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矿产篇1
2013年9月,国家***、***联合下发通知,同意10个园区为第四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所谓“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形象化比喻,指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信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中,提取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
开发“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废弃资源一直被视为朝阳产业。有人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建设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将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废物循环利用产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但这还远远不够。
垃圾变“矿产” 企业看好
华新绿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市8家具有汽车拆解回收资质的公司之一。公司董事长张***向《中国经济周刊》详细介绍了该公司的业务模式,即将报废汽车和电子垃圾回收进行拆解,然后进行彻底破碎,将报废车辆中所具有的铁、有色金属、塑料、铜等不同物质分开。同时,拆解过程中仍完整可用的零配件将被二次销售。
张***向《中国经济周刊》晒了企业的“账单”,以北京出租车所采用的现代伊兰特车型为例,拆解一吨报废车辆所得废铁约为800公斤,以市价一吨废铁1600元计算,收入约为1200多元。此外,一吨报废车辆中废铜废铝的售价总额可达200元。通常情况下,拆解后的二手零配件平均销售收入为1500元。因此,拆解一吨报废车辆的毛收入约为2900元。除去收购成本(2200元)、税费及其他人工费用,拆解一吨报废车辆的净利约为200元至300元。
事实上,张***的汽车拆解回收生意仅仅进行了不到3年,作为由IT产业跨界至城市矿产开发的实践者,他对行业发展十分看好。
“目前,(公司)月均拆解量已保持在1600吨。二手配件销售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张***高兴地表示。
同样得到市场认可而进入规模生产的另一个主要“城市矿产”是城市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新方向。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列入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重点。目前,包括中国建材集团、金隅集团和海螺水泥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在不同程度上建成运营了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生产线。
瑞士豪瑞集团中国区总裁、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该公司目前正试***通过利用协同处理技术,建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生产线。2013年底,在华新的40多个水泥工厂中,投产和筹建的项目将达到30个。
中国科学院环境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研究所闫大海博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协同处理技术是发掘城市矿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协同处置废弃物而产生的飞灰和热能,对于水泥生产过程本身是一种“省燃料、省原料的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的生产成本。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可燃废物对燃料和原料的应用替代比例分别达20%和30%。此外,水泥厂还有部分废物处置费收益。
缺乏“游戏规则” ***府需“给力”
根据***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产值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城市矿产的开发和利用被称为“静脉产业”或第四产业,但在宋国君看来,我国“城市矿产”的发展还远未达到产业化阶段,推动“城市矿产”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不能仅靠市场。
宋国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阻碍城市矿产实现产业化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策缺失。从源头上看,整个体制缺乏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和支持***策。传统的城市废弃物处理体系束缚了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收、分类、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的无序。更重要的是,我国国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日本和欧盟都已经走在了产业发展的前列,但是二者选择了不同的路径,日本以精细化处理为主,对每种金属、每种塑料,甚至每个元件都能进行分类;而在欧盟,尤其是德国,则是以集中粗加工为主,不如日本精细,但是效率更高。“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其背后都有非常健全的法律和***策支持,而在我国,环保企业享受到的***策支持太少,法律对社会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很弱。长此以往,不仅是对资源极大的浪费,是对环境极大的破坏,对于环保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美共有约5.6万家公私企业涉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行业,创造就业岗位达110万个,每年的毛销售额高达2360亿美元。而在我国,很多城市矿产要么被填埋焚烧,要么被小作坊粗放处理造成二次污染,最终流到正规环保企业的少之又少。
“目前我们所谓的拾荒者,不存在劳动保障、不存在职业尊严,实际上并不能够称之为就业。”宋国君表示,根据他的研究,台湾通过发展“城市矿产”带动就业的做法非常成功。通过从源头上设立垃圾分类处理厂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可以肯定的是,不存在资金(短缺),不存在技术(落后)的原因。”宋国君认为,现实的困境在于,推行垃圾分类会直接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例如城市环卫部门及垃圾处理厂。
城市矿产篇2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
开发“城市矿产”指的是把垃圾资源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国内矿产资源不足,重要矿产对外依赖度高。同时,我国已进入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和工程机械的报废高峰期,“城市矿产”的储量逐年增长。开发“城市矿产”是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举措。
可喜的是,我国“城市矿产”开发示范基地已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已建成3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但在今年“两会”上,全国***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副***姚爱兴指出,近年来,“城市矿产”开发仍然困难重重,可再生资源整合利用乏力。他建议,应大力支持“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垃圾中寻找“富矿”。
一面垃圾,一面宝藏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介绍:“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和消费大国,每年大量的电子产品和汽车等机械被废弃。这些令人头疼的城市垃圾却蕴含着丰富的再生资源,利用价值丝毫不亚于原生矿产资源。”
华新绿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市8家具有汽车拆解回收资质的公司之一。公司董事长张***晒了企业的“账单”,以北京出租车所采用的现代伊兰特车型为例,拆解一吨报废车辆所得废铁约为800公斤,以市价一吨废铁1600元计算,收入1200多元。此外,一吨报废车辆中废铜废铝的售价总额可达200元。通常情况下,拆解后的二手零配件平均销售收入为1500元。因此,拆解一吨报废车辆的毛收入约为2900元。除去收购成本2200元、税费及其他人工费用,拆解一吨报废车辆的净利约为200元至300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2年的《回收——化电子垃圾为资源》报告推测:每吨线路板约含200克黄金,而金矿石的平均品位只有每吨5克。这意味着,同样是一吨量,电子垃圾的“含金量”是金矿石的40倍。另一项研究表明,一部废手机的内件里包含多种有价值的材料,包括0.01%的黄金,20%至25%的铜,40%至50%的可再生塑料。按我国每年废弃1亿部手机估算,这些废旧手机总重达1万吨,若回收处理,将能提取出1500公斤黄金、100万公斤铜、3万公斤银。
由于城市垃圾能够变废为宝,处理城市垃圾的产业正在逐渐兴起。目前,国家已先后批准了3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吸引了大批规模化企业入驻。
“金山”诱人难开发
有人形容我国现在的“城市矿产”开发还只是“毛毛雨”,远不及发达国家的回收利用水平。就电池来说,我国电池年消费量超过80亿块,但回收利用率不足5%。此外,由于操作不当甚至会在回收利用中造成二次污染。造成该现状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回收渠道不畅、固废生产和回收利用基本脱节以及相关技术支撑不成熟。
回收渠道尚缺商业模式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准入门槛偏低,普遍存在‘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现象,市场层次较低,导致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加工方式落后、二次污染严重、市场交易混乱,严重阻碍了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北京赛迪顾问城市投融资部总经理徐锟介绍道。
赛迪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至400亿美元,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尚未回收利用。
针对上述现象,姚爱兴指出,当前“城市矿产”开发整体规划缺失,回收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导致回收渠道不畅,特别是家庭废旧商品回收难度较大。以宁夏亿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公司为例,该公司年处理50万台电子废弃物项目建成投产后,面临电子废弃物保有量不足的问题。大量非法拆解企业和小作坊形成地下产业链,相当比例的城市废弃物回收渠道被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占据,非法小作坊式生产遍地开花,正规处理企业却难以获得这些资源。
有数据显示,我国有将近1800万人从事废弃物回收,然而,从事拆解的正规企业只有一百多家。据了解,我国80%的废旧家电都流向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商小贩手中,只有20%进入了正规拆解企业的拆解线。
固废生产和回收利用
基本脱节
除了回收渠道不通畅,“城市矿产”回收的难度还体现在产品的分散性和混合型上,从而导致“城市圹产”的生产和回收基本脱节。
“城市矿产”与原生矿不同,后者经过上百年的开发经验积累,在选矿、采矿和环境处理方面都有了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虽然地下矿产可能有伴生矿,但一般有主导产品。“城市矿产”却往往品种繁多,不同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再生资源。比如,汽车里有金属、橡胶、塑料、玻璃等。
此外,一些“城市矿产”则是合成出产品容易,要分离却很难,而不分离价值又不大。据了解,台湾有规定,每开发一个新产品,必须注明产品报废以后怎么回收利用,如果不注明就不允许投入市场。
但绿色生产力基金会董事长林志森则表示,台湾绿色产品设计***策推进得并不快,因为掌握设计技术的从业者如果没有十成把握,也不敢贸然对产品做改变,“***府这方面很难下功夫。”
“我们的生产和回收利用基本是脱节的。”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爱国说。且不说产品在生产时没有考虑如何回收利用,因为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即使是同样一种产品也很难聚集起来回收利用。
技术开发能力薄弱
另一个迫切需要改进的是技术问题。资金投入少、技术开发能力弱,导致废旧物资加工处理工艺落后,技术及装备水平极低,一些与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相伴的污染物未能妥善处理。
姚爱兴在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进行调研后发现,由于技术装备落后、产业链较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度不高,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如部分有色金属企业仅具有回收铅、锌、铜等几种金属元素的实力,对伴生稀土元素等则没有实力回收,只能进入废渣、废液中,造成二次流失。
