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才10篇

互联网人才篇1

离职的真相

马云曾经说: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第一,钱,没给到位;第二,心,委屈了。

随着80后已走上管理岗位或成为骨干员工,90后已渐渐在职场上崭露头脚,职场主流已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被贯以“自我意识觉醒”、“互联网思维”的一代,他们更关注自己与企业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模式是否契合;具有网状思维模式,使得跨界和转行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没有后顾之忧,更关注自我的感受等等,这都致使人才的流动速度加速。同时,由于高素质人才供求的不匹配,竞争对手之间激烈的薪酬竞争,激进的招聘模式等外部因素,也使人才保留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因素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从业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盘活组织内现有的资源,并重新加以利用?只有做得好,才能给人才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跳跃式的成长空间。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在迫使企业和职能部门不得不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必须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特别是对于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人才,要重新思考如何用互联网精神去留人留心。

把员工当客户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一度被认为是集中反映了互联网精神。可以说,平等是互联网重要的基本原则。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员工需求越来越多元,且物质和精神需求都非常高。我们很难再找到“只看在钱的份上”的员工。金钱的需求已经退居次要位置,而更多的软性的激励,已成为真正留住员工的要素。

在“用户驱动产品”的时代,HR是否考虑过自己的客户――员工的需求变化。京东商城,这个有着6万员工的企业,他的企业大学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做着令员工尖叫的课程,在抓住员工的痛点、尖叫点和引爆点上,做足了文章。此时,留住人心的关键点就是:你能不能用员工的方式与之对话,能不能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忠实粉丝。当HR们还在思考如何给员工做培训更吸引人、如何做维护员工关系更贴心、如何做激励更有效时,不妨问问你的客户:你们的需求在哪里?你们需要怎样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人力资源应该告别大规模定制时代,而走向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时代。人力资源部门要提升自己的战略地位,就要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必须从关注“事务”转变成兼顾“人”。随着近两年来广泛提倡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的概念,正是在加速人力资源工作走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价值的步伐。

于是,当组织和员工可以在一个频率上对话,通过平等的沟通平台,用相通的语言去沟通,必然会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大数据中的秘密

曾经,企业会请专业的调研机构做薪调查,以了解和界定自己企业薪酬的竞争力。然而,今天的薪酬,已经可以说是越来越透明。百度上一个发问,就会有网友争相抢答,晒工资、晒福利,简单得像晒被子一样稀松平常。

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是,一切以数据为支撑,而这些海量的数据,也并不难获取,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甚至是不断地将信息组合,再次利用。如要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员工行为背后的蛛丝马迹。像员工的出勤率突然变少,培训活动参与不积极,等等,都可能反映出一些动向。此时,需要HR和管理者细心了解和观察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同时需要学会,通过建立模型,将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可从中总结出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轨迹和规律。比如,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能提升当下人员的稳定性?员工为什么会留在公司或离开公司?员工的哪些潜在诉求可能被忽略?在现有的人才流失率中,有多少是关键人才?又有多少在职人员可能面临着这些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对,随后给出更为科学的激励方案。

不可忽视的“去意”信号

众所周知,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率。作为HR,留人、留心你能做多少工作?你最能做、也最该做好的是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去留住组织需要的人才。

除了薪酬设计、培训设计、员工关系管理等关键问题,HR们同样需要借助外力――老板、中高层管理者,从组织架构、企业文化、领导力、战略等等方面,推动人才保留计划的实现。

HR更需要借助关键人才,去留住更多的关键人才,成为业务经理在领导力方面的辅导员,使员工不会因为其行为失当而造成流失。甚至,HR也该有意识地统计,某个经理人团队的员工流失率。当某个经理人麾下的员工离职率高于企业普遍水平或同行业、同业务类型的水平,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需要针对其本人进行辅导?或者这个经理人,会否存在某些领导力方面的问题?

最后,如果当你发现员工有以下情形,就要注意,他可能有“去意”了。

首先,性情突变。无论是员工突然从叛逆变得温顺,还是曾经温顺的员工,突然开始与人发生冲突,都可能是他开始表达:不争或者不忍了;

第二,请假和出去接电话的次数增多(除身体原因外),又没有什么具体、明确的理由;

第三,欲言又止,对工作热情减弱,不愿意接受原本能胜任的工作任务;

第四,什么都不拒绝,却又不好好完成;

第五,关心社保、公基金的转移,以及催促报销等问题;

互联网人才篇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44;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分析“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概括“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的3个特征:跨学科专业背景、创新创业型和个性化;针对当前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方法的角度,提出“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地方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2013JSJG517)。

第一作者简介:郭杨,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guoyang@nuist.edu.cn。

O 引言

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经济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新形态而不是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简单地相加。“互联网+”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互联网+”产业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互联网+”产业现状

2014年,我国互联网产业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新注册通用顶级域名超过50万个,已备案网站数量超过了357万。据有关咨询报告,2014年中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达19家,总估值达470亿美元。这些企业全部来自互联网相关领域,其中最瞩目的莫过于诞生了一批互联网与消费、金融、教育、医疗、汽车等领域融合的“互联网+”新产业。“互联网+”对传统金融、工业与服务业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引擎注入新动力。在2015年4月1日的***常务会议上,******指出,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新兴业态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对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功不可没。

2 “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互联网+”产业将沿着两条路径发展,如***1所示。

一是在融合渗透趋势下的传统产业互联网化。互联网企业深入涉足传统产业,向三大领域纵深发展:

(1)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游戏和影音文学等消费性服务;

(2)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教育、***旅游和***约车等生产性服务;

