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充足率10篇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1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新巴塞尔协议

1、引入银行资本充足率及简述新巴塞尔协议

1.1引入银行资本充足率概念

银行资本可以简单的从公认会计原则上定义为: 累计计算的银行总资产与银行总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差,即银行的净值。根据《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概念,银行总资本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股本,公开储备;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一般储备金、一般呆帐储备金、混合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务等。

银行资本的用途直接影响银行资本的数量及其充足度。一般认为银行资本有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用途:

(1)当银行破产时,银行资本首先被用于赔偿费保险性存款。因此,银行资本金起到了增强公众信心、防治银行倒闭的作用。

(2)当银行出现非预期性或意外损失时,银行资本可用于消化这些亏损,从而恢复公众信心,使银行得以继续正常经营。

(3)银行资本还用于购置日常金融服务所需的各种装备与设施。

(4)在当局关于最低资本限额规定下,银行资本构成对银行资产无节制膨胀的内在限制。

银行与公众之间长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对银行而言则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掩盖银行储备不足和资产质量低下的窘迫,也可能因公信力的丧失而破产倒闭。银行困境的解脱取决于清偿能力尤其是流动性的大小。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做法一是资产变现,二是市场介入,但是这两种做法的劣势非常明显。除了要损失大量的交易费用之外,还要受到市场资金可供量的严格制约,从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各国中央银行一方面充当最终贷款人,在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时对其施以援手,另一方面则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对受损公众进行补偿。这类亡羊补牢式的举措都是立足于银行的,没有对银行的经营过程提出根本性要求,因而不仅未能有效地遏止银行的倒闭,反而可能增大了银行破产的风险,故而遭到经济学家的批评。由于最终贷款人的存在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商业银行一方面有通过增加高风险投资转嫁保险成本、获取高额利润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有扩大债务依存度的冲动和便利,破产风险因此不断累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以及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巴塞尔委员会逐步将银行的监管从修补转到内部调控,即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的设定呼之欲出。

由于银行资本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有必要确定银行进本金充足率的警戒线。

1.2简述新巴塞尔协议

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以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新资本监管框架草案第一稿,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新巴塞尔协议》希望资本充足率标准维持在8% 的水平上,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但对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做了重大调整,尤其是给出了两种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即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计算方法的改变无疑将在事实上调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并很可能相对提高发展中国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2、资本充足率管理重点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和我国银监会颁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可以看出,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核心指标,对其的管理应注重三个重要的方面。

2.1风险覆盖面管理

1988 年的巴塞尔协议涵盖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此基础上将操作风险涵盖其中,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为抵御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安排资本,并要求银行从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中选择一种方法计量操作风险。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将操作风险纳入第一支柱有助于确保银行有足够的积极性开发计量操作风险的各类手段,体现资本必须覆盖风险的基本原理。所以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一个趋势就是风险覆盖面会随着风险衡量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广。

2.2指标的重要性和综合性

国际银行界已经将资本充足率作为一个核心指标来看待,比如,香港金融监管局将最低资本充足率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准。新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获得国际银行界的认可,到2006 年底十国集团成员国、25 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指标的重要性得到加强。新资本协议对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做了详细规定,使得新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可以综合衡量商业银行可以识别的总体风险水平、资产规模和资本的关系更加具有综合性。

2.3弹性化的指标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一个特色是对于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更加弹性化。这主要体现在对于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上。除了标准法以外,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内部评级法来计算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以商业银行内部的评级为基础,利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来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内部评级法的采用说明了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弹性化和灵活性趋势,使得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各自情况更加准确地衡量其面临的风险,以及要覆盖这些风险所需要的资本,使得资产配置好、风险管理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可以以同样的资本推动更大规模的资产,获取更多的收益,以此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3、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核心问题

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在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权衡。这个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监管要求安全稳定与股东要求高回报之间的矛盾;规模扩张与资本金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两个主要矛盾。

3.1监管要求安全稳定与股东要求高回报之间的矛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信息披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非常重视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的作用,监督检查可以大大提高银行和监管当局的风险评估能力,信息披露可以强化市场纪律,帮助银行和监管当局管理风险,提高稳定性。我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于资本不足或资本严重不足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将会对商业银行采取限制资产增长速度、限制开办新业务和设立新机构、要求调整高级管理人员乃至重组等措施进行纠正。

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府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国有股权占绝大部分,为了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我国正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并利用外汇储备为两家具备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创造条件。这个矛盾在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这个矛盾会逐步显现。这个矛盾在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体现的较为明显。一方面,作为大股东的地方***府或其控股的国有企业没有足够的动机来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另一方面,非国有股东出于发展主业的需要或其他需要,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同时为了避免其权益的稀释和投资回报的下降,对于资本金的补充并不积极。所以监管与市场的要求和股东对回报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3.2规模扩张与资本金不足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左右。高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资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储蓄主体由***府变为居民,居民储蓄成为金融资产来源的主要成分。在企业融资方面,尽管建立了资本市场,但是由于制度和体制的原因,发展一直比较滞后,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同时在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货币化程度会日益提高,若以M2 /GDP 表示货币化程度,我国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而投资渠道狭窄,储蓄存款成为居民保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方式依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资金供给和需求都向银行集中,就造成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资产和负债的急剧扩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存款等各方面均具有绝对的优势,比例高达60%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市场份额在上升,但是依然不占主导地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因为体制原因,曾经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机制逐步转变,以及不良资产的剥离和数次的注资,不良资产的比例和总额是在不断下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资产质量较好,但出于竞争的原因和机制优势,资产和负债规模扩张较快,资产和负债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本金不足问题很突出。

按照我国经济每年8%的增长速度,每年的GDP净增大约7000 亿元左右,按照2007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与GDP的比例175%计算,我国商业银行每年资产大约增加1.2 万亿元左右。按照8%的最低要求,假设资产风险度为60%,则要求有576 亿元的资本金补充。按照10%的稳健水平,每年需要720 亿元的资本金补充。所以,除去以上计算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为了达到监管要求而需要补充的2 万亿元存量资本金外,由于资产规模的扩大,每年还必须补充720 亿元的流量资本金。