“大部分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还十分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甚远。”徐锟说,“‘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发展是一个交叉领域建设项目,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替代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我国还不是很成熟,应用难度较大。”
此外,企业在面临技术瓶颈的同时,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少、赋税重、市场拓展难等一系列生存问题。
开发“城市矿产”
需***策扶持
根据***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产值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但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看来,我国“城市矿产”的发展还远未达到产业化阶段,推动“城市矿产”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不能仅靠市场,更需要***策扶持。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将率先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姚爱兴建议,一方面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网点、交易市场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另一方面建立以社区回收网点为基础的回收网络,并按照废物回收、拆解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三大系统建立社会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其次,有专家呼吁国家出台电子废物经营许可制度,规范收集和处理行为。在坚决取缔个体加工处理废旧家电的基础上,做到有资质地分散回收、集中处理。
城市矿产篇3
一、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开发城市矿产,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0年,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国家***,***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确定为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之一。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在全国建设50个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示范基地管委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国家财******策的支持下,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短短4年时间,城市矿产由认知到形成共识,由理念变为行动,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矿产发展的多种模式,尤其是在创新基于市场的营销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再生资源由过去无序回收,粗放拆解,简单加工,低值利用,向有序回收,工厂化流程化拆减,精深加工,高值利用转变。引进消化吸收并自主开发和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和装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环境状况显著改善,提高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涌现一批优势产业园区,骨干和龙头企业。
再生资源利用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仅前三批2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回收量,就达到了2400万吨,价值1100亿元。资源再生利用向着集约化,集聚化,规范化,清洁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开发城市矿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更高极点,更宽领域,更大平台上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发展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对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有益探索。
开发城市矿产,是破解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矿产资源有限,但循环利用无限,经济越发达,发展水平越高,废物产生量就越大,资源累计量就越大。城市废物是不竭的矿产资源。与天然矿产开发相比,经济价值更高,生态效益更好,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必须走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
开发城市矿产,是化解环境风险的有效途径。废弃资源,特别是电子垃圾,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由于回收拆解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循环利用如果不注意解决环境问题,也会带来二次污染。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依靠科技循环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效化解环境风险。
开发城市矿产是扩大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渠道之一。资源再生利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城市矿产,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借鉴国际经验,创新发展思路,推动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
日本是一个没有矿产资源的国家,但是他们通过开发城市矿山,建设循环型社会,由一个资源小国变成了资源的大国,像金、银、铟和铅,这些金属基本上已经占到了世界储量的前列,到目前为止有的已经达到了世界的第一位。
我们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约束日益突出,重要矿产的对外依存度,快速的上升,发展面临的资源供给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解决中国的资源问题。所以我们引进了城市矿产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城市矿产,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更加丰富。组织了城市矿产,我们借鉴了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发城市矿产的经验,组织了示范基地的建设,提出了七化的目标要求,并给予财***资金的支持。这几年,不仅示范基地按照要求在实施,而且带动了更多的资源再生利用的企业,向这个方向迈进。
特别是像格林美在高起点上,建设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在某些方面的技术,已经居世界领先水平。基地建设达到了国际同类园区的水准,连日本的一些专家学者到他那里去参观,都对他们大加赞赏。能够做到循环有效益,循环无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城市矿产开发潜力巨大,是可持续的朝阳产业。
从发达国家看,目前美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达2400亿美元,为全美提供了110多万个就业岗位。日本再生资源产生量规模高达3500亿美元,据预测到2030年,全国再生资源供应量所占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这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我国情况看,目前我国每年回收处理废旧家电,也就是我们讲的四机一脑,4000多万台,年更新手机上亿部,***要求今年就要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600万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再生资源蓄积量将大幅上升,城市矿产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开发城市矿产,创造绿色财富,前景广阔,任重道远,是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体制和机制障碍。在看到示范取得成效的同时,还要看到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自身发展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问题。既有长期累积的问题,也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产业发展同质化,回收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激励***策不到位,技术创新能力弱,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不规范,标准标识缺失,融资渠道不畅,平台建设滞后,人才缺乏,协调机制,尚未形成等等。很多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示范基地建设和发展城市矿产,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内生动力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四、加强***策研究,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是协会的重要职责,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策研究,推动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相关鼓励***策的出台。
总结典型模式,制作案例,加大推广力度。
会同有关机构研究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矿产信息物流交流平台,搭建城市矿产协同创新平台。
城市矿产篇4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文化产业
中***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30-02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城市发展,应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只有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才能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庆阳作为新兴的资源型城市,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工业的带动下,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与利用给城市化进程中的庆阳带来了许多弊端,比如:耕地减少、环境恶化。文化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庆阳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加强庆阳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庆阳市的文化品位,对于庆阳地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庆阳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
庆阳地区是油、煤、气俱全的大型综合性资源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勘探表明,庆阳境内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37%。煤炭资源预测储量2 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6.4%,占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11.8%,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23%。其中,千米以上的预测储量190亿吨,煤层气预测资源量13 588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0%。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查明煤炭资源量达到103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已查明煤炭资源量的2.03%,占全国已查明煤炭资源量的0.79%。
二、庆阳城市文化简介
