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修养10篇

品德修养篇1

本文作者:揭家新工作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把社会主义道德对“三德”的要求作为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核心内容

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修养,总会在他的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与其个人品德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核心任务是把社会主义道德对“三德”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个人品德修养之中。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最坚实的基础和支柱。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对于高校而言,就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公德做起,从小节改起,文明修身,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如做文明的大学生、合格的公民,言谈举止礼貌得体,讲究仪容仪表和个人形象,生活中与人为善,作风正派,遵纪守法,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于细微处实践个人文明行为,在举手投足间慢慢升华自己的社会公德境界。同时,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争做践行社会公德和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模范,努力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也是一切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有20个字的基本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从目前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反映看,对大学生入职后诟病最多的问题:一是敬业精神欠缺,服务奉献意识不足,功利思想严重。二是在职业生活中合作意识淡薄,缺少大局观念,组织纪律性不强。三是背信违约,诚信精神缺失。少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上抄袭舞弊,求职时伪造各种证书欺骗用人单位,随意签约毁约,缺乏起码的诚信意识,等等[3]。这些说明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一定要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择业观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准则,并把奉献社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观念奉为自己的职业操守。这其中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将要担任的职业角色,自觉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深刻领悟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取向。二是抓住大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行为,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专业道德素质,锻炼好专业能力。当他们热爱所学专业并学有专长之后,一定能够激发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乐于合作,形成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家庭美德的教育和引导,重点应该放在感恩观和婚恋观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讲究尊老爱幼,父辈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下一代付出了心血和大量财力,大学生要尊敬、关心、体贴父母及长辈,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主义道德在大学生的恋爱和婚姻观上必须得到体现,忠贞专一、志同道合和责任仍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那种公共场合“晒亲密”、随便玩玩、朝婚夕离、甚至以肉体换金钱的婚恋观,是与社会主义婚恋道德格格不入的,必须予以坚决抵制。

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要贯穿到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化途径之中

个人品德是一个综合性范畴,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的统一体;它们内部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特定的道德品质[4]。根据品德形成的内化规律,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个人品德修养,把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纳入这一过程并进行教育引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提高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认同。所谓道德认同,是指个人的道德认识要与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趋同或一致;它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从个人品德形成的外部环境看,能否达到道德要求的认同,取决于社会道德环境对个人道德认识的影响;就其内在因素而言,道德要求的认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取决于对社会道德要求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认知,通过各种途径加深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意义、地位、作用、要求的理解和掌握,并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宣传,营造道德教育和引导的良好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更要在大学生道德要求的认同上下功夫,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能力有了明显发展,已逐渐从经验性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转化,表现出思维的敏锐性、***性、深刻性、全面性等品质。大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为他们的道德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顺势引导他们完成对社会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2.升华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倾向,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内部动力。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没有道德情感的升华,就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道德情感的发展,是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变到比较稳定。”[6]我们在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过程中,一定要引导他们把个人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按照社会主导道德观去衡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而产生一种对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的自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品德修养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积极进行道德实践体验,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稳固信念,并最终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和进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克服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缺乏道德意志,道德动机就无法转化为道德行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总会碰到各种矛盾和困难,这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会运用道德意志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专注于完成所确定的道德行为。大学生锻炼道德意志,一方面要激发自己锻炼道德意志的愿望,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坚强意志力的道德榜样和先进人物学习,增强自己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信心。另一方面,在个人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树立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远的道德理想追求,抗拒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战胜其他非道德动机,专注于自己的道德行为。3.强化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及社会的行为;它是个人品德的外在结果。如果说道德的知情意属于道德“知”的范畴,那么道德行为习惯则是属于道德“行”的范畴,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没有道德行为也就不存在道德品质。目前社会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研究,较多地指出他们知行脱节或只知不行,这说明他们在道德践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是用了才有”,“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7]。在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过程中,要在实践中引导他们通过自律强化道德行为:一是注意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需要,让道德行为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需要,那么道德行为就会随时随地贯穿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二是面对道德选择的困境时,能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准则选择道德行为,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三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长期坚持,必有所获。相信经过坚持和强化训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会由一种不经常、不稳定、有条件的初级水平,逐渐过渡到一种经常的、无条件的、比较固定的高级水平,也就是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具备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大学生,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品德修养篇2

误区一、重视品德修养理论在课堂上的传授,轻视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品德修养的养成。

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教育者往往习惯于将品德修养的理论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教育中表现出: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理论说教、轻行为养成;重考试、轻做人等现象。忽视了人的德性养成,主要来源于对生活实践感悟这一主要德育过程,淡化了德育实践活动这一品德形成的基础地位,使品德修养教育演化成一种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和应付考试。这种做法难免使得品德修养教育工作沾染浮躁之风,重轰动效应,新闻炒作,华而不实。使教育难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教育效果苍白无力,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应付考试,追求分数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学生品德养成的规律,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很容易导致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

误区二、认为大学生已具备了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导致管理上的缺位,消弱了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由于高职学生层次多样、思想水平差异较大、厌学情绪比较明显,增加了品德修养教育的难度,使得高职生品德修养的教育需要系统化和全员参与。但是,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而未能把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他们往往认为高职生是成人,已具备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和约束自己行为的水平,用不着教师再去管理他们的行为,对他们进行管理就等同于将他们与中学生同样对待,会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于是,出现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不顾教育;只管讲课、不管纪律。即使学生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也应该由辅导员或学管科教师、***工干部来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意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在实践中虚化。表现一:学习上课迟到早退、看小说或睡觉,教师不过问,造成了学生在教室内的学习纪律和学习态度管理上的缺位。表现二:学生在校园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部分男生抽烟无人管理。正当全世界都在提倡戒烟、文明行为时,我国大学校园内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最有前途的群体表露出与其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教师却视而不见,造成了校园内对学生一些不文明行为管理上的缺位。表现三:由于宿舍管理部门只管物不管人,只管损坏物品的赔偿,不管违纪学生的教育,造成了学生宿舍生活秩序和行为上的管理缺位。这种缺位恰恰是没有认识到寝室的氛围对学生人格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这些管理上的缺位得不到及时修正,时间一长,就会滋长学生的不良行为。高职院校的品德修养教育要将学生的行为规范纳入社会所要求的规范体系,将道德修养课中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点,使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上脱节,认为高职生已是成人,应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不需要严格管理的思想,导致在课堂上传授的品德修养的理论,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被谈化的一干二净,使得品德修养教育的结果是理论是理论,实践归实践,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

