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故事篇1
石灰、海水。当它们相遇,就意味着凝聚着一股强烈的力量,将原有的状态打破,甚至彻底销毁。
面对旧世界的面貌,人们拥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原样,二是改变它。当一种自甘沉沦的状态存在于人的个体精神世界时,人们面临的选择往往不是怎样去改变它,而是愿不愿意去改变它。
于是,我们再一次联想到了历史上的“虎门销烟”。那被林则徐收缴的2376254斤鸦片,在民众的亲眼目睹下,正是在石灰与海水中被销毁一尽。在一百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这段历史,已不能仅仅停留于史实的考究,而是如何深入发掘其精神象征的意义,时刻警惕不思进取、自甘堕落,敢于向阻挡我们前行的力量大胆说“不”。
一个人的觉醒和一个民族的觉醒从来就分不开,因为一个民族的觉醒就始于个体的觉醒。
音乐剧《虎门销烟》讲了什么故事?
2016年11月8日晚,东莞玉兰大剧院,音乐剧《虎门销烟》在第五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开幕式上首演。该剧由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府出品,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东莞市虎门镇人民***府、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等联合制作,随后启航全国百场巡演。这是继创演了《钢的琴》《王二的长征》《聂小倩与宁采臣》等原创音乐剧后,东莞开始深挖本土历史题材故事而打造的一部爱国主义题材音乐剧作品。
从精神觉醒的层面来看东莞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我们会明显感受到文艺作品对人产生的感化作用。本剧通过《石灰》《海水》两幕的演绎,我们看到了鸦片对于个体生命身心的毒害,对于家庭的摧残,对于民族前途的毁灭性打击。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林则徐这些有历史担当的正气之士,觉悟清醒,勇于把历史车轮摆正方向。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日(1839年3月10日),身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一到广州,随即宣布对外国商人的禁烟令,向天下告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虎门销烟”是发生在广东东莞的历史事件。虎门从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篇之地,而虎门销烟的壮举永远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音乐剧《虎门销烟》讲述了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进入广州城,宣布对外国商人的禁烟令,并呈缴了鸦片商们的鸦片,此行为震惊了全世界。然而面对着缴获来的大量烟土,林则徐却不知该如何处置,只好去找烟鬼阿忠的妻子倩娘。在倩娘的帮助下,林则徐从阿忠口中得知了销烟的秘法,并在东莞虎门,与众人一同销毁鸦片。
纵观《虎门销烟》全剧,在上半场《石灰》段落,观众感受到了鸦片对人性的摧残:在鸦片的侵蚀下,本应守家卫国的将领战士、养家糊口的青壮劳力、帮扶乡里的乡绅大夫,女红刺绣的小家碧玉……一个个醉生梦死,行尸走肉,每个社会阶层无一幸免,剧中令人愤懑的迷局中,每个人都无法扮演着自己理应扮演的角色,男女迷失在喧嚣的浮华中,浑浑噩噩,行将就木。
而林则徐的到来,击碎了这一切,掀开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具有标志性的一页,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波澜汹涌的历史旋流,唤醒灵魂深处的一腔热血,奋起抵制鸦片,不甘成为东亚病夫,洗刷受侵凌的屈辱。
“大背景、小人物”的创作思路
《虎门销烟》的创演阵容,堪称国内音乐剧创作界的“铁三角”。艺术总监、作曲三宝,出生于音乐世家,二十余年来佳作不断;编剧关山,国内著名剧作家,获得过韩国大邱音乐剧节特别奖、文华大奖等,作品脍炙人口;导演黄凯,至今已导演近多部优质的音乐剧目,不少作品开创了中国当代音乐剧的先河。演员阵容也是“老戏骨”林立,有参演过《聂小倩于宁采臣》的刘岩、参演过《剧院魅影》的蔡忻如、参演过《妈妈咪呀》的刘子菲、参演过《狮子王》的高飞……
在三宝看来,《虎门销烟》是“最东莞”的音乐剧,他坦言花了很多的心思。三宝巧妙地在该剧中融入了“彩云追月”、粤曲小调等广东音乐元素,让东莞出产的音乐剧终于印上了东莞元素。
“虎门销烟”发生在东莞虎门,虽然历史事件很“主旋律”,但是主创者并没有用大而空的手法,而是描写了大事件的背景下,小人物们的生活和命运。特别是林则徐,不戴官帽,不穿官服。与画像上、雕像上的林则徐不一样。通过找寻鸦片的配方,通过小夫妻感情的刻画,体现虎门销烟这一大事件和展现“一切终将改变”的主题。
三宝说,《虎门销烟》借鉴世界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方法,采取“大背景、小人物”的创作思路,该剧讲述了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虎门销烟》并不是写实的呈现,而是非常具有想象力。”三宝称,为了给观众一个更自由的想象空间,在人物造型和舞美设计方面运用了写意手法,让林则徐从雕像中走出来,“达到了扮演林则徐的演员往那一站,他就是观众心目当中的林则徐的效果。”