庆阳是一座历史文化比较厚重的城市。受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的影响,庆阳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陇东文化。庆阳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绚丽多彩。在近年非物质文化的整理和申报热潮中,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庆阳香包刺绣、剪纸、窑洞营造技艺等五项民间艺术已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城市文化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关系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对于城市而言,它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对于文化而言,它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而产生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也可以创造城市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和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对市民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城市文化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发展已经不仅仅在于经济的繁荣,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建设。文化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一座城市要提高其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1.城市文化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首先,城市文化的发展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开放的城市文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城市通过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最后,良好的城市文化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减少犯罪。
2.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人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直接决定城市的品位。而文化对人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城市文化有利于市民文明习惯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城市市民自身的素质,陶冶市民情操,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素养、文化品位和生活修养,有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凝聚作用,有助于城市居民形成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城市居民积极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
3.城市文化有利于实现建设“生态城市 ”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是庆阳市在发展资源型城市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庆阳作为资源型城市,其主要产业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产业。能源开采、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突出矛盾。在陇东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把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寻求“资源—环境—经济”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需要通过文化的渗透作用,改变市民观念,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模式。
四、提升庆阳的城市文化品味的建议
(一)繁荣香包文化产业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充分发掘民俗文化,让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以庆阳香包刺绣为重点的民俗文化产业,是庆阳文化产业一张富有特色的名片。近年来,庆阳香包节将文化与经济融合,使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目前,全市有十万多人从事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市民的文化生活,将传统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相结合,文化活动和经贸活动相结合,加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及家庭文化建设,结合节日庆典和围绕区委、区***府中心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和老年文化活动,提高高民的参与积极性。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促进庆阳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城市矿产篇5
关键词:矿业城市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统计,目前我国有四百多座矿业型城市(城镇),这些矿业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但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城矿关系不顺、部分矿工生活困难则是其面临的共同困境。如何在社会经济分化组合的格局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确立在区域甚至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及目标是每个矿业型城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矿业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通常把采矿及其相关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这是矿业型城市发展初期体现在产业结构上的一般规律,但当经济和城市发展到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时,就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矿业实施升级改造。矿业型城市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产业层次,要注意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
一是矿业型城市的***府。***府是矿业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主导,***府部门要制定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支持科技研究,发挥协调作用,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的结合。在重视科技投入,支持高新技术项目的科技攻关的同时,***府更要下大力气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品的水平和质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企业。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要利用财***、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优势。
二、摒弃单一模式,培育新兴产业
矿业型城市在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最常见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矿业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单一且超重型化,产业链条短,产业间横向协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二是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经济体系封闭单一。矿业城市大多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区位条件差,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处理以上问题时,***府应发挥主导性作用,加强***府对产业转型的规划与引导,加强对规划的科学论证、执行与监督检查。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矿业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矿业型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潜在优势,使经济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兴产业,主要靠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尤其是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相关多元化战略可以将已有的专门技能和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结合起来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矿业型城市必须转换生产要素的利用结构,由单一的矿产资源转为多元化的生产要素资源,在矿产资源枯竭前尽可能开发利用劳动力、人力资本、资金、技术、信息等可再生资源,实现要素利用结构的升级,为矿业型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的要素基础。
三、实施深加工战略,适当延长产业链
矿业型城市以往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大多数矿山生产设备、采掘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竞争无序,资源的集约化合理利用尤为不足。很多矿产的采、选、冶“三率”指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不足,以原矿产品为主,深度开发不够,尤其是优势矿产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基本没有,严重制约、阻碍了矿业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矿业型城市要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加工工艺水平和矿产品深加工能力,开展“三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尽快扭转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资源开发模式,弥补深加工产品短缺的不足。同时,要注意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偏短的问题,改变以前只对资源初级利用的状况,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转变矿业型城市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向纵深发展。
四、拓展以城带乡的发展之路
矿业型城市应把农村产业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随着财***收入的增长,矿业型城市应调整财***支出结构,保持财***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利用财***资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重点支持一批农村加工骨干企业以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还要通过采取税收优惠、财***贴息等措施鼓励社会其他力量进入农业农村发展领域。
在支持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矿业型城市还须逐步加大公共财***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扎实稳步推进乡村道路、清洁饮用水、水利灌溉系统、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防***、基础教育等农村和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型城市大多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方式,通过易地扶贫及劳务输出、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工作。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
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不仅能增强矿业城市的经济实力、带来城市就业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提高,而且能改善产业结构、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矿业型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尤为滞后,这为矿业型城市发展非公经济及其以非公经济特征的第三产业提供了可能与机会。
