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雕塑篇1
关键词:机械造型 建筑造型 园林造型 几何构成材质置换
1.雕塑与景观设计的历史渊源
在人类文明史上,现存雕塑作品可以上溯到上万年,人类各民族都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共同谱写了极其灿烂的篇章,创造了众多的激动人心的景观雕塑作品。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等很早已经意识到景观规划,建筑设计与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大雕塑家菲迪亚斯主持建设的雅典卫城及其雕塑就是一件永恒的经典之作,卫城的广场、柱廊、山墙、檐壁以及神堂内布置了众多的圆雕和浮雕,艺术效果生动典雅,强烈地渲染和烘托了神圣的宗教氛围。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创作《夜》、《昼》、《暮》、《晨》,《大卫》,法国的罗丹创作《思想者》等。
2.景观雕塑的类型
景观雕塑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占有的空间形式上可以圆雕塑、浮雕、透雕等。从雕塑所处的环境分,又可分为广场雕塑、街道雕塑、园林雕塑、庭园雕塑。按功能可分类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陈设展览型、功能性雕塑。
2.1 纪念性雕塑
城市雕塑艺术由于其材料的永久性、巨大的规模和尺度等因素然而具有天然的纪念性、最适宜从正面去展现和阐述那些与社会历史有紧密联系的事件、人物和观念。它们表彰和讴歌那些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物,铭记和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们往往占据重要的位置,如城市的主要广场,或是与被纪念对象有关的地方,而且还要留出进行纪念活动的公众空间。
2.2 主题性雕塑
主题性雕塑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主题雕塑通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景观雕塑和环境的特殊作用。主题性雕塑最重要的是选题要贴切。
2.3 装饰性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中占大多数的是装饰性作品,主要发挥着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应,这些作品大都设置在园林、街心花园、庭院或自然风景区。这类作品布局可以灵活,不一定要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其题材内容非常广泛。
2.4 展览陈设性景观雕塑
陈列性雕塑是指以优秀的作品为主。雕塑公园的布置要考虑人流参观路线、背景、视角等因素,此类作品布局形式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美育素质。
2.5 实用功能性雕塑
功能性雕塑的目的是实用、是用雕塑的手法为手段使造型具有审美的要素,如城市中处理成雕塑造型的座椅、指示牌、垃圾桶、儿童公园中动物玩具等。
3.现代景观雕塑的造型特征
贡布西里在他的代表作《艺术的故事》中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在过去的20世纪中,世界上出现了一些伟大的艺术家,如:毕加索,米罗,达利等,给现代的雕塑创造了众多的激动人心的景观雕塑作品。
3.1 机械造型
从十九世纪的工业***开始,虽然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但机械依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没有消除,机械材料、机械造型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在上个世纪雕塑界依然非常流行。在雕塑领域金属材料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在初级结构主义雕塑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例如: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
3.2 建筑借用雕塑手段
建筑与雕塑艺术是国内外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建筑与雕塑的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衬托关系,在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陵墓建筑与雕塑艺术形式。无论是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都已相当发达且自成体系,这些建筑以土木砖石为主材,尤其将砖木的材料特性发挥运用到了极致,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显示出的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整合,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品格风貌。在早期的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建筑与雕塑的结合这方面的案例如《雅典神庙》、《圣彼得大教堂》《悉尼歌剧院》、《榔香教堂》等。
3.3 雕塑借鉴建筑表现手法
在实际生活中,雕塑也经常要和建筑相配合,许多时候还要同建筑结为一体,即成为即是建筑的有机的构成部分,又是可以单独观赏的艺术品。雕塑也可以借用建筑的一些原理,强化雕塑的室外效果、纪念性、建筑性,还有雕塑借鉴建筑的功能,即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例如《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等。
3.4场景造型
借用地势、地景设计布置雕塑是近些年来,景观雕塑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如果说在传统景观设计中,雕塑与景观的关系是点与面的装饰关系,那么在利用场景空间造型的这类雕塑作品中,雕塑与景观则实现了语言上的彻底融合,在这些作品中,雕塑与景观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些作品既可以说是运用雕塑语言作的景观作品,也可以说是用景观语言作的雕塑。
3.5 园林和雕塑的结合
在传统园林中雕塑大多是以装饰的角色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雕塑不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与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景观”,是环境内在的“形态”,是园林艺术的视觉中心及点睛之笔。
3.6 写生造型
写生造型的雕塑虽然是传统的造型形式,不是当前景观雕塑的主流,但是一些小型的写实造型雕塑在景观设计中还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一些公园绿地或步行街,如果说古典雕塑的写实强调对客观对象的表现,那么现代的写实造型雕塑则更注重表现作者的主体意识、时代审美理想和艺术个性,确切的说这种造型是一种寓新十旧的创新,这些雕刻家们把具象和抽象、写意和写实、主观和客观、理智和情感。
景观雕塑篇2
关键字:景观雕塑;艺术景观设计;应用
中***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说,现代景观设计离不开景观雕塑。景观雕塑以千姿百态的造型、独特的审美观念、以及丰富的装饰效果,大大增加了景观设计的现代感和艺术化效果。
1 景观雕塑的基本类别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景观划分为四类: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陈列性。而景观雕塑的布局主要作用在于改善环境,让空间中居住的人能够享受到更为愉快的视觉观赏效果。
2 景观雕塑布局的具体原则与措施
2.1 基本原则
在进行居住区景观雕塑设计方面,一方面是要注意骨干设计的美观,另一方面是要注意层次性,把握好远近关系。艺术美是景观雕塑打造的必然要求。美的景观能够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好视觉享受。其次是在层次的把握方面,远近相结合的打造能够促使视觉观看效果上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感,起到放大景观雕塑空间打造的效果。
2.2 具体措施
在具体的实施方面,景观雕塑应重点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在强调其鲜明而优美的视觉感受时,突出景观设计与外部空间的有机联系,塑造丰富的外部空间。比如在小范围的景观雕塑设置方面可以以小的景观设计为主。此外,在一些空间较大的区域进行景观雕塑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打造的模式。通过多层次打造出的景观,营造出灵动气息的生活体验。
3 景观雕塑的主体和环境
在进行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说不同的景观艺术设计师对设计的风格和设计的目标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因此在进行景观雕塑的设计时,其对景观雕塑的主体和环境的认知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1 合理利用空间打造景观雕塑
在雕塑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景观雕塑的目的等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综合评定来决定最终景观雕塑的设计风格、设计内容,从而实现对整个景观布局空间的合理利用。
3.2 景观雕塑打造的艺术性要求
在我国西安世园会园区的“丝绸之路起点”雕塑,通体是采用陶艺打造而成,昭示着丝绸之路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这尊雕塑有着十分独特的纪念意义,同时其还以“世界最大的陶艺雕塑”被收入到世界吉尼斯纪录中。所以在利用景观雕塑进行环境打造时,需要依据周边环境的特点来进行塑造。
应该说,我国近年来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景观雕塑产业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景观雕塑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安作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地,在西安世园会园区进行陶瓷景观雕塑的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寓意。一方面是对中国丝绸之路起点的纪念,同时也有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纪念,对西安古都的纪念。除了西安之外,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奥运会吉祥物雕塑景观、火炬雕塑等等,以及许多大学校园内摆设的孔子塑像等等,越来越多的景观雕塑开始注重纪念意义的融入。
4 小区景观雕塑设置的不足
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说,在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景观雕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小区整体环境塑造过程中的常见手法之一。景观雕塑已经成为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全球的城市建设来说,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在景观雕塑方面下功夫。比如美国的白宫,其及是美国***府所在地,通过也成为华盛顿景观设计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华盛顿乃至整个美国的标志性城市建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成功的景观雕塑对推动整个城市形象的打造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对于小区的整体环境打造来说,景观雕塑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样。
