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1

实践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亲自去体会和经历,这也是同其他课程最本质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如果缺少实践这一步骤,不让学生进行实践和亲身经历各种活动场景,那么这门课程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正是由于实践学习对每个学生都十分重要,所以实践之前的方案制定课也尤为重要。方案制定课就是使实践活动有了计划,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各项活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方案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方案对综合实践活动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

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充分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的教学对于学生亲历活动情景,体验活动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识,塑造新的观念,发展综合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制定方案、有效帮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呢?

一、教学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学生需要在活动准备阶段的时候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一些问题,了解活动的主题、项目的内容;创建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准备活动的条件等。在活动的准备阶段,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以及提问题的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准备。

方案制定课往往是在主题确定之后,在制定好活动方案后,综合实践活动进入最核心、最活跃的中心环节――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活动方案在真实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情境中进行实施,即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为了保证活动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能顺利完成,制定的方案必须完整无遗漏,为具体实施减少难度。

(一)方案的完整性

完整的方案一般有以下几点要素:

1. 研究主题和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主题和活动目的。

2. 小组名称及成员:活动小组名称,小组各成员。

3. 活动时间:实践活动时间的安排,可以指预定某一天活动,也可以指预计活动持续时间。

4. 活动地点:实践活动的具体地址。

5. 活动步骤: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操作,需要有完善的过程和方法,这是核心,也是重点。步骤的详细和缜密程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难易度和效果。

6. 预期困难及解决方法:对于实践活动有预期性,针对困难,开展有效安排,保证活动顺利。

(二)方案的可操作性

任何实践活动都有活动方案,明确目的,使活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因此,方案的可操作性尤为重要。我们要摈弃那些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活动方案。例如三年级学生制定春游计划,目的地是偏远地区,这是不现实的,方案务必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和年级特点,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课型

(一)“引导”

引导各小组选取活动主题,准备课前资料。通过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关的故事来引入主题,让学生了解计划对于做任何事情的重要性。

(二)“制定”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方案作为参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要求和基本的格式。通过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形成初步的计划。当然这是初稿,允许方案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三)“交流”

制定方案中的交流,目的是了解各方案的完整情况和可操作问题,以便进行及时指导和调节,使方案切实可行。

在这一环节中,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将自己所在组的活动计划向全班其他同学进行总结和汇报,与他人进行沟通,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针对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修改”

由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不能够一次就成功地制定出完美的计划,所以在进行与班级的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后,有必要将活动方案进行一定的修改。通过这一程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一阶段让学生将所在小组的计划向班级其他学生进行汇报后,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小组再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计划。

(五)“指导”

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经营都是一定的,不能一次就成功地制定出完美和详细的计划,所以在学生制定方案前和讨论方案时,要求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在学生的方案不合理,但其他学生没有指出来的情况下,教师可采用提示法。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可采用反问法来促使学生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使方案越来越完整和切实可行。

教师的方案指导应重点关注:一是方案的内容是否完整;二是方案步骤是否详细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学生是否预期到实践活动带来的各种问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活动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灵活地应用,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

三、教学策略

(一)全面思考

完整的方案主要有这几点:研究主题、小组、时间、步骤等。但是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案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做调整,这就需要学生做全面思考。

例如,“校园安全”主题活动方案中,主要有研究主题、小组名称及成员、活动时间,重点是活动步骤,每一个活动步骤都有活动方法、实施人员、预期困难及解决方法;教师指导侧重点在于步骤的具体过程。

又如,“今天我当家”这个主题活动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整体规划,里面还包括了很多小的计划,如整理衣物活动、打扫房间活动、打扫卫生活动、做菜活动等,这些都是短计划。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针对具体的活动制定较为详细的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短期计划。简单的短计划只包括参与者、时间和内容,形式更简洁、明了。

(二)详细探究

“详细探究”是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于每个方案里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地挖掘,使实践活动更加顺利开展,减少困难,使预设和生成得到有效调节。

例如,“今天我当家”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买菜计划”,我们的目的不是简简单单地思考买菜的量等问题,也不是把计划表格填好就行,而是要更加详细地往生活实际中去探究,预设更加详细的计划:买菜的钱哪里来?市场在哪?怎么去?主菜和配菜的量是多少?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是我们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确实会遇见的,所以方案越详细,实践活动中的困难就越少。

(三)方便活动

活动确定与准备阶段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经历问题的提出、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主题的分解、活动小组的组建、活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过程,大都在课堂完成,但教师始终要贯彻一点:课堂指导为课外活动服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2

摘 要:CIPP评价模式是由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所倡导的评价模式,该模式是以决策为导向,有机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且在实践中能够灵活实施的一种评价模式。本文通过对综合实践课程和CIPP评价模式的介绍,探讨CIPP评价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指出应用时注意事项,以促进教学评价理论的构建和发展。

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综合实践课程;注意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其实施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1]CIPP评价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所倡导的评价模式,该模式以决策为导向,有机整合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在实践中灵活实施的一种评价模式。

一、CIPP评价模式及其基本内涵

(一)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是在泰勒(Tyler)的目标导向模式不能满足教育实际的发展需要时应运而生。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评价阶段,分别是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2]

(二)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内涵

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况中,评估需求、问题、有利条件和机会。背景评价主要回答的问题有:所需服务的背景情况如何,谁是方案的受益者,在满足方案的领导者和受益者需求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评价方案、教学和其它服务目标明确与否。[3]

2、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即评价备选方案、计划或服务的策略及其相关工作计划和执行所需预算。输入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有:比较了哪些方案,选择了哪个方案,所选择方案的计划、程序和预算具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问题。输入评价要充分考虑方案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努力形成一个最优的方案,避免无谓的失败或出现资源浪。

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的本质是对方案实施过程监督、记录、反馈,以不断调整和改进实施的过程。该环节主要回答以下问题:方案实施状况如何?方案实施中的事件、问题、费用是否得到合理解决?评价过程的结果有哪些反馈信息?

