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价格篇1
一问,价格持续攀升是否正常?
回答是,价格相对走高乃情理之中,意料之中;但涨幅太大,涨势过猛,已不正常。
去年以来,大多数工业门类经济效益一直暖意洋洋,纺织等行业全年的产销和利税额一举刷新历史记录。今年头两个月,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综合指数达130.2,同比提高21.8点;实现利润980亿元,更是呈倍数增长。工业生产销售和利润增加,必然带动原料价格提升。倘若下游效益持续大幅度提高,而原料价格却长时间原封不动,则属异常,也有失公正。
但现在的问题是,原料价格涨幅过大过猛,既严重超出其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又突破了下游产业可以承受的最高限度和心理防线,同时也大大高于国际价格水平。今年2月份,棉花价格平均指数达12051元(吨),与前一两个月相比,涨幅几近两位数;到3月初,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老商品棉最高成交价竟至每吨13151元,高出同期国际高等级棉价近1000元。而去年新棉收购价格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国内国际棉花收购和库存总量也没有明显减少。天然橡胶的综合成本每吨8500元左右,加上1500元的利润,不过10000元,而现在已经达到每吨14000元以上;相对于国际最高价,也高出2000元。原料价格持续大幅猛涨,但工业品的市场价格并未水涨船高,从而导致下游产业的利益严重受损,很多企业滑向亏损。显然,目前的价格是不正常的,带有很多泡沫,价格所传达的信息是扭曲的。
二问,目前工业原料价格的高涨能不能缓解通货紧缩?
回答是否定的。
工业原料价格适当增长,肯定有助于缓解通缩,但这种增长必须是合理的,而且必须形成完整和良性的循环,增加有效需求,提高社会购买力。而现在原料价格持续增长,但上游并未受益,下游却严重受损,更没有刺激需求,不仅无助于缓解通缩,而且会增加市场混乱。
在产品供大于求的大趋势下,工业企业不可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完全消化日益猛涨的原料价格,而只能压缩利润空间,直至亏损。目前显示的工业效益,主要是去年良好状态的惯性。用不了多少时间,原料价格异常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将显现。工业企业无力承受原料价格压力,供求关系就会发生逆转,原料经营企业最终将付出巨大代价。
三问,对工业原料猛涨的不正常形势,国家要不要干预?
工业企业和经济学界普遍呼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原料价格篇2
稀土元素一共17种,是工业生产必需原材料,又叫“工业味精”。中国是稀土材料出口大国,全球80%以上的稀土原材料都是由中国出口。根据2012年***《中国的稀土状况与***策》报告,中国已探明稀土储量大约占全球储量23%,目前全球稀土市场价格完全是由中国国内市场主导。但是,国内稀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以稀土镨钕磁性材料来说,镨钕磁性材料占据稀土市场产量与需求量的一半,其价格波动高峰与低谷相差5倍,2008年谱钕合金价格大致在20万元/吨,而到了2011年高峰期上涨到80万元/吨以上,2015年市场价格回落到40万元/吨,上演着过山车行情。稀土行情的波动在一年之中也比较明显,参考瑞道金属网,2015年2月份谱钕材料平均价格在40万元/吨,但12月份价格下跌到35万元/吨。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必然导致下游制造业生产活动的不稳定,在稀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时期,下游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停产或转产情况都有发生。同时,价格上涨过快也刺激了材料供应企业扩大产能,而价格一旦反转,又造成了企业产能闲置,经营陷入困境。例如,目前镨钕磁性材料全行业闲置产能已达到50%以上。因此,分析稀土市场价格波动的成因有利于保持下游生产的稳定,确保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也能为未来稀土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借鉴。
二、稀土材料价格波动成因
(一)现状分析
研究稀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成因首先要看到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状况,中国是稀土生产大国,同时中国也基本垄断了国际稀土出口市场,但中国的垄断优势并不来源于先进技术,更多的来源于价格与成本优势。实际上,日本、美国在稀土方面的专利数量远超中国,中国出口的稀土材料主要集中于原材料和中低端加工材料,在高端制造领域如纳米稀土等,日本、美国仍占据领先地位。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原材料与工业原料,进行高端加工以获取更高利润。从各国已探明稀土储量来看,除重稀土个别品种,主要稀土品种在全球的分布都较为广泛,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储量都比较丰富,而美国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但2000年前美国稀土矿就全部停产,改由从中国进口。日本缺乏稀土矿,但据统计,日本长期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储备已够其使用30年。发达国家目前均不开采本国稀土矿,改由中国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稀土价格低于其他国家。以美国钼业公司芒廷帕斯山稀土的开采为例,其稀土开采与制造成本与中国实际基本相当,但环境保护成本远超中国,国外大多通过收取资源税来保护矿产资源和自然环境,而资源税率普遍采用从价计算,国内的资源税2014前仍采用从量计价,同时征收的税费也较低,这样就造成国外企业无法与国内竞争,因此中国在2000年后逐步垄断了国际稀土原材料出口市场。
(二)经济学因素分析
由于中国基本垄断了国际稀土原材料出口市场,国外稀土矿多数处于停产状态,因此国内市场价格就决定了国际市场价格,同时国内市场价格波动也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稀土开采过程中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企业开采成本、销售环节增值税、地方资源税和产业相关的地方性收费。企业在生产阶段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当价格高于成本线时,也就是边际收益在边际成本之上才可以维持生产,在低于成本线时将停止生产,这样就可以解释国外稀土矿停产而国内稀土矿大量开采的原因。实际上在2011年,国际稀土价格上涨到高峰期时,美国的稀土矿又重启开采,而日本却在东南亚与非洲等地投资建设稀土矿,但到了2013年稀土价格又跌回上涨之初,国外稀土矿又全部处于停产和关闭状态。2015年美国钼业公司因债务问题陷入破产境地,该债务是由于芒廷帕斯稀土扩产项目引起的,正是稀土价格的持续疲弱、无法长期实现盈利,就导致其无法按期偿还利息。与此同时,国内的稀土矿仍能持续生产,这说明国内企业的开采成本线远低于国外企业。
因此,当国内企业的开采成本线远低于国外企业时,也就把国外企业挤出了稀土原材料生产。不过要指出的是,这种挤出效果并不是由于开采的技术水平高于国外,更多的是因为国内企业的环境保护压力远低于国外。实际开采方面,国内的盗采、偷采、滥采现象严重,地方***府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稀土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高于国外。这样就造成国内开采的成本线低于国外。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了国内稀土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从而破坏了市场自身的均衡价格。
具体来说,当开采成本特别是环境保护成本国内外持平时,国外稀土矿也会处于正常开采状态,市场就会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同时形成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在多渠道竞争状况下其波动较为平稳,减少了大幅度波动的可能。但当国内开采成本远低于国外时,均衡价格将被打破,同时造成国外厂商被挤出该市场,形成中国对稀土原材料出口的垄断局面,而这种垄断也造成了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被打破。但是,由于国内低成本的开采优势不可持续,受环境保护压力、***策调控、市场炒作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成本的大幅波动不可避免,这种非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是稀土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经济原因。
2015年后,中国抬高了稀土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对环境和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逐步与国际靠拢,减少了与国外的差距,这样国际市场的多渠道供给局面将在未来实现,稀土材料的价格必将转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中国承担全球80%以上稀土原材料供应的局面必然不可持续,国外供给渠道必将打开,市场新的供需态势必将重新建立起来。
(三)***策因素分析
在***策方面,中国长期靠下达指令性计划控制稀土开采量,同时依靠战略性的国家收储控制稀土价格,这两种手段属于行***性调控。由于稀土是工业原材料,下游企业多为刚性需求,因此行***性调控对稀土的价格影响也较为显著,历年来国家收储计划或经济刺激***策一经推出必然会推动稀土价格上扬,也就产生了市场的炒作空间,这也是稀土价格波动的重要***策因素。但中国在2014年WTO稀土贸易仲裁败诉后,根据WTO裁决中国***府将做出让步,行***性调控手段将更多被市场调节所取代,稀土价格将更多由市场供需双方决定。同时,国内资源税的征收与国际逐步接轨,造成稀土价格长期上涨,国外的稀土资源在利润驱动下也将逐步进入市场,随着新的供应局面产生,多种渠道供应也将使稀土的国际价格趋于平稳。
三、结论
原料价格篇3
天价石油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经历了两个月的调整后,在2005年初出现大幅度反弹的走势;从1月3日的每桶42美元上涨到1月25日的最高点每桶49.8美元;经过短暂调整后,原油价格继续昂然挺进,并终于在3月16日创出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峰,到执笔之时,已经达到57.6美元/桶。油价重纳升轨得益于美国中西部今年异常寒冷的冬天,以及OPEC对增产的消极态度,而伊朗核设施争端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早在年初,对全球油价呼风唤雨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言论,已经决定了今年油价的大势。年初,OPEC表示,今年全球油价将在50~60美元/桶的区间波动。这与它去年的观点相去甚远。去年,它只是称油价将在35~45美元/桶,但实际上,却让全世界见识到了接近56美元/桶的“天价油”。所以,可以预见2005年的油价也肯定会升破OPEC所设定的上限。
