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篇1
《体育课》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会写:疤、洛、膝、碍、、嘘、臂、饶、憋、握。掌握词语: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握手、君临天下、旁若无人。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的,体会涅利的坚持不懈、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
4、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1、认识:膝xi “憋”的笔顺
2、体会涅利自信、坚持的精神品质。
3、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感受人物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手段方法:朗读感悟、讲授法、角色体验
第一课时
一、文本导入
《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们并不陌生,说说你的了解。今天我们从书中选取一个小故事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认读 纠正字音“膝XI” 纠正“憋”的笔顺
2、听写词语 伤疤 膝盖 碍手碍脚 小菜一碟 双臂 饶恕
三、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自由读课文,看清楚,读准音,把课文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涅利?
2、学生汇报(涅利坚持到底、自信、不怕危险……)
四、在读课文,读中悟情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与其说是看到的,不如说是感受到的,读文不能光有感受,还要把感受读出来。在读课文,想想怎样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1、学生带着感受再读课文。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有一种感动。我知道这些同学对涅利有一种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就该有这种感受。谁愿意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碍手碍脚 君临天下
五、奠定情感,体会母亲的担心
1、要上体育课了,涅利母亲在想些什么?
<一> 出示母亲的话:涅利太瘦弱了,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
练习:涅利太瘦弱了,他做不了那样 的活动。
母亲指的是什么样的活动?板书:危险、费力、
从哪看出来?
将这些词放进句子里读。
<二> 除了这些,母亲还想了什么?补充涅利驼背的信息 板书:嘲笑
2、从母亲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担心
3、除了母亲的话语,你还能从别的地方看出她的担心吗?
抓住“费了很大的劲、犹犹豫豫,满是爱怜,不敢看、焦急”词体会
4、小结: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在语言和神情动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涅利会表现如何,下次课让涅利给我们答案。
第二课时
一、回忆引入前文
1、还记得体育课上别的同学是怎样爬横木的吗?
2、看来体质不同爬横木的效果也不同。身体强壮的爬得轻松,瘦弱的爬得很费劲。涅利的身体呢?(瘦弱、还有点驼背)
二、再读课文,品味人物精神品质
《一》质疑
1、涅利在体育课上做得怎样,请你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找找答案。板书:涅利。出示课件指导读赞扬的语言
2、听了他们的话,母亲怎样?
3、质疑: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他怎么爬的?)
《二》帮助
1、涅利是怎么爬上去的呢?板书:?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8—13自然段。思考:这么多困难的时候,谁帮助了他?
2、四人小组探讨学习:读要求
⑴默读8-13自然段
⑵圈出帮助涅利的人物
⑶画出他们帮助涅利的语句。
⑷你怎么感受到的?
⑸想想:怎样读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汇报
《三》努力
1、在大家的关心、鼓励下,涅利上去了吗?
2、出示句子。指导品句:费力吗?怎么看出来。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3、小结:作者细腻的动作刻画,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涅利的努力。
4、除了这里,书上还有哪里写出了涅利的努力?
5、每次涅利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哪个词最能体现他强烈的愿望?(也能)读句子。他不但这样想他也是这么说的。找到涅利说的这句话。
6、引读三次动作描写的句子。
他对自己说……他暗暗给自己鼓劲……他分明在告诉大家……
《四》感受成功
1、出示“他在笑呢!”读。
2、想:站到平台上了,涅利心情如何?万般感受全集于一“笑”之中。读
3、你想用什么词语说说涅利(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自强自立、永不放弃、充满信心)板书:坚持、自信
三、情感升华
1、老师同学的关心鼓励,母亲的担心,铸成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那就是——爱。有了爱,嘲笑消失、危险吓不倒、费力也不放弃,爱让涅利成功了。
2、体会“似乎不再是从前的涅利了。”作者知道了什么呢?
3、请你从涅利、老师、同学们、母亲中选一位,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教学课件篇2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凭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感悟文中重点语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的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解阅读中加深对大自然和谐社会的向往,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加深感悟文中重点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课题问: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师:“我”和雪儿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自学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以解决;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初步懂得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分组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指导掌握文中生字
重点指导写好:剩鸽捡线哀?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说说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分组自学讨论
3、指名汇报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2、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五、再读课文
1、分组练读评价
2、指名汇报读,师生评价。
3、生分组有感情读文,师生评价。
六、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生字。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课题
1、师:“雪儿”是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当你听到这个名字会怎么想?