(3)企业服务类应用、网络服务和终端设备等行业应用。而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也正在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

二是在新技术延伸拓展下的硬件、服务一体化。产业继PC时代、Web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即将迎来智能硬件时代。智能硬件的创新、创业和投融资成为业界的热点,初创企业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依托平台优势纷纷搭建开放式硬件平台,抢占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先机,其中移动医疗、***教育和互联网汽车成为了新的蓝海。

3 “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特征

在“互联网+”产业中,产业融合是核心,升级创新是驱动,人才资源是保证,“互联网+”产业对人才需求有如下几个特征。

3.1 跨学科专业人才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跨学科特征首先源自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学科特性。据不完全统计,“***灵奖”得主80%以上同时拥有信息科学和数学或者基础物理学乃至文学等跨学科背景。

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是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升级,也是对传统工业时代的高度分工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的升级。传统工业时代教育以培养人才具备满足工业社会需求的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互联网+”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综合化、高水平化,不仅要求从业者充分掌握跨度更宽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也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准、专业等级、应用技能以及研究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2 创新创业人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刷新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水平,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产业而言,生存的基石在于始终牢牢把握创新的方向、踏准创造的节奏,行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依赖提出了比其他领域更加迫切和高标准的创新要求。

******在2015年《***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而“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打开了辽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更新、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资源配置能力更高。

3.3 个性化人才

个性化人才是“互联网+”企业文化和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互联网+”企业打破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推倒传统金字塔式的多层级管理架构,突破了企业内部框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固有思维,提倡人性化管理、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崇“Geek(极客)”型个性化人才文化。

现代高等教育理论提倡对于受教育者的不同能力要给予同样的重视。通过打造多渠道、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许可并鼓励学生展示天赋特长、挖掘自身潜力,使不同性格类型、不同思维模式的学生都能够成为彰显个性、具有特色和特长的创新型人才。

4 “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相较于业界对“互联网+”的响应程度之快、之深、之广,教育界对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可以说尚在起步阶段。企业对适岗人才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面对不断升级、转型、融合的经济形态,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转型。

一方面,狭义上的“互联网+”相关学科与专业建设需尽快跟进。如***批准在35所高校设立“物联网工程和传感网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另外全国有将近20所高职高专院校以及***学院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由于物联网本身技术复杂,牵涉面广,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培养模式是否科学、软硬件教学资源是否配套合适,各高校依然在不断探索,更有赖于第一届毕业生的从业反馈。而对于“移动互联网”等与消费市场需求结合更紧密的有关专业的探索则刚刚起步。

另一方面,传统学科领域也在探索实现“跨网”转型融合的路径。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兴起,不是金融媒介的简单升级,而是对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的基础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将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带来结构性的变革,培养大量兼具金融业务、信息技术、营销及管理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作出宝贵的探索,开设互联网金融方向,目标是培养第一代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为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监管机构输送急需的人才。类似的,其他传统学科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同样需要积极应对市场新的诉求和挑战。

5 “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5.1 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跨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综合素质高意味着受教育对象在身心、智力、敏感性、个人责任感、审美意识、价值观等方面要全面发展,形成一种***、自主、具有客观的批判意识、朴素的科学素养和执着的探究精神的“信息利用”的主导者和创造者。

创新教育要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大创新能力的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核心要求,注重对学生智商、情商、逆商的全面培养。

基础知识结构要求掌握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还要求掌握以一科为主、多科融合、协调发展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

5.2 在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有机融合

“互联网+”的跨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并不局限于狭义上的某一学科方向,而更需要建成一个以理工文管基础学科为支撑的、以信息学科为引领的、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学科生态群。

因此,在相关课程体系设计中,应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构建覆盖主要方向核心课程、信息学科支撑课程、前沿案例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以国内率先探索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开设的“互联网金融”方向课程体系设计为例,其核心课程有金融统计与计量学、互联网金融发展史及商业模式、大数据分析导论、互联网金融实证研究等;支撑课程包括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计算机安全与原理、下一代互联网等;拓展课程包括前沿问题系列讲座、市场案例专题研讨等。

5.3 以产学合作主导教学资源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落实于师资、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准。

师资建设首先要培养教师的互联网思维,矫正片面理论化或者片面工程化的思维,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加师资与业界的互动,加深教师对全新业态的跟踪研究和内涵认识,需要教师重新学习、组合相关的知识和业务,在授课中体现针对性和现实性。

加大多媒体教材资源的建设,在形式上体现***式、实时性、多媒体,在内容上紧贴实际案例和实际项目。

建设大学生创新工场,将其纳入学校科技产业范畴,提出准入门槛,指导创新创业活动,扶持成果转化,最终建成面向“互联网+”产业的科技孵化中心。

强化校企联盟,推动资源共享,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搭建起开放、资源汇集、互惠共赢、机制健全的办学平台,探索行业共建办学、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格局。如,阿里巴巴集团自2006年起通过“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培训项目开始与全国高校合作,在相关专业引入实践教学课程;2008年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创办阿里巴巴商学院,现已开设电子商务等四个本科专业,初步建立了“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6 结语

“互联网+”战略所包含的新生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企业架构,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互联网+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工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2015年6月8日(教高函[2015]4号)启动,赛事组织在传统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强调了赛事成果的落地孵化及其对“互联网+”新业态的促进,这无疑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重要实践。由***府主导、高校主力、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将不断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向大会作***府工作报告[J].***人,2015(5): 6-9.

[2]三川.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15(2):31.

[3]何宝宏,互联网:由消费向生产进***[J].世界电信,2015(增刊1): 60-68.

