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样的“贤者”其实更像庄子的学生。具有“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的人,真的可以被称为贤者吗?
我想,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贤者也是生活的贤者,而非生命的贤者。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看来,贤者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他那种林逋似的“梅妻鹤子”的生活方式来看,他该属于典型的庄子出世派。他们这类人,“于世未数数然”,摒除外物,随着那北海的鲲鹏上至九万里高空,下潜三千里深海,极夫游之乐,穷其生之欢愉,与世无争,在一俯一仰之间将自己与鲲鹏化为永恒,在碌碌无为中过完一生。
他们这类人很难喊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口号,很难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行为,很难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概,很难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思想,更难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气。他们没有兴复国家、匡扶天下的责任心,他们属于名不见于正史、声不闻于天下的所谓思想贤人、生活贤者。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贤者应如管仲能屈能伸,只要存有机会便会发出自己无尽的光芒,以己之力使得民殷国富;贤者应当如鲁迅,心系国家,情关天下,为中国的觉醒呐喊,为民族的前景彷徨。这才是真正的贤者,他们的光芒与群星齐辉,与日月争光。
安于现状,与世无争,保持心灵的恬淡和安宁是生命麻木的表现,而真正成为生活的贤者,就要驾驭生命,充分发挥生命的最大潜能,在社会的舞台上为国家为民族绚烂绽放,为历史留下自己的色、香、味。只有这样,也才算没白来人世走一遭。
评点 闫会才
多少人像孔子那样欣赏颜回的超然脱俗,可本文作者却喊出了自己的声音。与众不同,就能引人注目呀!
作者认为超然脱俗,就意味着安于现状,与世无争,就意味着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我们应该积极进取,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应该说,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向上的。
本文用排比的方式引用大量的古人名句,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实在是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