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第1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音乐教育 课程设置

中***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8-0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遍及全球的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作为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音乐专业师范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专业化教师,高师院校又如何为专业化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创设条件和奠定基础,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1 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课程体系是指包含课程结构比例、相互关系及课序流程的一个整体,体现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的水平和质量。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学科分化过细、学科之间及其内在联系不够紧密以及专业面过于狭窄等弊端,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是重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重教学实践,轻理论研究。具体来说,表现在:

1.1课程体系的指向性模糊,师范性、教育性特点不够凸显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与艺术专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除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外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完全形成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如缺乏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型和教学能力培养型课程;教学理论相关专业课开设偏少(仅仅局限于教学法);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等,体现不出明确的“音乐教育”专业定位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目标。

1.2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技能课程比例偏大,教学理论课程偏少。在课程设置上,学生的弹唱演奏等技能得到了重视,而音乐教学理论课程开设得大少,大部分就只有“教学法”课程,结果造成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音乐教学理论体系框架,必定导致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低下。

缺乏教师技能课程,教师专业化、职业化不突出。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是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任何一个普通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艺术教师所应特有的专门素质,即职业技能。但当前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出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态势,缺乏教师专业技能教育和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无法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1.3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脱节

由于与中小学沟通联系不多,对基础教育关注力度不大,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脱离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和能力对其以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效果不够良好。

2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教师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学科教育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精神。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2.1完善课程结构

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使学生在音乐专业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达到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所需求的程度。因此应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即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习等有机地组合。而且,这其中课程的比重合理与否就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优劣和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故应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音乐教育学课程、教育实习和实践课程等。

2.2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课程又是决定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因素。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科课程应属于专业性课程,它是把 “学术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再把“教育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除设置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课程外,还应开设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课堂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3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研究型教师”、“教育创新”受到空前关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引领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未来所需要的不仅是实践型教师,更是研究型教师。高师院校应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并通过优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加强教学理论及论文写作指导等途径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构建理论平台、引导实践研究、创设学术氛围、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来培养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威.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4-67.

[2]邓志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8,(4).

[3]陈明阳,于戈文.加强高师音乐教育师范性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14.

专业课教师第2篇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公共事业与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条件,“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微课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微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特性与优势,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让微课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利用和拓展.

关键词 :微课;教师专业化;优势;促进

中***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4-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微博”、“微信”和“微电影”、“微店”这些新名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教育领域出现的“微课”则是教育改革的冲击波,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微课程最早的雏形是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 A.McGrew的60秒课程与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P.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程.我国广东佛山的胡铁生最早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作为一种新概念,微课程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中.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半结构化、情景化、可动态生成与交互的课程资源.微课程作为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之一,满足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粒度精细化的要求.

1 微课的特点

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微课是教师通过某种视频载体将课程以片断化或主题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多媒体资源.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时间短

微课主要通过视频教学进行呈现,其教学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但又不能短于5分钟;这主要是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如果时间过短,可能知识点的呈现就过于简单;如果过长,则体现不了微课的“微”内涵.

1.2 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容量少

微课突出的是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在短时间内只能讲某个知识点,而且必须要把知识点讲得透、讲得精,从而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其教学资源容量不能超过50M,这样便于移动设备的学习.

1.3 播放方便

微课支持流媒体播放,可以视频、动画等形式播放,放便教师与学生***观看,同时也方便***和保存到终端设备,尤其是移动手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快捷性与实用性.

2 微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谈到的微课特点,微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微课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它是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化水平要求是较高的.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也必将对教师专业化方面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2.1 微课人性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传统教学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微课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学习地点与学习方式可以多样化.同时因为不受到教学场所限制,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媒体进行微课的录制或拍摄,如可以在教室、办公室或是家里通过电脑、数码机、DV或是手机进行视频或是音频录制,方便教师自由观看视频,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更能扩大教师教学方式的自由度.另外,不同于传统课程需要多名同学科教师共同商讨,共同备课的形式,微课不需教师开会讨论,教师能够自由地发挥个人特色.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师幸福感,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微课个性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与传统视频教学相比,微课的教学方式更具个性化特点,它有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方式的体现.微课的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在短短十分种的微课程内,如何完整、清晰地讲解某一个知识点,要做到时间上的短,内容上的精,设计上的巧,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是极其高的.而每个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不尽相同,这导致了他们在录制微课的时候,必然也会体现其自身的特色.有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课件制作稍差些,那么在微课中更多注重其知识内容的价值性;有些教师教学经验少,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较强,那么可以看出其在微课制作方面突出其课件设计这方面的技术性;当然,对于教学经验丰富和课件制作能力强的的教师,其微课的制作将是较为完美的,在内容与课件设计方面都是合为一体的.所以,微课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师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微课质量.

