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欣赏10篇

戏曲欣赏篇1

――题记

设计背景:

在戏曲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导幼儿接触、欣赏、了解戏曲名段,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提高他们感受、理解戏曲的能力。在课程开设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对戏曲四大行当中的生、旦、净有了很好的认识,对丑角的认识却欠缺。这往往是由于教师担心幼儿不喜欢、不理解丑角的表演艺术,以及丑角的表演模仿、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同时也让孩子全面、充分地了解戏曲角色,我们根据大班幼儿活泼、调皮以及游戏的自主性、模仿性强等特点,设计了大班戏曲欣赏活动――丑角,以发展的眼光选材,借由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丑角的艺术表演特点,促进孩子对于丑角这一行当的理解。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了解丑角的形象特点,感受丑角的艺术表演特色。(活动重点)

二、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丑角,并学画丑角脸谱,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活动难点)

三、使幼儿体验丑角幽默、风趣的表演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初步了解丑角的表演不仅是笑的艺术,还是美的艺术。

活动准备:

一、《法门众生相》《七品芝麻官》《武大郎卖烧饼》等戏曲的视频片段。

二、丑角脸谱***片四幅。

三、小镜子、彩绘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幼用戏曲的腔调互相问好,回忆之前了解过的戏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二、欣赏视频,感受丑角

1.欣赏视频《法门众生相》(京剧)片段

请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观察丑角演员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形象上的特点。

欣赏完后,启发幼儿用一些词来形容自己看完这出戏的感受,如“搞笑”“夸张”等,再请他们说一说具体哪些地方“搞笑”“夸张”,鼓励他们学一学、做一做。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幼儿了解丑角在化妆上的形象特点,并知道戏曲中的说叫作“念白”。

2.欣赏视频《七品芝麻官》(豫剧)片段

引导幼儿感知丑角的唱腔美,观察七品芝麻官看状纸的动作、表情,邀请幼儿上台进行模仿。

通过对七品芝麻官痛恨坏蛋、爱民如子等情节的回顾,使幼儿初步感知他是一个清廉的好官,进一步体会丑角在戏曲中的重要性。

3.欣赏视频《武大郎卖烧饼》(京剧)片段

请幼儿思考丑角演员的个子为什么看上去那么矮,了解丑行的身段技巧――“矮子功”,感受丑角的幽默和滑稽美。

鼓励幼儿模仿、表演矮子功,体验丑角演员的辛苦以及他们带给人们的快乐。

三、表现丑角

1.老师出示丑角脸谱***片四幅,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丑角在化妆上的特点。

2.为幼儿发放小镜子、彩绘棒,人手一份,请他们在自己的脸上试着涂画丑角的妆容。

注:这一环节注重温馨和谐气氛的创设,如配上优美的戏曲背景音乐,教师适时地给予孩子指导、支持、关爱和帮助,并和幼儿一起化妆,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四、理解丑角

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像丑角一样,外表是丑的,但我们不讨厌它,反而喜欢它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好处。以这样的形式使幼儿逐渐学会欣赏各种各样的内在美。

经验总结:

一、在教具、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好准备

为了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上网查阅资料,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了解丑角的艺术表演特点,掌握了“念白”“矮子功”等术语。还通过跟剧团丑角演员的实际接触来练动作,学念白,模仿表情,掌握丑角的化妆技巧。

在此基础上,教师挑选了适宜幼儿画脸谱的彩绘魔棒及合适的卸妆方法。

这样一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游刃有余了。

二、教学组织灵活多样

在戏曲欣赏活动――丑角中,我们重点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渲染”,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让孩子感受丑角的独特艺术魅力。

活动中,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每一个动作的模仿做起,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幼儿园戏曲欣赏活动中,要特别注重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注重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兴趣,进而体会戏曲的美。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时时关注每个幼儿,对幼儿的每一个回答、每一个表演动作都给予积极的回应,通过“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话语鼓励幼儿,还与幼儿一起化妆,使教学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

总之,在戏曲欣赏教学活动中,“活”是灵魂,“活”是过程优化的保证。这样,才能让传统戏曲走进幼儿园,走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

戏曲欣赏篇2

【关键词】传承;发扬;校园文化建设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40-01

秦腔是黄河流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出的戏曲艺术珍品,是三秦大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但随着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戏曲的发展现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观众日益老龄化、戏曲人才青黄不接,都导致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窘境。要想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护、继承、发展中国戏曲则变得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中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文化氛围的组成,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它更应具有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真正起到陶冶学子情操、展现学校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作为陕西省培养的当代大学生,则更应在欣赏秦腔之余,把它作为文化保留和传承开来。而如何在校园里有效开展戏剧欣赏课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戏曲认知,则成了戏曲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针对校园方面的秦腔戏曲文化建设

要在校园发展秦腔戏曲文化与建设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首先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由上而下,逐步进行。

如以辅助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秦腔文化教育课程,为秦腔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提供环境,为对秦腔文化有兴趣或学习意愿的学生提供条件,为秦腔文化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以秦腔戏曲文化发展史、秦腔戏曲表演艺术、秦腔戏曲评论、秦腔唱腔分析与解析等课程为例,在制度上形成教育和学习的连贯性。

学校有关部门,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如秦腔戏曲文化展和文化讲座等方式,加强秦腔戏曲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另一方面,通过联系专业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与秦腔戏曲研究者,举办文化讲座活动,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秦腔戏曲知识与当前现状,提高学生戏曲修养。

二、教师自身的硬件条件

除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外,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教师自身应提高对秦腔戏曲文化的深刻理解,及时补充有关秦腔的各类信息,同时掌握学生的审美趋向,开展幽默、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⑸畎碌那厍焕砺壑识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秦腔文化的魅力,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对学生戏曲审美的培养,落实校园秦腔文化的根本建设。