不过,推动油价上升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冲基金的炒油资金推波助澜。从相关数据来看,每逢纽约期油非商业用途(什么是非商业用途?就是不包括航空公司的买盘,换言之,就是炒作用途为主的)合约上升,油价也会被炒高。3月中公布的净长仓合约差不多是去年2月以来的新高,达7万多张合约,当然,伴随而来的是一个历史新高的油价。对冲基金之所以卷土重来,看中的是今年炒油的***治风险会比较低。最近,美国有关当局宣称,即使石油价格上涨到70美元/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只有0.5个百分点;对冲基金仿佛感觉到美国***府不会干预石油价格的上涨,因此就有恃无恐,大肆炒作。按目前的趋势, 纽约原油价格在2005年会出现大涨小回的局面,很快就会冲破60美元/桶,并在夏季用油高峰期达到70美元/桶的惊人天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由于需求强劲而供应受限,至少未来两年内世界将处于高油价之中,2006年油价会触及80美元/桶的历史天价,直到2008年才会回落到34美元/桶以下;这对于石油进口大国――中国来说肯定是坏消息,然而,中国今年的境况可能会稍好于去年,原因是我们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之间的国家石油计划都在按部就班进行,油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温和黄金
与去年紧追着石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不同,今年黄金期货价格表现温和。伦敦黄金从年初至今,一直在425~445美元/盎司之间徘徊,并没有跟随石油期货价格创出新高。
黄金价格为何斯人独憔悴?我们还是要从影响黄金价格的几个因素着手分析。黄金价格走势受美元、***局、利率以及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加息不利金价向上。由于投资黄金是不能获得利息收入的,利润完全来自于价格上升;在利率偏低时,为了避免资金闲置,持有黄金是一个不错选择;但如果利率趋升,黄金的投资价值就变得不吸引人了。3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局(FED)决定加息1/4厘,这是FED连续第七次加息,而且FED的会议记录显示,美国将会继续循序渐进地提高利率。在投资价值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黄金价格中长期看跌。另一方面,因为黄金期货交易是以美元来报价的,所以,美元汇率走强不利于金价上升;在连番加息之下,美元极有可能再展强势,笔者预期,金价今年会是反复向下, 有机会回落到400美元/盎司,才能找到支撑位。
然而,利率和汇率只是影响金价的其中两个因素,我们还必须考虑供求关系。据统计数字显示,去年黄金供应比需求少了近74吨,出现了两年以来首次供不应求的现象。去年,印度、中国的黄金需求均出现强劲增长。印度消费黄金693吨,大幅上升17%,成为全球黄金消费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去年黄金需求也上升12.8%,达到234吨。预计今年黄金供应不会大幅度增加,在中、印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之下,现货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继续出现;所以,黄金价格也不会一泻千里,不会跌穿380美元/盎司的强大支撑位。
铜、铝回落
国际期铜价格去年的走势确实让国际投资者瞠目结舌,伦敦铜从去年初2200美元/吨起步,涨到今年3月中的3300美元/吨,涨幅高达50%;如果以本次上涨行情的起步位1600美元/吨计算,涨幅超过一倍。中国需求、美元疲软和基金买盘都是铜价屡创新高的原因;然而,我认为,虽然中国对铜的需求旺盛,但是由于累计升幅过大,国际铜价人为虚高的现象十分严重。事实上,铜的生产成本只是1400美元/吨,目前高达3400美元/吨的现货价格已经脱离了它的实际价值;铜与石油不一样,它不是一级战略物资,如果价格过分偏离实际价值,随时随地会出现大规模的调整,而美元兑其他货币大幅度上升将是铜价暴跌的导火索。从技术走势来看,铜价之所以没有大跌,是国际基金买盘在逼空某些来自中国的投机盘,所以,目前这个复杂的头部形态还将继续走一段时间。从供求关系来看,高价格肯定会导致供应进一步增加,从而也会使铜价在下半年回落。
此前,期铜价格创下纪录也使期铝冲击至2016美元/吨,然而,铝价的总体涨幅还是远远落后于铜价;2003年4月,本次商品价格上涨周期的前夕,铜和铝的每吨差价仅为250美元,现在,已经是高达每吨1300美元了。可见,铝价是远远落后了。直接的原因是中国的宏观调控措施渐见成效,新开工项目减少使来自中国的需求疲软,国际铝价自然就赶不上铜价了。
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同一交割日的伦敦期铝价格比上海期铝价格高出约15%,显示国内金属铝供过于求,而国际市场供应略有紧张。总体来看,我认为目前的铝价算是比较合理的,2005年的走势也只会窄幅波动,难以大涨,当然,也没有大跌之虞;伦敦期铝价格的波动区间预计将在1750~2050美元/吨。
多头大豆
原料价格篇4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因的初步分析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首先化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因为化肥属能源产品,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随之上涨。2003年10月以来,中东、俄罗斯石油价格上涨中,国内原煤、石油等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期,这期间化肥生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较快,化肥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要在农资价格销售市场上得到释放,于是就出现了较明显的化肥价格上涨趋势。我们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了解到,水、电、煤、气这几种能源占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化肥生产成本80%左右。目前天然气每立方米0.7元,煤约210元/吨,电平均0.216元/度,同比分别上涨了6%,8%和6.1%。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吨尿素就增加了150元的成本。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动成为农资价格快速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国内供应减少、出口增加
去年煤炭企业事故频发,有的企业停产整顿,直接影响到煤炭产量;电力供应不足,化肥生产企业用电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整顿公路运输,煤炭汽运超载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原本运力就不足的铁路运输更为紧张。2004年汽车运输费上涨到0.30元/吨公里,比去年同期上涨0.巧元/吨公里,涨幅达到100%,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造成了化肥生产增幅明显放慢。2003年国家取消了对尿素生产增值税先征后返50%的***策,这一***策的变化也使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化肥企业减少了尿素产量。另外,国际化肥市场的高价格与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出口退税等优惠***策刺激了国内生产企业大量出口化肥。去年1-11月份,我国尿素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1%,达到217万多吨;相反,进口尿素大幅下降了83%,只有13.4万吨。由于国内供应量减少,出口却增加,这为市场价格攀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农资需求增加
***中央和***《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策的意见》后,内蒙古自治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尤其是5年内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两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对化肥的需求量增大,从而拉动农资需求攀升。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的统计数据,2004年自治区计划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200万亩(实际已超过),预计比2003年增加30多万亩,按每亩使用50公斤化肥、4.5公斤地膜计算,就需增加61500吨化肥、5500吨地膜,巨大农资的需求也推动了自治区农资价格上涨。
(四)进口成本增加
自去年10月以来,国际市场农资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国内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2003年进口磷酸二铵从到岸价格为1980元/吨上涨到2520元/吨,2004年进口磷酸二铵到岸价格为227美元,同比上涨29.54%,平均每吨上涨近52美元。其它进口化肥价格也是这种情况。受进口成本上涨的影响,市场销售价格也相应上涨。今年用肥旺季,自治区进口磷酸二按的销售平均价格约为2610元/吨,同比上涨26.7%,尿素平均价格约为1530元/吨,同比上涨10.07%,涨幅创近年历史最高纪录。
(五)农资市场流通格局发生了变化
近年国家逐步放开农资市场,农资市场主体多元化,流通领域行为不规范现象增多。化肥和农药、农膜等农资经过自治区、盟市、旗县或其它经营企业、乡镇或其它经营企业多层次销售渠道,整个销售链条被拉长,流通环节增多,层层加价,少数经销商还存在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的现象。这些因素人为地助长了农资价格上扬。据我们调查,在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五原县,每袋50公斤的尿素县城卖80元,但到农民手中要花86元。另外,今年经销商采购的积极性高,生产企业待价而沽,有的甚至限量供货,也是造成化肥价格波动的原因。
二、有关建议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民利益攸关。关注农资价格变化,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无论从目前还是长远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农资直接补贴的机制
