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课件10篇

慈母情深课件篇1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严格————待人: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和善、忍让————对人格: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八、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会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严厉刚强宽容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明确: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

《我的母亲》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严格————待人: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和善、忍让————对人格: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八、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会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严厉刚强宽容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慈母情深课件篇2

我读了《慈母情深》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更加感受到了这位母亲的伟大,为了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她不管多辛苦都无怨无悔,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想想其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自己的孩子,都望子成龙。

《慈母情深》真篇文章讲了一位母亲在困难的生活之下,一天赚27元,又要共两个孩子吃饭,读书,吃饱穿暖都有问题但是这位母亲还是毫不犹豫的掏出钱给我买书,当我用这些钱给妈妈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但是还给作者凑足了买书在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了这么一对母子。虽然说不上有课文中的母子穷,但是在我们那他也算是最穷的了,但是哪位母亲在这么困难的生活下还是想尽办法给儿子读上小学,给儿子一个读书的好环境

这些母亲不仅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要供他们看书。这一次,我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这又让我想起了陈子昂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慈母情深课件篇3

邢台经济开发区河会小学李卫红

一、说教材

《母鸡》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在语言表达方面,老舍先生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小事,对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使母鸡的形象跃然纸上。其次,全文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语言自然流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其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体会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的能力,本文内容浅显,但在体会作者情感变化和写作方法的时候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对学情的分析和认识,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2、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3、通过比较,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难点: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开展多种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感受作者语言特色,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情感。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圈画批注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六、教法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动物视频,感受母爱。

师: 同学们,您们是不是被震撼了?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动物朋友----母鸡。老舍先生这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又会怎样来写母鸡呢?让我们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设计意***:我出示了动物界母爱的***片创设情境,学生首先被爱感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张***片与《母鸡》的主题相吻合,为本课的学习铺垫了情感的基调,使学生迅速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初读课文 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是什么打动了作者的心?让作者对这只原本讨厌的母鸡,到最后不敢再讨厌,甚至还产生了敬佩之情?找到文中交代原因的段落读一读。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课文一到三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4到10写了作者态度变化的原因,并细致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设计意***:结合课后的第一题,完成目标1。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两个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出细腻的情感变化。)

三、深入学习、品味语言

一、讨厌母鸡的原因

1、读1--3 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讨厌母鸡?画出有关的词语、句子,说说理解。

2、体会着读一读,读出讨厌之情。

3、总结讨厌母鸡的三个原因: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炫耀

(设计意***:抓住“嘎嘎”、“没完没了”、“如怨如诉”、“狠狠”等体会母鸡的叫声令人讨厌。重点指导读句子,感受作者是如何表达讨厌母鸡的感觉的。)

三、感受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1、默读4--10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在书上圈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词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批注。

交流:

第五自然段,抓住“挺着脖儿、“挺着身儿”,感受母鸡的勇敢无畏。带着体会读一读。

第六自然段小鸡雏的样子和母鸡的样子两个对比,感受到母鸡慈爱、辛苦。指导读出情感的变化。

第七自然段关注一系列的动词,体会母鸡的辛苦。

第八自然段两个“顶”,体会母鸡十分负责、辛苦。

2、看板书说一说为什么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设计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入情入境,想象说话,体会朗读等相结合的方法,紧扣主问题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2 )

3、读第九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四、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结构方面:相同点: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不同点:《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前面部分笔墨较多。《母鸡》分为母鸡孵鸡雏前和孵出鸡雏后,着重写后面的部分。

语言表达方面:相同点: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勾勒了最常见的画面。

不同点:《猫》明贬实褒地写出对猫的喜爱。

《母鸡》通过态度的变化表现了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情感表达方面:都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

《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表达由衷的喜爱,《母鸡》写了情感变化,通过对比,加深了母爱的赞美。

( 设计意***:从两篇课文的结构、语言、情感方面加以比较,进而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情感。)

四、总结升华:

1、老舍先生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在《我的母亲》这篇散文中这样写道: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

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

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2、你有一位怎样的母亲?能把自己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母爱说给大家听吗?

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母亲恨不得来代替我们;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地方,妈妈会一直陪着我们慢慢长大,一生为我们遮风挡雨。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少一点劳累和牵挂,多一份幸福和平安。

(设计意***:语文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让学生深刻的感悟母爱、回报母爱,学会做人。)

七、说板书:

14  母鸡

讨厌                     不敢再讨厌

叫声难听                        负责

欺软怕硬                        慈爱

拼命炫耀                         勇敢

辛苦

慈母情深课件篇4

慈善,顾名思义,是慈心善举的知行合一。慈善文化不仅包括慈善的精神,还涵盖着慈善的生活方式、慈善的价值体系,以及慈善的传统和信仰。慈善文化有一种追求美和光明的激情,它通过艺术和教育的途径,以臻人格的完美。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发起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向中小学校免费赠阅《慈善读本》等方式,让这美与光明洒遍了大江南北。借此契机,《慈善》杂志社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反馈“慈善文化进校园”社会反响,跟踪记录慈善文化的校园传播动态。

作为《慈善读本》首批免费发放的试点学校,安徽省马鞍山市部分中小学校、福建省罗源县第三中学最先沐浴到了慈善文化的春风。两地校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征文活动,并在全国各地的来稿中脱颖而出。通过这些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的征文稿件,可以从侧面看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真实成效。通过阅读《慈善读本》,启迪了学生的心智,无论是一句话、一幅***,抑或是一个故事,无不激发着学生们向善的热情。当然,这也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的引导配合,和言传身教的影响。引言中提到,慈善文化对校园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从知、境、行三个维度上起作用的。具体来说,“知”是认知、感知,“境”是塑造慈善文化环境,“行”则是在慈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把“知”付诸于实践。

慈善文化体验贵在感知

以《慈善读本》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首先从认知层面上带动了师生、家长的精神需求,也引发了他们对慈善事业更加深刻的思考。许多作者在文章中对什么是“慈善”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阐释。

夏珊珊(马鞍山市金玉兰小学)《我在慈善文化的影响下健康成长》一文中写道“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而当你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也有人来关爱你,帮助你,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感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关爱别人。没有爱心,没有慈善。就不会有今天这美好的世界。”

魏祖健(马鞍山市和县城南初中)在《爱汇成慈善》则认为,“小小的爱汇集在一起,便成了慈善这个大的字眼。每个人都可以奉献自己的爱心,将每个人的小爱聚在一起,便是无疆的大爱,这便是慈善。”