2.3 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其采用的是独特的教学设计,明确与细化了教学重点.短短的十分钟内的视频,教师可以通过普通的讲解,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概念知识,同时也可以借用于***片或是视频、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掌握已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加感性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也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微课教学注重对重难点的突破,这使得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思路更明晰,增强了教学的逻辑性.

2.4 微课制作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如课件制作的过程就是考验教师是否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制作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且画面感足的PPT,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课件制作的常识与方法.在PPT中如何播放视频,插入适合的背景音乐,选择适合文本的PPT软件,如何剪辑需要的***片与文字,这些是制作课件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方法.而微课的设计第一环节就是课件的制作,也是呈现给学生视觉的首要亮点.其次,微课的录制与后期制作更加需要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录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微课播放的质量,而对后期的微课录制的编辑与美化,对于提升微课整体效果则起着进一步地完善作用.所以通观微课的制作过程,需要涉及到许多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与能力.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必然也会促进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水平的提高.

2.5 微课促进教师反思与教学水平提高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后环节.微课的评价反映了微课的质量.在分享微课的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能够促进教师自主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法,提升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与能力.我国微课网收录了两万多个微课,按照不同地区、学科等分类,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评论与收藏,可以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微课的分享,教师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微课资源,学习他人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通过对微课的点评与交流,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加强了,从他人的微课与评论中进行总结归纳与反思,找出值得借鉴的方面,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从而促进自身教学素质水平的提升.

3 充分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所谓“学到老,活到老”,在终身教育的倡导下,作为教师而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其教育生涯中,需要不断训练与学习,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在从事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而微课的出现,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机遇.借鉴微课的创新模式,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微课近年来的发展之迅猛,为教育改革增添了一道亮点.微课未来的发展走向,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加强微课建设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3.1 建立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建立完备和健全的微课教学资源平台是进行微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保障.此平台要具备对微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交流、共享和评价以及技术培训的功能,能够为教师提供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建设平台的同时,也要建立对优质微课资源的选拔机制,把各地的优秀微课资源放到共享平台上,供教师们观摩和学习.此外,各地方也要建立自己的优质微课资源库,方便地方优质微课的共享与交流发展.目前各高校的微课资源平台功能较单一,仅提供资源与展示,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微课资源共享平哪应该考虑到学习者学习需要,多增加评价功能、交流功能和学习记录功能等,方便教师间学习与师生间交流..同时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应该加强国家与地方平台的互通机制,加强高校间的微课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扬长补短,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微课资源平台,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2 提高微课质量,丰富微课资源

微课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微课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微课质量的因素有三方面:语言表达技术、微课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制作技术.教学资源制作技术是基本因素,而语言表达技术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因素,微课教学设计则是微课质量的核心.一堂课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过程,导课、讲课与课后思考的环环相扣,逻辑明了,思路清晰,主次突出,内容充实,是教学设计强调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微课重形式轻内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技术表现上,过分关注视频和课件的制作,而忽视教学设计的过程.同时在微课制作方面,还是采用多种视频技术的合成,制作方法上过于单一,其开发模式还是限制于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微课可以说是教学的片段课、精品课,还是停留在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学配套资源不齐全,使得微课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有些微课教学内容好,但技术表现不够;有些微课技术表现出采,但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相对不足.因此,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呈现高质量的作品,摒弃为了微课而微课的思想,要从最开始的注重技术手段表现过渡到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上面.一堂好课的本质是其内容,形式只是辅助作用.因此,提高微课的质量,要从形式到内容,使微课设计制作更加深化.

3.3 加强教师技术培训

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微课制作方法与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技术与软件工具也越来越简单,制作成果大幅降低,教师可以单独完成微课设计、其扮演着拍摄师、实施者和后期加工者等多种角色.但是在实践调查中,许多教师在制作微课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技术层面的.尤其是后期视频编辑加工这些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步骤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而其中微课的拍摄过程也是难度较大,需要具备专业的摄影知识才能做好.同时教师认为微课作品中的不足主要在技术层面上.这也再次说明微课制作的技术培训的迫切性.微课制作要求具备一定的教育信息技术,这对于年纪较大的教师来说可能有点难度,而年轻教师学习能力较强,掌握微课制作方法较快,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微课制作培训,提升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因此,加强对教师微课制作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各***门和高校应该组织微课制作的培训,通过现场指导的方式切实保证每位教师掌握微课制作的技术与流程,加强对微课方法与流程的介绍,提供微课录制软件的***路径,切实保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会功.微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J].理论前沿,2014(9).