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膨胀较快,一方面商业银行提高了收益,投资者提高了回报率,另一方面也必然造成资本充足率下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提高,所以,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在资产规模扩张和资本充足率下降之间进行权衡。资本金的补充在未来将是我国商业银行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

4、资本金补充的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2009 年前面临2 万亿元的存量资本金的补充,此外每年还要面临大量流量资本金补充,结合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三大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补充资本金。

4.1资本金内部补充渠道

根据Bernon的银行持续增长模型有:

SG1=ROA(1-DR)/[(EC1/TA)-ROA(1-DR)]

其中,ROA=资产收益率,DR=以百分比表示的银行纳税后净收入中的红利部分,SG=银行资产的增长率,TA=银行总资产,EC=银行总股本。

将EC1/TA放到等式左边,有:

EC1/TA= ROA(1-DR)/SG1+ROA(1-DR)=ROA(1-DR)*(1+1/SG1)

如果将风险权重都假设为100%,则左边为资本充足率,可见资本充足率与资产收益率和留存收益率成正比,和资产增长率成反比。提高资产收益率和留存收益率是内源资本金补充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都不强。例如,2007 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平均为0.2%,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平均为0.49%,而国际大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一般在1%~1.5%之间。所以提高收益率是内源资本金补充的根本,只有收益率提高了,资本积累才会增加,会相应提高资本金。同时,为了长期、稳健的发展,在资产扩张阶段,商业银行可以降低股利支付率,提高留存收益率,在2009 年之前,应说服股东放弃或降低分红要求,用短期的股利损失来换取长期的资本收益,以此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比例,使得银行可以长期稳健发展。同时应建立动态的内源资本金补充制度,如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当资本充足率低于9%时,停止发放股利。并建立将对管理层的激励与资本充足率指标挂钩的制度,这使得管理层一方面受经营和盈利指标的激励,另一方面也会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避免管理层单纯通过扩张规模来提高银行当期利润,从而获得更高的个人薪酬。

4.2资本金外部补充渠道

内源融资对资本金是长期的动态补充,而外源融资是短期内迅速提高资本金的主要途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可转债、优先股、次级债等证券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提高资本金。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由于体制原因,未能有效发挥其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并且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使得我国股票市场融资的可能性较小。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到海外市场上市是直接而又迅速的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既补充了资本金,又增加了外部约束,改善了公司治理,这会在长期内提高收益率

4.3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调整资产结构

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调整资产结构来降低资产的风险度,也是降低风险资产的重要措施。商业银行应该降低对一般企业的贷款和担保贷款等高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公用企业贷款等低风险资产比例,积极发展中间业务。确保在资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风险资产水平,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起到资本金补充的作用。

4.4发展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工具,降低资产规模

压缩资产规模,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起到补充资本金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直接压缩资产规模可能性不大,而利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可以将大量资产转出资产负债表,提高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资产规模的下降将会提高资本充足率。在日常的资本金管理中,商业银行应做好资本规划,在资产扩张、风险控制和资本金补充之间进行权衡,避免资产的过快扩张。并利用压力测试来评估经济或行业衰退、市场风险事件和流动性变化对银行风险暴露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稳健水平。同时建立监控和预警机制,设立预警点和触发点指标,当资本充足率低于预警点时就采取停止发放股利、降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等温和手段来补充资本金,当低于触发点指标时,采取其他严厉措施来补充资本金。

参考文献:

[1]俞乔.商业银行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熊继洲.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2

一、国际及国内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一)《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1987年12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在巴塞尔通过了《巴塞尔协议》,将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指标。具体指标如下:

全部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风险资产总额)×100%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总额)×100%

其中:资本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风险资产总额=表内风险资产总额+表外风险资产总额=∑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相应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

依据上面的计算指标,《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全部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新规定主要集中在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计量以及增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上。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要求/总风险加权资产≥8%

其中:总风险加权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12.5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1、改变附属资本的计算范围。在《办法》中专项准备不再计入附属资本,但同时将可转债和长期次级债务纳入附属资本。但是,长期次级债务纳入附属资本的金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2、调整了风险资产的权重。《办法》使用外部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商业银行境外债权的风险权重;取消了对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大型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优惠风险权重;取消了土地房屋产权、居住楼宇、动产物业抵押贷款的优惠风险权重。

3、计提市场风险资本。新《办法》规定交易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超过85亿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资本,并规定了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以及期权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的计算标准法。

资本充足率=(资本一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二、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金融体制不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距离。

(一)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996年没有一家达到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水平。到了1997年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有提高以外,其余三家的资本充足率水而下降。1998年***定向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从而使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甚至超过8%。但是,到了2000年各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又再次降低。一直到2004年一月,国家注资450亿美元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才有所提高。

(二)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表2)

从上表可以直观地看出,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五大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一些,但由于规模的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深发展,2003年、2004年的资本充足率居然不达标,这也给其他行一些警告。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近几年来,国家曾采取了重大措施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尽管做了不少措施,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真正资本状况仍不乐观,这就需要多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一)内部积累。商业银行能否从内部增加资本,首先要看银行的创利能力,即有没有利润。商业银行要想增加利润,有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断的创新中间业务的品种,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利润结构得到改善,从而增加内部积累;二是降低不良贷款数量。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快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加快对坏账、呆账的核销。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对信贷行为的监管,从根本上改变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从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真实资本充足率水平。

(二)外部积累。尽管内部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是还不足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更多的关注外部积累。一是国家注资。***府注资是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但不是长久之计;二是股份制改造后上市。根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三家上市银行――深发展、浦发行和民生银行正是通过上市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我国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情况的计划是:2004年建设银行上市,中国银行完成改制;2005年中国银行上市,工商银行完成改制;2006年工商银行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完成改制;2007年农行上市。在短期内,想让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是不可能的,它只能是一种长期策略。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3

一、《办法》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方法上的特点

1、改变附属资本的计算范围在2002年人民银行制定实施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将贷款损失准备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种,其中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由于专项准备是针对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应该视为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在《办法》中专项准备不再计入附属资本,但同时将可转债和长期次级债务纳入附属资本,其中长期次级债务是经银监会认可,商业银行发行的普通的、无担保的、不以银行资产为抵押或质押的,纳入附属资本的金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2、调整风险资产的权重

