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0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其课程资源来于学生生活,课题的开发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在综合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认识世界、关注生活、开拓创新的广阔空间,使之自主研究、主动探索,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要在满足学生乐学好问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关键词:生活;自主;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要在满足学生乐学好问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开放性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贴近社会,开展富有人文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技能、情感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和谐发展。

一、活动课题,来自学生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涉及面广,没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策划,精心选题。“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师生携手走进生活,共同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题。班里有的学生家处城郊,家中还有一两块自留耕种的农田;而有的学生在城市,养尊处优,甚至五谷不分。在与学生交流时,同学们都表示出对农田的兴趣与好奇。这样“走进田野”课题便诞生了。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着挖掘不尽的课堂资源。适时追踪,随时了解社会动态才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才能变得立体、五彩缤纷,才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当今社会中,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鉴于此,我以所在城市创建文明城为契机,在班级里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扬城小公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制作画报,写标语,宣传文明。他们精心策划、开展了“文明礼仪小老师”“文明礼仪小画家”“文明礼仪小作家”等活动。这样的系列活动对孩子们文明礼仪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彰显手脑并用,突现学生创新智慧,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

(一)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精心部署活动的权利不能让老师独享,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也应是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四大板块之一,是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良好载体,此课程绝不能以学生制作出手工作品、掌握该劳动技能为终极目标。“飞鸽”是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手工制作材料。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与人类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飞鸽”这一课上得丰富多彩,并让同学们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将活动设计为如下几个步骤:①观看一部电影《战鸽总动员》,体会人类鸽子的深厚情感;②了解和平鸽的由来;③去市民广场与鸽子交流情感;④将情感融入到创造性制作手工作品中;⑤同学们收集人与鸽子的深厚情感的文章,面向全班交流。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还增强了学习能力。

(二)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这样,在查找资料时,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材料整合;在自主实践中,他们会生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在活动总结时,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之前“走进田野”的活动中,同学们在农民的指点下播种、浇水……事后,同学们都满载收获。离开时,突然一位同学问我:“老师,我们把‘田野’搬到实验室去吧。”“怎么搬?”“现在不是有无土栽培吗?”“对对……”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了。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思维得到了激发,创新性的活动在他们头脑中生成。就这样,孩子们自主研发的“无土栽培”“室内实验田”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生机盎然。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设计 情境性、启发性、探究性、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情境性

“情境性”主要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要通过学生的真实生活选取教学内容,设计于此相应的教学情境,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地组织。这个“情境”既要体现真实性,又要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地筛选和处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活动要素包括:“讨论”、“现场活动”、“反思”与“表现”,教师的指导要素包括:“倾听”、“观察”与“引导”,这些要素要通过一个中心情境来展开,通过一定的活动步骤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情境进行处理、组织和呈现,同时要安排“讨论”、“现场活动”、“反思和表现”等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的引导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场反应而进行的。良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升华自我和提高实践能力。

“讨论”基本上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发思维的过程,讨论过程的问题设计是学生进行有效讨论的基础。讨论的问题始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产生新的思想和做法,同时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阶段。讨论的问题最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达到学生心灵和思想的内化。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步骤时教师要明确,教师的角色是对学生问题的有效引导而不是控制,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动力,达到讨论过程中新思想和新问题产生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水平。教师要避免讨论脱离主题和没有效率,过多地控制学生讨论的空间和内容,限制学生思想的发挥。

现场活动的设计要提前准备好素材和情景步骤,同时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现场活动要以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主要目的。教师要设计问题的逻辑展开过程,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有序的问题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但是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留有生成性的空间,以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和实践,以利于形成创造思维和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内容和方法的启发性和探究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追求学生的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实现。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是探究性的、表现性的、过程性的和开放性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内容和方法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这门课程试***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升自我的能力、兴趣、爱好等品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性“需要伴随着教师表现出来的同样的兴趣感、信任、鼓励和帮助,有了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些积极的东西,学生就会更有信心克服发现自我和表现自我的恐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把学习的前提建立在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好奇心之上,让学生在一种问题情境下,更为自由的学习环境下,探究生活中的一些主题,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活动。所以,它的教学设计要通过情境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和方法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激情,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创造性的理性思考,产生各种各样的精彩观念、思想以至于产品。在这门课程里,教师们要形成一种教学艺术,慢慢“引导学生,倾听学生头脑里汩汩不休涌奔的新主意、新想法,这种倾听的过程,就是在亲身感受和见证学生智力成长的节奏感。这种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和内容,有些是外人无法感受和体会的,无法展现和复演的过程,但它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谛所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要体现以“问题”为导引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以问题为牵引,达到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再创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如爬山,问题的设计好比实现到达是每一个风景点的方法,我们的设想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到达一个一个的风景点,而最终到达终点。问题导引的教学过程就是寻找方法到达终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步骤通过一系列问题展开,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来达成和实现。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3