误区三、《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对学生恋爱的限制,教师对此可以不闻不问。

由于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适龄人口入学率迅速提高,学生的年龄逐渐呈分散发展的趋势,学生成分多元化。针对此情况,***在2005年3月颁布的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取消了“在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规定。

品德修养篇3

关键词:音乐作品;德性修养;价值实现;途径

中***分类号:J6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01-02

一、充分认识音乐作品的德育价值

要发挥出音乐作品对于受教育者在德性修养中的优势,产生出教育人、塑造人、影响人的实效,首先必须对音乐作品的德育价值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任何夸大或削弱音乐作品德育价值的言论,都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的实现。

反映时展水平和特性的现代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其目标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教育除了知识传授之外,更在于完善受教育者的个性和人格。道德是约束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音乐作品是情感和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资源。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实践具有引人向善,培育崇高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优秀的人格的作用。列宁讲过:“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武器。”[1]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2]一般来说,德育就是要培养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而这种理性判断力的训练过程在学校教育中主要通过“晓之以理”来实现,即通过逻辑严密、有说服力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恰当举证,使受教育者明白是非曲直、善恶正邪。而音乐作品的审美过程是一个“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任何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及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情感的感染都是服务于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的,即“动之以情”是方法和手段,“晓之以理”才是目的和意义,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受到良好音乐作品熏陶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3]

音乐作品内涵德育理念和目标,影响德育的过程和效果;德育决定着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取向,影响音乐作品的品质和感染力。二者相互辅助、内在交融、彼此互化。历史与现实都说明,音乐作品内涵着十分丰富的德育价值,只有认清音乐作品的德育价值,把音乐作品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切实发挥它与德育的协同作用,才能充分实现音乐作品德性修养价值。

二、丰富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

音乐作品的鉴赏是受教育者主体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首先,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使人首先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如《空山鸟语》中的百鸟啁啾、松林涌动、空谷回声、人与鸟相映成趣的刻画使人身临其境;《百鸟朝凤》表现的百鸟和鸣、百鸟齐鸣的描述让人心旷神怡。孔子听《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由于他一直被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所陶醉而造成的心理结果。其次,音乐作品通过特定的音乐语言,直接与欣赏者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与创作者的思想、体验形成同一性。如《从头再来》,是专门写给下岗工人的音乐作品。全曲用舒缓的节奏叙述了事过境迁的人生经历,用高亢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创作者对下岗工人的殷切期望,音乐作品饱含深情,会激发欣赏者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重头再来获得美好生活的情感。最后,音乐作品会超越时空的限制,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作品中体验其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同呼吸共命运,通过理性思考,从而满足自己超越感性的需要。

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就是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美虽然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脱离不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与评价的审美意识活动。鉴赏音乐作品在满足受教育者的审美需要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音乐实践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以提升德性修养为重要价值追求的音乐创作和欣赏活动,应该把握主流、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性,注重鉴赏内容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把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作为主要的鉴赏内容,使音乐作品不仅带给受教育者美的感受,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理性的提升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音乐作品的鉴赏决不简单是放放音乐让受教育者听听而已,而是要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诱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因此,受教育者在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艺术风格、体裁形式的表现特征等方面不应浅尝辄止,而是要让他们置于美妙的音乐意境中,仔细玩味,尽情体验,随着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加上想象、联想的推动和促进,使审美情感变得更加强烈和深刻。简而言之,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使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得到挖掘、发展,受教育者的文化心理结构日趋稳定和成熟,进而协调受教育者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达到扩大受教育者的视野、提高生命境界、启迪思想觉悟的目的。

三、与时俱进地开发音乐作品的德育资源

音乐作品是音乐艺术的创作成果,不同音乐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是不同的,同时不同创作者对同一事物刻画的音乐形象也是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工作资源,因此,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建立德育工作资源库,对于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资源的选取,一方面要吸收西方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要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作品为主体。不能让音乐作品与其社会文化土壤相脱离,要提供一种源于本土、又具有世界性的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前,应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要结合民族和地方的特点,让人们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当地的音乐作品,因为本地音乐的方言、曲调都是人们所熟悉的,所以,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内涵,更容易喜欢和接受,这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要立足受教育者群体的特点,加大开发力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民族音乐作品,将德育所依赖的文化资源结合到新的音乐作品内容之中,使年轻的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进而达到音乐作品对于受教育者德性修养的功效。另一方面,要走向社会,将音乐作品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引导人们走进健康的音乐生活。加大格调高雅、思想性较强的通俗音乐、影视音乐、网络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并将其引入音乐教学,探索并处理现实音乐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

音乐无论是作为成长环境中具有活力的因素,还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生动的内容,都是影响我们德育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现实情况看,音乐对于德育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其作为环境因素而起的作用。“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4]只有创设“合乎人性”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才可能成就人的良好道德品格。因此,必须优化我们的音乐生活,使之为“合乎人性”的德育环境服务,同时发挥其德育固化功能,使我们的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而不是起相反的作用。当前,由于受商业利益的驱动而丧失传播优秀音乐文化的责任感的一些商家、文化传播公司、音像出版社、各演出中介机构等,他们对德育环境的破坏不能轻视,完全出于经济利益的音乐制作和传播导向,已经使他们对作为“追星族”主体的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因此,我们要从舆论上给予引导,使社会各部门都充分认识到自己义务和责任,真正去选择、运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加大营造有益于人们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音乐艺术氛围和环境。同时,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要想听懂由这种语言所构成的“作品”,就要掌握这种语言。因此,我们还要加大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真切感悟创作者的思想心路,正确传播音乐作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19.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68.