《办法》对于风险资产的评估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标准,调整了风险资产的权重。主要表现在《办法》借鉴新资本协议标准法,使用外部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商业银行境外债权的风险权重;取消了对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大型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优惠风险权重;严格按照1 988年资本协议认可实物抵押品,取消了土地房屋产权、居住楼字、动产物业抵押贷款的优惠风险权重;表外业务风险资产的计算,采用1 988年资本协议两次转换的方法,商业银行应将表外项目的名义本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获得等同于表内项目的风险资产,然后根据交易对象的属性确定风险权重。

3、计提市场风险资本

交易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或比例的商业银行必须单独计提市场风险资本,新《办法》规定交易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超过85亿人民币的商业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资本,并规定了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以及期权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的计算标准法。《办法》中所称的市场风险包括交易账户中受利率影响的各类金融工具及股票所涉及的风险、商业银行全部的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

二、《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影响

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来看,资本充足率=(资本一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由于《办法》一方面调高了商业银行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取消了对部分机构和资产的优惠风险权重,并在计算信用风险资本要求时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标准,使风险加权资产增加,部分银行还要对市场风险计提资本,加大了分母;另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建立在贷款损失准备足额提取的基础之上,贷款专项准备金不能计入附属资本,若不考虑通过发行可转债、长期次级债等再融资方案,分子将减小,因此《办法》实施后,在短期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由于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普遍偏低,实施新《办法》后,即使是资本充足相对较高的上市银行都很有可能面临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的合格线的尴尬局面。在上市银行公布的2003年年报中,除了2003年上市的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为10.64%,招商银行为9.49%,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刚刚超过8%,分别为8,64%和8.62%,而深发展仅为6.96%。

根据《办法》对资本净额的计算方法可以来估算一下各家银行2003年的资本净额,以及这种调整对资本净额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

从估算结果可以看到,除了民生银行于2003年2月发行了40亿的可转债,至年末已有面值20.29亿的可转债转成股票,余下19.71亿按《办法》可计入附属资本,增加了资本净额,其资本净额有所提高,其余几家银行的资本净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深发展所受的影响最大,下降31.87%。

三、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分析

《办法》之所以对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更真实的核算银行资本,衡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由于《办法》规定2007年1月1日是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这为商业银行及时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和化解风险留出了一定的时间余地,目前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要在这种新形势下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

1、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强化风险管理,增强自我积累能力

《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由于人民银行在制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时,允许国内银行无法一次提足贷款损失准备的,在2006年以前可以采取分年平均或逐年递增(递减)的方式,分年逐步提足各类准备,因此大部分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所采用的计提范围和计提方式都不甚规范。本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贷款损失准备提取较多,意味着银行的利润的减少,进而会影响到核心资本的积累,银行就可能通过会计手段来调节利润和资本充足率水平。因此只有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基础上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才是真实可信的,在各行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同时我们注意到在5家上市银行2003年的年报中,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没有划分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其余银行基本将期末贷款余额的1%作为一般准备,余下的部分作为专项准备。由于《办法》中规定只有一般准备可以计入附属资本,因此合理区分和计提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以符合它们的特性,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是很有必要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就是为了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内衡量银行业的风险资产状况最常用的指标就是不良贷款比例,近年来很多银行通过扩大分母,即大幅提升贷款余额来稀释不良贷款比例,因此不良贷款比例的降低并一定不意味着银行抗风险能力的加强,而要反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良贷款的压力还应该综合考虑贷款损失准备比例这一指标。

从表2中的数据可见,2003年除工商银行外,所有银行的贷款损失比例都比上年有所下降。因此虽然不良贷款的比例降幅很大,但银行所面临的化解不良贷款的压力还是增大了。其中工商银行2003年的贷款损失增幅较大,但是相对于7206.60亿的不良贷款来说,其覆盖率只有2.9%,是相当低的。事实上,在贷款增长的同时,贷款损失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盲目的阶段性扩张贷款,很有可能在随后的阶段中因不良贷款的比例上升而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因此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方法并不是提高资本充足率、促进银行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国内银行业应对贷款损失作合理、充分的估计,尤其是在贷款规模快速增长的时期,更有必要实施审慎的会计核算,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中的一般准备也是附属资本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专项准备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同时强化内部约束和风险管理,控制不良贷款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不仅可以加强自我积累能力,增加盈利,还可以减少专项准备,间接增加资本净额,提高资本充足率。

2、发行可转债和长期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

在《办法》颁布之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附属资本的主要来源,附属资本的比例比较低,如工商银行的附属资本只占核心资本的24.4%,而按《办法》规定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因此附属资本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符合要求的可转债和长期次级债可以计入附属资本,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扩充资本金的新途径。如民生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其转股的部分可以计入核心资本,未转股的部分可以计入附属资本,对资本充足率直接起到了拉动作用。

而对于长期次级债,在欧美日等国家其发行非常普遍,银行无论其资产规模大小,均持有相当比例的次级债务。据统计,平均每家银行持有的次级债务占其风险资产的 3.6%,在全球次级债务发行量最大的50家银行,该债务占风险资产的平均比重达到5,3%,在德国、西班牙银行平均每年发行次级债的频率超过2次。在期限安排上,次级债务多以5-11年为主。次级债务在大多数国家已经成为银行附属资本的重要来源,对银行提高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市场的约束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次级债只是在一定期限内具有资本的属性,并非银行的自有资本,最终仍需要偿还。次级债券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资本的属性,但是它却不具备核心资本的抗风险能力。按照次级债券的定义,除非银行破产或清算,次级债务不能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的经营损失,即在正常的情况下,次级债务不能用于;中销银行的坏帐。附属资本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将进行折扣,在距到期日前最后五年,每年累计折扣20%,如一笔十年期的次级债券,第六年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为100%,第七年为80%,第八年为60%,第九年为 40%,第十年为20%。因此在次级债券即将到期需要偿付的时候,银行的资本会急剧下降。