三、学生的参与

在校园中进行秦腔戏曲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学生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但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与想象力,对一些艺术样式进行自由的创新。学生在学过一些必要的秦腔戏曲表演和导演知识后,结合自己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新秦腔戏曲制作体系。学生也可在观摩专业秦腔表演后,补充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园秦腔戏曲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孝经》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间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戏曲是各个地域文化的代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的离去,而一些剧种即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部级“非遗”名录,但眼下已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秦腔艺术是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时期的社会缩影,对于研究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社会形态、道德价值系统、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民风,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参考价值。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保持秦腔等戏曲文化的***个性,就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将秦腔等优秀戏曲文化有效地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实际上就是对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高校开展秦腔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播,对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戏曲欣赏篇3

  关键词:黄梅戏 一曲多变 欣赏 发展 创新

黄梅戏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发展与风靡起来的,其音乐随着剧本而定型,形成了黄梅戏的基本风格。最初经历了乡村“地场演出”阶段,这个阶段独特的演出形式,形成了艺人们对唱腔风格的自我把握、自我调整,以及观众积极参与批评的特点,演员和观众直接交流,促进了唱腔的圆润与优美。这是一个积累、发展与创造的时期,音乐尚未“定型”,演唱形式尚未“成型”,不会受到“腔态”与风格问题的困扰。在安庆地区农村到处都可看到各种演出形式。之后,黄梅戏逐渐进入城镇,并在进城后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黄梅戏“由农村包围城市”,在城市扎根发展很不容易,面对众多艺术品种的竞争,面对城市观众欣赏趣味的多样化,唱腔风格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如1952年4月,在安庆“民众剧团”排练古典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演员们感到传统的“对板”不能表达梁祝二人相互爱慕却难以结合的悲痛之情,导演、演员与琴师就商量着“换腔”问题,将原来传统的唱腔“拉慢一点,个别音符动一下”,将过多的“甩腔”、“衬腔”进行精简(减少了多余的音符)。他们在做这些变动时有些担心:一是怕观众接受不了,二是怕破坏了传统风格。王少舫先生回忆当年的情形时说:“开始改的时候,觉得某一段唱腔不合适就动一点,不敢大动,怕改多了,人家说不像黄梅戏了。”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戏中改动最多的就是主要演员的唱腔,特别是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唱腔,尽量突出抒情和优美。在板体上保持不变,在“开腔”与“尾腔”上保持统一。

黄梅戏音乐大幅度的改革,是在“***”时期“新文艺工作者”参与之后做的事情。改动最明显的是伴奏乐队,增加了伴奏乐器,改变了乐队组合。音乐的器乐化成分加重了,专业作曲家的加盟,使伴奏写作有了重大突破。同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经验,特别是借鉴了京剧、越剧、豫剧等剧种的板腔规律。将“曲种”或“乐种”的不同曲调编织进来,在唱腔与伴奏上进行革新,使黄梅戏音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然而,黄梅戏音乐的风格成了广大观众关心的问题,唱腔的戏味是观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黄梅戏的圈外人士,围绕着“是不是”、“像不像”的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时至今日,“是不是”、“像不像”的问题似乎仍然是悬在黄梅戏音乐创编工作者头上的利剑。以至圈外人士也感到纳闷,“一出戏的情节、表演、舞蹈、服饰、伴奏,甚至语音等等都没有保持住老的风格,变来变去不知所云,在音乐上强调‘特色’的固守”,永远落后于其他剧种的发展。

在黄梅戏音乐是否需要“换形”的问题上,不少创编人员,尤其是处于创作第一线的作曲家,革新的态度是坚决的。时白林老先生就一贯倡导改革,他认为“戏曲音乐的发展是观众的需要,同时也是黄梅戏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乐队伴奏要借鉴西洋音乐的写作技巧,将部分西洋乐器引入乐队,丰富伴奏色彩,使音乐创作总谱化,并吸收北方音调融入唱腔等等,在诸多方面作出了艰巨的、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时白林先生革新观点一致的人士,在具体创作中的实际把握和作品反映的实际效果上并未取得一致意见。特别是从上世纪末到现在的黄梅戏音乐创作,由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突破了前人的创作理念和手法,使作品更多地具有时代气息,“像不像”的争论又一次次地掀起波澜。

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主张“不换形”的创编人士中,有这样一些说法,如“戏曲音乐工作者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改’才有工作做”,“不应以‘改革者’自居”。“丢了锣鼓,拿起了指挥棒,首先就使自己的音乐和传统运用锣鼓音响来表现意境失去了联系,如果再用一些西洋乐器及和声,就无怪乎说它像歌剧了。”“从《春香传》以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的节目中,曲调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现象,一些其他剧种和唱腔,被整句地搬进黄梅戏(有的唱句使用了豫剧,风格不相容),搞成‘四不像’了”,老表演艺术家们指责编曲者“粗暴地对待遗产”,“手里拿的不是笔,是砍杀黄梅戏的刀”,甚至提出呼吁——“抢救黄梅戏”。

 当然,黄梅戏音乐改革必然会引起争议。各执一端、言辞激烈的现象只是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表达形式的某些偏颇。争论的双方通过艺术观点的展示与交锋,了解了对方,了解了自己,了解了黄梅戏音乐风格问题的要害所在,也对实际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缺少较为全面、较为深入地论述黄梅戏音乐风格的理论研究成果,在黄梅戏的剧本创作、音乐创编、演出、理论研究与创新探索等方面,一旦涉及风格问题,仍然存在着概念模糊、逻辑混乱、难以交流与沟通的现象,影响和困惑着黄梅戏的持续发展。下面就此问题产生的背景与根源,进行探讨。