[4]***主持召***务院常务会议[EB/OL].(2015-04-01)[2015-04-12]. www.gov.cn/guowuyuan/2015-04/01/content_ 2841356.htm.

[5]怀进鹏,互联网+将无所不在:在CITE 201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EB/OL].(2015-04-09)[2015-04-12].tech.ifeng/a/2015 0409/41 0459 63_O.shtml.

[6]王国***,米新江,王昭,等.计算机教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13(13): 29-34.

[7]赵海荣,对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金融教育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4(10): 203-204.

[8]彭洋.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33.

互联网人才篇3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众所周知,高校在人才管理中,信息的获取、传播等至关重要,互联网在此过程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在信息交换与传播中,互联网由于不受空间限制而表现出的便捷性与高效性能够大幅提升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效率。管理人员在需要信息时,可以利用网络工具提供的平台,供学生自行浏览与***。此外,网络工具的出现与应用也使得高校人才管理的手段更加多样化。高校人才管理者可以充分运用微信、QQ等工具,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互联网与人才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丰富了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手段、形式,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促进了高校人才管理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信息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内容多,高校学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会对这些信息产生极大的兴趣。但是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发展还不成熟,以及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和多元化,他们很难确保自身不被各种不良信息误导。这为高校的思想***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加之网络环境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极易塑造出叛逆心理、盲目随从等扭曲的人格特征,这使得高校教师在人才管理中的难度增加。而且在互联网平台中,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脱节,增加了人才管理的难度。

2.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工作需求严重不符。长久以来,我国在高校人才管理中采用严格化管理模式、单向控制形式开展管理工作,然而在现代互联网的冲击下,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很容易对这种强制性管理产生逆反心理。近年来,高校一直扩大招生规模,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辅导员人数严重不足,使得人才管理工作量大增。此外,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学校组织不合理,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等,使得人才管理效率低下。

二、对“互联网+”时代下加强高校人才管理实践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融合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各部门之间必须融合发展。具体到高校的人才管理工作,由于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因此,高校有必要在人事部成立专门的人才管理委员会,用来协调高校各部门在人才管理中的工作。由学校主要领导以及分管领导分别担任人才管理委员会的领导,由各学院的人才管理教师、学生代表等担任委员,定期举办研讨会,对人才管理的相关事务进行讨论与研究。对于人才的基本管理与评价工作由各学院负责,对与教学工作量相关的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对与科研能力相关的工作由科研处负责。各部门定期向人事部反馈信息,并通过人事部门的人才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的反馈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实现在人才管理中各部门的融合发展。

(二)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人才创新和人才管理创新的统一

在高校的人才管理中,应该鼓励运用网络平台实现人才及管理方面的创新。第一,在***策方面予以保障,奖励那些利用互联网实现人才管理创新的人员。第二,督促科研人员和教师参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创新,促进学科教学与网络的融合发展。第三,通过网络创新思维实现对自身研究的创新。

(三)以网络平台为核心,创新高校人才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才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这一平成对人才管理信息的公布与处理,安排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维护。增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精通网络技术,而且能够做好人事管理工作,提升人才管理的效率。

(四)建立网络评价系统,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评价

此网络评价系统必须做到对学生和教师的开放。学生能够在该系统中评价教师的教学与行为,教师能够在该系统中评价学生和其他教师。在该系统中,教师能够看到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但是无法看到评价者信息,这样能有效避免师生由于害怕惹麻烦而不敢评价的现象,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促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管理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五)实现高校人才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互联网人才篇4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出版;人才转型

中***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93-02

在技术浪潮的不断冲击下,新技术的运用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互联网思维更使出版业的发展具有了新动力。“互联网+出版”,为出版业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其原因在于“互联网+出版”的思路可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出版市场的需求。正因如此,“互联网+”对于传统出版绝不是打击与困境,反而是一股推动其发展的巨大力量。传统出版从业者应顺势而为,参考借鉴“互联网+”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开拓创新,抓住机遇,以高契合度融入互联网,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对“传统出版人才不适应‘互联网+’”的误解和片面认识

融媒时代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出版人才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对此,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以下几点原因使得出版人产生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带有一定的误解与片面性。首先,传统出版编辑自身转型能力不强。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编辑着重于对内容的把控,对于新技术的感知度不高。目前大部分出版社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实际上是与传统出版部门分离的,没有将内容和技术有效地融合起来。其次,技术编辑人才严重匮乏。在一些现有的观点中,人们认为传统出版人才中技术编辑的缺乏,使得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技术阻碍,优质的内容无法运用技术得到充分的展现,更无法通过新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电子商务等手段为用户提供需求。最后,人才知识结构不均,缺乏复合型出版人才。此观点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赞同,认为传统***书编辑面对技术产品容易表现为不了解产品技术、不触碰研发团队、不了解产品运营的特点。当前的出版人才结构是做内容的与懂技术的相分离。在当今出版业的发展状况下,既懂出版流程又精通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现代出版业所迫切需要的。

二、传统出版人才与“互联网+”的真实距离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出版业在结构、发行渠道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也要认识到,传统出版业仍与“互联网+”存在一定的距离,传统出版人才亦是如此。学界与业界对传统出版人才不适应“互联网+”的误解与片面认识,是由于不能透过问题看到其背后真正的病灶。一些问题的出现,并非出版人才能力、数量与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更多地在于出版人才认知、年龄、层次等方面。传统出版人必须加强认识,转变思路,走对转型之路,走好转型之路。