语文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拓展语文教育新天地,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

一、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尽到环境保护的义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

2、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和,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认知目标

1、在小组合作中开展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照片、数据、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语

主持人: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回忆前一段时间,我们对校园扔垃圾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大家说说你们小组采取了怎样的调查方法?

(一)各小组成员在班上相互交流。

(二)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同学们分小组采取了多种方式,有的在书海中尽情遨游;有的到网上尽情冲浪;有的到校园里实地拍照、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发放调查问卷,到同学老师们中收集数据.........这些方法都被同学们所利用起来。这节课,我们就请各小组来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二、小组汇报

(一)摄影小组汇报

侦察员向大家展示并交流:

(1)展示在学校老师办公室垃圾箱内拍到的大量饮料瓶,及在校园垃圾箱边分时间段拍摄的残存食物的照片,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展示在学校垃圾箱里发现的大量废纸(即作业本纸)及自己的感想。

(3)展示班级垃圾箱里拍到的大量零食包装袋及学生饮用奶盒,并谈自己的感受。

(二)演艺小组汇报

(1)情景再现:"残存食物的形成"。

(2)情景再现:"废纸山的形成"。

(3)情景再现:"垃圾箱在哭泣"。

(4)师随机采访:小品中虽然演的有些夸张,但是在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呢?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调查员小组汇报

(1)调查A汇报作业本纸用纸调查情况。然后请同学结合实际谈谈感想。

(2)调查员B汇报同学乱扔饮料瓶和零食包装袋的调查情况,并随机进行现场采访,向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验证调查数字的可信度。

(3)调查员C汇报同学食物残存调查情况,从而谨请同学"爱惜粮食,不要浪费"。

(4)调查员D汇报各班产生垃圾的调查情况,就调查报告里提到的"净化校园,从我做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四)网络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以下相关资料(结合多媒体展示资料及***片)

(1)有关垃圾对地球危害的相关资料。

(2)有关垃圾回收的相关资料。

(3)有关如何处理垃圾的相关资料。

三、学生自由展示

(一)提供机会:据我了解,在前一阶段的活动中取得成果的,不止以上四个小组,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收获与体会。下面,就请你们来说说吧。

(二)学生自由展示:说说自己还调查到了哪些资料,以及是怎样获取的。

(学生在课下不但在小组内交流,而且也打破了小组的限制,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学习。所以,在自由展示中从校内说到了校外,由现象说到实质;展示形式也十分丰富:有绘制的宣传画,有在课下自己制作的课件,还有手工制作及科学小实验等。)

四、小结延伸

(一)谈感受:听了大家汇总的资料及调查结果,不知同学们有何感想?

1、学生谈。

2、教师谈。

师生们都感受到了校园产生垃圾情况的严重性,而且,都意识到了垃圾对地球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并且纷纷为减少校园垃圾情况献计献策。

(二)献计策: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加强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的教育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对于有效改善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因此,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意义

1.丰富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资源

小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时,需要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分析和科学规划,这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将其同本校的现有教育资源相互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丰富学校的综合实践教学内容。

2.提升学校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学校按照教材统一的规定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定的程度和领域内存在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实施,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为实践教程统一计划带

来的活动形式的单一,另一方面对激发综合实践教师的创作热情、提高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着重要的帮助意义。

3.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应了新课改的需求。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深入了解的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学校帮助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对每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能够有自己的认识,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二、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设计的策略

1.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生活化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日常教学的内容之一,其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的设计与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设计,是指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源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并

发生在学生的身边。生活化的主题设计,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主题的确定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指向性和可行性。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时,要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良好习惯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的内容来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引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向着更深层次开展。

