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1
小数的意义教学课件
【教学构想】: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小数意义的探究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本节课开始便指导学生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然后利用正方形、数轴、米尺、钱币等环节设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再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小数概念的体验过程,逐步对知识进行了自我构建。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认识我吗?(课件出示我的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
姓名
xxx
性别
女
工作单位
杨汛桥镇中心小学紫薇校区
身高
1.6米
体重
49.5千克
兴趣爱好
每天用1.5小时看书,用0.5小时运动。
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师。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大家认识我了吗?大家可以叫我什么?刚才朱老师的个人资料中出现好些数字,大家认识吗?都是什么数?(小数)
【设计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老师的资料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的信息,介绍时顺便复习了旧知,了解了学生的起点。
师:我知道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对不对?观察我的个人资料中的四个小数,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个数字)在数学上我们把小数点后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师:谁能报一个和这些特别不一样的小数呢?(引导学生报出两位小数)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三位小数),当然还有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举例,我们已经把小数按数位分了类,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
【设计意***】:开始便将小数按小数位数分类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学习各类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新授
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1)正方形中
师:今天我们从研究最小的一位小数0.1开始。(板书:0.1)看到0.1你想到什么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呢?(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师:很好,我们学小数初步认识的时候知道(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他们的大小相等,那他们的意义相同吗?(?)
接下来动手画一画,假设练习纸上正方形的大小用“1”来表示,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画,用阴影表示出0.1。(生***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分别分析)
师:为什么这几个同学画的阴影部分都可以来表示0.1呢?
师:太棒了!还有谁也能像她一样表达?
生:因为他们都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画阴影,就是原创:《小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0.1表示十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0.1就表示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就是0.1,他们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师:那空白部分表示是多少——(0.9)
师:为什么能用0.9来表示空白部分。(0.9表示十分之九。)
师:谁还想说——(0.9表示十分之九。)
【设计意***】:通过借助正方形分割为条这样的直观形式,数形结合,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0.1就是十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2)数轴中
师:老师这里有个***,谁上来指一下0.1在哪。(屏幕:一个有十个单位的数轴)
师: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是这里?
师:谁告诉我0.9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0.9的?0.9里面有几个0.1?
师:1里面有几个0.1。
师:数轴上还有其它的小数吗?(0.2、0.3、0.7、1.1、1.3 等等)
【设计意***】:利用数学中重要的数轴,再深层次体会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3) 生活中
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那0.1加一个单位名称米,0.1米表示多少?(老师拿出了一米的米尺)(就是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0.1米也就是1分米。)指一指
师:所以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板书: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
师:现在我把0.9也加一个单位名称元,0.9元的意思是?9角
师:对,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九。现在再给你们出一道题,1.3元,你们会拿1.3元吗?(先拿一元,再拿三角。)
课件出示三幅***,找一找与1.3元相对应的***。(1,3两幅)
师:这个1元相当于第一幅***中的什么?3角相当于什么?
那第三幅***呢?
师:你们真厉害,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来研究一位小数,谁能告诉我一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在一位小数后加上单位,将抽象的数学又添上生活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再次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一位小数学完了,接下来我们学习两位小数。学两位小数以前送给你们一句话。(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爱因斯坦)大家读一遍这句话。
师:看到了小数了吗?(看到了)看到的数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
你们看到的是分数,看到小数了吗?(百分之一就是0.01,百分之九十九就是0.99)
师:对,我们可以看到的分数可以表示为。(屏幕:0.01 0.99)请你在这两张正方形里画0.01你会选择哪一张?(屏幕一个画了竖线的正方形,一个是画满格子的正方形)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张有一百个格子,就是说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一百份。表示起来方便,简单。
师:为什么不选第一幅呢?(它的格子没有一百,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师:好,我现在用红色的表示0.01,其它的用空白表示0.99。(屏幕:大正方形里一个红色的格子,九十九个空白的格子)这样表示你们同意吗?
