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案第1篇
关键词 学案导学 优化课堂教学 科学课
中***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如何使师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优质的效果,使学生学得轻松,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切实、重要的课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也做了一些尝试,现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来优化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1 提出“学案”的理论基础
“学案”教学的总体思路:突出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加强能力培养,学会创新。这种教学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如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建立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能不能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让他们明白这节课要写出什么?记住什么?认识什么?区别什么?列举什么?解释什么?……使得该记住的,该理解的,该学会的,运用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都十分清楚,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这个“练习”就是学生上课时用的学习方案,简称为“学案”。 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编成“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完成对知识点的巩固。同时,教师把经过认真制定的教学目标以练习形式展示给学生,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调动学生的积级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学案”的编写
2.1 分析掌握教学目标是编写“学案”的首要工作
分析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课本,而《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终极目标或中程目标,所以首先要分化为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往往是以母目标与子目标的形式结为一组,母目标一般是指一个教学单元或者一个课题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这里以第六册第四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为例说明“学案”的编写过程。分化具体教学子目标如下:
(1)了解消化系统,具体教学子目标包括:①能说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②能区别不同消化道;③能区别不同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
(2)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①能说出糖类,蛋白质,脂肪在什么部位由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的作用分解?能记住它们的分解终产物;②能区别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消化液的相同和不同点;③能归纳消化的主要特点;④能区别胃、小肠、大肠吸收不同物质;⑤能记住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⑥能归纳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然后根据以上具体教学子目标的要求进行练习的编写,如根据第一个母目标分化的子目标,教师编成的练习***1:
2.2 成功设计“案***”是编写“学案”的重要环节
每堂课前,教师要努力挖掘这节课中能有效地把学生顺利引入课堂情境的问题,然后将问题以漫画形式安排在学案的开头。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有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能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
“案***”除了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的作用。如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节中,教师设计的是一个正在吃蛋和面的男孩。男孩吃面时提出问题:“这蛋和面有哪些营养?它被人吃进后怎样消化和吸收呢?”这里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复习上节课《人体的营养》知识并引出新课。
2.3 进行检验修正是编写“学案”的完善过程
编写练习时,教师对练习的目的、期望结果、实施方式、完成时间等作必要的预测,练习后作反馈、评价。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对练习进行及时修正,以便积累经验,有利于以后联系教学实际,对学案进行检验修正,有利于以后教学。
3 “学案”的运用
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不同,课型多种多样,下面以讲授课和实验探索课中“学案”的运用为例说明:
(1)讲授课中“学案”的使用比较简单易行,一般可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精讲即练”。即:教师讲授了知识点后马上让学生通过“学案”练习落实知识点(子目标),巩固课堂知识。另一种方式是自学反馈,就是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让学生根据学案练习(教学子目标)的要求去看书,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此方式中,要引进竟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思考,快速答题的习惯。
(2)实验探索课的“学案”运用分四步进行,以第三册《水的密度》一节为例。
第一步:教师利用“案***”提出探索目标,学生明确探索目标。本节学案的案***是古希腊国王拿王冠问阿基米德:“这王冠是不是纯金的?”教师利用案***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结果学生无从入手。于是教师讲了阿基米德测金冠密度的故事。通过案***和故事,不仅使学生知道了这节课的学目标是“密度”,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学案,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在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激起后,教师就指导学生探索目标,从而获得知识。教师准备了体积不同的两块铁和两块木块,其中有一块铁块和木块体积相同。“学案”上教师设计了表格(表1)和问题: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
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体积 (相同或不同)
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体积 (相同或不同)
然后,教师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以上铁块和木块的体积和质量,叫学生填在表里,并算出质量/体积。再让他们根据数据讨论表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第三步:教师引导结论,学生认识规律,并利用“学案”加深理解。在学生探索接近一般规律,但还不能概括规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规律。如学生通过上面的讨论可得出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但质量/体积不变。这时再引导,不仅铁、木如此,任何物质只要是同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之比都是相同的,这一特性用“密度”表示。这样,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一般规律上来,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飞跃到理性,然后通过“学案”练习来加深密度的理解:
(1)一般来说,“质量/体积可用 表示;
(2)密度的定义是:单位 的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第四步:利用学案,教师检查反馈学生的运用和巩固。在不同课型的学案后,教师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巩固性练习,以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密度》一节,为了让学生马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呼应课前提出的问题再提出:“现在已经学了密度,想一想怎样知道希腊国王的王冠是否是纯金的?”或者设计:“用什么办法把相同体积的铁、锌、铅区别开来?”在学习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节后,可以让一个学生上台吃一块饼干,然后说出饼干的消化过程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4.1 这种教学模式包括
示案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4.2 教师学生在三个学习阶段的任务(如表2)