专业课教师第3篇

一、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听课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没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听课很容易流于形式,不见实质内容。原因之一,教师的科研精神匮乏;原因之二,听课教师听前的准备不足;三是没有用心听课,人到心未到;四是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也大,时间与精力不足。若老师工作超负荷,课都调不开,如何听评课?

2.评课因为碍于面子,评的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没实际内容,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评课往往落入俗套,一个模式,缺乏创新。比如说评教学效果,都从教学效果上评,都说效果良好,究竟好在哪里就没有具体评论了,无新意,没有发挥集体智慧。原因有四:一,没有积极听课,或受自身能力与水平的限制,不会听课,不会评课,所以受之前教师发言的影响;二,只评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三,对教研活动的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多少课当成苦差事,没积极参与;四,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规范的运作机制和检查力度。在文件下达或布置任务时,可操作性研究不充分,自然调不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形不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对策分析

1.多数教师认为多听课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可是公开课安排时间太紧、太挤,集中在某一个星期或某几天,加之教师仍需上课,造成撞车。所以建议公开课分散在每一周一节,在备课组内循环,且定主题定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评课。如同事互评、专家点评和学生学的反馈。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同事间互听互评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把这个过程做实,专业理论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评课与专业理论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从专家点评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专家的视角与侧重点,可以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建议从学校层面,多给青年教师提供这方面的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地约请各类专家来校听、评课。

2.改变评价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既评长处也论不足,逐渐形成良好的评课氛围。评课者不局限在当地几个教研员和校内几个资历较深的老教师身上,建立起一个相对宽泛的评课队伍。这支队伍一定是从当地一线教师中抽取勤于笔耕、勇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的、具有一定教科研精神的教师来组成。在评课活动时,要有学生代表参与,因为教师永远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评价。评课内容力求多样化,不仅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把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也纳入其中,力求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互动式评价,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强化教科研氛围,坦诚交流,共同进步。评课前,应组织简短的课前介绍会,授课教师简短地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运用到的相关的教学理念,再加上学生的特点及学情分析。这样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事先有个心理准备,先设计自己会怎么上这一节课,进行比对,也才能结合课堂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课。同时大家要统一认识,要认识到听课、评课的目的是对课堂本身进行分析评价,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敞开心扉、从而互动起来,达到教学业务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1.怎样听课

听课需专业理论引领,听课需用心,听课需带着学习与研究的心态去面对。具体来说,听课需做到以下几点:一,听课前做足准备。首先听前要明确上课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带齐听课用品,不因小失大。其次要明确自己为什么听课,听课时要做什么。二,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表现、态度和习惯,等等。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三,听课中,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随时记录听课中的亮点和疑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要记录、还要思考。运用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来观察教师的教,要看他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处理重点、突破难点和诠释疑点的,还要看他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要仔细捕捉每一个细节,随时记录,以便评课时拿来讨论。听课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学,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是否高涨、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节课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等等。四,听课后,及时思考和整理。听课后要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思考和整理,把自己的疑团,对方的亮点反馈给授课老师,并与其一起探讨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精彩。然后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2.如何评课

在叶澜教授看来,一堂好课要达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五个“实”的基本要求。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分析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

听课是评课的基础,评课是听课的升华。没有听课就无法评课,听课之后不参与评课,就不可能对所听的课具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你还会失去解决疑点的机会,也听不到其他同行的不同视角与侧重点,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所以,听课后一定要进行评课,且评课要及时才能更有效。那么怎样去评课呢?笔者认为,要评好课需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评课要全面、透彻。首先要对听课过程中所作的记录进行思考,寻找教育教学理论支持,把教学实例提升到研究的高度。思考全面,才能评得全面。全面的评课除了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主要方面,还需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个性特点等。全面评价教师的教无外乎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效果的全程评述。主要是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情况: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是否适度;教学目标是否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紧密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二,评教学内容的组织处理: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教学条件组织处理教材,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布局合理、新旧知识连接有序,知识结构层次化,课堂张弛节奏适度,形成波浪式的教学过程。三,评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判断、推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意志、作风等,突出能力的培养。四,评教学方法:成功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优秀教师更善于采用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判断、推理、应用。五,评师生配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师生的配合默契,课堂秩序活而有序。教师幽默恰当的导入,创设合理的提问,生动活泼的讲解,往往能把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六,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评课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主要是看学生的学,看学生是否会学,是否学会。教师是否顾及学生全体,是否每一个学生在其现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另外,还可从教学语言是否精炼、有效,指令是否明确、简单,及教态是否自然得体上来评。最后,教师评课要转变观念。评课是为了共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共体进步,所以要畅所欲言,不搞假、大、空。