通过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自主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活动主题校本化实施的把握和创新。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需要在遵循小学生生理、兴趣、心理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通过选取具有新颖性、特色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的活动主题,来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内容。如: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思考。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交叉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以某一门学科知识为载体的知识体系,而是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构成的教育整体。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的发散思维方式,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有效实施,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勇于开发校本教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席燕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0).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5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和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它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四个方面。

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自主性课程。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教师应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

2.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经验性课程。它超越以往注重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课程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为核心,倡导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考察、服务、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增长社会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3.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具有强烈的实践取向。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参与的活动中,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经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学以致用,不断地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生成性课程。它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等,都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活动内容。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并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地建构自我,发展实践能力。可以说,整个综合实践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更具有目的性,更富有成效。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和特征,澄清认识,还要注意防止以下几种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首先,谨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神秘化和精致化。有不少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很高、很难开展。在开设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教材,课题由学生自主确定,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因此,我们不应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神秘化,不要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和成果的精致化。只要符合学生兴趣,具备探究性学习的客观条件,对学生身心没有危害的课题,都可以成为探究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即使最后过程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把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视为重要成果。

其次,谨防活动课同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相同。应当说,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就是在学习活动方式上,活动课没有强调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活动方式还是晨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等,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等。

再次,谨防传统学习方式同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同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些学校和教师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无从下手,无法实施。这说明我们的思想仍未冲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不仅如此,由于教学习惯,还出现了以学科教学形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同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事实上,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展开的,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都与其相应的学科领域直接相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它不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学科知识,但它并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的局限。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目的,必须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其他领域的综合素养。如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方式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实施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大都以观察、实验、制作为主,而文科综合性学习则以调查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为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则因活动主题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不受学科特征的局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一般应由学生确定,但鉴于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处于初始阶段的情况,也可以由教师提出主题范围,让学生从中选择问题和课题,由于问题和课题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展开研究,因此也不可能编写出符合不同学生要求的教材,学校或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可以编写一些活动案例供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交流。

最后,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专职化。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由专门的教师来教,但目前的教育现实是很少有单个教师能胜任这门课教学。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发挥教育者的群体优势。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因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需要大量的教师或其他有关人员参与。同时,能够教学、指导综合类课程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因此,学校不应指定少数几个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而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由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活动,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辅导员,甚至***府机构官员等方面的人士,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和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的、不从属或依附于其他学科的课程。但它又不类同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有着相对***的特性。它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国家只规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实施指南,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课程。作为***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有课程目标设计、活动领域规划、活动主题设计、活动过程督导等程序,这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的序列性和规范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构课程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生成性,所以课程成了个体对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课程不再是预先设立的、特定的、静态的、物化的知识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创设的一系列“事件”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生命体验;课程不再是控制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师生追求教育意义和价值,获得***与自由的过程,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的途径。整个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个体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从中寻找自我价值,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重构教学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对话、质疑,共同建构意义的活动,是一种个体不断地建构和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商与合作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 重构学习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打破了知识“霸权”,把学习活动看成是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重新建构知识的活动历程。在学习方式与组织形式上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之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能够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联系及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师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师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实践,积极创造。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要求。

(一)明确目标、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应围绕这个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设计具体目标和主题,开展活动。课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课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要有预见性。在活动项目、主题或活动内容确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课题,并在生活环境中展开调查、访问、实验、劳动等,进行探究,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为了防止学生对所从事的活动浅尝辄止,保持持续的兴趣,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积极为学生进一步创设发现、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提供帮助,以保持学生持续的兴趣、信心,最终解决问题。在指导方式上,应采用团体指导与协同指导教学,不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或教学任务,仅仅交予某一学科的教师、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学校应根据本校和本校社区的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统筹规划,体现学校的特色。同时,随着活动的开展,根据新的问题的出现,应对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调整,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认识到目标的生成性、主题的生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二)整合内容、手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是综合性与独特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此,在设计任何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设计活动主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设计、整合学习活动内容、手段。综合活动主题力求做到:在研究活动中服务,在服务、劳动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最大限度达成总目标。在设计活动主题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及参与人员数量等,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板块。

1. 自主选择板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发展自己的特长。例如,可以选择参加奥林匹克兴趣小组、主持人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航模兴趣小组等,并提出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可以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有不同需求的弊端,强调“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让所有孩子都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个人的潜能。