矿业型城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除提供优惠***策支持、搞好服务外,还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按照市场规律特别是企业成长规律的要求,引导企业加快创新和改革。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到了一个转折时期,必须加大非公有制经济质的提升力度,使其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入质与量兼顾的、有机统一的新阶段。
六、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二次资源
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其特点是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低度开采,高度利用,低量排放的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和能源利用和谐有序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是解决中国矿产资源危机、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矿业型城市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废石尾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解决矿产资源危机和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城市拥有大量的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煤矸石、废旧金属、废水等。近年来,我国在粉煤灰、煤矸石及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已形成煤矸石发电、制砖,粉煤灰制水泥等新型产业,一些矿业城市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已达到100%。
矿业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推动节能减排,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矿业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还要坚持抓好环保工作,实施废水、废气、废渣的环保治理和尾矿库、采空区复垦。建议国家出台对“三废” 治理,尤其是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等补贴和减免的具体扶持***策。
参考文献:
①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②孙雅静. 矿业城市转型模式的国际比较[J]. 开放导报,2004(1):96―99
③王亚飞. 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对策探讨[J].中国矿业,2008(7):25―27
④汪安佑. 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4(4):7―11
⑤朱训.21世纪中国矿业城市形势与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矿业,2002(1):1―5
⑥刘纯彬,张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
⑦熊刚.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中国环保产业,2004(1):14―15
⑧董锁成等.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5):12―17
城市矿产篇6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森工、石油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阜新、石嘴山、大兴安岭、黄石等42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已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现有的8000多座矿山中,400多座资源枯竭,2/3已进入“中老年期”,正在加速枯竭进程。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解决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特点
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兴衰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全国现有资源型城市(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8座,占全国地级市236座的33.05%,地级区盟8座;县级市98座,占全国县级市427座的22,95%;市属县级区26座,县城180座,占全国县级行***区划单位1682个的10.7%,建制镇36座。按工业类型划分,依次为煤炭149座,有色金属81座,建材及非金属54座,黑色金属38座,黄金37座,化工28座,油气25座,综合型(2种以上)资源城市14座。资源型城市不但制约着矿业的兴衰,而且它在城市中占有较高比重,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对全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可以分为老年期资源型城市(约54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2.68%),中年期资源型城市(约290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68.07%)和幼年期资源型城市(约82座,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9.25%)。老年期资源城市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经济衰退,结构调整转产就业压力加大,环境问题突出,困难较多,亟待给予***策扶植或经济救助。不可否认,资源枯竭型城市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创下了辉煌业绩。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资源性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每况愈下的被动状态,诸多社会矛盾相继而来,严重制约了这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经济必然随着资源的耗竭而衰退
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等;二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可燃矿物资源,以及黑色、有色、非金属矿等非可燃矿物资源。而我国绝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从资源本身来看,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耗竭性,决定了矿业经济必然随着资源的耗竭而衰退。所有矿业城市都有资源枯竭的问题,矿业城市年龄越大,资源枯竭问题越突出。这是矿业城市最大的特点,完全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
3 从体制上看,我国的矿业城市基本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中国1952~1990年间进行的是一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在国家这种工业投资***策方针指导下,带动了资源勘探开发统一大会战,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矿区,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形成以开发区域优势矿产资源为背景的格局,建立起如鞍钢、大庆、六盘水、平顶山、铜陵等大型资源型城市基地,以及10,879座国有大中型矿山和227,854个乡镇、集体矿山企业。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把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中西部,而把加工工业发展的重点摆在东部沿海地区,矿山只是作为国家投资、为国家或区外输出资源的场所,粗放型开采,求产量不注重综合利用,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初级矿产品被全部或部分指令性低价调出,大多数矿业城市初加工或深加工产业得不到更大发展,形成采掘型矿业城市。
二、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 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矿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的地域性集中,导致各种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性推进。在矿城建设初期的从业劳动人口构成中,除了属于城市人口的矿业技术工人、转业***人外,大量的半城市化的“亦工亦农”人口比例较大,包括大量民工、当地农牧民和部分职工家属。城市基本人口虽较大,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高农村人口”的构成又暴露出了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2 畸形的高工业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不是从传统农耕业或采掘业向制造业、社会服务业转化,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而是以工矿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对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假象。受资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中根本没有考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矿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不同之处。
3 复杂的地矿关系
国有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主体,也是地方财***收入的主渠道。但从生产和服务职能上看,企业与***府具有明显差别。过去矿业企业办社会非常严重,也很普遍。“机关求大,职能求全,级别求高,队伍求多”的“全能式”企业体制,难免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和***府职能不畅等弊端。由于***府的财***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到矿山开采后期,矛盾更加尖锐,财***收入锐减,经济大幅度下滑。伴随资源的枯竭,围绕企业改制后的下岗职工安置、企业办社会的包袱等问题,企业与城市***府的矛盾就更为突出。
4 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非再生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不论后备资源勘探进展多大和开发时间多久,资源持续性利用最终是有限的。而粗放型采掘、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比非矿业城市的平均水平要低。生态环境保护是***府应该抓的事情,但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府财力不足,往往难以承担昂贵的环境治理费用。而以营利为目标的矿山企业自身是没有动力从事生态环境治理的,因而造成我国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
5 城市布局不合理
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矿业城市布局
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困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这点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的尤其明显。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府的财***收入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或其相关的产业。由于***府财力远远不如矿山企业,普遍形成了“企业大、***府小”的状况,因此,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矿山企业并不擅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又喜欢自己另搞一套城市基础设施,往往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不配套,使城市建设零乱且不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城市发展。
6 社会负担极其沉重
我国矿山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矿业城市此类支出占到了矿山企业总支出的15%~20%,甚至更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企业办城市的现象。矿山企业办社会不仅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拖累甚至拖垮企业,更不正常地衍生了两个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主体――以市***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和以矿务局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矿关系始终不能理顺,二者甚至矛盾重重,对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再加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矿山企业有中央、省属与地方之分,受制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导致矿产资源配置出现畸形,城市功能发育严重不足。