4、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观察到了何种结果?怎样看待这些结果的价值和优点?获得的结果满足了方案预期对象需要的程度如何?[4]

二、综合实践课程与CIPP评价模式的契合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有其自身特殊性。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发展性、过程性、整体观和多元化方面。而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改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只要与学生生活相关联,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放,学生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也决定其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活动需要进行不断改进,是该门课程与CIPP评价模式的契合点。而且,CIPP评价模式属于一般方案评价的范畴,它理所当然地也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三、CIPP评价模式运用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中的实践操作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况中,评估需求问题,有利条件和机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学生社会性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活动方案仍然经受巨大的问题挑战,如有些地方不予实施,学校教师不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素质没有专业化等等。[5]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输入评价

分析比较每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方案,评定其目标是否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几个维度,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学业结果的评价工具或方法是否编制等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评价

评价者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评价者要了解各学校是否正常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比例?教师指导是否适时适度适当?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如何改进?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果评价

课堂教学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要比较学生实际发展结果与课堂教学方案目标的差异;考查未达目标的原因;分析课堂教学中师生投入的时间精力与预期情况的差异。

四、采用CIPP评价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CIPP模式本身是为决策服务的,适应于一些项目的评价,其评价过程较为复杂,运用于课堂教学评价虽然阶段性较为明显,但评价中的具体方法还需要在评价过程中摸索创建,所以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选择适宜评价者

评价者应具有一定权威性,能切实领会和把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思想;对所授学科特点深刻了解;有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学管理经验。进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应建立评价小组,有专人负责,既可以吸收较多思想,又能有统一意见。

(二)以多元价值观确定评价标准

采用CIPP模式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评价标准。依据发展性的评价思想,在确定评价标准中应体现多元价值观,具体反映于:评价标准的来源强调多向化;评价标准内容强调多面化,且是个性化的;评价标准的使用强调质性化。

(三)评价的整个过程应强化激励改进功能

CIPP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评价有四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价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而得到改进。应吸收多方人员参与评价,允许其解释、质疑、提供评价意见,这样能增强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五、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借用CIPP评价模式不仅可以系统解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可操作性,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增强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科学性,CIPP评价模式必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更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牛金成.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评价研究.教育评论,2007(3):77.

[2] 骆彩艳.CIPP评价模式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中的运用,2012,5.

[3] 吴东泰.CIPP评价模式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2.

[4] 肖远***.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教育科学,2003(3):43.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3

关键词:常态化 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姓名___ 班级___ 小组___ 活动主题_____

一次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活动记载、活动成果、评价表等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并放入他们档案袋中。

2、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重点是考察课程的落实情况及教学的实效。学校的教导处不定期参与活动开发、听各种形式的常态课、用调查访问等形式观察了解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考核,并记入教师档案。学校评价教师主要评价有三点:一是从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二是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三是从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附教师的评价表如下: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作为研究对象,全校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结合平常的教学,研究在常态下教学活动。同时辅以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随时了解研究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研究的进程。

转贴于  四、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填写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

2、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初步形成并写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报告及相关材料。

第二阶段:

2004年12月至2006年3月,对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性研究并加以完善,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应用性学习内容、目标和活动方式等方面研究成果等。

3、总结阶段:

2006年4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并推广。

五、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两年来我们对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已基本结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常规。

学校按照教育局规定的课时(每周2课时)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把课程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福州市洲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校长和教师认真学习台江区教育局文件中提出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管理的13项要求",并逐项予以落实。每学期初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制定学校学期教学计划,期末作好教学总结。每个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确定子课题,然后制定其学期教学计划。每两个星期课题组开展活动,请区进修学校张天明老师作指导,在教研活动中讨论教学的心得、建议及困惑。教师在讨论与研究中思维相互碰撞,促使他们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开展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在无功利追求,无心理压力的自然状态中进行教学设计,毫无顾虑地大胆展示自己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二)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明确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形式是多样和灵活的。我校也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总目标,积极贯彻执行"台教综[2004]44号文件"精神,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根据学生的需求,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系统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确定合理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利用我学校地处中亭街,开展了有关中亭街风俗和商业的《中亭街的变迁》、《寻找中亭街的古迹》、《走进民族英雄陈文龙》等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德育处和少先队配合开展有关文明礼仪的《我为爸妈过生日》、《小学生文明礼貌用语》等综合实践活动;还充分利用猫头山国防科学基地和荆溪国防教育基地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生成的状态,这种资源可以随时增加、重组和完善,所以学校有必要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如学校把每次活动的资料装订成册,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让每次记载活动都留在 资源库里。

(三)有效评价机制的建立促使教师、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我校在制定评价机制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教师、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在常态化的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常态化的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在常态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增强了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在常态化的研究中,教师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技能,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对课程有了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广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要求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教师的专业水平自然得以迅速成长。在活动中教师以"知微见著"的态度检验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不断从活动的实践中归纳、提炼出若干专题,展开讨论。在反思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感受再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总结"的科研局面,教师在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成长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课题组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撰写了论文,并参加了总课题组论文评比活动,荣获包括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区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项。《洲边小学—我们的家》在区"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成果会上汇报,受到好评,其中案例分析、活动方案、反思等也收入区级的资料汇编。《学校—我们成长的摇篮》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送参加台江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荣获一等奖。论文《走向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及省一等奖。《我为爸妈过生日》在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展示评比中获二等奖。《洲边小学——我们的家》和《走向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区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讨会中汇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修的课程,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 必须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让学 生尝到了合作的乐趣,懂得了怎样与人交流,拓展了知识的视野,真正开发了他们的潜能。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对不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六、问题与思考: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的研究极为重视,组建了领导班子,组织教师参与培训,但随着常态化教学地深入,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出现苦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

(一)学校没有配备综合素质全面的专职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老师在开展活动时遇到困难这是正常的。我校地处台江的西部,学校教师人数少,没有专职的教师。教师习惯于用教材教学,一旦没了教材,教师就如失去主心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的、综合的、科学的课程是不断生成的,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加之很大一部分教师又身兼行***工作和主课,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出现苦恼。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 评价机制不到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没有教材,任课教师平时很少像语文、数学、英语之类主课程那样精心设计备课,上课的随意性大,课堂记录或评价也是空话。课题组为求规范,把学生活动列入学生期未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期未确定学生等级时,怕麻烦和考虑学生评先等原因,任课教师并未按规定方案严格执行。另外在评价教师时,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还不能作为评定语、数、英职称的依据,这也削弱一些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回归"真人"、回归生活、回归自然,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还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一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邹开煌等:让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常态课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12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4

学校现有1—4个年级20个教学班,在校生869人,平均班额43人,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本科学历54人,专科学历4人,学校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功能室齐全,配有音体美教室、多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录播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20余座,所有办学条件均达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设施现代化。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作为“运动加阅读”办学特色的一个支撑点,提出了“习惯比知识更重要”的办学理念。历史一贯沿袭的课堂讲台式教学模式和规定性教学内容,局限了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们也沿袭了传统的室内课桌式受教模式,禁锢了孩子们调查、合作和获取广义信息的技术能力。基于此我校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实施的具体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开展情况)

(一)建章立制,研训结合

“教师能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学校要发展,建立一支既精于学科教学,又擅长课程开发,同时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在开设课程的初期,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形成了校长—教研员—指导教师的分层管理网络。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南乐县求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南乐县求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教师评选制度》等。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各项事宜。