目前农资方面的补贴方式主要是对农资的生产、运输、流通环节实行各种形式的优惠***策与补贴,间接减轻农民负担。从***策的实际执行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许多被中间环节获得,补贴的好处并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从现实情况看,***府对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补贴很难直接起到影响价格的作用,不仅农民不容易得到实惠,而且还容易造成农资市场真实价格的扭曲。建议借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改变现行的补贴方式,把对生产、流通领域的补贴逐步转为与农资市场价格变化相挂钩的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方式。
(二)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
加强农资营销市场管理,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种子、农药经营及种子生产主体资格审核,严把市场准入关,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确保农民购买到满意放心的农资;建立健全农资经营档案,做到进货有发票,销货向农民开具凭证,进货渠道清楚,流向有据可查。一旦出现质量纠纷,便于进行调查处理、质量鉴定,为农民索赔提供可靠依据;因地制宜,加强品种管理,防止一些不适应当地的种子、农药流入市场,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坚决打击哄抬紧缺农资价格的非法行为,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力度。
(三)鼓励农资经销商建立直销网络
农资涨价过快对商家来说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各级地方***府应鼓励大中型农资经销商建立农资直销体系,把销售网点直接延伸到乡镇一级,从而缩短农资销售链,降低农资的流通成本,这样也可以显示农资经销商的管理能力和树立自己品牌。一般来说,这样也有利于生产企业知道自己的化肥从源头到农民手中有多少利润空间。把价格自觉控制在农民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农民种粮有钱赚,建到乡镇一级的销售网络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至于那些只想在涨价风里赚一笔、不为农民考虑的奸商,特别是转手倒卖、层层加价者,必须严厉制裁。
原料价格篇5
牛年伊始万象初新,原材料价格一路狂犇,各大工厂纷纷上演涨价潮:原材料价格以20%-30%的幅度跳涨。化工原料跳涨,部分售价同比上涨超过万元/吨,塑料圈一飞冲天创下新高,工业原纸涨价史无前例,春节后特种纸普遍出现1000元/吨的上涨,个别纸种甚至一次性跳涨3000元/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协委员胡德兆提出要防止原材料暴涨。价格飙涨的背后,是全球货币宽松、周期错配、供需不平衡多种因素共振。基层反映,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产业链下游企业生存空间、侵吞企业利润、引发行业乱象,需引起重视。
一是遭受成本上涨、订单不足的“双重挤压”。一边是成本的直线上升。“企业目前的成本压力比较大。”广东永利坚有限公司董事长霍志华表示,今年以来,除了持续上涨的人力再叠加原材料价格的飞升,企业成本急剧上升,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另一边则是谨慎的订单。因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下游客户一旦下单,就会面临亏损的问题。而一些企业甚至出现订单做的越多,亏损越多的问题,因为客户刚下单,没几天原材料价格又涨,导致成本比接收订单时又高了,对于企业来说接单与发单都变得更加谨慎。实际上,有些行业价格传导快的,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也会逐步转达到终端产品,最终由消费者买单,比如家电行业。广东敏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表示,目前他们所合作的部分家电企业已经开始在终端谋划涨价,以应对原材料暴涨带来的压力。
二是下游企业难以传导成本,致企业利润降低。目前,不少行业目前还无法实现成本的传导。同泰升正总经理谢洽伟表示,与其他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企业不同,同泰升属于中端加工企业,如今下游客户明确表示无法消化原材料上涨,暂时不接受涨价。只能自己消化原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原材料涨价再遇上终端价格战,那就很容易引发用低质产品来换低价,让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据《上海金属网》报道,现在钢铁、铜铝涨价,明显是利润跑不过涨价,而且原材料还缺货,有时候还没法按时交货,还要多掏一笔违约罚款。苏州承安工程机械企业总经理周建新表示,他们也在“随行就市”涨价。原材料涨价,产品就会跟着涨价,但是有些客户不同意涨价,导致利润降低,有些产品甚至不赚钱了。不得已涨价后,又出现了客户减少采购订单的情况,得不偿失。
三是供货商迎“利”而上,引发行业乱象。不仅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上下游企业间除了陷入订单难题外,部分地区不锈钢行业还遭遇了合同交付问题。近日广东省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协会就曾公开发文,抗议国内某些钢厂迟迟不履行年前低价合同,还出现把现货资源高价卖、高低价搭配交货、延交合同,甚至更改协议等行为,直接影响了中游的钢厂商、贸易商及大型终端。据广东省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协会提交给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份函显示,佛山已有7家不锈钢相关企业反映受到影响,其中,大部分企业的1月合同量只交付了约10%。
鉴此,基层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出台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监管和价格平衡机制,坚决打击乱涨价行为。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的采购供应能力,确保国内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原料价格篇6
1.1建筑材料价格特征
当前我国建筑材料,产业发展存在较多问题。相同型号、规格的建材,由于材质、产地、工艺等原因,价格差距极大,因此,建筑材料的价格存在着三大特征:
1.1.1建筑材料价格具备差异性
建筑材料分类广阔,从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到家庭装饰工程中应用到的各种简单的装饰板材,都可以归类到建筑材料之内。因此建筑材料在范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外在表现就是建材价格的差异。以简单的建筑装饰工程中板材为例,从产地上可以分为国产、进口两种;从环保上可以分为国标、欧标。进口板材也分为欧洲、南美、东南亚等不同的质量标准。每种标准都有对应的价格,难以用统一的市场价格来衡量其质量。
1.1.2建筑材料价格具备层次性
不可否认,建筑材料在质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质量等级较高、环保程度较高的建材不仅可以用于大型工程,也可以用在小型家装工程中。其使用年限与环境影响也不可相提并论。因此,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也有着清晰的市场层次。外表形相同的建材由于内部结构、生产工艺的不同,在价格上会有明显的高低之分。
1.1.3建筑材料价格具备灵活性
建筑材料一般是通过加工各种原材料而完成的,因此,建筑材料的价格与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有着极为密切而又敏感的关系。其中,国际大宗商品的交易对国内建材价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随着证券、期货市场的变动,建材市场的即期价格也有着灵敏的波动。以工程建设中的配电设备、电缆等材料的价格为例,电缆以铜作为主要原料,因此,铜价的变化对电缆价格的变化有着明显的替代作用,这使得电缆的价格进行着以国际铜价的走势为基础的灵敏的上下波动。
1.2建筑材料价格走势
对于建筑材料价格走势,由于建材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所以目前尚未有被广泛承认的数据衡量标准。尽管有些地区把材料价格综合指数作为建筑材料价格的指导价进行研究,但是该指数无法解决地区性和工程差异的不同而带来的各种数据失真问题。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浮。但是从短期来看,建筑材料的价格仍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上下波动。以12mm螺纹钢为例,其价格经历了两次峰谷波动。主要原因是2009年与2012年两次经济危机(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带给我国钢材的出口巨大的冲击,造成钢材价格两次下跌。近期建筑材料受我国房地产市场萎靡的影响,主要以去化库存为主,因此大部分建材价格上涨幅度有所减缓,销量保持稳定。
2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材料价格的直接影响
2.1.1影响工程成本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原材料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土建材料、钢结构材料以及配电设备,剩余的还有许多细小的采购内容。其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成本、招标成本(服务费)、运输成本等,对工程成本控制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降低工程成本控制的效率。
2.1.2影响合同履约
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将严重影响发承包双方对施工合同的正常履行,给工程施工带来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工程施工发承包双方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没有签订合理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条款、明确各方承担风险影响的原则,将会严重影响工程合同的履行。
2.2材料价格的间接影响
2.2.1影响工程进度
工程建筑材料价格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是材料价格变动带来的间接影响。在工程进行期间,如果因为价格变动带来的甲方资金链断裂,跟进的资金不足,就会造成厂商延迟发货问题,拖延工程的进行。这对工程进度是一种极大的损伤,不仅浪费了时间成本,还会加大人力资源成本与管理成本等。
2.2.2影响工程质量
