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1篇
农村小学小学管理中应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为家校合作管理奠定基础。(1)在宣传中要找准对象,由点向面拓展。一些农村孩子的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不到位,参与意识极低,让全体学生的家长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参与管理的重要性较为困难,故而在宣传过程中可先选择一些具有进步思想、有代表性的家长作为宣传对象。如与村委会合作,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形式,借助村级会议等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宗旨等进行宣传。由点向面逐渐展开,通过长期坚持让大部分家长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2)在宣传方式上,学校不能以管理者的姿态自居,而要和家长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采用座谈、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对家长宣传学校的管理理念、方法时,不能以机械的“讲听”方式进行,而要辅以各种案例,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家长了解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宣传中也应广泛地收集家长的意见,家校双方相互探讨,共同交流。只有提高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才能让家校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为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二、拓宽途径,引导参与,广泛引导家长参与管理
在以往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方式较为单调,多以每学期的家长会形式为主,家校管理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还是停留在学校单方面管理的层面上。为此,在推进农村小学家校管理中,拓宽家校管理的途径对提高家校管理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1)在家校管理的方式上要以多样化的方式而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如可以村为单位,以村长或村社中具有一定权威和先进思想的家长作为带头人,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或根据学校实际而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如学校也可举行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学生家长可到校参观、参与学校的活动,和教师进行交谈,提出意见或建议,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如学校可建立班主任-家长管理模式,在每学期开学初,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家长对班级的学生情况、管理方法等进行探讨。(2)在引导学生家长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发挥家长的管理作用,引导其对学校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如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有什么措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学生家长提出意见,都可以让学生家长提出来。二是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把学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告知家长,让家长能配合学校的管理,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校放学后学生是否及时回家,如果没有,家长是否和学校取得了联系,这就需要形成一种互动模式。三是要注重建立家校圈、校讯通、意见箱、朋友圈、QQ群等多种沟通方式,为家长参与管理提供方便,促进其广泛参与管理。
三、优化方法,及时沟通,形成家校互动监督机制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2篇
关键词:参与 和谐 转变意识
中国爱生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地学习和成长。参与与和谐作为爱生学校建设的维度之一,其实质是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民主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主导思想,学校的和谐发展更是离不了民主管理,而广泛的参与是民主管理学校的基础和核心。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才能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实现爱生学校理念。因此要更好地推动爱生学校建设,就要唤起教师、学生、家长对学校事物的广泛参与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唤起意识转变呢?
一、和谐的校园必是民主的校园
学校领导者的民主执行力是激发参与者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的保证。只有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以民主的精神设计、组织、实施,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有效激发。除了利用办公会、职代会等途径对教职工意见或者建议反馈之外,鼓励大家利用QQ群发表个人意见或者建议,向校长电子信箱发送个人邮件,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集体性的讨论,形成一定的结论,对待有个别性的问题,及时单独予以公开回复,不管意见或者建议是否正确、有没有偏激,让教职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能够受到重视,才能调动起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供多种形式的家长参与途径,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教学中,让家长真真切切看到自己孩子成长的足迹。除了家长开放日、家校委员会之外,可以以“校园五节”为平台,组织多种家长、孩子共同参与其中的开放性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在共同的参与活动中体会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在家长融入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利用他们的智慧进一步推动爱生学校的发展,让家长看到学校管理者的诚心实意。
从孩子的角度看学校,在已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形式的基础上,我们更应当倾听孩子对自己成长环境的想法,因此应该试***寻找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途径,以便了解孩子的学习愿望和对学习环境的渴求、希望,把爱生学校建设成为孩子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充分展现的乐土。
二、完善制度和建立机制
参与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是实现和谐参与的保证,因此: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重要制度的出台、涉及教职工个人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征求教职工的意见,要进一步细化工作,必要时个人意见有无表达要签字认可,一来可以唤起个人重视程度,二来可以引导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其次,要完善职工代表制度。要把职工代表作为学校和教职工联系的通道、桥梁,教职工意见或者建议通过职工代表不记名表达,把职工代表反映的教职工意见或者建议不定期通报,以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再次,要完善家校委员会制度。要定期举行家校委员会成员会议,征求家校委员会成员意见,发挥年级组家委会成员作用,让年级组长不定期收集年级家委会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如可以建立家校委员会成员网络群,及时倾听并反馈成员的意见,通过制度化的安排,促进学校、教职工、家长信息交流沟通,促进学校、教职工、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三、参与与和谐的质量
有质量的参与才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校园民主氛围基础上的参与制度、机制的完善能为爱生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将这种条件转化为现实的推动作用还在于参与者的素质,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提升参与能力。
1.教职工参与者的素质
(1)主体意识培养。
只有具备了主体意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的意见表达中,才能以成熟和健康的心理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中。
(2)参与意识的形成。
参与意识形成了,就会外化自觉地参与行动,其意识越强,其行动就越自觉、越深入,也就能促进爱生学校建设更加均衡和谐地发展。
2.家长参与者的素质