相对前两位小作者而言,周冲(马鞍山市历阳镇中心小学)对慈善的理解更加感性,他在《爱动我心》中说,“慈善是阳光,她能照耀大地,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慈善是春风,她能唤醒万物,抚平难以抹去的累累伤痕;慈善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到的爱,她能够充实心灵,让人生变得有意义。”

……

在征文来稿中诸如此类对慈善内涵的思考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每位作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阐释慈善的意义,虽然不尽相同,但都道出了慈善的真谛――爱与光明。

小作者们不但从理论认知上了解了慈善文化,还把这种感知与体验深入到了身边的实际生活中。他们童真的明眸善于发现真、善、美,发现慈善。在《慈善读本》的启迪下,小作者们感知到了家长、老师、朋友、陌生人的爱与奉献,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像甘露同学的《穷人日记》、孔维***的《慈善,让爱永驻心间》、黄子尧的《爱心》等征文记录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社会生活中的互帮互助,以及感恩之情。

《慈善读本》把慈善文化作为一种知识纳入系统的教育范畴,增益了思想道德教化和感知,是对德育的大胆尝试,是对现代社会民意诉求的体现。

慈善文化氛围重在塑造

相对于社会外部环境,校园是片更加纯净、温润的土壤,有利于推动慈善文化的培育。推动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是促进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增长的一把钥匙、一扇窗。

教师、家长在塑造校园慈善文化氛围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次征文来稿中,几位教师、家长就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做了生动地介绍:

罗源三中教师尹海影在《慈善有感》记叙了开展“慈善读本进校园”主题班会的亲身经验和体会,总结出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验慈善文化的德育经验。他这样写道:“如果班会课上,照本宣科地把《慈善读本》的教材内容传输给学生,形式上比较枯燥,教育效果也不好。把慈善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慈善和培养慈善意识,教育效果会更佳。”

罗源三中学生家长潘建华以《感恩教育――幸福的源泉》为题,详述了家庭教育对慈善文化氛围塑造的重要性、持久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着教育作用。父母关心他人、尊敬老人,孩子也会发现,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回馈社会。知恩***报的种子会在孩子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去,并且会开花结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对慈善文化氛围的塑造方式,是寓理于情、寓教于乐的。慈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包容而平等的文化体验。在校园推广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更不能搞应试教育。而只有情理的感化,道德的教化,才能使慈善文化深入人心,像常青藤般长久地扎根于校园。从这些教师、家长的文章中可以欣喜地看到,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没有流于形式主义。在学校,老师们组织学生学习了《慈善读本》,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于慈善和感恩的课内外活动;在家庭,家长们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循循善诱、以言传身教感染着下一代的成长。

校园的慈善文化氛围塑造起来了,又能对社会慈善文化环境进行反哺。《慈善读本》增加了慈善文化的亲子教育机会,调动起学生家长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把这种文化氛围扩散到校园外部社会中。全民参与慈善事业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无疑为以后的校园慈善文化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相得益彰的事情。

慈善文化发展旨在践行

在慈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把对慈善文化的感知付诸于行动,显得尤为重要。“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慈善读本》作为先期的间接经验、知识,起到先期的引导作用。要真正地发展、完善校园慈善文化,落脚点在于学以致用。在慈善实践过程中,青少年儿童“手脑并用”的优秀特质可以得到发挥,反之还能加深他们对慈善文化的感悟和体验。这是一个对慈善文化发展颇有助益的循环过程。

詹昊(马鞍山市九村小学)在《感动唤起行动》一文中,发起了这样的行动倡议:“作为一名小学生,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行善的心,一颗互助友爱的心:把自己看过的旧书捐给贫困山区缺少课外读本的学校,把自己穿不下的衣服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李文心(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初中)的《慈善需要关爱与尊重》这样写道,“行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当你遇见乞丐时,弯下腰,轻轻放下一枚硬币,当你坐公交车时,看见不便的老人,让人位子,当你……行善,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给予他人帮助。不要把他们当作接受馈赠与帮助的对象,而是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和姊妹。”

这些文字片断,折射出了中小学生们善良而细腻的人性光辉。他们懂得关爱他人,懂得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行善。最难能可贵的是,像李文心同学一样,许多小作者们注意到爱己及人的同时,要有平和、平等的心态,以免对受助者形成心灵上的伤害。他们的慈善行动细致入微,饱含暖意。

慈母情深课件篇5

一、备课:大量阅读,学生定位

备课前的大量阅读与对学生的定位思考是笔者大目标确定的来源。大目标来源之一,备课时阅读大量本文作者梁晓声的作品。大目标来源之二,读到梁晓声《关于》中一句话:“我想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可见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也是在于塑造一代母亲的形象。由此,笔者确立了这节课的大目标:由人及文,在品词赏句过程中不断建构“母亲”这一形象;由文及己,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的成长转化成学生的成长,学会“长大”。简而言之是两个词:学文、长大!

二、课堂生成:让学生学习、长大

在语文课堂上,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是课堂形式,“学会长大”是终极目的。

(一)由人及文,建构形象

师:课件出示:“我想用文字,为自己也为我这一代多数的母亲画一幅画――梁晓声”。在老师看来,与其说这是文字描绘的话,不如说是用文字拍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慈母情深》,你还想欣赏吗?欣赏文字的电影你一定有别样的收获。想着你的妈妈,读课题。……

由看电影这一话题入手就是关照到“人”的品性,这时的“人”是本真的“我”,还没有入文。而梁晓声小说语言特点恰恰是画面感强,一如文字电影,由此找到了“人”与“文”的切合点,整个课堂都以欣赏电影片断的形式行进,由人及文就显得顺畅而轻松。

(二)文中沉浸,角色体验

师:这是一组慢镜头,为的是让我们看清楚人的脸,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心看这一组慢镜头,真真切切地看:(师配乐范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闭眼听范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沉浸在文本建构的想象的母亲工作的形象,自然地扮演“儿子”的角色与教师交流母亲“瘦弱疲惫”的形象,而更能体会母亲的艰辛。这种形象体验不是老师说教的,而是自我建构的。可能这个环节过程中,有些学生也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的艰辛,也是为后面意识觉醒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由文及己,意识觉醒

品读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这组快镜头,我们看到了为了儿女生活读书,拼了老命工作的母亲。当我手心攥着带着母亲体温的钱的时候,我读懂了母亲,这哪里是钱,这分明是――