一、戏曲欣赏者的心理与风格把握

 戏曲欣赏是一种“综合欣赏”,既包含有音乐欣赏,又包含有舞蹈欣赏、还包含着戏剧“唱、念、做、打”、舞美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欣赏,从戏剧综合艺术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黄梅戏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黄梅戏表演艺术与音乐完美结合的欣赏。黄梅戏音乐欣赏者并不仅仅是从基本表演形式中寻求娱乐的普通观众,他们同时还是一个拥有无穷智慧和审美能量的群体。每一个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来自广大戏迷观众的信息反馈。无论是观众在剧场的现场反应,如观众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他们的掌声和倒采,或是观众观看演出之后发表的口头或书面的意见。从戏曲欣赏者的反馈中,表演者可以切实了解自己的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并且有可能根据这种反馈来调整和改造自己的艺术创造。美国音乐家科普兰说“既然听众的联合反应最能深刻地影响作曲和演绎的艺术,说音乐的未来是掌握在听众手里也许是有道理的”。①人们往往强调表演者对观众的影响,而忽略了观众的反馈作用。黄梅戏文戏较多,谈情说爱、家长里短、典故传说是它表现的主要内容。“歌调”式的唱腔很受观众喜爱。重视观众的培养是开拓演出市场的重要举措。欣赏活动对于一个时代的表演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欣赏能力的社会环境往往能造就一些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而一个欣赏水平低下的社会环境却往往会吞没艺术天才。

 从表面上看,戏曲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它同时还是一种积极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戏曲欣赏是一种意识性的心理感受,而表演实体却是以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出来。现象学美学家认为,音乐欣赏是欣赏者意向活动的产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填充和丰富了被构造的对象,更何况有语义的加盟。音乐风格印记的心理形成,是在“感知”物增多的情形下,人的心理按相邻性、类似性、简约性的原则,将“感知”物划分出若干区域,比较它们的异同,形成理性的风格把握,这是人的音乐“认知”过程。

二、戏曲欣赏者个体与群体对风格的不同反应  不同个体和不同群体对风格的反应是不同的,不同地域的人群对风格的反应也不同。如《徽州女人》中的两个角色的唱腔,安徽的观众在欣赏唱腔中认为“男人”比“女人”的黄梅戏韵味浓,而北京的观众包括某些专家在欣赏唱腔中却认为,“女人”比“男人”的黄梅戏味道要浓得多。这是语言(包括音乐语言)风格上的差异。另外,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某些剧目,在安庆当地某些人听来风格不适应,反过来,安庆的有些演出在省城的某些人听来总感到不舒服。这不能不说还是语言风格处理上的差异。而无论安庆的黄梅戏还是合肥的黄梅戏,一旦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演出,这种差异就会大幅度缩小,观众们对风格的反应不是区分产地(省内语言差异)——都是安徽戏剧黄梅戏语言,而是以他们接触过的黄梅戏经典唱腔与今天的所听所见相比较。而第一次接触欣赏黄梅戏的人,完全不会考虑风格上“像不像”的问题。其次,年龄层次的不同也影响到风格反应的不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取向”,语言在发展必然导致戏曲语言也在发展,表现出黄梅戏音乐风格的不同反应。再次,观众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影响到风格判断及情绪反应的不同,这可以从某一黄梅戏剧目在城市观众与乡村观众的不同评价中得到印证。还有,观众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个性、气质诸因素会影响到风格的反应。个体的欣赏能力是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欣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群体的欣赏能力一方面在于地域语言的约定性,另一方面也在于文化修养的整体性。

三、黄梅戏音乐风格的阶段性与层积性

 在戏种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黄梅戏在某一时期的戏剧活跃高潮形成了某一个或某几个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品广泛而深入地流传下来,在人们心理上形成某种或某些欣赏“定式”,以至将这些“定式”作为接受新的黄梅戏音乐时的审美参照。在这些环节中,理解阶段性与层积性会加深我们对黄梅戏音乐风格的认识。黄梅戏音乐第一阶段成果是以《打猎草》、《夫妻观灯》为代表的几十个小戏中“民歌体歌调”的“花腔小调”。这是黄梅戏音乐的基础,直到今天仍然是创作的素材库和演唱及欣赏审美上的参照。第二阶段成果是以《天仙配》、《女驸马》为代表的几十个大戏中“板腔体”的“主腔”和介乎“民歌体”和“板腔体”之间的“彩腔”、“仙腔”、“阴司腔”、“板调腔”等。这是黄梅戏音乐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学习和继承,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上述两个主要阶段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黄梅戏音乐创作,是在这两个“高峰”阶段之后的再创造,这是两个所谓大的“移步”,创新的意义颇为明显。而在寻求发展的总目标下,路径的选择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假如我们说,前两个阶段黄梅戏的音乐风格从子虚乌有到初见端倪再到大致形成,是一个变零散为规整的流程,那么,第三个阶段的黄梅戏音乐风格却是化规整为多样,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再发展,难以一致是第三阶段的黄梅戏音乐作品常见的现象。再来研究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层积性,不同阶段的发展影响着如何对待和利用黄梅戏音乐各阶段的成果。我们知道,戏曲音乐是需要不断丰富、不断筛选和不断完善的,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戏曲艺术高峰,会成为戏曲经典被留存,并同后来的新作品在同一时空被展现,它不会因新作品的出现而遭诋毁,也不会排斥人们对它的借鉴或模仿,更不会阻碍观众对戏曲的欣赏。