4.1 小区景观雕塑设计的艺术缺失
现代城市的快节奏往往带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景观雕塑能够促使人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享受一份难得的自我调节。通过景观雕塑,可以更好的打造居住空间的亲切感和人性化,让人能够更加接地气,同时站在同一个维度进行观赏。借助景观雕塑,能够更好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享受片刻的安宁与愉悦。
但目前许多小区的景观雕塑往往是为了雕塑而雕塑,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合理融合。比如在某小区的雕塑设计方面,主体是花坛的雕塑,花坛中央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雕塑。此外,并没有其它与之相配合的景观设计融入。在偌大的空地上进行一个花坛的设置未免显得有些空旷,而中央的小男孩设计更是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孤单。这种完全脱离艺术的景观雕塑设置,虽然看上去是一尊景观雕塑,但其本质的意义并没有被彰显出来。景观雕塑的艺术性自然也无从谈起。
4.2 对空间的利用率不足
其次是在对整个空间配置的利用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小区在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开始采纳一些独特的景观雕塑进行小区的美化。但是从整体的美化效果来说,没有实现艺术性空间的打造效果。在小区的景观设计中,主要是以植物类的雕塑设计为主,通过植物景观雕塑的打造,一方面是增加小区的美化,另一方面也是对环境的更好营造。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小区建设来说,明显在对空间的利用方面还存在许多的欠缺。
5 小区景观雕塑配置的改善建议
应该说,我国近年来文化艺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景观雕塑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景观雕塑开始在小区建设中展露头角,这也充分昭示我国景观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5.1 空间的合理利用
首先是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在小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空间,不仅要满足基本的雕塑景观的配置要求,同时还得尽量的对不同景观设计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具体的打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湖泊与植物景观雕塑的结合,增添了小区的自然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清凉、愉悦的清爽氛围。
5.2 注重空间打造的艺术性
在进行艺术雕塑的配置方面,要结合小区的整体调性来安排。在整体的布局中,如果小区的房屋建筑是以复古为主,那么在景观雕塑方面则应该以复古的格调为主。比如进行一些古式禽类的雕塑打造,或者是古代***腾动物的景观设计等。通过与小区调性的结合,提升景观打造的艺术性和统一性。
此外如果是在一些公共空间较小的小区进行布局,则应该通过层次景观的布局来提升小区的艺术氛围。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节省小区居住空间,另一方面通过高树的景观雕塑布局,也可以更好的促使设计配置能够有效的利用好目前小区既有的居住空间,做到景观雕塑布局与建筑环境的和谐打造。
6 结论
现在城市的功能越来越繁杂。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打造的过程中,其自身的装饰性特质越来越突出。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景观雕塑逐渐盛行,其也成为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进行景观雕塑打造的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对空间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是要强调景观雕塑的整体艺术性。唯有如此,才能够使景观雕塑的打造满足景观艺术设计需求,从而更好实现景观艺术设计的目标达成。
参考文献
[1]区伟耕.园林雕塑小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
景观雕塑篇3
【关键词】景观雕塑;城市设计;艺术
1. 景观雕塑概述
景观雕塑是景观设计手法之一。根据景观雕塑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纪念性景观雕塑,是以雕塑的形式来纪念人与事。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在环境景观中处于中心或主导位置,起到控制和统帅全部环境的作用。所有环境要素和总平面设计都要服从雕塑的总立意。主题性景观雕塑是指通过主题性景观雕塑在特定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主题性景观雕塑同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景观雕塑和环境的特殊作用。装饰性景观雕塑是以装饰性景观雕塑作为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经过调整可丰富环境特色。陈列性景观雕塑是指以优秀的雕塑作品作为环境主体的内容。
2. 雕塑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是美化环境。这些年来,美化景观少不了雕塑进行点缀,这已成为居住景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随着居住景观建设提倡人性化的要求,环境的重要性更显突出。
二是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望。雕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人们对审美需求最强烈的一种表现形式。雕塑是景观设计中重要部分,其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望,雕塑也就是雕塑家的思想在其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优秀的景观雕塑作品不光造型给人以美感,在大自然下,任何视角、任何时点都带给人美的倾诉,并且其传达的内在思想丰韵也是至真至纯的,符合人类最彻底、最核心、最本质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建筑是景观里的“面”,道路是景观里的“线”的话,那么雕塑就是景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景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雕塑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表达着人们的情感、愿望,折射出智慧的思维之光,昭示着民族的审美追求,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信息。
3.雕塑的分类
3.1按使用材料分: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3.2按雕塑的空间塑造形式分:浮雕、半立体雕、圆雕;
3.3按照功能性分:可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等;
3.4从展现题材上分:有人物、动物雕像;按造型部位来分: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
3.5从运用区域来看:有室内、室外,在具体的来说就是案头、园林、寺庙、大地、石窟等;
3.6从雕塑的尺度来分:建筑式雕塑、构筑物式雕塑、雕塑小品。
4.景观雕塑的主体和环境
在进行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说不同的景观艺术设计师对设计的风格和设计的目标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因此在进行景观雕塑的设计时,其对景观雕塑的主体和环境的认知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4.1合理利用空间打造景观雕塑
在雕塑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景观雕塑的目的等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综合评定来决定最终景观雕塑的设计风格、设计内容,从而实现对整个景观布局空间的合理利用。
4.2景观雕塑打造的艺术性要求
在我国西安世园会园区的“丝绸之路起点”雕塑,通体是采用陶艺打造而成,昭示着丝绸之路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这尊雕塑有着十分独特的纪念意义,同时其还以“世界最大的陶艺雕塑”被收入到世界吉尼斯纪录中。所以在利用景观雕塑进行环境打造时,需要依据周边环境的特点来进行塑造。
应该说,我国近年来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景观雕塑产业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景观雕塑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安作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地,在西安世园会园区进行陶瓷景观雕塑的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寓意。一方面是对中国丝绸之路起点的纪念,同时也有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纪念,对西安古都的纪念。除了西安之外,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奥运会吉祥物雕塑景观、火炬雕塑等等,以及许多大学校园内摆设的孔子塑像等等,越来越多的景观雕塑开始注重纪念意义的融入。
5.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再设计、再利用
这几年,从我的设计实践中感到,这些景观雕塑今后在小区、街道、住宅小区等地大有发挥和施展才能的余地,它的优势在于:
5.1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能与自然、与公众有交流,营造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园林景观雕塑已不仅仅是限制在过去的小品装饰雕塑的范畴。目前已扩大包括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许多方面。今后作为公共艺术功能的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设施,文体娱乐健身设施。门、窗、壁的装饰,科普、文化长廊设计,凉亭、喷泉设计等,园林“家俱”如座椅、凳、台桌、栏杆、废物箱、灯座(街道高灯、低灯、步道灯、草坪灯、地面灯)、广告牌、指示牌、进排风口、出入口、电话亭等,这些都是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设计的内容大大地扩展了,只要不死抱老的雕塑形式不放,雕塑家完全可以在这领域内大显身手。园林雕塑的题材,内容广泛灵活,无所不包。