1. 学习纲要扎牢根基。三月份接到创建任务以来,校委会就成立了学习专班,由校长任组长,为全校教师订购《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纲要》人手一本,开展集中学习培训,交流学习心得,为课程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 组建队伍投入实施。开学之初,教务处针对教师进行了两项摸底活动。一是在全体教师中征集具备研究价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二是组织教师就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所做的探索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阐述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目的在于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理念、经验、基本素质等情况。根据两项摸底活动的结果,我校确定了张根华、林琳、苗园园、薛贝贝等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学校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 引导教师端正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教案,没有具体的教法学法,甚至很难找到供参考的资料,因此,为上好一节实践课,教师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寻找素材,上网查阅资料,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每一个实践主题的完成,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请教专业人士等校外活动,其麻烦之多,难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以上问题的出现,学校领导没有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设身处地针对老师们的想法、疑虑作出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4. 帮助教师掌握方法。起初,我校教务处先制定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然后又牵头组织各年级综合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召开主题研讨会,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部分主题,并与指导老师探讨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一年来,骨干教师逐渐在课程中成长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以点带面,小步推进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过程采用以点带面,小步推进的方式逐步实施。起初,学校没有在全校大面积铺开实施,而是在二三四年级中确定一批骨干教师,确定几个班级,以小课题的形式,在小范围内实施。以这些班的经验和成果,逐步向前推进,带动全校教改。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方面,也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在分阶段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并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充实。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收集、整理、核实材料、使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条理化、规律化的过程,也是对课程实施工作的回顾与检查。这样,课程改革得以稳妥推进,教师实施课题的自觉性更强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更浓了。

(三)科学选题,实效取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推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实践。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重实际、求实效,充分考察学校周边环境,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其年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捕捉信息,便于收集资料的教学资源。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科学的关系进行。如根据南乐县是字圣故乡、文化之乡,我们确定了《身边的汉字》、《走进家乡的传统文化——南乐》、《我们的传统节日》等主题;又结合我校劳动实践基地确定了《我和蔬菜交朋友》、《来之不易的粮食》等主题;结合学校附近的文化馆确立了《赏民俗文化,悟艺术魅力》研学旅行等主题活动。

1. 整合课程全学科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广义的概念指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进行的实践活动,我们由此将课程的实施面拓展到各个学科中,开展学科延伸性的实践活动,如由语文引申的《身边的汉字》等主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确立的《人民币的认识》、《年、月、日》等主题,让每一位老师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的途径。

2. 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实践特长。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坚持教师“1+1”(上好一节优质课,带好一个学生社团)的发展思路。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并专门聘请校外优秀辅导教师,开设了器乐、语言、手工、科技、等六大类32个学生社团,按照一项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原则,精心制定社团活动计划,规范社团考核制度。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本学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并于2020年12月31日成功举办了首届学生综合素质展演活动。

3. 利用身边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学生实践的空间除了家庭、学校以外,更广阔的是社会,为了使学生更亲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课题辅导教师互相商讨、共同完成活动。如:我们已进行的“我是校园志愿者”、“共享绿色新时代”等系列实践活动就是由课题组设计方案、***教处牵头组织、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进行的。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校在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学生也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四)加强管理,制度规范

1. 以实施细则规范活动的内容。首先,我们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其次制订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总体规划。在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活动的意见,认真审核他们所提出的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制订了分层次、分年级的实施计划,力求计划操作性强,活动内容科学规范。

2. 以监督制度确保活动的落实。每个月,教务处都会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进行研究讨论,汇报一月来各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教师与学生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大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指导下次活动的实施。

3. 以激励制度促进活动的发展。每学期对老师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教育故事、教案、小课题、论文等进行评比、展示。

二、小荷虽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头(取得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丰富的信息容量,个性化的实践体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亲密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选取课题到构思方案,从查找资料到记录过程,从汇报活动情况到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当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固定教材、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必须经过反复的思考、周密的策划;为了应对活动过程中,来自学生或实际生活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教师必须广泛的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了使活动更加吸引学生的参与,老师还要不断地创新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也得到了提升。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培养学生、锻炼老师、推进课改、提升学校品格的作用。《相约传统节日》活动,学生学会了上查资料,建立自己的文件夹,领悟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零食与健康》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并在各项社会调查活动中,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中,提高社会认识,丰富社会体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和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程展望)

相对于其他类知识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博大的研究领域和精深的研究纵度,必然要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职责。传统学校教育所缺失的,综合实践要勇于肩负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5

【关键词】综合实践;发展性;评价;研究

【中***分类号】G43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13-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运用的的课程形态,它即适合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它融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为一体,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的。它集中体现了本次新课改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如何评价综合实践课程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自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我们的评价只注重评价形式,忽视了对教师、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致使评价没能调动师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评价过程中的盲目性、形式化、任务化等很多弊端,致使评价对象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为此,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其活动特点、目标、过程、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尤为重要。

二、课题的界定

发展性评价是是针对以往评价存在的弊端和为了解决这些弊端而提出来的。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综合发挥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科学的评价手段,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诊断事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改进自己、完善自己,求得发展。教育者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自己工作,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潜能中的强项与弱项,扬长避短,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三、实验目标及内容

1、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验研究,了解和掌握当前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发展状况,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

2、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性评价的实验研究,了解我校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置情况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具有地域特色,操作方案是否符合更多的学生发展,以便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3、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验,了解和掌握我校目前师资配备的现状,以便于今后制定和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改变师资配备,加强校本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操作水平和能力。

4、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大领域”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切入点,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更加灵活,效果更加明显,成效更加显著,确实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平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实验方法及过程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方案设计和活动过程指导,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从实践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加强整理,形成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

(一)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使之真正为学生活动服务。

1、在活动的方案设计上,要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基础状况,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更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及生存空间等多方面问题,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所以在活动方案的设计上要注意目标的准确性、方法的多样性、手段的灵活性,计划的可行性等,便于大范围操作,利于宏观调控,微观掌握,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要尽量将活动过程设计的科学合理,项目清晰。比如将过程分解为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和活动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操作,既方便操作,又使活动目标清晰,便于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在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上,力求教师先做预设,然后在与实验年级辅导教师共同探讨实施计划,最后形成方案,做详细部署后才能运行。

(二)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重点,每个步骤都不可忽视。

1、首先活动准备就要充分,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作社会调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进入活动导入阶段,开始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2、展开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不容易调控的就是这个阶段,它是整个活动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活动,教师要在预设基础上,作好宏观调控,但不干预学生的组合、学生的思维、学生动手情况,但教师一定要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活动状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活动内容。