在工程的进行中,有些管理者由于建材价格变动,临时改变建材的类型与质量标准。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看出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建材类型的改动会降低工程材质之间的兼容性,降低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3建筑材料指导价格的应用分析
为稳定建筑市场秩序,降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维护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筑单位在进行价格成本控制的时候,需要研究建筑材料的指导价格分析。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3.1认真审核材料价格,做好市场调研
根据建筑材料价格的特征与定价原理,企业首先要做好价格的审核与市场调查工作。在进行完善的市场调查之后,获取当前主要建材的具体价格与价格走势。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企业审核人员要对主要建材进行详细的审核与检验。对建材的产地、质量标准、使用方式、价格(是否包含税费、运输费用、二次搬运费等)进行审核。确立工程需要的建材的具体价格。在市场调查过程中,不仅要对当前的建材价格进行调研,还要结合未来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对建材价格进行必要的预测,帮助工程进行建材原材料的储备,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3.2建立材料价格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当前主要的技术方式,企业要对市场上主要的建筑材料价格建立自身的价格信息管理系统。将价格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使用自动化办公系统及时跟进和控制建材价格管理,为工程建立价格信息模型,实现建材价格的动态管理。
3.3完善材料采购方式
项目采购管理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管理;价格调查管理;供应商确立管理;合同管理等。因此,工程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方式应从以上四个方面建立具体的采购模式。比如,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如:招标、谈判、询价、网上竞价等。以最大的效率实现建材价格波动与实际采购成本的统一。同时针对建筑材料指导价格来设计工程采购计划和采购规划。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采购监督机制,实现采购管理的自我完善,杜绝采购过程中的各种舞弊事件,保证合同的履约。
4结语
原料价格篇7
一、卷烟原料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卷烟原料成本是指直接构成和渗透于卷烟产品实体而耗用的原料及相关费用,按成本项目包括烟叶成本、烟叶费用、香精香料成本。
(一)烟叶成本 烟叶成本是各牌号卷烟耗用烟叶而计入产品的成本,受卷烟烟叶生产耗用量与生产工艺配方价格影响。
(1)烟叶生产耗用量。是万支牌号卷烟直接投入耗用烟叶(叶丝、梗丝、膨丝)数量,受设计消耗量与生产过程损耗量影响。
一是设计消耗量,按卷烟烟支规格、品质,万支卷烟需要投入理论(无损耗)烟叶量(包括片烟、烟梗、膨片),根据技术中心消耗试验,叶丝、梗丝、膨丝填充值及比重不尽相同,投入叶丝、梗丝、膨丝设计比例不同,卷烟消耗也不同,在水分、烟支规格等相同情况下,叶丝最重、梗丝次之、膨丝最低。
另外,烟支长短、粗细也直接影响烟叶消耗水平。技术中心可依据各牌号卷烟焦油含量、吸阻等要求,从技术层面加强研究设计合理烟支规格标准,达到既降焦又降耗目标;同时可根据各牌号烟丝及卷烟烟支规格按叶丝、梗丝、膨丝搀兑比例确定各牌号卷烟烟叶设计消耗定额标准,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梗丝、膨丝使用比例,从源头控制消耗成本。
二是生产过程损耗量,是加工生产过程中因物理变化(烟叶、烟梗烟丝、梗丝烟支卷烟成品)而产生的高于设计消耗定额的消耗量。生产制造部门可根据各牌号烟丝烟叶设计消耗定额标准,考虑合理的灰损率(烟叶拆包灰损率)、水分挥发率(烟叶水分标准为11~13%,卷烟水分标准为10%)及制丝、卷接包生产加工过程中合理质量损耗率及废烟丝回用率确定烟叶生产耗用定额标准,加强制丝、卷接包生产过程控制,降低质量成本损耗,控制过程消耗量。
(2)生产工艺配方价格。是卷烟所耗用各品名等级烟叶通过掺兑回用变更后的平均成本价格(含膨丝制造工费)。生产工艺配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
一是原烟采购价格(成本)影响。原烟采购价格(成本)由当年国家下达“统一调拨价格”、一定幅度的“浮动比例”及途中合理损耗构成。
例:采购100公斤某地区等级原烟,国家下达统一调拨价为38.52元/KG,上浮15%,则原烟的调拨价为44.298元/KG,若途中损耗1%,则原烟采购价格(成本)为44.745元/KG[44.298×100/(100-100×1%)=44.745];
若途中损耗为2%,则原烟采购价格(成本)为45.202元/KG[44.298×100/(100-100×2%)=45.202]。
因国家局调拨价是一地区一品名等级一价格,可根据上述成本构成确定各地区品名等级采购价格定额标准,加强采购入库等级检验,加强途耗控制,降低采购成本。
二是初配方影响。加工一品名片烟投入不同产地、等级原烟初配方(投料比例)不同,同一命名片烟入投料价就会有较大变化。
例:贵州B22片烟由贵州B2F40%(单价为35.5远/KG)及贵州B3F60%(单价为29.45元/KG)原烟混打,则贵州B22片烟投料价格为31.87元/KG(35.5×40%+29.45×60%=31.87),若投料比例调整为各50%,则贵州B22片烟投料价格为32.475元/KG(35.5×50%+29.45×50%=32.475)。技术中心应维护初配方标准,保证片烟质量及片烟投料价格稳定。
三是打叶成品率影响。打叶成品率是指原烟打叶后长梗、短梗、碎片、片烟的得率。目前各企业因产品结构不断提高,长梗、短梗需求减少,库存较大,而碎片、烟末随薄片需求量增加,空缺较大。因此,应加大梗丝工艺研究,提高梗丝质量,扩大梗丝使用范围;应加强库存与需求分析,制定合理的长梗、短梗、碎片、烟末得率标准,防止片面追求得率将多余长梗、短梗烘烤、包装、运输加工完成入库后再作报废处理。
片烟出片率是指各等级原烟复烤筛分烘烤后≥3.18mm的叶片与原烟投料量之比。一般来说,挑选后原烟出片率高于上等原烟出片率,上等原烟出片率高于中低等原烟出片率。这就需要按上述规律确定各等级原烟出片率标准,然后根据各等级原烟所占比重(初配方)确定综合出片率。出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对片烟入库价格。
仍以贵州B22片烟为例,若B2F出片率为66%,B3F出片率为63%,分别投料40%和60%,则综合出片率为64.2%[(66%×40%+63%×60%)×100=64.2%],不考虑B22片烟加工过程中烟梗、碎片入库原料价格,则B22片烟入库原料价格预计为49.642元/KG(31.87/64.2%=49.642);
若B2F出片率只达到64%,B3F出片率只达到61%,分别投料40%和60%,则综合出片率为62.2%[(64%×40%+61%×60%)×100=62.2%],不考虑B22片烟加工过程中烟梗、碎片入库原料价格,则B22片烟入库原料价格预计为51.238元/KG(31.87/62.2%=51.238)。同时,还应加强打叶复烤企业出片率的定额管理,提高出片率,降低片烟入库价。
四是辅料定价影响。辅料是原烟打叶过程中形成的梗、碎片及烟末原料。梗、碎片及烟末原料价格制定将直接影响加工片烟出库价、梗丝价及薄片成本价,应根据各原料的使用价值确定原料等级,参考国家局定价确定价格标准,冲减片烟投料成本。
五是原烟委托加工费。是指委托打叶复烤企业对原烟进行挑选、复烤打片加工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按原烟支付的分级费、回潮费、理化检测费等;按成品片叶支付的加工费、包装费、混配方打叶费等,应根据国家局的片烟加工费相关规定制定加工费定额标准,加强以个性化服务项目收取价外费用的控制,降低片烟加工成本。
六是投料配方影响。是指生产一卷烟牌号叶丝投入不同产地、等级片烟比例(包括薄片投料)。技术中心根据卷烟牌号设计相应的叶丝投料标准定额。因片烟一地区一品名等级一价格,投料比例稍有变动,叶丝投料价格将随之变动。投料配方变动一般基于工艺技术要求变动、基于库存资源不足、基于抢救库存烟叶。无论基于何种原烟,企业都应加强各等级原料可替换性及设计成本分析,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调整后的配方成本控制在原设计定额成本内;同时,应加强采购计划控制,合理库存管理,防止库存资源不足或抢救库存烟叶的发生。
另外,还应加强薄片工艺及下低等烟叶研究,制定将下低等烟叶打成碎片加工薄片的配方标准,以及将薄片替换上等片烟投料标准,以弥补各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上等烟叶资源短缺、下低等烟叶爆满的困局,降低高档卷烟投料成本(目前中华挑选后烟叶打片入库价约88元/KG,用下低等打碎片再加工成薄片入库价约55元/KG,下低等烟叶入库价低于55元/KG,打碎片后再加工薄片只能替换上等烟叶使用),同时合理库存,减少仓储费用。
七是工艺配方(掺兑配方)影响。工艺配方(掺兑配方)是指生产一卷烟牌号烟丝投入该牌号叶丝、梗丝、膨丝比例的工艺要求。对某一牌号卷烟工艺配方(掺兑配方)价格,不仅受叶丝、梗丝、膨丝投料价格影响,而且也受牌号叶丝、梗丝、膨丝比例的影响。由于目前叶丝、梗丝不含制丝工费、膨丝含制丝工费,膨丝价格高低不仅受膨片投料配方及相应片烟价格的影响,还受膨丝制丝工费、得率的影响,所以工厂应加强工艺标准控制,提高出丝率,降低制造工费。再者叶丝由上中等烟叶加工,膨丝为中低次烟叶加工,虽然膨丝含有制造工费,一般也低于牌号叶丝价格,梗丝为原料中的辅料,价格最低。工厂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投料比例,尤其是叶丝投料比例,既确保卷烟品质,又控制定额成本执行。
八是生产工艺配方(牌号烟丝间转出)影响。因卷烟牌号产量计划完成,根据技术中心工艺可将多余牌号烟丝或将卷接、包装过程中形成的次产品拆包将烟丝再利用,以低等次卷烟牌号烟丝价转出;为再利用生产过程中可用烟末,根据生产工艺、消耗计量统计标准及定额价,将可利用烟末以烟末定额价从牌号烟丝转出。无论以低等次卷烟牌号烟丝价还是以烟末定额价转出,因转出价均低于牌号烟丝价,牌号烟丝成本价格都将有所提高。
例:#95工艺搀兑后烟丝价格为56元/KG,#96工艺搀兑后烟丝价格为45元/KG,烟末定额价为0.91元/KG,#95搀兑后烟丝100KG,按#96烟丝价转出5KG,按烟末定额价转出5KG,则#95牌号烟丝价格为59.67元/KG[(100×56-5×45-5×0.91)/(100-5-5)=59.67]。
按上述生产工艺配方价比工艺配方(掺兑配方)价上升6.55%[(59.67/56-1)×100%=6.55%]。生产制造部门应加强投料量控制,提高卷接包成品率,控制烟丝转出量。
(二)烟叶费用 烟叶费用是烟叶在采购环节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烟叶成本的相关费用,包括运输装卸费、保险费。目前有的企业烟叶费用按片叶使用量从存货转出,按牌号卷烟所负担的烟叶成本分摊至各牌号。
本期烟草费用转出率
= ■
牌号卷烟本期烟叶费用分摊率
= ■
牌号烟叶费用高低不仅受牌号卷烟烟叶成本影响,还受烟叶费用绝对额的影响,可以针对运输装卸费、保险费制定费率标准,控制费用水平。
(三)香精香料成本 香精香料成本是以凸显卷烟独特风格增香保润为目标,按照各牌号特定工艺要求在制丝时添加香精香料所耗费的成本,包括按片烟投料量添加的香料成本、按烟梗投料量添加的梗料成本及按全部烟丝投料量添加的香精成本。
(1)香料成本,按牌号片烟投料量投入一定比例牌号香料所耗费的成本。受技术中心产品设计成本标准影响,包括卷烟片烟搀兑比例,香料投料比例;同时也受香料采购价格及生产投料损耗(包括烟丝损耗、香料损耗)的影响。
