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1篇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 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 ,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 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 任务的必备条件。
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 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 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3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
我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已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 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 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 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 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 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 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 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 “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5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2篇
[关键词]体育理论教学 体育文化
体育理论教学是传播体育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的很多成果,都运用到了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尽管教材版本很多,但其中的内容在“精”、“新”、“全”等方面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和运用价值。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很多学校体育理论课的开设情况都令人失望。
一、体育理论教育现状
(一)体育理论课时较少。
很多学校体育理论课时一般每年只安排有2――4学时,这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起不到指导实践锻炼的作用。体育理论教学成了一种形式,丧失了其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助于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和体育素养的提高。
(二)学生体育文化理念的严重缺乏,是学生不重视体育理论的根本原因。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自身也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文化和内涵,它与国家、民族、社会的许多方面都紧密联系,对个人的健康、心理、情感、性格等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而体育文化,在当今许多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却很淡薄,甚至是空白(这与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有关)。正是这种“淡薄”和“空白”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教育认识的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根本上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三)对人体基本解剖知识的匮乏和自身体质状况的盲目乐观,以及自我锻炼意识和锻炼原则、方法的不足,是学生缺乏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直接体现。
存在这种现象的学生为数不少,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在基本的人体解剖知识方面,部分学生对人体的各部位肌肉、骨骼名称的含糊不清,对人体系统功能的了解不全面,对人体基本保健常识的缺乏等等;在自身体质健康状况方面,没有自我评价观念和准则,往往盲目乐观,甚至还存有“不生病就健康”的片面认识;在自我锻炼方面,缺乏自觉积极性和锻炼意识,没有科学的锻炼计划和原则方法,很多都是凭一时兴起而不能做到长期坚持,锻炼手段也较为单一。这些都明显地暴露出目前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严重不足。
二、几点建议
(一)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育理论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的始终。
在学校整个体育教学的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探求多种完善体育理论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以促使学生在体育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使其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加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讲解,在对具体动作技术分析过程中,有效引入人体基本解剖知识、运动生物力学、美学、肌肉运动顺序节奏分析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动作技术有一个清晰的理性认识的同时,又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又如:在准备活动和身体素质教学中,可以采取随机抽取学生组织全班同学、教师补充指导的方法进行练习,特别是教会学生掌握一些不受气候、场地、器材限制的徒手练习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充实自我锻炼方法、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体质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个人锻炼计划和目标。
很少有学生对自身体质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是以简单含糊的“健康”、“良好”等词对自身进行评价。在个人锻炼计划和目标设置方面,更是少见,而且这些学生的锻炼计划中,明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内容和方法也较为单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在客观评价自身体质状况的基础上,学会制订科学合理的自身锻炼计划和目标,这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对于改变目前部分学生课余缺乏锻炼、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于学生体育知识的积累、锻炼习惯的养成、锻炼能力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的体育教学部门,除完成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群体活动和校内外比赛任务外,还应积极与学校团委、学生处以及学生会、校园各体育单项协会组织加强联系,共同做好校园体育文化工作建设,促进良好校园体育氛围的形成。如:充分发挥学生会体育骨干的作用,通过墙报、单项体育协会刊物、举办讲座等形式积极传播各种体育知识,加深学生对体育的全面认识,把看似简单的体育锻炼活动升华为一种文化根植于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这对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总之,体育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人的行为受控于人的思想和认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学习将十分被动和困难。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动作技术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和体会,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应注意从理论知识上充实学生的头脑,在知识的积累中逐渐真正认识和了解体育。有了正确的认识,自然会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也自然会积极主动投身于体育锻炼的行列中,从而促使自我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崔伟.体育课程论【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王玉珠.体育组织文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3篇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使用一些软件工具和教学策略来进行知识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在传统发展观下,多以经济学或伦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即便是效率兼顾公平的观点也明显带着“追求效率”的痕迹。
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观把效率和公平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为我们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合理制度安排下,兼顾效率提升与实现公平之间可能的,即通过差异管理、小组合作管理和自主管理,它们之间能够协调与相互促进,这将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教学中的知识管理
有研究者从知识管理的目的、过程、要素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概括而言,知识管理是帮助个人和组织获取、存储、、共享以及创造知识的过程,它使得知识被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增值。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内容分发到合适的人手中,并使之做出合适的决策。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府、***书馆、教育等领域也开始运用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对知识的分类,教学中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的显性知识主要指的是教材、教案、课堂记录、学生作业、学习成绩等信息;而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学***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以及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关于教学情况的各种信息。
二、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常用软件
目前,许多教师常常使用一些工具软件来辅助教学,这些软件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知识管理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在教学中常用的知识管理软件工具:
1、教学知识管理软件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和共享。搜集内容包括:教案、论文、课本、教研活动、计划总结、试题库、教学随笔、学生作品等,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办公、教学等活动。
2、思维导***工具可以帮助师生在计算机上绘制思维导***。教师和学生可以用它整理头脑中的概念、思想,也可以记录下讨论过程中的思想火花。
3、电子教室是一种课堂教学管理工具。教师可以用它来进行课堂点名、分组、课堂演示、师生交流等活动,还可以创建教师素材库。
4、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网上教学、交流、协作的功能。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教学资料、学习任务、学生成绩等内容,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网上辅导、组织网上讨论等。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资料、学习成果、进行网络协作学习、请求学习帮助等。同时,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拥有个性化的界面和知识库。
5、博客,是一种网络日志。用户可以用它在网络上各种文字、***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它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可以不断地更新。师生可以在上面表达自己的思想,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并且可以在评论中看到他人的评价和反馈。
6、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可以为师生提供个人知识管理服务。师生可以用它来收集、整理、查阅自己的知识库,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效率。
三、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常用策略
知识管理理论在企业、***府等机构的应用中总结了很多知识管理策略,把这些策略借鉴到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进行资料整理,对教学资料、学生档案袋、教学日志等显性知识进行分析、组织、归类,使之结构化。资料的整理可以按主题、班级、文件的名称、作者、创建日期等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2、建立学生档案袋,保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计划、个人作品、平时成绩、期中、期末成绩等信息,当学生参加了小组协作学习时,档案袋中还应包括小组总体成绩、组员的分工和贡献、小组成果等。
3、组织小组协作学习,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发挥各自的特长。分组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分组,可以根据学号、座位随机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年龄等进行异构分组,还可以根据特定的任务和教学情景进行角色分组。
4、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口头表扬或者一些小的奖励,来促进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特长,督促学生总结学***验,开阔学习思路。
5、让学生从做中学,给学生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景的学习帮助,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隐性知识。
6、在教学中组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在自由平等的讨论氛围中,师生很容易激发出灵感,产生出独特而新颖的观点。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使用不同的讨论交流模式,设置开放式的问题,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组织讨论。
总之,知识管理理论正在不断地发展,在其它领域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应该参考其它领域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4篇
知识经济时代中技术迅猛发展促使信息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海量信息,人们接受、获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日益纷繁复杂,如何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进行信息的挖掘和运用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人们具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个人知识的管理者,从而提高自身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个人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知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知道一件事物,另一种是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它”,前者我们称为隐性知识,后者称为显性知识.人类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知识,知识可以是学习者通过对信息加以提炼、转化和表述形成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难以被表述出来的.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更新、利用和评价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指个人将获取的各种零散的和随机的信息转化为可被系统利用的个人知识,并帮助个人将隐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显性知识,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利于现在和将来个人知识的存储、使用和交流.美国的PaulA·Dorsey教授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广义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科学方法,它可以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提高应变能力.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与时展密切关联,只有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才能为教育技术注入新活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它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取改善教学的方法,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属性即可重复性.同时,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着重研究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
3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只有了解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才能使教育技术本科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利用教育教学规律实现和现代技术高效的结合,从而优化、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体系,提升个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认识并进行提炼、转化和表述,使其真正为个人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下面以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要求其具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和应用与评价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的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些能力要求进行设置的.首先,学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知识,使之具备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和专业理论修养;教育技术导论的学习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核心思想和基本观念以及专业范围和主要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展示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教育技术学是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门专业,更是教育知识、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学科,要求学生文理兼备,学生在学习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基础、广播电视编导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编程语言、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实践性课程,具体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课件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编程软件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等,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软件在知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实践作品.由于当今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各类信息数据和知识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生具备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快速学习软件并能够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学习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就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个人知识管理缺乏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对个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欠缺,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库,不能够将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终身程度不够;其次,在进行知识学习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索积极求知的精神.