生:母亲的心血。

生:是爱子之心。

师:这一刻我瞬间觉得自己长大了。作家梁晓声说:一个孩子开始体恤父母了,那就意思味着他开始长大。(齐读)因此他用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让我们把这一个个境头连接起来,共同演绎这动人的电影,让我们跟作者一起长大。

……

师:相信你们多多少少懂了一点。闭上你的眼睛,搜寻你生活的电影,看到了你的母亲了吗?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你的妈妈可能辛劳、忙碌、慈爱,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用上“我爱你”三个字。课后写在爱心卡片上,回家送给母亲。

慈母情深课件篇6

[关键词]感恩;德育;特色;实践探索

[中***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30-03[ZW(N]

[作者简介]梁伟雄(1977―),男,广东高要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劬劳小学教师,中级教师。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在《诗经》中,“劬劳”一词蕴藉千古孝思,特指父母养育儿女的劳累,诗歌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孝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而这种美德,正是广州市石溪劬劳小学的文化之根。在过去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里,劬劳小学默默传承着感恩的传统精神,并将感恩作为德育主线。

立足于当下学校特色发展的大环境,劬劳小学在实践探索中构建了“3+1”感恩德育理论体系,即以“环境熏陶”“课程渗透”“体验认知”为德育途径,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我们让学生在“知恩、报恩、施恩”的感悟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此,本文结合劬劳小学“感恩德育”的研究和实践,浅谈学校德育的特色发展。

一、感恩德育的内涵解读[HTSS]

石溪劬劳小学是香港恒生银行永久名誉董事长何善衡先生,为纪念慈母刘太夫人养育之恩,于1937年捐资10万两白银创立的学校。据记载,何善衡先生因在外创业事业有成,万分感念慈母的养育之恩,但却深恩未报而慈母见背,遂捐建劬劳小学,以此回馈家乡父老,缅怀母亲。

石溪劬劳小学因慈孝而得名,亦因感恩而立校。感恩之于我校师生,是创办者的拳拳孝心,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德育之魂。纵观当今社会,人们感恩意识普遍较为薄弱,部分人或享受大自然馈赠之余肆意破坏环境,或面对父母之恩却冷漠回应,或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基于此,我们立足小学教育的本质,以德育为重,让“感恩”从小学生开始,并由校园向外扩散。

然而,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感恩精神?我们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上溯古代儒家文化,劝人感恩的经典著作比比皆是,如《朱子治家格言》深刻诠释了对“恩”的认同和崇尚,当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淳朴的民风。延至当下,我校认为,“感恩德育”应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延续何善衡先生的精神,并赋予更深层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先人、家人、朋友、大自然之“恩”,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感恩善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感恩润泽师生心灵,“知恩、施恩、报恩”之情将在劬劳小学里蔚然成风。

二、感恩德育的特色实践[HTSS]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感恩和懂得为善是做人之根本,亦是品行端正的重要体现。何善衡先生的慈孝精神在石溪劬劳小学里代代相传,成为历届师生秉承的优良品德。为了让感恩之情义永续不朽,我校在现代德育工作中继续渗透感恩精神,我们抱以教育者的赤诚之心,涵养学生以最质朴的情感立身处世,使学生的个人品格素养得到提升,行为习惯得到美化,学会“知恩、报恩、施恩”。

如今,在石溪劬劳小学里,学生爱惜公物、爱老师、爱父母,毕业之后,他们为老师送上感谢信。感恩已成为我校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正茁壮成长。

我校学生的真情流露,正是源于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摒弃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模式化德育活动,让“感恩”见于校园各处、见于课程实施、见于丰富多彩的家庭互动中,从而形成以环境熏陶、课程渗透、体验认知为手段,以“习惯养成”为成果的“3+1”德育模式。于是,我校将“感恩德育”外化为一种学校精神,并逐步推进特色实践探索:

环境熏陶:围绕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德育因子,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何善衡先生的慈孝品德。

课程渗透:围绕“课堂为德育主阵地”的理念,将学生置身于校本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感恩的理解。

体验认知:围绕“德育生活化”的核心主题,使学生在活动体验、语言交流、思想意识交流的过程中认知“知恩、报恩、施恩”的道理。

我校认为,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赢得竞争,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而这种能力取决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通过系列感恩举措,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习惯养成”中快乐地享受学习、体验生活,感受父母的亲情、老师的恩情、同学的友情,对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当感恩从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行动转化为习惯,从习惯转化为品质,即为一种境界。

(一)营造感恩环境氛围,熏陶师生心灵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育人的隐性载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寓环境熏陶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石溪劬劳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校内文化景观丰富,是学校感恩精神的具体呈现。

走进学校,但见南边是修德楼,北边为明德楼,南北楼与校园中轴线上的慈孝牌坊、纪念亭、慈惠堂等文物建筑相映成趣。那带有岁月印记的慈孝牌坊,红墙绿瓦,古香古色;慈惠楼自办学之初便已存在,几经重建修缮后现已变成学校的***书馆。这一景一物,仿若一部书,师生每天与“书”对话,感恩生活的美好。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在劬劳小学的校园里,有师生共同创造的感恩主题黑板报,有学生贴在宣传栏上的谢师卡,有展示栏上学生创作的感恩手抄报作品……处处渗透着以感恩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凝聚了师生的智慧,激发了每颗心灵对学校的感恩之情。

(二)深化校本课程开发,渗透感恩主题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并应用于教学计划中,有助于学校开创德育教育新局面。我校德育课程以感恩为主题,把关心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和帮助他人作为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并由此开展了广东省级课题“构建‘感恩德育’模式,培育‘新三好’学生校本德育研究”,以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现德育课程的“两个转变”。

1.从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转变

以往我校的德育课程各部分或各年级渗透的感恩元素都呈静态,彼此间缺乏内在联系,使得“感恩德育”缺乏活力,为此,我校创造性地开发了校本课程,使课程内容呈现动态综合性和递进性,实现向动态结构的转变:其一,动态综合性体现在结合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范围,有序融入感恩内容;其二,递进性体现在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逻辑和品德发展规律去综合设计课程。

在具体实践中,我校以“感恩德育”为契机,把何善衡先生一生艰苦创业、乐善好施、造福乡梓等事迹,编成《感恩教育》读本。该读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特点,课程设计由浅入深,读本分上、中、下篇内容,上篇以了解校史、创办人,感恩学校、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校工为主;中篇以何善衡先生的故事引入感恩父母的内容;下篇以感恩社会为主。此套教材***文并茂,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感恩认知,拥有善良、宽容、担当之心,懂得“知恩”“报恩”与“施恩”。