(2)梗料成本,是制梗丝时按梗投料量投入一定比例梗料所耗费的成本。受技术中心梗丝设计成本标准影响即每公斤梗投料量投入梗香比例及牌号卷烟梗丝搀兑比例标准影响;同时也受香料采购价格及生产投料损耗(包括烟丝损耗、梗料损耗)的影响。
(3)香精成本,是牌号卷烟原料(包括叶丝、梗丝、膨丝)搀兑时按全部烟丝量投入一定比例香精所耗费的成本。受产品设计标准影响,包括牌号卷烟原料(包括叶丝、梗丝、膨丝)消耗标准及每公斤牌号卷烟原料(包括叶丝、梗丝、膨丝)量投入香精比例的影响;同时也受香精采购价格及生产投料损耗(包括烟丝损耗、香精损耗)的影响。
虽然香精香料成本中价格因素是首要的,但同时工厂也要严格按技术标准投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消耗。
(四)成本控制环节 通过上述分析按卷烟原料成本形成过程可划分为:
(1)卷烟原料投产前的控制。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烟叶、香精香料采购成本定额水平,片烟加工投料标准、加工费定额标准、出片率标准,牌号卷烟原料、香精香料设计成本(包括消耗标准、投料比例标准)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卷烟原料成本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虽然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卷烟原料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对卷烟原料成本而言,除膨丝工费计入卷烟原料成本外,这一阶段主要控制各项工艺标准的执行,及烟叶、香精香料生产过程消耗水平控制。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
二、烟草企业卷烟原料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数年工作实践,发现行业工业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定额管理制度及定额标准缺失 行业预算管理施行以来,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对预算定额管理范围,预算定额标准制定和修订依据、方法、程序及定额的执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等没有相关制度进行规范,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及各环节的定额标准还有待制定与实施。
(二)成本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成本意识淡薄 虽然预算已经包括专项预算如资本性支出、成本预算、税利预算、现金收支预算,预算内容比较全面,但有些预算项目没有细分并落实责任部门,尤其是片烟入库价、卷烟产品成本等均有财务部门根据上年实际测算,卷烟产品成本预算管理成为财务人员的“专利”。成本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有谁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过问,成本意识淡漠。
(三)成本分析不够精细,成本责任不能落实 目前就烟叶成本同期因素分析,只分析三因素:烟叶消耗(含叶丝、梗丝、膨丝)、片烟成本价格、投料配方,未将按本文上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究精细的分析,找出成本波动主要原因,明确责任。
(四)研发与采购加工环节成本控制亟待重视 研发是产品形成的第一环节,研发环节产品的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对产品成本影响最大,如叶丝、膨丝、梗丝掺兑标准不同,既影响消耗水平,又影响工艺配方价格,基本上决定了产品原料成本的高低。而采购环节无疑是企业生产的第一步。由于工业企业原料采购成本比重高、投入大,采购加工管理环节多,储存周转时间长,各环节稍加控制,就会给企业带来丰厚效益,研发与采购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亟待重视。
三、烟草企业卷烟原料成本控制有效途径
经过近几年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各企业开始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当前条件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对原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加强定额制定,明确责任主体,提高成本意识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卷烟原料成本定额主要包括片烟加工定额、牌号卷烟原料设计成本定额、牌号卷烟原料生产成本定额、薄片加工定额、膨丝加工定额等。只有制定出各环节定额标准,将定额指标层层分解,尽量将指标落实到人,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
(二)加强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不能成为财务部门的“专利”,应建立各级成本分析制度,明确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分析周期等,通过精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
(三)重点关注成本影响程度高的方面 控制成本自然是要控制卷烟原料全部成本,从卷烟原料成本产生全过程、全方位来控制成本,包括设计、采购、制造各个环节都要置于成本控制范围之内。但如果控制成本不分轻重,全方位,不加区分地都花大力气进行成本控制,往往达到的效果不一定就好。如烟叶采购环节,价格为国家局“统一调拨价格”,但控制原烟采购结构,合理库存,减少因库存不足用高等级烟叶替换低等级烟叶打片,可降低初配方成本,从而控制片烟价格是主要方面。只要牢牢地控制住影响程度高的成本,成本计划一般就不会被突破,成本控制的目标就也比较容易达到。
(四)注重创新 成本控制除保持成本不上升外,可能更大地是希望成本每年都有一定幅度地降低,但成本降低总有一个限度,到了某一个限度后,如果不是创新技术、工艺、增加或改进设备等,成本很难再降低,管理上稍一松懈还有可能反弹。成本降低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只有从创新着手来降低成本,从技术创新上来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的、价格便宜的低等级原料替代原有老的、价格较高的高等级原料。
如改烟支规格降低消耗,用低档烟叶制成膨丝或薄片来替代中高等级烟叶,用成本更低的梗丝替换膨丝、叶丝,从工艺创新上来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原料的损耗量、提高成品率,只有通过企业不断创新,从创新方面着手,才是企业不断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
(五)加强关键点控制 形成卷烟原料成本的各个环节、各个点在成本中的作用可能不同,有些环节点对成本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有些环节点对成本的形成起作用较小。对生产制造部门而言,原烟采购价格、片烟加工成本都木已成舟,但叶丝、梗丝、膨丝搀兑比例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因叶丝、梗丝、膨丝价格、填充值不同,它既影响消耗水平,也影响价格水平,同时还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制造部门应从严格控制偏差上来控制成本。从关键点着手进行成本控制,才能把力用到实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加强可控成本控制 将卷烟原料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当然这里所谓的不可控只是相对,没有绝对的不可控成本。如前面所述,原烟采购价格为国家局“统一调拨价格”,属不可控制成本,但可加强入库检验,提高挑选率及打叶出片率,防止降级使用,将不可控价格变成可控价格,降低片烟入库价。从可控制成本着手进行成本控制,才是企业的成本控制之道。
参考文献:
[1]李慧:《烟草商业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新设计》,《财会通讯》2009年35期。
[2]张鑫春:《烟草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思考》,《财会通讯》2005年第七期。
[3]王淼:《对烟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认识》,《财经界(学术)》2011年第7期。
原料价格篇8
只能歇了
“(去年)十二月出了一批货我就没做了,怎么做?没法做”,濮院一家羊毛衫生产企业老板周建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企业虽然较小,正常状态下工人只有几十名,但是这样的从个体户升级过来的企业在其所在集群却有着很大代表性。据他介绍,原料涨价比金融危机更加可怕。金融危机时,濮院的羊毛衫一度受到冲击,但是不久就恢复了常态,产销两旺的迹象穿越金融危机直到2009年10月份之后――那时正是毛衫生产的旺季。但是正当旺季之时,疯涨的原料以及引发的布料涨价,让企业不堪重负。据周建根介绍,濮院虽然在传统销售依然保持着比较旺的交易态势,但是目前很多生产厂家已经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和他一样“歇几个月再说”,今年的生产必然受到涨价干扰。而这种“歇”,起码意味着失去今年的春夏季市场。
“做生产的只要机器不运转,工人放假就是亏本,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想歇,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到了万不得已,毛纱价格、水电、还有工人的工资,甚至工厂食堂买的油都在涨价,贸然接单就是亏大发了”,周建根说,“如果是大企业还可以扛一扛,小企业本来没什么流动资金,贷款也根本贷不到,即使能跟亲戚朋友借一点也维持不了多久,还是歇业亏得最少。”
从市场交易来看,濮院羊毛衫市场依然比较稳定,旺季体现了旺季的忙碌,今年的寒冷天气也为羊毛衫的畅销带来正面促进作用。但是,原料价格的离谱攀升,必将对2010年的生产带来不小影响。
羊毛衫已经从传统的秋冬季穿着用针织产品走向时尚化和多样化,夏季的T恤已经成为濮院当地生产厂家的常规项目,而丝光棉等面料的价格上升,使得本已利润不高的生产企业倍感压力。如果原料继续涨价,由于难以确定市场,很多中小生产企业在仔细计算盈亏风险之后会选择“蛰伏”,当然其中不少企业也是因为无力承担涨价而不得不收缩生产。
而据记者了解,同样是毛针织产品广东大朗地区,情况更加严重。金融危机、工荒、原料涨价……这些挑战让企业疲于奔命。由于主攻出口,金融危机让大朗地区企业生产下滑将近五成,大批企业歇产或倒闭,苦苦支撑过来的企业在去年下半年曾经出现过订单回升迹象,但是招不到工人使得一些订单承接后夭折,要么不得不转单。
即使有些企业扛过种种艰难,随着订单到来的原材料涨价又使订单成为一种烦恼。“没单等死,接单早死”成为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现状的调侃和无奈的总结。“客户不会相信国内原材料涨价幅度这么大,在国内服装企业没有普遍涨价的情形下,单个企业很难涨价,成本已经暴涨,但是产品价格无法上涨的情况下,接单就是赔本,赔本赚吆喝的事有人干,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东莞一家针织企业的销售人员曾对记者说。