2. 年级特色板块。考虑到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及视野局限性,在“自主选择板块”课程的基础上,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确定各年级学生统一的活动内容,做到一个年级一个特色,让学生接触多样的学习内容,拓宽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各年级根据年级特色开设年级特色板块课程,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自身的条件和需要的活动,例如,在非毕业班中,由于课余时间充裕,可以组织环境保护课题组、社区服务小组等,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这种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此类健康有益的活动,能初步了解各种活动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外,在高年级班可以开设英语口语与交际活动课或电脑活动课。英语口语与交际活动课的内容以英语口语与交际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锻炼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其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基础。电脑活动课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宗旨,进行电脑操作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打下基础。

3. 全员参与板块。以发挥教育教学中各教育因素的“协同效应”为其具体追求目标,通过将各种教育因素加以协同综合,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潜能,让全体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活动中,提倡学校与社区文化、家庭教育因素的协同;提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教材与学生生活、集体与个体、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要求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关系的协同;提倡学生个体发展中身体与心理、情感与认知、左脑与右脑、适应与发展、个性化和社会化等关系的协同。通过个体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多样形式、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习活动,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学生综合性素质的提高。这门课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其活动方式的具体展开过程。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等具有多样性,就决定了其学习活动的形式、方式的多样性。根据学习问题的情境、活动层次等,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运用游戏性的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游戏是儿童自然的天性。让学生参与教育游戏,享受教育游戏所带来的愉悦,可以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处于学习游戏的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这种游戏性学习方式主要在小学、初中阶段运用,较适合于社会学科。基本操作过程是:首先,确立游戏内容,教师对游戏的场景进行创设、引导,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兴趣、个性特点选择易于分享、合作的游戏伙伴。根据游戏任务,共同协商选择和建构游戏材料,并设计过程。其次,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投入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感受、体验。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对游戏中的感受、体验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评定游戏效果,以游戏者在游戏中自发进行身体运动和活动的次数,身体活动的协调性,互动活动中的灵活性、自由度以及想象力,游戏乐趣,探究的欲望,游戏行为持续的时间等为标准进行评价。如针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各次战役的经过和结果;***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在国家统一中起作用的是人民还是帝王等等。

2. 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报告或研究论文的学习活动方式。整个过程以探究为核心,以提高探究能力为根本目标。基本操作过程是: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自主设计研究学习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过程计划、必要条件准备、时间、预期结果等。其次,在方案确立后,分步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资料或数据统计处理,以及撰写报告或论文等。最后,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总结、评价。包括:对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与评价、交流等。例如,可以选择“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心的问题研究”等课题。

3. 开展设计应用性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根本目标。基本过程分两个阶段即设计阶段和应用阶段。设计阶段,主要是提出一种设计方案,如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设计出实施方法。应用阶段着重把设计、构思应用于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强调针对性和操作性,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如可以开展“粉笔擦设计”“节水用具的设计”等课题研究。

4. 进行体验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基本操作过程是:首先,提出考察、参观、访问的主题、目标,确定地点、对象和时间,制订活动方案。其次,与考察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确定具体时间,准备活动设备。再次,进入现场,收集资料。最后,撰写参观、访问的活动报告,相互交流,进行活动总结。例如,可以选择“环境污染及治理”“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等课题进行探究。

5. 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根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此类活动包括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三种类型。社区服务活动一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按学年确定服务对象,定期进行。公益活动一般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各种公益活动。生产劳动主要设计合适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商业活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例如,可以选择、开展“养老院公益活动”“为贫困生募捐活动”等活动。

参考资料:

[1] ***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

中***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25-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综合型的活动课程,强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活动,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协调发展。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主题活动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会直接关系到课程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有效创新设计手段。

一、设计主题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设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处在关键地位,只有保证目标设计的科学性才能够真正践行这一课程的育人目标。主题活动的目标设计要体现三维统一性,并重点突出学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主题活动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宏观目标。宏观目标是国家教育行***部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的整体目标,对这一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第二,中观目标。中观目标主要由地方***门、学校、教师等通过对课程教学的全面把控提出的育人目标。第三,微观目标。微观目标是教师确定的关于综合实践课程某一主题活动的具体目标,这是教师需要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容,但必须要以宏观和中观目标作为准绳。教师在设计微观目标的过程中,要提高其操作性,根据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突出主题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微观目标。例如,在开展主题为“某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在三维目标体系的指导下设计操作性强的微观目标:第一,知识技能目标。对某市的***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认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过程和方法。调查某市的***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过去和现在发展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第三,情感和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其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样的微观目标设计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也能够推动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拓展主题活动内容