2.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打破“重理轻情”思想的禁锢,这是我校师生的统一认识。我们在各学科校本课程教学中渗透感恩元素,通过对学科内容进行引申,使课程内容紧扣学生现实生活,让“感恩德育”上升到“知情交融”的层面。

对此,我校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和拓展感恩元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于数学课,我们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知道每天吃的大米需要多少人力、工作量,体会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对于音乐课,我们对课本里有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大自然的歌曲进行分类,并组成蓝本,分年级长期使用;对于语文课,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好文章,朗诵感恩诗词,背诵名言警句;对于心理健康课,我们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后该如何进行调解,让学生以感恩之心豁达应对困难。

(三)开展多元体验活动,提升感恩认知

依托感恩体验活动,能使学校德育质量得到升华。当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自然之时,便是实践体验的价值所在。我校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从单纯的校园、家庭步入广阔的社会,这些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活动主题,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情怀。

1.以生活为基础,用爱感化学生。我校梳理思品教材发现,感恩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品德教学中,沿着一条纵向的线轴,即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不断加深。对此,我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时,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主题内容,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如学校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三项感恩作业: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用一天时间为父母分担家务。学校还以“爱己、善行、立志”为主题,以“感受爱(感知,道德认知),感激爱(感动,改变的力量),回报爱(感恩,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教育模式,开展系列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融乐趣入活动,多元渗透感恩。“感恩德育”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礼知情,从中感悟与学会“恩”与“爱”。我校安排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将乐趣蕴含于其中,如倡议全校学生回家收集温馨照片、讲述一件与亲人之间的关爱故事、写感恩信等。这些“寻找身边的爱”系列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体验过程。为了不断创新“感恩德育”的活动载体,我校还结合德育和诗歌教育,开展收集感恩诗词、吟诵感恩诗词、绘制感恩***画、撰写感恩诗歌等活动,定期在学校感恩展板展示;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意义深刻的入队仪式,学校邀请一年级的家长参与入队仪式,让家长亲手为自己的孩子系上红领巾并为他们送上入队礼,与此同时,学生献给父母一份感谢礼和一句感谢的话。

3.借家校搭平台,升华感恩之情。德育工作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相互配合。我校在“感恩德育”活动启动阶段,向家长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与家庭和社区联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如开展“我为学校做点事”“我为班级做点事”“我为他人做点事”等主题教育活动,召开“家校共话感恩”座谈会,举行“感恩自然,认养小树苗”行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知行。如此,我们把校内的德育向家庭、社会辐射,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从“报恩”到“施恩”,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环境熏陶、课程渗透、体验认知三种方式的作用下,我校“感恩德育”自成一体,最终使得学生“习惯养成”,彰显德育成效。“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一书中如是描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我校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养成感恩之心,他们用一句句感恩的话、一颗颗爱心汇聚成学校的独有风景。

游走于校园内,即可发现感恩已内化成一种精神和信念,渗透在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举止上,如学生每天自觉打扫校园落叶,有的还拿工具到苗圃除草,从未叫苦叫累,他们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的关心,正是感恩的最好体现。

此外,为总结学生的习惯养成成效,我校还不断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制定了《石溪劬劳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建立“三好生”“文明生”评比制度,并在少先队特色争章活动中设置校本“感恩章”,从学生的“形态”和“行为”出发关注德育成果。

综上所述,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石溪劬劳小学传承先人精神,以感恩作为德育的主线,多元开拓德育模式,使感恩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人格资本,长此以往,学校德育将焕发主动性和特色发展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慈母情深课件篇7

一、组织学生阅读与文本对话

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须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认真的潜心阅读,通过搜集、处理、加工信息,获得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与文本的作者进行思想上的对话交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理解不透、感知不到的地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初步理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年级上册的《背影》一课时,对于这篇描写父爱真情的经典作品,老师在简单介绍了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阅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背影”是谁的?课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背影”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背影”所揭示的主题、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迅速地开始阅读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感受,寻找问题的答案,顺利地完成了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背影”是父亲的背景,课文共4次写到了“背影”,在父子分别时看到了父亲的背景,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抒发了父亲关心儿子的真挚情感,很好地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有利地推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由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须要加强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理解文本的内容,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念。

二、学生结合文本与老师对话

通过各种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对话,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智慧,促进课堂生成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年级上册的这篇著名的描写至爱亲情的《我的母亲》一课时,老师改变了自己唱独角戏的方式,采取与学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听众”转变为“参与者”、“交流者”。老师首先设计了问题: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理解“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说“母亲”又是“严父”呢?课文主要围绕着“母亲”写了哪些事情?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答案,“说明作者的母亲平常对于他的管教非常严格”。“母亲主要的品格体现在: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老师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答案的要点,再进行强调。接下来,老师又让学生默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学生们在默读完成后,又进行了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讨论总结写作特点。老师问:“是怎样来刻画母亲形象的呢?”学生结合讨论的结果,有的说:“课文写了很多典型的事件,通过母亲处理这些事情的态度来体现母亲的性格特点。”老师又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学生通过阅读理清了课文的顺序。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生成。

三、激发实感与自我展开对话

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色。”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领悟文本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情况下,学生也自然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老师须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释放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展示自己,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

慈母情深课件篇8

“Andragogy”中文释义:成人教育学,是成人学习理论领域公认的创始人马尔科姆·洛维勒斯创造的一个词汇,用来区别于面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学“Pedagogy”。教师作为成年人中的一个群体,其学习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概括而言,即“强烈的自我意识”。首先,教师学习目的明确且实际,为的就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因此学习必须有现实价值,否则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教师的思维成熟度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其他类别“学生”无法比拟的攻坚能力;第三,教师必然担当着其他的社会角色,责任繁杂,时间、精力有限,都希望按自己需要的速度和方式开展学习;第四,教师群体渴望交流、合作,工作经验使他们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沟通可以使个体迅速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在情感上形成有效的激励。

二、教师学习必须使用合适的方法

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原先采取集中面授为主的方法,轻松有余但实用不足。为此,市教育局进行了改革,专门开辟了教师培训网,变集中面授为***培训。新方式有突出的优势:提供菜单式培训,可以根据需要集中精力学习某一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并多次重复浏览教学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学习媒体丰富,可以通过文本、***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呈现,边看、边学、边做,而不再是单纯听讲座、听报告;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很方便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又不必担心颜面有损。