3、强化活动总结。活动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教师对引导学生活动情况作出自我评价(或是反思);教师对学生全程活动的综合评价,要公平公正,客观、包容。

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学生互评,主要针对作品、或是活动过程中同伴的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同学今后活动的好的意见或是建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中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启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自评。在实验中,注意运用自评,促进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提高,我们将学习目标列成表格,将评价标准列入表格中,制成自我评价表,老师和学生在每次活动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完善行动。

2、成果展示法。即将学生、教师的方案、作品、撰写的报告、论文、参加竞赛获得的证书、奖品等展示出来,让成果本身来说明活动课程的价值。

3、师生民主评议法。包括教师、学生的自评、师生协商评议。

4、他评法。这种评价可以调动家长、社区以及社会上的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更加客观和真实,更有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上述四种评价方法,即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勇于自我批评、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养成团结、务实、民主的作风,同时又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泛的口头表达的机会。

(二)实验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发生变化。

在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中,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教师对整个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案设计更加成熟,能做到得心应手,方案设计中能体现科学的育人目标,旨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在活动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和团结的力量,在活动中学会发展自我;教师的社会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联系活动场地,主动协调关系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主动协调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为学生活动作好家庭参谋等等;教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知识体系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学生学习更多的书本之外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和基础。

2、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学生克服了以往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盲目应付,依赖的心理,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3、改变了过去社会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看法,使他们主动为学生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工作,推动了学校、家长、社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和谐发展。

学校是个小天地,社会是个大舞台。学生只有从小天地中走出来,才能适应社会大舞台的需要。在过去的教学中,无论什么课程,教师都是黑板上耕田,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晓得“数理化是成长的出路,成绩是成材的硬道理”,国事、家事,谁的事都与我无关;社会只承认你的文凭,家长只要学生的高分,什么活不活动,影响学习,少参与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观念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社会的大门终于向学校敞开,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孩子成长,学生的综合发展之路,在社会和家庭中一路畅通。

结果分析:

经过实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达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

六、结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有助于学校宏观调控综合实践课程,掌握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效果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判断,以便于即使反馈信息,改进活动方案,甚至结构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教师得到公正、公平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6

一、行***推动机制的运作――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它的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强有力的行***推动是地方管理和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措施

1.统一规划,出台***策文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课标,待审的课程指导纲要只给出了课程基本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评价等。为便于学校以校为本开发与实施,应从区域层面制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划好本地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管理的要点、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等。我们出台了《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等文件,发动创建,表彰一批,带动一批。同时,还出台了《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意见》《印发中小学课程建设示范学校(园)评估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在***策和制度上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教师层面的活动指导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均衡推进。

2.落实人员,构建研究管理机构

为提高实施效率,实现“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全方位发掘区域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先行、研讨带动、交流共享,最大限度为课程资源整合优化、课程实施铺平道路”的区域课程建设目标,我们初步搭建了“教育局教研室―实验学校”垂直的研究课程管理体系和“教育局总课题组―科研协作区―实验学校子课题组”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对全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培养进行一体化规划调控。

3.加强督导,评估与指导交互进行

2005年起,我区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设纳入督导评估体系之中,归属一级指标学校管理、二级指标依法办学和课程改革中。区教研室每年对课程实施情况作一次专门调研,在调研中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展示成果,搭建交流平台

自2007年起,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评、义务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科技节各类项目竞赛这三个区级展示平台覆盖全区小学、初中和高中。通过区级展示,促进校际交流,提升活动质量。在此策略的引导下,各样本学校也相应搭建了校内成果展示平台。

(二)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

1.有效途径――“联动共享”

我们采用“联动共享”策略,即样本学校在共同组织的统一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合作,探索符合地域实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和实施方式。在实验学校探索的基础上,组织校际经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该策略从区域统一规划调控着手,不但避免了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而且,由于校有专攻,有利于深度开发和精细化实施,体现学校个性特色,更起到了典型引路、共同前进的作用。

2.有力保障――“立体管理”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化管理”是指将课程目标、支撑体系(教师、课程资源、组织系统)和指导策略作为课程管理的重点和三个关键影响因素。不仅关注“该做什么”,而且关注“如何去做”“怎么做更好”。因此,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兼顾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制定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挖掘课程资源,设计课程内容。各校在校中层(或以上)领导层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指导教师1~2名,要求各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接受学生聘请成为活动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协同指导,探讨活动的相关指导策略。课程目标、支撑体系和指导策略抓住了重点和关键,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二、教研拉动机制――协作层面的专业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要常态、有效地实施起来,还得解决方法上的问题,即“怎么做”,这就需要得力的教研拉动机制,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区级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涉及学校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制度建立等;主题教研解决各类主题活动设计、探索各环节课堂指导课型等;现场教研策划让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联手展示课堂指导……区级教研的辐射拉动了教研协作群、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方法策略上逐个引领、解决、提高。

三、自主驱动机制――学校层面的深化实施

各样本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资源,制定了基于特色资源的课程实施方案,并不断总结优化活动指导方法。

(一)制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样本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将课程的总目标具体化,根据目标,结合学校课程资源,融合四大领域三条主线,统筹安排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模式。

从学校传统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蔚斗小学,围绕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开发了如《我的毕业典礼》《我是蔚斗小导游》《过中秋》《走进春节》《让***书漂流》等经典主题,丰富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活动品质。

寻找载体整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淮河小学基于“生态基地”、“综艺广场基地”、“绿色港湾基地”三个校外活动基地和“阳光城”快乐大本营校内活动基地,创新了课程建设的载体,确立了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浙江教育信息报》《人民教育》相继对其进行了报道,享誉全国。

传承学校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区实验小学传承童诗教学特色,结合读书节、采风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张扬学校“书香、诗香、翰香”三香校园文化和特色品牌。大小学结合学校科普特色,利用校园科普十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不同于学科教学,它的有效开发与实施离不开行***推动、教研带动和学校行动。为此,我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着力于构建“三级互动”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区域行***推动、层级教研拉动、学校自主驱动,研究探索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措施和策略,总结优化活动指导策略,打造学校特色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之协调运行并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有力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行***推动机制的运作――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它的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强有力的行***推动是地方管理和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措施

1.统一规划,出台***策文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课标,待审的课程指导纲要只给出了课程基本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评价等。为便于学校以校为本开发与实施,应从区域层面制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划好本地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管理的要点、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等。我们出台了《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等文件,发动创建,表彰一批,带动一批。同时,还出台了《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意见》《印发中小学课程建设示范学校(园)评估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在***策和制度上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教师层面的活动指导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均衡推进。