四、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外部构造与内部涵义

戏曲欣赏篇4

电视戏曲栏目的创办自上世纪90年代初露端倪,在新旧世纪之交形成热点。大有今日享誉全国的河南梨园春,小有戏曲大舞台、戏曲擂台赛、锦绣梨园、梨园集锦等风采各异、特色不同的各市、县台承办的戏曲栏目。从各地栏目的相继创办情况来看,电视戏曲不仅担负着把古老的戏曲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责任,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戏曲千百年来恒固不变的传播方式。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戏曲自诞生至电视出现之前多是借助戏台、剧院等固定演艺场所,于农之时或集庆之日传古今之事、宣忠孝之礼、达百姓消遣娱乐之目的。电视戏曲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戏曲的演出场所和观赏时段的有限性,从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戏曲爱好者的欣赏娱乐需求。换句话说,是电视真正***了戏曲,实现了戏曲欣赏地点和欣赏时段的转变,是电视使古老的戏曲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入了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炕前床头的休闲时刻,真正拉近了戏曲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电视兴起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娱乐多元化的年代。对于中国普通大众来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二十余年间所经历和享受到的娱乐形式,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是过于丰富和多彩的。高雅的与低俗的、流行的与古典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单一形式与多样综合化的消遣娱乐方式同时挤进百姓生活空间,这无形中大大冲淡了前人心中浓厚的戏曲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中青年,他们大多无法理解前人甚或自己家中的老人对戏曲的那份狂热与渴求,因而多把中国流誉千年的戏曲文化视为“老土文化”,甚至于“落后文化”。唱腔节奏缓慢、故事情节冗长简单、化装直白单一、表演虚多实少等古老戏曲文化所引以为豪的一切,皆招致他们的否定。戏曲欣赏意识的淡化,也就造成了今日电视戏曲栏目是有着极大局限性受众领域的事实。如何才能谋得发展,从何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是摆在每个电视戏曲栏目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各家电视戏曲制作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做尽梨园文章。

寻求自我、办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这一方面体现在栏目创办的形式上。名家风采、唱段集锦、戏星荟萃、戏迷争擂、送戏上门、专家点评、观众参与等多个版块类型的设置,在满足广大戏曲观众欣赏要求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期盼的种子:下期的名家会是谁呢?本期的两位争擂者下期究竟谁胜?我喜欢的名段是否有可能在下期上演?等等。靠形式的多样化来吸引受众。另一方面内容上不独局限于传统戏曲一种,古装戏、现代戏,戏曲类小品、相声、舞蹈,甚或各式曲艺等,凡与戏曲有亲脉之缘者皆可借用来调剂受众的欣赏口味,以免戏曲欣赏疲劳的产生。再者,亦可据剧种、行当的各异举办不同专场类型的演出。

戏曲欣赏篇5

一、解决好慢节奏的戏曲与快节奏的欣赏需求之间的矛盾

电视戏曲栏目是建立在戏曲文化基础之上,因此必然要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特性所制约。用时代的眼光来审视戏曲文化,程式化、慢节奏、板眼拖沓、大多题材陈旧是戏曲文化的最突出弱点。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后戏曲文化的发展走向,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戏曲文化摆脱了“四人帮”的桎梏之后,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给文化事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各种艺术形式、艺术流派纷纷争芳斗艳,但戏曲文化却复苏甚缓,甚至逐渐步入低谷,很长时期在银幕上、荧屏上几乎找不到戏曲的影子,各大剧场、剧院也几乎门可罗雀,戏曲文化的不景气长期笼罩在戏曲界。wWw.lw881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戏曲艺术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渠道越来越广泛,生活节奏、心理节奏都逐步加快。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全新理念下,人们已没有时间、没有耐心花几个小时坐在戏园子里听一个故事、看一场大戏,由此最终导致专业剧团失去了演出阵地,失去了戏园子,戏曲文化日渐步入低谷,市场步步萎缩。因此应运而生的电视戏曲栏目首要问题就是要吸取这前车之鉴,深入反思,留其精华,避其缺点,解决好慢节奏、拖沓的戏曲与快节奏生活的观众之间的矛盾。当然,电视戏曲栏目不可能改变已程式化的戏曲节奏,也不可能再创造一个快节奏的戏种,但电视戏曲栏目可以利用二次创作功能来改变戏曲节目的节奏,具体就是采用选段或选场折子戏来编创节目,不要去讲完整的故事,非要让观众弄明白这出戏的完整意思,其实现在的观众只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赏析戏曲的精粹,领略戏曲文化的艺术,满足新奇、多信息、多种演唱风格,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即可。电视戏曲栏目绝不能走专业剧团的路子。河南电视台戏曲栏目《梨园春》办得比较成功,其最根本一点就是满足了观众的欣赏节奏。《梨园春》的戏曲节目编排,一般选手参赛打擂所演唱的段子不能超过两分钟,专业欣赏节目每个节目不超过十五分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虽然仍是慢节奏的戏曲唱段,但在时间上加快了节目的节奏,适应了观众快节奏的欣赏需求。因此,作为新时期电视戏曲栏目,必须注意节目的节奏感,不要大而全。如果一晚上不加限制听任唱段有多长算多长,咿咿呀呀肯定和者盖寡。

二、解决好内容老套、形式单一与改革创新之矛盾

现今除了央视,省级以下的电视戏曲栏目大多采用选手参赛打擂,有的外加一些专业欣赏节目,有的则纯选手打擂,如此便构成了一期节目,年年如此,月月如此,久而久之,缺乏新意,内容老套、形式单一的弱点便暴露出来,再加上选手打擂多挑选一些容易学唱的旧唱段反复演唱,观众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失去欣赏情趣。河南省许昌市有个《戏迷乐园》电视戏曲栏目现已停办,河南及周边戏曲大省之间还曾有个五省二十一城市电视戏曲栏目协作体,最终也因许多栏目办不下去而解体。因此,电视戏曲栏目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改版创新势在必行。

1.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展现戏曲艺术魅力

戏曲艺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艺术,戏曲除自身唱、念、做、打的功夫和生、旦、净、末、丑等行当之外,还有不同的剧种、剧目,同剧种还有不同的唱腔、流派。