师:现在请你们告诉灵感在哪一部分,努力又在哪一个部分。灵感是哪种颜色?努力又是哪种颜色?
师:从这里说明了努力很重要,那我们现在来努力一下。请你准备好课堂纸,快速准确地完成它。(1、先在()里任意写一个零点几几的两位小数,
(1)()米=()米 (2)选一张***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这个小数。
师:请你们自己给自己打分。我们刚才说一位数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屏幕:一数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数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板书: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师:那你们知道最小的两位小数是什么吗?(0.01)
【设计意***】:学习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后,明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利用方法类推,学生探究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会相对容易。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依此类推,你们知道三位小数表示什么吗?(板书: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几分就是千分之几。那么0.001就是——,说说刚才举例中的三位小数的意义。
小练习,口答。
【设计意***】:通过直观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了迁移。
4,学习小数计数单位的进率
师: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两位小数是0.01,三位小数是0.001,四位小数是.....我们把0.1,0.01,0.001……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你能说清楚0.1,0.01,0.001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演示观察0.1,0.01,0.001之间的变化过程,沟通三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支持,计算机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而且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对信息的存储。关于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到4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可见,让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事物发展和数量间的逻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结合我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勾画出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是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一个现象”。我简单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以下信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一下子就被画面所吸引,这时我再轻轻触摸屏幕中间的画面,季节随着音乐声音而不断的变化,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断出现交替的现象,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体验着循环的含义。此时我启发学生:
老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有规律吗?”
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说:“有,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重复出现”。
老师:“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见了呢?”
学生:“不会。”
老师:“那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
学生:“不断地。”
老师:“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学生:“无限的。”
在学生们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已经把循环小数概念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都板书出来了,这时学生们对于循环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出示
1.找规律填空:……,
2.观察数字0.8383……,1.341515……
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等特征,说到最后两个数字“0.8383……”和“1.341515……”时,我加以概括: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学生们在季节的变化、按规律填空、观察数字中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理解记忆。
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这天,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好客的村民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抢过西瓜馋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我长得胖,肚皮最大,我要吃它的六分之一,至少也要吃五分之一。”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猪八戒为什么直拍脑袋吗?这样的课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伏新知识,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清算理
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理,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比较困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圆柱被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在课件演示的同时出示思考讨论题:
1.圆柱体的底面积和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个***形的底面积随着闪烁)
2.圆柱体的高和拼成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两个***形的高随着闪烁)
3.圆柱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5.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整堂课的教学,我把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圆柱的体积通过课件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直观演示中逐步渗透知识的转化,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最后在巩固练习时,我又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技术,随机给出圆柱的半径来让学生练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将原本难以用板书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轻轻松松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们真正做到了用心去感受知识、获得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收集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探究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就恰好可以储存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枫叶、蜻蜓和天平。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形”的片面理解。我在互联网上***了近百张***片,***片范围有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我把***片按范围制成若干幻灯片,供学生们欣赏,启发他们认识***形的特点。学生们集中对大量轴对称***形的观察和分析,深刻地认识到“轴对称***形”的特征。
如今,多媒体课件已经广泛深入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恰当地、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确实能够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3
关键字:PPT课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49-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普及。自从新课改的开始,开始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被众多的教师所接受,成为一种补充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具有***形、***像、文本、声音、动画融为一体的主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
笔者自从新课改倡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始,就将PPT课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没有特殊情况下,每节课都坚持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在笔者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PPT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小黑板和一根粉笔、一本书所不能达到的,借助课件的教学,课堂是活跃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一、利用PPT课件来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PPT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一课时,在讲授如何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内容时。这一数学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笔者首先将内容做了一个形象的故事情节――播放《猫和老鼠》,学生一看放他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高兴得很,第一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实现了。
