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案例,探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对外文化传播可以更加科学和有效。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播,文化传播。
在中华文化中,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增强其文化影响力,强化我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采取各种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播,扩大其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1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
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是必要的。就目前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网络已经在各个地方实现普及,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各种各样的消息。而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互联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限制,迅速地传往世界各地。而且就互联网传播本身来看,其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自主性等,所以其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互联网传播文化中的问题
传播内容影响力。各国之间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医药文化有所不同,尤其是医学文化。就中医药文化本身来看,其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而在西医大行其道的当下,中医药文化艰难求生。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西方更加注重科学,所以其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度不强,不愿意深入的了解中医药文化。中外文化差异。中医药文化仅仅是中华文化的特有文化,传播力度不广,西方国家对其甚少了解,有些外国人完全不知道中药文化,其眼中只有西医,可见中华文化差异之大。虽然互联网媒介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制约了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虚假信息泛滥。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缺乏约束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中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其真假,不需要承担任何代价。但是有些网友在网络中发文具有随意性,没有注重文化的科学性,没有认识到中医药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意义,仅仅信手拈来,对自己的言语不负责任,这样就导致互联网中虚假的中医药文化信息泛滥,进而对外国友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3应对措施
内容形式优化创新。对于外国友人而言,中医药文化是十分陌生的,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文化,所以极可能对其具有抵触心理,不愿意了解中医药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中医药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对相关的内容形式进行优化创新是必要的,基于外国友人的角度,使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这样可以使其对中药文化产生兴趣,并了解中药文化,并爱上中医药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传统中医药的融合与影响的过程中,以儒家文化为基本属性的“载道”概念的渗透与选择,可以将地域医学,文化艺术纳入基础价值体系中,促进人类资源共享。《易•系辞》说:“物相交,故日文。”简而言之,“交”是一个交叉组合。“化”是指进化和转化。“文”和“化”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向外传播和传播的文化艺术***画;由于传播是人们文化艺术传承,融合和自主创新的关键媒介和积极动力,这种突出“民族化”和“个性化”的策略可以成为面向世界的良好中医药体系,当它有效地成为民间文化的输出媒介时,它可以逐渐消除其原始特性,并成为一条国际连接的传播链。信息技术媒体。在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效果上,电影,电视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系统,微视频等多种视觉效果等虚拟化技术可以解开中医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正在改变观众对“真实形象”的看法,并改变了另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世界”。在中医和文化中使用越来越多样化的电子信息方法,传播充分发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优势,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可能性和文化创造力主要表达方式的广泛性,使其在当前历史时期的传播具有独特性和以问题为导向。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多种信息内容方法可以扩展传播者的创新思空间,并完成了原始传统制作和传播效果无法比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可以给三维空间带来“浸泡式”感的虚拟现实技术展示针灸穴位,展现中医文化,使学生获得听觉系统的视觉效果方面非常实用。这种智能数据媒体将最终构建一种新型的中医药传播行为主体,在智能化背景下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促进中医药的开放和传播以创新的角度,更随意,更具文化艺术美感。构建中医药跨文化交流课程。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是基于跨文化交际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该内容由“跨文化交流”课程和相关行业的学者根据实际的社会现象和比较进行了分析。提取出来的具有高长宽比的抽象,严格的思维逻辑和普遍的意义,属于“泛文化艺术”的范畴。在此基础上,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对外开放与“跨文化交流”过程的普遍性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已完成,“泛文化艺术”已完成。结合“固定文化艺术”的内容,实现“文化融合”和自主创新的目标。实际上,可以从五个级别完成内容连接。(1)从“文化艺术与跨文化传播”到“中医药开放和传播的历史时代与现状”。详细介绍“跨文化交往”的定义,含义和表达方式,并以某种中医药***或医学为例,详细介绍和讨论其历史悠久和今天对外开放的情况。此外,根据“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多样性”这一热门话题,中医文化的“民族化与全球化”关系应得到正确处理。(2)从“语言文化”到“中医汉译中语言表达的对等问题”。详细介绍语言表达的含义和外延。整合中文翻译实践活动,特别是中文医学英语翻译案例,并详细介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的五种词义对等关系。此外,从语言交际风格的差异(例如高语境和低语境之间的差异)看出西方医学管理系统中的专业术语的差异。(3)从“非语言交流”到“中医药与外国文化空间”。“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语言,副语言表达和自然环境语言表达的三个层次,即时间和空间。这种方法将主要从“文化艺术空间”的角度来考虑,以探讨中药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趋势。(4)从“价值观念”到“中西医结合比较”。详细介绍“价值观念”的基本要素和现实意义,特别是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和艺术自变量基本理论。主要从“整体观”和“二元论”的角度,比较了中西医结合的“主导基因文化与艺术”与“潜在文化与艺术”的区别。
4结语
中药文化是在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走向世界对在我国文化发展具备实际意义,既有益于提高在我国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实力,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翔,程晓璇.参与无界:互联网模因的适应性与跨文化传播[J].学术研究,2016(09):45-53.
[2]王磊.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播[J].医学与社会,2015,28(06):31-32.
[3]郗戈,张继栋.“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交流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北方论丛,2017(04):37-41.
[4]曾钦,孙晓生.模因论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1):193-196+198.
[5]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思考[J].中医教育,2015,34(03):49-51.
[6]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贾芳 张倩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互联网在文化传播的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