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人们多称上元节为“灯夕”或“灯节”,唐代上元节关于灯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燃灯、立灯树、作灯轮、观灯会等等。作为上元节中最重要的元素的灯,就特别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唐代;上元节;灯具
唐代的灯具不仅种类繁多,且制作繁复精良,华美异常,可谓“五剧之灯九华,绮罗纷错”。一般按灯的形状或燃料材质进行分类,《初学记》中记载唐代的灯具有“豹髓、龙膏;驼头、凤脑;芳芭、兰膏;铜倚、玉枝;葛笼、荷盖;百枝、九光;蜿脂、凤膏;恒满、常生”①。
按《洞明记》的说法,“帝既耽于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淳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可知,“豹髓、凤脑”等均是以特殊材料制成的高级灯火。其他如龙膏、驼头等均类似之,只是其具体材质已不可知。
韦蟾在《奉和山灯三首》其一中云:“生惜兰青烬,还为隔岁期”,说的就是其中一种名为“兰膏灯”的具体情况,所谓“兰膏”即炼制泽兰子后得到的油脂,古代常用来点灯。
“铜倚、玉枝;葛笼、荷盖;百枝、九光”,从唐代文献的描写看,所指是灯具的具体形状。比如“玉枝”,其形状类似于玉枝花,也就是杜鹃花科的植物,属灌木,分枝稀疏,枝条直立。再如葛笼,其形状类似于葛类植物,其形态环绕弯曲。
此外,《云仙杂记》中还有其它灯的记载:
“正月十五夜,玄宗于常春殿张临光宴。白鹭转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皆灯也。”②
白鹭转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等从其名称可知,所述均为灯的具体形态。
段成式在《观山灯献徐尚书并序》中还有关于点燃各式灯具后的情况:
“初烁空谷,漫若朝炬。忽惊狂烧卷风。扑缘一峰,如尘烘饰色,如波残鲸鬣,如霞鲛,如珊瑚露,如丹蛇离,如朱草丛丛,如芝之曲,如莲之擎。”
除了上述的灯具外,上元节的最为著名的当属灯树和灯轮。
(一)灯树
灯树是先唐“枝灯”的延伸,又叫“火树”。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可见灯树之华美。顾况在《上元夜忆长安》中所说:“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未有一字评论,而尽显上元节灯树的壮观。
《天宝遗事》中记载,韩国夫人“立百枝灯树,百里皆见光明而夺月色”。这种描述是否可靠,可按日本高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在扬州观灯树的情况分析:
“无量义寺设匙灯、竹灯,计此千灯。其匙竹之灯树,构作之貌如塔也,结络之样板是精妙,其高七八尺许。并从此夜至十七日夜,三夜为期。”③
从圆仁的记述看,灯树即把数以百计的灯盏结成塔状或树状,高度有七八尺。按唐代尺度计算,一尺约合现在的30.7厘米,七八尺即214厘米至245厘米左右。若百里之内,立起一百枝灯树,确实可以达到“夺月色”的效果,可见《天宝遗事》所言不虚。另据《唐会要》记载:“麟德二年,(乌泾波)遣其弟祖纥多献玛瑙灯树两具,高三尺余”。④唐代“三尺余”即现在的1米左右。此种灯树体积较小,当与其材质特殊有关。
另外,《全唐文》中还有对“铜灯树”造价的记述:“臣窃以所造灯树,匠人计料,用钱四万贯,道路运致,又约一万贯。百姓辛苦,将办实难”㈤。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说法,唐僖宗光启二年,1斗米耗4万钱。光启三年,1斗米耗5万钱。若灯树的造价是4万贯,即合折1000斗米左右。而唐玄宗开元十三年,1斗米耗钱仅15钱。若灯树造价与米价比例不变,则盛唐时铜灯树造价仅15贯钱左右。《朝野佥载》中所称:“先天二年……装束一皆至三百贯”,则一枝铜灯树的造价,尚不足一名盛妆打扮所花费金钱的二十分之一,其造价相对低廉。若是非铜质的灯树,可能其造价更低。
至于灯树的具体形态,除上述材料外,《旧唐书・杨绾传》还提到:“(杨绾)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由此可知,灯树其形态似树,摆放灯盏的位置则可能是盘旋弯曲的形态。
(二)灯轮
灯轮本源于佛会灯具,类似于“法王轮”。另据现存的唐代敦煌壁画所绘,灯轮的形状似藏传佛教徒所用的转经轮,是一种用锦绮、金玉作装饰,上燃众多盏灯的灯具⑥。从“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容七宝装”等唐诗可见,唐代上元节所用灯轮与佛教确相关。至于“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阀万重开”,更是明确提出灯轮与西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在《朝野佥载》中也记载:“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⑦从这条材料可知,灯轮的形态也似花树一般,只是体积大小、灯盏数量远超过灯树。
(三)灯影
根据《太平广记》引《影灯记》的话说:“上(玄宗)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杖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⑧。根据这一描述,可见灯影应是某种灯具。
另据《大唐新语》称:“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⑨。其中也提到了灯影,并未解释何为灯影,但从其所说“盛饰”来看,应是一种表面多彩的灯具。查阅宋代《武林旧事》的记载得知,灯影即走马灯,“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⑩。
(四)千炬烛
千炬烛,根据《岁时广记》卷十引《天宝遗事》的记载:“杨国忠子弟每至上元夜,各有千炬烛围绕左右”。《岁时广记》将其与灯树、灯轮并列,又因说“围绕左右”,可以推知其当属于某种环绕组合式的灯彩。
总之,唐代上元节的灯具种类繁多,而且带有明显的人文色彩,体现了唐代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放的精神境界以及其多样的生活情趣。对唐代上元节灯具的考证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唐代的上元节的灯,更有利于我们整理和保护相关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陶敏.全唐五记[M].三秦出版社,2012.
[2]刘.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4]陈元靓.岁时广记[M].中华书局,1991.
[5]李等.太平广记[M].中华书局,2011.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
[8]董皓.全唐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史仲文.中国全史[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注释:
①参见[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灯第十三・事对”条。
②参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临光宴”条。
③参见[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98条。
④参见王溥《唐会要》卷九十九“吐火罗”条。
⑤参见[清]董诰《全唐文》第10部卷九百五十九《代崔大夫谏造铜灯树表》。崔大夫,即由新罗入唐出仕的崔致远,公元877年―885年在唐朝淮南为官。
⑥参见史仲文《中国全史(百卷本)》卷四十六,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⑦参见[唐]张《朝野佥载》卷三。另参见附录一,***4二十丈灯轮。
⑧参见[宋]李《太平广记》卷四“叶法善”条。
⑨参见[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十八。
⑩参见[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
参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千炬烛”条,商务印书馆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