总之,听课,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评课,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只有学会听、评课,才能真正学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真谛。要做到会听、会评,有两个基础:一是要有教育理论的学习基础;二是要有多听、多评、多实践的基础。有了这两个基础,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就会有听课、评课水平的飞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并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学生的合作、与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跨学科教师的相互交流,以求知者的身份,投身到这股互学习、争提高的中去,在听课中学习,在评课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专业课教师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解决策略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指的是对幼儿教师幼儿教育学习所做的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工作。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决定着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决定着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因此,相比于其他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加需要科学合理与严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课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这三门主要课程。在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这三门课程的设置,将这三门课程作为幼儿教师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突出重点与难点。此外,幼儿园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也是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门课程与前三门课程互为主次,共同构成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协调与融合。而且,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包括管理知识,这里的管理主要是对幼儿的管理工作,加强幼儿教师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够使他们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体现出一定的管理才能。总之,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科学合理地对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设置,保证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幼儿教师走上幼儿教育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重视技能课

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不仅仅包括基础知识理论课程,还包括基本的技能课程,这里的技能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课程。美术与舞蹈课程是近几年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两门课程,也是对幼儿教育最为实用和应用广泛的学科。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课中,应着重强调对美术、舞蹈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音乐相对于美术、舞蹈来讲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技能课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幼儿音乐课细分成了音乐、乐理、声乐、欣赏等不同的科目,可见音乐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技能课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技能课设置中应着重强调对美术、舞蹈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提高大专层次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增强幼儿教师幼儿教育的实用性。

三、扭转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多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师教学中发现,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因此,一方面,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做到扭转培养目标,提升幼儿教师教育能力,课程设置始终服务于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强调与发挥幼儿教师能歌善舞、能说会画的特点,加强幼师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幼儿教师实践能力。但是,在提高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应跳出只注重技巧的“技工型”培养模式,增强幼师实践的创新性。扭转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是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早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的主流,大专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幼儿教师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着幼儿教师教学的效率与水平,而且还深远地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幼儿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究意义非凡。有关部门及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樊黔江.对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张培斌,张宏伟,陈晓华.调整专业设置 拓宽服务面向:兼谈大专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与实践[J].黑龙江牧校校刊,2010(1).

专业课教师第5篇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发展;解读教材

中***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38-02

以前长期担任低年级数学老师,今年第一次上五年级,教学知识陌生,不熟悉教材结构,不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尽管是已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但在新的学段面前,即使认真备课,课前精心准备课件、教具等,课中仍然显得笨手脑拙,顾此失彼。

一、案例呈现: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

虽然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很熟悉,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感悟物体占有空间,设计了实验:在两个同样大的量杯里装同样多的水,在其中一个杯中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看见水明显上升。课前准备时没找到石头,恰巧同事有一个圆柱体小石柱,石柱的底面积约是杯底的四分之一,石柱的高度比塑料杯略矮些。看见它,我像捡到宝似的,急忙把这小石柱派上用场。课中我把这小石柱放在杯里,水上升了,可是才升高了一点,当时我纳闷:这么重的石头下去了,怎么水上升的高度才这么一点?但没时间让我细想。学生们也都说石头把水挤上去了,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我顺势说,是的,这上升的水的空间就是这块石头的空间,也就是石头的体积。这似乎达到了教学目的。

可是下课后,一生过来说:“老师,这些升上来的水不是这个石柱的体积,应该只是石柱下面的体积吧。”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杯子里的水不多,石柱放入水中时只能没入一小截,难怪水才上升了一些。该生的思考说明他对物体占有空间有了充分认识:小石柱只有下面一小部分才没入了水,所以刚才我说这个石柱占了水的空间是错误的,准确地说,应该是下面一小部分,即没入水中的部分占了水的空间,上升的水的体积也只是这一小部分的体积,而不是整个小石柱的体积。

生的话,顿时让我倍感惭愧,更让我汗颜!我这是犯了知识性的错误!我这哪是教学生?是在残害祖国的花朵!