2、师小结:“雪儿”是“我”细心抚养的一只白鸽,它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到底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总体感知
1、师出示课件,生欣赏。
2、师: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3、指名说
4、分组练习讲述故事情节。
5、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评价。
6、师: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当“雪儿“的伤好后,“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7、师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8、指名读文中重点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9、师小结:看到“雪儿”在“我”的精心喂养下伤终于好了,心里一非常高兴,看着“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了,“我”是多么惊喜。谁能想象此刻“我”惊喜的会怎样做?
四、讨论探究
1、师:“我”这样喜欢“雪儿”,“雪儿”也与“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课“我”为什么却要放掉它?
2、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指名汇报。
4、师:“雪儿”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的心情怎样?失去了什么但得到了什么?
五、角色表演
1、师: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有这只可爱的“雪儿”并和你发生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看着“雪儿”要离开你,你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2、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师巡视。
3、指名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六、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谈收获并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七、作业设计
教学课件篇3
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孙悟空有一件神奇的宝贝,金箍棒,能神能缩,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看,孙悟空是怎样用他的金箍棒降妖除魔的。(多媒体)
妖:猴头,交出唐僧!
孙:休想,看我金箍棒!(0.009米)
妖:什么金箍棒,还不如一根绣花针呢!
孙:变! (0.09米)
妖:小样儿,这点儿金箍还想与我交战,哈哈哈!
孙:金箍棒,再变(0. 9米)
妖:哈哈,这么点长也只够给我捞痒痒
孙:变(9米)
妖:啊。…
教学时将主题***采用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对内容、情节的认知,最大限度唤起和运用它们的已有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孙悟空和妖怪的精彩对话以及金箍棒在孙悟空的命令下下逐渐变大,从而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0.009、0.09、0. 9、9这些数字变化过程深深刻在学生头脑中。这种以动促思,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探究实践活动。然后提问:你们对0.009米、0.09米、0. 9米、9米这些数量有什么感知?这样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接触到数学知识和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形成和谐,学生自然自然引起注意,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中。学生在情景中就能很好的进行信息筛选,寻求信息之间的联系,使他们能够有理有序的思考,真正的理解数学问题。
在学生感到好奇,情绪高涨时,于是便问:从上往下观察,②,③,④式与①式比较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从下往上③,②,①式与④式比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规律。这种直截了当提出问题,迫使学生注意力和思维全部集中在观察①,②,③,④式,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问在此而意在此”尽可能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0.09与0.009相比有什么不同?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再交流)
a:三位小数变成两位小数
b: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板书)
c:0.09比0.009变长了。
师:金箍棒变长了,0.09一定比0.009大,大多少呢?(扩大到原数的10倍)(板书)
师: 你怎么知道扩大到原数的10倍,是怎么想到的?(小组讨论后回答)
孙悟空第二次喊“变”,金箍棒这回变多长?(0.9米) 0.9米又有多长呢?请用手势比划。
0.9米与刚从耳朵里取出的0.009比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交流后板书: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看样子0.9米的金箍棒打妖怪还是不够,于是孙悟空又喊了第三次“变”,这下把妖怪打倒了,这回金箍棒有多长呢?(板书:9米)
9米有多长?请形容一下。
9米与0.009米比,小数点怎么移?是原数的多少倍呢?
从上往下观察,把你发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完整地说一遍?
师:下往上观察,小数点如何移动?与小数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在教学中借助教具直观演示,让小数点“动”了起来,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明白小数点怎样移动,也会根据要求把小数点往任意方向移动几格。既方便又直观形象,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个小问题,能引申出学生的积极思考,一句句追问,能释出学生心中的疑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究金箍棒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体验新知生成的过程,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生们在富于节奏的激情演绎中韵味学习……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常常显得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恰当的追问帮助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开拓思路,活跃思维。
师: 0.009怎么变成0.09?
生:00.09
于是引导学生理解整数部分如果一个也没有没有,只能用一个“0”占位。
生: 9连小数点都没有,你怎么知道向右移了三位呢?