三、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示
(一)国外经验
1 重视相关的立法和规划。如美国针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先后出台了《矿物租借法》、《联邦煤矿租赁法修正案》等。再如,德国***府为振兴鲁尔工业区,成立专门机构一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编制具有法律意义的总体发展规划。
2 ***府进行灵活多样的财***税收支持。如法国为扶持老工业区发展,设立了地区开发奖金、工业自应性特别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多种形式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倾斜;另外还通过对行业税、劳工税、不动产转让税、公司税、所得税等税收不同程度和时间的减免来吸引外来企业进入老工业区。
3 制定优惠***策吸引外资进入。如日本九州的开发转型,通过地域振兴整顿公团,对进入产煤地域的企业设有长期低息的设备资金融资和长期运转资金融资等。另外减免地方税,减收额的80%由国家补贴。
4 制定***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外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大企业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作用。为此,各国***府纷纷制定***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英国***府制定了《企业扩张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和技术咨询。在金融***策上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开业贷款额。在产业衰退地区,小企业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给予3000英镑的投资补贴。
5 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如法国***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规定企业职工必须定期离岗参加培训。培训期间,职工可领取70%的工资,费用由企业承担。
6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如德国***府建立了“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等。
(二)国内经验
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辽宁阜新把转型方向瞄准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链条框架;黑龙江双鸭山也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替代产业来发展,同时通过煤炭液化、失重式电子秤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资源型城市有很多优势,比如良好的区位、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在转型初期困难较大。根据国外经验,资源型城市应大力推行资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利用方式,这样做既能延长资源的开采周期,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转型成本和难度,为转型积累资金和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国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很多复杂问题。资源型城市一般依托资源性企业而建成,资源性企业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同时,还面临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完善社会保障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历史负担以及债务税收负担重等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在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同时一定要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因为这几个问题是共生的,是环环相扣的。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
1 转型离不开***府的财***税收扶持,尤其是在转型初期,中央和省级***府应分别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接替产业包括环境补偿机制建立与环保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待转型进入正轨后再逐步减少或取消扶持。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和规划。同时,需要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分步骤实施推进。
3 产业结构要多元化。转型的实质是逐步减少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作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需要一定的过程,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充分依托国内外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多元化步伐。
总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方面矛盾,实现城市转型。转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府合理干预,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秉福,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3)。
[2]王建平,陈元朝,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3]谢涛,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探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6)。
[4]张秀生,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6)。
[5]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
城市矿产篇7
关键词:矿产资源,废弃矿区,复兴重建,生态恢复
Abstract: in the many resources with the exhaustion of the mining area, the wasted lands of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again, be in mining area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ssential problem. This paper, from the mining area of the problems of waste,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bandoned mi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urse again revival, in mining area of the waste classificati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ype of eventually abandoned the revival of the mining area to a different way to open.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a mining waste, Renaissance re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矿产资源有着不可再生的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矿产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矿产资源正在逐年减少,加之资源开采的累积效应,使我国20世纪60年代兴盛的国有矿山中,有2/3正进入中晚期。这些矿区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其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重重困难。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迅猛发展,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废弃矿业基地的经济振兴和复兴重建将提上重要的日程。故对废弃矿区进行复兴再开发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研究意义。
1矿区废弃带来的问题
矿业开发是破坏大自然和过分消耗有限资源的生态位最低的行业。随着矿业的开发,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矿区废弃地日渐增多,其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日渐显著。废弃矿区不仅存在文化传承湮灭的危机,而且还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产业结构单一的矿区停产关闭,使矿区经济趋于停滞或衰退状态,这势必将会影响到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此外,矿区矿业生产停滞、关闭后,矿区废弃地的权属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矿区内地块闲置多年,使土地的改造和再利用困难重重。
矿区在采矿和选矿的生产过程中,强烈的干扰超出了当地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恢复能力,甚至导致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生产力和物质循环效率的降低、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或丧失、生物迁徙受阻等不良的生态后果。这样剧烈地改造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矿区自然景观的稳定性,造成了自然景观的异质性增强和严重破碎化的现象,从而直接降低了自然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废弃矿区复兴再开发的历程
废弃矿区的环境污染、物种流失、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开始了对废弃矿区进行复兴再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在矿区废弃地上植树以恢复植被进行生态恢复的重建工作。50年代末,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加速了废弃矿区恢复治理法规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实践活动。进入70年代,矿区恢复治理技术集采矿、地质、农学、林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牵动着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80年代后,随着废弃矿区治理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法规的逐步完善,特别是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和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废弃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中的生态学原则及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工作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从而使废弃矿区重新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虽然在西方国家,废弃矿区重新开发利用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国内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也展开了矿山废弃地改造利用工作,但是目前在我国废弃矿区的重新开发利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3废弃矿区的类型
根据废弃矿区的的主要矿物质可分为金属废弃矿区、煤炭废弃矿区、石灰岩废弃矿区等。本文主要是根据废弃矿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密度等综合条件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深山区废弃矿区和浅山区废弃矿区。深山区废弃矿区又可分为***型和村镇结合型两类,浅山区废弃矿区又分为***型、村镇结合型、城区结合型、城市型共四类。
3.1深山区废弃矿区的类型
