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一篇名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网上突然引起众多关注,并在微信端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工,她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有网友评论称:“没有激烈的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彩,作者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44岁的范雨素是湖北人,目前在北京做家***女工。她说自己不靠写文章谋生,原本只想挣点儿稿M。自12岁起,范雨素便辍学在老家做小学民办老师。然而在读遍上世纪80年代在她那个村子里所能找到的所有小说和文学杂志后,她萌生了“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的想法。于是,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了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
范雨素现在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那里有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住的平房。201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范雨素得知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此后的整整一年,范雨素每周日晚7点都会来文学小组听课,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范雨素说。
自由的灵魂让人惊艳
和多数人的阅读体验相似,我惊讶于范雨素朴实无华的文字,更被她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活力所感染。她的人生经历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贫苦的家庭,不幸的婚姻,中国社会的变迁,大时代中微不足道的个体遭遇,各种苦难交相呼应。毫不夸张地说,她的诸多人生际遇,就像余华的《活着》那样充满史诗感。但就是这样一种充满苦难主题的人生,她却交出了哀而不伤的答卷。她的文字里充满了对文学世界、作家式生活的浪漫想象,那种说走就走的流浪冲动,那种对生命本能的热爱,都让人惊艳于其自由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
在谋生之余,通过写作而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有所依傍,这是很多人所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一张安静的书桌,一种乐观畅达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是很多人所追求的活法。范雨素式的励志故事并不让人意外,或许因为我们离土地越来越远,习惯于顾影自怜,所以容易被这种朴实无华的文字所感染。在互联网时代,诸如此类清流般的话语表达,它所吸引的关注、营造的穿越般的阅读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话题效应,都反证了社会多数人被大时代、大潮流卷入其中的现实。范雨素的出现能否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但愿自由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不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
感谢那些心怀文学的人
谁是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城中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文学是什么?对于范雨素,这或许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诉说,以此审视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其实,还有更多普通人,也同样以文学为栖身之所:在湖北乡间的田埂与小院之间,诗人余秀华写下了自己浓烈的情感;在广东城镇的厂房与流水线之间,《我的诗篇》记录下了劳动者“骨头里的江河”……他们通过文学感受个人状态、反省生活意义、思考社会问题,完成对于自身的疗愈乃至救赎。
一个育儿嫂以自己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即便在飞机轰鸣而过的出租房里,也还能找到不同寻常的人、遇到不同寻常的事。她提供的与其说是文学,是真挚的感动,不如说是文学印于书本、行于网络之外的鲜活形态,是生命与社会仍然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惊奇。可以说,这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在以语言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之时,也给了扁平化的时代以深度。在更大层面上,这些心怀文学的人们,也让人思考科技蒸蒸日上之时,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塑的问题。海滩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当我们歌而叹、咏而思之时,未尝不是在以独一无二的诉说定义着自己,也定义着整体意义上的人类。我们的身体、行为,社会的伦理、精神,都可能因为科技而改变,但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却难以替代,这种丰富的异质性,可谓不易的人文之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是范雨素》刷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