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施虐狂”
曾几何时,互联网好像是一个智力超群而又理想崇高的“极客”,它对技术和创新充满热情,朝着引领时尚、信息自由的方向不懈地努力着。然而,互联网文化的风气现在已经改变。如今在网上,我们会经常遭到无故的谩骂和侮辱。据调查,在美国,约有40%的人在网上遭受过辱骂、人身威胁以及跟踪等各种网络骚扰。
而网上竟然还有一些专事骚扰和侮辱别人的人,他们通过各种胡说八道或者侮辱性语言挑起骂战,来吸引别人回复并从中得到莫名,这些人被称为“网络施虐狂”。如今,他们取乐的方式不局限于“网上招骂”了,他们还会“人肉”信息,公开别人的社会保障号码或者银行账号;他们甚至还会玩“狼来了”的游戏,打电话报假警,让特警部队冲进受害人的家里。如果受害者觉得这种事情“不可乐”,他们就会嘲笑受害者没有幽默感。
施虐狂就在我们身边
2014年,心理学家对1200名以网络侮辱为乐的人做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许多“黑特质”。具体而言,这些人在四项黑暗人格性状中得分极高,分别是纳粹主义、追求权术、自恋狂,以及最为显著的一项――***狂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大部分人都会避免去伤害别人,如果真的伤害到别人我们也会感到愧疚懊悔,但对***狂而言,越残忍的行为他们越感到兴奋刺激。也就是说,别人的痛苦往往就是“网络施虐狂”的快乐。
不过,在心理学上,普通人多少都存在着所谓的“日常施虐狂”倾向,比如许多人就很喜欢看搏击类的运动比赛或者武打电影;又比如,如果有四种工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个?
a、杀虫子;
b、帮助实验者杀虫子;
c、清洗马桶;
d、忍受冰水带来的痛苦。
研究显示,选择a的人就往往具有比较高的施虐倾向。心理学家认为,拥有***狂特质的人不见得是连续杀人犯或者性变态,他们只是比常人具有更明显的施虐倾向。
所以,在现实中,“网络施虐狂”绝大多数看上去很正常,他们就隐藏在大众身边。
网络助长了施虐狂
“网络施虐狂”的出现是与的黑暗人格有所关联的,但能够让这些坏人大行其道的是另外一种现象――“网络去抑制效应”,即,网络带来的匿名、隐身、缺乏权威及非实时交流等因素瓦解了社会上千年来所建立的公序良俗,使分子能够肆意发泄,又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网络去抑制效应”正从智能手机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导致“网络施虐狂”行为的泛滥和升级。
比如,2011年,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为近期过世的用户创建了悼念网页,很快,“网络施虐狂”就闻风而来,开始在网页中胡乱留言,对死者开起了玩笑。不过,对比一下一年后“网络施虐狂”的所作所为,这种程度的恶作剧已经算不上什么了。2012年,美国女权主义者安妮塔・萨奇西恩在网上发起了一项众筹,准备集资制作一系列视频,记录历代视频游戏中的女性歧视。结果,她收到了炸弹以及“人肉”威胁、威胁,还有人以她为主角制作了一个叫做《痛打安妮塔》的游戏。
在中国,2016年,影视明星王宝强离婚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由于王宝强老婆婚内出轨,引起网友的愤怒,于是,网上的谴责和谩骂铺天盖地而来,“网络施虐狂”们肆意挖掘王宝强老婆的隐私,使得王宝强老婆根本不敢在公共场合露面。
不要理会他们
“网络施虐狂”们把社交媒体和网络评论区变成了混乱肮脏的地方,他们不仅污染了人们的头脑,还可能会影响人们相处的方式。比如,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都是关于善行的动态,那么他们当天反馈自己做出善行的几率就会提高10%。但如果他们看到的是负面行为,也同样更可能去效仿。
那么,随着“网络施虐狂”的日益猖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法律应该弥补自身的缺位,在不侵犯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制定规则,监督评论,同时,警方也要发展应对措施,可以考虑开发一些网络工具打击线上犯罪。其次,作为信息的平台,互联网络自身也要主动抵制“网络施虐狂”。比如,社交网络可以对这些侮辱性言论采取技术性处理手段,不让“网络施虐狂”们肆意污染网络环境。
作为普通网民,如果不幸被“网络施虐狂”们盯上,那么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则是“不要理会他们”。你只要记住,“网络施虐狂”就是想让你生气、沮丧或不安,你的不爽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所以,请无视他们,那么他们的人生才会被白白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