1.对“互联网+”及互联网思维认识不清,造成传统出版人在转型过程中目标模糊,道路不清。“互联网+”是结合了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等多个方面,利用新式数字技术,调动产业变革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前传统出版从业者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仅是与“互联网是出版流程中重要的营销渠道”画等号,这是对互联网思维极其片面的认识,没有看到“互联网+”在产业全局中的重要的助力作用。

2.年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传统出版人才的转型能力。出版社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责任编辑整体年龄在35岁以上,至少有10年的传统出版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已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和相对应的知识储备。同时,出版工作有其特有的工作流程和模式,这种模式很难在一朝一夕中实现改变。从出版单位的角度来说,尽管实现了转企改制,但多数出版社仍然沿袭着僵化的事业单位作风,使得编辑少有竞争之势。所以无论是从出版单位的现有体制来讲,还是传统出版人的现状来说,要使其自身实现转型,非常困难。

3.技术型编辑人才应该是当前出版单位在适应“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的。传统出版社中并不缺少技术编辑,技术编辑从事的是一个出版全流程的工作,他们只需要懂相关的知识,能和各部门沟通,督促和保证出版流程顺畅,可以归纳为是一个管理性技术工作。但这种技术并不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新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因为在新形势下,出版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并不是缺少技术编辑,而是缺乏技术型编辑,二者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4.与其说出版缺乏复合型人才,不如说出版缺乏的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出版领导者,才能有效带动团队,适应“互联网+”的浪潮。之前的市场对于传统编辑的要求,是既要会做内容又要懂得营销;在“互联网+”时代,编辑不仅被要求既能做出好的内容,又能做好产品渠道,还需要懂得新技术、新载体。达到这样的大要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能很好地将内容和技术充分调配组合衔接起来的人,无疑是此刻最为需要的。因此,对于培养衔接型领导比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

三、“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人顺势而为的举措

“互联网+”与出版产业结合的节奏日渐加快,***府为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业态的融合发展,也下发了正式文件。人才对于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起绝对作用的,对传统出版业也不例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设,人才建设的核心便是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了解新媒体、新技术,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在提供优质资源的同时将新技术全面应用于出版全流程。作为传统出版人才,要实现新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府***策、企业单位的支持,离不开从业者自身的努力和完善,这些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府对创新型的出版项目要给予积极的***策支持。对出版行业而言,***府的***策和规范是其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府应与时俱进地出台相关激励***策,对优秀的企业、优秀的出版从业者、优秀的出版产品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通过***府的鼓励手段,激发出版单位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传统出版从业者转型的热情,从而努力提升自己,适应行业的需要。除***策鼓励外,通过***府层面,加强出版行业的国际交流,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更应该走出去,学习国际上最新的思想和模式,结合我们发展的实际,推动我国出版行业新发展。

2.出版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要结合自身条件,积极抓住机遇。首先,依据时代背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员工提升自己,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其次,充分发挥企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发展,提高对社内优秀人才的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出版人才给予物质奖励,提高薪资待遇等,来激发出版人才对于适应时代加快自身转型的信心和迫切想法。再次,调整社内编辑人员组成结构,注重新编辑的知识结构,加强老编辑的职业培训,使他们了解新技术、新载体。最后,加快对衔接型领导人才的培养。衔接型领导需要能够将内容编辑和技术人才有效结合,实现产品从内容到技术到运营的整体优化。

3.传统出版人才要认清自身的问题,勇于面对和接受挑战。首先,从思想领域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充分认识。传统出版人才应真正从思维方式上去了解真正的“互联网+”,它可以贯穿出版环节的各个流程,从研发到技术再到运营,用“互联网+”的思维对出版产品进行宏观把握,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产品链条,才能让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使整个出版业向着产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其次,行动上要努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时代在不断变化,唯有不断适应其发展变化,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四、小结

面对新形势,出版业尤其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出版人才,面对“互联网+”不应消极逃避,而要乐观接受,顺势而为。学界和业界应改变原有的围绕“传统出版人才不适应‘互联网+’”的看法和片面认识,积极加深在“互联网+”的思路下,对出版人才在认识、年龄、层次等方面的改变。为此,***府、出版企业和出版人才自身也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府提供有力的***策环境和国际交流机会,出版企业通过企业制度和文化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传统出版从业者要明确认识自身,接受挑战。

参考文献:

[1]白玫.传统编辑如何向数字出版人才转型?[N].出版商务周报,2015-06-24.