深山区废弃矿区交通闭塞,地质灾害多发,人烟稀少,人类居住环境较差,几乎无可耕作的土地,但是这样的废弃矿区一般自然生态景观都比较独特。深山区***型废弃矿区,指基本上是***存在,远离村镇和城市,有***的***府行使矿区的社会管理工作。深山区村镇结合型废弃矿区,这类矿区一般是与村庄或小镇相邻或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限制其不能发展成为小城市,这类矿区人类居住条件与深山***型矿区相比稍微优越。
3.2浅山区废弃矿区的类型
浅山区废弃矿区,有一部分是位于山区与高原或平原的交界地带,也有一部分是位于山区的河谷冲积地带,还有些是位于低山、丘陵盆地交错的丘陵地带。地处山区与平原或高原交界地带的废弃矿区,既有“苍山翠岭、幽谷奇峰”的山区自然景色,又有“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的平原风光;地处山区河谷冲积地带的废弃矿区,既有苍山翠岭的山地景观,又有小溪潺潺的水景;位于山区丘陵的废弃矿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这些区域开发较早,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也较为独特,具备有一定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
浅山区***型废弃矿区,基本是***存在,远离村镇和城市,有***的***府行使矿区的社会管理工作。浅山区村镇结合型的废弃矿区,这类矿区主体企业的行***管理部门与村镇的行***管理部门合二为一,统一行使社会管理部分的职能。浅山区城区结合型的废弃矿区,主要是该矿区主体企业的行***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不在矿区而是在距离较近的、较发达的城市,其生产经营系统分布在城市的郊区或城市周边的区域,矿区有相应的地方***府行使社会管理工作。浅山区城市型废弃矿区,这类矿区在地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是以矿区开发建设而建立发展起来,矿区矿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兴衰,矿区的主体企业也是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
4.废弃矿区复兴再开发利用的方式
废弃矿区复兴再开发的方式,要因地制宜的根据不同类型的废弃矿区,采取不同的复兴再开发利用方式。目前国际上,除了保留废弃矿区使其慢慢自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外,主要是经过生态恢复后再重新开发利用,再开发利用的方式有:重建为村镇生产用地――耕地、林地、畜牧业用地,重建为城乡建设用地――旅游休闲用地,重建为水域等其他用地。
4.1保留废弃矿区
深山区***型废弃矿区属于非人类活动密集区,从而许多受到生存威胁的物种在这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地,使废弃矿区慢慢形成新的自然生态系统。废弃物的表层在自然恢复的进程中已经生长出丰富多彩的野生植被,丰富了废弃矿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4.2废弃矿区复兴再开发利用
矿区废弃地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根据其来源不同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生态恢复重建。生态恢复重建是指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状态,其实质是将矿区废弃地恢复到具有一定生产力水平,并能维持相对的生态平衡,其核心是恢复废弃矿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提高废弃矿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使之恢复到可以再开发利用的状态。
4.2.1恢复重建为生产用地
深山区和浅山区的村镇结合型的废弃矿区,在没有特殊人文旅游资源和不具备特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情况下,结合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的把废弃矿区重建成林地、农业用地、畜牧业用地等生产用地。在南方和西南部的多雨热带地区,把废弃矿区重建成林果用地、农田用地,如江西赣县废弃的稀土矿区,如今已经重建成林青翠欲滴林地;在西部和西北部较为少雨干旱的地区,根据地理、气候条件把废弃矿区重建成半人工草地的畜牧业用地。
对于具有一定人文历史底蕴的深山区和浅山区的村镇结合型废弃矿区,一定要充分挖掘其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再结合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把废弃矿区重建成农业生态观光园。
4.2.2恢复重建为建设用地
(1)恢复重建为生态旅游用地
浅山区***型和城市型废弃矿区,其所在地区大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有些甚至是单一产业结构,各类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剧烈。在废弃矿区复兴再开发时,首先要寻找其产业经济转型的途径,生态旅游是其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矿业城市复兴重建规划时,引用RBD(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规划理念,重新开发废弃矿区,发掘矿区工业文化的潜在价值,把有负担废弃矿区转变为资源,吸引外来投资,有效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建具有历史意义的矿区工业景观,构筑矿区新形象,改善矿区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实现矿区工业文化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的完美结合。
在***型废弃矿区重建规划时,立足于废弃矿区的现实状况和长远发展,把***型废弃矿区重建为矿区生态园,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矿区和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周边地区各行业的发展,促进废弃矿区的再就业,解决废弃矿区失业率的社会问题。
(2)恢复重建为城市休闲游憩用地
在浅山区城区结合型废弃矿区,由于废弃矿区与城市中心城区的相对位置不一样,故应采用不同的再开发利用方式。废弃矿区与城市中心城区相对位置有两种:废弃矿区位于中心城区,废弃矿区位于城市郊区。
对于位于中心城区的废弃矿区,可以结合城市发展需要,重新开发建设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使其成为市民的休闲游憩场所和城市的生态绿岛。在废弃矿区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可利用原有采矿工业设施,采矿工艺的设备,融体育活动、休闲游憩、科普教育、艺术创意于一体,营造丰富多彩的市民体验空间。
对于位于城市郊区的废弃矿区,通过基质改良和植被恢复,恢复废弃矿区的生态系统,形成多样的生态栖息地,把废弃矿区建设成保护性公园。使废弃矿区成为野生动物和鸟类活动的场所,在动植物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恢复是情况下,还可以作为摄影师的自然摄影基地,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自然教育基地和野游露营地。
城市矿产篇8
经历辉煌的白银并没有在低谷中迷失消亡,而是浴火重生,在矿业城市转型中再创辉煌,成为中国西部矿产资源衰竭城市实现转型的领头羊。
一爆出新天
1956年12月31日,在中国西部――地球的东经104°、北纬36°的交叉点上,响起一声摇天撼地的爆炸声,随之云腾雾起,将周边250公里的天空、山岳映得一片通红……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大爆破,更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笔!这冲天一爆之后,中国第一个大型露天开采的铜矿横空出世,新中国第一个“铜城”也由此诞生。
从1956年折腰山矿山开始建设,到1988年火焰山矿山闭坑,白银露天矿年出矿量在400万吨以上,年生产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达30多万吨。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共采出铜矿石6664万吨,铜金属含量88.2万吨,曾创造铜产量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业绩,为国家创造利润22亿元,是国家投入的近13倍,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及白银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白银的矿业开发及加工生产向铜、铝、铅、锌和贵金属等多品种发展,形成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能力40万吨,累计生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430万吨,上缴利税60亿元。
白银市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白银公司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生产能力可达30万吨,产量为全国第一。甘肃稀土公司的2万吨氯化稀土生产线居亚洲之首。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煤炭的靖远矿务局,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靖远火电厂和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的大峡水电总厂的建设和建成,使白银成为甘肃重要的能源基地。
坍塌的“半壁江山”
白银市是典型的依矿设市,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是这座城市的支柱,在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矿业及其相关产业成为白银市的半壁江山。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伴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支撑白银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半壁江山开始坍塌。
1988年,白银露天矿的铜矿资源枯竭闭坑,在进一步地质勘查后进入深部井下矿产资源开采,根据深部铜矿的设计,年生产矿石量100万吨。深部铜矿自1990年出矿后,已开采了十五年,资源储量几近枯竭。与此同时,白银公司的另一个矿产地――远在陇南的厂坝铅锌矿也因民间滥开滥采而转入井下,自给率只有40%。到本世纪初,白银的铜矿资源已近枯竭,铜资源的自给率由100%下降到不足17%。白银虽然形成了较大的有色金属生产能力,但自有资源保障程度越来越低,目前,自产铜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0%左右,所需物料90%依赖外购,而外购物料中90%又来源于国外进口。铜资源露天开采时,为其配套的400万吨/年的运输、选矿能力,大量闲置或被迫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白银公司也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产铜5万吨锐减到目前的年产铜1万吨。铅锌资源自给率也只能满足25%和40%左右,电解铝所需氧化铝全部依赖外购。大量外购物料,价格受制于人,运输成本加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
与此同时,白银市相关的靖远煤业公司部分矿区资源也开始枯竭,宝积山和红会三矿已关闭申请破产。甘肃稀土公司因为原料受制于人,无法与同行企业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
伴随着资源的枯竭,许多大中型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白银辖区内20多家大中型企业主要是资源开发型企业,由于企业缺乏积累,老生产系统技术工艺50年来从未进行过大的改造,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发展速度多年在低位徘徊,目前大都面临转型问题。与铜资源关联密切的部分二级单位进入破产程序。全市271家国有企业中,停产、半停产等特困企业占120家,全市工商企业整体不景气。
矿业的支柱性地位正在坍塌,矿业经济逐渐走向萎缩与消亡。自产铜资源日益减少,对有色工业、相关产业乃至全市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资源匮乏使白银公司达不到盈利的生产量,1999年,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资产负债率114%,亏损11591万元,累计亏损47亿元。巨额债务又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制约企业对生产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有色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85年的59%下降到2004年的32%。
资源枯竭,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造成一系列连带波及效应。企业破产,十多万产业工人生存危机突现,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白银公司已经十年不招工,六千多职工子弟在家待业,一些家庭靠老养小的现象十分普遍。1996年到1999年,白银市有色行业职工人数减少1.32万人,为企业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的家属工也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全市有4万多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全部职工人数由1996年的20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16万人左右。一些特困企业连续多年欠发职工工资,有的企业欠发工资长达108个月之久。全市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镇人口达6.8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20%左右,同时就业和再就业渠道狭窄,造成群体性上访和阻塞交通事件屡有发生。此外,还有沉重的社会包袱困扰着企业的正常经营。