2.落实人员,构建研究管理机构

为提高实施效率,实现“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全方位发掘区域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先行、研讨带动、交流共享,最大限度为课程资源整合优化、课程实施铺平道路”的区域课程建设目标,我们初步搭建了“教育局教研室―实验学校”垂直的研究课程管理体系和“教育局总课题组―科研协作区―实验学校子课题组”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对全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培养进行一体化规划调控。

3.加强督导,评估与指导交互进行

2005年起,我区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设纳入督导评估体系之中,归属一级指标学校管理、二级指标依法办学和课程改革中。区教研室每年对课程实施情况作一次专门调研,在调研中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展示成果,搭建交流平台

自2007年起,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评、义务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科技节各类项目竞赛这三个区级展示平台覆盖全区小学、初中和高中。通过区级展示,促进校际交流,提升活动质量。在此策略的引导下,各样本学校也相应搭建了校内成果展示平台。

(二)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

1.有效途径――“联动共享”

我们采用“联动共享”策略,即样本学校在共同组织的统一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合作,探索符合地域实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和实施方式。在实验学校探索的基础上,组织校际经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该策略从区域统一规划调控着手,不但避免了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而且,由于校有专攻,有利于深度开发和精细化实施,体现学校个性特色,更起到了典型引路、共同前进的作用。

2.有力保障――“立体管理”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化管理”是指将课程目标、支撑体系(教师、课程资源、组织系统)和指导策略作为课程管理的重点和三个关键影响因素。不仅关注“该做什么”,而且关注“如何去做”“怎么做更好”。因此,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兼顾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制定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挖掘课程资源,设计课程内容。各校在校中层(或以上)领导层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指导教师1~2名,要求各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接受学生聘请成为活动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协同指导,探讨活动的相关指导策略。课程目标、支撑体系和指导策略抓住了重点和关键,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二、教研拉动机制――协作层面的专业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要常态、有效地实施起来,还得解决方法上的问题,即“怎么做”,这就需要得力的教研拉动机制,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区级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涉及学校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制度建立等;主题教研解决各类主题活动设计、探索各环节课堂指导课型等;现场教研策划让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联手展示课堂指导……区级教研的辐射拉动了教研协作群、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方法策略上逐个引领、解决、提高。

三、自主驱动机制――学校层面的深化实施

各样本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资源,制定了基于特色资源的课程实施方案,并不断总结优化活动指导方法。

(一)制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样本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将课程的总目标具体化,根据目标,结合学校课程资源,融合四大领域三条主线,统筹安排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模式。

从学校传统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蔚斗小学,围绕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开发了如《我的毕业典礼》《我是蔚斗小导游》《过中秋》《走进春节》《让***书漂流》等经典主题,丰富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活动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7

一是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选题者。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要求,根据个人喜好,让学生在课程框架结构下,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如在组织单元主题活动“我们的元宵节”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讨论出活动主题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一个具体的活动主题。

二是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设计者。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在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不必做统一要求,应让他们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如在关于压岁钱的单元活动中,有学生设计的方案是上街调查大人和小孩,统计每个大人平均支付多少压岁钱和每个小孩平均获得多少压岁钱;有的学生设计的方案是统计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的大人支出的压岁钱分别是多少……对于这些学生自主设计的方案,教师要鼓励他们去实践,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方案的可行性,不断修改、完善方案,让综合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三是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实施者。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实施者,能够较好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难的问题。只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愿望,他们就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课程资源;只要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需要,学生就可以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下去。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的特产研究”时,学生们各显神通,调用各种各样的资源,多数学生还将家长聘为校外辅导员,全程参与他们的实地考察活动,有效解决了活动经费,并确保了他们的安全;有的学生还动用了家里的摄像机,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和拍摄,为家乡的特产制作出了有创意的广告。

四是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评价者。要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评价者,一方面,我们要增强他们的成果意识,让他们加强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建立活动档案袋),尽可能地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时刻不忘自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者。如在展示“我们的元宵节”活动成果时,每一个组的学生既是成果展示者也是评委。他们品尝着自己煮的汤圆,欣赏着同学朗诵的元宵诗词,猜着自制的元宵灯谜,回味着自己关于元宵节的研究成果。学生们在自主评价和接受同学的评价过程中,逐渐知道了今后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8

一、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基本架构

综合实践活动数字化资源平台是基于校园网络平台之上,主要包括五大版块:理论导航、过程管理、实践研究、课程资源、专题研究。

理论导航:理论导航中包括三个栏目,一是课程理念,提供了一些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等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理论性文章;二是理论探索,汇集一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文章,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策略》、《争取家长及社会支持的策略》;三是案例分享,主要收集了一些经典案例,供实践老师参考。

过程管理:包括计划总结、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三个栏目。每学期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总结,以及各年级活动计划和总结都将在此展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研制度、师资配备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评价。这三方面内容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有效实践提供了基本保障。

实践研究:包括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总结反思、交流平台四个栏目。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总结、不断反思,撰写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可以分类上传,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交流平台主要是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把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存在困惑或经典课例在论坛中进行讨论,创设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这里主要包括人本资源、素材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以及研究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专题研究:是本网站的核心部分。它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系列化数字资源。在每个专题中,又包括活动计划(活动方案、教学设计等)、学习资源(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如方法指导、相关资料、可利用的资源等)、活动成果(活动体验、活动作品、活动照片视频课件及一些过程性资料)、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互动平台(利用论坛及时交流一些研究进展情况、研究的动态、教师点评、收集的资料等)。

二、注重体系建设,打造平台特色

1.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上下五千年,纵横天地间,均存在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数字化资源平台上,整合各种人本资源、素材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学生、教师、家长、专家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珍贵的人本资源,平台上不但提供了优秀学生、特长学生的个人简介、成长故事,还可以通过成立导师团,把学校教师、部分家长及一些专家的信息公布在平台上。如,有些教师对花草树木有深入的了解,有些教师教师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有清晰的认识,有些家长是企业主有曲折的创业历程,有些家长在特殊岗位上工作,等等。这些资源,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都能根据需要随时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生活与经验为核心,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因此,其教学资源大量存在于个体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这当中,环境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平台上提供了大量的校内资源(学校***书馆、网络教室、一些设施设备、校内人文环境、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社区资源(当地***府各部门的联系方式、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方式等,还有一些学生活动场所的信息如敬老院、老年活动室、活动广场、垃圾处理场、文化站等)、社会资源(主要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一些公园、动物园、广播电台、***陵园、规划馆、博物馆等)。

除了以上这些资源以外,平台还以主题的形式整合了部分素材资源和网络资源,如“家乡的风俗――十月半吃团子”这个主题,平台提供了十月半吃团子的由来、做团子的视频,以及一些有关风俗的专题网站,等等。