家长参与者素质的高低关乎参与质量,素质高的家长不仅能为学校管理决策提出良性建议,而且在其他家长中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便于学校管理层决策意见的顺利执行,取得其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四、参与与和谐对爱生学校建设的重要作用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3篇
2012年,***了《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一是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二是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沟通学校与家庭。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从指导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同时,它作为一个中枢机构,可以有效地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加强家校教育的有机融合。然而,在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少学校并未建立家长委员会,而建了的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或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首先,人们教育理念比较滞后,包括大多数教育行***部门管理人员和学校管理者在内的人,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缺乏认识,过分重视学校教育,忽视或轻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不注意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其次,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同时,由于不少家长忙于工作或农活,无暇顾及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思考家校教育融合的问题。最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学校教育和管理比较封闭,更谈不上开放,在一定意义上说,应试教育从根本上排斥或拒绝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无论在观念还是在管理措施上都没有做好开放的准备,即使建立起家长委员会,也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让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大多数人的教育理念不能转变,现代教育思想没有深入人心,家长委员会就只能是形式和摆设。 编辑:陈富祥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4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XX市教育系统和县教育局开展的“正行风,明荣辱,树形象”活动,推动我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转变行风,提高依法行***、依法治教水平,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维护家长的根本利益,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校“正行风,明荣辱,树形象”活动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接触,宣传教育工作有关***策,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了解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全面征求对教育工作尤其是行风和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努力从家长和社会不满意的问题入手加以改进,树立教育战线应有的形象,办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由“一把手”亲自抓,有责任,有分工,坚持面对现实,面对矛盾、面对问题、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开展校长和教师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规模、零距离的接触和互动交流,重点解决师德师风和“三乱”问题,达到巩固提高行风建设,增进学校与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联系,提升教育和教师形象的目的。
三、活动内容
(一)、搞好校长接待日活动,为家长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指定从10月8日开始每周二为校长接待日,接待日的具体时间通过家长协会和网络公布出去,做到人人皆知。接待日不流与形式,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切实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到有记录、有督办、有解决。
(二)、扎实开展“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学生家庭”的“三进入”活动,倾听民意。学校校长负责包社区(对应的学区),特别要深入生活区。对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协委员以及民主***派人士逐一访谈,倾听呼声与民意。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通过家访、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广泛接触,10月底接触面要达到80%,年底达到100%。特别是对学校有意见、有看法、怨气大的学生家长,要面对面交流化解矛盾。“三进入”活动采取问卷的形式,对于听取的意见及时汇报,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
(三)、切实开展校园“开放周”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与监督。“开放周”由学校统一组织,分学年进行,使学校与家长零距离接触,让社会了解、理解、监督、支持教育。学校要向家长展示校舍建设、校容校貌、教学设备、学习环境的显著变化,也要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学校管理成果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向家长介绍学校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打算,让家长理解教育的困境,
从中体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开放周”活动定在10月8日至10月底,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同时要保证校园安全。
(四)、开好行风专题家长会,促进学校师德师风的提高。学校要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的同时,也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战线的好人好事,宣传学校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方面所采取的***策,并作出郑重承诺,立言力行。
(五)、加大预防和查处“三乱”力度,从严从快坚决处理。要高度重视群众的信访举报,对于群众举报反应要快,查处要实。举报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
(六)强化内外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开展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对反馈上来的意见进行梳理,作出改进计划,见诸于行动。制作“正行风,明荣辱,树形象”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5篇
本刊记者:于司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引发了社会热议。您能否谈一谈,此次《意见》颁布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于长学: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早已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也指出:“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意见》是继《纲要》颁发后出台的,可以说,它是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由注重规模向注重效益转变,由注重外延向注重内涵发展,教育管理逐步迈入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过去,我们的教育倾向于遵照国家的统一要求、教育行***部门的统一要求;现在,我们的教育要更多地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更多地倾听家长的意见。这样的变化其实就是为了适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的需要。从这层意义上看,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颁布了这一《意见》。
本刊记者: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具有重大意义。
于长学:是的。建立家长委员会,首先意味着保证了家长制度化、规范化地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和监督学校工作,从而真正形成家校的育人合力。过去,家长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校教育,但因无制度可循,也就无法真正保障家校合力的针对性、有效性。现在,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家长与学校双方的责任,为家校合力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意见》特别提出,家长委员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要特别注重与学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安全和健康教育、减轻学生课程负担等方面。