编剧关山直言《虎门销烟》是块硬骨头,如何将主旋律拍出新意是创作界的一大难题。在关山看来,《虎门销烟》的一大亮点是融入了配角阿忠和倩娘的爱情戏,“爱是音乐剧永恒的主题,就是通过这对小人物的爱情折射出时代背景和人生百态。”
林则徐扮演者丁伟也感叹,自己扮演的@个角色非常有难度。他说,“这个剧中的林则徐,应该是最不像林则徐的林则徐,但是他更加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说人话,办人事”。丁伟坦言,自己对林则徐的想象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为了演活林则徐,他下了不少功夫去查阅资料,包括去揣摩他的形态和表情。而为了呈现一个更亲民的林则徐,丁伟在剧中一直没有佩戴清朝官员应有的“顶戴花翎”。
为了给音乐剧《虎门销烟》创演提供专业性意见,并总结回顾东莞十年来发展音乐剧的经验、成绩,探寻未来发展的方向,11月9日上午,作为第五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重点活动的“东莞因音乐剧而美丽”主题研讨会在东莞市塘厦镇举行。来自全国的音乐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东莞音乐剧发展建言献策。
在欣赏了音乐剧《虎门销烟》之后,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原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在专题研讨会上说,“虎门销烟”引导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观看剧目之前,他脑海中映现的是模式化的宏大叙事的表现方式,但音乐剧《虎门销烟》故事切入点很新颖,着力点是“虎门销烟”的“销”字,故事集中讲述了林则徐如何把鸦片彻底销毁,不留余孽。“用这种切入点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路子是不是对的呢?我认为是对的。”
东莞音乐剧未来怎么走?
音乐剧《虎门销烟》是东莞本土题材作品,讲述了东莞故事,同时也实践着多种创作手法的融合创新。本剧也代表了今后东莞打造音乐剧作品的发展方向。
东莞发展音乐剧已有十年,对于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东莞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李粤梅表示,今后东莞音乐剧将在思想主题上继续注重思想精神营造,题材规划上继续注重讲好东莞故事,表现形式上继续注重传统融合创新,绩效评估上继续注重社会经济效益。
在研讨会上,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顾夏阳认为,东莞的音乐剧节具有原创性、经典性、参与性三大主要特征。原创性即极力推动本土原创音乐剧,经典性即引进国际上的著名音乐剧,参与性即以低票价优惠原则,让更多东莞市民参与。
“想说两句由衷的发自内心的点赞。”对于东莞十多年来坚持发展原创音乐剧事业,周志强还表示由衷赞赏,一是点赞东莞市委市***府以及各级领导在推动中国音乐剧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文化定力,二是点赞三宝、李盾以及所有参与到东莞音乐剧创作生产中的人员,为他们不懈地艺术追求,以及所创作出来的辉煌成果点赞,“从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音乐剧的希望和未来。”
受《虎门销烟》等原创音乐剧的启发,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道诚感慨说,“在南国四季葱绿的东莞,东莞人经十年的风雨征程,筚路蓝缕,化蛹成蝶,以举办5届音乐剧节、推出10多部‘莞产’中国音乐剧的硕果,体现了健康发展中国音乐剧事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开辟了中国音乐剧的一片绿洲!东莞因音乐剧而欢乐、而美丽!”他还呼吁业内以东莞为参照,在中国音乐剧的舞台上共创洁净清新的、阳光快乐的、绿色环保的精品高峰力作。
自“虎门销烟”的历史壮举以来,东莞人一直用行动秉承并践行着“敢为”“先行”的历史精神遗产。“虎门销烟”精神不仅是东莞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畏顽强、自我觉醒的真实写照,它将继续激励我们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虎门销烟的故事篇2
现行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编选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几乎每一册都有安排,由于这类教材具有浓厚的历史味,所叙述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难以理解,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去把握。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把握这类教材呢?