在确定好主题活动目标之后,就需要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确定,确保目标的贯彻落实。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主题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删减主题活动内容。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主题活动内容的过程中,不能对教材进行照抄照搬,需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大胆删减教材当中不利于课程开展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活动的操作性和顺利实施,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参与难度,提高教学效果。第二,根据内容特征分解主题活动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题比较统一,有时主题比较模糊,那么就需要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分解。例如,“新学期开始了”这一主题内容在实践操作中不具备细化操作内容,那么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分解和明确。可以将其分成“暑假趣事”“暑假中我学会了……”“展望新学期”这三个主题,确保这一主题活动内容的顺利落实。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分层。学生的学习过程具备规律性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也要符合这一规律,这样学生才能更加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和增长才干。因此,教师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层次化地处理主题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参与主题活动,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主题活动指导

在确定综合主题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要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的开展不能过于随意,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较低,仍然需要教师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给予有效指导,这样才能确保活动实施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主题活动指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践活动方法指导。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教师要针对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应用实验法参与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探究秋天枫叶为什么会变色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验法的应用方法。第二,实践活动操作指导。实践操作是综合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作引导,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第三,实践活动探究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十分必要,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帮助学生树立探究信心,进一步完善主题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推动力。教师必须提高对主题实践活动设计的重视程度,采用科学创新的设计方法,有效把控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并在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给予有效指导,促进主题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 综合实践 活动 教学策略

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出,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现阶段教学的首要目标。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道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与技能,通过分析物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来科学的设定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合作、实践探究、互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我们需要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实践理念,运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打造独具魅力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启发思维、交流互动、实践创新、从而参与感悟。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贯穿多学科知识,从生活出发,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一、科学选择活动主题,鼓励自主参与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分钟热度。不管是在平时课堂教学还是在课下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分多析、多实践。在生活中去发现初中物理知识的奥秘,在学习中去找寻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联的契合点,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除了平时的日常理论与实践积累以外,我们还需要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科学设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物理活动主题要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背景,渗透多学科知识,围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探究并总结,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体现活动自主特点,提高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应该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参与活物理动的设计、自主策划与实施,教师只进行适当引导与点拨。指导学生多途径查阅资料,深入学习各学科知识理论,积极思考,挖掘自身潜力,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在综合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意识与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外小制作”自主实践活动设计中,基于学生兴趣爱好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关灯提醒器”、“水火箭制作”、“多用大气压演示仪”、“楼梯灯模型”等多种不同的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自主设计、组织与制作,强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不同的活动主题或者相同主题设计不同的形式,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自主的特点,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科学素养。

三、引导培养综合技能,实现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活动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基于此,应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策划、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体验。实践是检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可引导学生投入到生活、生产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知识与基本技能,动手、动脑、动手,实践、设计、交流,做到真正以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具体的实际过程为依托,展开动手实践过程,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知识、情感体验,提升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电与磁”相关知识时,可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围绕“探究门铃电路”主题,结合电铃与开关、电源的连接理论知识,设计电路、画出电路***、连接实物,动手实践,设计出简单、实用的门铃。围绕“抢答器电路”设计,关键是设计好两个灯泡并联(两个开关分别与对应灯泡串联)。再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学生设计“病房呼叫电路***”、“传达室门卫电路”等简单的电路,让他们设计分析、交流合作、动手实践,有效实现物理教学的三维课程目标。

四、突出活动灵活多样,启发学生思考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具备灵活性与多样性,活动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方向,以发展个性为目标,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发散思维,探寻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探寻问题。如可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个人活动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专题研究)、沙龙模式(围绕主题研讨与交流)等,启发学生交流与思考,促进个人或小组研究的顺利开展。

例如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时,设计“太阳能的探寻与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该次活动以查阅资料、分析思考、探寻应用和演讲竞赛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内容涉及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原子与原子核、光的本性、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并引申到地理、化学等多学科领域。这时,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知识,提升学生搜集、阅读科技信息的能力。通过实施灵活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了解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本项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加深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启发交流思考,提升学生对环境、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 农村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 问题

一、农村学校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教育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地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这一重要的方式。单一的书本知识教育教学的方式,剥夺了学生在开放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展的教育机会,导致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虽然,我国在2001年颁布新一轮课程纲要中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只看到一些农村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列在课表上,没有实践到行动中;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常喊在口头,忘记在心头。或者只在课堂讲讲,没有实践活动;只是注重主题设计,缺少研究行动。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缺失,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局限,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仅仅会考试的“书呆子”一走出学校,就会被社会所抛弃,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是教育的悲剧!