白银市1985年恢复建市时,国家拨款1000万元,其后城市基础设施多年投入严重不足,至今没有基本的群众文化、科技和体育场馆,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电网改造任务十分艰巨。现在城市环境在恶化,基础设施依然陈旧。白银公司几家二级企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三废”超标排放,造成水、土、大气污染,影响到居民生活。靖远煤业公司各矿采煤区的土地塌陷和草场破坏,危及群众生产。企业无力投资治理环境污染,使白银成为甘肃大气污染、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因矿山开采而产生的地面裂缝、变形以及地面塌陷等,破坏了大量耕地和生态环境。白银公司三大露天矿坑占地1800亩,废石、废渣堆存占地1万多亩;靖远矿区三个自然煤田内塌陷区和矸石区占地2万多亩,对当地农民生活生计带来严重困难和隐患。
突破重围
摆脱矿产资源枯竭给城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使白银这一新型的矿业城市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关系着白银的生死存亡。面对资源枯竭,白银人没有其它的选择,只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
在白银人看来,白银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在工业。因此白银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色、电力、化工、煤炭等传统产业是白银工业的基础,也是提速发展的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技术准备水平,提升了传统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新兴产业是白银经济转型的主导,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举全市之力,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能源和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和黄河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并力争实现部分产业的较大突破。
矿产资源的枯竭,首先给大型矿山企业带来直接的压力,继而给以矿业为支撑的城市社会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白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白银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白银公司不仅缺乏矿产资源,而且还在高负债的情况下艰难运作,通过“债转股”调整资本结构,带动公司生产加工企业内部构成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无疑是缓解困难局面的一剂良药。从本世纪开始,白银公司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负债率降至30%多,同时精减分流职工6000多人,占全体职工的10%以上。这给白银公司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在白银公司内部进行优化组合,把白银公司冶炼厂、第三冶炼厂、西北铅锌冶炼厂、白银铝厂等具有优良资产的有色冶炼企业组建成有色冶炼股份公司,争取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有色金属下游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缓解历史欠帐给企业造成的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的状况。
白银市协调帮助大中型企业相继开展了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债转股、***策性破产等改革,10户企业核销银行呆坏帐6.3亿元,4户企业债转股57.78亿元,14户破产企业落实国家财***兜底资金21亿元,企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一批重点企业债务负担明显减轻。
与此同时,支持大中型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了10万吨电解铝配套、5万吨TDI扩建、1500吨稀土抛光粉、1000吨贮氢合金粉生产线等技改项目57项,完成技改投资35.6亿元。
矿业城市的转型关键在于找到使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的方向。
白银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小,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较大困难;生产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十分艰巨。白银处在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期,克难攻坚的严峻考验期。白银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以夯实基础、培育产业、加快改革、提速发展、强化保障、构建和谐为主题,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项目带动和开放开发战略。从2001年7月全国首家院地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的牌子挂到白银市后,白银人便开始借助“外地***团”,激活“本地***团”,探索具有白银特色的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之路。近几年来,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2385个,其中,建成项目1720个;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88个,其中,建成项目311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年均增长29.21%。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催生了新产业,造就了骨干企业,救活了一些国有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园区经济已经成为白银的特色,也是坚定不移的方针。通过推动工业向“一园三区”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围绕发挥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和西区开发区为重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城市建设面积由38平方公里扩展到50多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起步期基本完成,二期开发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原来5.3平方公里的荒山、坟滩、垃圾场变成了崭新的高科技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西区开发区建成“四纵四横”道路网,水电、供热、通讯和绿化同步配套,公用设施、住宅建设、工业项目全面铺开,新型城区框架初步形成。
城市矿产篇9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与国际友好城市间的协作,积极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旅游圈、休闲圈,使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康体疗养业和火山生态游、冬季冰雪游、夏季避暑游等旅游休闲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品牌旅游城市、国民休闲特别贡献城市、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城市,“五大连池”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城市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俄跨境旅游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些都为五大连池市打造东北亚火山矿泉康体养生服务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按照黑龙江省提出推进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要求,积极探索国内外资源的有效链接,全力打造东北亚火山矿泉康体养生服务基地,加快生命健康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步伐。
一、强化地区协作,推进对外开放升级
五大连池市地处冰城哈尔滨、鹤城齐齐哈尔、林都伊春、中俄边境口岸黑河黄金旅游圈的几何中心,距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260公里,是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热点城市之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借助这些优势,我们积极探索与国际区域城市间携手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交融的有效方式,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联手举办了“友城联手?相约中国”、中俄“两国四地”国际旅游项目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经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今后,我们将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东北亚旅游目的地城市。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丰富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加快构建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交流实现大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实施高端服务,做强康疗养生产业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以俄罗斯为主体,认真研究国外居民的生活方式,始终高度重视做大做强对俄旅游康疗这个优势产业,不断改善康疗养生环境,积极拓展国内外康疗养生市场。随着北京宏福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的五大连池温都水城等一批高档星级酒店相继投入使用,休闲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康体疗养等旅游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矿泉饮、矿泉浴系列产品,按摩、针灸、理疗、火疗、整骨、中医中药等康复医疗服务项目进一步强化,目前年接待俄罗斯游客近5万人,康体养生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健康为灵魂,做大做强养生产业,叫响养生、健康产业品牌,围绕矿泉疗养、矿泉健康饮食,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养生会馆和健康城,加快养生理念向养生产业的转化,把五大连池打造成健康养生基地。
三、丰富旅游外延,发展高端会展经济
针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旅游方式、意识的改变,五大连池市积极转变传统旅游业发展的思维定式,以休闲度假、体验消费、会展经济、体育休闲等多种形式丰富旅游内涵。近年来,我们坚持经常与俄方进行教育医疗等研讨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摄影、美术等展览活动,并先后承办了中俄女子篮球对抗赛等一些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特别是在2011年,我们借助较为完备的服务功能,成功地承办了区域性国际体育赛事“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推进了北方冬季旅游破题,实现了文体搭台,经济唱戏的有效对接。今后,我们将依托日趋完善的接待服务功能,积极策划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节庆、峰会、赛事等活动,推动会展经济发展。同时,围绕加快旅游休闲产业发育,以发展康疗保健、养老、会务等现代服务业及新兴产业为突破,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四、依托矿泉资源,叫响特色国际品牌
五大连池被称为“生命的加油站”,五大连池矿泉水可饮、可浴、可医,与法国维希、俄罗斯北高加索并称世界三大冷泉,为我们打造东北亚火山矿泉康体养生服务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托独特的矿泉资源,我们深入开发矿泉产品,五大连池矿泉稻、矿泉蛋、矿泉鱼等农副产品供不应求,已经形成了产业优势,五大连池矿泉啤酒等高端矿泉饮品及矿泉食品、矿泉日化等矿泉系列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先后引进了北京新邮通集团、黑龙江昌泰集团、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等知名企业进驻我市投资开发矿泉系列食品、饮品,有力地助推了五大连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今后,我们将按照“创建特色品牌、强化基础支撑、完善服务功能”的思路,强化矿泉特色农林产品加工,构建矿泉特色工业体系;强化旅游承载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增强旅游休闲产业综合能力;科学编制旅游休闲特色餐饮服务区规划,创建矿泉特色饮食文化基地,加快打造矿泉产品、矿泉旅游、矿泉文化等系列矿泉特色国际品牌。