二、分析思考

1.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助教学一臂之力。听了我的案例,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语惊醒梦中人:你应该要有阿基米德定律的相关知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维持浮体的浮力,跟浮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由于我只是就书本内容上课,并未对体积的相P知识进行研究,专业知识的欠缺,科学知识的匮乏,导致出现这种严重的错误。

教师的职业知识首先是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学年级越高,教师的威性越是取决于专业知识的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的基本保证。我必须正视自我专业的知识现状,加强自修,并不断提高,使自己能胜任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任务。早在师范学习时就知道“教师不具备一桶水,是难以给学生一杯水”的道理,可如今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纷杂,信息量的日益增多,教师具备一桶水已远远不够,应当具备一车水,甚至更多。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学生思维活跃,什么奇怪的问题都可能提出来,有的要靠教师的机智来处理,有的光靠机智还不成,需要的是真才实学,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的。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具有丰厚、系统、纯熟、全面的专业知识及其他科学、人文知识,使自己在“解惑”之前尽量做到“无惑”。

一个教师的学科素养,决定了教学的高度;对学科的理解,决定了教学的宽度。

2.备课的纵横联系,助教学一网打尽。这次的错误,也体现了我备课功课严重不足,未把握教材的纵横联系。纵向联系是一门学科的上下联系,年级之间的联系。虽然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知识,但老师必须了解六年级关于体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找找相关内容,时时想到现时所教的内容,如何为未来的教学打好基础,这样既是对学生未来负责,也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横向联系是要了解本册教材一个单元或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后来年段老师们也告诉我,此课必须找能完全没入水中的石头,更能帮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而我用这样的教具,这样的实验,属于后面学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知识范畴。我赶紧往后翻了课本,果然,在第39页找到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旨,更要吃透教材的延续性,全面、整体地把握知识。

横的联系还体现在各学科要彼此照应。偶然听见我班的科学老师说,这段时间正在学排开的水量和排水量,这两个概念学生易混淆。这不正是与体积有关的知识吗?物体排开的水量一般是指排开水的体积,排水量指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如果我能把数学课本与科学课本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备课时老师要多关注纵横联系,融会贯通,打破学科的边界,穿透学科的篱笆,才能对有限的教材内容拓展或浓缩,灵活处理,使得更丰富、更开阔的知识进入课堂。

3.完整的大循环教学,助丰富教学经验。由于从未教过中高年级,在这学段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可言,面临许多问题,除了自己跌跌撞撞摸索,还虚心向同事们请教,获取间接经验,再消化、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做法,再思考,再改进,相当吃力。

由此想到我校教师的教学人事安排。长期以来,我校各学段的教学人事安排基本固定不变,低、中、高年段的老师常年待在那个段,极大地限制了老师的专业发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听高年级的课有时居然快听不懂了,如烙饼问题、打电话问题等,不仅不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更糟糕的是连上课内容都快理解不来。我恐慌,难道长期教低年级,我的智商也变得只有低年级的水平了吗?我校好多低段老师和我有同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在一、二年段待了20余年,早成为低年段的专业户。因为跟随我孩子的年级升级,所以才有机会“跳槽”依次到中段、高段。我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低段的教学经验,对低段的教学游刃有余。但对于中、高段的教学,我是位“新手”。自慕塘巳、四年级,到现在的五年级,对教材知识的纵向联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教材结构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延伸拓展有了更深入的把握。

这就是大循环教学的优点。大循环教学就是按照年级从低到高,从初始年级到毕业一个循环,然后再回到初始年级重新循环。这样的循环,必须迫使老师自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不同年级的教学。这样的循环,可以打通教师的任督二脉,真正成为教学的高手。

有人说,任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经历毕业班的磨炼,根本就达不到教师真正的境界。我认为,毕业班是融汇整个小学阶段知识的学段,老师对整套教材内容体系的脉络要了如指掌,对各知识的生长点要掌握得非常透彻,对学术要有一定的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各个年级的教学知识与教学经验。

教师个体在经历与体验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以及教学实施中所形成的规律性方法的总结,就是教学经验。它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活动的升华与结晶。就课上课是很多教师的通病,教师不读教材的联系,不读教材的发展,学校不合理的安排,都是桎梏教师专业发展的缘由。学校要创造教师展示平台,让教师多锻炼;教师自我要勤于反思,不断地从实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地丰富自我的实践知识,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专业课教师第6篇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艺术技能课程;专业实习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它决定着幼儿教师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就幼师层面来看,我国1995年的幼师课程计划中第一次允许各校自主设置课程,自此,不同的幼教机构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