2.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接受性教学,主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质是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超越。开设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并不是新课程的独创,而是面对时展和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共同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将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为中小学必修课,一些发达地区学校做出了有效的尝试,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贡献很大,但农村学生由于受地域、学习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各种实践能力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长期规划,缺乏管理;

2.教学资源单一,缺乏挖掘;

3.活动形式单调,缺乏设计;

4.评价机制落后,缺乏考核。

二、有效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采取的措施

多少年来,中小学过于封闭,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封闭的学校教育活动,导致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缺乏充分的整体认识和理在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征,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

那么,农村小学如何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教育资源,真正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有效性的实施状况,直接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效。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学生年龄,分年段制定长期活动规划,并颁布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督促学校经常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2.教师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去。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

(1)社会服务活动。我国农村中小学的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包括村社服务、学校服务、老人服务、育幼服务、交通服务、生活纠察服务、环保服务、爱盲服务(即助残服务)等。

(2)社会考察活动。社会考察具有社会调查的功能,通过考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如就民俗或地方历史演进、环境保护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及***策进行调查研究性的考察、从了解***府对社会或社区发展的战略等,社会考察活动有专题考察,也有综合考察。

(3)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两种方式:学校组织学生群体活动、学生个人活动,如综合实践课程中要求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学生个人随时进行敬老活动,并规定学生每学期参加义务工作的次数。农村中小学的社会公益活动一般由学区制定基本标准,由学校组织实施,如养老院公益活动、为灾区募捐活动等等,以便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合作精神,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环节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各种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

3.学校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因此,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效地挖掘农村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极富农村色彩的素材。主要开展以下活动:小学中低年级的生活学习中就有食品制作、缝纫、简单手工等活动,5~9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生活学习设计家***管理等领域的内容,如家庭理财、家庭投资、家庭生活文化设计等活动,以及生活环境适应活动,如野外生存。为了增进学生在科技社会中生活调适、价值判断、问题解决和创造思考的基本能力,以及勤劳、合作、爱群和服务的积极态度,国外中小学开设了生活中的科技运用、设计与创造活动。如服装设计、居室装饰设计、生活建筑设计等活动内容。

三、建立学生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一)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的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三)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

未来社会要求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多种能力。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的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转向综合性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中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学校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校本化对策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校本化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就是要让实践活动与学生、老师、学校实际结合起来。[论文 ]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要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很多地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以名胜古迹为主题内容,通过对我国名胜古迹的介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名胜古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个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意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另外活动主题要小,要选择一些切入点较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心理协调等因素,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着眼于学科交叉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取向就是课程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以某门课程的知识为主要知识体系的课程,它是各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这样的课程内容与形式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五)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要求活动主题在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开发主体的教师,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挖掘学校资源,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黄赛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五突出”[J].教学与管理,2006,(29).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10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含义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问题的描述,“综合与实践”教学是一项以设置问题为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科学、合理、贴近生活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解答。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能力。

二、案例设计要点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案例的设计。因此,教师针对“综合与实践”教学案例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具有较为开阔情境的问题,既要保证每个学生对问题都能理解,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积极性投入学习过程中。

如,在进行正方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废纸动手做正方形,帮助学生了解正方形的立体构造。具体为:在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上不同数字,让学生猜某个数字所对面的数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教学案例的设计要体现数学思想

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应以数学思想为原则,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与传统的综合型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它既要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操作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一块矩形场地上设置一些花坛,使花坛的面积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且要保持花坛形状的美观。这样的案例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要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教学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实现教学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教学质量与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0篇

学习

义务教育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义务教育,内容包括关于义务教育的最新文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电子版。底线为什么会被突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拨款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实际上很多

学习

生活安全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安全论文,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安全论文,生活安全隐患论文一千字。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较好的发展作用。如何充分抓住写作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呢?我校老师布置学生以生命