2.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主题研究系列化资源体系。

我们分析了学校的特色和传统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人文资源、经济发展现状及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个维度入手,围绕“家乡”这条主线开展研究,形成知我家乡、夸有家乡、爱我家乡、未来家乡四个专题。在每个研究专题下,确定了基本的参考选题,教师可以使用参考选题进行开展活动,也可以围绕专题,自行选择适合本年级学生特征的研究主题。

3.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时代的来临,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字化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除了把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片、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外,还把一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非数字资源进行数字化,并把它上传到平台之上。

三、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考

1.合理定位,科学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工程,应将其列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资源平台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按照科学的体系结构组织在海量多媒体教育资源和应用管理平台的结合。因此,在建设初期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平台在今后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石。

2.有效应用,体现价值。

资源平台的建设,目的在于为学校的课程管理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数字化资源平台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大部分教师对课程认识不足,因此组织教师学习,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应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基本的课程理论,学习主题的生成方式,参考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这样,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教师能快速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9

关键词 课程教学 实践活动 评价方法

中***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有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试***构建起这一新的评价体系,其中的教师评价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深入推进,我们必须在教师评价策略问题上,包括教师评价应该遵循原则、实施策略等相关问题上作有益的思考。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一些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它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具有“统整性、实践性、自主性、创生性”。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迥异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新型对话关系,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并从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宗旨相匹配,其评价也要有新的理念和方式,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评价对象的表现,是为人的终生发展服务的。我们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分类和奖惩,而是旨在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成长与发展,这比只判定他们工作的等级更有价值和意义。

1.2反思性原则

评价注重活动者对活动的反思,促使评价主体认真总结前期活动中的得失并能及时调整下一步计划形成良好的反思和总结习惯,使评价主体逐渐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并不断完善自我。反思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靠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理解与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供多重信息的机会,保证评价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信性。

1.3过程性原则

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对活动的理解,对活动本质的把握,对学生指导的技巧与水平。不把活动结果的好坏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内容。评价的着眼点在于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参与、规划和指导;在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热情与理解;在于教师对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开发。

1.4多元性原则

构建教师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就评价主体而言,包括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教师。就评价标准而言,既有考核传统智力发展的尺度,又有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既强调知识取向,又考虑价值取向。就评价方式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采用互助式的评价,评价方法有自评、他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对话协商的交互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教师评价的方法策略

科学合理的评价策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就必须遵循以上原则认真研究教师评价的方法策略,使评价成为多方参与、对话协商的交互活动,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发展功能。

2.1学校评价

学校的评价应体现出对教师的促进,通过成立评价小组,对教师进行科学民主的评价,具体可以按以下的策略操作。

(1)评价者应与被评价教师的相关人(如班主任、学生)接触,通过座谈会、问卷等方法听取他们对被评价的教师的看法。

(2)评价者亲自对方案的实施做实地观察。在活动的过程中,评价者应有目的地参与小组活动。如在选题阶段,采用旁听的方式,与教师、学生一起讨论,了解教师对本次课题研究的理解。在实施阶段,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比如,教师是否经常参与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否有序,小组遇到困难如何解决,了解教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表现。

(3)评价者比较活动目标与实际取得的效果。评价者应获得小组的活动方案,了解小组的活动成果采用的展示方式。在成果展示的阶段进行考察,将展示的结果与小组的方案进行对照。如果实际取得的效果与原来方案有不同,则应看是否在活动过程中对方案有调整,防止活动的随意性和活动方案的流产。

(4)评价者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综合以上几个步骤得到的信息,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分类整理。如:教师的活动资料(小组活动方案、观察日记、案例撰写)、相关人员的评价、实地考察的结果以及活动效果等,将评价结果记录下来。 (下转第40页)(上接第32页)

(5)评价者将评价结果写成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发给教师。对于教师获得这份评价报告后的任何疑问,评价者都应作出回答,使教师乐于接受评价。

2.2同事评价

同事评价不仅在教师形成性的评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中创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专业发展的气氛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在评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方面,同事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了解与熟悉,能够对改进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具体、实用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实施操作如下:

(1)互相讨论。这是相互评价的最基本的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记录相互评论的优点、建议,有助于教师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报告会。在报告会中,通过交流可以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3教师自评

根据内部动力比外部动力更有用的假设,势必要加大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激励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自我激励开始,教师经过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评价,最终得到自我完善和提高,这一良性循环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活动的成功将增加教师的自信与自尊。而教师自信心的提高将在更大程度上增加教师自我发展的成功可能性。自评可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学校设计的评价项目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对自己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自我评价并作为综合评价的一部分,促进反思。

(2)教师可以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对自己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作为指导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是成功之处,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等等。这样的教学反思很明显有助于教师养成善于反思和总结的良好习惯与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教学反思,学校还可以通过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自我评价表格,帮助教师思考,促进教师的成长。

2.4学生评价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人、实践者,他们的评价是最直接的体验、感受。学校可以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向学生了解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和工作成绩,从而对教师进行评价。

2.5家长评价

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部分活动是在课外完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就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他们参与评价就比较公正、客观,也可以藉此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

2.6社会评价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封闭的,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所以活动开展过程必然离不开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校外基地。故此,社会评价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由于评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我们只有切实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宗旨,深入了解教师评价应该遵循原则和实施策略,才能根据具体情境采用各种不同的评仁策略和方法,使教师评价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真正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提升和完善活动的手段和渠道。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10

一、理念的传播者

由于课时量大、课题开放等原因,仅凭少数专职教师难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依靠众多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它的推广有赖正确的理念支持,否则既便开展此类课,也会貌合神离,而理念传播的使命自然就落在专职教师的肩上。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惯性”会对理念的贯彻产生“抗力”。理念的接受是一个“洗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凭一两次讲座难以奏效。而理念不清所产生的问题,将会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暴露出来,这就给专职教师纠正认识偏差留下了后续工作空间。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是否到位,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认识态度相关。而后者又与领导的重视与否、学校的教研风气、评价制度等相关,其中领导重视最重要。笔者在霞浦六中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宣传和课程实施研究中能取得一定成效,二十几位教师承担案例编写和试验课任务、出版校本教材,就是基于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笔者是霞浦县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人,在该学科的全县性教师培训中,仅有8人参加。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在霞浦仅有霞浦六中“一支独放”。这一对比说明:赢得领导重视将对理念的贯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引领者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上什么?怎么上?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须有效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和地方资源,地方资源又包括物质、文化、人力、机构等方面。专职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收集、论证、甄选和利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特色的课程资源,以笔者所在的霞浦县为例,就有“空海人唐处”、“松山妈祖庙”、“盆景园”、“杨家溪风景区”、“闽东第一古刹”等特色资源,据此可以设计一系列课题的活动案例。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可以挖掘。以上街购物为例,看到招牌上的错别字一联想设计