4利用个人知识管理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和种类多种多样,具备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人才是真正适应时代的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集教育理论、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于一体的学科,所学科目范围广、内容深、实践性强、更新快,在没有完全将一门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另一门技术又接踵而至,能够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办法和手段,如何利用工具将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1几种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1个人知识管理工具———iNota这是一套个人知识管理编辑工具,以树状结构来分类及管理资料,包含详细的资料注解,可通过拖曳或剪贴的方式取得文字或***形,可自动转成XML文件,并以自动化的方式整理、归类,利用重点注记及内容加值的方法,建立个人的目录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的效率.iNota的主要功能特色包括简易的操作接口、清晰的资料分类、详细的资料批注、简明的搜寻方式、轻松的数据储取和自动转存档案等.
4.1.2知识的交流与共享———Blog(也称博客)Blog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技术门槛较低,简单易操作,容易生成.Blog是基于网络的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见***1和***2),可以时时更新,可以“帖子”,也可以对个性化的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链接,可以利用Blog完成数字化学习笔记,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和思路,能够减少知识信息的流失.同时,Blog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期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Blog经济实用,对个人信息的获取组织、表达交流和安全性等都提供了适当的支持,是一个相对理想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3个人知识管理工具———WizWiz(为知)(见***3)集收集资料、截***、加密文档于一体,可以快速保存网页和离线浏览,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和想法,具有丰富的编辑功能,可以和谷歌日历同步(见***4),有丰富的接口导入数据,是一款主体功能丰富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2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5篇
摘 要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将会对普遍的体育教育模式产生极大变革。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性。当然,体育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学策略 知识管理
有效的运用体育教学策略将会给体育教学质量带来直接的提升,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系统的做出有关教学策略方面的知识管理。有研究表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并不熟悉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对教学策略运用的程度也比较低。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策略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建学习型的体育教学方法
新型的体育实践文化对开展教师教学知识及教学智慧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学习型教学使体育教师喜爱学、善于学习,为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与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营造出快乐的体育教学文化氛围。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积极寻找体育实践教育中的有利方面,提高自主学习的欲望,把积极的体育实践文化教育糅合到传统的体育教育文化之中。
(二)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
金字塔状的层级结构是传统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1],这不仅阻碍了体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更是影响了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发挥。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管理,将会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转变在传统教学活动管理制度中的等级差别,建立平等的教学管理理念并突出学习的核心地位,这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积极性,也能够及时得到体育知识所需要的帮助。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
通过知识管理体育教师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创新体育教学策略过程中,不断搜集和分享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技能,丰富自身专业修养。体育教师从最普通的教学策略掌握中最终实现多种体育策略的综合运用,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及专业素养。
二、体育教师对教学策略知识管理途径
(一)搜索与整合体育教学策略相关信息
体育教学策略相关信息的搜索与整合是体育教师实现教学策略知识管理的首要步骤。这也是为了确保指定教学任务的更好实行,使体育教师能够快速解决教学活动。我们常见的体育教学策略一般来自教师自身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学者的意见而制定,虽然这部分信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会缺少精准性,有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看来,搜集整合体育教学策略知识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对于体育教学策略的搜集整合,一般可以使用谈话记述研究或纪实等方式收集信息。另外,也可让体育教师通过说课的形式将自身采取的体育教学策略表达出来。搜索整合得到的教学策略知识,应当筛选出具有实际价值的信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二)分享与传播体育教学策略
体育教师对教学策略知识管理的第二步便是分享与传播,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在该步骤中,衡量体育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成功性标准是能否更好地加快教学实践进程,能够让外在化的体育教学策略转化成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是否实现科学的合理运用。现今,经验传授与参加培训是体育教学策略共享的主要方法。