近年来,大专层次的幼儿教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的主流,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笔者通过网络资料的搜索,获得了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计划与招生简章2O份,对当前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总体情况进行了网络调查。尽管由于从网络中获得的课程计划或招生简章写作格式和内容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分类和全部课程,且有完整的计划表,有的则只列出了课程名称不能完全反映课程设置的准确情况。但是,课程的出现率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人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1调查分析

本研究按照网络文本中课程的出现率来确定职前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共分为五个等级:

很重视——出现率80%以上;

较重视——出现率60%一79%;

一般——出现率35%一59%;

不太重视——出现率10%一34%;

很不重视——出现率低于9%。

按照这个标准,将调查所获得的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对各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见表1)

从表中分析可见,大专机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的特点:

1.1专业基础理论课受到普遍重视

值得重视的是,专业基础理论课中的传统“三学”被给予了很高程度的重视,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三门课程在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幼师课程计划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计划中就出现了,而且多次的课程计划变革并未对这三门课程做大的变动。因此,这三门课程一直延续得很好,只是“幼儿卫生学”的名称有一些改变,在95教学计划中改成了“幼儿园卫生保育”。

此外,幼儿园管理、幼教科研方法和儿童文学的出现率也相对较高,前者出现率高与培养目标有关,正如第一章所述,“培养幼儿园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陈述率是很高的,所以,需要以相应的课程来配合;幼教科研方法出现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也反映了当前我们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视,事实上也反映了对教师通过研究进行专业发展以及幼儿园通过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需求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反映,而且,这门课程有普通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体系做支撑,在教学中也容易把握;儿童文学是幼儿园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基础,而语言教育在幼儿园中又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儿童文学也是必然的。

幼儿园游戏和幼儿园课程是与当前对幼儿教师的需要紧密联系的课程,但重视程度并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原因之一是这两门课程与其他主干课程的内容重合。幼儿游戏已经被包含在学前教育学中,幼儿园课程则是在近年来课程改革开始之后出现的一门比较新型的学科,而且,其体系与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都有重合之处,因此,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只好舍弃;原因之二就是观念和认识的问题,虽然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有关文件中早已规定的,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将一日生活游戏化,因而,教师也无需掌握太多的关于游戏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课程和游戏问题虽事关重大,但重视程度仍不够。

其他的一些课程没有广泛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类型:一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兴的学科在出现,其价值和意义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如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第二种原因是:一些旧有的学科体系不健全,如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法规,或学科内容不稳定,如学前比较教育学,或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重合,如学前教育评价等等,因而导致施教中的困难。

1.2各科教法和活动设计类课程受重视程度较低

从调查结果看,对这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都在一般以下。原因主要在于幼儿园各科教学法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两个不同教学计划的产物,前者是从5O年代延续下来的,后者是从95计划开始的。由于单纯的活动设计难以满足幼儿教师掌握教育活动组织策略的需要,因此,目前这两种课程的开设存在?昆乱现象,有的是按照原有的六科教学法开设,有的是将其合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一门科目,有的是选择某些教学法再加上活动设计。另外,《纲要》又提出了五大领域,与原有的“六科”不一致,因此,有的学校又按照五大领域开设五大领域教育,但由于五大领域中将科学与数学合并,美术与音乐合并,而他们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的学校又将五大领域与原来的六科教学进行了融合。这样,导致大家在这类课程的设置上差异较大。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类课程中,有三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处于偏低状态,即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创设、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幼儿社会教育。这三门课程内容本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为什么它们受重视程度偏低?笔者分析认为,一是由于这三门课程内容的局限性导致的。其一个共同特点是内容重要,但构成一门学科又显得单薄,因此,目前较难构成一个较为***和完整的体系,因而容易被忽视;二是受传统定势的影响,幼儿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属于六科教学法,同时,教育者还没有把创设环境的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美术技能就会创设环境,而没有意识到在环境创设中所包含的教育意蕴。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缺乏对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技能和能力的重视。

1.3艺术技能课分科细,受重视程度高

美术和舞蹈是这类课程中达到“受重视程度最高和较高”的两门课程,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幼师教育中重视艺术技能课的传统是相一致的。在调查结果的显示中,音乐类的课程受重视程度一般,但这并不是由于人们真正的不重视造成的,而是由于对音乐学科的分科过细造成的。本来在教学计划中只是一门音乐,却被分成了音乐、乐理与视唱、键盘、声乐、幼儿音乐、音乐欣赏等不同科目,有的还分出了器乐、管乐,甚至有的还将视唱与练耳分开,这种分割导致了出现率的下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率并不能完全说明人们的真实重视程度,一门学科被划分得如此之细,已经可以对其重视程度窥见一斑了。