三、课程设置的设计者

专职教师应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设计者。课程设置既要符合理念,还要以当地的课程资源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例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内容本应是整合的,其中的“信息技术”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应先作为一个“学习内容”,单独排课(每周一节为宜),因为农村电脑不普及,小学未上电脑课。而城市初中生一般已掌握电脑基本操作,则“信息技术”主要是一种课题研究的手段,应与其它内容整合。

课程设置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它牵涉课时、场地、师资、课题等诸多因素,需要专职教师作一番研究,制定一个符合本校的宏观方案。以下几种活动组织形式是笔者经过试验摸索,结合外校经验总结出来的,可供参考。

1、按“本”活动式(我校初一年段采取的

按校本教材(或总课题组或各地编写的案例)中设计的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各班统一活动课题和进度。其优点是可以集中一两个较“专业”的教师辅导,保证活动课质量,排课容易。缺点是教师不可能对各专业性知识都熟悉,有些课题无法辅导,且无法同时照顾所有学生的兴趣。

2、班级主题式(我校上学年高二年段试用模式)

每班一主题,并将主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全班分成相应的若干子课题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这种模式适用于主题探究式活动课,优点是适度照顾各学生的兴趣,缺点是各小组同时活动,教师无法兼顾。

3、跨班级式(我校下学年高一、高二计划采取的模式)

同年段学生按不同的课题重新编班(组),统一活动时间。优点是顾及学生的兴趣,排课容易。但因场地所限,班(组)数不可能太多,这样课题较少,仍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且一个课题上了一学期显得太长。较好的办法是采取每学期二至三轮课题,每个课题活动时间5至8周,这就要求各班(组)同一轮课题活动结束时间必须相同,以便后一轮重新按课题编班(组),且需要较多教师参与辅导。

4、年段总课题式

即年段总课题、各班子课题、小组分课题的模式,属于大课题、长周期的一种主题探究活动形式。优点是适合完成较大的课题研究。缺点是选题较难,课题缺乏循环性,周期太长,有可能使学生后期活动积极性降低,或提前完成任务后,无事可做。

5、小组课题式

同班同学按不同的课题自由分组活动(每组4至8人为宜),课题由师生共同提供,最后论证选定。这种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但活动课操作困难,因为一个班有几个至十几个课题组,不仅活动受场地限制,还需要许多老师共同参与辅导。

6、跨年段式

不同年段的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选择同一活动课题,组成霞浦六中肖晓阳角色定位及要求综一日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活动小组(或班)。优点是充分关注学生兴趣,活动课题不受年龄限制。但活动时间难以统一,除非各年段统一活动时间(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活动,不属于课程范围,没有普及意义)。此外,不同年段的学生因年龄、水平、能力的差异难于协调辅导。综合实践活动并无定式,以上几种形式可综合运用,或结合其它形式。虽然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但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说到底,所有的活动都是一种载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才是根本目标。

四、课程实施的指导者

教师初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往往“不懂教”或“教不到位”,其原因可能是理念不清、经验不足、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课题知识欠缺等。对此,专职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指导。为了让“新”教师尽快“上手”,笔者曾在初一年段采取“开示范课”和“跟班带课”的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后者的做法是:先指导“新”教师(共有二十几位)设计案例,然后将我的课时分配给承担试验课的教师,每班一师一课题(共两轮、十六位教师),我则“跟班上课、示范教学、课后点评”。这样的传帮带对“新”教师十分有益,从中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某教师在《探究微生物》案例中设计的学生实验活动是这样的:将某食品加热杀菌后分两份,一份密封,一份敞开,观察哪个先发霉,然后附说明原因的阅读材料。这样的设计没能跳出“教案”框框,显然是作者理念不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功能和学习特点不了解。于是笔者引导:应将“教案”改为“学案”,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空间”,借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后将实验活动作如下修改:1、删去“阅读材料”;2、增加对照实验项目(一份加盐、一份放置冰箱内);3、增加现象原因的研讨:常温敞置与密封、加盐、放冰箱后有何不同现象?这些不同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于食物防腐有什么启示?通过这一案例修改的剖析,许多教师对案例的设计与编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活动课或“放任活动”都是教师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认识不清所致。更常见的问题是“新”教师对于“学生活动”的课堂设计往往停留在“小组讨论、个人发言、师问生答”这一层面,而忽视活动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对活动进行拓展和调控,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流于形式化、简单化。这样的活动课不仅无效,而且乏味。在笔者“跟班”的《危难自救》课的资料交流活动中,发言学生(仅两人收集到资料)只会念稿(念得不流利),“听众”不专心,课堂气氛不活跃,眼看课(两节连上)就要进行不下去了,于是笔者及时介入引导。首先让学生知道这一活动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发言者须先读懂资料内容,再转告其他同学;“听众”则是在“不劳而获”地得到劳动成果,因此要尊重发言者的劳动——善意接纳、专心听记。接着反馈交流效果,发现所有学生对老师抽查的知识点(如:求救旗语的动作演示等)均不懂。为此笔者将资料中的各知识点逐一抛出,要求学生根据资料的描述及其迁移知识,作各种演示和解答。如:“SOS”怎样呼叫?嗓子哑了呢?手拍痛了呢?无法声传呢?在被劫持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电话传达“SOS”?怎样用手帕模拟求救旗语?怎样让烟火信号产生浓烟?画***说明怎样在旱地收集饮用水?用粉笔模仿石头堆积路标……通过各种演示、讲述、答辩、评议、模拟危难情形的自救(如遭遇歹徒、“色狼”的自救等)及拓展性知识介绍,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有了切实的收获。在课后的交流中,任课教师认为笔者能上好此课的原因在于对理念的理解已深入骨髓和对课题知识的广博。

五、评价方法的研究者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必须有相应的师生评价方法,否则不利于课程实施。“怎样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诸多研究课题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对于这块“难啃的骨头”,笔者尚无良策,仅就思考所及提些看法。

1、在笔者所读到的(包括自撰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中,常有“活动评价”一项,多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对活动本身来说,评价表的设计可能十分合理,但实际操作却不便。如:有的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有的是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有的是评集体(小组),有的是评个人,有的是组评,有的是师评,有的是自评,有的评等级,有的评分数。这样每次活动都必须印制相应的评价表格,且因评价方法、标准不一,学生的期末成绩难于总评。因此设计平时可通用、期末易评价的评价表是有益的。