互联网人才篇5

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专业除了要考虑人才需求情况外,还要考虑师资队伍及实训实践条件等因素。笔者所在学校在2009年之初就开始尝试申报开设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专业,2010年申报开设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专业,并获得批准。在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方向的专业建设上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1.师资条件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情况。移动互联网发展变化快,开发平台竞争激烈,在2009年3G元年各培训机构热衷于诺基亚Symbian系统平台的软件开发培训,而随着Android和iOS平台快速崛起,Symbian系统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诺基亚于2011年12月宣布放弃Symbian系统。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建设中可以处于主动,有的放矢。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快速掌握新技术。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互联开发平台为谷歌公司的Android和苹果公司的iOS。Android应用开发采用Java语言,iOS开发采用Objective-C。2005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开始开设Java相关课程,2006年开始指导学生从事JavaME应用开发,2011年组织教师参加由***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移动互联网暨3G应用技术开发”师资培训。这些都为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的开设进行了技术储备。2.实验实训条件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Android创纪录地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其次苹果的iOS占据了12%的市场份额。考虑到苹果iOS开发成本较高,根据自身情况,学校选择Android作为教学平台。Android开发在Windows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开发所用的Eclipse、SDK、ADT等均可免费***使用,学习成本较低,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应用开发的需要。201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多套3G及物联网开发教学实验平台,并建设移动互联网开发实训室,为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有WAP网站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移动商务网站开发、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手机游戏开发、软件测试及移动网络服务等。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移动设备应用开发能力、移动网站开发能力、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能力、软件运行维护及测试能力、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几个方面,其中能力结构是专业培养的重点。能力结构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如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协调、公关能力、自学能力、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等。二是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能借助词典阅读专业外语资料,能阅读英文电力设备说明书,掌握日语基本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三是专业能力,熟悉HTML、CSS+Div、JQuery、JSP等Web技术、具备基于B/S的系统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能力、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程序编码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具备基于Java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具备软件测试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网络运行与管理能力、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围绕移动互联网web开发能力、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和软件测试及运行维护能力三个方面来设置,如表1所示。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基础、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基础、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针对不同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在具备基本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后,安排校内和校外的专业实训对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行强化,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鼓励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四、立足新技术,办出专业特色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有软件技术专业,但是专业同质化严重,很多软件专业课程杂而全,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毫无特色。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蓬勃发展,二者联系密切,在物联网开发平台中嵌入的就有3G移动开发模块。很多院校陆续开设物联网专业,但是开始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的不多。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以移动互联网开发为重点开设软件技术专业,突出自身的软件优势,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开发新技术的应用,争取办出特色。学校计算机专业成立了创新实践工作室,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新技术,早几年就在教学中引入JavaME手机开发技术,一批学生成为第一代3G开发人才。2011年引入Android技术,很多学生开发了不错的智能手机应用,成为3G移动互联网开发领域的专家。2011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检验了软件技术教学的水平。2012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全国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考试点”,为移动互联网开发职业认证的开展提供了条件。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软件技术专业应立足新技术,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明确专业目标,办出特色。

五、结论

互联网人才篇6

会场上,中国高科(600730,股吧)技公司的领头羊——百度和华为都对一名来自北航的应聘者兴趣浓厚;而德国老牌电子巨头西门子(中国)则抱怨被本土企业“抢走了”优质人才;不少用人单位甚至“放低身价”,从展位走出,主动向应聘者发放材料,介绍岗位需求,询问就业意向。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策红利不断释放,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正呈快速上升趋势,互联网、金融、电子机械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早已供不应求。对于记者在会场的所见所闻,负责人坦言,用人单位现在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处于饥渴状态。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有2500余名高级专业人才前来洽谈,其中20%为海归人员,40%拥有博士甚至更高学历。近百家互联网、金融等企业参会,提供了包括软件工程师、研发员等1300余个职位,起步年薪均在20万至50万元之间。

记者发现,外企也加入了“人才争夺战”。西门子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中国业务的不断扩展,公司对多元化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招聘方面却更加紧张,部分原因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崛起分流了不少人才资源。

此次招聘会上,百度收获颇丰。百度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运营经理海学森向记者介绍,当天共收到大约500份简历,不少都是非常稀缺的高级人才。“我很惊喜地发现两位在前沿科技领域很有建树的海归博士,还有四五位在传统行业非常有经验的、希望能够跨入互联网行业的应聘者。”海学森说。

中国企业的人才需求正不断增长,比如,百度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已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而每年仍需要成百上千高级人才的新鲜血液。

互联网人才篇7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模式

引言

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该对以前的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现在的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给每个行业都带来改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培育思想道德意识,应该将网络技术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相结合,使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育成效。

1中职化工专业以前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信息技术一直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有所改变,让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受距离束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造成了影响,需要进行改革。以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方法伴随着时展,很多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不足会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这些不足最终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将影响,而对中职的化工专业方面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不足主要还在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

1.1中职学校方面对化工专业的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信息化,人们的观念、看法也有所改变,对于学校思想教育的方法也有了不同看法,时代改变,教育方式却没有改革,中职的一部分学校对于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显得敷衍以及功利,而中职学校一般都还是初中刚刚毕业的孩子们,这对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有很大影响。

1.1.1学校的教育方面的观念过于片面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就是在社会上大家需要什么品质就是对这个方面的品质进行教育,用一些道德方面的知识强行灌输,不与现实生活中关联起来,关于德育的知识繁多复杂,内容不条理,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念,这对于才刚初中毕业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构建出自己的一个道德观体系。学校在对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整个过程都是简单而敷衍,化工专业的教育本身就是比较注重技术的发展,而不重视思想方面,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可能就是课堂上直接强行灌输相关的知识,还有就是将现实的实践过于简单化,最后也变成了灌输道德意识[1]。

1.1.2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是很看重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是尤为重要的,帮助学生们可以拥有良好的素质。中职学校本身也比较重视对于技术方面的教育,但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却显得薄弱,而化工专业因为其行业对于技术的高要求,更尤其重视技术方面的教育,这种重视技术教育的,忽略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理念会对学生的思想也造成影响,孩子们对于道德方面也不会怎么看重。学校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之下,安排课程的时候,都是先对技术方面的课安排,然后再看道德教育课,并且很多道德教育课也没有落实下去[2]。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的老师在人员安排上并不是专门思想道德教育课老师,而是其他技术课的老师同时也安排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都不是专业的老师,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还有就是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理念问题,化工专业一般是比较看重技术方面的教育情况,有的也还会落实到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思想道德教育又一般只有对于爱国方面、集体方面的教育,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这些理念是不足的。除此之外,应该有更多的其他方面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既要原有的理念,同时对于其他方面也要自己看法,这样才能形成自己一个思想道德体系。