品德修养篇4

关键词:物理教学;中小学生;品德修养

中***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33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他必须具备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品德修养则是他首先应具备并且时时完善提升的。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全民素质的提高注重不只是全民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全民品德素养素质的提高。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宏伟建设的实现者,他们的素质教育一定要常抓不懈,德育更是首要的。然而,德育不单是德育教师的工作,也是我们教育战线上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也要因势利导让德育渗入学生的心田。

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当某位教师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时,可以介绍墨翟及其弟子们所著的《墨经》,其中记载有小孔成像、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实例,它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光学著作。又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段古人用冰取火的文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艾成其影,则火生”。学生都知道,按一般自然规律,水火不相容,我们的先辈们却能利用把冰削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形状,运用凸透镜会聚平行光于焦点产生高温这一性质使易燃物艾绒着火而燃烧。再如,讲“反冲”时指出火箭的发射,神舟五号、六号、九号的升天都是反冲的实例。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科研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钻研精神

介绍物理学家的生平、业绩、轶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进而启迪学生的心灵,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法拉第出身很苦,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从一个书店装订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他的拼搏和钻研精神。法国科学家安培少年时因为家贫而失学,但他振奋精神,刻苦学习,终于在物理学、化学和数学方面达到了很深的造诣。爱迪生做了无数次尝试,终于制造出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钨丝。爱因斯坦说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心血和汗水才会成功。无数大师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成功都离不开刻苦的拼搏和钻研,我们要想取得胜利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第谷长达四十年观测行星运动的轨迹,记录下大量的观测数据,为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些成语的本意是指微弱的力的作用在坚硬的物体上,经长年累月持续不停的作用,最后也可以穿石断木。我们的学生在求学时应该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若能如此,成功一定不会很远的。

四、在物理学中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

在学习“磁场”的有关知识时,让学生结合农村中利用罗盘看风水的现象,让他们认识风水先生的罗盘,其实就是一个小磁针,小磁针在不同的地方指向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受地磁场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真正明白这一迷信活动的实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五、在物理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现今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奢侈浪费者大有人在,这种不良习气必须加以引导并纠正。当我们在讲授“能源”一节时,补充讲述我国新建设的水力、火力发电站,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简述三峡工程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说明常规能源的有限性、资源的不足,积极_发新能源也供不应求,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亲身体会来理解用水、用电要节约。节约能源也要保护环境。污水引起的污染,电气引起的臭氧层破坏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教授“电能的输送”一节时,指出农网改造技术人员是从哪些方面来提高电质量的,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是什么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处着手养成节约环保的意识。

品德修养篇5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举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实践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实践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高职院校一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精品课建设,是实践教学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要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思***教育教学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课程建设成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境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总体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高职特色,“要精,要管用”。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把我国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总的目标是“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为主线,以培育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为核心,遵循高职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引导高职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要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品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正确理论导向

坚持把正确的***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建设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实际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学生所关注、接触和理解的学习生活事例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理论,达到“内化”的程度。

(三)正面疏导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启发自觉,避免简单粗暴、消极禁止、压服强制、强迫行动。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四)强调统一连贯

统一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避免矛盾和脱节,以增强教育的合力。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的变化,注意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保持思想***治教育的连贯,使学生能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6.实施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法。尤其要注意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资料,观察发展变化,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品德修养篇6

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是“八德”、“三戒”、“三治”;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立定志向,格物致知,反省改过,不忮不求,平淡恬静;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曾国藩;修身养性;大学生;品德建设

中***分类号: B2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068-05

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他认为修身养性是一切学术事业的基石,“进德、修业”是读书人的两件大事,他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1]又说:“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2] 由此可见,曾国藩已将修身养性与事业发展,乃至家族兴衰联系在一起。他的修身养性之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提出了为人立身处世、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的修身养性之道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积累的经验。他的修身养性之道包涵了“身心”两个方面,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他曰:“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3]他的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有:“八德”、 “三戒”、 “三治”等。

1.“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曾国藩把“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做为道德规范,他说:“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4] 后来,在《日记》中将“忠”换为“孝”,“恕”换成“信”。曾国藩所提倡的“八德”,既是他自己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常以此作为家训教育子侄。他认为能实践八德的纲要,就可以达到内外兼备的修养。“勤”,指勤奋、习劳,不断去做,尽力去做。在八德中“勤”居首位,这与他重视“身躬力行”的思想有关,他认为“勤”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标准,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居官、居***,皆以勤字为本。他认为:“勤则兴,懒则败。”[5]“俭”,指节俭、朴素。他说:“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6]又曰:“为后人惜余福,除欲勤俭二字,别无做法。”[7] 由此可见,俭朴是居家之道,也是为后人造福之道。“刚”,指坚毅意志,刚强性格。他强调:“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8]曾国藩坚信“担当大事”是成就功业的基本素质,他主张从“自修处求强”就是“刚”。“明”,指穷经达理,高明、精明。他说:“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9]曾国藩提出无论高明还是精明都应当趋于平实,做到有自知之明,降心抑志,事事求精,勤于治学。“孝”,为孝顺、孝敬及孝道。曾国藩把侍奉父母、个人立身修行及忠心为国的德性,都认为是孝顺的表现。他说:“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型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10]“信”,指诚信、忠恕。曾国藩处于人心虚伪的时代,认为只有“诚信”才是立身修德的方法。他在给李鸿章信中写道:“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改变。”[11]他曾言: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曾国藩秉持此理念,在一生之中知人、识人、用人,使得天下英雄才杰都钦服其“诚信忠恕”。“谦”,指谨言、慎行。是曾国藩成就其大业、修成大儒的秘诀之一。他认为人太过“自满自傲”,将招致灾祸,“谦退”则可得到“长久”的益处。“浑”,指处世圆融。在事务是非曲直上,不可太过逞强自己,总得留有余地与自己和他人,作为“惜福惜势”之道。曾国藩希望子弟能体会、领悟“八德”的真实意义,实践修习养心,那么优良的品德便会慢慢形成。