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利润分配等方式来补充资本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所受的制约因素较少,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尤其是在银行因快速扩张而暂时出现资本充足率下降无法达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发行次级债券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资本扩充方式,但主要还是补充资本的一种辅手段。

3.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风险加权资产

要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减小分母,即减少风险加权资产,也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商业银行资产的总规模;二是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选择风险权数小的资产来达到相对缩小分母的目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相对于西方商业银行而言本来就表现出业务范围单一、资产规模较小、竞争力低下的特点,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势必要拓宽业务,加大规模,那么资产总量也势必增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现实的选择就是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权数。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4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活动中,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最大。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最后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究其根源,就商业银行而言,作为贷款人放松了审慎经营原则,扩大了次级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

由此可见,严重的信用风险不仅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安全,还有可能冲击整个银行信用体系的稳健,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处理和评估,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在一定收益水平下使信用风险最小化。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内部评级系统的管理,建立全面的、高质量的信用数据库,提供更多有关损失发生时的资料,以形成有效的量化分析。在执行层面上,要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管理结构应兼顾风险控制的任务目标和以客户为中心、市场盈利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在决策层面上,商业银行要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监控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风险决策体系,坚持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在评价层面上,商业银行通过内部和外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检查,了解确认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在加强商业银行现有评估系统的同时发展***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运用外部力量加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增强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有效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商业银行要完善信用分析制度,即确定贷款质量和贷款人还本付息的能力,可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提出的6C原则,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或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特殊情况拟订一套完整的评级方案,并设立专门部门对企业进行评级。其次,商业银行要注意企业的贷前量化分析,即对贷款的企业进行各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分析预警体制,合理的分析预警体制可以帮助其有效地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小银行潜在的风险。同时,银行也应避免贷款的过度集中,尽可能分散化地选择客户,从而将信用风险进行分散,确保稳健经营。最后,商业银行要严格依法放贷,保证贷款资金的保值。

(三)调整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要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减少风险加权资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规定要对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计提资本,将表外项目通过信用系数转换为对等数量的银行贷款。一些信用转换系数较低的业务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往往是能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优良业务,并且获得的利润能转增资本金,这样商业银行能通过大力开展这些业务提高资本充足率。此外,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则可以把风险加权较高的贷款和其他资产转化为现金,降低资产方的风险水平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总额,相应地提高资本充足率。

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风险因子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将会带来市场的广化和深化,这两种情况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日趋复杂,组合市值的波动将更加明显。同时,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越来越明显化、复杂化。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理的策略来控制市场风险。

(一)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规避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回避策略即指商业银行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例如在无法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以及不可能完全自主地控制资产负债结构进而改变资金缺口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缩小资金缺口甚至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来规避利率风险。

同样,也可以通过轧平外汇头寸以避免外汇风险敞口,或利用货币、汇率互换来避免汇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散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分散策略是指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商业银行要通过确定组合管理目标、制定组合管理***策、构建证券组合、修订证券组合资产结构以及对其进行业绩评估来分散风险。例如,在债券市场中,银行应分散地投资多种债券,可使银行盈亏相抵,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总体上将缩小。对于外汇风险分散,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持有多币种外汇头寸(或黄金头寸)来实现,这样就可以用其中某些外汇汇率上升的收益来弥补某些外汇汇率下跌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转移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转移策略是指银行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这些金融衍生工具能帮助银行消化系统风险,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条转移价格风险的渠道,从而将市场价格变动导致的风险从正常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

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其列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领域。与其他风险不同,操作风险内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并且几乎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活动被有效地理解和执行。采用集权、分权相结合的职能型组织架构,在操作风险战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上实行最大限度的集权,在风险控制的具体实施上设立多个部门联合操作,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组织形式。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基层机构的管理,以其执行效果作为评价、验证管理绩效的标准,全面提升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

(二)开发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商业银行应由粗放的检查控制手段转化为细致的管理风格,即深入了解分析风险要素,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并对关键环节实行日常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制定重大风险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此外,商业银行要致力于进一步开发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用计算机代替大量简单重复的、低效率的手工操作,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硬控制。

(三)加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督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对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流程以及制约机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更要求对这些制度、流程、机制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审核。外部监管部门应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操作风险控制体系、防范机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上。同时,监管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操作风险监管标准或业务指引,帮助商业银行在管理操作风险时明确方向。监管部门还应改进监管方式,定期组织各商业银行交流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对潜在的操作风险迹象及时预警。

综上所述,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保持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要保持良好的经营理念、超前的风险意识,创建先进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处理控制提高资本充足率,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许多,蒋正***.多渠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国金融,2004(4)

3.苏春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规则[A].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4.柳永明,李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成俊.银行操作风险控制及成本收益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提高 资本充足率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只有一家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办理商业银行业务,且人民银行与财***的关系界定不明确,没有所谓的资本充足率一说。随着改革开放对银行的改革,中国逐步形成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但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一直很严峻。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8.2% 外,其余三家银行均低于巴塞尔8% 的监管标准。国家为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003年底成立中央汇金公司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本金,2005年4月为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分别达到12%、8.6% 和9.1%。

但是近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快速扩张,资本充足率却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像《巴塞尔协议Ⅲ》草案这样提高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率标准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因此,分析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寻找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对我国商业银行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资本充足率是自有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自有资本是资本充足率的分子项,对资本充足率起到正向影响作用,而作为资本充足率分母项的风险资产则起到负向作用。

(一)分子项的影响

资本充足率的分子项是银行的自有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增加自有资本就可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附属资本可以发行金融债券或可转换债券,但作用比较有限,核心资本的来源主要是发行普通股和提高留存利润。上市募股筹资是在既可以筹集大量资本又可以改善资产质量,成为提高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方式,我国自2004年以来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助推上市就大幅提升了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此外,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积累留存利润,增强内部融资额度也是增加核心资本的途径。

(二)分母项的影响

提高资本充足率,除了要提高自有资本外,还要减少加权风险资产,即减少分母项。风险加权资产根据相应的评级确定风险权重,进行加总得到。减少风险加权资产则要多开展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处理和剥离不良资产。针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我国银行业中间风险业务开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现阶段处理不良资产是重中之重。