1.经验传授是指有着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自身相关的教学经验,在特定的情境内与别的教师进行探究与反思,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2.参加培训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它将具有指导性的体育教学策略知识装订成专门的培训用书,供体育教师参考学习[2]。当然参加培训可能也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所学习,一般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知识。
(三)创新体育教学策略
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教学的多种策略与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应对,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了解体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律,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模式,确保教学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体育教师对教学策略知识的管理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策略创新与运用的最终目的。主要方面涵盖了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体育教学策略知识,也包含了体育教师在学习分享后进行的一些教学策略知识管理实践。
三、实行体育教学策略知识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一)培养发展型体育教师
有发展空间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素质的教师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展型体育教师,这一方面的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具有自我完善能力,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能根据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思考自身发展,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并以此做出自我反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让其对自身的发展怀有憧憬,更要使其认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性,最后体育教师要审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改正提升自身发展空间。
(二)展开体育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为提高体育教学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自觉性的体育教学理论,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也要对体育教学理论的特点及使用范围进行研究分析。
1.体育教师要密切关注自身理论素养欠缺的部分以及存在问题的教学时间,积极果断地处理未满足的需要,并产生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愿望。
2.为了高效处理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体育教师应当及时批评反省自身教育理念的错误之处。
3.体育教师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不断地尝试总结在实践中发掘的体育教学策略知识。
(三)共享性体育教学
知识的共享性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之处,知识共享是否成功与创建知识共享文化程度密不可分,创建共享性的体育教学文化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体育教师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强体育教师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能力,使体育教师自身所有的教学策略转化为公共产业[3]。与此同时要积极寻找新办法、新途径,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策略之中。体育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不良影响,加强体育教师间的协作能力。创建共同向前的愿望,这既推动了教师共同学习的动力,也成为体育教师共同建立共享性教学的一股力量。当然,体育教师具有的自觉性是通过严格的考察与激励机制所产生的。最后,体育教师应克服教学活动中的不正之气,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各个体育教师间的合作能力,让更多的教师愿意加入知识管理这个队伍之中。
(四)体育教学策略知识管理所存在的现实影响
知识管理通过分享的形式快速展开行动,能够有效的获取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知识管理的搜集与整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实现隐性教学目标的外在化,二是保证外在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实现传播,三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性[4]。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下,体育教师的发展将会有重大影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体育教师对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就需要不断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体育实践理论的学习。当然,创建共享性的体育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多种条件的共同努力与支撑下,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定会在体育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中带来积极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龚强敏.新课程背景下贵阳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发展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 赵进.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6篇
关键词: 大学书法教育 默会知识理论 现状与问题 反思
书法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书法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体制的态势,许多大学都开设书法必修和选修课,备受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大学书法教育多年以来一直在相当低的水平徘徊,为了使我国的大学书法教育更有利地摆脱种种困惑和不利的发展局面,笔者试***从默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对未来大学书法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大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对目前全国高校而言,除了美术院校或部分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以外,大学书法课的开设,大都是以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课时一般都在30课时左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和书写规律。但是,大学书法课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我们对这门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等均缺乏科学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具体而言,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更多注意的是书法技法的讲授和训练,包括笔画、结构、章法和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其把握,而忽略或缺乏对书法艺术美学品质的探研。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经常一味地机械地“抄贴”,死记硬背。这种只注重“应当如何写”,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写”的状态,影响了学习者主观能对性的发挥,使得书法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更谈不上到达书法艺术的彼岸。
