甚至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充分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借贷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平衡性,容易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2.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和交易约束

首先,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金融投资主体的非完全自由交易。例如,在远期市场交易中,客户必须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保证远期市场交易人履行承诺。这笔保证金将使交易人承担机会成本,因为它不能被用来投资以取得收益。这种机会成本有碍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正如劳伦斯·科普兰说:“国际货币市场均衡必须有充足的套利资金作为条件,换句话说,某个或更多的套利者可以利用自由资金以驱使相应的比率达到均衡”。

其次,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金融工具的短缺。金融资产单一化使国际金融投资者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加上主观预期,资产无法在国内金融工具之间进行转移,这时只有大规模地逃离本国市场,从而诱发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越不足,金融资产转换的成本就越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只有汇率预测贬值的幅度更大才能抵消金融资产的转换成本,一旦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上售出大量金融资产,就会因供求关系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严重失衡。例如1994年的印度尼西亚,外国投资者大约拥有上市股票的30%,占有交易量的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失去信心,就出现了因流动性不足而找不到买主的现象,需要进行金融资产转换的投资者面临严重的“租金”分割,使其预期变得更坏。

3. 金融市场垄断的存在有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

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往往拥有更充裕的信息和资金以及高明的投资或投机技术,操纵市场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在当前的国际外汇市场中,集中与垄断现象相当明显。根据英格兰银行1995年10月的一份调查,在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银行间的交易集中在少数大银行之间,前20家银行控制了整个伦敦汇市交易量的68%。金融市场主体的集中与垄断,人为操纵市场的行为,势必增加汇市的波动,酝酿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加入WTO,金融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完全开放一国的资本市场要有一个过程,这里是指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化。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在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上还不完善,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金融工具短缺,投机操纵行为等非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此情况下,对几万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开绿灯”,无异于“引狼入室”。东南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加上金融市场管理混乱,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条件和机会。世界银行经济顾问穆斯地塔法·纳布利说得好:“一个国家应该寻求国内金融体系及资本帐户的自由化,但进行这些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次序安排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和风险是关键。”

第二,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不可动摇。固定汇率制容易扭曲一国的真实汇率,完全浮动汇率又由市场供求力量所控制,这两者都不能引导投资者的预期合理化,很容易被投机者人为操纵和利用,时刻有可能超过一国的金融监控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金融风险。在利率的安排上,应主要采取市场化的原则,但也离不开金融当局的指导和调控,利率既需反映一国的资本供求关系,又要反映一国的真实生产率水平,与汇率水平相匹配。

国际金融篇7

【关键词】货币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彻底崩溃,世界各地的股市不断下跌,各国***府纷纷对银行展开大规模的救助计划。许多地区大量购房者因失去偿债能力被迫流离失所。自次级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最终导致2008至2012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欧洲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会快速传播影响到全世界?本文将试***从国际货币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风险。和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使信息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样,金融危机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扩散速度也空前迅猛,并且在快速扩散过程中加强放大。北美的一只蝴蝶前一刻扇动翅膀,后一刻就能在东南亚刮起旋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风暴中扮演了和互联网类似的角色。

国际货币体系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段要求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之适应。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元实际上成为了国际统一结算货币,国际货币体系也即成为所谓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却有很多严重问题,法国总统府的报告指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至少存在四大弊端:一是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二是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冲击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新兴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三是“货币战争”风险犹存;四是宏观经济失衡加剧。

在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制度下,美元的国际供应有贸易和金融两条渠道。根据国际收支平衡原理,美元的两类投放渠道必然相向对应两类回流渠道,由此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美元国际循环模式:即美元循环模式一(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和美元循环模式二(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增速加快,在2007年达到7312.14亿美元,全球75%的顺差来源于美国。与此同时,美国通过金融创新向全球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7年,包括以利率、外汇、股权、商品以及信贷为基础的远期、互换和期权、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超过500万亿美元,美国每个交易日都要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从海外引入34亿美元的资本方能补足国内储蓄的巨大差额。由此可见,当前美元主要以模式二的形式在全世界循环。在美元本位体系下,只要人们对美元有信心,美国就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美元发行来还债,就能以国际负债支撑其***府开支、居民消费和国内经济运行。且短期内似乎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于是美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行为:

(一)过度的消费和家庭借贷

在危机前的几年中,美国家庭和金融机构负债越来越严重,这增加了他们的偿债能力的脆弱性,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崩溃经济衰退逐步恶化。美国家庭债务占个人每年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从1990年的77%增加到2007年年底的127%。到了2008年,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6%增加到了73%,达10.5万亿美元。1981年美国的个人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而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这这一数字达到290%。

(二)住房投机

在2006年期间,购买住房的家庭中有22%是作投资用途,还有14%用于购买度假屋。在2005年,这些数字分别为28%和12%。换句话说,近40%的家庭购买房产的目的不是作为住宅。房屋价格在2000年至200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而同时期的通胀率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趋势。这些过度消费和投机行为,导致美国家庭的偿债能力下降,人们担心失去抵押品赎回权,而这导致了更加激进的冒险——次级贷款即放贷给信用较差和收入较低的借款人的贷款。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次级债务危机由此产生。

(三)放任杠杆作用

2003至2007年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显著上升。2007年11月花旗集团的前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说:“只要有音乐,你就一定会随之而舞。”这个比喻总结了金融机构如何利用宽松的信贷环境借入和投资大笔资金,这种做法被称为杠杆贷款。从2004年至2007年,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显着增加其财务杠杆,这增加了他们的脆弱性。在2007财年,这5个机构报告了超过4.1万亿美元的债务,约等于2007年美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30%。最终,雷曼兄弟公司被清算,贝尔斯登公司和美林证券公司以大甩卖的价格被出售,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接受更严格监管的商业银行。

二、未来国际货币体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避免某一个国家的错误造成全球的经济灾难?笔者认为:

(一)长远来看,需要建立一个超的国际储备货币

历史已经证明,某一国家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而这种风险在人类投机和贪婪本性的意义上很难避免。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国际金融篇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在逐步认识到金融中心对区域金融发展重要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各区域经济中心分别就金融中心的建立与辐射展开论证。例如上海、北京、大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等都在争建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由于定位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限而宝贵的金融资源。基于这一现状,对我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析论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斟酌筛选和模型分析给出建立金融中心的层次和必要条件。

(一)城市的初步筛选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指标方面尤为明显。因此,通过一些重要的经济、金融指标来合理的排除一些条件不好或不太好的地区,进而甄别出合乎条件的城市,通过模型的进一步检验,最后确立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理论界认为,一般情况下,一国只能出现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并辅之以若干区域金融中心。根据经济和金融的相关指标比较,有理由排除中部和西部的绝大多数城市,尽可能地在东部寻找国际金融中心。在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和区域涵盖面的情况下,选取了东部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大连、青岛,中部的武汉和西部的成都、西安等十个城市作为备选选项。

(二)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

里德(H.C.Reed)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理论,不同于以往静态区域金融聚集力或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该理论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本文基于里德理论,通过分析经济、资金、基础设施和软实力等都可能导致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量化研究城市是否具备金融中心成长潜力,这一潜力将导致哪一级的金融中心成形。

根据***1,我们将金融中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国内部的金融中心,包含地区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三个范畴,其影响范围逐步从地区扩展到全国;第二层次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其影响范围为邻近国家和***治“领地”;第三个层次是全球性金融中心,其影响范围已扩展至全世界。三个层次的金融中心有显著的区别,具体表现在经济实力、金融影响力、基础设施、区域辐射力等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上,从而使各个层次的金融中心数量呈“倒金字塔”形状,即第一层数量较多,第二层数量居中,第三层数量极少。

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必须在经济实力、金融影响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软实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着力点。因此,本文根据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选取了四组54个指标,构建备选城市的经济实力(EP)、资金实力(CP)、基础设施水平(IL)和软实力(SP)等四要素结合的国际金融中心潜力值模型(TFP模型,由孙剑在《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与构建模式》中构建),如下所示:

TFP=a1+β2CP+β2CP+β3IL+β4SP+8(aβ1=常数量;e=随机误差量;β11>0;β2>0;β3>0;β4>0),其形成潜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转化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得到***2中的相关数值,进而找到符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条件的城市:上海、北京和深圳的经济实力远远超出其他城市,金融实力在全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是我国的三大金融增长极。其中上海得分略高于北京,显著高于深圳。这与上海、北京的经济和***治中心地位高度强相关;深圳位于珠三角,接受香港对内陆的经济辐射,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高于其他城市。但成都、武汉、南京、青岛、大连、西安等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金融地位突出。成都和西安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和经济枢纽。南京也是长三角区域性经济和***治中心。青岛位于胶东半岛,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武汉是我国中部最大的交通枢纽,长江中游最大的物流中心。大连则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所以,十个城市均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但相比却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将样本城市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90-100):上海,所有指标均领先于其他城市;第二梯队(80-90):北京,即拥有四大国有银行的总部,又是全国金融业的监管中心所在地和众多大型国企总部所在地,具有巨大的资金和信息优势;第三梯队(70-80):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同时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此外,它还在金融创新上保持着优势;第四梯队(70以下):成都,武汉,南京,青岛,大连和西安。