三、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一)内部融资

上面提及的增加分子项的正向影响,提高留存利润进行内部融资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之一。相比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存在着融资规模小,注重银行的逐年积累等特点,但内部融资是增加资本金最廉价的方法,因为节省了上市融资所花费的各项成本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防止股东权益被稀释,影响股东控制权。

(二)外部融资

1.国家注资。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的,应首先考虑代表国家所有权的国家财***注资。随着近些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从财***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国家财***潜力很大,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比较大,不可能一次性补足,可以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提高 资本充足率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只有一家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办理商业银行业务,且人民银行与财***的关系界定不明确,没有所谓的资本充足率一说。随着改革开放对银行的改革,中国逐步形成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但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一直很严峻。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8.2% 外,其余三家银行均低于巴塞尔8% 的监管标准。国家为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003年底成立中央汇金公司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本金,2005年4月为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分别达到12%、8.6% 和9.1%。

但是近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快速扩张,资本充足率却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像《巴塞尔协议Ⅲ》草案这样提高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率标准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因此,分析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寻找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对我国商业银行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资本充足率是自有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自有资本是资本充足率的分子项,对资本充足率起到正向影响作用,而作为资本充足率分母项的风险资产则起到负向作用。

(一)分子项的影响

资本充足率的分子项是银行的自有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增加自有资本就可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附属资本可以发行金融债券或可转换债券,但作用比较有限,核心资本的来源主要是发行普通股和提高留存利润。上市募股筹资是在既可以筹集大量资本又可以改善资产质量,成为提高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方式,我国自2004年以来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助推上市就大幅提升了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此外,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积累留存利润,增强内部融资额度也是增加核心资本的途径。

(二)分母项的影响

提高资本充足率,除了要提高自有资本外,还要减少加权风险资产,即减少分母项。风险加权资产根据相应的评级确定风险权重,进行加总得到。减少风险加权资产则要多开展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处理和剥离不良资产。针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我国银行业中间风险业务开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现阶段处理不良资产是重中之重。

三、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一)内部融资

上面提及的增加分子项的正向影响,提高留存利润进行内部融资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之一。相比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存在着融资规模小,注重银行的逐年积累等特点,但内部融资是增加资本金最廉价的方法,因为节省了上市融资所花费的各项成本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防止股东权益被稀释,影响股东控制权。

(二)外部融资

1.国家注资。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的,应首先考虑代表国家所有权的国家财***注资。随着近些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从财***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国家财***潜力很大,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比较大,不可能一次性补足,可以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提高 资本充足率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只有一家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办理商业银行业务,且人民银行与财***的关系界定不明确,没有所谓的资本充足率一说。随着改革开放对银行的改革,中国逐步形成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但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一直很严峻。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8.2% 外,其余三家银行均低于巴塞尔8% 的监管标准。国家为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003年底成立中央汇金公司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本金,2005年4月为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分别达到12%、8.6% 和9.1%。

但是近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快速扩张,资本充足率却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像《巴塞尔协议ⅲ》草案这样提高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率标准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因此,分析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寻找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对我国商业银行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资本充足率是自有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自有资本是资本充足率的分子项,对资本充足率起到正向影响作用,而作为资本充足率分母项的风险资产则起到负向作用。

(一)分子项的影响

资本充足率的分子项是银行的自有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增加自有资本就可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附属资本可以发行金融债券或可转换债券,但作用比较有限,核心资本的来源主要是发行普通股和提高留存利润。上市募股筹资是在既可以筹集大量资本又可以改善资产质量,成为提高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方式,我国自2004年以来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助推上市就大幅提升了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此外,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积累留存利润,增强内部融资额度也是增加核心资本的途径。

(二)分母项的影响

提高资本充足率,除了要提高自有资本外,还要减少加权风险资产,即减少分母项。风险加权资产根据相应的评级确定风险权重,进行加总得到。减少风险加权资产则要多开展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处理和剥离不良资产。针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我国银行业中间风险业务开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现阶段处理不良资产是重中之重。

三、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一)内部融资

上面提及的增加分子项的正向影响,提高留存利润进行内部融资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之一。相比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存在着融资规模小,注重银行的逐年积累等特点,但内部融资是增加资本金最廉价的方法,因为节省了上市融资所花费的各项成本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防止股东权益被稀释,影响股东控制权。

(二)外部融资

1.国家注资。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的,应首先考虑代表国家所有权的国家财***注资。随着近些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从财***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国家财***潜力很大,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比较大,不可能一次性补足,可以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

2.公开上市。银行上市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没有偿还期限,不需要偿还本金,这部分资本可以相对稳定地留在银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上市融资是商业银行扩大资本规模, 特别是筹集长期、稳定资本的基本途径之一。从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成功上市到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上市,我国银行股份制改革在几年内初见成效。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获得大量充足的自有资本,2010年我国银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16家上市银行中的14家募集资金超过3400亿元,从而使资本金得到有效补充。中国银监会2011年2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大幅提升,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

3.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和可转换债券。此种方法从增加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入手,目前我国居民和企业的资金充裕,潜在购买力较大,债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可转换债券利息成本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可转换债券占附属资本的比例没有限制,银行可利用可转换债券的灵活性调整资本金。但是债券是需要到期偿付本金,定期给付利息的,因此商业银行须要合理安排债券的期限和利息。

(三)处理不良资产

由于历史制度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不良贷款余额大,造成风险资产过高,资本充足率低下。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几轮的剥离,成功将不良资产率降到一定范围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我国银行业制度不完善,加之银行本身内部制度上的缺陷,不良资产余额也不低,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 加快对之前坏账、呆账的核销,同时有必要进行深层次改革,在银行资产管理时切实建立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力求从根上改变不良贷款形成机制,从而减少风险资产数额。

参考文献:

[1]夏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09;1

[2]韩吉茂.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

[3]赵雨洁.试析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代金融》,2008;6

[4]洪菲.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现实途径.《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7

[5]郭琼琼.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提高途径.《时代金融》,2008;5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8