有的学校注意到了幼儿的特点,因此,在学科中意***突出这方面,表现在幼儿音乐、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等学科设置的提法上,这是一个好的趋向,但也可以看出,出现率是不高的。此外,对幼儿音乐和舞蹈的创编提得也很少。可见,在艺术技能课的教学中,仍然是突出教师本身的艺术技能,而没有更多地考虑这些技能怎样转化为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或其他教育的策略。

1.4专业实习课程出现率最低

在有关课程计划和招生简章中,只有20%的大专机构提到专业实习,这个比例还是所有层次中最高的。这个事实充分说明很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并没有把专业实践看作真正的课程,并未认识到专业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忽视实践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2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扭转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艺术化倾向,提升准教师教育能力。

多年来,在幼师课程以至于大专课程设置中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这与过去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认同有关,因为幼儿园用人标准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了各个幼师教育机构对艺术技能课的绝对重视。在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往往被当作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突出特色而夸大。而事实上,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一定是技能型的,教师之问的能力结构具有个体差异,有技艺突出的技能型教师,有偏爱思考的科研型教师,有长于上课的教学型教师,有擅于组织的管理型教师……同是技能型教师,有的突出音乐技能,有的善于绘画,有的擅长舞蹈教学等,这也构成幼儿教师各自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因此,不能在课程设置上强求一律,尤其是艺术技能课,一般要求有前期的基础,否则,要达到一定水平需要相当的功夫,如果学生把时问和精力都投放在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项目上,往往造成不仅难以补短,而且更难扬长。

当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实现更需要教育活动能力强的教师。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把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教师的教育活动能力,而现代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及强调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育能力更为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幼儿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但基本功不仅仅是艺术技能,除了唱、弹、跳、画之外,还包括说、写、操、编、做等,涉及到语文、音乐、舞蹈、美术、体育、计算机、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教育水平并不必然取决于艺术技能水平,艺术技能水平也并不必然决定教育水平。

因此,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既要发扬原幼师能歌善舞、能说会画的传统优势,又要跳出只重技能技巧的“技工型”培养模式,避免艺术技能课程的过分细化,不能按大学艺术专业的要求进行训练;可以通过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来发展他们的某种艺术特长,使得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适应市场需求;在幼儿园实际运用的艺术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其“幼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学生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如幼儿歌曲创造、幼儿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幼儿健美操创编和幼儿手工制作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类课程,尤其是要加强学前美术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等相关艺术教育类课程的建设,关注这些课程对教师艺术技能养成的作用,注重教师怎样教的学习,而不是自身艺术技能的获得。

其次,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准教师的实践能力。

要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意义,拓展实习的时间和空间。建议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将实习的课时数加大到至少16周,以发挥实习环节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要拓展实践的空问范围。通过组织学生多种有益的教学实践演练和比赛、短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改变传统的将实践局限于幼儿园的状况,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幼教场所和社区机构,接触家庭,注重对过程的控制,开拓实践的空间;也要改变将学生局限于某个班级教室的状况,让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班级和不同年龄的幼儿,接触幼儿园的不同的场所,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践心理场中获得广泛的社会实践经验。

专业课教师第7篇

传统理论课和技能课,以及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补充的实践类课程和姊妹

艺术类选修课课程几个方面,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

关键词:技巧课 理论课和技能课 实践类课程 姊妹艺术类选修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各级师范院校要积极配合我国基础教育改

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

教学观念,争取尽早培养出适合新课程教学工作需要的音乐师资。响应这一要求笔者

从课程结构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课程结构的安排,笔者认为要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为前提,设计为学生提供花钱少、收获大的教育、教学服务方案为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以实现课程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基于此,首先要把音乐教育专业类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确立出来并作为设置必修课的标准,然后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同时开设丰富的综合实践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的课程组合平台。 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专业课教师

学习

医院药房药师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药房药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医院药房药师工作总结,药房药师的工作总结。2药学查房流程2.1了解病情要求临床药师查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掌握患者病情,熟悉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相关化验结果,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

学习

保洁工作转正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保洁工作转正总结,内容包括保洁工作转正总结,保洁主管转正工作总结。按照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部署,我镇把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列入镇***、***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以书记负总责、镇长抓落