然后,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去看,看一看影片中的小猫是如何抓住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学生认真观看一段动画片内容:小猫追老鼠,老鼠转身就钻到小洞里,小猫停下来了,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我将课件暂停,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猫咪是怎么样做的。然后回放。为什么小猫要这样做呢?开始设疑。答案是:猫的胡子的宽度等于洞口宽度时小猫的身子才能进入洞口,有可能抓住小老鼠。
很显然,猫是靠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来确定能否进洞抓老鼠的。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在学生饶有兴趣的时刻开始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猫咪的胡子就是它能否捉到小老鼠的尺子,我们人类生活中,也隐含着尺子呢,让我们共同来寻找吧!这一导入内容,更是激起了学生向深层次进行探究的求知欲。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学生纷纷列举:①食指宽=1厘米;②课桌面的长度=80厘米等等。将被测量物与生活中的尺子比量,就能估测长短。和猫咪的胡子的道理是一样的:用“尺子”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正确地演示课件,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并使学生懂得数学来自生活。
二、通过PPT课件来突破知识点中的重、难点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注意在制作中多采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数学探究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PPT课件来突破知识点中的重、难点。
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用到最多的是PowerPoint课件,形象、逼真、声形结合,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教学基础,需要制作一些本课所需的课件。如,数学混合运算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难点。一般的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就是运算顺序这一环节掌握不好。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上PowerPoint课件来突破这一重点。笔者的做法是:①出示混合运算试题,判断每道题的计算顺序;②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③再现课本的章节知识点。通过这三步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一知识点,学生怎么也转不过弯来,题目是这样的:许多正方体有序地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光靠老师的嘴说,是不能明白的,因为这是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笔者当时就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通过课件的幻灯演示,来揭示出一层正方体上面是如何一层层地重叠的。通过这种幻灯的演示,学生很轻松地就可以数出每一层的正方体的个数,然后将每层的个数相加,得数就是总的个数。重难点就这样被轻松突破,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PPT课件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数学教学从枯燥无味走向生动活泼,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尤其是在几何***形课、应用题中,PPT课件的重要作用就更加明显。小学教学插***是教材的一部分,但静态插***借助多媒体动起来,就会创设出一种新的教学情境,对于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便于学生掌握和较好的理解。
三、运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系统性较强,要求学生思维空间不能狭隘,PPT课件的利用就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笔者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分数的意义的理解需要思维课件拓展,笔者设计课件:①一颗苹果树上结了10个大红苹果;②6只小蜜蜂正采蜜,一共采了18桶蜜……赋予生动的画面,明快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讨论:①***中的那些事物可以看作是单位“1”?②可将事物均分为多少份?这样的分法有几种?③如何用分数表示?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助教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因此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开发利用多媒体助教课件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好课件呢?本文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淡谈如何构思设计数学课件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课件设计的核心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学生中心论,顾名思义,学生中心论要求课件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因此课件的展示应有意识地介入学生的身心情感,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媒体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优势。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未来的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是非曲直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操纵课件展开学习或通过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课件设计时就更应注重在学生思维情境的创设上下功夫,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提供挖掘和发挥潜能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诱发思维是课件设计的主线
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完成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调动以眼睛和耳朵为主的各种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帮助的。在数学教学中遇到大量的问题是与运动和变换有关,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一支粉笔、一张嘴,以静态的描述加以想象来处理这些知识,很难对某些结论的形成和解题的结果进行形象直观的验证,知识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缺乏生动的诱发探索过程。如“圆面积计算”的教学,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已学平面***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新知的联结点,而公式的推导方法则是促成由旧知向新知迁移的联结纽带。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声、文并茂的优势,构建一个跃动的“思维场”,帮助学生重温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按照教材将圆分成32等份,剪拼成长方形,以此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既然圆能转化成长方形,是否也能转化成别的平面***形来推导其面积公式呢?”学生的思维定势随即被打破,立刻产生探究的兴趣,老师把学生的推导方法用电脑一一展现出来,大家都体验到一种创新的成功感。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真正达到了“以旧引路,迁移创新”之目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个圆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空间拓宽了,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培养了其思维的独创性。
三、创意是提高课件助教效果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5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习其它学科的文化知识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数学呼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会与数字或多或少的接触,这就使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而小学生本身自制能力有限,思维跳跃性大,注意力集中性差,所以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会觉得数学枯燥,概念的无趣,公式的单调,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学习质量无法保证.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数学公式以文字,***片,影像的方式进行转化,使其生动起来,把学生拉进一个丰富的虚拟世界,引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把数学学习当成数字娱乐,并在娱乐过程完成知识的吸收,提升学习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选择也应符合学生的审美和要求.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传统的板书教学会造成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而充分结合了表格数据、动漫、声音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则吸引学生课堂听讲的注意力,普遍提高课堂效率.小学生不同与其它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自制力并不高,只会关注一些能吸引他们眼球的东西,不能分辨主次,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要根据自己教授的学生自身的性质来对观赏性所吸引,而忽视被教育的内容.课件的制作要以教授内容为重点,增加教授内容的表现力,在学生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时,能清楚的知道今天教授的内容是什么,完成知识的吸收.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教授能力和课件的制作能力,以及准确的把握小学生的心状态.