资本充足率已经成为一个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成为监管部门规避银行风险的关注点。一般认为,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保持一个恰当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对我国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高效稳健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收集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8-2013年度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资本充足率,使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健,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王丽琴(2012)针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建立模型分析,指出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黄宪、马理等(2005)指出资本充足率日益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与选择,一般结果为造成信用紧缩,反应在贷款行为上即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张娟(2009)提出资本充足率和商业银行风险关系密切,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能够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和破产风险。

Godlweski(2004)认为资本充足率变化与风险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提高资本充足率会使商业银行增加信贷风险。

3. 实证分析

理论认为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可以约束商业银行风险偏好选择,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增强商业银行运营与发展的安全性;也就是说,一般认为,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3.1 变量的选择和指标度量

(1) 被解释变量:不良贷款率。本文以不良贷款率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的度量指标。不良贷款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贷款余额之间的比率。

(2) 解释变量

①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其信用支持的债权人在资产遭受损失时,商业银行以自有资本承担这种损失的能力。

② 核心资本充足率。该指标是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将银行资本进一步细化是本文的创新点,进而度量银行细化后银行资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3) 控制变量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是否合理,能否为股东创造收益。该指标越高,表明银行的经营业绩更突出,盈利能力越强。

此外,本文还选取银行规模、杠杆比率、贷存比、宏观经济状况GDP作为控制变量

4.2 模型的建立

本文在综合对银行风险影响因素之后,以不良贷款率为风险衡量指标建立以下多变量回归模型:

其中,用i银行t年的不良贷款率表示其风险承担水平;表示i银行t年的资本充足水平;表示i银行t年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残差项。

对方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P-value 显著水平

CAR -0.137089 0.0797 10%

CCAR 0.208491 0.0056 1%

P-value(F-statics) 0

R-squared 0.508653

*** 4.1 对各商业银行2008-2013年度数据的估计结果

数据来源: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的商业银行年报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整理所得

4.3 实证结果分析

总体上看,虽然判定系数R-squared为0.508653,也就是该模型的契合度并不是很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的关系不大。从F统计量为零可以看出,该模型的估计结果是显著的。

资本充足率和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137089,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提高资本充足率,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1:0.137089),这与我们之前的理论所得结果一致。另外,统计量概率P值为0.0797,表示资本充足率对风险的影响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核心资本充足率较资本充足率来说和银行风险之间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和显著性――相关系数为0.208491,显著性水平为0.0056。但是本文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即在当前核心资本充足率水平,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会使得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也就是说,当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时,可能偏好风险更大的项目,以此来赚取更高的利润。

5. 结论与思考

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呈现出负相关的显著影响,即提高资本充足率,能够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而核心资本充足率则呈现出正相关的显著性影响,即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银行会偏好风险较大的信贷项目,进而增大银行风险。

在5个控制变量中,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显著因素。一方面,规模较大的银行有着充足的资金、有效的业务运营和精良的风险管理,能够对资本结构做出及时的调整以应对风险,因而风险承担水平也较高。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向好,使得市场发展有着更好的前景,因而银行面临的风险较小。

参考文献:

[1] 张娟. 资本充足率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 2009-5-1.

[2] 梁艳. 资本监管约束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2012-6-1.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实证分析

一、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一)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

一般而言,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较大,其经营实力也会更加雄厚,相应的抗风险实力会更强,这些银行会比一些小银行占有更强的弹性负债能力,赢得客户信任的机会更大,因此其开展信贷业务只需少量的自由资本;规模较大银行的破产风险很小,原因在于其自身收益与成本简单可控。与其相对,小规模的银行社会公众的信任度相对较低,造成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或者吸收了大量不良资产等问题时,其获得救济资金的能力较差,造成小银行经营业务难以持续,随之而来的是储户的挤兑风潮,严重时会发生银行倒闭。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其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呈反方向变化。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率

1969年戴维・贝勒首先提出银行资产增长的基本模型,其基本表达式是:

SG1=ΔTA/TA=ΔEC/EC

上式中,SG1表示资产增长率;TA表示总资产;ΔTA表示总资产增长量;EC表示总资本;ΔEC表示总资本增长量。

上述公式描述了银行资产增长的约束条件,总资产的增长率和总资本的增长率是相同的概念。也就是说,银行的风险资产允许不同于资本增长额,然而必须要有相同的增长率。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上市银行业的快速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各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竞争优势,扩大其业务市场,在努力扩增市场份额的同时刺激了其对于资本金的强烈需求。当银行业体制对于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缺乏相应的约束时,市场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避免会发生盲目扩张的现象,最终的结果是;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将会远远超过银行自身的资本增长速度,进而降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因此,资产增长率较快的银行即预期成长性较高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会太高。

(三)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

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的表达式: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它代表银行的盈利水平,反映银行资产的获利能力。银行资产收益率高,这就说明了银行资产的获利水平较高,反映了银行经营效率较高。依据公司财务理论,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会随着业务规模的加速扩张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吸收最便捷,最低成本的资本金,这其中最优质的资产就是公司每年的留存收益,之后才会考虑进行外部融资。同理,我国银行业的快速扩张所需要的资本来源首先会是银行内部的留存收益,其次才是同业拆借,目前我国银行业股利支付比例普遍不高,净利润的高低决定了银行内源融资的比例。因此,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正比于其资产收益率。留存收益比例较高的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以留存收益增加资本金,大大提升其资本充足率。因此,资本收益高的上市银行会有更好的资本充足率。

(四)上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在我国评价一个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就是不良贷款率。较高的不良贷款率,表明商业银行产生坏账的几率非常高,回收风险资产的可能性较小;当不良贷款率较低时,表明商业银行的风险较小,贷款损失的可能性较低。当分析不良资产如何影响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时,不良资产和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表面上没有明显关系,然而,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例如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规定,不良资产禁止计入商业银行资本金中,而资本净额中必须剔除未提足部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冲减商业银行的资本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损耗来自于一定程度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的权重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良贷款率和资产充足率成方向变化。

(五)上市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比率

商业银行在的固定资产反映了银行可以对外担保r值的大小。一般来说,银行的信用强弱和银行的固定资产相关联,银行的固定资产越多,信用越高,其产生违约的概率越小;对外担保能力较强,其获得外债达到扩大银行自身资产规模的能力越强,这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产生负面影响。