“金融危机时因为订单减少,生产也减少,事实上公司只是少赚钱,但是现在开工就要亏钱,比那时候更难,只能等毛纱价格下来一点再考虑要不要接单了”,周建根说。但是他也坦言,一旦停产,要维护老客户就很难。目前如果老客户有单子,他就像办法转单。
和服装生产企业相比,纱线生产企业更加处在生死线上,因为它们最快受到原料涨价冲击。业内人士曾经指出棉价13700元/吨是棉纺行业盈亏的平衡点,显然棉价已经越过此线,难以承受亏本经营,大批棉纺企业只能选择停产或者走向倒闭。
棉价疯狂
在中国这个纺织大国,棉花这个最大宗的原料时不时上演惊心动魄的暴涨暴跌。棉农和棉企受益无多,涨跌差价绝大部分被棉花中间商赚取。尤其是棉纺企及后道企业,往往是棉价涨跌的最后买单者。
从金融危机爆发期的2008年下半年到生产回暖的2009年下半年,棉价冰火两重天。2008年下半年,由于多数纺织企业减停产,对原料的需求明显减少,棉花、棉纱、棉布等纺织产品,积压严重,价格急剧下滑,致使棉花价格一度短暂跌至10000元/吨以下。其下游的棉纱、棉布问津者甚少,生产厂家为了资金周转、还贷及发工资等燃眉急用,不得不忍痛大幅降价销售,亏本甩卖的厂家比比皆是。
而2009年的下半年,特别是国庆节后,随着形势好转,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棉花、棉纱等纺织产品货源紧缺,供不应求,一时棉贵,价格陡升。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对全国情况做了调查,据统计,2009年新棉上市以来,国内籽棉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11月均价达到3.4元/斤,折合皮棉价格13451元/吨,环比上涨5.91%,同比涨幅达44.68%,已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棉花市场价格出现同样走势,2009年11月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达到14274元/吨,环比上涨559元/吨,涨幅4.07%,同比上涨3158元/吨,涨幅达28.4%。
为了缓解棉花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家于2009年11月20日开始执行第三批抛储50万吨的计划,至12月22日,已抛售储备棉43.9万吨,完成计划的88%,并且100%成交。国家再次抛售国储棉原本是为了改善国内棉花的供求关系,以使国内棉价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由于每日抛储量满足不了纺织企业的日常需求,供求紧张局面并未得到缓解,还加剧了价格的上涨。
进入2010年,这种疯狂的涨势并没有得到遏制。1月5日,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代表内地328级棉均价)和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分别为14942元/吨和16525元,吨,较去年9月初上涨了15.7%和24.4%;较上年同期上涨了37.3%和40.0%。行业内认为高涨的棉价仍有可能继续提升。
棉花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棉纱价格上涨,C32S棉纱价格,也由去年春节前后的18000元/吨以下,上升至目前的近22000元/吨,上涨了4000元/吨左右。
据了解,近几个月,各个棉纱企业的产销率都超过100%,不但快速消化了原有的库存,而且大量的预付款,将还没有见到影子的棉纱,甚至一个月后的棉纱都预定了。并且以前有欠账的客户,也必须将老账算清以后,才能开始新的交易。棉纱的高产销率及购买原料的积极行为,反过来促进了棉花的销售和提价,再加上棉企的惜售,更加重了棉花、棉纱市场的紧张气氛。
棉价涨跌是生产企业神经最敏感最紧张的主题。很大程度上,棉花价格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利润。棉价上涨之后,棉纺企业的成本增加不仅只是在购买价格上,还有到处买棉花的费用剧增。2009年10月份后,许多企业的老总就一直“泡”在***,跑遍了***生产建设兵团,跑遍了铁路运输部门,
不为订单,不为市场,只为棉花。而14000元,吨的价格再加上运费,另有采购人员费用支出等,棉价之高已非一般企业能够承受。
来自于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最新预测显示,本年度(指本棉花年度: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初期棉花工商库存比上年减少超过100万吨,减幅达49%;本年度棉花产需缺口达到345万吨,较上年扩大156万吨,幅度达到82%。相信这些数据都将使越来越多的老板夜难成眠。
来自家纺、服装企业的叫苦声也不绝于耳,随着上游价格的传导到位,这些后道企业的日子也将雪上加霜。
化纤不甘示弱
和疯狂的棉价相比,化纤不甘示弱。各大化纤原料的价格在2009年共同进入上升通道,涨幅不小。虽然短期也出现价格波动。但是大体维持涨势不改。上道原料的短暂波动,涨多跌少,使得生产加工企业难以享受到“跌”的甜头――往往等他们还未反应过来大举进货,价格又已经上涨,所以“涨”是企业对化纤原料价格的最终印象。
今年很多消费者发现羽绒服涨价了,打折的力度也大大不如往年,很多人认为是今年寒冷,需求增加的原因所致,事实上,这与原材料的涨价关系密切。据了解,以化纤为主要成分的羽绒服面料普遍上涨10元一米以上,一件羽绒服的面料成本就增加了几十元,更何况鸭绒等绒毛也在涨价。这才是羽绒服集体涨价的主因。
在化纤行业里,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涤纶纤维中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等原料成本所占比重在80%以上。因此油价上涨,以石油为原料的VIA、MEG价格也会随之上涨。除了全棉、全毛面料的产品之外,大部分服装面料以合成面料为主。在合成面料中,特别是化纤面料,比如尼龙、涤纶,完全是以石油、石化产品为原料提取的。油价一旦上涨,面料也会跟着涨价,企业的成本又要提高。
石油价格从2008年底的30多美元到现行的80多美元,已经翻倍。石油的涨价必然导致化纤产品以及化纤面料、服装的成本增加。在2009年,化纤各类产品可以说是涨声一片,涤纶、氨纶、粘胶等产品都出现了疯长态势。
受金融危机和高价原料库存及纺织开工率极低的影响,化纤行业效益和开工率在08年第四季度降至此轮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一季度后期开始,高价原料消耗之后,补库行情拉动化纤需求、行业开工率在二季度开始快速恢复,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中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价格在三月份之后恢复较快、涨幅接近50%或以上,粘胶原料棉短绒和棉浆粕、腈纶原料丙烯腈(AN)涨价幅度超过100%。进入第四季度,在油价上涨推动、棉花产量下降、供应缺口增加的带动下,从棉短绒到棉浆粕、从PTA、EMG到聚酯切片,再到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等,各产品价格陆续开始了又一轮疯狂上涨。
从2009年9月起,涤纶价格就直窜而上,部分高档涤纶丝的价格涨幅高达数千元。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种,也是制作毛毯等家纺用品的主要原料。在油价上涨推动和供应缺口增加的带动下,涤纶价格进入四季度后大幅上涨,目前基本在11000元/吨-18000元/吨之间,后市预期仍将上涨。
主要用于中高档面料的氨纶在2009年在涨价潮中显得比较温和,但是也上涨不少,而且专业人士预测,春节后,进入纺织春季旺季之时,包括氨纶在内的化纤需求才有可能比较有效的放大,支持价格的回升。国泰君安的分析师认为,2010年,能够以价格上涨为催化剂的只有2009年涨幅最小的氨纶。这一点已经获得现实认可。1月12日.氨纶行业会议一致同意上调氨纶价格,40D、30D、20D分别上调3000元/吨、4000元/吨、5000元,吨,氨纶40D价格从48000元,吨上涨至51000元,吨,氨纶30D价格从58000元,吨上涨至62000元/吨,氨纶20D价格从67000元,吨上涨至72000元/吨。
2009年11月9日,国家***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36元和0.41元,这是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第8次调整。10天之后,国家***再次公布消息,从11月20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
但是化纤生产企业产品的涨价幅度根本难以和原料相比,所以化纤企业要承受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抵消。在全球油价持续上涨引发的原材料涨价、运输成本和能源涨价的压力下,纺织行业受到的冲击将是长期而残酷的,今后油、电、煤等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趋势已不可逆转,纺织经济将进入到一个高成本时代。
羊毛涨得更高
“和棉花、化纤相比,羊毛涨得更厉害”,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的总经理周效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厚源纺织是浙江新澳集团的控股公司,主要为新澳集团提供染色服务。新澳集团主要从事精纺羊毛针织纱线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精纺设备38000锭,年生产、销售精纺毛纱4500余吨。新澳纱线以100%澳毛为原料,纯羊毛纱线约占公司产量70%。澳毛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严重影J响企业的收益。
“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毛条的平均价格上涨35%左右”,周效由说。据他介绍,2009年2-3月份,澳毛70支纱毛条的价格是61000/吨,现在已经飙升至88000//吨,上涨44%;60支纱毛条价格也从去年同期的50000/吨跃至如今的77000/吨,涨幅达到54%。可想而知,近50%的原料价格涨幅对于一个纱线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澳毛价格跌至谷底,因此,2009年的涨价就显得更加明显。澳元汇率变化和羊毛本身价格的上涨是造成毛条、毛纱价格上涨的主因。此次涨价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去年10月份出现快速上涨,至今依然保持涨势,“涨价时间长,幅度大”,周效由说。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国之一,但是优质羊毛缺口很大,缺口在60%~70%,企业大部分依赖进口。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为例,中国人买走了该州80%的羊毛。
2009年10月,国际货币市场澳元兑美元汇率屡刷新高。10月8日汇率突破0.9大关后震荡上行,21日冲上0.9327。在东部羊毛拍卖市场综合指数的美金价也上升到807美分/公斤(净毛)的价位。10月底指数美金价最终收于769美分/公斤,比9月底上升13美分/公斤;比2009年最低收盘价(2月20日465美分/公斤)相比上涨了67.5%。与2008年10月同比上升了36.56%。当时,随着国际经济日渐复苏,消费市场形势好转,订单出现好转势头,但羊毛价格的飚升导致原料成本加大,精纺纺纱和织造厂企业纷纷感叹有订单却无法接。