师: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呢?五位呢?…请在草稿纸上移一移0.009的小数点向右移四位是几?
追问: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呢?请在草稿纸上移一移9的小数点向左移四位是几?(解决“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这个问题。)
教学课件篇4
杠杆教学课件:
《杠杆》教学思路:
我在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体验游戏的方法:
方案:一、跷跷板游戏。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砖块上,作成简易的跷跷板,请一位同学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分别让体重差别很大的两位同学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较实验结果。
设计意***: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同时让学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之一
2、让体重大的同学站在跷跷板一侧靠近支点的中间位置,让体重很小的同学站在跷跷板的另一侧最远端。发现体重大的同学被翘起来了。
设计意***:进一步认识杠杆,意识到杠杆的平衡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时为后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好铺垫。
在实验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好本课的动力。
实验探究二: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反思:
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教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过程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统治者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意***:
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起个题目。
③看***,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④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设计意***: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的交融,激发共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教学课件篇6
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在自己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体现语文课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方法习惯之中,体现文道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准备
教师:1制作生字卡片、准备教学挂***(简单课件)。
2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学生: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自由、轻声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常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读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兴”字集体书空笔顺;“唱”、“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书写。
2交流展示、展评,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写写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句子。
七、拓展:
1说说你准备为小树做点什么。
教学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古筝,知道它的历史,了解古筝各部分名称
2、认识民族乐器的基本音阶,能初步会唱五声音阶
3、了解古筝的音域、定弦
4、古筝的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
教学重点:古筝的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
教学难点:古筝的音域和定弦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教师弹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把学生带入古筝课堂
向学生提问:听了《渔舟唱晚》,觉得古筝的音色和别的乐器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古筝吧!)
(二)认识古筝
1、讲古筝的历史,为什么叫古筝
2、介绍古筝的各个部分
(三)音乐的音高
1、在黑板上写出音乐的七个基本音级1234567,分别唱什么呀?do re mi fa sol la si
2、让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这七个基本音级 ,然后告知古筝是五声音阶,在现有古筝定弦上是没有4、7两个音的。
3、 学唱,认识五声音阶
(四)了解古筝的音域、定弦
1、首先让小朋友自己数一数古筝一共有多少根弦(数出来以后对小朋友进行表扬和肯定)
2、讲解古筝的定弦
弦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音高 D3 B2 A2 #f2 E2 D2 b1 a1 #f1 e1 d1 b a #f e d B A #F E D
简谱 1 6 5 3 2 1 6 5 3 2 1 6 5 3 2 1 6 5 3 2 1
分组倍高音区 高音区 中音区低音区倍低音区
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可以让学生来考老师,然后比一比,看谁音听得准,看谁弦找得快
(五)古筝的弹奏姿势和手型
1、讲解正确的姿势和手型,举例说明容易出现的错误姿势
2、学生模仿练习
因古筝的弹奏姿势和手型是学习古筝的基础,如果开始不注意养成错误的习惯,将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把这一学习点作为本节课甚至以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教学课件篇8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课件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70-01
进入了21世纪,我们就进入了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时代,在教学领域也是这样,我们也在不断向信息化、现代化迈步。计算机已经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有关于教学的一系列专业类软件,如PPT、Flash、Ahthorware等。教学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那种教师教学生听的学习模式,还有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呈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改革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变得更为多元化、丰富化。
1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合理安排,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我们要制作不同难易程度的课件和教学安排,而学生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学习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安排,对难易不同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来,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各有所学,各有所得,最终都能够掌握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强化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呢,我们在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了。
1.1 我们要谨记最初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我们用的课本本身就是为我们进行教学服务的,它的作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水准,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本领。所以,我们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脱离了这个大的目标。我们要看制作的一个多媒体课件是否具有可看性,是否质量过关,要注意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课件中的教授的知识、技能、专业术语是否符合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是否能够讲通,所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合适,是否符合我们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难度是否适中,还有是否真正达到了我们最初的教学目标等等。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要重点考虑教学内容,依据这个目标,对众多的教学教材进行详细的筛选,并把它们一一的组合起来,最终通过一个整体的课件形式展现给了学生。
1.2 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写课件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不单单是简单地依靠多媒体,还要依靠人的感官,以模式多样化为手段来进行现代化的教学。在心理学上,我们知道人在认知的时候都是整体的掌握情况多于对部分之和的涉猎情况,整体也就决定了其部分的知觉。在制作每章每节课内容的时候,应该对整体内容作出一个大概宏观的描述,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做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在一开始就做出一个大体的方向,让学生都根据这个主方向的引导,自觉认识到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重点。如何能够将这些多元化、多种类的表现手法恰当运用好,利用学生的视听通道强化、有效突出学习重点,处理好遇到的难点重点,是我们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应考虑的实际问题。