1.1.3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老师的专业水平不足学校对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而中职学校的进行道德教育的老师是由进行技术教育的老师兼顾的,自身的水平可能会存在不足,业务能力也可能不高。化工专业因为是一个比较重视技术的行业,老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再加上进行德育的老师可能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觉得这个并不是需要教育的,就会很容易对这个产生一个敷衍的态度。还有就是学生的思想素养不够,老师教育的时候就会更加困难,然后老师就会对这个产生疲倦,这就会导致教师只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对于孩子们的思想发展情况毫不在意,最终影响道德教育。

1.2家庭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

家庭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和家长的素养有着很大关系,家长的整个素质水平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方法都会产生影响。有些学生的家长,就是自身道德素养不高,不讲道理,道德素质低,在这种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孩子也会变得慢慢和父母一样,还有就是家长管教孩子的时候经常没有耐心,方式粗暴,让孩子最后心里也有了逆反心理,没有办法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家庭的各种具体状况都会有影响,单亲、离异等对其心理都会影响,从而影响思想道德。

2“互联网+”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一定改变

一般来讲,“互联网+”其实就是将网络和其他行业融合,具体怎样结合是根据其他行业特点来定的,不同的行业方法不同,利用网络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改变它以前的形式,让新的形式更适合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2.1网络与思想道德教育会对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知识,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统治,而是需要平等的交流,在网络上每个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平等、开放,老师会变得更加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彼此之间的关系平等、健康,这对于课堂上也会有好的改善,也会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3]。老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不再对学生严格控制,而是引导学生努力探究,自己主动学习,老师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以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者,现在主要是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然后引导其对于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具体学习。

2.2“互联网+”会让学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时的兴趣增高

化工专业重技术教育,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是会多有忽视,有时候可能是落实不到位,有的时候则是教育的整个过程是简单的、敷衍的,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是枯燥且无聊的,精神上自然不会有所提高。但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将其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就是让网络设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这就改变了以往的形式,使得整个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性,也可以将知识更联系现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也就自然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加,老师也能减缓教育过程中的压力,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变。课堂的具体模式也会发生一些巨大变化,以前是学生听,老师直接讲的形式,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主要,让整个过程充满活力。

3“互联网+”背景下落实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育的路径选择

3.1转变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育理念

中职化工专业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认识到与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引起思想上的重视,才能在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正,从而达到落实的育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做好课程建设,加强课程设置思***的构建,围绕德育教学的目标,结合中职化工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德育元素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化工专业的课程教学资源,更能使德育的渗透更加彻底。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落实德育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策划,关注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且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有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才会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收获,从而达到落实德育教育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加强课程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优化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育,能够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更加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实施,教师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对授课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组合成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能发现学生关注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落实德育教育才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3.2优化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学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拥有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在落实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能够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教学,通过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掌握知识。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微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受潜移默化影响,感受德育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构建中职化工专业翻转课堂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落实德育教育。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且有意识的进行情感教育,以微课的方式,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视频化,使其更加生动灵活。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以此感受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在课后复习阶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并且将德育教育落实于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以德育元素培养职业素养。这样的方式不仅落实德育教育,更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4结语

中职学校会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这对于我国的行业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化工专业也是一个尤其重视技术培养的一个专业,在现在“互联网+”的情况之下,不是单纯需要一个技术优越的人才,而是需要一个思想道德良好的高技术人才,这也会给道德教育带来极大的形式改变。老师也更应该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自身的素养水平,增强专业性,对于网络的一些相关技术都要熟练掌握,也同时在学生使用网络的时候,对其正确引导使用。

参考文献:

[1]黄诗媛.“课程思***”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思考[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0(11):198-199.

[2]赵永兵.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治教育工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2):146-147.

互联网人才篇8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互联网创业陷阱 “创业”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型外贸人才培养的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应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 移动互联网跨界战争 互联网的跨界创新 360互联网跨界“打劫” 用互联网思维跨界 移动互联网跨界碰撞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服务类专业建设的跨界融合 互联网创业出路在跨界融合 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多维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沈玉平.浅析高职创业教育的现状与策略[J].文教资料,2013(4):81-82.

[9]邓蕊.欧美创业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3-4.

[10]朱蕾.坚持跨界教育,培养创业型艺术人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5-88.

互联网人才篇9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高校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片面重视英语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这些严重制约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深入推进,也影响了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互联网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产品生产、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全新思维方式,当前,许多企业都用互联网思维对企业运营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此,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优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一、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内涵分析

(1)互联网思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快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每家公司都需要以用户为导向,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否则就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在这种时代境遇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最早是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的,李彦宏认为,企业家要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范畴。此后,互联网思维成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倍受关注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开放、合作、平等、互动的民主化思维和去中心化思维。同时,互联网思维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把用户当成粉丝、体验者、参与者、设计者等,将用户与公司打造成利益共同体。

(2)应用型英语人才。学者潘惫元将国内高校分成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院校三类,这三类学校分别对应着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类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潘惫元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理论规范指导下将抽象理论转换为具体操作和产品构型”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英语人才是拥有丰富英语基础知识、宽广的英语文化背景、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校应培养有扎实英语基本功、丰富英语知识的,能够适应翻译、教学、管理等英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总体上看,应用型英语人才有着以下特征:一是扎实的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功,拥有语音、句法、章法等英语表达能力。二是具有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拥有较多的其他学科或行业知识。三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拥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1]