笔者作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领域的新手,在众多科目中首先选择了相对易学的“PowerPoint 2003制作技巧”。该课程从最基础的新建一张幻灯片开始,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PPT的艺术与技巧、怎样制订制作计划等,更主要是包括实际操作层面的文本及文本框设置、***片声音视频插入、动画控制、交互式习题设计等。在学习过程中,笔者首先认真阅读教学文本,观看教学视频,***自学课程内容;然后,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熟悉、掌握各种功能的应用;期间,不定期参与网上讨论与答疑,互帮互助;最后,完成网上练习与测试,取得考核成绩。

三、从一堂整合课谈新学习创造的新课堂

学习结束,恰逢苏州市英语课改核心组要求开设公开课,于是笔者精心设计了一堂整合课,使用的武器就是“PPT”。本节课教材内容为“A charity show”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掌握一些慈善机构的名称及职能、了解慈善演出的相关词汇,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慈善活动、参与慈善活动的兴趣。基于学生现状及教学需求,笔者重点设计了如下环节:

1.“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一则“希望工程”的宣传片,首先出现的是非黑即白:褴褛的衣衫、残破的教室、渴求的眼睛;随后展示的是色彩斑斓:先进的设备、美丽的环境、如花的笑颜,对比鲜明的画面极富视觉冲击力。同时,辅以一首经典的动漫歌曲《It's only the fairy tale》作为背景音乐,稚嫩的童声仿若天籁,但曲调、歌词却是那么的忧伤。整个短片带给学生极大的视听震撼,课堂伊始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不由自主被吸引、被感动。

2.“文字”点睛,突出重点

PPT呈现的不是教案,大量文字容易引发视觉疲劳且不利于突出重点,少而精反而能起到点睛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比如简单的***片加上唯一的问题“What can we do for charities?”大片的空白就是留给学生的空间,激发了他们思考的欲望,一个个答案随即涌现:“donate money” 、“sell books and things”、“do voluntary work”、“organize a charity show”……即使天马行空,学生的大脑也因此而充实。输入文字时,可以灵活地辅以颜色与标记的使用,用蓝色提出问题“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 poor children/animals”,用红色给与答句提示“We can/Let’s/Shall we……”学生分角色练习时,清清楚楚,一问一答,利用提供的句型表述自己的观点,迅速掌握了提建议的各种方式。

3.“触发”游戏,活跃课堂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习的趣味,可以设计单词游戏:让学生从字母A到I中选择一个点击,随即出现一个英文释义,根据英文释义猜相应单词,点击英文释义则可以看到正确答案。该游戏中运用了“触发器”,学生可以任意挑选字母,增加了偶然性、挑战性,竞赛的氛围加上小小的物质激励,大家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顶峰。一般用PPT制作的课件,每张幻灯片上的内容只能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出现,触发器的使用则可以打破这种必须的“有序”,增强教师对课件的操控感,突出以人为本。

4.“***片”展示,加深理解

在PPT课件制作中,“大***少字”已经深入人心,***片因其直观形象被广为使用。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具有艺术特色的初中,学生大多具有艺术特长,绘画、书法、雕刻方面人才辈出。设计慈善宣传画与标语,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学生能够参与的慈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慈善事业,加深对慈善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尽情施展才华、展示特长,从做中思考、从做中学习。利用插入的***片提供范例,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学生三五成群,或创意,或执笔,分工合作,各显神通。教师用照相机记录学生的作品,上传电脑,当场展示,形成了又一次高潮。

5.“VB”使用,巩固知识

PPT的交互功能是其比较薄弱的环节,VB代码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使用VB编程,又不得不涉及“控件工具箱”,这块内容无疑是PPT使用中最难的部分。***培训教师提供了一些现成的资源,善加利用,即可制作一些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固然重要,知识目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定量的练习、一定量的反馈是课堂必要的组成部分。VB编程结合控件工具箱,不仅能制作习题,还能及时进行评价,而学生也很乐于接受机器语言给与的鼓励与批评。

以上五个环节虽然阐述的是在具体课堂中的具体运用,但是完全可以由此及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能灵活运用文字、***片、视频、触发器、控件这些工具,要打造一个完美的视听课堂并非难事。

西方知识界有种说法,2l世纪一年不学习,拥有的知识折旧率高达80%。人们需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适应工作的需要。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平台,又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教学工具,必将造福广大教师群体,造福整个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朱明.成人学习组织的新方式——网络学习群体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25-26.

慈母情深课件篇9

一个年轻的“义工教师”,用他那炽热的爱心,冰雪般的真诚走进了这个无声的世界,为折冀的天使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他,就是郑元龙――一位来自瑞安市人民医院的29岁青年义工。

爱心,让他和慈善结缘

郑元龙是温州市龙湾区永强镇人,2002年从浙江商校制冷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瑞安市人民医院总务科任助理工程师。干的虽然是后勤工作,但瑞医院训“慈、博、缘”的深刻内涵却深深影响着他。工作之余,他喜欢上网。但和其他年轻人喜欢上网冲浪打游戏不同,从小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他,和四位朋友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爱心愿望救助群”,他是群主。每天要关注救助群的最新动态。

2004年夏天,他们在瑞安慈善网上看到了贫困生的简介和救助标准,五人出资3600元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在随后的瑞安慈善总会组织活动中,郑元龙第一次真正地接触到了聋哑孩子。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无邪的眼神让他不由地心生怜爱。后来,通过市慈善总会同志的介绍,郑元龙又了解到聋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设施落后,师资不足,学生课余生活单一等诸多难题。在市慈善总会领导的鼓励下,郑元龙决心到瑞安市聋哑学校做一名义工,利用空余时间教聋哑学生打篮球,做游戏,看课外书,做手工等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从开始的半月去一次,到每周去一次,再到几乎每天一下班就往聋哑学校跑,郑元龙成了聋哑学校里最勤奋的义工。

2006年12月的一天,聋哑学校的校长林金翠找到了他。原来教数学的女教师怀孕待产,学校却因为老师的工资待遇偏低而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代课老师,校长万分焦急。当她看到这位如此“敬业”的义工,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何不让这位年轻人试试?在查阅了郑元龙的档案后,老校长终于下了决心。从此,郑元龙就成了瑞安市聋哑学校的一位“编外教师”。

真诚,让他成为聋哑学生的“孩子王”

郑元龙将要担任的是聋哑学校8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其实,郑元龙答应老校长做“编外教师”时,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但他不忍拒绝老校长眼中的那份信任和期待。他想自己只能是“赶鸭子上架一一豁出去了”!