另外,通过家校的协同教育,促进家校形成育人合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相互参与、合作机制,最终逐步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自主发展。一言以蔽之,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本刊记者:《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家长委员会旨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确定这样的目标是否说明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是多方面的,我们究竟如何定位家长委员会的职能?
于长学: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家长委员会作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其主要职能包括如下内容: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提供支持;协助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在家长中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代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做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传达工作,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
本刊记者:2010年3月15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一学校多次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向学生乱收费,家长委员会成为替代学校乱收费的组织。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于长学:其实,家长委员会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校就开始了建立家委会的探索,而且取得了积极成效。当然,少数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完全由校方主导,成了替代学校乱收费、随意补课、违规办学的组织。这样的家长委员会性质变味,应该加以纠正。
目前,媒体报道关于家长委员会的问题大多都是在职能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这说明目前家长委员会存在着弊端,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问题的存在意味着家长委员会的角色、职能、运作方式仍有待规范。《意见》的出台,对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领域、活动方式、条件保障和家校双方互动合作机制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按照《意见》要求,地方***门要切实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组建及工作方式的领导,把建设和组织家长委员会作为教育行***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之一。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把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学校的改革、管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与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机构;教育行***部门要组织学校开展家长委员会工作的经验交流,以避免出现因定位不清、权限不明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同时,教育行***部门对于出现偏差的家长委员会工作必须予以纠正。
本刊记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意见》强调要特别注意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于司长,那您认为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于长学:选择合适的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小学幼儿园要选择和配备好家长委员会成员,从而为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提供基本的人力保障。
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应该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善于听取意见,乐于和学校合作,富有奉献精神。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应该能够全面理解家长委员会职能,具有必要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拥有参与家长委员会工作所必需的时间、精力,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赖。此外,牵头人自己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成功的,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牵头人还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能带领家长委员会并动员广大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可以说,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事关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成败。要注意,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应该是按照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来。
本刊记者:家长委员会可以说是让家长走进学校“参***议***”,正如您曾提到的,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保障的是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您能否具体说一说,家长的这三大权利如何在学校得到保障?
于长学:儿童的教育是父母与国家共同的权限和责任。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这已是一种社会共识。要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要求学校必须为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要完善学校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二是要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三是要适度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家长委员会和广大家长能不定期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四是要建立学校与家长委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保障沟通渠道畅通,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刊记者:《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请问,这里的“条件”如何理解?没有“条件”的地方如何保障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于长学:建立家长委员会,要充分考虑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稳步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要求家长群体相对稳定,对民主程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就目前而言,乡镇中心学校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均有条件建立家长委员会,应尽快建好。
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规模较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比例较大,在这些学校和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学校和幼儿园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学校办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创造条件,逐步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
本刊记者:这样看来,家长的权利和过去相比会发生很多变化。接下来,教育行***部门是否将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来确立家长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权力范围,以及与学校、教育行***部门、教育督导部门的关系?