5 “学案”教学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运用“学案”导学方式,对优化初中科学课堂,体现出诸多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具体在操作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在教学实践中,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信息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去发现问题,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进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来尝试进行对问题的探索,对他们心中存在的疑问逐个找到答案。
其次,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运用“学案”导学方式要求教师适时地进行精讲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授课水平,对问题能言简意赅地进行表达。并通过对问题的阐述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归纳与总结,因为使其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第三,扣标整合,形成网络。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使知识成体系。
最后,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可以通过一定的课堂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必要的练习与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迁移发生。因此在运用“学案”导学方式中,必须强调这一环节的教学。
综上所述,运用“学案”导学有助于优化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笔者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领域永恒的课题。希望本研究能为优化初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科学课教案第2篇
【关键词】 学案使用加减法
全县统一编写的《曾国藩学案•语文》很好地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给学生以工具,教给学生怎么学,从而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之目标。
基于此,就如何科学使用“学案”,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加减法”。
一、做好“减法”
1、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少讲或不讲,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克服三怕,即:一怕学生不愿学,不主动;二怕学生学不好,学不到位;三怕影响进度,教学任务完不成。归根到底,怕教学质量检测这根“指挥棒”。其实,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就只是被动地听课,而不原意动脑筋。
2、尽量减少教学环节和手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要确保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有利于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必一个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环节能少则少,手段能简则简,能作形象语言就不必再用***片或课件,切忌追求“花样”。使用“学案”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环节的一次***。如“辅助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先导入,然后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解题等,然“学案”教学,只要教师利用“学案”的优势,就可以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解决问题。
3、尽量减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
学生学习科目多,要求高,且科科要预习,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如果课前预习内容多,结果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长此下去,学生会把学习当成累赘,而不能从中得到享受,产生厌学情绪。从过去的情况看,课前预习学生不自觉自愿,效果没有得到保证,往往是白费工夫。因此,我们应力求把“课前预习”转移到课上。让其“乐”学。同理,要做到“当堂训练”,课后作业不留,只留少量探究题,供学生研究,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做好“加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自学、思考时间
要求教师减少教的时间,目的是增加学生自学、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学”与“思”时间的安排应以中等学生水平为依据,让大部分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会认知进程。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多自学,切忌操之过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懂了,教师只需精当点拔,教学任务便一气呵成。而且,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来自于自身的理解,几乎终生难忘,大大减少了复习任务。实际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再者,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通过阅读可以领会表情达意的技巧,感悟文字的魅力,可以通过语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通过“悟”体会文章的真实思想,从而迸发出最闪亮的思想火花,转化为文字,便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就这样点滴积累,由短到长,由简单到深刻,写作能力潜滋暗长,写作水平逐渐提高,表现在文章里,便是精彩随处可见。
2、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加合作交流时间
合作交流,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掌握语言应用的技巧和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使用“学案”进行教学时,要利用已有的设计,指导学生认真地听、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让学生有“我要说”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会说”之目的。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利用学案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讨论,势必就能做到更加认真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取生活之源,活思维之水,为语文教学加入源源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能在课堂上得到培养,而且也应在课堂外不断得到提高。要让学生懂得社会就是大课堂,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知识,处处能锻炼能力。语文素养需要“远亲婚姻”。就是说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依靠语文学习的课外功夫。因此,教学时,应将语文课堂,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延伸到课外: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地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环境保护、校园文化、历史遗迹……甚至可尝试着每节课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知识,采用其所熟悉的人、事作为活动和应用的题材和描写的对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语文,运用着语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又寓思想教育于探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怎样才能做到科学使用“学案”,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赖配根:《***“学习力”》《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
科学课教案第3篇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1.学案问题习题化。教师往往是将问题罗列出来,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会伴随阅读课文的过程逐一的解答各种问题,这个过程也变成了他们对照教辅材料抄答案的过程。这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也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2.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单一。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根据自己主观意愿设计问题,导致了问题的层次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无法提升。