二、构建我国国际金融中心——上海

上述分析表明,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先发优势。***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决定,更确立了上海的领先地位。我国金融中心的构建应采取下列步骤:将上海建成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中选取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或全国金融中心,在成都、武汉、南京、青岛等城市中选取区域金融中心。以下将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上海的金融现状及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问题

上海已拥有全国最健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及国内金融交易中心的地位。截至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689家,银行业机构124家,保险业机构291家,证券业机构94家。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65家;在沪经营的外资银行及财务公司93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57家(数据来源: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9年2月,上海证交所开户数目前已达8075.45万户,形成了国内主要的证券交易市场。位于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天的交易成为中国外汇牌价的基础;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使上海成为银行间资金调度的中心;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国内领先;有国内最大最规范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贴现市场、保险市场、住房抵押市场、商品期货等市场;在未来数年内还将成为全国的资金调度中心、资金运作中心、资金清算中心。作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央行上海总部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地位,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的开展也将在上海展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然成熟,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上海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是金融机构比例不均衡。一个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应包括大批完备的金融机构。但上海的现状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较为发达,占金融机构总数比例较大;证券类金融机构波动较大,不稳定;其他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比例较小,导致金融体系不完善。第二是金融基础相对不完善。上海金融相关配套基础和金融相关服务尚未完善,科研水平和金融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和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存在一定的差距。金融辐射能力和资金配置能力效果都不明显。第三是金融法律法规离国际化尚有差距。近年来,上海在金融法律法规制度(包括司法制度和监管制度)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现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缺乏***的司法体系来保障金融法律的实施,金融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国际化。第四是金融***策尚未充分开放。我国资本项目货币兑换尚未完全自由化,上海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央行体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其中分业监管模式中存在严重缺陷。

(二)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机遇

1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的构建与完善

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大批知名的国际金融机构倒闭或者被兼并。由此导致一些老牌金融中心不断丧失对全球金融业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虽然也遭到了金融危机的侵扰,但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加上我国经济整体良好运行,大大减轻了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使得我国金融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因此,应充分利用危机对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冲击带来的教训,加速构建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安全体系,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如充分完善和利用监管严格下的金融创新工具如上海同业拆借平台以及Shibor的定制来加大对全球救市的实际举动,提高我国金融行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上海均应“先试先行”。

2上海区域金融效应在人民币区域化或国际化进程中的发挥

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主要货币均进入颓势,疲软不振。而人民币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势的姿态。这对人民币保持全球信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充分利用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发挥我国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必须步步为营,先实现金融中心的区域影响力。而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正好是我国金融中心区域和全球影响力发挥的工具。上海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的开展,将充分利用人民币的适度区域化和国际化,利用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加速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只有人民币在区域站稳了脚跟,我国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问题也就走好了第一步,国际金融中心的效应也就更容易发挥出来。

3拉动内需、区域开发过程中上海金融的发挥

我国经济在本次危机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仅为6.8%,进出口和内需同时出现萎缩。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府不断推出经济刺激方案,包括2008年年底为拉动内需和进行中西部开发而推出的4万亿投资,以及2009年财***预算赤字预计为9500亿元等;同时还将取消民间借贷的限制,推动民间借贷在银行资金短缺地区和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反映了***府有效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必将推动区域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上海作为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必将扮演融资中心的作用,同时也会加强其对全国经济的引导力和促进力。

(三)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突发性,要求我国金融业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中心的上海,要在全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充当先行者和导向者的角色。建立一个体系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网以及拥有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保障金融业运行市场的健康有序,是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前提和法律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化、法律法规的完善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人的应用。上海要大力吸收和培养高素质的金融、贸易、会计、法律人才,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人才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试点打破分业监管模式,避免大量重复监管对微观金融主体的束缚,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进行统一监管,将盲区产生机制予以消灭。