据了解,目前羊毛价格仍处在上
涨通道。在2009年圣诞节后,澳洲羊毛首次复拍,拍卖各品种羊毛价格狂涨,东部市场指数比节前收盘时上涨了47澳分/公斤,收于926澳元,公斤。澳元汇率也节节攀升,澳元兑美元一度冲上已达到0.93。业内预测,澳大利亚牧民养羊积极性持续降低,未来数年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将继续减产,价格有走高趋势。
澳大利亚羊毛近10年来一直持续减产。2009年,澳大利亚羊毛产量低于33万吨,到2012年则可能减到28万吨。全球羊毛减产也是趋势。而羊毛需求却非常旺盛,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羊毛的需求量将增加。同时,发达国家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也正在逐步回升。现金充沛的国内纺织企业必然要增加进口羊毛库存,大家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在国际上争夺得很厉害。
事实上,和已经“歇了”的周建根的企业相比,新澳这样的纱线生产企业更加受困。因为原料占了成本的绝大部分。处于原料和服装加工企业之间的纱线企业,原料上涨必须买单,但是而且并不能一下子就把所买的涨价之单向下游转移。
不只是原料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曾经用来形容当家不易的古话如今经常被企业老板们借用,以表达如今的物价大涨之下的经营不易。当然,需要让他们操心的并不只是这些有关吃食的基本采购项目,而是和企业各个环节正常运转紧密相关的一切因素,除了原材料之外,还有水、电、煤、油这些价格浮动,还有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一般人并不知道石油和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种关系大了,因为大多数化纤产品就是来自石油及其化工产品,石油涨价了,以化纤为主的面料就要涨价,而且现在很多面料多多少少都有化纤成分,尤其是有抗皱防蛀等功能的产品”,周建根说。
此外,石油的涨价直接提升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即使有时候物流成本看似能由经销商承担,但是经销商因为运费增加就会对产品压价,最终的买单者最主要还是生产企业。尤其是产品竞争激烈的时候,事实上,在中国产品竞争不激烈的时刻已经极为罕见了,市场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水、电也是企业的一大笔开销,除了涨价之外,一旦水、电涨价往往与能源紧张相关,供应紧张之下,企业生产经常受到限电乃至限水影响,正常生产不能进行,无形中也增加企业开支。“一旦供电紧张时,***府首先保证的是民用,最先限制的就是工业用电,那企业的生产就很受影响,经常要错开高峰期,比如说晚上十点以后开工,工人老是加夜班一是效率低,二是要求加工资”,周建根说。
除了能源价格引发的开支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也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新澳集团有约1700多名员工,工资增长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周效由说。据了解,在浙北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工资水平已经得到大幅提升,加之企业还要承担五险一金,工人的实际工资已经在2000元/月左右。
工资的硬性增长企业咬牙坚持,工荒带来的“招不到人、留不住人”这种工资之外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更让企业苦恼。由于缺工,企业不得不花钱找人,除了去招聘市场、等招聘广告,还要花费不少资金让一些劳动中介服务公司“帮忙招人”,有的企业甚至还要去异地招工。
流动性强以及新劳动法的规定,也让企业挠头。“工人招到了,你很高兴,淡季的时候他能老老实实上班,你很高兴,可是到了旺季,他拿着你的基本工资,请病假,实际是到别的企业打短工去了,这时候你就该哭了,你还不能一下子辞退,一是辞退了一下子找不到人,二是辞退工人现在还得付赔偿,现在这些工人都精于此道了”,浙江洪合的企业老板曾经对记者如此诉苦。
工荒导致了企业经营者们的“工慌”,因为心里发慌,只能想办法留住人。“明明只要女工的工种,员工如有要求,她的老公或者男朋友我们也要招进来,过年过节发生活用品少不了,有时候职工家庭困难要求预支工资也要同意,到春节时还要包车送员工回家,这些支出没有体现在工资上,但是对企业来说却是不小的开销”,浙江俊雅服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董夏良说。
从能源价格到劳动力成本,长期来看只有上涨的可能,所以,对企业来说原材料的涨价还能寄期望于价格回落,而这些原料之外的涨价将长期存在。
提价难
成本涨了,产品出厂价会顺其自然提升吗?“很难!”周效由说。“根本不可能!”周建根说。事实上,对于这种问题,只要简单思考一下就知道答案了,如果说成本的上涨带来的就是售价的上涨,那么企业也没什么损失,利润反而会在数字上提升,说不定工人的工资也会在数字上增加,那么大家享受一下“通胀”的繁荣也未尝不可,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成本大涨,售价难涨,这才是要命的,这也才是大家对纺织原料涨价或者水电煤油、劳动力涨价叫苦连天的原因所在。
“原料价格涨到这种地步,要想通过产品出厂价的提高来抵消据原料涨价是不现实的”,周效由说。周效由介绍,涨价也分外销和内销。他表示,外销很难涨价,因为国外客户很难理解成本上涨那么多,而且他们也不会为此买单。“澳毛涨价大家都知道,但是国内人工以及其它成本的飞涨他们很难理解”,周效由说。新澳集团40%为外销产品,美国是大客户市场。“你想涨价的时候,客户就觉得很别扭,他会说以前什么价格现在什么价格,事实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也要面对下家,为了留住一些大客户,企业有时候就是亏本也要把生意做下去”,周效由说。
据他介绍,在羊毛原料价格如此涨幅之下,毛纱企业的出口生意很难不亏本,虽然能与有些客户协商后实现涨价,但是这种涨价对于原材料的涨价幅度来讲很难到位,产品10%的涨价客户已经很难接受,更不用说更高。
对于内销价格的上涨,周效由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内销价格会根据国家新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如果普遍价格上涨,毛纱出厂价的提价也是势在必行,但是这种涨价幅度也是有限,跟目前原料价格的涨幅不能同日而语。
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产品提价就更难了。“客人不管你多少钱做出来的,他们只会比较价格和质量,而且毛衫企业那么多,你不做有的是别人做”,周建根说,有时候订单的获得还是靠运气,而运气基本上来自价格优势,只要自己比别人便宜就会有客人下单。当然,这种“便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只能“歇业”。目前,周建根在濮院羊毛衫市场的门市部依然营业,但是工厂已经不再生产,在他看来买货卖货的风险低于生产的风险,因为原料价格的大涨已经由生产企业承担,他有资格挑选生产厂家了。“这不是长久之计,生意要做大还是要靠自己有企业有机器生产”,周建根说。
纱线、服装企业都在抱怨上游涨价、产品出厂价却很难,那么这些涨价的亏都让谁吞下了呢?中间的面料生产商的日子又如何呢?“确实涨价了,但是我们也是被迫涨价,要么涨价,要么停产”,宁波一家面料生产商对记者表示,相对棉花、棉纱等价格涨价来讲,面料的出厂价提高只是“象征性”的。
“这个最便宜20元/米,去年是18”,亚运村综合市场一家专门加工床上用品的店主对记者说。而40支泡泡纱,他要卖到35元/米。“我们进价就涨了,泡泡纱我卖了这批货就不进了,这么贵没人要”,这位店主说。
原料价格篇9
涨价之痛
在了解多家制药企业之后,北京一家主要从事原料药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负责人的话却让我心情沉重起来,这位负责人感叹: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因素,近期公司出口业务受到了重创,今年公司的业务也将受到重大影响。以往公司每月出口量有15到20单,每单有五六吨,但近几个月每月才出口五六单,每单也仅两三吨,更惨的是,到目前为止11月份仍未出现一单出***易,出口量仍然为零。这位人士表示,国内原料价格上涨比国外历害得多,这使印度这样的国家比中国更有价格优势,公司原来出口业务非常大,现在已经很小了,目前利润就已经是零,如果价格仍然上扬,企业将非常困难。
北京清大英华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技术部经理高飞也向我透露,由于包括能源和农副产品在内的产品价格上涨,造成制药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清大英华公司的出口业务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公司计划在产品价格上作一定的调整,即提高出厂价格,但因此可能也会影响营销与市场。
事实上,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仅影响到了出口企业,影响更深的应当是制药企业。
据年产值七八亿元的山东瑞阳制药企划部负责人介绍,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和其它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导致了该企业制药成本攀升,虽然公司同时供应原料药,得以冲减成本上扬造成的部分影响。但总的企业整体制药成本还是上扬了,如头孢曲松价格每千克上涨了300元左右,达到1200多元,厂家只好通过提高产品出厂价格,对此市场还可以接受。这位负责人表示,公司今年的利润最多只能与去年持平,可能还有所下降,其中的因素除了制造原料价格上扬外,还包括煤、电、交通以及其它燃料等价格的上涨。
鲁抗医药2004上半年报的陈述显示:受国内投资和需求增长、“三农”***策及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增长的影响,上半年该公司所需原辅材料如煤炭、淀粉、豆油、三甲基氯硅烷、BSU、丙酮等上涨幅度较大,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升高2165.48万元。而该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成本为38532万元,主营业务利润8239万元,上述成本的上升使得其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了5.62%,主营业务利润下降了21.81%。长期关注这家企业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刘彦明研究员对我说:“最近鲁抗医药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其毛利率仅为5%,综合其它支出费用,一算就知道其是亏损了。”
华北制药10月26日的第三季度季报称: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本报告期末盈利水平受到重大影响,预计全年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将有大幅度下降。广东康美药业8月21日的公告显示,今年1-6月,由于甲磺酸哆沙唑嗪的主要原料采购价格上涨,甲磺酸哆沙唑嗪的平均自制成本比2003年度上升1.67%,致使产品成本有所上升。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销售服务部总经理陈得光告诉我,几乎公司所有的产品原料价格都在上涨,包装葡萄糖、盐、胶塞等等,幅度在30%左右,公司利润肯定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具体数据只有财务部门才清楚。