3.问题过于繁杂。一部分教师为了导学案中的问题能够面面俱到,问题量过大,学生无法全部完成,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率。
4.导学案中的问题过于被动。有些教师始终根据自己的思维一问到底,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改变以上语文导学案的问题,要想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激活导学案的育师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才能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六模块是指:第一,问题指向,自主先学;第二,明确目标,任务导学;第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第四,交流展示,适度拓展;第五、反馈矫正,尊重差异;第六,强化训练,当堂达标。‘3+X’指的是,以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实际为依据,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把握,确保实现第一、二、六的前提下,对第三、四、五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运用,构建能够促进学生交流对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知识以及情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实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问题指向,自主先学。此环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掌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才能拟定出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所以,运用此模块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促使其深入挖掘课文知识,才能够提出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明确目标,任务导学。此模块指出,教师只有在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并明确课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既能够让学生掌握当堂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知识范围的学习任务。在此模块的指引下,教师必须深入挖掘课文当中的知识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制定出既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时可以快速掌握课文知识的学习任务,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教师设计导学案,通常都是以教研小组的形式在***备课后进行集体备课,定期由主备人***备课后再由小组成员提出意见,经过修改和各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之后再上报学校备案并在教学当中应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每位教师的单独思考,还需要团队的集体智慧,使主备人吸纳他人意见与建议,对自己设计的导学案进行整合与修改,从而制作出精品导学案。只有通过教师的互动探究,才能在合作当中设计出最优的导学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4.强化训练,当堂达标。语文当堂强化训练,能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语文教学活动结束后,可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例如:问答、默写、背诵、听写等多种灵活的形式,也可以是演讲、对话、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促使学生能够当堂掌握当堂所涉及到的语文知识,提升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评价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另外,也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使教师能够以生为本,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改进导学案,提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水平,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总之,通过“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使教师制定的导学案更加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课教案第4篇
案例教学法在《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科学而客观地认识与了解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能体现《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这个社会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那些既讲授理论又需要实践的课程。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却存在一种从理论到理论、以理论解释理论的倾向,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接受。这一方面说明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也说明,包括《社会科学基础》在内的不少大学课程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就能使这一现象得到改变,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能力培养,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一个好而又适当的案例令学生如临其境,从中看到了鲜活的社会生活,可以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对各类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在理论的指导与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2.与现代大学生心理期盼一致。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这一代人的特点是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有着独特的见解与眼光,过去那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完全不适合这一代人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真正成才,是今天高校要研究与探讨的一个新课题。而案例教学法恰恰能够满足这一时代要求,体现出它的时效性特征。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科学基础》这门课程借助案例演示与案例分析,呈现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进行现实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释疑。背景清晰了、理论掌握了、认识到位了,问题不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吗?教学目标不也就达成了吗?迎合学生心理期盼,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重理论教学,轻教学实践。经过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很多理论讲授其实就是纸上谈兵,从理论到理论,与学生的专业期盼距离较大。这已经成为包括《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在内的教学中的最大缺失。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的专业知识确实丰富了,这是因为理论吸收为知识有一个过程,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而条件的创造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案例教学法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创立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几次有限的教育见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外,就只得靠老师结合教材运用案例教学,来给他们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社会本质的机会,使其心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使他们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研究表明,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基础教育人才,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案例选取时要注重时效性与代表性。所谓时效性,就是教师在举例时不但应该选取社会上大家关注最多、议论最多的事例,还应是当今社会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一个好的既具时效性,又具焦点性、热点性问题的提出,会立即抓住师生的眼球,课堂气氛当然就会强烈。