5.2引进有现代感的新颖的雕塑工程。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地区也曾设置了一些园林装饰雕塑,由于历史原因,题材较狭窄,雕塑语言比较单调、陈旧。材料基本为铸钢、石雕等,工艺较复杂,价格较昂贵。如今景观雕塑强调贴近现代生活,就必须在造型、构思、材料上都打破旧的惯例,引进现代雕塑的观念与手段来丰富雕塑的语言。在众多题材的园林景观雕塑中更易运用生动活泼、新奇、富于幻想的构思和丰富的雕塑语言,使公共环境更充满生活情趣。
5.3结合娱乐休闲和实用功能,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没有公众的交流就构不成公共艺术的空间。园林景观雕塑尤其是居住小区的雕塑,与居民长期相处,不但要有可看性、亲切感,满足观赏的需求。
5.4让更多的雕塑家,尤其是青年雕塑家参与实践。由于大都是中小型雕塑,基本上不用层层审批,雕塑家相对有更多的创作自由。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
雕塑家的思考重点从体量、色彩、空间、尺度及与背景的适应性转到建成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 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应导入人体工程学,关照人的生理特点,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使雕塑欣赏符合人的生态特征,深入细微地考虑公共环境中人的欣赏活动和欣赏方式,这要求雕塑家要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城市公共环境雕塑的空间环境,关照人的观赏角度和对雕塑的观赏尺度适应。
美的事物具有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给人以亲和力,艺术品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加强都市人在生活中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人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
5.5雕塑在打造楼盘景观艺术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的文化品位,陶冶情操的作用。 楼盘景观中的雕塑更具情趣和意境,也更富表现力。雕塑依附于景观使其更深化了主题,增添了景观中的人文情怀。
6.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精神空间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将引导装饰雕塑趋向多样性、趣味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区伟耕.园林雕塑小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
[2]区伟耕.景观雕塑.***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刘骥林.环境雕塑.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景观雕塑篇4
关键词:园林设计;景观设计;人文自然;雕塑艺术;设计手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场所的重视,房屋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设计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美观大方,还有舒适自然。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尤其要把雕塑艺术和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园林的人文环境已经成为度量整个园林景观品质高低的主要尺度。作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景要素,雕塑有画龙点睛、丰富园林内涵的作用,并且它还是公众、园林二者良性互动的桥梁。
1.雕塑与园林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
1.1园林景观的环境艺术
园林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博大精深,涉及之广、包含之多,就像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样使人惊叹。园林的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然美,它是整个园林的核心所在。在高尔德沃兹的一本书名为《极岩裂线》的书中,展示了岩石的自然美实例,岩石上长长的裂痕是地质构造运动留下的地质构造遗迹,完整的记录了岩石的断裂程度和断裂过程,其真实程度就像是事件重演,让人信服。《园治》一书中反复强调的原则有”景到随机”、“得是随行”等,这些其实都是说,在我们进行园林设计,景观构造时,要把园林的功能作用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不要一味的去造景。对于现代人来说,园林除了休憩游览作用,还多了环境保护、环境绿化、环境改善等作用。园林的景观的构成要素水体、植物、树木、花草、假山在缓解都市人群紧张压力的同时,也可以使人们精神世界得到充实。雕塑自从走出美术馆,就拥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它与园林艺术相融合,不再只是一件单纯的手工艺品,发展成为园林景观的主要人文景观要素。随着雕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逐步发展,二者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更为广泛。如***1.1所示,园林景观的设计就是借鉴雕塑的设计理念,讲究空间与景点的整体性、系统性。
1.2雕塑的环境艺术
雕塑走出美术馆,就不在是一件工艺品,它的艺术价值需要环境和其他景点的衬托和反衬。介于绘画和建筑物之间,它不能单独就有使用价值,也不能单独就有欣赏价值,环境特性成为它最重要的特点。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它与周围的环境、地形、景观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候特别要注意雕塑艺术品的地理位置选择、空间环境等其他物质的构成效果。
1.3园林景观与雕塑的环境融合
园林景观与雕塑相互融合是构景必须考虑的前提。雕塑艺术家不应该是在雕好作品之后才考虑雕塑的摆放位置,而是要联系园林的文化内涵,空间结构,在去考虑雕一个怎么样的雕塑。园林设计者也不应该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后,景点构建完成之时才考虑放一个怎样的雕塑,必须在构造设计之前就考虑怎样放、如何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2.雕塑与园林造型的相互作用
2.1雕塑造型
传统的雕塑,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一种反映。表现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性认识。在现代的园林景观中,雕塑艺术已经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代表的是公众对特定的环境构成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程度。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拥有多种形式和造型风格。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抽象几何形象的雕塑,被业内人士称为抽象雕塑,在目前的园林设计方面被普遍运用,并且,随着这种雕塑艺术手法的不断成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2.2园林景观的造型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核心内容是,设计的产品易于被人民大众接受,设计的艺术形态便于大众的理解,人民大众可以直接与作品达到情感交流。在园林设计时,人们与园林的直接交流主要是由实体产品的视觉化呈现的。不管是人为的造型还是自然的雕琢,都需要园林设计人员的仔细斟酌和认真推敲,这样才能营造出自然的氛围和符合大众审美惯性的空间环境。
2.3雕塑和园林景观造型的相互融合
雕塑在园林景观中的普遍运用,使得园林景观在设计时更加注重趣味性和个性化。雕塑艺术和园林景观艺术的相互融合,也使得园林景观在表现园林内容时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3.雕塑与园林构造物质的相互作用
雕塑手法的使用使园林设计有了新的活力,与传统的园林构成物质水域、石头、植物等相比,雕塑更具有可塑性,大大的开拓了物质材料的来源。它把现代的科技材料,人工技术材料都纳入适用范围,比如:钢化玻璃、不锈钢、塑料、铝合金,等等。不同材料的使用,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不同场合需要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主体密切相关,比如,地板的铺装、家具的组成,装饰品的选择,这些需要使用的材料就是截然不同的,你得考虑使用主体的特性,功能,作用等,合理运用,稍不注意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园林景观构成物质的多样性和雕塑材料的多元化,造成园林景观取材的广泛和混搭情况,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园林在视觉效果、生态系统、物质构成、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高度的协调性。
4.雕塑与园林融合的代表作品
在园林景观中加入雕塑作品,表现出的既是一种新颖的美,也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一改过去传统的假山,石雕,在现代的园林景观中,雕塑以园林的大环境为背景,以周边的花草树木为点缀,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这种更加富有自然和人文艺术的园林被称为立体花坛,是现代园林的瑰宝。
立体花坛比普通花坛更有立体感和三维感,花坛把低矮的绿色植物作为原材料,运用雕塑艺术手法进行修剪打造,配备雕塑作品之后,形成独特的植物造型艺术。如***4.1所示。
5.总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和雕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雕塑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环境是雕塑的重要构成部分,二者的融合既为园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且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增加雕塑艺术,是对传统园林设计规矩的革新。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品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现代园林景观加上雕塑艺术后,可以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满足时代要求,使园林景观也能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档次。
参考文献:
[1]吴小刚.论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艺术的融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4):58-60.DOI:10.3969/j.issn.1673-9272.2010.04.016.
[2]田超.景观学视角下景观雕塑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2):207-207.