于长学:接下来,地方各级***门要制订家长委员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也将对各地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随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促进和保障家长委员会健康发展。今后将逐步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评估督导机制,把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府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列入学校办学水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校建设好家长委员会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本刊记者:目前我国中小学探索设立家长委员会,在机制建设和具体实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发达国家是否有一些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成功经验?
于长学:家长通过加入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这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虽然我国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国情条件,但发达国家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机制建设和具体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经验。
国外经验表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得到财***支持,接受教育行***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家长、社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家长、社区的支持和参与。欧美学校的大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教师联合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其作用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调动、发挥家长关注学校事务、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家校携手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此外,欧美国家广泛存在的家长代表加入学校理事会、家长不定期参观课堂或者以义工方式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委员会为筹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组织义卖及捐款活动等实施形式,我国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6篇
于长学: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早已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也指出:“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意见》是继《纲要》颁发后出台的,可以说,它是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由注重规模向注重效益转变,由注重外延向注重内涵发展,教育管理逐步迈入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过去,我们的教育倾向于遵照国家的统一要求、教育行***部门的统一要求;现在,我们的教育要更多地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更多地倾听家长的意见。这样的变化其实就是为了适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的需要。从这层意义上看,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颁布了这一《意见》。
本刊记者: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具有重大意义。
于长学:是的。建立家长委员会,首先意味着保证了家长制度化、规范化地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和监督学校工作,从而真正形成家校的育人合力。过去,家长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校教育,但因无制度可循,也就无法真正保障家校合力的针对性、有效性。现在,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家长与学校双方的责任,为家校合力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意见》特别提出,家长委员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要特别注重与学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安全和健康教育、减轻学生课程负担等方面。
另外,通过家校的协同教育,促进家校形成育人合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相互参与、合作机制,最终逐步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自主发展。一言以蔽之,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本刊记者:《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家长委员会旨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确定这样的目标是否说明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是多方面的,我们究竟如何定位家长委员会的职能?
于长学: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家长委员会作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其主要职能包括如下内容: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提供支持;协助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在家长中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代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做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传达工作,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
本刊记者:2010年3月15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一学校多次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向学生乱收费,家长委员会成为替代学校乱收费的组织。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于长学:其实,家长委员会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校就开始了建立家委会的探索,而且取得了积极成效。当然,少数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完全由校方主导,成了替代学校乱收费、随意补课、违规办学的组织。这样的家长委员会性质变味,应该加以纠正。
目前,媒体报道关于家长委员会的问题大多都是在职能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这说明目前家长委员会存在着弊端,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问题的存在意味着家长委员会的角色、职能、运作方式仍有待规范。《意见》的出台,对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领域、活动方式、条件保障和家校双方互动合作机制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按照《意见》要求,地方***门要切实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组建及工作方式的领导,把建设和组织家长委员会作为教育行***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之一。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把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学校的改革、管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与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机构;教育行***部门要组织学校开展家长委员会工作的经验交流,以避免出现因定位不清、权限不明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同时,教育行***部门对于出现偏差的家长委员会工作必须予以纠正。
本刊记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意见》强调要特别注意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于司长,那您认为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于长学:选择合适的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小学幼儿园要选择和配备好家长委员会成员,从而为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提供基本的人力保障。
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应该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善于听取意见,乐于和学校合作,富有奉献精神。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应该能够全面理解家长委员会职能,具有必要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拥有参与家长委员会工作所必需的时间、精力,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赖。此外,牵头人自己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成功的,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牵头人还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能带领家长委员会并动员广大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可以说,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事关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成败。要注意,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和成员应该是按照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来。
本刊记者:家长委员会可以说是让家长走进学校“参***议***”,正如您曾提到的,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保障的是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您能否具体说一说,家长的这三大权利如何在学校得到保障?