学习

丰富多彩的世界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10篇,内容包括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思维导图,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哪些精彩的事。承德路小学一年级(2)班2010-10-16白云飘飘网的QQ:151219695

学习

高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内容包括高中关于调查方面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养老院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知识守护生命,知识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海洋,热爱知识就是热爱生命。课堂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乘

学习

个人履职巡察整改报告模板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履职巡察整改报告模板,内容包括主要负责人巡察整改报告范文,个人巡察问题整改方案范例6篇。(二)巡察反馈问题及建议整改落实情况。是否细化实化整改方案,把整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具体部门;是否因事制宜,制定具体有

学习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文明自我总结,内容包括文明素养方面个人总结,个人总结文明素养。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大学生基础文明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随机抽取800余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共设计5道大题,内容包

学习

母亲节那天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那天10篇,内容包括母亲节必读文章大全,母亲节是哪一天。在路上,我一直都想不通,大热天的,为什么我还要送妈妈毛巾呢?或许是妈妈喜爱吧,或许妈妈只缺这件东西吧……我来到了她的家中,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她,没想到,她刚好也是

学习

我们的课余生活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课余生活10篇,内容包括我的课余生活范文,我们的课余生活40个字。星期六中午,我写完作业就去找我们小区里的朋友,赵宝岩、赵博涵、晨晨哥到楼下来跳大绳。我负责带绳子,绳子的色彩非常漂亮、五彩斑斓。晨晨哥和赵宝岩抡

学习

望星空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望星空作文10篇,内容包括望星空作文,望星空作文120字。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望着这广袤无垠的天地,真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由地感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上古时代,氏开天辟地,将混沌的地球分为天地。地球存在到今已有四十多

学习

书法教案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书法教案,内容包括书法教案100例图解,书法全册教案完整版。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教师的职责之一,认真书写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具体体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是讲好课的基础,为教师理顺教学思路,进行合理化、

学习

班组演讲稿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班组演讲稿,内容包括班组演讲稿范文,班组演讲稿。大家好!首先要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竞聘的岗位是**车间电气专业技术员。下面,我先就个人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我叫***,中共***员,2005年7月毕业

学习

快乐的春节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春节10篇,内容包括快乐的春节作文,快乐的春节1000字以上。今年的春节是快乐的,除夕的晚上,我看到了数都数不清的烟花,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红绿相间的,还有数都数不清的烟花,在四周燃放。鞭炮声,火花声,欢笑声交织在一

学习

pbl教学论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pbl教学论文,内容包括pbl教学法的参考文献,pbl教学论文。通过对PBL组和LBL组两组学生实习成绩比较发现实践技能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及总成绩方面PBL组的成绩较高(P<0.05),见表1。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

学习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提早到校,进班看学生做值日以及早读、不早退,不旷到;我严格遵守《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不

学习

教师节给老师的一封信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给老师的一封信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给老师的一封信幼儿园,在教师节给老师的50字一封信。您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导师,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教师。您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漂亮和最善良的。您是大多数教师中的极少数注重外表

学习

小学教师工作小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工作小结,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工作总结通用28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小结400字。能:本人虽是师范毕业,但工作这几年我一直坚持自学,不断充实自己。我还能积极参加一些教研活动,经常听一些优质课,便于自己的进步。今年我教

学习

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师学习材料,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笔记大全20篇,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范文大全。一引言近些年来自主学习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的重视,但是对于自主(autonomy)这一术语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概念。有些人认为,自主简

学习

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心理活动课总结,内容包括教师心理课培训收获心得,教师心理建设系列活动总结。二、团体心理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有针对性地设计团体心理活动项目,详细撰写活动教案团体心理训练项目毕竟是一个有特殊性质的活动项

学习

小学教师师德风工作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师德风工作,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总结,小学教师师德的相关文件。一、行风建设落实制度学校每学期都实行校务公开制,将各项条款公布于众。组织教师学习文件,并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形象提升年目标责任书,增强教师的

学习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方案,小学教师培训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爱岗敬业精神;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科研能力;3.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及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4.加强教育技术能力

学习

兼职教师工作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兼职教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在职教师兼职情况汇报,教师在校外兼职工作总结。2017年9月,学校领导安排我去吕村一中支教。在支教工作中,我能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支

学习

美术教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教师10篇,内容包括美术老师简历内容范文,美术老师简历完整版范文。美术分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板块,不管从事哪个板块教学的高师美术教师,都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艺术感悟能力、创作(或设计)能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