学习

为爱而来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为爱而来10篇,内容包括为爱而来伴奏,为爱而来。就这样,整整一年,我在同一所医院的神经外科和内科之间度过,一年仿佛一生一世。然而就在这一年,儿子却因为我的忧虑,开始变得格外懂事。父亲生病住院时,儿子还没上幼儿园,每天都和我在

学习

那一刻我真幸福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那一刻我真幸福10篇,内容包括那一刻我十分幸福文章,那一刻我好幸福100个字。开饭啦!妈妈一喊,桌上顿时摆满了食物大***,热腾腾的散发着香气。我和爸爸那里顾得上吃?盯着食物,直流口水,鼻子也经不住诱惑,想犒劳犒劳自己。我一个劲的

学习

新课标教案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标教案10篇,内容包括新课标下的生物教案,高效记忆新课标教案。一、学案教学的原则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2.层次性:个体的差异要求都是因材施教、辅优补差并重。3.探究性:都是应尽可能地设计出研究性学习的

学习

回到我身边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回到我身边10篇,内容包括回到我身边歌曲,快点回到我身边。1935年夏天,来自一个宽裕的英国小康家庭的13岁的少女毕欧尼・塔利斯刚刚开始尝试写作。她希望她的表姐罗拉和双胞胎表弟杰克逊和皮埃尔特能在家庭联欢会上出演她设计

学习

帮助作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帮助作文10篇,内容包括帮助作文怎么写,关于帮助的作文10篇。“监考教师进入试场,分发试题……”考试开始的提示音响起,同学们放好了复习资料,已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准备,我却着急起来。“小圆,你有没有拿多余的2B铅笔?我忘放进文

学习

自己的文章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自己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写自己的文章大全,做自己的美文100篇。经典的文言文名句如一粒粒光彩照人的明珠,或精致典雅,或豪放雄浑,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飘逸,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写作时,从文言文的海洋中采撷一些经典名句,能使文章流

学习

公司财务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财务论文,内容包括公司财务论文题目,有关财务论文范文。

学习

成人小故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成人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成人睡前小故事大全,小故事短篇励志成人。故事平易近人,能起到亲和、尊重的作用。当校长以讲述故事与案例的口吻,跌宕起伏、波澜起伏地推进故事情节,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其个中曲折,定会把全体教师带进故事

学习

初二英语试卷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英语试卷10篇,内容包括初二英语试题推荐,初二英语期末统考试卷。()1.—What______canyougivemeonlearningEnglish?—IthinkyoucanjoinanEnglishclub.A.adviceB.newsC.messagesD.inform

学习

婚庆主持人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婚庆主持人10篇,内容包括婚庆主持人稿,婚庆主持人台词大全集。十一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经过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割,我们终于迎来了冬的暖阳。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初冬的大好时光,我们也迎来了一对情侣先生和小姐幸福的结

学习

爱的诗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爱的诗10篇,内容包括爱的诗歌10篇,爱的诗原唱。燃亮我温暖的眼眸雨夜后的清晨总有一首爱的诗歌无法忘怀总有优美的旋律轻柔的音符悄悄地把我融入深深的爱的回忆我不愿透过窗子看你我愿跑出去跑进雨夜后的清晨寻找昨夜爱的诗

学习

爱情表白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表白10篇,内容包括爱情婚姻表白句子,爱情表白歌曲。3、如果爱你是错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等于没有你的话,我宁愿一辈子的错!4、给你开一副爱情灵药,真心一片,温柔两钱,尊重三分,体贴四味,谅解五两,以健康为药引,以似水柔情送服,剂

学习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比的应用教案及设计意。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比例尺、实际距离、***上距离之间的关系,会根据实际距离

学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模板,内容包括历史事件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小学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小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描写广州城沸腾的场面和销毁鸦片的场面。同时还应要求学生积

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实践活动10篇,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汇总展示文库,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合九篇。2009年1月6日***教职成〔2009〕3号文件《***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明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

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英语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一等奖,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全英文。使用分层教学法的首要前提是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当作一个标准,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还可以进行难、中

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鸟的家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设计万能模板。一、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在美术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和能力,这些都必须在课前得以明确,而不是

学习

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怎么写,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十篇。引言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中主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文并茂。一、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营造课堂氛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

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0篇,内容包括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综合性实践活动报告范文。二、阶段实验与研究的内容及成果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步骤:(一)准备实施阶段:20__年9月—20__年3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论证。(二)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