城市矿产篇10
关键词:煤炭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中***分类号:B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017-02
1 引言
淮南矿区位于安徽中北部,矿区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倾斜宽约3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煤炭储量丰富,总储量占安徽省的74%,华东地区的50%。***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咨询研究中心的专家认定,淮南矿区煤炭资源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最好,也是最大的、唯一的煤炭资源,是一块难得的整装煤田,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基地,比较优势明显。
2004年,煤炭产量2982吨,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煤炭开采在本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在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极化现象突出;产业结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不高;造成许多“矿城”、“矿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本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煤炭开采带来的影响
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与国外煤炭工业和国内加工制造行业相比,中国煤炭工业形成了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问题。其特点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造成煤矸石、废水、废气和塌陷区“三废一沉”等环境问题;以资源消耗和生态损害为主,消耗大量的土地、水和环境旅游资源。
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引起了桂和荣等专家的关注,大量矿井水排放造成地下水资源流失,致使许多矿区矿业、工农业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煤炭开采地面沉陷损害了土地资源,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煤矿固体废物堆积占地,部分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工业废水、煤矸石等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2.2 对经济的影响
煤炭作为本地区煤电化三大支柱产业的龙头,2004年,煤炭产量2982吨,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费10.7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6万元。2005年目标是,总产3260万吨,利润1亿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7万元。煤炭开采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淮南地区的积极发展功不可抹。
但是,这种过重依靠煤炭的格局造成了淮南市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极化现象突出,体现为“二个单一”,主要表现为“二个单一”,即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体现在煤炭及其初级加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经济成份单一,具体表现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种经济成份中占据绝对优势。
过多的依靠煤炭产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本市经济随着国际煤炭市场的波动而大幅度震荡,不利于经济稳定。当前煤炭能源市场过热,行业收入差别过大,过多吸引了本地区的资金、人才和其它资源,对其它非相关产业和弱势产业形成较大冲击。
短时间过多的资金收入出现资本寻租。在短时间煤炭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一时难以适应,资金过多集中在少数几个“短平快”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房价上涨过快,带动物价上涨,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
行业的极化还拉大贫富差距,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20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4元,淮南矿业集团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7万元。造成淮南市行业收入差别上的天堑,行业收入差别的过大可能直接冲击其它行业的发展,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2.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淮南市经济明显存在“两多一少”的结构特点,即以煤炭为主体的采掘业和以电力、化工为主体的初级加工多,而其它深加工产品少。
在淮南市,以煤炭及其初级加工为主体的煤、电、化等基本部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波及关联行业的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发展较快,但门类与层次较少。与此同时,城市的其它行业和辅助行业发展不够。这种单一的行业结构,存在着以下二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矿产品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面窄;第二,社会经济环境较差;第三,科技结构、人才结构单一。从而对城市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结构。根据淮南市统计局的数字,淮南市的煤、电、化产业的产值在乡及乡以上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从1993年的30.6%增加到1997年的37.3%,这反映了非煤、电、化产业发展缓慢的状况。
煤炭开采是以消耗土地和水等资源为代价的。这些资源的消耗显著的影响了本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淮南市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99874.2 hm2减少到2003年的96892 hm2, 11年累计减少量2855.2hm2。
2.4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煤炭开采的迅速扩张,随矿建城,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但同时,城市建设并没有相应的跟上,形成了百里煤城,城乡交错。城镇分散、布局失调、城市功能弱化。这种格局给市容、生活、交通和治安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过快的煤炭发展影响了本地区的生活质量。张桂芳对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1998年至2002年间所收治的煤工尘肺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后发现,煤工尘肺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合并真菌感染的死亡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矿区的环境不仅形成了尘肺、关节疾病多种职业病,危害职工的健康,矿区的环境污染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淮南采煤沉陷区范围大,约有1.7万余户、12.8万百姓生活在沉陷区内。
3 对策
3.1 做好长远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矿产资源的储藏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衰亡或转型,是矿业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矿业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焦作市是以众多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典型煤矿城市。但是,近年来,焦作矿区步入大规模衰减阶段,陆续关闭了位于城区的王封矿等多个矿区,其它开采区也面临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矿业城市大都要经历“起步-成长-成熟-衰退或转型振兴”四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如果非矿业经济发育不充分或停滞不前,受资源可耗竭性的制约,矿业城市会随着矿业经济的衰竭而走向衰亡;相反,如果非矿业经济在资源枯竭前得到充分发展并成为支撑矿业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则会出现矿竭城荣。
3.2 保护环境,走生态发展道路
矿业城市必须坚决摒弃“先开发后治理”或者是“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而应走一条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协调发展道路。这就需要矿业城市不断加快资源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构建清洁型产业结构体系和绿色产业结构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使原来以黑色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逐渐向绿色生态的、轻重比例协调的国民经济体系转变,由“黑色生存经济”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变,由资源主导向科技主导转变,由“地下”向“地上”转变,由开发矿山向开发旅游转变,由加工矿产资源向加工农副产品转变,由黑色主宰向绿色主题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化,突出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特色化。
3.3 注重科技,走科技兴市道路
煤炭型经济特点关键是科技发展。我国煤炭业“十一五”战略任务第一项是在保证安全清洁生产的前提下,煤炭产量到2010年翻一番;要求开发总量与环境总量基本平衡。到2010年, SO2不超过1200万m3。第二项任务是生产清洁煤炭23亿吨,加强煤炭绿色产业建设,加大综合加工利用力度,如矸石利用率超过50%,这些任务离不开科学技术。
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科技。1990年8月,淮南市提出了“科技兴市”的决定,1993年2月,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5年9月又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但是形式并不乐观。目前在全市68家国有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9家,仅占13.2%,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GDP的1.09%.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1.72%。
3.4 优势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原有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
在煤、电、化三大支柱产业继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5 国有和民营、外资相结合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促进未来城市顺利转型,民营资本本身具有资本小、转型快、外资资本掌握较高的技术的优势。合理地利用这些优势,协调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双轨并行,大力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并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要从***策、法律法规方面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参考文献
[1]关于统筹产业发展[N].安徽淮南矿工报,2006-11-14.
[2]王振红,桂和荣.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
[3]张建平,牛冲槐等.寻求突破――淮南市跨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何蓓蓓,刘友兆等.淮南市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 (03).[5]张桂芳.煤工尘肺合并真菌感染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 2003,(5).
[6]毛超峰.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J].资源与产业,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