景观雕塑篇5
城市景观雕塑规划设计
1.景观雕塑布局设计
布局规划设计应具有面带线、线带点的整体思想,从全局出发,综合细节全面考虑,具体从城市景观雕塑规划设计的点、线、面出发,面,根据城市不同功能来划分的区域,突出每一部分的特色;线,把区域内相同商业性质的串联一起,形成特色带;点,根据具体地方,展现具体内容。由***府区、商业区、工业区、科技区、文化区、教育区、居民区、街头绿地的城市空间划分,根据分区,逐步规划设计,设计一些与每个区域相适应的景观雕塑,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
2.景观雕塑设计的题材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题材选取非常广泛,凡是与该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间传说、风俗习性、文化艺术等有关联者皆可成为创作设计的题材。可以建立科技教育文化题材库、自然环保题材库、淳朴民俗生活题材库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城市景观雕塑创作设计的丰富题材库。
(1)结合地域性
景观雕塑要根据特定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而设计,要很好地与其所在地域构成有机整体,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最根本的问题。城市景观雕塑作为城市中的重要视觉中心之一,无论从它的创作形式还是寓意的内涵都要求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这些顺应了人内心的自然要求。因此,在城市整体的规划中一定要注意符合本土的特色,不能脱离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展现出景观雕塑自身特有的气息。所以,我们在对城市景观雕塑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地域性特征,挖掘出独特的韵味,培养灵感,来进行奇特雕塑的创作,使城市景观雕塑真正地成为一件代表城市灵魂的高尚艺术品,用它来增添城市的美丽。
(2)注重本土人文性
景观雕塑的设计应该展现出一个城市本土的文化内涵。人们称雕塑是展现城市的一扇窗户,从这扇窗户可以看到这个城市所特有的文化韵味和人文气息,它是帮助我们解读城市传统历史和地方文化最为鲜活的教科书,这正是城市雕塑存在的意义。因此,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所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是外型设计的精美程度,其蕴含丰富的地域性特色,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和时代向往,从而突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可以说,城市景观雕塑是代表着本土文化,传承本土文明的真实写照。所以,我们在进行创作、设计时必须注重人文精神,尽可能的让雕塑展现出城市所传承的韵意。
(3)与环境相和谐
艺术家应充分考虑景观雕塑外在世界与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布局相统一,因为景观雕塑是一个融空间、时间、社会和人物的综合性艺术,是一个许多因素的集合。景观雕塑一般在户外设置后基本固定,因此,必须在规划建造时要考虑选址、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个方面,在设计时都要统筹考虑相互之间的结合,再加入雕塑后能使环境空间变得更和谐,使周围的环境因雕塑的存在而大放异彩。所以,要想真正达到协调环境与城市景观雕塑的关系,让雕塑和周围的环境相和谐,就需要我们不仅要用整体的眼光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同时也要考虑相关的环境因素,使雕塑与环境形成一种外在的完美搭配和内在精神相容的共鸣。
(4)体现公共性
城市景观雕塑是放置在公共环境中的可以冲击人们视觉与震撼人们心灵美感的雕塑艺术作品,设计者必须在设计环节和公众进行互动,因为大众是最贴近生活的人群。所以,鼓励公众参与竞赛,集思广益,让公众切身地感受到自己也是城市的设计者,创作出了真正符合公众审美倾向的雕塑作品。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雕塑艺术设计的制作,把多元化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观带入到景观雕塑的创作中去,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最终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同时,也要体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建设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使他们成为城市景观雕塑的间接创造者和思想代言者。可见一个有远见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者和积极参与的公众是提升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最有力的推动因素,未来将会在更多城市出现更多更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雕塑。
(5)加入情感化
“情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向外界展示人内心所想的东西。情感化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本,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上对雕塑进行的设计,把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在雕塑上。简而言之,情感化是一种思想、感情的交流,是一种生活方式,最终会和所需要的事物产生共鸣。情感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本能情感设计,是指本能的使人对物产生的情感,形成一种最接地气的内心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设计师把握住好作品的直接特性,使雕塑设计的作品与民众的感情基调相配合,并将其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之中。②行为情感设计,是指通过人为的突出一些让人们感兴趣的设计,引导人们参与其中,来唤起民众内心的一种心理感受,引发民众情感上的共鸣。③反思情感设计,是指雕塑设计的造型引起人的反思,它所包含的某些信息或者造型本身的一些方面能够激发民众的思考,之后产生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比之前两种情感设计方式更高级、更深层次的心理感受,也会给民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叙事性的景观雕塑设计手法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从单一的设计理念时期进入到多维的设计理念时期,以期用更多、更新的方法去实现景观雕塑的设计。叙事思维的设计表达就是新兴的设计方法之一,“叙”就是叙说,“事”就是故事,“叙事”就是诉说一个故事,“叙事”的最终产物是一个有结构、有情节的文本,它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将文学上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上来,是景观雕塑设计上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叙述性的景观雕塑设计手法分为以下两种:
1.时间上叙事
根据故事的时间顺序依次安排故事场景,组织游览流线,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条不紊地展开,让人们在这种叙述情节的的引导下去逐步感受各个细节部分的氛围变化和情节的递进。
2.空间上叙事
景观雕塑篇6
关键词: 景观雕塑;园林;互动性
中***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互动(interact)是一个外来词语,一般而言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是2个具有相互作用力的主体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2者在交相影响和改变之中共同进步,抑或互有得失。[1] “互动”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园林中的互动性强调了人的动态存在因素,关注参与者与景观之间交流以及公众的自发参与,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欣赏者的体验和感受。而互动性景观雕塑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常常能促进人与园林之间的“对话”,将人的被动式欣赏变成主观的能动参与,使人积极充分地参与到园林中去,激发人们的交往和信息的获取,从而更好地强化园林的吸引力。
1 景观雕塑互动性的体现
艺术作品与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就是一种艺术信息的传达和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的互动过程。互动是艺术作品的延伸,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互动关系的建立,也就是创建了一个以人为主体、艺术作品作为媒介,从而使作品与环境、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相互的交流和沟通。[2] 景观雕塑在园林中的互动性包括雕塑作品、人和园林环境这3者之间的互动。
1.1 景观雕塑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作为参与互动的主体而存在,这里的人包括了景观雕塑的设计者和欣赏者。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人与艺术作品的相遇,是交流的时机,是与世界、与他人,与每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的相遇,从而实现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3]景观雕塑在园林中与人的互动分为2种类型:由景观雕塑作品引发的欣赏者的参与愿望和行为体验,可以成为行为互动;由景观雕塑作品给予欣赏者审美层面上的满足,目的是为了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让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2 景观雕塑与园林环境的互动