电视戏曲栏目在编创节目时,要善于利用戏曲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灵活地编创节目,例如一场节目,可以多曲种、多剧种,也可以不同唱腔、不同流派、不同地域,并鼓励选手多演唱一些新唱段,尽可能在一期节目中多角度、多种艺术手法去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让观众领略戏曲艺术的美感,情感,让观众常看常新。

2.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舞台

有许多电视戏曲栏目所编排的节目常常是一唱到底,艺术形式表现单一,往往使节目现场显得很沉闷。因此编创人员不仅要把节目编排活,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欣赏需求,编排节目要敢于打破一唱到底的老框框,比如在不影响戏曲栏目主旨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与戏曲艺术相关联的歌曲、舞蹈、相声、小品等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综艺节目,或拍摄制作一些戏曲人物、戏曲故事、民间戏曲方面的轶闻趣事、戏曲知识介绍等类的戏曲专题,穿播于节目中间,尽量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丰富舞台,活跃舞台,从而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欣赏性。

3.挖掘、汲取民间艺术营养,拓展戏曲荧屏阵地

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剧种,都有其深厚的地域基础和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它具有高雅的一面,也有民俗的一面,但最根本的是戏曲文化的根就扎在百姓之中,也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戏曲。因此在民间,戏曲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艺术营养。电视戏曲栏目的编创人员不能坐等着群众把戏曲艺术送上门,眼睛只盯着舞台,要勇于走下去,发现、挖掘、整理民间戏曲艺术,从而拓展舞台。现就河南而言,其中河南曲剧,南阳的大调曲、宛梆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还有一些如越调、二簧、罗圈戏等文化遗产亟待去拯救、保护。这些戏种和曲种,很多打擂选手就不会唱,观众也就欣赏不到,所以编创人员要深入到群众生活之中,收集整理、普及推行那些稀有和濒危的剧种、曲,创作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戏曲节目,转变服务理念,要做到观众喜欢什么,我们就编创什么,和群众心贴心。这样才能开阔我们的事业,拓展戏曲舞台。

所以,电视戏曲栏目必须要改革创新,才有发展前景,内容老套,节目形式单一,一味的唱来唱去,其结果出路会越来越窄。

三、解决好***治与艺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戏曲欣赏篇6

xx市“乡土文化进企业”——菲莉之夜专场演出串词 文章作者:九牧水莲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11月2日18:0 xx市“乡土文化进企业”——菲莉之夜专场演出串词 舞狮表演(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2005年是 “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年”,省***府把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xx,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此次布袋戏、唆啰连、笼吹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开展了以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继成功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之后,我们又组织了“乡土文化进企业”活动。今晚,我们在菲莉集团职工剧

院举办专场演出,首先,请欣赏一首来自海峡彼岸的闽南语歌曲《烧肉粽》; 第二个节目: 高甲戏,又叫戈甲戏,九角戏,擅长丑角表演,是福建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海内外闽南人聚居之地。其表演特点活泼、轻快、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下面请欣赏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华奖得主赖宗卯为我们带来的高甲小戏《骑驴探亲》; 第三个节目: 欣赏完具有浓郁闽南地方韵味的高甲小戏后,让我们来听一听由菲莉员工杨雅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昂首未来》; 第四个节目: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流行于闽南各地,别具南国情调的民间传统舞蹈在她们的表演下,益发显得优美活泼、欢快风趣,下面请欣赏民间舞蹈《彩球舞》; 第五个节目: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和南管。它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下面请欣赏有370多年历史的深沪御宾南音社为我们带来的南音表演唱《薪传不息汉古乐》; 第六个节目: 唆罗连,又称采莲。每年端午节这一天,采莲队伍扛着木刻龙王,举大旗,提花篮,敲锣鼓,奏管弦,唱采莲歌,游街串乡,挨家挨户“掸尘”,数百年来沿袭至今,是一种独具晋江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后由安海民间艺人改编成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请欣赏由安海养正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唆罗连》; 第七个节目: 掌中木偶戏,民间俗称“布袋戏”,音乐唱腔以闽南傀儡调为主,吸收梨园戏和南音部分曲调,曲音悠扬动听,广泛流传于闽南、台湾、东南亚一带。我市的掌中木偶戏剧团继承南派布袋戏传统艺术,而且不断发展、改革、创新,形成独特的南派艺术风格。下面请欣赏折子戏《大名府》片断 第八个节目: 善拼敢赢的300万海内外xx人,在这片原本贫瘠落后的土地上缔造了一个个神奇的创业神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最具代表xx人奋发向上、勇于拼搏和决不服输个性和精神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今晚的演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戏曲欣赏篇7

关键词:参与活动 音乐要素

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这几年,笔者在区级赛课中听过不少欣赏课,可是能够做到在欣赏活动中真正关注音乐要素的课不多。那些赛课的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各显神通,发挥专长,教学内容形式多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却往往给大家留下这样的疑问,这节课孩子们真正掌握的音乐知识是什么?然而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这一块也是有所忽略。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到生活体验和知识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感兴趣,喜欢的则听,不喜欢的则表现出厌烦情绪,随之而来的是课堂的纪律则很难掌控。这样一来,音乐欣赏课则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总结出一些方法,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音乐欣赏,在关注音乐要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升。

1.游戏参与法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可以把一些音乐作品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关注一些音乐要素。音乐游戏的设计是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2.打击乐参与法