要根据课程特点开展《社会科学基础》的教学,关键是要有合适且恰到好处的案例,没有这个基础、少了这个前提,案例教学当然也就无法进行了。《社会科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开设也不过10来年,既缺乏教学的经验,更无法有规律地搜集更多的案例,案例多是根据任教者自己的个人看法去收集归纳的,这就难免导致案例针对性不强,脱离教学实际,从而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然就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任课教师大多是其他学科转任而来(以我校为例,几名任课老师原来都是学中文的),不少任教者缺乏在诸如法学、***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功底,导致对案例的理解不全面,在借助案例实证,结合理论讲解和阐述时,就可能缺乏深度和广度,甚至又回到纯理论的阐述上,导致案例的作用无法体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就无法发挥出来。比如,我们在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属性差异时,就必须说到社会科学所特有的属性———价值性,这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所说的。我们可以以西方国家奉行的双重人权标准为例,也可以用西方国家对我国计划生育***策的攻击为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学生既从理论上、又从实践上认识社会科学的这一特性。这样的案例使理论实证化、社会化,让师生可触、可摸、可思、可想。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当然也就引起师生的共鸣了。有了共鸣的基础,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案例选取要注意话题的新颖独特,具有典范性。作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首先必须要新。这个新,就是案例既要能体现时代特色,即新颖,又要注意案例独特性,即新鲜。即便是选用大家熟知的案例,也不能“炒现饭”,要挖掘它的新意。这样的案例才既有说服力,又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既定目标。这是因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等因素,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也很杂。其次,作为“90后”的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也往往是当下流行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教师,一方面应努力扩大白己的信息面,增加自己的信息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当前学生最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社会问题要有所关注。另一方面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应该把当前最新颖的资料展现给同学,设法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里距离,消除心理差异。案例选取还要注意典范性。典型性案例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更具启发性和教育性。比如,谁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近年来一个比较新颖、典型又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问题。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设计了几个选项:人权主义者、美国总统、***之流、中共领导人。学生不但要回答是谁,更要回答为什么是他?在这个“为什么”的辨论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从***治、社会、民族等角度进行思考、作出选择。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与理论素养、实践能力。
科学课教案第5篇
生物科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对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索创新的历史,无数的科学探索留下了大量的经典生物实验,这些经典实验蕴涵科学家独具匠心的科学思维和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可以看出,生物科学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内容,因而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不仅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明确要求,也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切实需要。
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合适的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等,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能力及形成良好的的个体品质的教学方法。将生物科学史融于生物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生物科学的素养,同时能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提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1 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1 利用生物科学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学实施的核心任?眨?也符合新一轮生物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生物科学史中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从中挖掘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把它们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生置身于科学史的氛围中进行领悟和体会,获取丰富而有趣的知识营养,体验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在厚重的历史感中体会前人的智慧,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1.2 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就是科学家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逻辑推理、检验假设、分析结论、交流评价等,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良好素材。学习生物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从其中一些典型事件中学习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生物科学理论的论点,还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2 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案例情境材料,经过分析与讨论,不仅能帮肋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建构到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去,利于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而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知识,但这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成的、孤立的抽象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显性知识”。
2.2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的结晶,这在生物科学史上有很多例子,最经典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从1951年~1953年两年间在英***剑桥大学实验室里亲密的合作,最终揭示了生命最本质的奥秘――DNA双螺旋结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机会不多,且较多地停留在口头层面上,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变成一种生硬地说教,而案例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因为小组合作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
2.3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起点和发端,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发明和创造。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通过案例的呈现创设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就在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小组讨论、提出方案中进行。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学问题,潜移默化地便逐步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3 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过程