景观雕塑在园林空间中,就会受到园林环境的影响,包括周围的建筑、植物、水体、园路等。良好的园林环境可以使人身心舒畅,让人更愿意在其中驻足、漫步、停留去欣赏和感受。同时,景观雕塑的体量尺度、空间造型、材质色彩也会影响着园林环境的景观效果。园林中的景观雕塑可以吸引游人的目光,对园林空间氛围的烘托起到“点睛”之效,使整个环境空间更具吸引力。
2 景观雕塑的互动性表达思路
2.1 与园林环境相融合
景观雕塑要融入环境,选址是关键。景观雕塑的选址需要与周围的园林环境相协调,选址的位置不同,雕塑的形式和功能也会不同。在设计和放置雕塑时需要考虑周围的交通、人流、设施、功能和空间尺度等因素,并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进行确定,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视线范围,供人在雕塑旁边开展观赏、休息、留影等活动。例如***1所示,为广州雕塑公园里一组名为《***》的雕塑,开阔的草坪给马群雕塑留下了足够“奔跑”的空间,也给人们的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作为背景的树丛种植茂密,在蓝天的映衬下形成了优美起伏的天际线。整个场景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烘托了《***》这一主题。又如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苏铁园中放置的20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恐龙雕塑。苏铁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就已经存在,与恐龙生长在同一个时代。园中苏铁植物景观与恐龙雕塑相互呼应,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仿佛回到了2亿年前神秘的恐龙时代。
2.2 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景观雕塑的创作中,考虑其功能上的扩展,发挥雕塑的实用功能可以加大人与雕塑互动的可能性。如具有照明、指示、休憩等功能性的景观雕塑小品,这些作品既美化了环境,又能为人提供方便。例如***2所示的“歌娃”雕塑坐凳。“歌娃”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吉祥物,也可谓是民歌艺术的形象代表,在青秀山风景区内的许多休息凳以“歌娃”的造型进行设计,既满足了游人的休息需要,同时也趣味十足,还能体现南宁当地的地域文化。
2.3 参与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雕塑作品的创作中如果能采用新奇、独特、有趣的设计手法,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愿意参与其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希望在紧张工作之余,从与环境接触中体会到舒适放松的感觉,具有趣味性的雕塑作品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例如有些参观的游客会模仿雕塑人像动作的体验行为,其互动的过程就充满趣味。由于人和雕塑互动过程是偶发性的,因此需要雕塑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更好地被人们所感知。设计师在创作雕塑作品初期,就需要了解公众体验的需求,分析景观雕塑作品能提供这种体验的可能性,并且对公众的互动公过程和行为模式作相应的预设。例如广州陈家祠中展示的一组描绘老广州人民生活场景的铜雕。在雕塑中放置了一把空着的铜雕椅子,人们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或者变化各种姿势拍照。又例如,一组描绘儿童游戏老鹰捉小鸡的雕塑,在雕塑中空出一个位置,就暗示了人可以进入其中与其互动。正是由于每个人与雕塑作品互动的过程是偶发性的,所以每个人所体验到的感受和结果也会不同。
2.4 把握设计的尺度
尺度既可以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也可以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尺度感是人们面对空间作用下的心理及诉求。设计时需要把握尺度感,适宜的尺度感使雕塑作品成为与社会大众相互影响的一种艺术表达。尺度感包括了视觉上的尺度和精神上的尺度。
在视觉方面,一件雕塑作品的体量尺度是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反映。尺度规模宏大的雕塑一般给人以厚重感,例如纪念性雕塑,一般至于高大厚重的基座之上,使欣赏者需要采用仰视角度去观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的心理带来震撼的同时也会造成一种沉重感,让人无法亲近。尺度适中与人相近的雕塑缩小了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则容易给人亲切、易接近的感觉,容易引发人参与其中的兴趣。
在精神方面,雕塑作品可能引发公众的正面情绪,也可能引发负面情绪。园林中的景观雕塑属于公共雕塑的一种,因此无论是在形式造型还是精神内涵上都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追求。如果设计师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与大众审美接受之间的平衡,则容易造成作品“曲高和寡”、“粗制滥造”、甚至 “低级趣味”的局面,导致大多数百姓都很难欣赏和理解,更谈不上与之互动。近几年公众对各地对雕塑作品的评判意识逐渐增强,例如某网站发起2012年 “全国十大丑陋雕塑”的评选活动中,乌鲁木齐“飞天女神”、郑州“流氓猪”、广西桂林“扶老”之类的雕塑给人以“吓人”、“毁坏市容”的印象,是对城市审美和大众品位的亵渎。
3 小结
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其特定艺术能量,景观雕塑也是如此。景观雕塑作为一门空间的艺术,是园林中独特的风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逐渐意识到景观雕塑不仅对周围的空间环境有一定影响,对公众心理的行为模式也有着引导的作用,同时,公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也对景观雕塑的创作起到启示的作用。因此,如何使雕塑更好地融入环境,如何对公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捕捉和预设,如何体现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其与人们进行交流与互动,都是设计师需要不断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梅瑶炯,刘定华.论互动园林:趣味交流与自发参与――城市园林的一种预期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2006,22(11):11.
景观雕塑篇7
关键词:雕塑; 城市理念; 公共文化; 代言人
Abstract:This paper, taking the sight sculptures in Chengdu as an example, holds that in the public environment sculpture serves as the prolocutor of the public culture of the city.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ight sculptures in Chengdu,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ur functions of public sight sculptures: passing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fixedly recording the thinking of the time, disseminating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and representing the idea of the cit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sculptures in Chengdu, it is necessary to dig into and record the history of Chengdu, and express the spirit of the city with the sculptures, so as to fulfill the task of passing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city.
Key words:sculpture; the idea of the city; public culture; prolocutor
城市景观雕塑美化城市环境、凝练地域文化、“补白”公共区域,常年不间断地与市民交流,不断地合成城市精神,无声地传播城市文化和特色地标。城市雕塑还通过刊载自己的***片、报纸、网络等媒介,形象地传播城市的现在和历史信息,不断地重复宣扬城市的理念。城市景观雕塑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护卫者,生动地代言城市公共文化和精神风貌。
1成都城市雕塑风貌概述
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我国城市在最近二十多年间,已经在公共空间场所新兴了一大批城市雕塑,它们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灵魂和内涵,是品格的象征,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宗教信仰等文化特征。这些公共雕塑作品在城市里的显要地块或交通节点闪烁生辉,让人们去意会城市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感受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文明追求。以成都市为例,该市的雕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青羊宫、文殊院、大慈寺、宝光寺等塑立的主要是各自宗教神灵像;武侯祠塑立的是诸葛亮、刘备及其汉王朝主要文臣武将的像;人民公园门口的川***无名抗日战士塑像和纪念保路运动纪念碑、文化公园里的十二桥***头像等,反映的是成都市的爱国主义文化底蕴;天府广场上的***像、电子高等学校校园里的***像、百花滩公园的巴金像、浣花溪公园的诗歌浮雕大道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像以及散布在城市各处的近现代***治、文化名人孙中山、郭沫若、巴金、李颉人、艾芜等人像,则表明了成都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的关系。