节奏是重要音乐要素之一,是音乐的灵魂。在乐曲欣赏中加入打击乐器既能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节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情绪,舒缓、浪漫、沉郁、激越,在乐曲与打击乐的碰撞中被激发出来。参与的打击乐器可以是双响筒、碰铃、手串铃等现成的乐器,也可以是从生活中寻找的创作资源。比如,想用沙锤为乐曲伴奏,可是学校的沙锤有限,与乐曲音响达不到平衡,这时就可以启发学生去寻找制作可以发出像沙锤一样音响效果的东西。有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在一次性饮料瓶里面装上米粒或是其它谷物,晃动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其实课堂上还有最原始的打击乐器,就是学生自己,适时地加入拍手、跺脚、弹舌等动作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打击乐参与不是一味地按照作品节奏敲击,可以根据所关注的音乐要素,灵活运用打击乐器的音色设计不同的加入节奏方法。可以在重拍加入,也可以在弱拍加入,还可以随着音乐情绪层层加入伴奏。总之,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设计,不能破坏音乐的美感,要遵从作者的创作初衷。

3.演唱的参与

从以往的欣赏课中笔者发现不少孩子对他们喜爱的乐曲还是有很浓的学习兴趣的,利用好他们的兴趣,抓住传授音乐知识的良机,突出音乐要素,使孩子们走出教室也能记住作品的名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唱过的歌曲,往往记得比较牢。所以,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要忽视演唱的参与,这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果是歌曲的欣赏,可以选择歌曲的副歌部分,或是便于学生演唱的部分来演唱;如果是乐曲的欣赏,可以选择主题乐句,或是适合学生音域的段落演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作品的旋律,还能增强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演唱旋律的方式多种多样。

4.音乐***谱参与法

音乐***谱,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便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一种形式和方法。采用***形谱分析出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在读***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经常采用***形谱,在能够让孩子在读谱、看谱、点谱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想象音乐故事、创编肢体动作等。***谱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合理的运用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得一些较难理解的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尤其是其在小学初级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较多,由于小学生所接触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其年龄、心理以及思维发展特点,在音乐教学活动应多采用形象具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辅助学生关注音乐要素,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5.律动参与法

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音乐教育家柯达依就曾说过:“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可以看出,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能,达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学生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气氛中,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笔者认为律动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还要利用律动来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以上总结的欣赏参与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坚持“音乐本位原则”,让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新颖,而且实在,不要让学生用理论认识音乐,而是要用音乐认识理论。任何一种参与活动设计都必须从音乐欣赏本身出发,为“聆听”服务,关注音乐,关注音乐要素。一首音乐作品包含的音乐要素,音乐知识太多,节奏、音高、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结构等等,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取舍,选取音乐作品最具特色的几点进行设计,或是将作品中比较突出的基本要素划分到不同的段落里去设计活动,这样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活动中体验感悟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戏曲欣赏篇8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民族音乐教育

中***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3

1.导入方法

(1)情境导入。在欣赏民族音乐《彩云追月》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出夜晚皓月当空、星光闪烁的背景,并且通过对夜景的描述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其能进一步体会音乐云与明月,体会那种情态逼真、意趣盎然的感觉。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生动活泼而富有情趣的乐曲,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和歌词内容相符合的有趣的情节,然后将其导入课堂,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故事导入。当欣赏经典民乐《高山流水》时,教师可以先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了解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音之情以及无人可以取代的友谊,这样,幼儿在欣赏《高山流水》时才会更加投入和理解这首曲子的意义。这种方式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因此很容易将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歌词的内容比较完整,讲述了一个故事的话,那么教师可以以歌词为依据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里面包含具体的情节以及对话,来让幼儿可以更顺利、更完整地理解歌词。

(3)动作导入。在欣赏民乐《孔雀开屏》时,教师可以教幼儿相应的舞蹈动作来模拟孔雀开屏时的样子,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会使他们对音乐的印象深刻,从而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如果民族音乐的歌词不复杂并且具有一定动作性,那么动作导入的方法是比较适合的。教师将动作教给幼儿,并且引领他们一起随着音乐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乐曲。这些动作对幼儿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帮助他们发展了精细化动作能力的同时,使幼儿的感受也变得更加丰富,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4)实物导入。如果选择的乐曲中表现的实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那么就可以将那些事物呈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例如,乐曲《凤阳花鼓》,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花鼓展示给幼儿,带领大家去观察花鼓的外形、如何发声等。在这种观察之下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乐曲想要表现什么。

2.欣赏方法

(1)律动法。以音乐的旋律为基础,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律动编排,然后在律动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如果乐曲结构或者旋律比较复杂,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幼儿整体地去理解乐曲的内容,然后将音乐转化成为幼儿可以理解的一些律动动作,例如鼓掌、入场、谢幕等,通过律动来将音乐复杂的旋律简单化,让幼儿突破难点,更好地欣赏乐曲。

(2)游戏法。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设计成为一个游戏,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风格、旋律等,幼儿不仅会对音乐的节奏更加敏感,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将音乐欣赏活动变得游戏化,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更为吻合,促进幼儿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3.语言表达

(1)使用动作语言来表达。对幼儿使用动作语言的表达效果甚至比口头语言表达更好。针对小班的幼儿可以使用手指游戏来结合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手指游戏简单并且便于操作,让音乐变得更加富有趣味,还可以锻炼小班幼儿的动作协调性。

(2)使用***画语言来表达。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把对音乐的感受通过***画语言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画***。这种表达方式深得幼儿喜爱:一边欣赏乐曲,一边绘画。不管是欢快的乐曲还是忧伤的乐曲,幼儿都可以将自己脑海中想到的相应的情节画出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发散思维,在音乐声中让自己的思维自在飞翔,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画的内容来更好地了解他们。同时音乐可以让幼儿对色彩运用更加准确:暖色和亮色一般搭配欢快的乐曲,而冷色和深色则是表现忧伤的音乐。第二种是勾线,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将音乐用勾线的方式来表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音乐节奏欢快可以使用锯齿线来表现,节奏舒缓则可以使用波浪线来表现。音乐的变化通过线条的长短、形状、疏密、颜色等,都可以观察出来。

参考文献:

戏曲欣赏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2005年是“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年”,省***府把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晋江,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此次布袋戏、唆啰连、笼吹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继成功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之后,我们又组织了晋江市“乡土文化进企业”活动。