2.“三戒”:态度戒骄、生活戒奢、作息戒逸

为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曾国藩把“三戒”作为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一是态度戒骄。“骄”是万恶之首,曾国藩要求子弟绝不能染上,他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12]曾国藩认为后辈子弟出世,都是在衣食无缺的环境下出生的,没有见过祖辈前人艰苦困苦的模样,担心子弟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上骄傲之性。曾国藩期望子弟能彻底的自我反省一番,他说:“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13]二是生活戒奢。曾家因曾国藩中举,挤身世禄之家,但曾国藩不想因此而改变纯朴家风,在《日记》曾自我反省曰:“闻家中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今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以后当于此等处痛下针砭。”[14]尽管曾国藩身居高官,却总把戒除“奢侈”作为生活的主要理念,他非常担心子弟讲奢侈,期望子弟能谨守家规。三是作息戒逸。富贵人家钱财无虑,呼婢御奴,很少亲自做事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懒散放纵,好逸恶劳的习性。所以曾国藩常以做事不勤劳来自我反省,他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损,愧悚无已。”[15]曾国藩时时督促自己应保持勤奋的状态,不使自己流于安逸放纵。他也以此精神教育子弟,他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16]

3.“三治”:治心、治身、治口

“三治”是指治心、治身、治口三方面。一是治心以去其忿欲之毒为主。曾国藩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17]他提出:“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18] “惩忿”就是“戒恼怒”,因恼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肝火上升,进而残害身心。而“窒欲”就是“知节啬”,好名好胜的心太甚,不知节制适可而为,可能太过沉溺而迷失自我。曾国藩劝告九弟:“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19]又曰:“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20]当时,曾国荃受围城困扰,又因***务繁忙,患了肝病,引起曾国藩的关心。曾国藩要求诸弟不管事情有多忙,平日应多做修养功夫,以防忿欲来时,能够以平和之气调整心情,以免伤及身体。二是治身以多运动、重卫生为主。他说:“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曰暴,柔恶曰慢。”[21]曾国藩经常鼓励诸弟子侄多做运动,认为运动能使筋骨活络,血气顺畅,可以保持应有的体力和精力,认为“习射”和“步行”是最好的二种运动。曾国藩要求诸弟子侄应注意养生六事,他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22]“饭后千步”是能促肠胃蠕动的饭后运动,而“习射”自古以来,都是士大夫用以活动筋骨的项目。曾国藩期望子弟通过运动来强健身体。在卫生方面,曾国藩特别注重“睡前洗脚”,他认为“睡前洗脚”除有清洁干净、注重卫生的功用外,每天洗脚搓足,或可按摩穴脉,促进血液循环,也是保养身体的一种方法。三是治口以慎其言、节饮食为主。他说“治口之道,二者交惕,曰慎言语,曰节饮食。”[23] 慎言就是少说话,不乱说话。妄言为君人的弊端,因言多必失,妄言无诚。他曾说:“言多谐谑,又不出自中心之诚,每日言语之失,直是鬼蜮情状,遑问其他。”[24]言出于不诚之心,则为妄言妄语,言语既失其恭敬,则其他行为举止必不正,所以平日应立身修养,正心自然能正人。“节饮食”是指进食时间固定,食不可过饱,不求山珍海味,只求食物美味营养等。他说:“吾近夜饮不用荤菜,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令极烂如鸡肉,味美无比,必可以资培养(菜不必贵,适口则足养人),试炖与尔母食之。”[25]曾国藩认为美味的食物更胜于珍贵药材,饮食应只求适口及足够营养就会有益身体的健康。

二、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1.立定志向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先立志,要立志向圣人学习,要立志学做圣人的事业。曾国藩深知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不辞辛苦的决心,要想成就丰功伟绩是不可能的。他写了《五箴》自勉,也勉励弟侄。《五箴》第一为立志,主要是以先哲为典范,荷道以躬。在《五箴》序言中他体现了他立志的自觉性。他说,我少年时不能自强自立,时光不停流逝,于是到了今天。在古人已经学有所成的年龄,而我还是这样庸庸碌碌,能不令人伤感吗?在他的《立志箴》中可看出曾国藩立志的坚强决心。他说,辉煌的先哲,他们不也是一个普通人?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样是父母所生。天给予我的已经堪称丰厚,我如果背弃天而贪***逸乐,就会遭到灾祸。一生中的后悔积累到千万次,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过去的过失已无法挽回,一切从今天重新开始,我要用铁肩担当起道义,用自己的口和笔将它不断宣传。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将永远不忘记自已的誓言!曾国藩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只要一息尚存,书要读,积极向上之心永不改,并以困知勉行之功向古人学习。“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26]曾国藩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要努力实行,以***自强。他曰:“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一味忍耐,徐***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27]“打脱牙,和血吞”正是曾国藩“困知勉行”的真实写照。