还有几所着名高校里矗立着各具特色的雕塑,如四川大学的***、张澜、孔子像,西南交通大学的茅以升像,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校院中表现“青春”题材的雕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门口的人物浮雕墙等,无一不是在传播本院校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追求。四川大学在新校区还建起了历史文化长廊雕塑景观区,借用石刻艺术展示学校历史、学科成就、杰出人才、学术成果,营造出崇尚学术的良好环境;四川师范大学的艺术墙和孔子、晏阳初的雕像,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生的大事件,是对莘莘学子进行历史文化沐浴、传播的良好场所。(见***1、***2)
成都的景观雕塑还在各自的地域内充当公共艺术,代言本地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追求,使雕塑艺术从少数人享有的精英文化,发展到现代意义的公众文化。
成都人民南路立交桥边的民俗公园,通过9座古朴的青石小桥,再现古老成都万里桥、青石桥、卧龙桥等老桥文化;引桥旁的桥墩柱上以浅浮雕的形式重现老成都街道的风貌。老桥老街的相互呼应让游人仿佛徜徉在老成都的市井风情中。中心区融合川西民俗建筑,使用老成都所用的建材在东西两边修建了两条“街”,这是民俗公园里最特别的一点。中间区域通过地***的形式表现了“秦、汉、清、现代”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地***后是两面做成线装书样式的墙,墙上是对老成都的全面介绍。在街道上还有1:1等人大小的民俗雕塑,包括老成都人熟悉的“鸡公车、西洋镜、掏耳朵、倒糖饼、自来水柱”等,这些路边街头的雕塑允许观众触摸参与,而游人的参与是雕塑创意的内容之一,观众参与使艺术作品因贴近普通民众而变得更为完整、生动有趣。成都市的现代雕塑群体充满生气,直接展现成都快速发展的现实和不断超越的精神和持续发展的前景。成都三环路金牛立交桥的“蜀风”雕塑群,高新区(高科技试验区)的线条型雕塑群,春熙路的无名美女、帅哥雕塑群,形象地表明即使是商业繁华区同样也有艺术养眼的处所。(见***3、***4、***5)
2成都城市雕塑的功能分析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名片,代言城市文明,展现城市精神,凸现城市风貌。城市雕塑是城市的一个剪影,通过固化城市的瞬间,截取城市曾经存在的片段向外人、后人不断地传递该城市的特征和标志。成都的众多雕塑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传承历史文明。宗教场所、历史文物纪念场所的雕塑主要是传承历史文化,成都青羊宫的大乌龟,传说是大神龟,那只活灵活现的“神羊”,是成都历史文化久远的证明;都江堰山门前广场上矗立的历代治水有功的地方官员像,游人在参观时都可以感受丁葆桢等地方官员的治水业绩,知道他们被后人景仰和纪念的原因,从而激发地方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武侯祠的君臣合祀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塑像文化传播的。成都民俗公园通过塑造众多旧时成都市井人物的瞬间,不但让老成都市民寻觅到童年的依稀感觉,也把数十年前的成都市井风情传递给当代年轻人。雕塑艺术的基本功能,是使当代人可以从容地表达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敬仰、纪念、彰扬的理想,“最初现代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现代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现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①
第二,记录当时思想。成都的“抗日战士”、“孙中山像”、“***像”、“芙蓉花仙”、“建设者”等城市雕塑无不代表城市不同时期的思想与观念。历史上某个时代出现的雕塑与当时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生活状态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而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又决定了它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包容本土文化的艺术品,是一种直接介入、贴近公众的艺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属于当地大众。看到抗日无名战士铜像,参观的人们可感知八年抗战中,四川子弟兵就是背着老式长***,穿着草鞋去跟装备先进的日本***拼杀的史实,何等的“血肉长城”,何等的坚苦卓绝!天府广场的“***立像”,将几十年前人们心中永远完美、睿智和高瞻远瞩的伟人形象定格。近年新建的“杜甫草堂”公园,“武侯祠”博物馆,望江公园“薛涛纪念馆”,人民公园“保路运动纪念馆”等项目均很好地利用了雕塑及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理念和多媒体展示手段,用新的符合时代精神及当代人欣赏的方式来表现公共人文景观、再现历史。(见***6)与此对比,深圳市的“拓荒牛”、“大鹏展翅”等城市雕塑,则是记录了典型的新兴城市——深圳的开拓精神和奋斗朝气。②
第三,宣扬城市历史。成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可以进入视野作雕塑题材的十分丰富。有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有弘扬***传统、表彰***功绩的,有表达学术追求、展现科学文化高峰的,有应用现代乃至后现念、又凸现民族风俗的。它们是城市发展规模水平达到相当层次的一个标志,是成都文明和进步的象征。都江堰李冰塑像,是成都水文明的灵魂和内涵;新兴城市的各个角落的反映现代人生活的雕塑,例如春熙路上的时尚美女、帅哥塑像,是成都人居环境休闲品质的写照。成都曾经引导掀起了辛亥***,曾经为抗战提供了300多万壮丁,曾经是***“红海洋”的重地,都通过典型的城市雕塑展现给后人;历史上的成都曾经富裕、繁华,曾经陶醉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休闲文化,也通过提笼逗鸟、逛街打眼的市民雕塑形象展现出来。
第四,代言城市理念。成都是一个移民城市,和谐包容是成都的城市精神,雕塑作品也部分表达了这个概念,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公共雕塑和谐共存就是包容精神的明显解释。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雕塑反映各自的校训理念,集中起来无疑代言了成都包容、多元的文化气氛和宽容的心态。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广场上有孔子塑像,西南财经大学行***楼的古钱币造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浮雕墙上有着名的神话研究大师袁柯的像,浣花溪公园中有历史文化名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塑像,代表成都市文化灵魂、内涵和品格。这些雕塑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市民们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宗教信仰等,也成为他们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见***7)
3城市雕塑要完成传承城市文明的使命
中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是为宗教服务或者作为装饰为建筑服务。例如历代的石窟、寺庙、宫观造像,以兵马俑为代表的陵墓造像、传统建筑雕梁刻柱等。在文献记载中,古代也有类似今天的环境雕塑、纪念雕塑,但是数量很少。“城市雕塑”这个词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只有我们这样称。在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的城市艺术样式,这本身就包含着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清理。它与我们民族过去的宗教观、伦理观、社会价值观以及时空观都是有密切联系的,还是以成都城市雕塑来做“例证”。
景观雕塑篇8
关键词:景观雕塑;场所性;自发性与被动性;由表及里;由里而表;表里之间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laceness” of landscape sculpture, and distinguishes the two kinds of different features of placenes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also includes two approaches about the expression of placeness of landscape sculpture in relation to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an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nd it includes the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m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modern western landscape sculpture.
Key Words:Landscape Sculpture, Placeness, Spontaneous and Passivity,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Between Outside and Inside
“场所性”多以文化为背景,涵盖新兴的环境设计理论和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复杂适应性理论”。景观雕塑以场所性为前提表达设计的精神性,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同样的地点,解释作品意识的形成和过程。在西方,现代城市设计在战后几十年中的核心主张就是“场所理论”,若把场所理论看作是X射线来透视场所需要参与的客体要素形象,透过“以意识为中心”(主体意识)感受环境的内在结构和表层特征来研究“场所”范围内的作品形式,出发策略便可选择以“由表及里”或“由里而表”两种策略作为方***。基于场所理论所产生的景观雕塑主体形象的两种生成途径,最终的结果需以契合环境为目标,而避免客体因素对场所的入侵。