3.1 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撰写案例
案例撰写是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完成的准备,也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确立教学内容,并收集与此相关的生物科学史内容的案例素材。因为要编写高质量的生物案例,就要有充足的案例素材。其次,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水平,结合相应的科学史内容在整个生物教材中地位,制定这个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生物案例撰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从案例素材的筛选与取舍到最终形成案例的整个过程指明了方向。然后,仔细阅读、分析案例素材,紧密结合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素材作必要的筛选、修改工作,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案例文字简明扼要、不过于冗长,以免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最后,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知识背景,教师结合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并能产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写出组织教学案例。
例如,在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组织教学案例时,教师可先罗列光合作用的背景描述,并整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将不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结论一一对比,找出光合作用研究进展的方向,同时根据生物课程目标确立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知识、能力、情感的教学目标,最终撰写出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案例。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科学家们的实验情景进行问题的设计及讨论,丰富案例内容。
3.2 在课堂中实施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
在课堂中对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进行完美实施是体现案例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撰写好的案例是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保证,而在课堂中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巧妙地应用教学技巧,适当地辅助教学手段,是真正落实生物科学史案例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科学家们的求真精神,如何展示前人在追求科学真理时的坚持,如何把握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是教师们必须要重点关注的。
在遗传物质发现史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机理开始了理性的认识,随之与学生一起重温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体验他们所做的实验,感受伟大的发现。在讲述格里菲斯、艾弗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在描述赫尔希和蔡斯探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简单的叙述是不足以展示当年科学家们的那种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得有效地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地、有条不紊地呈现。问题适宜时机的导入、实验表格的设计、各种多媒体辅助的支持以及师生间互动模式的合作,都是将案例教学实实在在在课堂上实施的手段。
3.3 总结、反思、完善,以形成一个成熟的案例
一个成熟的案例并不仅仅是一两堂课的教学实施就能形成,没有及时的总结、反思,?]有一个案例的多次反复的教学实施,没有不同案例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对比,是不可能获得一个成熟、完善的案例。
科学课教案第6篇
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合适的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等,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能力及形成良好的的个体品质的教学方法。将生物科学史融于生物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生物科学的素养,同时能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提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1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1利用生物科学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学实施的核心任?眨?也符合新一轮生物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生物科学史中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从中挖掘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把它们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生置身于科学史的氛围中进行领悟和体会,获取丰富而有趣的知识营养,体验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在厚重的历史感中体会前人的智慧,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1.2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就是科学家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逻辑推理、检验假设、分析结论、交流评价等,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良好素材。学习生物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从其中一些典型事件中学习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生物科学理论的论点,还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2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案例情境材料,经过分析与讨论,不仅能帮肋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建构到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去,利于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而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知识,但这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成的、孤立的抽象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显性知识”。
2.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的结晶,这在生物科学史上有很多例子,最经典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从1951年~1953年两年间在英***剑桥大学实验室里亲密的合作,最终揭示了生命最本质的奥秘――DNA双螺旋结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机会不多,且较多地停留在口头层面上,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变成一种生硬地说教,而案例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因为小组合作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
2.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起点和发端,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发明和创造。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通过案例的呈现创设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就在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小组讨论、提出方案中进行。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学问题,潜移默化地便逐步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3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过程
3.1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撰写案例