首先他要过的是语言关。平时和聋哑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只要简单的一些手语,再加上自己的肢体语言,学生基本上都能明白。但今后要给他们上课,可就不能这么简单应付了。郑元龙决心要学好手语。他回家立即看书查资料,上网看教学,对着镜子比划……他给了自己一周的时间攻关。一周后,郑元龙满怀信心地来到学校。但奇怪的是,上课时,学生们好像看不懂,不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焦急困惑时,一位腼腆的小女生递上一张纸条:“老师,我们平时用的都是瑞安本地的手语,和你的有些不一样。”郑元龙恍然大悟。唉,真想不到这手语也有普通话与方言之分啊!这回他变聪明了,直接向他的学生请教。很快,郑元龙的手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应用自如了。

解决了语言交流问题,郑元龙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亟需提高。于是,他从此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拒绝了社会活动,啃书本、查网络,广泛吸取残障教育经验;他又主动向学校里的老教师求教,从他们的实践经验中去淘金。听课,学习做课件,一丝不苟。慢慢地,他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教师了。

但同时,他也发现了新的让他头疼的问题。聋哑学生好像对他这位半路出家的老师不以为然,上课迟到,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等等时有发生。郑元龙想起了聋哑学校老校长对他说过的话:“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要在不懂得被爱的孩子的心田里灌输雨露,滋长爱心,使孩子愿意和老师彼此接纳,达到师生互爱,从而发挥爱的力量。”金玉良言使他茅塞顿开一一用自己真诚的爱去获取孩子们的信任,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那些日子里,他在医院上了夜班也顾不上休息,一有空就往学校跑。改变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内容,自掏腰包买零食买习题买课外书,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自己在医院做维修工作时多余的废旧材料,改造成了实用的实验器材。学生们逐渐对他刮目相看。

郑元龙还邀请他们来家中作客。学生们一到他家,就仿佛进入了乐园。上网、看电视,看杂志,还有的帮忙淘米洗菜……忙个不停。租住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但温馨自由的空气让孩子们觉得快乐无比!“开饭了!”哦,忘了买饮料,下楼买去!当郑元龙提着两大瓶雪碧上楼时发现,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早已经将桌上的饭菜扫荡一空。好吧,再下楼买菜!当他再次回来,两大瓶雪碧又已经喝了个底朝天!大家互相对视,哈哈大笑!天真无邪的童心全写在脸上!郑元龙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对他们无论多么好都不过分。当夜,郑元龙就是他们的“孩子王”!乐了!“疯”了!

学习,生活上的贴近,拉近了他和孩子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他们开始“谈”天“说”地,“辩”古“论”今,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学习方面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有一天,当郑元龙再次给学生们带来习题课外书时,有个学生问他:“老师,你经常给我们买书,买东西,你在这里一个月有多少工资呀?”

当她得知郑元龙做的是义工,没有一分钱的报酬时,小女孩流泪了……

当感动转化为一种力量时,它的能量是巨大的。学期结束,全班数学平均分91分,名列年级第一。连校长也对郑元龙竖起大拇指:“真想不到‘编外’的比‘编内’的还厉害!”

每年5月是聋哑学生毕业的时间,郑元龙总是最忙。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主动帮助毕业班老师进行心理辅导,既当老师又当哥哥。他还学习了摄影,买来了相机,给大家拍了很多照片,并利用自己的电脑特长,为毕业班学生制作了一本本精美的电子毕业纪念影集,并配上文字优美的注解,方便大家上网浏览。看着电子影集中自己率真的形象,学生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得手舞足蹈!郑元龙说,这是他最欣慰的时刻。

责任,让他努力做学生们心中最温暖的“太阳”

“我最喜欢郑老师,因为他经常坐下来和颜悦色地和我谈心。”学生小芬兴奋地在纸上写着。

郑元龙似乎有一把能打开聋哑学生心门的金钥匙。聋哑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孤僻。特别是高年级的聋哑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甚至与自己的父母都不交流。而郑元龙却总是能帮助他们卸下沉重的心理包袱,点燃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他的谆谆教导像雨露甘泉,滋润着聋哑学生干涸的心田,让他们的内心充满生机。

小芬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女孩,平时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每次面临重要考试都特别紧张,常常发挥失常。郑元龙很疑惑,抓机会经常 约她见面谈心。逐渐了解到小芬虽然家境优越,父母也对她疼爱有加,但是父母又十分爱面子,来了客人总叫她躲在房间里,这令她觉得很自卑,也就常常不能很好地肯定自己。郑元龙不断开导她,讲自己升学时的故事,谈自己和父母的相处,用自己的例子为她“减压”。同时,他又跑到小芬家中,与她父母进行了沟通。

心病还要心药医。父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后悔不已。他们真诚地向女儿道了歉,也打开了女儿心中埋藏已久的心结。小女孩的脸上绽放出美丽的笑容!

其实,每个聋哑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在与聋哑学生接触的几年时间里,郑元龙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苦痛和坚强,同时他也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知识青年身上所背负的责任!

他深知,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个人又是家庭的一个细胞。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要教好特殊学生,只有爱心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残障孩子来说,真正的教育是人格教育,即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如何回报社会。在学校支持下,郑元龙决心通过开展各式各样适合聋哑学生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多给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笑对人生。郑元龙坚信,自己所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周末,郑元龙经常带学生出去散心,带他们走出自己的狭小天地,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

爬山――是他们最钟爱的一种。流着汗,喘着气,站在山顶,俯瞰瑞安城的美景,将心情放松,将忧愁放下!一次次的登顶,一次次的超越,一次次的释怀!孩子们总是能在郑老师的眼中读到那份良苦用心!

他还通过朋友联系到市区一家有名气的健身房,软磨硬泡做通老板的思想工作,为他的聋哑学生争取到免费锻炼的机会。当他带着学生走进健身房,同学们都非常激动。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来到健身房!看到各式健身器材一字儿摆开,大家都爱不释手,玩到天黑才难舍地离开。

郑元龙还常带着他们逛商场,吃肯德基。有一次,当他们一起边打手语边走进一家便利店时,店里的服务员嘀咕了一句:“来这么多哑巴,该不会是小偷吧?”郑元龙听到了,他正色地对店员说:“他们不是小偷,他们是我的学生!”