二、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维框架

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比如,雷***用四年时间将小米打造成了互联网巨头,这些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威力。如今,互联网思维已突破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成为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因而,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考察高校英语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可以将高校看成“企业”,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看成高校的“产品”生产,将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用人单位等)看成“客户”,这样就形成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维框架,并可以从这种思维框架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是以用户为导向,对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价值挖掘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在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学校应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分析用人单位的“用户”需求,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英语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高校可以“个性化产品”生产的理念分析: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文化知识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在人才培养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三、以互联网思维培养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建议

用互联网思维看,高校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校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以更好地推进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1)建构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高校应用型英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客户需求分析的方式审视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时安排等,分析学校外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建构以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比如,可以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网络论坛等建构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之间交流平台,以此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英语教学的观点、看法、要求等,收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再如,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2)以增值服务为目标开展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活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的,通过客户的价值体验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市场经营等。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可以用这种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优化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产品”附加值。以河南医学院为例,学生毕业后往往就职于医药企业、学校、医院等机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为此,学校成立了“英语教学服务中心”,通过该机构优化学校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英语教材、课堂教学等,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2]

(3)以用户对企业模式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先有用户需求后有企业生产的思维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产品,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定价等,而企业则可以生产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用户需要。在英语教学中,高校可以采用“用户对企业”的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比如,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将人才培养分成定向培养模块,制订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要。此外,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让用户充分参与到产品设计、定制、生产等过程中,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因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校可以运用“只做最擅长的事情”的互联网思维,专心于英语知识教学、英语能力培养等,将英语实习、英语实践活动等交给合作企业或实训单位。再如,在学生实习活动中,学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而且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将这些业务交给中介机构。[3]

综上所述,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为目标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学校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学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高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郭俊朝,王开琳,尹雨晴.互联网思维与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1).

互联网人才篇10

一、互联网+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规模快速增长,极大带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智能终端的发展。”业内专家表示,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已成为分销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作为工作平台,互联网对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了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势头强劲,并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为顺应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加强对互联网+经济人才的培养、保留,也是当前企业应该考虑的重点。

二、转型的方向、具体措施

(一)加强人才引进,保留人才

实现人才选拨的完善性在互联网+下人才选拨是十分重要的,企业需要实现人才选拨的趣味化,将人才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互联网+”人才甄选流程中应用到的评估工具(或方法)包括***标准化测评工具、基于***测评结果的潜力评估报告、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360度多角度评估等,这些工具(或方法)分别被赋予不同的使命,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选拔测评中心,以对人才“问、闻、望、切”。除此之外,在人才选拨方面,还需要多角度的进行完善,并非仅仅局限在学历方面,还要实现其多元化,比如像职业技能水平、人际关系、思考模式、情感情绪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想用的测评工具进行评估。

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并提供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条件,为企业招聘带来了更多便利,但同时挑战并存。

一方面,人才的找寻更便利。人才可谓是无处不在,人才和企业链接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早已不限于招聘网站、招聘会等传统渠道,在社交网络、新媒体、各种圈子、社群等等都能遇见。但另一方面,企业争夺人才也更加激烈。因为信息的高度共享,人才对企业的挑选、判断,机会也越来越多。如果企业还沉浸在过往所谓渠道方式的经验中不能自拔、不突破、不创新,不形成一套优势成熟招聘用人思路,对优秀人才的及时引进及保留,那么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将变得愈发困难,这无疑会掣肘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保留,详细方式如下所述:

第一,狠抓企业内功。在企业管理、人才激励、职业通路、优秀文化打造、工作氛围、团队合作、职业培训、福利保障等诸多方面,企业要狠练内功。筑巢引凤,筑窝抓鸡。企业需要在人才吸引力、保留力、发展力三力上持续狠下功夫,这个伴随企业成长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二,甄选快,决策快。这是一个抢人的时代,是人才,就意味着有无数机会等待他,诱惑他,慢一步,迟一程。因此,企业要构建人才素质模型,精准挑选人才;建立精准评估体系,提高甄选和决策录用效率,第一时间确定意向,通知录用,避免冗长低效的面试流程,尤其对于现在的“速时主义”人群,没人愿意陪你长时间的面试、等待下去。

第三,预判需求,建立圈层,做足储备。如前述,人才都有其所在的圈子,企业招人要打入圈子招聘,事半功倍。而招聘战略必须时刻和公司战略同步,这就要求对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规划有透彻清晰的把握,提前构建人力规划,做足人才储备。做到手有存粮,才能足够应对人才短缺。

第四,快速建立能征善战的招聘团队。在企业成立之初,这个团队就是首要重拳打造的。这样,才能保证急需岗位,团队作战,提高招聘效率,储备及规划岗位,持续招聘,储备人才。对于招聘人才的人才队伍打造,不容忽视。

第五,精准把握需求。企业容易犯的错误是需求不准,将牵连到一系列不知道人才画像的情况下,凭感觉找人,选人准确率不高,这是其一;其二,人才需求不准,导致不能很好定位渠道,招聘效率太低;其三,带来评估标准不一,导致甄选效率低,出现优秀人才遇见了也抓不住的情况,浪费机会成本。

第六,准确背景调查。很多企业不重视背景调查,实际上背景调查至关重要。一个人的表现,仅靠面试阶段,最高能评估准确70%左右,这已是行业很高的水准,但真实评价一个人,往往在其之前工作履历中,是如实自然显现的。背调不建议由应试者提供人员,这样的往往因为熟识有失偏颇,需要找到既往经历中是否有熟悉的朋友,朋友给的意见一般是更具参考性,另外重要岗位可以寻求专业背调公司进行,效果很好。

(二)全面掌控?D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一,争取面向“新思路 新机遇 新突破”为主题,探讨人才战略理念、模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共同分享人才管理的最新观点与成果。