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能够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和探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改变学习在被动学习中的消极状态,避免学生从属于教师的学习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创新多媒体课件有效性教学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性教学课堂的核心.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潜质,制定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通过开展情景教学、知识竞赛抢答、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学生当老师模拟试讲等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营造热闹的课堂教学氛围,但课堂氛围的活跃并不是有效性教学的目的,而是有效性教学方法实现的一个方式,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案实现师生课堂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扩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优化有效性的教学方案.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兴奋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授课形式,激发和开启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的主要方式.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是多媒体教学,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小学生又正处于比较活泼的年龄段,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学掌握丰富的教学语言,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能够让自身与多媒体进行完美融合,对***片,影像,文字的讲解时的语言要丰富,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多问,多答,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完成本堂的学习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6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或黑板作***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一、应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阶段的儿童是想象力最丰富、最活泼时期,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所以,一堂课中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学习知识。
如学习人教版第五册“除数整十数的除法”时,用flash制作一个故事短片,狐狸在卖苹果。狐狸说:“我的苹果又甜又大又便宜呢!2个苹果只要12元哟!”小熊看见了想买,又觉得苹果价钱太贵了,狐狸就说:“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个苹果只要120元钱。”小熊高兴地说很便宜了,小猴听见了却说小熊上当受骗了。最后提出问题:“小猴为什么说小熊受骗了呢?”生动的故事情节,配上动画、声音,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然后再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数量关系,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再引出新授内容。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探求新知的渴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学习起来也就觉得轻松了。正所谓“课伊始,趣亦生”。
二、利用多媒体使抽象数学变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有时候是很抽象的,光用语言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而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低年级数学课“时分秒的认识”时,如果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1分=60秒,1时=60分,学生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进率是60而不是10或者100。学生可能要疑问,而且对于这个进率也只能去死记硬背,这样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让学生亲眼去观察,亲身去感受,那么所有的知识难点也会迎刃而解的。教学时,教师播放钟表课件,学生会看到一个生动形象的大钟表摆在面前,而且还滴答滴答地响着,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找准一个时间段,引导学生附和着滴答声开始数数,最后不难得出结论“1分=60秒,1时=60分。”同时,孩子们也真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到底有多长,真正做到了用心去感受知识。“让学生去感知、经历学习的过程”正如《新课标》所要求,如此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闪烁剥离,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在这种愉快的情绪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逐层剥离,学生突破掌握。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形——线段***,并创设了按题配置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四、应用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
《中小学教学软件审查标准》中规定,对于课件要从教学性要求、技术性要求和文档三个方面进行审查,其中教学性要求占据主要地位,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课件的使用、选择、运作要适时、符合教学的需要。
例如,我在“圆的面积”这节公开课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模拟了圆被切割分成8等分、16等分、32等分,直至无数等分,变成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间接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老师将圆的面积这个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概念,通过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而得出,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知识。最后在巩固练习时,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技术,随机给出圆的半径来让学生练习,直到掌握为止,将原本难以用板书、板画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轻轻松松地讲透彻,使学生易于掌握。所以我们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对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胡虚怀 等 著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课件 创新能力 创造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将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或黑板作***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对声、文、***、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教于乐。那如何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剪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互相讨论。就这样,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掌握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如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让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教学“填未知加数”一课时,先用电脑出示一段小动画,配乐播放:卡通的数字7和3在一起玩,组成了算式“7+3=10”,3有事情跑掉了,出现了算式“7+( )=10”、“7+(?)