面对社会的歧视和误解,郑元龙总是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命运既然已经安排我们是聋哑人,就应该正视这个现实。学会接纳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努力。同时也应该懂得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赢得成功和别人的尊敬!”

现在已经考上南京市聋哑高级中学的金秀建,是郑元龙最得意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外向,又酷爱体育。但在郑元龙刚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沉默寡言、整天郁郁寡欢的男孩。郑元龙发现,他假期从不回家。难道他家里有什么事?郑元龙一定要上他家里看看!走进金秀建的家,郑元龙的心流泪了……家徒四壁,这哪像是个家呀!金秀建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没有正式工作。父亲又喜欢,赌输了常拿他出气。奶奶虽然爱他,但年龄大了,对秀建已力不从心了。从此,郑元龙对金秀建更多了一份关爱。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桐溪水库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春游的游艇上,秀建心情特好,他用手语说出了心里话。原来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冠***梦……他说,每当看到残奥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

“郑老师,我想去参加残疾人运动会。”

“好啊!短跑是你的强项啊!”

春游回来后,聋哑学校的操场上就能经常看到师生两人勤奋的身影。郑元龙的制冷工作是三班倒的。为了陪秀建练习跑步,他进行了调休。每个周日,他都要和秀建在一起。

终于,2008年10月,在嘉兴市举行的浙江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我获得了百米短跑第二名。感谢老师帮我实现了梦想!”获奖后的第一时间,金秀建给郑元龙发来了短信。

泪如泉涌。郑元龙用这种人类最原始的方式来庆贺学生的成功!

此后,金秀建变得更加勤奋上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009年6月底的一天,再过半个月,金秀建所在的九年级毕业班就将迎来升学考试。偏偏在这个骨节眼上,他收到了金秀建发来的短信:“老师,我不想考了。经济条件不好,我不能再拖累你们了!”

郑元龙下班后,饭也顾不得吃,就匆匆赶往学校。师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手语,有时无法完全表达心意,他们就用文字补充。郑元龙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不到一小时,课桌上堆满了一叠叠的字条。最后,郑元龙胜出。

金秀建说,郑老师用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故事说服了他。

海伦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我太自私了。在困难面前,我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听了郑老师的劝导,我决心考上好学校,决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的培养。”

纸条上的文字工整、有力,一笔一划,述说着聋哑孩子心中的坚定和希望!

终于,金秀建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考上了南京市聋哑高级中学――这所华东地区最好的聋哑学校。

郑元龙去金秀建的老家,做通了亲戚们的思想工作,解决了秀建学习期间的部分生活费用。他又送秀建到南京,在学校里为他争取到了助学金,解决了学习上的后顾之忧。

如果说,聋哑学生是一棵棵小草的话,那么郑元龙,就是他们成长中温暖的太阳!

坚持,让他收获感动和爱情

从2006年至今,郑元龙坚持了整整四年。四年来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四年来的风雨无阻,郑元龙用他的执着和信念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记不清,自掏腰包为聋哑学生买了多少本习题课外书,做了多少实验材料;

记不清,自己带领聋哑学生爬了多少次山,进了多少次健身房;

记不清,自己多少夜在灯下研读心理学,记笔记作课件;

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亲自下厨,为学生烹饪可口的佳肴;

记不清,自己家访了多少学生家庭;又给多少学生做过心理辅导……

这些郑元龙都已经记不清了。但他却清楚地记得每位学生的名字,记得他们的家庭情况,记得他们每人的特长,记得他们给予自己的每一个美好回忆!

忘不了每年教师节收到鲜花时的喜悦;忘不了劳累生病时孩子们眼神中的那份关切;也忘不了生日时调皮鬼们制造的连连惊喜;更忘不了学生获奖时自己眼角淌下的滚滚热泪……

郑元龙说:“和聋哑学生相处,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其实不是我在感动着他们,而是他们在感动着我。聋哑学生虽然有时会比较敏感,但他们很懂得关心别人。他们也很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2010年的10月1日是郑元龙订婚的大喜日子。说起自己美丽的未婚妻,郑元龙说,这还得感谢“慈善”这位“红娘”!原来,他的未婚妻詹素琴是瑞安市马屿镇一中的一名科学教师,也是因为到聋哑学校做“编外教师”,才认识了郑元龙。同样炽热的爱心,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让这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终于擦出了爱的火花!

郑元龙开玩笑说这是他做义工的“意外收获”。市慈善总会的张益老师得知此事后也和他开玩笑:“现在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高兴不?不会再怪慈善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了吧,哈哈!”同时,他又是这样评价郑元龙的:“做慈善,捐款捐物的人很多,像郑元龙这样真正付诸行动的还不是很多;做慈善,有行动的一天两天很多,像郑元龙这样常年坚持下来的实在难能可贵;做慈善,有为名利作秀的,像郑元龙这样不求回报的很值得宣扬。慈善事业太需要这样了不起的年轻人了!”

慈母情深课件篇10

一、 创设情境,拨动心弦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咀嚼,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催人泪下的场面,缺乏有关历史的感性经验,这给学生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的优势,利用录像和录音,简介历史背景,并放映出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实况录像,在悲昂的音乐声中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到了当年的环境中。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境,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体会课文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二、 感受形象,动之以情

第一根琴弦被拨响之后,指尖抚琴如行云流水,情感则如风吹海面,波澜起伏,无法平静。如果只是倚琴***,余音过后又将是一片静寂。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是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的。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看见”形象,“触摸”到形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或用画面再现情景,或用语言描述,或用实物演示,或用音乐渲染,或用表演体会,或带入生活领会,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

如导入课文《会摇尾巴的狼》之后,我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了一个陷阱,在陷阱里贴上剪纸的狠,在陷阱上边贴上剪纸的羊。(简笔画使课文中的形象成为眼前的视象,抽象的语言文字有了生命,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放映狼在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的动态画面,并配以滑稽的音乐。(学生看见了狼的丑态,禁不住嘲笑它,有的还在下面拍手称快。)有了表象再细读课文中狼与羊的五次对话。老山羊的善良、诚实、机警,狼的虚伪、狡猾、凶恶的本性,富有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很快在学生眼前清晰起来。当读到“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你干尽了坏事,谁也不会来救你的。”这些句子时,有的同学咬牙切齿,对狼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无法掩饰。

学生在感受形象中动情,在动情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才富有感染力,真挚动人。教学一旦触及儿童心灵的领空,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以情启思,思中移情