案例撰写是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完成的准备,也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确立教学内容,并收集与此相关的生物科学史内容的案例素材。因为要编写高质量的生物案例,就要有充足的案例素材。其次,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水平,结合相应的科学史内容在整个生物教材中地位,制定这个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生物案例撰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从案例素材的筛选与取舍到最终形成案例的整个过程指明了方向。然后,仔细阅读、分析案例素材,紧密结合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素材作必要的筛选、修改工作,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案例文字简明扼要、不过于冗长,以免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最后,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知识背景,教师结合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并能产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写出组织教学案例。
例如,在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组织教学案例时,教师可先罗列光合作用的背景描述,并整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将不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结论一一对比,找出光合作用研究进展的方向,同时根据生物课程目标确立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知识、能力、情感的教学目标,最终撰写出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案例。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科学家们的实验情景进行问题的设计及讨论,丰富案例内容。3.2在课堂中实施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
在课堂中对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进行完美实施是体现案例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撰写好的案例是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保证,而在课堂中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巧妙地应用教学技巧,适当地辅助教学手段,是真正落实生物科学史案例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科学家们的求真精神,如何展示前人在追求科学真理时的坚持,如何把握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是教师们必须要重点关注的。
在遗传物质发现史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机理开始了理性的认识,随之与学生一起重温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体验他们所做的实验,感受伟大的发现。在讲述格里菲斯、艾弗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在描述赫尔希和蔡斯探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简单的叙述是不足以展示当年科学家们的那种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得有效地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地、有条不紊地呈现。问题适宜时机的导入、实验表格的设计、各种多媒体辅助的支持以及师生间互动模式的合作,都是将案例教学实实在在在课堂上实施的手段。
3.3总结、反思、完善,以形成一个成熟的案例
一个成熟的案例并不仅仅是一两堂课的教学实施就能形成,没有及时的总结、反思,?]有一个案例的多次反复的教学实施,没有不同案例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对比,是不可能获得一个成熟、完善的案例。
科学课教案第7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讲授法 方***
近年来,“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受到我国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这一教学方法在我国能否较好地实现倡导者的初衷,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仍众说纷纭,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由来与发展
目前,学界公认的“案例教学法”鼻祖为美国哈佛大学有着律师背景的前校长朗代尔,他在19世纪20年代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并一直沿用至今,当然,这一模式发生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应用之初,这一教学方法便受到了各方质疑。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发展出一种新兴的、经实践证明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这两者均从具体的案件事实出发,通过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案情中掌握“先例”中的法律原则和判决意见。后者更进一步将学习的场所由课堂搬到了解决具体纠纷的现场,让学生如同医科学生一般面对真实的“病况”。
20世纪80年代后期“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法学教育,并逐渐受到重视①,各大院校进行了不同方向的探索。目前较成规模的有如浙江大学法律诊所、北京大学法律诊所、中国***法大学法律诊所、中南财经***法大学法律诊所、人民大学法律诊所、西北***法大学法律诊所、武汉大学法学院社区法律赋能诊所等。另外,可见学者田士永关于“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②。
二、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尝试“案例教学法”的若干问题
(一)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中主体地位与弊端同时呈现。
传统习惯及经验做法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法学教育,其基本的素材是一系列成文的法律规定与成部的学术理论著作,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掌握其中的知识,然后通过各种考试。面对这样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集中讲授法”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教材上的知识进一步体系化、口语化,然后通过口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优点是观点确定,系统性、条理性强,知识点全面,容易控制进度;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知识抽象,理解难度大,平铺直叙,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少方法的传授,教师的一套讲稿可以多年讲解,授课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学生来说,“讲授法”有利于形成对学科的系统印象,迅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丧失法学方法的传承。
(二)知识特点及方***决定了“案例教学法”的边缘地位。
我国承内地法系之传统,“成文法”的基本特征及与之相匹配的“三段论”的逻辑工具,注定了对于法律及其运用的学习须首先从“大前提”,即法律的明文规定出发。“法学”作为一门***的学科,就是从研究法律的明文规定开始,在大学讲堂上也就自然形成了以阐释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实证主义的教学方法,亦即“讲授法”。我国30余年的法学教育发展中,其一的目标便是构建法律人共同的话语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基本方法便是学的内容及方法。而案例教学法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及个性,难以迎合这一趋势。
反观“案例教学法”,首先自美国的法学院展开,一大历史背景是美国律师教育最初的“学徒制”的形式,其以能力的养成为基本目标,构建“法学”学科并不是其终极目的。通过“学徒制”的教育过程,“学徒”们未必能够称得上是“法学家”,但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至少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法律人”。在方法上,美国的“判例法”传统,导致其法律规范是杂乱的,依附于众多的先例,法官及律师办案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是从“先例”中寻找依据,这与“成文法”可以系统地寻找“请求权基础”的方法有着天壤之别。两者相较,前者须优先寻找的是在先的具体事实,而后者须优先寻找的则是生效的明文规定。前者更关注法律“原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后者更关心“规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很小。前者讨论、妥协、平衡的可能性更大,后者讨论、妥协的余地较小,更多的是关心结果的确定性,所谓“依法裁判”。这两种法律思维及对应基本方法的差别,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案例式教学”在美国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仅处于“辅”地位。