自发性与被动性
从景观雕塑对环境的参与反推其固有的精神本质,以此定义场所性发生的两种模式,一种为客体固有存在的文化本质与主体文化意识的契合;一种为客体外在作用的文化塑形对主体文化意识的引领。然而,实质环境固有的身份特征一般不易改变,而非身份特征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如:阳光、湿度、风向、植物群落等。因此本文尝试把作为具有不变性和变异性特点的场所做如下解释:
1.不变性,即“自发性”场所:指场所环境具有鲜明的空间结构、时光氛围突出,固有特征不易改变。诸如繁华商业街区、历史遗迹或大学校区等。
2.变异性,即“被动性”场所:指场所总体空间环境特征模糊、内部结构混乱,外部条件自由松散等。诸如城市组团的边缘交合区、商业与居住混合区或高速公路分割区等。
相应地,对于以上两种不同场所,景观雕塑的生成设计就可以采用不同的介入策略。“自发性”的场所特性因为空间特征明确、意义突出,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的生成设计途径:即通过与意义载体的对话、对场地记忆的尊重、对已有肌理的延续等对其做出应答式回应,体现场所的本来特征,生成自然的设计表达。对于“被动性”的场所特性而言,则可以采取逆向的 “由里而表”的生成设计途径:即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环境性、文化性、艺术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环境周边斑块因子定位的手段来对作品形式进行试验性的解读,将“隐蔽”的场所特性内化于生成设计本源的概念之中,并借由这一概念的展开将场所特性显现出来,以便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对设计主体进行塑形。“由表及里”倾向于设计与城市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由里而表”则倾向于注重以景观雕塑自身意义的引导来生成设计。
由表及里
以洛杉矶伯欣广场景观雕塑的改建项目为例,则集中体现了“由表及里”的生成设计途径。伯欣广场基址位于洛杉矶第五、六街之间,该地段具有典型的“自发性”场所特性:1866年伯欣广场曾经是城市的象征,20世纪50年代建成地下停车场,70、80年代逐渐破败,沦为无家可归者和***的聚集地。原广场的城市肌理包括两种***底关系,一种为景观雕塑实体与外部空间的***底关系,一种为广场上及广场周边单调无变化的树缘线和街边建筑立面为“背景”的***底关系。“自发性”场所特征在历史经历和环境变迁中已经有所显现,伯欣广场景观雕塑的改建工程运用“由表及里”的设计策略,从逝去的历史记忆中重新寻找孕育城市地标的办法,借由与“自发性”要素“应答式”的对话,将概念设计从无形走向有形。景观雕塑塔采用与广场周围公共建筑相同的方整轮廓进行设计,以城市环境特征赋予其厚重、严肃、神秘的形象,通过与公众的对话,转移场地原有印象。作品以重紫色进行饰面,体现其作为“主”的地位,这种针对实体环境所采用的“嵌入式”的、“移转观念”的生成设计策略,结合当代设计多变的手段,实现了自发性景观雕塑与人的和谐对话。作品移转了之前衰落的广场印象,塑造了全新的城市理想,契合了***府对伯欣广场改造的期望。作品通过“形”与“意”的表达,解释了“由表及里”设计策略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改建后的景观雕塑作为广场观赏的“主景”存在,标识性鲜明,与公众产生极大共鸣。
德国20世纪中期的矿区,在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中曾营建了一系列的以“大地”为主题的景观雕塑,是“由表及里”生成设计的典型案例。德国柯布斯附近方圆4,000km2的土地下生产褐煤,100多年来褐煤的开采为当地带来了电力工业、热力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荒芜的、失去自然生机的环境和数十座60-100m深的露天矿坑。1970年代开始,矿区逐渐减少煤炭开采,种植树木,医治地区环境创伤,使地区成为旅游、休闲的圣地。1990年代,矿区不断邀请各国艺术家以巨大的矿坑为背景,创造景观雕塑作品。艺术家从个人对场所的体验和专业经验中去寻找解决基地环境重塑的办法,而不去模仿已经存在的某种形式,其结果是设计体现出了连贯性的情感关照,很好的体现了景观雕塑的场所特征。“由表及里”的环境规划指导理念,使废弃设备、矿坑、和艺术作品交融在一起,形成荒野的、浪漫的景观雕塑,每年吸引上百万的游人,也为地区带来了人气。
“由表及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层面上的,在“自发性”场所特性有历史承载的环境下,生成设计往往是从外部精神入手,以外在精神引导内在环境。“由表及里”强调景观雕塑生成设计不应过多的干涉场地固有的精神实质,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准确的契合环境的景观作品。
由里而表
以栖居学为理论基础,观察受众对于场所的关注,发现大多数群体很难发现场所的“被动性”特征,而对于某些特定场所的理解或许只针对设计师的思考感悟而言。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 1900-1996)的作品《肯尼迪纪念碑》则是“由里而表”的生成设计策略的一个典型案例。从其景观所处的环境来看,原地段为“被动性”场所:用地处于两山之间,周边为原野,虽临近泰晤士河,但人流罕至,周边无承载历史意义的构筑物。杰里科采用一条小石块铺砌的小路蜿蜒穿过一片自然生长的树林,引导参观者到山腰的长方形纪念碑处,白色大理石的纪念碑主体,以每年11月份叶色绯红的美国橡树作为背景,而11月正是肯尼迪遇难的季节,场所氛围厚重。纪念碑与环境和谐相处,安静平和,引人凝思遐想。在一片开敞的草地上踏着一条规整的小路到达杰里科特意设计的冥想石凳处,俯瞰泰晤士河和绿色的原野,场所从厚重过渡为开敞。“被动性”的场所特点通过艺术家主体意识的参与很好地将作品性格衬托出来,通过潜意识的作品心理导向来解释场所特性,记叙了一个人的生、死和灵魂,抑或感受到物质世界中看不到的某种生活含义。
艺术家是野口勇(1904-1988)的查斯・曼哈顿银行下沉庭院景观雕塑也是“由里而表”生成设计策略的一件作品。1964年,野口勇为查斯・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attan Bank)设计了一个圆形的下沉庭院,这个庭院是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新版本。从日本专门精心挑选来的黑色石头隆起一个个小圆丘,配合以花岗岩铺装成的环状花纹和波浪线,好像耙过的沙地。夏天时,喷泉喷出细细的水柱,使庭院里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雾,散布的石峰仿佛是大海中的几座孤岛。作品利用日本园林文化“禅”的概念,以石组布置来均衡场地构***,将广场划分为动静两个空间,作品解脱了规则式广场的束缚,在情感较弱的场所中触摸景观及雕塑的精神实质,通过概念移植的方式使场所有了灵性,打破了以往广场景观雕塑的教条式设计,作品很好的协调了场所生硬的特征并联系了受众希望感受“新奇”的普遍心态。
“由里而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作品内在结构和外在层面形象之间的对话,在“被动性”场所特性无历史承载的环境下,生成设计往往是从作品精神本质入手,以内在精神引导外在环境,通过艺术表现来引导作品形式。
表里之间
“由表及里”“由里而表”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含关系,“由表及里”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对周围环境进行解读回应的“由里而表”。在场所意义密集的区域中往往需要将两种策略凝结为一种设计手段,在此过程中,两种策略强调配合而无所谓哪一种策略消极避让另外一种。无论“自发性”、“被动性”还是“由表及里”“由里而表”,对于景观雕塑而言,在理解并运用两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定位场所特性,配合环境设计作品而避免作品入侵环境。正如西蒙兹所说:“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一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无论是时髦的材料也好,高超的设计手法也好,景观雕塑设计都需保有质朴的心态,明确的场所意识,才可从“自发性”“被动性”的场所中发现设计的突破点,并有效运用“表里之间”策略探索出景观雕塑生成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王冬冬、郭晋平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美)詹姆士・科纳.吴琨,韩晓晔译.论当代景观雕塑建筑学的复兴[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景观雕塑篇9
关键词:现代雕塑;现代景观;融合设计;创新
Abstract:Modern sculpture transits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 to the modern form. Designers have gradually combined modern sculpture with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ey regard the outdoor venue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culptural creation, and they regarded landscape as space sculptur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sculpture and landscape are increasingly intangible. In this case, landscape sculpture emerges at the right moment. On account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analyzes how to make design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fusion of modern sculpture and modern landscape from five aspects: refining and summary, rhythm and cadence, actual and virtual design of sculpture, adaptability of creative themes, and the harmonious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culpture.