2建立成熟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金融区域化和国际化

第一,完善货币市场。以人民币的逐步可自由兑换为契机,在可监管范围内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逐步扩大人民币业务,拓展其业务经营范围;恢复重建大额存单市场,并逐步拓展二级市场;大力发展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实现票据承兑和贴现公司的专业化,资金清算流程化与便利化;放宽同业拆借市场的币种限制,以上海为中心构建全国同业拆借网络。第二,完善资本市场。逐步放宽B股二级市场的外资证券公司必须由在我国的机构申请特别席位这一规定,改变投资人及其人无权直接参加企业经营管理这一现状,通过保障外国券商和B股持有人利润的增加提高其投资的积极性。在全国率先试点深化外汇体制改革,提高外汇市场效率。通过货币和资本两个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审慎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3提高金融机构的国际参与力和抗风险能力

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这一大的宏观背景,积极并且审慎推进上海金融的深化和广化;利用全球金融业不景气的机会,积极审慎地推进金融机构并购,寻求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和投资扩股机会;选择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组成联合体进行国际市场的扩张和深化,提高金融机构的全球参与力。沉着应对国际宏观经济变化对房价、通货膨胀等带来的影响,构建住房金融保障机构,防范危机的传导效应。建立有效的风险化解和转化机制,避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利用其给上海金融业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推动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化。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国际金融篇9

旧秩序已经被打破,而新秩序正在构建之中。国际金融的新事件、新现象、新问题、新规则层出不穷,冲破了传统理论框架,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能力,折射出各国利益的博弈,反映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变化,引起了***界、学界、工商界和社会公众的空前关注。

中国已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既分享了红利,也做出了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其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已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开始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转变。

与此同时,金融业快速成长,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跨越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事件的发生、国际金融规则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日益明显,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已经有所缓和。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降低,日本经济也出现好转迹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全球金融市场乐观情绪上升,国际资本开始回流。美国道琼斯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和日经225指数均大幅反弹,恢复或超过危机前的水平。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逐渐改善,美国银行业已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增长,“问题银行”数量大幅下降,欧洲“银行业联盟”正在组建。

当前危机有所缓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促成的,主要包括:

一是财***、货币***策的刺激作用。美欧等危机国家纷纷出台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财***刺激计划和连续多轮的量化宽松货币***策。

过去五年,央行资产规模快速膨胀,美联储已扩大3.5倍,规模高达2.9万亿美元;欧洲央行已扩大2.5倍,规模高达3万亿欧元。

二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推动。这场危机暴露了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和矛盾。危机之后,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了一些结构性的改革措施,发达国家着手调整过度消费及高福利的模式,提出“再工业化”、新能源等战略;发展中国家则调整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模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优化出口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

三是新兴经济体的贡献。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表现优于发达经济体,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其GDP占比显著提高。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最近五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府在危机之初的4万亿元投资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成为拉动中国和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新兴经济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投资等***策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四是国际治理机制的改善。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2008年11月,G20首届峰会在华盛顿召开,至今已召开了七次。峰会在应对危机、全球经济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监管等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平台。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在欧债危机处理中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和资金支持。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明显加强。2012年3月,在第四届金砖国家峰会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探讨设立新的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基金的计划也提上日程。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得到重视和加强。

众多迹象表明,一些根本性、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金融危机还远未真正过去,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建立仍然任重道远。

一是***府债务不可持续,宽松货币***策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史无前例的积极财******策,使一些国家***府债务高企,违约风险不断上升。根据IMF统计,2012年发达国家***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已上升到110%,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财***的捉襟见肘,促使其推出多种形式的量化宽松货币***策,且规模日益扩大。这虽然改善了金融市场流动性,但也造成全球货币总量膨胀,催生了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价格泡沫隐患,加大了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

二是全球经济再平衡任务更加艰巨。危机后,许多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但是,由于产业格局调整的长期性,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全球经济再平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再平衡过程中,各国应高度重视内生增长机制的培育与形成,使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各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和复杂。危机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实力犹存,新兴经济体整体实力上升,经济金融力量此消彼长使得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更加激烈,对规则制定和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展开角逐。一些国家竞相推出量化宽松货币***策,采取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和金融保护措施,进一步使利益博弈复杂化。 二

五年来国际金融发生的新变化涉及方方面面,我们选取了其中60个热点问题,从历史、现状、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财***货币***策转变。为应对危机,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采取“需求管理***策”,即通过减税增支和降低利率,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复苏和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危机是由于***府、企业、家庭和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而引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所导致的,这一新特征对传统的宏观管理***策提出挑战。