2.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是读书人作为修身进德的纲领。曾国藩特别重视“格物”和“诚意”二个条目,他说:“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共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28]曾国藩认为八目中能使人成功的,唯有“格物”和“诚意”二目。曾国藩以其友吴竹如先生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对于一事一物都穷究其道理。他对“格物”理解为:“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29]曾国藩将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视为物,需要加以“格物”才可知道事物的道理,这种穷究事物的根本道理的方法,用在增进德性术业上,就是追求最完美的德性和最高深的学问。

3.反省改过

曾国藩把书写《日记》作为反躬自省的方法和工具,他几乎每日都要事无巨细地进行反思,总结成败得失,然后在“成”、“得”处发扬,在“败”、“失“处痛改,其严谨之状,令人赞服。他在《日记》有如此的记载:“凡事之须逐日检点者,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30] 他常与志趣远大,博学多闻的朋友相互讨论、相互砥砺。“往复讨论,以实学相砥砺。其为日记,力求改过,多痛自劾责之言。”[31]也常见朋友在其《日记》上的眉批注解,如《日记》所载:记昨日、今日事。日来自治愈疏矣,绝无瑟怀之意,何贵有此日课之册!看来只是好名。眉批注:既知名心为累,当如大敌克之。这种朋友之间的砥砺鼓舞,以追求更完美人格的作法,是曾国藩“见贤思齐”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曾国藩大概是对自反省和批判最多的人之一,不仅严厉,而且荷细,如针如刺,直指心灵中最漆黑的部分。也许你不佩服他的功业,不佩服他的道德,也不佩服他的文章,但你不得不佩服他对自我剖析的勇毅。”[32]曾国藩认为“知错改过”是人最可贵的心性。他说:“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33]“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34]他在《日记》中写道:“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35]他就发狠说:“此后直须彻底荡涤,一丝不放松。从前种种,譬如昨***,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36]从这儿切一刀,之前死了,发誓重做新人。一个有勇气的人不是面对敌人而是面对自己,敢于面对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能把自己的错误一点点记下来,然后每天看,触目惊心,就可以改正自己。

4.不忮不求

曾国藩以“不忮不求”教人修身养性,认为内心如果没有嫉妒和贪求的想法,就可以培养完善的德性。他说:“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37]曾国藩认为“名心太切,俗见太重”之人,常因“患得患失”扰乱于心,造成心胸狭隘格局不高。他曾反省自己说:“近来焦虑过多,无一日游于坦荡之天,总由于名心太切,俗见太重二端。名心切,故于学问无成,德行未立,不胜其愧馁。”[38]又曰:“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39]曾国藩以为如果能抱持“不忮不求”的心态,便可去除污心,树立高超品格,增进德性的修养。

5.平淡恬静

曾国藩认为认为精神的修养,一是要“静”,二是要平淡恬静。“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40]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反思说:“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41]就是说碰到事儿的时候,心中不静,不仅事儿做不好,而且还不养生,还容易导致困乏。他特别主张***。认为不论压力大,一定要找时间***,这可以使自己得到很好的放松与休息,引发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可以从容地仔细考虑问题。“心正气顺”是什么呢?就是淡泊守志。他在家训里说过一句名言: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一个人临事淡定、冷静、从容,不要问他看过多少书、上过多少学,这个人一定是有学问的人。心中不藏万卷书,没有很深的见识,断难养成临事不躁的从容气质。他在《日记》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42]看淡富贵功名利禄,便不会招致纷争,引来烦恼,这将使人受益终生。

三、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对大学生品德建设的启示

曾国藩认为惟修身养性可以提高气质,惟修身养性可以提高人格,惟修身养性可以光耀人生。他的修身养性之道对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1.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的目的就是立志成为圣贤之人,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当今大学生,应把为国效力,为民谋利,为社会的繁荣、安定、和睦作为自己的明确志向和奋斗目标。要把个人成才的道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胸怀天下,情系众生,立志成大事,立志有所作为。但有的大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恋爱不成、就业受挫等,就对生活失去信心,一蹶不振,从此沉沦下去,甚至选择错误的做法和道路,误入歧途。这就是没有坚定的志向,没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没有对自身约束的一种坚持,自我提升的一种坚定的表现。大学生应当通过修身养性来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行,增强心理素质,静下心来,踏实认真地学习和做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发扬曾国藩那种“困知勉行”的功力,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八德自勉,克己内省

曾国藩认为要实现“八德”自勉,内外兼修,必须要“克己内省,见贤思齐”。 “克己内省,见贤思齐”对今天开展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和能力,找出自我道德意识发展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之处,比如:能够在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身上得到启发,善于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并在比自己落后的同学身上得到警示和教育等,从而及时调控自己的行为,以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道德理想,最终提高自我道德水平。

3.以诚相待,心怀感恩

曾国藩非常重视诚信,他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43]曾国藩他以一生的行动实践着诚信,他对清王朝,忠诚守信,忠君报国;对湘***战士,诚心选将,仁信带兵;对幕僚及朋友,以诚识人,以诚待人;对待家人,注重品德,严厉家教。当今诚信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能否立足于世,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是不是讲信用。但如今社会诚信危机日益严重,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作风屡见不鲜:有的在校大学生以缴纳书费为理由从父母手中要钱挥霍;有的考试作弊;有的以各种虚假的理由请假不去上课;有的为了就业,随意修改成绩单,伪造各种证书,编造干部履历,拔高自己专长等,所以大力提倡和弘扬诚信的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在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心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就会获得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体味一个冷暖人生,能使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4.勿染恶习,身心健康