2、学生成绩单必须有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栏目,其评价表可以单独成单,也可与其它学科成绩合在一起。期终评价表的设计既要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学期活动情况,又要简单易行。评价的方式一般有量化、等级、评语三种。采取平时量化、期终等级加评语的方法似较妥当。量化以10分制或5分制为好。等级可分列优、良、及格、待及格四等,从中勾选。评语也可逐条预设,从中勾选,还可预留手写评语空格,以备填突出表现的评语。

3、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成绩)具有对该科学习优劣的界定和提供升学参考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评价者,评价的主要根据是“平时量化”,即根据各次课题活动的量化成绩进行评估。平时成绩的评定以小组民主评定(组长负责)和师评为主,可根据实际适当考虑自评、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评价的项目和档次不宜多,例如:项目设“态度”、“能力”、“成果”、“总评”;分值按5分制。教师可在“组评”的基础上,结合“小组成绩”给每位学生评分。

4、综合实践活动属非考试学科,对专、兼职教师的评价没有操作标准,因此就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这是不公平的。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势必影响教师承担此课程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完善,从而提高中高考成绩(这是专家根据大量研究的数据作出的结论)。据此,在中高考的奖励中,应有一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份额。愚以为取毕业班教师考试奖励的年平均值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年奖值较为合理。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应有相应的职称系列。

六、专职教师的素质

“先培训后上岗”是专职教师的必由之路。只有从课程的理念到实施都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后才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0篇

学习

病退公示报告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病退公示报告,内容包括单位病退公示表格,申请病退报告最新版。从2011年年初儿子李晓星(化名)患病至今,每月数千元的***费成为一家人难以背负的重担。更令李成明难过的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魔一点儿一点儿地吞噬着儿子的童年

学习

五一的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五一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五一的作文3500个字,五一大扫除作文。5月4日,本来我是要上课的,放假前妈妈告诉我,她把所有的课程全取消了,我有些吃惊,妈妈告诉我:“学就认真地学,玩儿就好好地玩儿。人要劳逸结合。”我妈妈真是太仁慈了,这

学习

国外博士毕业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国外博士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国外大学博士论文免费下载,国外硕博士毕业论文。(二)6年一贯制的俄式学制。其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前3年为医学前期教育,后3年进行专业教育,毕业授医学博士学位。独联体国家如亚美尼亚、哈萨克斯

学习

教养计划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养计划,内容包括教养笔记完整篇,教养记录20篇。2.建立责任体系。新区管委会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实施。(1)社会事业发展局负责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会同有

学习

小学教师工作小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工作小结,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工作总结通用28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小结400字。能:本人虽是师范毕业,但工作这几年我一直坚持自学,不断充实自己。我还能积极参加一些教研活动,经常听一些优质课,便于自己的进步。今年我教

学习

畜牧机械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机械10篇,内容包括畜牧机械大全,畜牧机械国家标准书籍。1当前畜牧机械生产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1.1对畜牧机械安全责任管理、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农机购置补贴是***中央***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策之一。2004年以来,随着惠

学习

商战营销总监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商战营销总监总结,内容包括营销总监操盘思路,证券公司营销总监总结。似乎,咨询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怎样说服老板,离开这些“业务骨干”,冲破他们的阻力,采用科学的工具、技术,来规划营销、管理营销、掌控营销;这样,你的企业会发展

学习

银行理财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理财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银行理财阶段工作总结怎么写好,银行理财运作报告总结范文。一、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组织财务运动、处理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是我部的本职工作,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记帐、登帐工作越来越重要。为进

学习

我们的小学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小学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的小学作文汇编10篇,精选我们小学作文集锦10篇。小公园里还有一些人造的小土山,我们站在小土山上,学校风光可以一览无余,我和一些同学长期爬山玩,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山大岭,可对于我们在城里生活的孩

学习

竞争与合作的作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竞争与合作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竞争与合作英语作文,学习的竞争与合作的作文。那些思想,更有信心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如果你要把自己的意见硬塞入别人的喉咙里,岂不是很差劲的作法吗?若提出建议,然后让别人自己去想出结论,那样不

学习

五四青年节祝福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青年节祝福10篇,内容包括五四青年节祝福图,五四青年节祝福文案。3.青年节,送你一把时间锁,锁住你的年轻;送你一个无忧剪,剪断所有的烦恼;送你一句祝福话,祝你五四快乐,天天开心,所有梦想都会成真!4.激情在燃烧,热血在冒泡,奋斗

学习

回家过年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回家过年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回家过年作文300字,回老家过年作文精选7篇。到了奶奶家的厨房,我一眼就看见灶台旁边坐了一位老人,她面黄憔悴,脸上不时泛起皱纹,一双饱经沧桑的手熟练的拿起木柴,填进灶膛里,上身穿着一件灰黑色的上衣,脚

学习

乡镇统计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乡镇统计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乡镇统计工作半年总结,乡镇统计工作总结。(一)抓重统计基础、力求质量提高抓重统计基础,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之举。也是体现了统计业务技术得到有序进行,更是为数据质量提供正确依据,急需奠定统计基

学习

后进生转化总结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后进生转化总结10篇,内容包括后进生转化总结,后进生转化个案记录。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三、逐步要求,培养

学习

说课教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说课教案,内容包括说课教案格式及要求,说课稿和教案。一、备课教学内容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对幼儿良好人格的培养。备课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1.备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活动前应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学***验和能

学习

科学课教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课教案,内容包括科学课教案设计,科学教案模板集锦6篇。如何使师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优质的效果,使学生学得轻松,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切实、重要的课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最

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内容包括七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人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完整教案。一、充分认识开展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中小学生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对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

学习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公开课教案整合,幼儿园公开课教学教案大全。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活动准备1、音乐:现在大家一起做2、幼儿人手一把椅子。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播放音乐:现在大家一起做

学习

小学安全教育课教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安全教育课教案,内容包括小学安全教育课教案怎么写,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教案。(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有老师、有保育员,但是,毕竟不能和家里的一对一照顾相比。如果孩子还不会自己穿衣、穿鞋、洗脸、刷牙,这几天开始试

学习

团课教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团课教案,内容包括团课备课教案,团课教案的正确写法。一、团课主题:怎样做一名合格团员?二、团课完成时间:4月底前。三、授课人员:各班团支部书记四、团课主要内容要求:1、注重阐明“学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的重要意义。

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10篇,内容包括小学综合实践案例分析,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案例。1课题产生背景:六年级下学期,学生选择了《毕业时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它正好符合我们六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心声:在小学阶段的最后时

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设计教案。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要在满足学生乐学好问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