欧美等发达国家***府债务高企,靠财******策刺激经济已无余地,只好让央行承担更多职责。市场利率已处在超低水平,传统价格型工具刺激作用有限,发达国家央行又普遍采取超常规量化宽松货币***策,扩大自身资产负债表,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手段,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金融风险加剧,央行的***性也受到质疑。

建立健全国家资产负债表,保持债务的可持续性。我们对资产负债的考察不能仅看单个部门,而应将***府、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部门纳入统一的框架内加以考虑。不仅要了解国家资产负债的整体存量信息,还要揭示潜在的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在不同部门乃至国家之间的传导途径。要将国家资产负债表及其管理能力纳入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坚决守住防范风险的底线。

及早规划并适时退出超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策。量化宽松货币***策难以解决经济的内在结构性问题,且实施时间越长,货币总量失控的风险就越大。

为规避量化宽松货币***策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应提前规划并择机退出。各国央行要加强合作,防止以邻为壑的“货币战”,反对各种形式的金融保护主义。

解决债务问题要有新思路。美国应及时化解“债务上限”和“财***悬崖”的潜在风险,避免债务规模的积累和扩大。欧洲应尽早启动有序的债务重组,有效化解危机。有关各方应通力合作,减轻重债国的债务压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同时监督其推进结构性改革、削减债务和财***赤字的力度和进度,真正帮助陷入危机的国家早日走出困境。

第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完善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加快IMF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推动IMF监督职能范围由汇率扩大到财***、金融和监管等领域,提高监督的全面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利用G20平台带动多边和区域合作,进一步发挥G20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策协调中的作用。

加快推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超货币是一个长期远景,亚元等区域货币设想也由于存在内在缺陷而困难重重。当前应推进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重。

扩大SDR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SDR在私人领域的使用,进一步发挥其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金融资产中的定价作用,完善SDR作为国际货币的职能。积极研究人民币纳入SDR定值货币篮子等相关问题。

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定价,积极推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扩大人民币的资本输出和经济援助。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

第三,金融监管体系塑造。金融危机使各国反思金融监管顺周期性,重视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大对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

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应把单一机构的监管与宏观经济金融问题联系起来看待和处理。将防范系统性风险、降低顺周期效应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容。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加强金融监管。继续稳步推进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加强对资本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监管。严格区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限制自营投机性业务,在传统业务与高风险业务之间建立防火墙。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和客观性,打破大型评级机构行业垄断。

建立适合本国特色的监管组织架构。加强监管者之间、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单向被动式监管向互动式和联动式监管转变。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建设。健全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为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创造良好条件。

增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策工具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强化其稳定金融体系、协调货币***策与金融监管的职能。

第四,金融业重组与变革。金融机构加快自身经营管理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重视完善风险管理架构,构建核心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健全金融从业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对股东、投资者、交易对手和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文化,加大信息披露。建立健全“风险与成本相抵扣、长期与短期激励相协调”的薪酬制度,避免过度冒险。

稳妥推进综合经营。金融综合经营是顺应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收益结构的必然趋势。应加快金融综合经营相关立法,对金融控股公司要实行“主监管”制度,对相关业务实行并表监管,避免监管真空。集团内部要进一步完善不同业务之间的防火墙,防范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

加快结构调整。金融机构加快业务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应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格局,构建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模式,降低资本消耗,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是其经营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着力防范和化解部分领域、行业和企业的潜在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完善金融机构救助机制。金融机构具有较强外部性,其破产倒闭可能引发经济金融危机,对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应以兼并重组为主,避免因破产倒闭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全球金融体系顺利运转需要进一步创新金融市场工具,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完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信用评级标准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兴经济体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在稳定金融体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秩序重建的契机,努力提高话语权。

优化国际金融中心布局。随着全球经济中心东移,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扩大和强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金调度、多元化融资平台、全方位市场交易以及财富管理等功能。加强金融中心的分工与协调,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加快新兴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本币债券及其他新兴债券。亚洲各国应扩大投资者基础,增强市场流动性,安排好债券发行计价货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丰富和发展碳金融、能源金融等市场。碳金融作为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创新,是各国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之一,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能源是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重要资源性商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能源的金融属性逐步增强。应鼓励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进入碳金融和能源金融等新型市场领域,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结构。 三