当今,有的大学生作息起居无常,饮食习惯不良,晚上通宵上网,逃课,上课打瞌睡,不吃早餐,抽烟喝酒,奢侈浪费,生活习惯懒散等,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曾国藩以“勤”戒“逸”,以“俭”戒“奢”,以“谦”戒“骄”等纯朴家风来克服生活的恶习,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的修身养性方法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要选择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规范生活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勿染恶习,“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二是要增强体育锻炼。根据季节的变化,多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身体健康。曾国藩认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也是对父母的不孝顺。“再不保养,是将陷入大不孝矣。”[44]三是养成良好习惯。在言谈举止上,要培养德之容、德之音、德之举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尽责的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2][5][28][29][33][34]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上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157、442、65、65、364、375页。

[12][13][19][24]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中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833、442、1110、776页。

[3][4][6][7][8][16][18][20][22][25][27][37]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下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5、1463、1538、1216、1144、1414、1625、1247、1465、1601、1405、1676页。

[9][11]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89页。

[10]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75页。

[14][15][17][21][23][26][30][35][36][38][39][40][41][42][44]曾国藩:《曾国藩治家全书》,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03-504、506、468、468、468、459、461、486、486、487、487、489、488、469、492页。

[31]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页。

品德修养篇7

关键词:微笑天使;储蓄银行;品德行为修养;操作策略

综合国际国内品德教育理念和我国品德学科新课标精神,品德行为修养培养是指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

一、微笑天使储蓄银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在生活素材中吸取德育活动

古今中外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对行为的结果进行管理,成功只是偶然的;对行为的过程进行管理,成功才几乎是必然的。因此,建立一套既有生活趣味,又能及时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管理的德育活动策略,才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硬路子!

(二)体验化收获,在存储体验中收获生活和成长经验

学生将自己一天、一周、一月的校内校外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存储在银行里,换取行为分(行为币),存储的行为分越多,得到的奖励也越多;孩子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也越多;行为素养越好,越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游戏促发展,在游戏中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素养

在储蓄银行中,学生既把存储当作一种生活,又把存储当作一种游戏活动,有完整的组织体系,有严谨的晋级规则,有趣味的奖励措施,对此吸引学生兴趣,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法宝定内容,在健康、文明、智慧、幸福中找准培养内容

健康、文明、智慧、幸福是储蓄银行的四件法宝,我们将这四大法宝,分解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涉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心态,文明的礼仪要求和生活训练,智慧的益智品质和成长品格,幸福的理想和生命教育等等,可谓储蓄银行的文化之源[1]。

(五)教材促训练,在校本教材中落实品德行为训练目标

在我校,微笑天使储蓄银行是一项长期的德育品牌活动,《微笑》则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年段培养目标,研发的一套集品德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于一体的校本教材,每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内容涵盖健康、文明、智慧、幸福四大内容,活动涉及行为习惯和礼仪训练,确保微笑天使储蓄银行有要求、有训练、有目标、有发展。

二、微笑天使储蓄银行的实施功略

(一)定原则——主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互动性原则

制定主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教育是双向的,在微笑天使储蓄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的形式,对学生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品德行为修养进行评价督促。

(二)立保障——制度保障、时间保障

制度保障:制订微笑天使储蓄银行建设实施制度、微笑天使储蓄银行激励奖惩制度,二者各司其职,有效确保了微笑天使储蓄银行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发展。

(三)扬策略

1、德育网络策略,是指融合德育力量,改变学校势单力薄的局面。家庭、学校、社会(区)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三个主要空间,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修养培养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就为学生品德行为发展创造了协调一致、持续有效的良好环境,学校德育也才可能真正收到成效。

2、平台实施策略,是指在微笑天使储蓄银行中的微笑早间、微笑存储卡、微笑亮化台和微笑三省四个实施平台。微笑早间为每天早上的晨会十分钟,每个储户或储蓄所的所长将上台展示、述说、反思、点评前一天的行为和存储情况;“微笑量化台”则是将每个储户的动态存储情况及时量化出来,便于同学间互相监督和学习;“微笑存储卡”是所长记录每个储户表现情况的一张“存折”,每个储户的各类、各时段、各地点的表现行为都将存储其中。“微笑三省”是指效仿先贤,反省自身,反思自我,建立一日三省制度,让学生变被动地接受枯燥说教教育,为自主体验,自主总结,自主约束,自主管理。

3、活动助推策略,是指“身边的微笑天使”系列比赛活动,微笑星评选活动,校园文化熏陶活动,社会集体活动。通过这四项活动的常态开展和影响,能强效助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养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充分的展示、评价、认可和巩固。

4、多元评价策略,是指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以师评为主的单一评价的评价策略,转变为以自主评价、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长。

三、微笑天使储蓄银行法效果体现—调皮学生的转变

微笑天使储蓄银行法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学生们的兴趣倍增,快乐健康的成长着,就拿我校一个班来说吧。该班在学校如雷贯耳,曾经以烂班叫人侧目,班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活泼可爱,见着老师会有礼貌的问好,但是他们也会不分场合地打闹,把同学给骂哭;他们时常恶作剧,弄坏同学的物品;偷喝同学的水;推了同学,使他头上吊着一个大包……一谈起他们,老师摇头、家长说:“没办法啊!”同学呢?则视他们为另类。但是自从微笑天使储蓄银行法实施以后微笑早间播报时间,都会听到他们的名字,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努力储蓄,还憋着劲比谁储蓄的分值高,谁又被评为了“微笑之星”……现在该班以明星令人赞扬。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让学生从被动的规范自己的品德行为修养到在微笑天使储蓄银行中实现自主管理,从德育工作者一肩挑到家校、师生、生生的相互监督,从“摇出满天红太阳”的瓶颈到“微笑天使储蓄银行”的突破,这都充分证明用微笑天使储蓄银行之法,培养小学生品德行为修养是成功的,可行的[2]。

参考文献:

品德修养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关系逻辑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教育工作者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代学子的求知需求。“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人的各种感官中提高对知识体系的认知效果,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2011年起,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精神,“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思想***治理论课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然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客观必然性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策,打***门,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社会环境变化很大。与此同时,现代大学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他们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对事物的选择显得多样,对信息***带来的变革反响显得比其他群体更为热烈。面对这些新情况,教师们必须要不断努力,调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观念、目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扩展延伸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使过去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不断得到新鲜元素的补充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现代大学生发展新趋势促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

新时代里,学生的发展呈现出正负两个方面的特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对正特征如此表述,“当代大学生思想***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的路线方针***策,高度认同***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同志为***的***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对负特征表述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正是近年来大学生发展呈现出来的趋势。

这一正一负的特征使得现代大学生多数表现出一种“理想很丰满”与“现实很骨感”的矛盾。因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意识,故而他们多数一开始就认为世界是理想的。可是矛盾论告诉我们世界是充满矛盾的,而且这些矛盾不断激化,产生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多数还未懂得鉴别、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实质。因而也就暂时无法化解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从现实性上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正处于剧烈转型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思想观念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而发生快速的转变。大学生们作为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对大学生有着不可小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导致其价值观念发生偏差。其次,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策的推行,人们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学习、生活条件被长辈长期“包办”而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优越,以至于自我意识过强,学习容易懒散,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焦虑感等。再次,由于我国中小学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活与知识之间的逻辑,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考个好大学,结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或者发展不健全。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法律意识的课程,务必要扛起改革的大旗,从实际出发,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强化大学生正确、积极、健康的正特征,调整、改正、削除他们的负特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网络、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新趋势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强调,“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网络系统资源无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文、声音、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而且更利于学生的吸收理解,增加了思***理论课的趣味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深入,使本门课程的教育摆脱了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

《中共中央宣传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21世纪新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渗透影响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前兴起的慕课、微课、资源共享课、翻转课堂等遍袭教育界,使一线名师们甚至是普通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足不出户就能传播五湖四海。另外,近来新兴的自媒体移动端学习技术亦迅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大学生们不断地体验到来自移动信息技术的新鲜、高效、便捷的教育改革,学习成为一种随时随地,无时不刻的事实。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改革要不断地被新时代新技术推动从而被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个逻辑关系

(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非从属关系。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专门的技术能力,为将来专门化职业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而基础课程具有专业课程无可替代的独特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创新逻辑思维、综合能力,是全面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和人格的重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起这个重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培养人格健全,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的。任永辉在《关于高职院校思***课与专业课融通的思考》一文中论述到处理思***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途径,要在思想***治课教学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道德规范;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思想***治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实训要相融通,思想***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相融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类课程联动起来,共同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摩擦生热,打造出具有专业职业特点的思***理论课。

(二)精品课程与精品共享课程的关系

精品课程与共享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优秀课程的代表,有扎实的课程建设基础和较突出的教学特色,对其他一般的课程建设启发和影响。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功用上,精品课程强调的是与其他一般课程比较而得出精致性和品牌效应,重点在于建设,是一种示范,是一个窗口。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强调的是共同分享资源。资源才是这项工程的重点,如何把丰富的具有特色的资源共享是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会对其他一般课程的建设和实际教学产生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精品资源共享课前期建设重点是对原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设过程中要在继承原精品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充实、更新课程教学资源,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进行建设,才能实现精品课程的成功转型,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因此建设精品共享课应该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挖掘更多更丰富的资源,打造更出色的品牌效应,以发挥其共享的功用。

(三)思***课程与地方资源的关系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应深入挖掘地方本土资源,纳入思***课教学体系中,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资源特色。在思***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不可忽视对地方本土资源运用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多数高职院校一直不太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由此带来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诸多方面的欠缺。利用当地的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通过参观丰富的、珍贵的馆藏文物、自然生态资源、社会发展资源,培育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之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避免了强行灌输。促进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很好的融入地方社会,并为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其二,因为地方资源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可能是唯一的,独具特色的,离开本地可能就没有这种资源了;同时越是地方的资源,就越是全国的越是世界的,需要全国化世界化,应该挖掘出来推广之,并且让所有的师生共享之。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特征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必须要对课程进行定位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课程建设应该注意什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思想***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治性、思想性、实践性等突出特点。针对这些特征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涵?

首先,***治性特征说明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会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而发展变化。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2006年出版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进行了四次修订,目的在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写进教材,及时更新供学生学习。2013年为了用***的十精神武装大学生头脑,又一次修订,全书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确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的方针***策保持一致性。其次,思想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在本质特征。从树立崇高理想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树立现代法治意识,无不反映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强烈的思想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武装,形成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体系,以确保他们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方向正确。再次,实践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特征。理论应该联系实践,知之而行之,把思想内化为一种行为动力。“科学的理论来之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应该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师生均能参与实践,分享共用实践资源。

四、结语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系逻辑分析,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是人们主观愿望强硬推行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应该关注几个逻辑关系和课程性质特征,这样才能更了解我们建设这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用意和路径。

参考文献:

品德修养篇9

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里的“仁言”是指说理,“仁声”是指音乐。他认为音乐比说理更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艺术不是通过单调的说教来打动孩子的心灵,而是以其丰富的音乐形象、特有的艺术手段,如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节奏、高雅的和声及健康向上的歌词,来启发学生的***理想。通过“寓教于乐”、“寓理于情”,生动、深刻地引导孩子们求真、向善、爱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使之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

一、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爱国主义内容。如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是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1年的历史,学生们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那有如呜咽、悲壮,咆哮、怒吼的黄河的旋律、节奏,又使我们感到中华民族崇高的性格和伟大的力量。唱起《保卫黄河》或者聆听《黄河颂》时,必然是情绪饱满,心情激荡。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社会主义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走进新时代》等等是能反映歌曲的意义。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加之教师的引导,歌曲及电视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深深的感染,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二、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塑造了学生美的心灵