实际上,在大学开设书法课,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固然很重要,但我们更应从美学、哲学等角度阐述书法艺术的深厚内涵,引导学生体验和汲取书法艺术中丰富的营养。要更好地体会书法的深厚内涵,除了单纯的理论讲授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默会认识,即默会知识的展现。
二、默会知识理论
1958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波兰尼在其著作《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默会知识”概念。何谓默会知识,简单地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感到确有许多东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种不能明言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回顾中国书法艺术走过的历程,无论蜚声于世的“颠张狂素”,还是妇儒皆知的“颜柳欧赵”,或者“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王羲之,书法中个性与技巧的张扬都挥洒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深藏的科学道理至今也无人能说得清道得明,只留下价值连城的“真迹”供人品味与“默会”。因此,中国书法堪称一种典型的默会知识。
从默会知识的主要获得途径来看,书法更是拥有默会知识的主要特征。
(一)默会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如反复操练和训练的方式获得。与其父共享“二王”美名的王献之,用练完十几缸水的勇气和恒心强化书法学习,终成一代大师,靠的就是这种方法。
(二)默会知识通过明言知识及其辩护理由的自然遗忘而获得。古往今来有不少书法家都喜欢酒后创作,类似张旭的“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和怀素的“自言初不知”等,无不展现出自然遗忘明言知识而完全依靠“默会知识”来挥洒万丈豪情的典型特点。
(三)默会知识通过使他人默会知识外显化而获得。对他人的默会知识加以显性化、符号化,然后对它的合理性加以检验修正与利用。
(四)默会知识通过建立师徒学艺制或类师徒制的方式获得。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书法教学是以师徒传授式的方式进行的,而默会知识则可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实现着不同程度的转移,可超越师徒制的限制,如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便悟得草书用笔之妙,他于纸上提按顿挫、运笔如飞,体现出默会知识在不同实体之间的对比借鉴中转换而习得。
三、未来大学书法教育的几点反思
中国书法最能表现情感、表现自我,其文字也最富有情感内涵,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并且书法有益于培养人的多方面的素质,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等等。书法,作为极具浓厚民族色彩的一种艺术,虽然教学无法照搬西方教学模式,但是迫切需要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必须敢于突破旧有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结合书法艺术自身诸多特点给予重新审视并进行大胆改革。默会知识就是一把焕发书法这门古老艺术魅力的重要钥匙。借鉴默会知识研究已经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作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大学书法教学进行思考。
(一)积极倡导师徒制教学方式,提高高校书法教师的全面素养。从大学书法教学的角度看,学徒制方式是传递默会知识的核心途径。正确的书法教学应该既抓住时代脉搏,具有时代特征和超前观念,又不至于为各种潮流所淹没,且遵循书法教育的基本规律,既重视书法独有的特色及规律性,又由易到难,循循善诱。这就要求书法教师必须具备综合过硬的专业素质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宏观地把握当今书法教育的发展趋向,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个体体验,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水平。在书法学习中,单就笔画而言,从起笔、运笔到收笔这一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要超越就笔画论笔画,将视野开阔后去审视,在不同字体、不同书家、不同书法流派的比照中,启示学生对笔画的理解。大学书法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书法技艺、书法理论及相关人文知识的训练,以求掌握和运用书法知识,这对学生专业的学习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此举既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迫切需要,又可以培育独具学生个性特点的“通识人才”。
(三)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单从结构论结构,难免僵化机械,将字写死,教师的讲解既要符合字体结构的基本规律,又能将结构的审美特征和趣味传达给学生。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结合名家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同是一个“之”字,篇中出现十几个,却各有风姿,绝无雷同,亦无斧凿之痕。这种大师手笔或风范固然需要教师讲解,但是各种趣味更应该让学生在自我观察和反思种去体会,去“默会”。书法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与技法系统,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要想达到高水平的默会知识,需要长期的学识积累和反复的艺术锤炼。
(四)建立书法艺术观。就是“要在教学中强调书法的艺术特性,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从艺术的高度认识书法、理解书法,走出书法学习的误区”。书法创作是使心中之“意”化为“象’,而书法审美则是通过“象”生发和品味出“意”在书法审美过程中,通过我们主体情感的植入和参与,创造出不可言传的审美意象,从而获得创造的、审美的满足感和精神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志平.漫谈大学书法教学中的审美体验[J].内蒙古师人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2]王梅,杨锦兴.论默会知识理论对教学的影响[J].广西教育,2005,(10).
[3]万瑞杰.大学书法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大连大学学报,2005,(1).
[4]综合大学美术教育展望――汕头大学美术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J].江苏画刊,2003.