=10”,学生的创新潜意识被一下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6面小旗,后面划一横线,问题:再画几面就是7面了?算式“6+( )=7”,学生一下就领会了:再画上1面就可以了。电脑出示第7面小旗,学生自然地在括号里填上了1。 学生掌握得轻松自然,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接下来解决新课开始时的问题,学生的求知劲头更足了。电脑出示“木板上挂水壶***”,已经挂上了7个,其他都空着,让学生自己来列式,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7+(1)+(1)+(1)=10,7+(1)+(2)=10,7+(3)=10。当问学生认为那种对时,却各有拥护者。我没有对这些做法作出反应,而是又出示了一道题:盒子里放小球,要放9个,已经放了2个,2+( )=9。学生自然地把没有放进去的全数了数是7个填在了括号里。这时我趁学生思考时对***进行了修改,在空位置下面划一个大括号,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要将所有的空都数一数填上一个总数,之后学生又讨论了刚开始那样填的弊端。学生求知的整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发展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制造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知识不知不觉也被掌握了,创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培养。
四、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形、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充分展示,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形成一种形象的教学模式、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氛围。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把课堂上说不清的问题,只靠黑板作***或教学挂***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声像同步的情景、简单的解说、学生及时的反馈,将知识形象地 呈现在学生眼前。那么,如何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谈几点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粗浅的做法。
一、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重难点
算理一直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能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如,在教学“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凑十法”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播放了一段儿歌,让同学们知道哪两个数加起来是10。“1和9手拉手,2和8是一家,3和7不分离,4和6好朋友,5和5凑成10”。如计算8+9时,我先用课件出示8根加9根小棒,然后找8或9的好朋友2或1凑成10根,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还剩下7根单根的,因为10个1是1个10,10根一捆的放在十位上最终得到17。用课件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满十进一的道理,通过演示把计算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更好地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事物有了兴趣才有求知的欲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比大小”一课时,我用电脑播放课本主题***《动物乐园》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从中找到了数学信息,有4只小兔子、3只小猴子、5根胡萝卜、4个篮子、2个秋千等等。我接着说:“4只小兔,每只小兔提1个篮子,篮子够吗?”我用课件演示4只小兔,一只小兔对应一个篮子,也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很快学生们看出了“够”。我说:“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试试看1只猴子荡1个秋千,1只兔子分1个胡萝卜够吗?”学生的创新潜意识一下被调动起来了,兔子少1只,胡萝卜多1根,猴子比秋千多1只。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说出5大于4;2小于3,从而引出了“>”“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难为易,揭示本质规律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规律,揭示问题的本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触动学生的灵感。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问题理解得透彻,学得也很轻松,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活跃课堂。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学生学得愉快,而且教师教得也很轻松,课堂效果更显著。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大容量练习,巩固新知识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题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编写具有针对性的练习,练习题量大、巩固及时,练习效果才会好。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逐层剥离,学生突破掌握。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了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边的两边张口有关系,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多媒体是学生启发创新思维、走向知识的窗口。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虽然显得很麻烦,但优秀的教学成绩是我工作的动力,我感觉和学生们在一起成长很开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将继续努力把教学搞得更好,让学生在我们的培养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9
1 课件设计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往往会忽略结合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导致学生难以维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课件中的一些动态***片或动画视频当中而非教学内容本身,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思维、心理特征,通过适当的视觉、音响效果来组织课堂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低年级学生(1~3年级)年龄较小,思维理解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持续,在课件设计时,可以在各个活动环节中,添加一些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使这些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灵活、直观地贯穿在课堂活动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的热情。然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设计课件时,应该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一些逼真的动态特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