于长学:儿童的教育是父母与国家共同的权限和责任。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这已是一种社会共识。要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要求学校必须为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是要完善学校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二是要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三是要适度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家长委员会和广大家长能不定期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四是要建立学校与家长委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保障沟通渠道畅通,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刊记者:《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请问,这里的“条件”如何理解?没有“条件”的地方如何保障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于长学:建立家长委员会,要充分考虑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稳步推进。建立家长委员会,要求家长群体相对稳定,对民主程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就目前而言,乡镇中心学校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均有条件建立家长委员会,应尽快建好。
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规模较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比例较大,在这些学校和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学校和幼儿园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学校办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创造条件,逐步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
本刊记者:这样看来,家长的权利和过去相比会发生很多变化。接下来,教育行***部门是否将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来确立家长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权力范围,以及与学校、教育行***部门、教育督导部门的关系?
于长学:接下来,地方各级***门要制订家长委员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也将对各地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随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促进和保障家长委员会健康发展。今后将逐步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评估督导机制,把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府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列入学校办学水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校建设好家长委员会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本刊记者:目前我国中小学探索设立家长委员会,在机制建设和具体实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发达国家是否有一些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成功经验?
于长学:家长通过加入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这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虽然我国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国情条件,但发达国家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机制建设和具体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经验。
国外经验表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得到财***支持,接受教育行***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家长、社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家长、社区的支持和参与。欧美学校的大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教师联合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其作用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调动、发挥家长关注学校事务、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家校携手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此外,欧美国家广泛存在的家长代表加入学校理事会、家长不定期参观课堂或者以义工方式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委员会为筹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组织义卖及捐款活动等实施形式,我国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枣庄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镇中小学中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家访活动,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进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家访活动要求
家访活动指教师在工作日期间进入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一般每学期每班安排不少于四个工作日(为照顾部分家长工作调整的不便,教师也可在家长建议的节假日时间进行家访)。
(一)家访形式
家访由班主任统筹安排本班学生的家访任务,事先应就是否接受家访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并提前一周进行预约,然后安排好访问名单及行程路线进行登门走访。走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可一位或多位老师一起走访,也可请学生或校领导一起走访。
(二)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了解学生从小到大的成长情况,如成绩、处分、表彰、奖励、兴趣特长、脾气性格、社会交际等。
3.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有何特殊经历,如异地读书、非父母养护、借读、病休等。
4.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5.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推广家长的成功家教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6.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7.征求家长对学校及***门的意见和建议。
8.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三)家访要求
1.明确家访目的意义。家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师德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家访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意识、研究意识、沟通意识、时效意识、平等意识和责任意识。
2.注重方式方法和实效。家访必须有目的地进行。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被访学生要有全面的了解,明确谈话中心。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确保家访的有效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
3.尊重家长树立形象。对家长态度诚恳,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络,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以改进学校工作。家长因不了解学校实际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要耐心诚恳的加以解释,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吃请或馈赠的礼物,要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4.做好记录与访后分析。教师每访一户都要做好家访记录,并做好访后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并在日常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还应根据家访情况对其他未参加家访的任课教师传递信息和就学校教育工作提出有见地的建议。
5.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切记“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
(四)家访任务及重点对象。
全镇各个小学三十七中学都可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家访任务,总的要求是小学、初中每学期完成分别不少于学生数的1/3、1/4。家访工作由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统筹协调,各任课教师都应适当参与。学校领导也应有一定量的家访要求。
其中,下列重点对象学生应做到每年必访:
1.特殊家庭(孤儿,单亲、留守、再婚家庭,特困家庭、非第一监护人家庭等);
2.学习特别困难学生家庭(如学习基础弱、学习态度不佳、学习成绩不理想);
3.人际适应困难学生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差、心理情绪不稳定等);
4.有特殊家长的家庭(如现役(荣誉)***人、身患重症、残疾或智障的家长、不重视孩子读书、和学校及老师有过不愉快合作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