石油涨价不是唯一“祸首”
据福州市物价局监测,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高影响,福州市场化工原料10月上旬价格稳中有涨,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与9月下旬相比,涨幅分别为11.5%、7.1%、4.8%和1.2%。而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江苏省今年9月化学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上涨,同比增长达13.8%。而自去年以来,据有关资料统计,原料药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同比分别增长了33%、43.7%、30%。同期以来涨幅较大的有丙烯、纯苯、甲苯、丁二烯、二甲苯、对硝基甲苯、硝基氯化苯等等数十个品种。 乍一看,制药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似乎都是因为石油涨价这一“罪魁祸首”,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有较快速度的发展,引发局部地区经济过热的现象,造成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以及电力供应紧张局势,通过国家对部分过热的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后,原材料、燃料价格有所回落,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压力有所减缓,但原材料、燃料价格以及电力供应紧张的因素仍然存在”,这是国家统计局新近的一份材料当中的一段描述,或许这可以为制药企业遭遇成本之痛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长期关注原料药市场的中国健康网吴慧芳女士表示,有些原材料价格上扬并不与石油涨价有关,诸如部分原料药几年来价格就一直在波动,目前升到高位亦是正常的;有些化工企业因为治理污染问题增加成本,只好提高出厂价格;而溴素这样上涨了一倍左右的原料,却是因为山东、浙江自然界物质中溴素含量下降所致。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销售服务部总经理陈得光对我说,以往公司生产的以大输液为主的产品都是通过铁路运送的,在《道路法》实施后,治理汽车“超载”以及汽油涨价等原因,导致公路运费纷纷上涨,幅度达百分之五六十,这使得原本许多走公路的货物纷纷改走铁路,造成铁路运输十分紧张,以往公司订火车车皮铁路部门都是100%给予满足,现在只能满足50%,对公司药品流通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客户意见也很大,公司为了客户,可能会考虑增加公路运输比例,但这样必然导致成本再度增加,利润下降。
江西诚志医药集团总经理刘晓荣告诉我,目前制药企业成本增加已经“众所周知”,其主要表现一是GMP改造,这方面不必多说;二是能源方面,如诚志医药集团旗下的两个生产企业,以往每月的电费不到20万元,但目前每月都超过了30万元,企业用煤的价格也上涨了20%左右,因为能源价格上涨,会引起一些基础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涨,造成药企制造成本的增加。
刘彦明研究员分析,由于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一些医药企业、特别是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因为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很难再向下游转移。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道路“治超”行动、抗生素“限售”等等因素,它们受到上下游两头夹击,日子比较难过,大部分的医药类上市公司今年表现平平,从一些公司的半年报中看到,它们在上半年时间里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
走出产销泥淖
原材料能、燃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对制药企业的产销影响已经勿庸质疑,一些企业甚至为此而引发存在危机,同时不少企业在接受我访问时又对原料价格上涨是否还会持续表示迷惘。
吴慧芳表示,一些制药企业与原料药厂家签订了长期采购合同,价格相对稳定,在历经长时间的原料药涨价后业绩仍未受到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生产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不是很大。由此看来,主动突破比被动接受更易于走出困境。
原料价格篇10
建筑工程造价方面资料的收集和存储是定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收集、归类、加工和分析相关工程造价资料可以帮助项目单位有效管理不同阶段基本建筑工作每一个环节中的信息技术、经济指标、管理水平以及施工经验等。建筑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和存储有利于所有施工组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造价资料主要包含了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造价资料以及建筑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等的造价资料,后者可以是建筑新材料、施工新技术工艺、新施工设备等资料。
2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还没有建立建筑工程材料价格的动态信息管理体系
在众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和参建单位中,缺乏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动态信息管理,对于施工人员以及机械台班的价格管理仍存留在***府定价模式上,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材料价格的信息管理,对于建筑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2存在极其严重的原材料价格信息的滞后现象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采用的是月刊价格信息的形式,当月的原材料价格必须经过繁琐的过程,从信息采集到编辑,从月刊排版到材料印刷,最后是,这样一来,整个建筑原材料价格要比市场实际价格滞后半个月以上。在建筑原材料价格平稳情况下,月刊所建筑原材料价格可以较为准确地体现市场实际价格。但在建筑原材料价格波动范围较大的月份里,月刊所的建筑原材料价格就会与市场实际平均价格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那些更新较快的新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月刊建筑原材料价格信息就会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对市场价格的掌握,这对建筑工程项目从投标报价到按照计划购买施工原材料整个过程存在计划与实际差异很大的现象,不利于项目单位控制工程造价。
2.3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和规范化程度很低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在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和技术开发方面投入较小,并且开发深度和广度均不能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手段的需求。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和存储还没有形成数据库和网络化规模,导致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府管理部门设立了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网站,但所信息和内容并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相关规范和标准也存在不完备等现象,这就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共享还不可能对广大建筑单位开发,并且在信息管理方面漏洞百出,对人力和财力等资源是一种极大地浪费。
3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建立建筑项目单位内部定额管理系统,全方位提高信息采集效率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信息采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网络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信息采集在效率上十分低下,并且采集质量也是问题重重,有必要建立建筑项目单位内部定额管理系统,在建筑原材料价格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建立电子数据库,对市场造价信息、新工艺新技术信息数据以及实际成本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测算,形成建筑项目单位内部定额数据库,并以互联网共享方式提交给上级部门,供其对定额水平进行不断调整,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3.2加强建筑行业工程造价信息平台的建设并实现其有效运作
我国建筑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平台,这对于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极其不利的。当前,我国必须重视建立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平台的建设,确保其可以发挥良好的职能作用。相关***府部门可以通过引导那些大型施工单位、建筑参建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组织、软件开发与推广企业等参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建设,以***府部门为***策支撑,以专业软件开发团体为技术支撑,以建筑项目单位为应用对象建立并逐步完善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将收集的信息整理入库,维护价格信息数据库并进行比价预测,最终实现造价控制。在该平台建设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工程造价信息平台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能力和质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