一、教什么
教学这类课文我们必须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历史。这类课文是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作为叙述对象的文学作品,不仅叙述了一件或几件历史事件,还呈现了一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教学这类课文,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课文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知道在什么年代出现了怎样的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例如教学《祁黄羊》这篇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各国为了争霸,战乱不断,发生了很多大事,涌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祁黄羊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事才能出众,深受晋国国君信任,担任了中***尉,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司令,为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处事公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在自己退休时,先后向晋国国君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这一行为不仅被当时的人们所敬佩,而且成为千古美谈。
2.读故事。这类课文故事性很强,叙述故事具有一定的模式,从叙述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以刻画人物为主和以记叙事件为主;从叙述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描述性故事和记叙性故事,虽然每篇课文叙述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都着力故事的叙述。所以教学这类课文我们要重点关注故事的阅读,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还要明白故事叙述形式的精彩。例如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这件事,而且要明白课文是一个记叙性故事,采用剧本的形式,通过人物的对话,分两幕来展开故事情节。第一幕通过蔺相如与门客韩勃的对话,来展现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形象,第二幕通过廉颇与蔺相如的对话来展现廉颇知错就改的形象,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阅读历史小话剧。
3.学文化。这类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动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蕴含着能够启迪人们心灵的优秀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大多能从对历史人物的品质和事件意义的反思中折射出来。所以教这类课文必须把握历史人物的品质形象,关注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挖掘故事中所传承的文化因素,思考这个故事里蕴含着哪些优秀文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进行符合实际的思辨,在思辨中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掌握做人处世的智慧,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文化根基的人。例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对谈迁两次写《国榷》的行为进行思辨,在思辨中不仅感受到谈迁在逆境中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了解古人面对人生坎坷和挫折的言行,而且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怎么教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篇课文可以有多种教法,每一个年段教学的要求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不管在哪个年段,这类课文教学都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关注历史,站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故事,将历史知识融入对文本的感悟中。这类课文除了承担了知识的学习、语言的积累等任务外,还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应该站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故事,追寻故事的前因后果,抓住关键情节和理解难点以及文本空白,随机渗透历史知识。可将历史知识的渗透与课题的解读相结合,与事件的梳理相结合,与关键词句的品读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进一步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将相和》时,可以抓住“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中的“只好”一词发问:你从这个词语中读出了什么?在学生读出蔺相如有勇有谋的基础上,适时补充有关三国争霸,楚国进攻秦国,秦王为稳住赵国,专心应对楚国,而召开了一个有求于赵国的渑池之会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读出蔺相如的谋,从蔺相如的谋和秦王的让中,感受古人的处事策略与外交文化,学会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
二、关注表达,站在语言应用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将言语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这类课文虽然着力叙事,但教学的重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发展过程的讲解上,要从课文是怎样叙事或写人的角度去阅读课文,从整体入手,立足文章的谋篇布局,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理清文章脉络,在学习课文表达方式的同时丰厚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走进故事人物内心,读出理解,读出画面,读出美感。例如教学《虎门销烟》这篇课文,可以抓住“课文是怎样来介绍虎门销烟这件事的”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全文整体入手,理清课文按照销烟前、中、后的时间顺序和首尾呼应的构段方式,通过对销烟前壮观的场面描写、销烟时个体与群体有序的动作描写、销烟后群体激动的心情描写等三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壮举”,从销烟的场面、动作、心情及意义等方面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内涵。读出林则徐的凛然正气、为民请愿、不销毁鸦片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通过对民工热火朝天销毁鸦片的场面描写,读懂人们对鸦片的仇恨和销毁鸦片的喜悦心情。
三、关注人物,站在把握人物形象的方面去阅读文本,将叙事与写人有机融合。这类课文虽然故事情节有详略,叙述的内容有侧重,但人物形象都鲜活丰满。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课文讲了什么事,还要思考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人。对侧重叙事的故事,我们可以事件为核心来展开,重在学习如何叙事,在学习叙事的过程中关注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侧重写人的故事,我们可以人物为核心来展开教学,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同时,关注事件的描述,但所有的课文都要做到事不离人,人在事中。要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外貌、言行、神态、心理描写等细节的品味,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学习叙事的方法,体验其中的情感,感悟人物形象。例如《祁黄羊》这篇课文侧重写人,我们可以“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事让你感到他是这样一个人,你又是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侧重叙事,我们可以“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句话为核心组织教学,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一壮举的?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林则徐的这一行为是一个壮举?面对这一壮举,你觉得林则徐是怎样的一个人?虽然《祁黄羊》和《虎门销烟》这两篇课文叙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教学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细节的品味将叙事与写人结合起来,学习叙事,感悟人物。