金融危机也带来了经济金融制度的深层变革,在国际格局调整中,金融分量开始上升。

过去,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治、***事、外交与科技等方面。经济力量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事力量是一国保卫自身利益的支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增强经济和***事力量的重要推动力。金融危机以来的实践表明,金融力量正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新因素。

货币的国际化是金融力量的集中表现。货币国际化仰赖经济实力,但又可超越经济实力,成为引导国家竞争战略的关键因子。

一个国家拥有国际储备货币职能的货币,不仅可以带来铸币税、降低贸易成本等收益,更能增强对全球资源的调控能力。货币角逐产生于美元对英镑的替代,日元和马克随后加入这一竞争,而欧元的诞生和壮大也不断挑战着美元的国际地位。

金融市场规则话语权是金融力量的主要手段,掌握了话语权就会处于主动地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标准、金融监管、金融会计准则、反洗钱与大宗商品定价权等规则制定仍由西方国家主导,但新兴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参与,力争更大话语权。

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金融力量的重要体现。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各国金融实力对比最为直接的载体。

国际金融篇10

我国已经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并调整了自身的产业结构,以便于应对金融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当中,我国为了拉近与国际经济的距离,需要培养大量的金融人才。本文主要研究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所拥有的学习理念。笔者从各种理念角度一一分析金融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此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金融知识,并凭借自己的金融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国际化;金融专业;学习理念

如今,各个高校中都已经开设了关于金融方面的专业,以此来凸显自身教学的国际化。在我们学习金融专业的过程中,需要学习金融的相关理念,了解金融知识的具体内涵。核心理念、创新理念、发展理念以及风险理念都是我们学习金融专业所需要把握的学习理念。按照上述学习理念进行金融课程的学习,才能够将金融知识融入到自己的金融技能当中,并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实践当中。

一、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金融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拥有的必要理念之一。所谓的核心理念,指的是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的经济发展核心。金融,作为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代表的就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学习金融学需要明确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熟悉金融专业的技能。我们只有了解了金融的具体内涵,才能够将金融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面临国际化的大背景,其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了解金融专业的相关知识,并学习每项与金融有关的学科。我们的金融能力得以提升,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学,并找到金融课程的核心理念所在。

二、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创新理念

金融专业当中所谓的创新理念,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函数。原本,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仅仅是需要注意自身的生产条件。但在创新理念的影响下,企业会将新的生产条件以及生产要素融合在一起,放置到生产实践当中。该种行为就是企业在生产方面的创新。我国经济要想获得发展空间,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国家就已经懂得了如何在金融领域中进行创新,并对金融发展做出了变革,促使传统的金融变得新颖起来。金融学家们将金融领域的各个要素进行重组,并创新出新的金融形式和金融功能。金融专业的创新理念要求我们用辨证的思想来对其进行学习和分析。人们必须承认金融创新可以带给经济有利的影响,但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因为金融业务的创新,促使金融更加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金融产品的创新,促使金融行业所发展的产品趋于多样化。但也因为金融的创新,国际上爆发了大面积的金融危机,导致金融产品应用太过泛滥,促使金融风险的产生。

三、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发展理念

经济是动态的,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金融的进步。金融的发展促使经济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金融处于经济环境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成为经济的一种载体。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直接决定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国内金融行业的产业结构。很多人都在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西方的经济学家就已经展开了对金融的研究,并认为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最终,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为此,人们得知,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发展的理念。金融的发展理念拥有很多理论作为支撑,其中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最能够表现金融的发展理念。它认为金融是发展变化的,金融的结构也能够用数量指标来进行衡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明确了金融对于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国内的金融产业和体制作出了调整,促使金融企业得以发展,并带动我国经济的进步。

四、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风险理念

金融行业属于一种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以及进行金融投资的人,都会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金融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风险的产生。之所以金融行业会有非常多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行业的不确定性。金融的发展不受控制也不受约束,金融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在该种状态下,金融必然会成为风险的聚集地。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如此才能够在日后运用金融知识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评估,并了解金融风险的种类以及产生的原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金融行业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而残酷的,金融行业的竞争会使金融风险增加,促使金融中的资金流速加快。

五、结束语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想把握正确的金融学习理念,就需要对金融有所认知,并了解金融的具体内涵。我们只有掌握了重点的金融理念,才能够将金融知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并运用于工作实践当中。总而言之,金融是发展的,具有非常高的风险,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创新理念并找到金融的核心所在,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子语 单位:河南省安阳正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琴英.金融业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国际金融10篇