舞狮,是晋江民间传统的表演节目,集强身健体与艺术欣赏于一体,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下面请欣赏由安海水泵厂舞狮队带来的精彩表演;

市井小民的生活,最足以反映时代的变局。一首来自海峡彼岸的歌,成功地展现了“来自民间底层的声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生活如何艰难,仍要坚持做人的原则,对未来充满乐观的希望,请欣赏由陈秋迎为我们带来的闽南语歌曲《烧肉粽》;

高甲戏,又叫戈甲戏,九角戏,擅长丑角表演,是福建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海内外闽南人聚居之地。其表演特点活泼、轻快、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下面请欣赏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华奖得主赖宗卯为我们带来的高甲小戏《骑驴探亲》;

欣赏完具有浓郁闽南地方韵味的高甲小戏后,让我们来听一听由菲莉员工杨雅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昂首未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流行于闽南各地,别具南国情调的民间传统舞蹈在她们的表演下,益发显得优美活泼、欢快风趣,下面请欣赏由安海中心小学带来的民间舞蹈《彩球舞》;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和南管。它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下面请欣赏由有370多年历史的深沪御宾南音社为我们带来的南音表演唱《薪传不息汉古乐》;

唆罗连,又称采莲。每年端午节这一天,采莲队伍扛着木刻龙王,举大旗,提花篮,敲锣鼓,奏管弦,唱采莲歌,游街串乡,挨家挨户“掸尘”,数百年来沿袭至今,是一种独具晋江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后由安海民间艺人改编成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请欣赏由安海养正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唆罗连》;

掌中木偶戏,民间俗称“布袋戏”,音乐唱腔以闽南傀儡调为主,吸收梨园戏和南音部分曲调,曲音悠扬动听,广泛流传于闽南、台湾、东南亚一带。我市的掌中木偶戏剧团继承南派布袋戏传统艺术,而且不断发展、改革、创新,形成独特的南派艺术风格。下面请欣赏折子戏《大名府》片断

戏曲欣赏篇10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有效探索

注:本文曾获2009年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过分地注重专业技术教育,教学比较枯燥、单调。课堂上许多教师没有将音乐与技能结合在一起,不是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双基”的学习,而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音乐记号与音乐术语,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本应该是一节享受的审美课却演变成了痛苦的灌输课。这样的音乐欣赏课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其一,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显著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增加困难。学生因欣赏者水平差异而有层次上的差别。有的能一般地直接感知音响运动的变化,但还缺乏分辨美的能力。有的能用心灵感知作品的内涵,能初步地鉴别美。有的能从人文层次把握作品内蕴的含义,有较高的鉴别评价音乐及表演的能力。这种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二,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和能力相对缺乏。一些音乐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器乐进课堂”。教师们大都不愿在欣赏教学方面加大钻研力度,很少做以欣赏为教学内容的公开课。

音乐欣赏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一种感性认识,必须在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之后,才能逐步进入更深层面的理性认识。欣赏音乐应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在不同的年龄段紧紧抓住感知欣赏――感情欣赏――理性欣赏三个阶段展开教学。

从理论上讲,把音乐欣赏分为以上三大阶段,这既说明欣赏者的欣赏能力确实有水平的高低之分,又是为了在理论上阐述方便。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很难将这三个阶段截然分清的,实际上它们常常相互交融、彼此渗透。所以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条件下,我们将某个阶段更为突出、更加有所侧重,采用“螺旋上升式”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一)低段:以聆听为先导,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听觉能力。

学会聆听是进入音乐的唯一途径,也是低段学生进入音乐欣赏课的“敲门砖”。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是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石,也为其今后中、高年级段的欣赏埋下良好的伏笔。在低段的欣赏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听觉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的习惯,教授学生聆听的方法,发展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对于低段学生听音乐要求应以动起来听为宜,音乐音响感知内容要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低段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但音乐欣赏教学毕竟不是唱游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主。在《星光恰恰恰》的欣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乐句”的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但必须在一个乐句结束时找到一个好朋友,并站在这个好朋友面前拍规定节奏。接着在音乐开始时跟在这个好朋友后面和他一起律动,由这个好朋友再在下一乐句结束时找到另一个好朋友拍规定节奏。依次类推,直到音乐结束。这个游戏可以清楚地检验学生是否明白“乐句”的概念,第一次游戏时由教师与音乐素养较为薄弱的学生示范,先放慢速度哼唱旋律,提示学生注意聆听音乐,有效指导学生关注“乐句”,以便帮助学生能在规定乐句内找到朋友。在第二轮的游戏中,首先邀请的是能力强的孩子当“领头羊”,遵循“以强带弱”的原则,让学生在互助中体验音乐的乐句与美感。几轮游戏下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听懂了“乐句”的概念。

(二)中段:以体验为中心,在类比欣赏中重视情感能力。

中年级学生应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强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层的欣赏阶段。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倾听或唱奏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通过辨别旋律(包括节奏)的重复、变化和对比,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感情的发展;通过听辨音乐的对比和再现,判断音乐作品的段落结构。

以四年级《摇篮曲》为例,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聆听在一、二年级学唱过、欣赏过的摇篮曲,回忆是否熟悉?如果还记得住就一起来唱一唱。之后引出今天要欣赏的“摇篮曲”(勃拉姆斯),在多次不同方式聆听、体验的基础上说一说这么多首摇篮曲(还包括舒伯特、东北民歌、流行乐版本等的摇篮曲)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相同的感受?由此引发出相关音乐要素(速度、旋律、节奏等)的作用。在理解、感悟作品音乐特性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讲述作曲家的一些小故事,更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音乐意境的升华。