1.3 内容的呈现要有层次性,着重讲重点难点内容
多媒体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学大纲,以大纲为根本和依据,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此根本上,应用课件进行教学更能高效有用,比教材讲起来更为精炼,讲的层次也分得清楚,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相应的勾画和提示,尤其是我们所讲知识中的重点,要选择用一些特殊的效果或者搭配特别的背景进行突出,以达到醒目的目的,配合声音和视频等相关介质,让学生对此重点内容能够印象深刻,记得牢,达到一个强化记忆的效果。因此,我们设计教学课件时,要注意陈述尽量简洁、内容尽量详细、描述尽量生动等。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相关功能编制多媒体课件的,也具有多媒体大众化的特点,如可以用来综合处理***文、声像的功能,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仅仅是依靠视觉和听觉进行表现的方式,使学生最终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知识的获取。
2.1 多媒体课件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产生效果
多媒体课件实际上只是一种辅助我们进行教学的工具,是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不可能完完全全地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引导的作用。课件有时候只是单单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它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是为了让教学内容简单化生动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教学课件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也要认清一个形势,不能太过片面地夸大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2.2 多媒体课件中信息的呈现要保持与学生的接受水平一致
在课堂上使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都是直观地呈现在课件中。教师不需板书,只需对屏幕进行切换。因此,有的教师就会把课本内容完全搬到课件中来,有的甚至把课本上好几节的内容完全融入到一节课上来讲,信息量过于庞大,学生很难消化,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真正发挥出课件的辅助作用。
3 结语
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地结合***文声像等表现方式把抽象的讲授内容生动表现出来,解决了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主观上自己接受和理解。
(甘肃省岷县岷州中学,甘肃 岷县 748400)
参考文献:
教学课件篇9
中小学美术教学课件一
《处处有鲜花》
一、教学目标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2.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泽,收集自己喜爱的花的***片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花的***片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塑料花、绢花、纸花或盆花,准备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3)“有鲜花的装扮,春天多美呀!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鲜花不仅春天有,其他季节照样有。不仅花圃里有,公园里有,大自然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揭题:《处处有鲜花》。
2.欣赏与感悟。
(1)播放课件,显示画面——优雅的客厅,窗明几净。
继续播放课件,显示画面——在前一画面的基础上,在茶几上多了一盆花。
提问:看懂了吗?哪一个画面更温馨?为什么?
小结: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2)提问:你见到过鲜花吗?在哪儿见到的?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探讨、思考。播放课件,展示各个时节、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鲜花***片。
小结:鲜花给大自然带来了神奇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鲜花给大地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
3.思考与表现。
(1)观察鲜花。
教师把一朵花慢慢地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自由翻动,使它“活”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正、侧、背面的花。
提问:与你记忆中的花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
(2)尝试表现。
依据自己的观察画出鲜花。
(3)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有中心依托,就容易把花形画得准确,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4)课件播放。
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分析其工具、材料与表现方法的不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如水彩表现的花淋漓、透明、艳丽;摄影***片中的花真实、鲜艳;彩笔线描的花优雅;“没骨”法表现的花雍容华美等等。
4.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2)教师提示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要抓住花的特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花卉的外形、色泽和叶子的不同形态。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老师给入选作品的作者颁奖——每人一朵鲜花。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栽种一盆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
中小学美术教学课件二
美术《春天来啦》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2.重点、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中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
(教师)课件、各种春天的***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感受与想象。
(1)听:乐曲《春天在哪里》。提问: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2)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如: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3)看:MTV《春天在哪里》。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4)想: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5)看: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思考与表现。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看书上的色彩组合,或以课件展示色彩,让学生自由选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小组进行分析讨论。
(2)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尝试表现: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
(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如:用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6.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7.课后延伸。
教学课件篇10
【设计意***】
为了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熟悉大运河上航行的船的发展史以及了解了船在人们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了美术活动,来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并在绘画过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其他简单制作材料,启发幼儿在画好一艘轮船,再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制作船帆,这一做法可以扩大部分能力较强幼儿的创作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了解船的起源、外形、种类。
2、操作目标:利用绘画的手法,表现自己喜爱的船。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船的伟大成就,了解船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船的结构、外形、功能,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爱的船。
教学难点:画出船的结构,突出它的美丽线条和优雅造型。
【教学准备】
师:船的模型、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纸、笔、颜料等)
生:收集船的***片和资料,绘画用具(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猜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船的模型”)
——船(出示板书:船)
二、了解船
1、了解船的种类:
师:认识这些船吗?