Key Words: Modern Sculpture, Modern Landscape, The Fusion of Design, Innovation
雕塑作为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在传统园林中多以装饰形式展现。随着艺术的进步,雕塑受到抽象主义、构成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新设计思潮的影响,其空间形态、表现手法及材料选取方面出现了明显改变,其不单单是环境的点缀,而变成一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开始注重空间的流动性、扩张感,可以多方位供人们观赏。下面本文主要探讨以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相融合的设计创新情况。
一、提炼与概括
写实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写实也不能过度真实,主次分明,才能让雕塑作品免于庸俗。一位杰出的雕塑家,既要善于写实,还要善于概括,才能使创作的雕塑作品产生生动的效果。概括可谓是写实的高度提炼,其与写实相互补充,形成了美丽的雕塑艺术。环境雕塑重视形式的改变,追求简洁明快的形象形成的韵律、艺术氛围及节奏,故提炼概括可谓是环境雕塑的一种语言特点。基于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提炼、概括是对各种自然形态站在审美视角对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感因素进行取舍,从而将其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特点提炼成清晰而单纯的形象语言,形成了景观雕塑在审美、形式及造型方面的必须元素。1
景观雕塑是创作者从感受、把握形象直至创作形象的一个过程,是其摆脱纯粹自然形象,继而将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进一步加工、升华,集中、生动地表现出理想形象的过程。一名雕塑家对自身所感受到的各种因素进行提炼概括,可以说是其艺术灵感最生动、最贴切的表露。如***1所示。
二、节奏与韵律
基于现代雕塑和现代景观合一的景观雕塑,在某些方面和音乐有共同的特点――重视节奏感。艺术上的节奏感主要指在表现艺术的过程中,借助几种彼此对立的元素,依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穿插或者重现,在对立与统一中深深地触动观赏者的内心。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它是音乐最为本质的特点。与此同时,节奏感也是音乐体系中多种艺术语言表达体系内最抽象的,其隐藏于旋律、音调中,可让欣赏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的深层次结构。而雕塑的形体及体量变化,有明显的方向性、倾向性,尤其是以组成手段创作雕塑的设计,其形体的排列、组织有明显的秩序。雕塑形体的秩序可以说是雕塑语言的修辞方法,在主次之间能让雕塑的动态、张力更显突出,同时将雕塑的重心、动态及形体根据主次关系,有规律地组织整合,展现出独特的秩序感。2
景观雕塑篇10
抽象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在其《论点、线、面》的著作中提到“就外在的概念而言,每一根***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而内在的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这一理论和认识引申到景观雕塑设计中,可理解为一切景观雕塑的形式语言,最终的艺术目的是充分体现出让人的心灵能够感知到的场所张力,从而将场所精神得以传达给受众,实现精神上的美学升华和社会文脉的传承。
抽象造型语言在景观雕塑设计中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具体实现在景观雕塑的三大造型语言“空间、形体、质感”上。在空间架构中,通过抽象思维,营造出具有态势的空间节奏;形体塑造上,利用抽象造型创造出富含意蕴的形体;质感选择方面,经由抽象感受,选用能深度传达情感的触动心灵的材质。下面我们以景观雕塑大师野口勇的部分知名作品为例,深入探讨抽象造型语言在景观雕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空间态势
老子曾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空间成为功能事件的发生之地,而具有张力的空间,并非是指具有物理意义的“无”的空间,而是通过空间架构所产生让人强烈感知到的具有态势的空间。如同中国书法艺术中讲究的“书法之势”,可分为点画之笔势、结字之体势、通篇之气势,重在字体结构表现出来的力量趋向,可柔可刚,可娟秀内敛,亦可大气磅礴,由此文字就有了骨、筋、肉、血、气。景观雕塑的空间架构通过抽象思维,以控制整个空间的气与力向为要意,体现出与场所精神相符的空间气质。野口勇先生在查斯.曼哈顿银行前的下沉庭院设计,是一个日本枯山水庭院的现代版演绎,实现了景观雕塑空间态势的传达。下沉的圆形庭院,底面的地面隆起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小圆丘,圆丘中心放置专门从日本精心挑选迩来的黑色石头,花岗岩铺装成环状花纹和波浪曲线, 下沉空间的高度与黑色石头的空间比例关系,以及竖向通透空间的设计,使该景观作品的空间具有强烈的吐纳气息的之感。他的另外一件作品北海道札幌Moere沼公园,无论是充满金字塔、立方体、圆环抽象造型的供孩子游玩的《樱花之林》儿童游戏场 ;还是犹如大地艺术的Play Mountain,都运用了抽象空间处理方法,营造出一个空间节奏明晰,欢快的景观雕塑场所,创造了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充满美的世界。
形体意韵
形体与空间是景观雕塑设计中相互相生的一对要素,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互相生发、不可分割。空间突显无形的力向,而形体则是份量感,体积感和质感的物质体现,抽象形体还常常在景观雕塑中体现出一种符号化的文化含义。野口勇在耶鲁大学贝尼克珍藏***书馆下沉庭园的设计中, 场地和雕塑全为纯光白色大理石,金字塔象征地球,向远古遗迹致敬;圆环象征太阳,永远照亮世界;立方体象征机遇,调和地球和太阳。这三个雕塑也是对三个基本几何形体的思考,金字塔代表三角形,圆环代表圆形,立方体代表正方形,这三个物体构成着一组特别的关系。三个抽象形体在造型的呈现上体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宇宙感,体量质感的造型深度展现出野口勇先生对抽象雕塑造型的高深艺术造诣。Horace E.dldge喷泉则是野口勇与Sadao历时七年时间共同完成的另一个景观雕塑作品,屹立于美国底特律市城市中,高达36.6米,该喷泉是一个在造型上呈现扭转上升气势的纪念碑,隐喻了人们在追寻荣誉过程中的矛盾。该作品向市民提供了一个聚会和放松场所的同时,富涵力量感的圆柱和圆环造型,成为该城市的一个精神象征。
质感情怀
景观雕塑的物质属性注定了其物质质感将成为触动和感染人的媒介,从而使环境与人产生情感交流,也是景观雕塑艺术价值的深度呈现。抽象艺术中质感可被作为纯粹的创作材料,直接触发人的情感 感受,唤起人的记忆和通感,犹如一首材质谱写的诗歌。野口勇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一个同样充满了想像并且极具象征寓意的庭院,在这个“加州剧本”(California Scenario)庭院中,野口勇特别注重的是对于空间的关注和材料的选择,因为它能够让人步行穿越并且近距离感受,给观者留下触动心灵的亲身体验。该作品位于洛杉矶附近的一个商业中心中部,平面为方形,空间较封闭。在这样一个视线封闭、单调的空间中,野口勇布置了一系列的石景和雕塑元素,并设计了众多的主题,充分再现了加州的气候和地形给人们带来的场域感受:地面由大块南非浅棕色不规则片石铺砌,暗示布满岩石的荒漠。园中零星散落的一些石块,传达出日本传统庭院石组的意境,其中一组由15块经过打磨的花岗岩大石块咬合堆砌,称为“利马豆的精神”,源于设计师对加州富饶起源的联想。沙漠地的主题选用一个圆锥造型土堆,表面铺以碎石与砂,栽植仙人掌植物,再现了加州沙漠景致。在一个单坡造型的“森林步道”周边种植有红杉,以模仿加州海岸风光。园中还有一条时隐时现的溪流,象征加州主要的河流。水流从两片三角形高墙中涌出,地面部分造型曲折变化,断续相间,最终没入三角锥石坡下。这个设计把一系列具有明确意向的材质和形体用东方美学思想的布置手法,以一定的叙述性唤起了人们对这些景观的联想,创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冥想空间。花岗岩、碎石、砂、仙人掌、红杉、溪流这些具有象征寓意的材质组成部分,也试***通过质感并置叠加而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以饱满的心灵感受传达出冥想空间的场所精神。
我们在野口勇先生的诸多景观雕塑作品中都能发现抽象造型语言的广泛运用,大师作品中对空间、造型、材质的设计十分准确、简练、动人,这与他多年的潜心练习和创作不无关系。景观雕塑作为一首以雕塑艺术的艺术理论介入景观设计的三维乐谱,创作者只有在大量的推敲和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艺术造诣,在向大师致敬的同时,以此与大家在勤勉之路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