[5]卢强.大学书法教学浅谈[J].书画艺术,2001,(3).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第7篇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在进入校门之前已经具备了体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学生个人知识体系中的缄默部分深深地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忽视学生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必然会将他们当作一无所知的人,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了知识的“传递者”。事实上,学生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也带来了从生活中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带来了“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文学”“儿童的经济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忽视这些缄默知识,只能导致它们缄默地发挥作用,一旦学生单方面所具有的缄默知识的影响导致所学知识无效,即会出现多次犯相同错误的情况。
分析学生所具有的经验、缄默知识,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排除对学习不利的缄默知识的干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在学生已有缄默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尤其在体育教学中,更需要充分地培养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求,取得更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一 缄默知识的内涵
缄默知识这个概念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还不是很熟悉。从历史上看,尽管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了在书本知识或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但是,在20世纪中叶之前的人类认识论史上,人们并未就这种知识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甚至未能将这种知识接纳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缄默知识的概念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的,他将人类通过认识活动获得的知识区分为“缄默”和“外显”两种形式。外显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则指那些无法言传或表达不清楚的一类知识。因此波兰尼提出了他著名的认识论命题一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这里的“缄默知识”指的是个人经验性的,接近我们常说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从功能上说,缄默知识对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几乎所有的外显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外显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都依赖于缄默知识,对外显知识的获得来说,当缄默知识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相一致时,外显知识就容易获得,反之则难以获得。波兰尼在研究知识理论时,首先注意到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教育是隐性知识,我们所说的求知能力就是以一些这知识为基础的。”波兰尼认为,由于缄默知识经常不为人们所注意,但是,这并非说明缄默知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不足道。相反,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他们事实上支配着整个人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
从20世纪80年代起,缄默知识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开始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用缄默知识理论来探讨教育问题也是在这一趋势下开始的。
二 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体现的特征
(一)个体性
缄默知识的个体性也可以说是主观性,指主体的知识存在于个体的知识体系中,相当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或者“经验知识”,明显带有个人化的特征,表现出主观性。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首先有着共同的特征,如同一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征相似、具有基本相同的体育学***验等,体育教师要通过对这些共同特征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学生共同的学习兴趣、志向和要求,了解学生共同面临的学习难点;体育教师还面对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特征,如相差较大的体格特点和相差很大的性格特点等,体育教师要通过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学生各自面临的不同学习难点,只有熟知自己的学生,教师才能把客观的运动技能学习与学生的主观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怎样把眼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导向目标”。
(二)情境性
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是一个在生理上伴随着苦、累、汗,甚至伤痛的情境过程,是身体经受生物学改造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体验运动的固有乐趣的过程,这种乐趣是体育运动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集体合作、配合和互相帮助来进行的。
(三)社会性
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的,而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方便自由得多。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的合理运用,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交流与交往,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方面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传承运动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动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运动文化的理解,传承运动文化。运动文化是人类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后人必须将其世代相传下去。
(四)模糊性
当把体育学科的目标与其他学科的目标相比较,如对小学语文、数学、体育三科课程各自要求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语文课和数学课的课程要求内容具体明确。如语文的目标可以具体到学会2500个汉字,其它如“掌握常用词语”“写字技能”“说普通话”“使用字典”的目标也都明确,不易产生歧意;数学课的“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基础和四则运算的技能”“学会简单几何***形、简易方程和珠算知识等”的要求也都清楚明了,但是相比之下体育的课程目标就比较含混,如“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是指哪些内容就不够具体。
(五)直觉性
缄默知识的直觉性指主体通过个人身心的介入而获得一种体验、感悟或技能。在体育技能学习中,缄默知识的直觉性体现在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直觉性上。当学生学习新的动作时,即动作顺势性的获得并没有经过人有意识的努力去发现完成动作的规则,却可以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准确地使用它们。人们对动作的顺势性并非完全意识不到,只是难以完整地说出来,人们在使用这些知识时完全是凭借直觉。
三 结语
对缄默知识理论的研究,不仅对心理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教育的观念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外显知识,而对于缄默知识的关注较少。而人类对高级规则的学习、社会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却受到缄默知识的影响。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也源于主体已具备的缄默知识的支持。总之,缄默知识在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位,也是体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感悟性的、讲究顿悟学习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具有含蓄典雅的美学特征,所以有更丰富的缄默知识存在于这个大的环境之下,等待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拓展,以更贴近学生内在的心理机制去考察体育课程中的许多问题,或许会揭开其扑朔迷离的面纱,更有效地推进体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波兰尼,个人知识[M],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杜晓新,冯震,无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韩华体育教学与成功体育[J],济宁师专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