儿童的情感过程是一个心理流程。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动情时,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总是在描述中抒情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巴金的《春蚕》中有这么几句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教学时:① 点拨。老师轻轻地描述:我们仿佛看见漆黑的夜晚,母亲拿着烛台去添桑叶,多么辛苦啊!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养蚕的辛苦?学生带着问题品读,有的说:“我从‘每天深夜’、‘总要’、‘常常’这些字眼仿佛看见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操劳身影”;有的说:“我仿佛看见母亲捧着大把大把的桑叶喂蚕的时候,额角上渗着汗。”学生在品读、思维中已渐入意境,一位勤劳的母亲的高大形象在学生面前浮现。

② 揣摩。为什么不写“闪闪的烛光照着她的脸”?而写“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一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深思:母亲由于日夜操劳,辛苦的岁月在她的脸上印上了一道道烙印,但是为了子女能上学读书,就是再苦,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慈祥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啊!一次次的品读,”爱“的力量深深地牵动着学生的情感。

③ 移情。如果你是作者,当你一觉醒来,看见眼前这一幕时,你最想说什么?学生深情地说:“母亲太辛苦了;您是我的好母亲!‘”母亲,让我来帮帮您吧“”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母亲。

俗话说“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健康的个性正是在语文教学中长足地发展。

四、 情景交融,情动辞发

当学生在精读中把自己融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时,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学生欲言未语时,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学生最乐意的,能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

学完《倔强的小红***》一课,当学生噙着泪花朗读“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时,老师启发:“如果小鬼还活着,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你从小鬼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请把它写下来。”

由于是有感而发,不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这时,学生表达的是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启迪,情感在一次次的启迪中升华。学生在抒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慈母情深课件10篇

学习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学好初中数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数学几何学好技巧,如何学好初中数学。一、预习的习惯初中的数学知识相对于小学难了很多,预习可以分散难点。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

学习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综述性论文,内容包括心理学综述类论文核心期刊,心理学论文范文最新版。2)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

学习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安全知识讲座10篇,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心得体会,校园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结束后公司领导及市消防培训中心宣传科常主任带领所有人员对所居住彩板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模拟了疏散逃生演练,大家听到广播及警

学习

月亮爬上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月亮爬上来10篇,内容包括看那月亮爬上来,看月亮爬上来原唱。西山河北街小学六年级:安?

学习

凤凰涅盘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凤凰涅盘10篇,内容包括凤凰涅槃十年,凤凰涅盘诞生的历史时期。高三,是冰的沸点,火的冰点,冰与火相恋,温暖了一瞬间,在也看不见时间的脸,在也估计不了路程的远,冰与火之间,冰点到沸点,我在地域仰望天堂,泪水映出我的笑脸,涅

学习

权责发生制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权责发生制论文,内容包括权责发生制论文,权责发生制论文题目。一、应用权责发生制必要性分析(一)有利于提供更加全面透明的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府预算与会计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帮助决策者认识***府***

学习

捭阖纵横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捭阖纵横10篇,内容包括捭阖纵横小说,捭阖篇权威解读。3、在这个社会里,太多的人都在纵横捭阖。4、一些人想用纵横捭阖之术离间我们的民族团结,实属妄想。5、所举事例包括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令人目不暇接。6

学习

一年级找规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找规律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找规律知识汇总,一年级找规律填数。教学内容结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这部分内容安排4个课时进行教学,并把教学目标设定为: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形和数字简

学习

防灾减灾手抄报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防灾减灾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防灾减灾手抄报绘画,初中防灾减灾手抄报。(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帐篷节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帐篷节10篇,内容包括帐篷节图文并茂,帐篷节文日记。帐篷的类别按功能进行分类,户外运动的帐篷可分为三季帐(春夏秋三季)和四季帐(功能性强,适用广泛)。按不同的运动类型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休闲帐、基地营帐、高山雪域帐、极地帐等

学习

信贷论文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信贷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小额信贷案例分析论文,汽车信贷的外国论文文献。即企业法人、实际控制人、实际投资人的基本情况,信用记录,担保能力、对外投资和对外担保情况。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横向分工、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绩效、战

学习

实习基地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基地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个人实习工作总结100字,基地顶岗实习心得。一、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中职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是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分阶段完成的,需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陌生到熟悉,从误差到精准的先后过程。制订科学合

学习

餐饮项目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餐饮项目10篇,内容包括餐饮项目分析推荐,餐饮项目大全介绍。由于餐饮加盟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而且又是热点领域,所以有一些专门“炒”项目的公司会挑选一些当下市场中比较热的项目作为样本,开始重新包装炒作。由于这些新出

学习

漂亮的女人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漂亮的女人10篇,内容包括漂亮女人的一生合集,值得一看的女人文章。3、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4、楚楚可人: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5、鲜眉亮眼:犹言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6、蛾眉

学习

两小儿辩日课件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两小儿辩日课件10篇,内容包括两小儿辩日优秀课件ppt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课件免费。3.了解故事内容,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名句导入。“三人行,必

学习

赵州桥课件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赵州桥课件10篇,内容包括赵州桥教学演示课件ppt,赵州桥课文教案设计ppt文件。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师: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要特别注意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谁先

学习

九年级物理课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物理课件10篇,内容包括九年级物理ppt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ppt第一单元。成员:校委会成员及八年级班主任二、工作职责和要求1、地理生物及信息技术考试工作实行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考试、上课等相关事宜及突发

学习

记叙文课件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记叙文课件10篇,内容包括记叙文阅读免费课件,记叙文写作PPT。(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

学习

电子白板课件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白板课件10篇,内容包括电子白板中使用ppt课件的方法,教学电子白板播放ppt。在从“开始”按钮展开菜单后,有遮屏,聚光灯等选项,遮屏和聚光灯等是电子白板的一些特殊功能,将这些功能和激光笔、荧光笔等相结合,当然可以更为有效

学习

倒数的认识课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倒数的认识课件10篇,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课件讨论记录,倒数的认识课件免费***。例如,我在教学“大数=小数+相差数”和“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时,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大数”和“小数”的两个***片,然后进行了这样的对比

学习

鸡兔同笼课件10篇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鸡兔同笼课件10篇,内容包括鸡兔同笼免费课件,鸡兔同笼备课稿。三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精选5篇汇总高一***治下学期教学计划班干部工作计划范文六年级安全上册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鸡

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完整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部编版免费。0076-01作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插***具有阐释课文、刺激联想、激发想象的作用。教师合理利用插***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