师:你们还见到过哪些船?(指名说:货船、渔船……)
师:这是什么船?(师分别出示***片,学生辨别)
2、认识船的形状、结构:
(1)师:不愧是生活在江中小岛上的孩子,对船还真有些了解,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抢答!看谁能快速正确地说出船各部分的名称
师取模型,分别指各部分让学生辨别:船体、甲板、船仓、船帆、桅杆、船锚、……
(2)出示两组分开的船的各部分:你能在一分钟内拼成一条完整的船吗?分别请男女同学各一名进行拼贴比赛(师倒计时)
(点评)拼得是什么船?拼得好不好?(师适当纠正)
3、感受船的悠久文化:
(1)师:知道这是什么船吗?(出示***片)
师: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
师:谁能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给黑板上的这些船排排队?
(2)指名排序
(3)师:排得对吗?别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船的发展历程:
(课件简介船的发展史: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受自然现象各种有益的启发,把一根圆木掏空创造了最早的船──独木舟。
以后人们又逐步学会了就地取材,制造了简单、平稳、装载面积较大的筏。筏的种类较多,有木筏、竹筏、皮筏等。
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木板船。
随后人们又在长期航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先是依靠一根桅杆一张帆,后又出现了多帆船。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帆终于被机械所取代,随后出现了更多更大更多功能的船。)
(师边看边纠正排序)
师:看了这么多的船有没有你最喜欢的?(指名说一说)
师:猜猜老师最喜欢的是哪艘船?(师点击放大***例或出示***片)
我想把它画下来
三、了解船在人们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发散思维——请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船的名称作用。
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船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①***舰——保卫祖国的;②货船——运送物资的;③游船——观光旅游的;④油轮——开采及运输石油;⑤渔船——渔民捕鱼的;⑥连船——这是拖船,是许多船头尾相连在一起,象一列长长的火车;⑦乌篷船——这是在江浙一带常见的生活用船。
2. 游戏“猜一猜”,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各种船的了解。
3. 观看被污染的运河的***片,激发幼儿对运河的环保意识。
师:船离不开什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运河水。干净吗?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脏?
小结:船上一些废油废渣排放到河里;船上的人和在岸边生活的人也经常把垃圾扔到河里,这样慢慢的河水就越来越脏。
四、表现船
1、师示范演示:
(1) 整体轮廓: 确定船身的形状和大小,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表现出大概轮廓;(表现船身:拥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
(2)局部结构:画出局部结构,如:划桨、桅杆、船帆等部分。(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3) 装饰船:用线和色增添细节
师用刀沿外轮廓刻下:让它驶入广阔的大海怎么样?(师将船贴到画有大海的背景***中)
2、学生创作: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每人画一艘自己喜欢的船,组建一支航海船队怎么样?不过一定要达到三个要求!
出示作业要求:1、造型优雅独特;2、线条肯定流畅;3、色彩美观协调。
学生创作练习,师个别辅导
五、作业展评
师:我们船队的规模还真够大的,谁愿意来做一做五(3)船队的队长,可以挑选你最喜欢的船给它插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生自评或互评)
老师也来做一回船队队长过把隐。(师点评)
师:祝贺同学们用多彩的画笔建成了一支航海船队,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实现航海梦想!(鸣笛)起航!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