(三)高段:以理解为目标,在理性分析中发展欣赏能力。

小学高段欣赏教学的重点可以在静听的基础上,感受和声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效果,感受调式、调性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逐步加强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戏曲欣赏10篇

学习

债券回购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债券回购10篇,内容包括债券回购价格高低,债券回购是怎么盈利的。第四条回购成交合同是回购双方就回购交易所达成的协议。回购成交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参考文本附后),其书面形式包括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简称交易系统

学习

秦腔戏曲10篇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秦腔戏曲10篇,内容包括秦腔戏曲下载,秦腔戏曲多多。对全国各地剧种剧目了若指掌的小郭还遗憾他很喜欢的马兰鱼的《游西湖》和李瑞芳的《梁秋燕》没有拍成电影,是陕西戏曲与电影界的一大缺憾。在整个西北地区,可能每一位秦腔迷

学习

消费者心理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者心理10篇,内容包括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心得,消费者从众心理。(一)按年龄划分消费者群体按年龄可划分为网络一代、夹心层一代和夕阳一代。1、中之所以称15―29岁年轻人为网络一代,是因为他们基本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可以接触

学习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关于小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5篇,七下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二、主要任务及目标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

学习

次级债券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次级债券10篇,内容包括次级债券怎么购买,次级债券基础知识总结。次级债券是指在清偿顺序上排在存款和高级债券之后、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前的债券品种。次级债券的特点是:一方面,在银行破产清算时,其获得偿付的顺序是相当靠后的,

学习

消费维权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维权10篇,内容包括消费维权推文,消费维权总结。3、平等交易,阳光消费。4、与消费共舞,与维权同行。5、绿色消费,理性维权,健康生活。6、消费维权有你有我,和谐平阳同心同梦7、携手消费维权,共享健康和谐。8、消费维权人人出力

学习

妇幼卫生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妇幼卫生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年度妇幼工作计划合集7篇,妇幼卫生工作计划。二、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管理,规范业务(1)根据年初卫生部、省卫生厅等各级领导、项目专家对我县“降消”项目工作及妇幼卫生工作的检查督导

学习

国土上半年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土上半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国土个人工作总结精辟简短,国土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积极做好接待和土地***巡查工作。根据县局关于开展土地***巡查工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接待制度,认真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做到

学习

消费广场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广场10篇,内容包括消费广场,消费广场手机版。广州市从1993年12月28日地铁一号线破土动工以来,先后完成了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首期工程,三号线和四号线也正在积极地开展前期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覆盖旧城区、新城区和发展

学习

不动产税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不动产税10篇,内容包括不动产税费法律知识,不动产税法草案。此外,内外税制不统一的问题也很严重。比如,房产税仅针对内资企业而城市房地产税又仅针对外资企业;耕地占用税仅针对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不必交纳;内资企业交纳城镇土地使

学习

债券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债券型10篇,内容包括债券的四种类型,债券型基金爆雷。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的债权性、股权性和期权性三种特征,使得其定价一直是国内外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针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

学习

考察探究活动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考察探究活动报告,内容包括野外考察探究活动报告范文,考察探究活动研究报告怎么写。教科版四下《油菜花开了》解剖花的实验中,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剖花》实验人花的名称实验方法:用镊子把花的

学习

推荐任职报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任职报告,内容包括任职推荐报告范文,推荐任职的请示范文。一学期的期教学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紧张的中考试已经结束,回顾总结这次考试的工作得失,感受颇多。从开学到现在,我坚持抓好常规不放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勇

学习

档案小组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小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整理档案小组情况汇报,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表。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人口计生档案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表、音

学习

秦腔戏曲10篇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秦腔戏曲10篇,内容包括秦腔戏曲下载,秦腔戏曲多多。对全国各地剧种剧目了若指掌的小郭还遗憾他很喜欢的马兰鱼的《游西湖》和李瑞芳的《梁秋燕》没有拍成电影,是陕西戏曲与电影界的一大缺憾。在整个西北地区,可能每一位秦腔迷

学习

戏曲小品10篇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戏曲小品10篇,内容包括戏曲小品精选全集,戏曲小品剧本精选。1小说改编为戏曲是自古便有的传统对于小说改编为戏曲作品的现象,自古即有之。在戏曲创作繁盛的元明清三代对于唐宋传奇小说的改编可谓繁盛,尤其盛于明清两代。其中

学习

地方戏曲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地方戏曲10篇,内容包括地方戏曲欣赏,地方戏曲剧目大全。人物剪纸的面部与襄汾戏曲人物剪纸一样为侧面形象,但眉眼要比襄汾戏曲人物剪纸中的眉眼要大,特别是眼睛占据了整个面部的正中间。而襄汾戏曲人物剪纸中,人物的眉眼较

学习

现代诗欣赏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诗欣赏,内容包括现代诗欣赏与创作,现代诗作家作品欣赏。其实,现代诗也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可读性,有些甚至余味悠长,有绕梁三日不绝之味。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呢?如何让他们在欣赏现代诗歌中感受到诗中包含的深沉的情感和想

学习

伤感美文欣赏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伤感美文欣赏10篇,内容包括伤感美文,伤感美文欣赏。一、中职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心理。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以欣赏为切入点的,要理解作者所要倾诉的想法,才能跟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最终

学习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模板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艺术欣赏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建筑的艺术之美论文范文,建筑艺术鉴赏论文范文。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前,学校美术欣

学习

爱情美文欣赏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美文欣赏10篇,内容包括十大经典爱情美文,爱情文章美文精选篇。一、美术欣赏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而衡量学生

学习

欣赏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欣赏作文10篇,内容包括欣赏作文范文,欣赏话题作文集合8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狮子王的故事:小狮子辛巴的父亲是王国的统治者,因此,辛巴在鲜花和掌声中降生,在关爱和好奇中生长,在丧父的悲痛下逃亡,在思念和友情中长大,在恋人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