2 课件设计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素材主要源自生活,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教会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处理生活实际中面临的一些事情。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强化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大家想不想看呢?”此时,课件中播放配乐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教师提问:“有没有人可以告诉老师,在这集动画片里面一共有几只羊?几只狼?”学生数出来的答案不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看来只靠数是不行的,大家数的都不一样呀。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放一遍动画,大家动手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记完后,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比比看哪个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又好用又准确。”
通过动画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并且,在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画背景中,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参与理会统计的数学意义,学习统计的方法。
3 课件设计应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基础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媒介的选用,如音频、视频、动态***片等,要根据教学教材和内容的需要而定。
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求,正确判断哪一个教学环节需要使用到多媒体课件,怎么样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不应该盲目地整节课都大量使用多媒体,导致累赘。例如,笔者曾观摩过一堂一年级“7减去几=?”的数学课,教师首先在课件中呈现风吹枝叶拂动的树林,里面有各种各样动态的花草、飞来飞去的小鸟。在欢快的音乐下,一只戴着“数学天才”帽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小花猫跳了出来,这时画面定格在草地上的蘑菇,地面上有7个红色的蘑菇,小花猫藏了2个,问小兔子还剩下几个,小兔子很快就回答出来了。教师在课件设计时,原本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聪明的小兔子的解答过程,但是由于课件中附上过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不相关的音效和背景,导致学生注意转移,无法突出教学重点。可见,不以教学需要为依据的课件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是失败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牢牢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的价值取向,基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得小学多媒体数学辅助教学能够达到其最优化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畅享学习数学之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篇10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优势。可是,目前农村小学“课改口号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农村小学虽然已经有了网络教室,但还没有达到经常使用并进行学科整合的程度,师资力量也比较有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农村小学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农村小学软硬件条件和学生家庭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硬件设备和技术力量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村小学大多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计算机教室,有些学校因为教室紧张,还没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保存在仓库里。另外,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紧,学校无法配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学人员。这些状况严重地制约着信息技术在农村数学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同时也无法保证硬件的维修与管理。
2.教师的能力和意识制约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学科的整合
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能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自己没有能力制作课件,又找不到相应的教学课件,因此,很多教师认为用多媒体上数学课既费时又费力,这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大障碍。
3.学生操作的基础很差,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农村小学,大多没有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而农村家庭几乎都没有计算机设备,有很多学生是在数学公开课中第一次看到多媒体设备,大部分学生甚至一直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限制了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思考与对策
1.注重课堂实际,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更有效
近几年来,各级***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硬件投入,教育科研部门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同步进行了改革,教学由传统手段逐步向现代化演变,多媒体走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做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但有很大一部分课,只是在手段上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整合。其实,在农村小学,设备资源不能满足多个班级同时使用,数学教师要根据情况灵活安排。有的知识传授,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解决,那就不用信息化媒体;有些知识的传授,必须借助多媒体演示才能解决问题,则必须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
2.转变教学观念,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更深入
农村小学教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者。如果教师总是以“我没用过信息技术上课,我怕上不好”、“我不会制作课件”等为借口排斥信息技术,那么农村小学教师将永远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旁观者,他们也将被其他同行远远地抛在后面。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丢弃“怕”的包袱,更新观念,自觉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从而,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3.加强师资培训,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保障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农村教师运用多媒体的熟练与否,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能否有效整合的关键。农村小学的领导要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从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学起,学习一些日常备课所用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农村数学教师要主动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只有解决了数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难题,农村小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才不会成为空谈。
4.利用网络平台,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数学教学课件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