总之,面对这类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教材,只要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我们就会轻松准确地把握这类教材的教学。
虎门销烟的故事篇3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不太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为核心的是教学方法问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范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实现教学目标;既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符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现状和基础?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思考、总结和探索,发现了一种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有一定帮助的教学形式――“名词化”教学。所谓“名词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名词的使用,用名词展示课程目标,以名词作引线贯穿课程教学,拿名词作为学生合作和讨论的命题,以名词作总结课程内容的提纲,等等,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我就“名词化”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做简单介绍,希望能得到教育同仁的批评和帮助。
一、课程标准的“名词化”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所以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对课标的解读。农村初中教师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度比较低。如何做到相对恰当的课标解读,既能做到相对清晰地解读课标,又不会造成学生的理解混乱,我认为“名词化”解读是不错的方法。我将目标初步拆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而后,把更主要精力放在找寻课程标准描述的内容上,把表述中“人物”、“地点”、“事件”等内容用名词进行概括。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相关课标的表述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我们能清晰地看见里面三个事件的概念“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从表述的层次看,“虎门销烟”是识记层次,“《南京条约》”为理解层次,而“鸦片战争”则是运用层次。我们再将三个名词根据层次用不同颜色表示:“虎门销烟”用黑色表示“了解”,“《南京条约》”用蓝色表示“理解”,“鸦片战争”用红色表示“运用”。这样就对课标进行了相对简单的“名词化”解读。
二、学习目标的“名词化”展示和课程重难点的“名词化”表述
课标解读完成后,就存在一个目标展示问题。关于目标展示,我们大可以“名词化”。在学习目标后展示几个名词,把重难点用不同颜色标识,这样就既能让学生基本了解课堂学习的中心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鸦片战争》为例,我的学习目标展示就是“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三个名词,而在“《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两个名词上,分别标识蓝色和红色以示本课的重难点。
三、“名词化”“探宝式”阅读
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农村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是比较低的,我便使用了相对简单又好操作的“名词化”“探宝式”阅读。
“名词化”“探宝式”阅读,就是把课程中涉及的重点名词提出,做出学生阅读的第一目标,学生阅读的第一任务是在课本中找寻到相应的名词并勾画出位置,之后以名词为中心展开相应阅读。当然在名词设计上,有时候可以适当找一些有特点、特色甚至怪异的词,容易激发学生“探宝式”的快感和兴趣。比如《鸦片战争》中,我在自主阅读环节中,就设定“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香港”、“南京条约”等名词,让学生寻找位置。还把“虎门销烟”故意写错为“虎门烧烟”,把“鸦片”改造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创造探寻名词的乐趣。学生能很开心地接受这样的引导并顺利转入自主阅读中。
四、课堂教学“名词化”流程
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后,之后就是较为简单的教学过程了。在“名词化”课堂教学中,我主抓核心词语的标识,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理解知识点。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在“《南京条约》”的内容环节,我让学生首先齐读两遍《南京条约》的内容,然后抛出“香港岛”和“2100万元”两个词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是学生很容易误解的,属于考试易错的部分,很多学生在描述《南京条约》时会把“香港岛”和“2100万元”写作“香港”和“2100万两”。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在学生的概念里,这两组词的表述是一致的,所以需就名词给予较深层次的解释。以香港的地***说明“香港”是由“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构成的;“银元”和“银两”更不是一个概念,价值相差许多。
“名词化”的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眼球,也便于学生找寻知识的核心,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适当地“抠字眼”也并非坏事。
五、课程讨论“名词化”议题
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对课程部分内容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在设置课堂讨论的议题时,我依然采用“名词化”方法,以名词作为讨论的主题。核心词、特别的、有趣的词语甚至改编的词语,都可作为议题。设置议题的目标很简单,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讨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
再以《鸦片战争》为例,我设置议题“民族英雄”和“虎门烧烟”。在“民族英雄”的讨论中,让学生首先总结本课出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和关天培,之后回忆七年级曾经出现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等,总结“民族英雄”的概念,理解什么人是“民族英雄”,并反问岳飞和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这样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一个历史共性概念的理解;接着是“虎门烧烟”的议题,这个名词是我有意写错让学生纠错的,学生很容易找到我把“虎门销烟”写做“虎门烧烟”了,也知道“销”改作了“烧”,于是引导学生讨论“销”和“烧”的区别,“虎门销烟”为何不是“虎门烧烟”。这个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六、课程总结“名词化”反馈
课程知识总结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练习除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但是这样一个总结过程操作难度较高,常用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用练习总结知识的点的覆盖面不够;语言总结,时间过长。此时我们不妨再用“名词化”总结。
“名词化”总结的形式主要有两种:1.板书总结,在课程开始进行“名词化”目标展示时就留白,留下足够书写空间,在课程结束时补全。这样很容易达到总结的效果。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上台补全板书,也可以采用问答方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全板书。2.语言总结,学生根据板书中核心名词的展示,进行语言上的总结,甚至可以做一个“名词串联”的小游戏,让学生根据名词用语言将知识点用故事的形式复述和串联起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我让学生将“英国”、“鸦片”、“虎门销烟”、“鸦片战争”、“香港”串联,简单复述“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基本经过;将《南京条约》板书留白,让学生填写条约内容;以“民族英雄”为题,学生集体回忆本课出现的民族英雄。这样的总结效果比较好,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比较高。
以上是我尝试进行“名词化”教学的基本流程,若有不当之处,望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虎门销烟的故事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