学习

变动成本法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变动成本法10篇,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的真实案例,变动成本法的原理与过程。一、变动成本法的特点1.理论依据在管理会计中,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时间的推移而

学习

权益法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权益法10篇,内容包括权益法攻略,权益保护法知识问答。一、前言新准则的颁布使整个会计界涌现了一股改革的浪潮,核算更加规范,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准则,到2

学习

低碳小窍门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小窍门10篇,内容包括低碳小妙招大全,低碳生活小窍门10条。我的“低碳”窍门很简单,但却能让地球妈妈露出笑脸。你看,她告别了痛苦,不再乱发脾气,雪灾离我们远去了;树木大片大片地生长,空气更加清新了;北极熊在厚厚的冰面上幸福

学习

低碳生活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低碳生活10篇,内容包括低碳生活文章大全,低碳生活美篇记录。以前,我总是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水从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既浪费水,又浪费电……现在,我听到了城市在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我渐渐有些懂了。我开始

学习

成教大专毕业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成教大专毕业总结,内容包括成人大专毕业总结,成人教育大专毕业总结。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

学习

项目成本管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成本管理10篇,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100例,项目成本管理软件。Keywords:engineeringproject,cost,andcontrol中***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施

学习

商务合作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合作10篇,内容包括抖音商务合作,商务合作大全及做法。邮编:联系电话:乙方:法定代表人:住址:邮编:联系电话: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原则,就结成长期商务合作关系,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合作期限本协议有效期为伍年。

学习

现代物流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物流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现代物流管理1000字论文,现代物流论文1000字。1.2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于物流行业具有的一系列特点,要求物流行业的信息传递必须

学习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内容包括班主任德育论文2000字,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有哪些。2.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有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是否理想以

学习

出纳会计工作意见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出纳会计工作意见,内容包括出纳对财务工作的建议,出纳会计工作日志的正确写法。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除了要有高水平和严格的管理与制度外,会计出纳工作也是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部分,同

学习

董事长述职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董事长述职报告,内容包括董事长述职报告写法,董事长年度述职报告。(一)勤学善思,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始终把加强学习思考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任务,任xxx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以来,深感责任重大,依托“两站三中心”服务平台基础,进一步

学习

房地产成本管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成本管理10篇,内容包括房地产成本管理软件,房地产成本管理思维导。财务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的费用、成本管理策略和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实现管理过程的科学性,主要活动包括计划、决策、预测、控制

学习

动态成本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动态成本10篇,内容包括动态成本分析报告范文大全,动态成本分析报告怎么做。1.基本流程。收集整理有关生产、消耗数据,及时计算、反馈成本指标信息,相关分析,召开分析会各方交换意见,管理层归纳总结布置调整方案。2.具体步骤。在

学习

看守所汇报材料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看守所汇报材料,内容包括看守所个人剖析材料,看守所个人总结范文。(二)对执行地为本县的犯罪嫌疑人,判处管制、单独判处剥夺***治权利或者宣告缓刑、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在判决或决定生效之日起7日内,在原规定的基础上,将判决书

学习

国际金融学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学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学的题目在哪里可以搜,国际金融学专业。

学习

国际金融课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课程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课程总结心得,国际金融课程的主要内容。从事高职教育近十年以来,本人一直从事金融类课程教学,如主要负责国际商务系国际商务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以及也参与过电子商务专业的《证券与

学习

国际金融专业的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专业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方向论文选题,国际金融论文1000字范文。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国际金融的内容涉及也非常广泛。对于我院7个本科专业而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和基

学习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毕业论文2000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论文题目。2.信息溢出。通过商业活动,产生了贸易联系;贸易联系加强了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这也反过来刺激出更大的将金融资本的流动。相反的因

学习

国际金融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非专业论文1000字,国际金融毕业论文2000字。《国际金融》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许多原理和理论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内容丰富口径宽广,缺乏具体性。比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和利率理

学习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际金融论文,金融管理论文大全。一、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已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观点或成果。比如,布莱恩特(Bryant,1987)较早关注

学习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毕业论文2000字,国际金融研究的论文范文。会计直接承担了管理和监督微观经济实体的有关重要职责,因而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全球化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影响。经济和金融越发展,会计越重

学习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外本科国际金融有毕业论文吗,国际金融论文大全。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并不是非常乐观,其中还存在着很多显性或隐性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大学生人数呈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