第二,创新发展是分享经济的根本动力。分享经济是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而兴起的,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使用而非拥有为产权基础,通过以租代买等模式创新,实现互通有无、人人参与、协同消费,充分利用知识资产与闲置资源的新型经济形态。

(三)实现绩效薪酬的变革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下,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遵循基本的原则与基础,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薪酬制度,其中企业需要对当前绩效薪酬的缺陷加以分析,并且也要加强对绩效薪酬的认识与了解,可以将马斯洛需求理论等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将其与工资挂钩,这样才能实现人才战略转型的科学性。

(四)制定人才战略转型协调管理制度

互联网人才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互联网人才10篇

学习

物流专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专业10篇,内容包括物流专业的专业术语,物流专业教材。电话:139********(手机)E-mail:最近工作[1年9个月]公司:XX贸易有限公司行业:原材料和加工职位:仓管员最高学历学历: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学校:上海同济大学自我评价在跨国公司工

学习

科室医院评审工作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科室医院评审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医院科室工作总结范文7篇怎么写,等级医院评审结束后科室总结。二、组织保证(一)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领导、组织及督查工作,做好与***府、卫生行***主管部门和相关

学习

企业形象设计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形象设计,内容包括企业视觉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案例。0引言企业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学习

建筑工程专业职称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工程专业职称论文,内容包括建筑工程专业职称论文,建筑工程职称论文题目推荐。1.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由于部分职改部门对建筑私企不够了解,就职称工作对建筑私企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充分,工作措施缺位,尤其与建筑私企间

学习

物流行业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行业10篇,内容包括物流行业发展大事记,物流行业的行业术语有哪些。1、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未成熟。无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第四方物流,在中国发展尚需时日。我国的物流是近几年才热起来的,物流被社会所重视并加大在这方面的

学习

风筝教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风筝教案,内容包括风筝的特点教案,认识风筝教案。课文第三段写的是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放风筝的就是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凸现情境,把某个情节作适度的夸张,从而让学生的感受更强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站在

学习

高二语文基础总结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高二语文基础总结模板,内容包括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推荐。针对这一届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我确定了以夯实基础为主、方法指导为辅、达标训练为本,面面俱到、不留空白的复习方法。对于语文基础知识

学习

设备检验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设备检验10篇,内容包括外观检验设备,设备检验合格文案。1.检验中要用到的材料在对设备进行检验时,通常要采用尺寸、厚度、射线的无损检验的方法进行。在检验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硬度计和显微镜的仪器进行辅助检验。2.对特种设

学习

年度业绩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业绩总结,内容包括年度业绩达成情况个人总结,业绩汇报总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内部管理实践中意识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且在绩效体系建立上也投入了越来越大的成本,公司企业原本也打算试行,然而试行一段时间按发现,从企

学习

整治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整治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怎么写,整治工作每周汇报。**有限公司***支部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探索企业***建的新思路,认真做好***务工作,为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给予坚实的组织和思想保证。设立了企业廉*

学习

电力企业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企业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电力企业档案工作总结,电力企业工作汇报范文。二、履职情况我具体分管计划发展部和工程建设部,联系多经工作。回忆一年来,具体工作如下:(一)电网规划有了新突破。组织、督促计划发展部完成了《会泽县十

学习

轨道列车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轨道列车10篇,内容包括齿轮轨道列车,虚拟轨道列车。(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阻力(填“>”、“(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强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③可以减少

学习

物流配送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配送10篇,内容包括物流配送方案完整版,物流配送方案大全。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卷烟销售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辖区内卷烟零售客户数量的增加,部分线路出现了运力吃紧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之相关的卷烟销售方面的问题一个个

学习

互联网家装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家装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家装十强,互联网家装项目大全。除去装修风格的个人偏好外,业主们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则是:如何选择质优环保的建材,以保证室内污染尽量不超标?选择装修公司应该选哪家,是全包还是半包?上述问题成为业

学习

互联网新闻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新闻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新闻时讯,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时间。

学习

互联网广告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广告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广告排行榜前十名,互联网十年广告。美女效应的双面效果互联网发展十余年,美女对于网络营销始终具有莫大的杀伤力。尤其是***广告发展的最初阶段,“美女效应”带来的广告效果始终都不错。甚至不

学习

互联网舆情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舆情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舆情分析平台,互联网时代舆情挑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

学习

互联网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10篇,内容包括高考优秀范文互联网十篇,互联网报告十篇。尽管中国互联网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互联网却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带。由于虚假网站、诈骗网站混杂其中,互联网多次遭遇***策封杀。然而今年,互联网合法化曙光升起。201

学习

互联网营销推广方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营销推广方案,内容包括互联网护理推广方案,互联网营销推广渠道汇总表。一、市场分析…………………………………………………………………1(一)微型轿车简介………………………………………………………………1(二)市场环

学习

人才市场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市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人才市场论文,人才市场实习报告。随着***九五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群众对于体育的兴趣及关心程度明显提高,对于自我的体育健康意识也有了很在的增强,人们已经开始自觉自愿的去参加

学习

互联网销售述职报告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销售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互联网行业述职报告,互联网销售月末总结范文。我们本次调研的时间是2016年1月-3月,研究对象来源于各大企业在招聘服务机构公布的招聘信息。对市场营销类招聘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总结后,按照营

学习

人才培养模式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培养模式10篇,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10篇,人才培养思路。“任务引领、学做一体、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我院校企合作平台,以工作任务目标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赛训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掌握符合各阶段岗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