(三)“案例教学法”受制于现行法学教育目标及体制。
目前,我国各高校法学教育自本科、专科即开设,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停留在“通识”教育的层面。这种教育层次和目标,注定了此阶段的教学更多关注知识涵摄的广度,同时限制着知识内容的深度。“案例式”教学的基本规律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探索达至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两者在出发点就存在冲突。另外,根据众多法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法学专业本科学分基数大多为140―180学分③不等,除用于准备升学及就业的时间,学生用于集中学习的时间多为7学期。按本校每门课程平均2.5学分,每取得1学分须16学时,每学期授课16周的标准计算,学生每学期须上8-10门课程,每周课时数平均20-25学时,每天4-5学时。按中国***法大学田士永副教授的调查,采取“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后,为完成一节课的内容,48%的学生用于课下准备的时间需2-4小时,26%要超过4个小时④。设每学期有5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则近半数学生仅仅用于准备的时间每周即须10-20小时,若以1学时45分钟标准计算,得13-27学时,每天平均2.3-5学时,加上培养方案安排的学时数,平均每天6.3-10学时,总学时较长。同时,法科学生基本上以高中基础进入大学,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否满足案例教学法的需要尚存疑问。
三、“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本科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现
据尝试过“案例教学法”的法学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其效果在学习当时未必全面体现,而在之后的发展中,经过“案例式”教学法训练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表现⑤。基于这些成功经验,针对目前法学教育中该方法运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应根据学科性质,有选择开设。
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科法学课程开设的顺序相应的也应有逻辑连贯性的考虑,一般遵循基础理论到部门法学、实体法到程序法、国内法到国际法的开设顺序。“案例教学法”是基于一定知识储备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教育,在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强行开展难以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同时“案例教学法”与课程知识及方***有关,强调在“模拟”的实践中习得法律知识,因此,“案例教学法”应更多地运用于“应用法学”的领域,做到有选择开设。
(二)在“案例教学法”实施前,先行开展法律查明、法律分析方法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重心不在于传授具体知识,而在于方法之习得。其一方面近于实战,另一方面依属学习过程。根据“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生应当自行阅读案件材料,自行发现事实,自行查找法律依据,自行进行分析,自行形成可靠性判断,自行报告案件分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否在教师的设计与引导下,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知识,与学生是否掌握行之有效的基础方法密切相关,如果学生不具备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素质,即使教师的准备非常充分和优质,也无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法律科学中基本思维及实践方法的基础上。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基本上偏重于理论知识基础的培养,而方法的训练与传授多停留在理念层面,在法学本科具体的课程设计上较少体现。这一点,可以通过专门开设法学方法类课程,或者部门法授课教师在课程中辟专门章节予以弥补,配合“案例教学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须提升教师与学生素质。
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及教师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师层面,首先,对基本理论应当了然于胸,具有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与经验,同时要有从众多同类案例中选取代表性案例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须摆脱传统的“满堂灌”,而是在课前严格的提出各项要求与指标,明确问题,做教学进程的“导演”与设计者;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适时制造不同情境中的新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思考及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首先,需具备基本的法律思维方法,其次,应花费必要的时间研读案例并撰写各类法律文书,再次,“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将是一个严格的考验,须兼顾不同学生的特殊状况。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施过程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教学方法,教师看似轻松,实则在课下须进行更加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效果的考核,应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对于学生课下进行的准备工作,也应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予以确认,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应偏重能力方面。
(四)成功的“案例教学法”,最终应形成代表性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是教育者之间交流的平台,法学教育者之间应建立便于交流的话语体系。“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具体性与个别性,我国非“判例法”国家,较少有权威案例,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案例选取的得当与否可能会影响到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解决、知识体系的精确性。目前,关于法学“案例教学法”,国内权威性教材较少,经验交流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教学方法的广泛实施。尝试“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一定效果的教师,应当适时总结并推广经验,形成行业间具参考价值的代表性教材。
四、结语
目前,“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尚未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法学教育本身应紧跟时代需要,自学生真实需求出发,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变革。传统“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远不能满足“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虽经多年发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仍属新生事物,并未广泛开展。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对法学教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故法学教育者应尽力克服困难,发扬其优势,使“案例教学法”能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发挥最大效用。
注释:
①刘燕.法学教学方法的问题与完善途径.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7期。
②田士永.民法学案例研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③如根据吉林大学法学院现行《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第七条“毕业合格标准”的要求,“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所要求的总学分188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其他如中国人民大学为157学分,北京大学为140学分,清华大学为162学分。笔者所在学校为180.5学分。
④田士永.民法学案例研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⑤杨桢.英美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四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田士永.民法学案例研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