(六)上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

所谓的存贷比指的是贷款总额和存款的比值,它能够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侧面反映出商业银行的扩张速度,存贷比能够双向影响资本充足率。单纯从银行盈利层面考虑,存贷比越高越好,毕竟存款需要利息,当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多,贷款较少,这就回造成银行的资本成本较高,降低银行收入,其盈利能力降低。反之,假如存贷比例上升,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促使增加银行资本,进而增加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行作为存贷机构必要的资本用来支付客户的现金支取必不可少,银行从风险的层面考虑,必须预留一定量的库存现金,当存贷比太高,这部分资金必然减少,当出现挤兑时,可能出现支付危机,对银行和本地区经济造成较大危险,因此,银行存贷比也不能太高。我国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存贷比的最高比例为75%,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的盲目过度扩张。从该层面来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对资本充足率起反作用。

三、实证研究

(一)变量的选取

对于变量的选取,采用资本充足率为解释变量,用Y表示,总资产(X1)、总资产增长率(X2)、资产收益率(X3)和不良贷款率(X4)作为解释变量,并且选取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用总资产增长率来代表商业银行的成长性,对于成长性较强的企业而言,它们自身的负债要求也就相对来说较高,表现在在资本充足性上就是两者之间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当总资产一定时,那就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两者之间应该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数额中的大小,它和资本充足率之间应该呈负相关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用8家股份制银行2012~2016年间连续5年财务报表的历史数据,运用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采取的量模型为:Yi=β0+β1LnX1i+β2X2i+β3X3i+β4X4i+μ。

(三)回归结果

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计量方程的表达式为Y=-0.123582LnX1-0.045672X2+12.49663X3+0.129165X4

t:(2.115645)(2.690123)C(5.190143)(1.96745)

四、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计量模型得出的结果,本文针对总资产、总资产增长率、资产收益率和不良贷款率进行进一步分析。具体如下:

(一)总资产分析

由最终计量方程式可以看出,总资产的系数为小于0的值,且其对资本的影响显著,这也正应证了新资本协议中的对于规模越大、声誉越好的银行,监管当局应适度降低审查和监管力度。同样监管当局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应制定不同的监管***策,做到最优化监管。

(二)总资产增长率监管

有分析结果可知总资产增长率与资本充足率呈负相关关系。针对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追求规模庞大和快速成长成为股份制银行的发展目标,然而这就使得其面临的风险资产剧增,要远远高于其资本规模的增长速度,因而本文的实证结果现实两者的负相关关系。

(三)资产收益率分析

在本文模型的分析中,资本充足率与资产收益率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且正相关显著。衡量银行盈利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资产收益率,因此银行为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需要注重资产的合理安排,尽量提高资产收益率。同时应该注意到,由于中间业务在我国股份制银行业务中所占比例较小,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不成熟,较低的效率严重拉低了资产收益水平,造成资本充足率的低水平状态。

(四)不良贷款分析

计量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不良贷款率的系数为负值,这看上去与理论相违背,但实质上正好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黄金发展时期应当为这个世纪前十年,房地产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银行业贷款业务也蒸蒸日上,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房地产业已不在是黄金行业,因此我国银行业的很多贷款成为了不良贷款,导致了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普遍不重视不良贷款的清理工作,但是如若进行清理工作,必将导致利润中很大一部分用来消除呆账,资本充足率必然下降。

五、对策与建议

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和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本文就如何促进银行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本文认为通过监管层面和银行自身层面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而言,在监管方面,应当继续加强资本监管,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市场约束机制的软实力;在银行自身层面,应当及时清理坏账,定期检查,降低不良资产风险,合理分配资产,提升资产收益率。

参考文献

[1]徐健.中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旬刊,2013(32).

[2]赵圆圆,董继刚.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53-54.

[3]徐健.中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 2014.

[4]张瑞稳,何娜娜.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5):71-75.

银行资本充足率篇10

中***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了与Ayuso类似的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持有资本成本的各期折现期望的最小值来确定各期持有成本的大小。而银行资本的成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持有资本的成本,第二部分为资本调整的成本,第三部分为资本不足可能产生的监管惩罚。因此可以得到的资本最优持有水平的公式为:

其中,Kt为第t期的资本量,It为t期调整资本量,α代表持有资本的成本,γ代表资本不足可能产生的惩罚成本,δ为资本调整成本,Costt为第t期银行持有一定量资本的总成本。

求最优解,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其中,(Kt-Kt-1)为实际资本水平与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水平的差,也称之为资本缓冲或者超额资本。

根据该模型的结果,将模型初步设定为:

其中,Bufi,t表示第i个银行在t期的超额资本充足率,Bufi,t-1表示第i个银行在t-1期的超额资本充足率,Xit,表示其他与资本充足率相关的控制变量。

被解释变量指标的选取。被解释变量的指标选为超额资本充足率,超额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不仅是上述理论的被解释变量,同时也表示银行在不受监管约束下持有的超额资本,用以增加投资者信心、应对监管压力以及在未来面临有利机会时扩大投资。因此,超额资本可以反应资本充足率的周期性效应。超额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的使用还要考虑到监管要求的最低水平。

解释变量的指标选取。经济周期。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选取GDP产出缺口、GDP增长率来代表经济周期指标。其中GDP产出缺口是应用HP滤波方法将2006-2013年的GDP总量分解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其中的趋势成分为潜在GDP产出,而周期成分即为GDP产出缺口。经济周期变量cycle是我们主要考察的变量。

控制变量的指标选取。控制变量的选取主要考虑到超额资本的影响。因为资产规模――Asset,一般来说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比较高。银行盈利能力――Roa,同样,银行的盈利能力应该与资本充足率成正比的。不良贷款率――Npl。不良贷款率如果比较高的话,就会影响银行的贷款收回,因此,资本充足率会降低。核心资本充足率――Tlrat,在提到资本充足率,人们往往以核心资本充足率来表示,由于核心资本充足率高,资本充足率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本文选取核心资本充足率作为控制变量之一。附属资本净额――NSCPT,这个指标并不常被用做研究,但是该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心或一级资本数量。 四、实证研究

建立模型:

其中, Gdpcycle表示GDP产出缺口,Gdprate表示经济增长率,Roa表示资产收益率, Asset表示资产总额,Tlrat 代表核心资本充足率,Nscpt代表附属资本净额,Npl代表不良资产贷款率,Bufi,t-1 表示上一期的资本充足率。

序列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可见各指标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数列是平稳的。

用H(Redundant Fixed Effects Tests)检验和F检验来验证是选择混合回归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或者是个体随进效应模型。H检验的结果表明,拒绝原假设(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即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个体随机效应模型。F检验――混合回归模型or个体固定效应模型。F检验的结果表明,接受原假设(混合回归模型),即混合回归模型优于个体固定效应。因此,本模型采用混合回归模型。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效应结果如下:

该表显示无论经济周期指标选取GDP产出缺口还是GDP增长率,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且方向显著。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资本充足率与GDP缺口、GDP增长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表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具有同周期性。并且,资产规模Asset、资产收益率ROA、核心资本充足率Tlrat、附属资本净额Nscpt等与超额资本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大银行和盈利能力强的银行资本充足率率水平较高。不良贷款率Npl与被解释变量成负相关。那么银行可以据此调整资本充足率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银行资本充足率10篇

学习

君联资本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君联资本10篇,内容包括君联资本投入多少钱,君联资本最新***策。康毅判断,在这样一个资本与行业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优秀的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整合,强者恒强。而另一些有创新的企业和业务模式收到资本的支持后也更有机会脱颖

学习

班主任期中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期中总结,内容包括班主任年级工作总结范文8篇,有关期中班主任工作总结集合8篇。回首这半学期的工作,我和学生们都努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做一总结,以便积累经验,改正缺点。

学习

开幕式活动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开幕式活动总结,内容包括活动开幕讲话稿7篇范文,北京冬奥开幕式总结。心系三农,农满财院,追随着开幕式的脚步,浓浓的三农情在财院逐渐升温,夏天的炙热也抵挡不住关注三农的火热情怀。三农***片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其他活动也将陆

学习

权益资本成本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权益资本成本10篇,内容包括权益资金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权益资本成本公式。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一、引言20世纪末以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地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全球经济环境不够稳定的

学习

资本金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资本金10篇,内容包括资本金的补充资料,资本金来源有哪些项目。而资金成本,属于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有的范畴。“所谓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措和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筹资费和各种形式的占用费等,是将盈利和资金的一部分支付

学习

可编程控制器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可编程控制器10篇,内容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入门教程书籍,可编程时间控制器。继电器广泛应用在机械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学习

总经理竞聘报告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总经理竞聘报告,内容包括总经理竞聘理由范文100字,总经理竞聘述职报告。我叫XX,目前是市分行信贷部的一名信贷员,我竞聘的岗位是市分行风险合规部总经理助理一职。今天是我入行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行内的竞聘,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学习

语文信息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信息论文,内容包括语文毕业论文大全,语文的论文1000字。(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专业,所涉猎的科目与信息十分的广泛,并且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比一

学习

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局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集锦9篇,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任职后,我把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制度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共完善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12项。《督促检查工作

学习

健身调查报告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健身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健身饮食调查报告,健身运动调查报告。镜头一:万校长是某农村中学的校长,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在校长的岗位上干了十几年了。平常工作中他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可是最近几年一到过暑假的时候万校长的烦恼就来了

学习

学籍档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学籍档案10篇,内容包括学籍档案个人介绍,学籍保留汇总表。高职学籍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为骨干校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支撑数据,学籍档案是在学籍管理过程中生成的,这些学籍档案材料要求教务工作人员认真收

学习

资本积累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资本积累10篇,内容包括资本积累的真实案例,资本积累过程怎么写。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概述1.1马克思简单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第一部分,属于马克思《资本论》第七篇的第一章。马

学习

研发费用资本化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研发费用资本化10篇,内容包括研发费用资本化及案例研究,研发费用资本化账务处理。现阶段,我国并未将研究开发费用分为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而是笼统的作为开发费用,并将其在发生当期确认为期间费用,这很好的遵从了稳健性原则。但

学习

资本家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资本家10篇,内容包括资本家成长经历,资本家的故事推荐。其实,他们不应当挂笔。从“资本家”解雇“知本家”这一现象中,有更多的话要说。其中,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这个古老的话题。社会上有三种资源:***治资源、经济资

学习

君联资本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君联资本10篇,内容包括君联资本投入多少钱,君联资本最新***策。康毅判断,在这样一个资本与行业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优秀的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整合,强者恒强。而另一些有创新的企业和业务模式收到资本的支持后也更有机会脱颖

学习

权益资本成本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权益资本成本10篇,内容包括权益资金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权益资本成本公式。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一、引言20世纪末以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地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全球经济环境不够稳定的

学习

资本金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资本金10篇,内容包括资本金的补充资料,资本金来源有哪些项目。而资金成本,属于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有的范畴。“所谓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措和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筹资费和各种形式的占用费等,是将盈利和资金的一部分支付

学习

银行中间业务论文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中间业务论文,内容包括银行经营与发展论文题目,银行中间业务论文答辩。一、股份制改造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一)股份制改造促进商业银行内部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财、物、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全

学习

银行新员工年终工作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新员工年终工作,内容包括银行员工最新工作总结,银行员工的年终总结。3、群策群力,挖掘存款源安排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周山华专攻市场营销,有效充实公存力量。同时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并制定出奖励办法,有力地激发了员工拉存款

学习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贷款季度总结,内容包括银行贷款汇报总结,银行贷款业务的年度工作总结。“今年二季度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增速均超过15%,虽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92个和2.9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反映出银行业

学习

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惠农业务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银行惠农业务采取的措施,银行支行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是强化对改制工作的协调推动。全面改制工作启动后,面对系统上下的“坐等观望”和畏难情绪,面对全系统几十家风险高、困难多的机构和200

学习

建设银行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建设银行10篇,内容包括建设银行百科知识,建设银行成功要素。村镇银行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发起人商业性质浓厚按照银监会的规定,农村村镇银行主要发起人都是银行机构,在截止到目前已成立的36家村镇银行中,除6家银行机构持股比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