学生在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景、事件、寓意所吸引,从而以此为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这种审美情感所提供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形象,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并在对比中受到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功能,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的从感情上接受教化,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成为真诚、善良、优雅的人,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例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教师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通过对节奏、速度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育学生热爱、尊重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师;……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音乐的力量渗入人的心灵时,就会使人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从而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通过音乐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守纪律意识,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现在社会每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便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孩子往往会处处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如任其发展,是很难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律动、和声、表演、评价等几个方面。在教师的伴奏下,部分同学打节奏,部分同学唱谱例,部分同学唱歌词,部分同学作评判。每组同学都有一位小组长负责,让各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意识,那么为了本组共同的目标,大家都会努力的做到最好,要想做到最好就必须齐心协力,团结协作。

音乐的欣赏和演奏可以训练儿童注意力。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要求儿童保持注意力的稳定,习惯于跟随音乐的运动和变化,以便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音乐欣赏和演奏还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和分配能力。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使儿童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品德修养篇10

一、通过数学教学,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意志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自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干预的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数学的学习。意志型人格的培养,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力求上进的进取心

主动型品质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容易被困难吓倒,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一)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二)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展示自我。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主动型品质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显得缺乏灵气,考虑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数学教育中要营造一个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气氛,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充分认可与发展,奋进的火花才会迸发,使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型的品质。

三、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

思考型品质表现为:喜欢***自觉地思考问题,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未知,

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探索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型品质的形成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培养思考型品质。

四、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养成兼容并蓄、豁达大度的宽广胸怀

容纳型品质,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在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交流、争执,课堂有时处于无序状态,这时,教师充当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合作者。

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品质的和谐统一。

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灵活型品质主要表现为反应敏捷,处事灵活,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随机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品德修养10篇

学习

现代服务业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服务业10篇,内容包括现代服务业的案例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感想。2095-3283(2013)03-0068-03作者简介:于巧玲(1982-),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策与管理。一、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在我国,“现代

学习

心理咨询案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咨询案例10篇,内容包括高中心理咨询案例,小学心理咨询案例。一、心理诊断和成因分析1.心理诊断王某的症状开始于大学入学初,上大学经济负担太重,自己不能为母亲分担,退学母亲肯定不会同意,根本没心思学习,吃不下饭,睡不好,很焦

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信息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学生信息技术论文1000字,高中信息技术论文1000字。新课改教学中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还能为学生创设文本外的情境,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

学校学生会工作计划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学生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生会工作计划个人600字,学生会工作总结未来工作计划。1、集中培养。在本学期第6、第12周,学生会将召开全体学生会成员大会,进行集中培训,让学生会干部干事明确:做好本职工作是符合学生会发展需求,

学习

安全事故案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事故案例10篇,内容包括吊篮安全事故案例,安全事故案例100篇。6月19日下午四点半左右,车加工车间端面磨操作工赵某,在用左手将料放入模具时,右手手臂不慎碰到开关,压头下落压中赵某左手中指,造成赵某左手中指末端压伤,指骨外露

学习

代办来华邀请函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代办来华邀请函,内容包括邀请外国人来中国函模板,代办土耳其来华邀请函。二、初次申办工作(Z字)和商务(F字)签证《被授权单位邀请函》需提交的材料(一)专办员(必须是邀请单位员工)身份证复印件(签名、办公电话及***、加盖企业公章);(

学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思想品德10篇,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1.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共设计了35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十

学习

典型案例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典型案例10篇,内容包括教育典型案例十篇,典型案例100例。2典型单元电路应用掌握以上典型工作电路,学生便掌握了基本PLC应用技能,只要组合以上典型工作案例便可以完成复杂的PLC控制电路,为下一步学生掌握顺序控制(SFC)打下了基础

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读后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应用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

学习

现代作家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作家10篇,内容包括十位现代作家作品,已逝现代作家。

学习

事故案例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事故案例10篇,内容包括事故案例精选完整版,事故案例十则。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桥,全长7.133公里,加上桥南8.29公里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三环高架路),全桥总长度达15.42公里,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该桥宽41.5米,双向

学习

初任公务员培训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初任公务员培训,内容包括初任公务员培训心得体会,初任公务员培训个人总结。一、认清形势,增强责任,充分认识公务员初任培训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公务员获得履行职责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公务员是行***管理的主体,是

学习

心理辅导案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辅导案例10篇,内容包括心理辅导案例认识自我,心理辅导案例及方法。某甲同学(女),在高一、高二期间一向以沉着、文静的表现令各科老师连连称赞,在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是让我最放心的学生之一。某日,某乙同学(女)的

学习

知识教育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知识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教育知识论论文,关于知识教育的论文。2.1科技创新的需要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学会用知识转化为经济力量是现代经济竞争中的杀手锏。技术的革新创造,需要良好的知识保护制度,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

学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思想品德10篇,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1.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共设计了35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十

学习

品德德育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品德德育论文,内容包括毕业德育论文,经典德育论文资源。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

学习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模板,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模板,思想品德与教学设计模板。二、教材内容分析:初一年级思想品德内容都围绕着"珍爱生命、新的学习环境"这一中心内容来编排,内容编排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第一册由

学习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10篇,内容包括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2012年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思想品德教学计划二年级。一、指导思想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

学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0篇,内容包括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一、分析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因素1.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教学效果及评价不理想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广了这么多年,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

学习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小学三年级品德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计划。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

学习

思想品德研修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思想品德研修总结,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研修心得体会,思想品德培训心得。《江苏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是三门德育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在这次修订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修订专家: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