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周博士您好,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一件事。社会上常有人批判教师,说我们这些老师都是在搞“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也有专家呼吁我们应该把关注点从学生的分数提升转移到“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来。其实,我们也不想让学生“高分低能”,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不搞“应试”又不可能啊!真让人左右为难!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您觉得,您班上高分的学生,真的能力比较低,反倒是那些低分的学生能力更高吗?
王老师:好像也不是这样,我班上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综合素质还都挺强的。难道是我教的学生比较例外?
周博士:未必是例外。您再想想,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每年录取的高分考生都是“低能”者吗?
王老师:当然不是,名校肯定会优先选择能力强的学生。这样看来,“高分低能”这个说法未必正确。可是,为什么大家还总是批评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呢?
周博士:我觉得所谓“高分低能”的说法,更多的是对当前基础教育现实问题的一种情绪化的批判,它指出了一些问题,即中国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偏低;但找错了问题的方向,将“能力低”与“分数高”联系在一起,似乎“能力低”是由“分数高”导致的,这就会给人一种误导。
王老师: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因为我们太过重视分数,所以影响了对能力的培养啊!
周博士:您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分数与能力真的是对立的吗?为什么您班上那些高分的学生综合素质也比较强呢?一个学生的分数高,需不需要一定的能力作为基础?比如记忆能力、运算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诸如此类?
王老师:当然需要。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分数根本就提不起来。
周博士:所以说,学生的分数高,是需要一定的能力作为支撑的。因此,您提高学生分数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上述诸多能力。应试的技术、技巧当然也有用,但发挥的不是基础性的作用。一个学生如果写作能力较弱,即便掌握了一定的答题套路或者模板,也很难准确地将答案表述清晰,也会影响他的考试分数。我这么说没错吧?
王老师:照您这么说,分数和能力之间应该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
周博士:当然不是此消彼长的。除了上述能力,踏实、认真、勤奋、守时等品质,同样是学生取得高分的前提与基础。一个学生的“高分”背后,是有多种多样的能力或素质作为支撑的。分数越高,支撑它的能力或者素质就需要越强。今天我们倡导“核心素养”,但目的并不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分数啊!
王老师:您这么说我就明白了。看来不是“高分低能”,而应该是“高分高能”才对。可是“高分低能”这个说法为什么这么流行呢?
周博士:这是因为,分数虽然需要一定的能力作为支撑,但“能力”这个词涵盖的面很广,并不是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支撑分数。以时下流行的“核心素养”为例,在“核心素养”的框架当中,欧盟于2006年提出的“社会与公民素养”“创业精神”,OECD提出的“了解外部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社会情绪”等,都和分数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一个高分的学生,这些方面的素养显得比较弱,是完全正常的。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我经常看到专家们的论文中写道,“在教师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被压抑,特长被埋没。因此,在获得高分的同时,却牺牲了能力。”
周博士: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您觉得,像学生们的运动特长、文艺爱好、演讲口才之类的能力,是不是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呢?
王老师:好像不能吧。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每个人的个性、特长都不一样。就算教师想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也不一定具备那么多方面的才能呀。
周博士:所以啊,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并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责任,当然也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来包办。教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记忆、运算、阅读、理解等核心能力以及勤奋、努力、踏实等基本素养。学生在这些基本能力素养方面的提升,有助于其考试分数的提高。但另外一些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努力去实现,不可能也不应该都由教师来完成。
王老师:您这么说我就明白了。看来“高分低能”这个说法的确误导了我和其他很大一批教师。如此说来,我们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数,也没什么可内疚的了。
周博士:当然无需内疚,如果不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学生们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您才会真的感到内疚呢!
王老师:谢谢您的意见,很实用,也解开了困扰我很久的疑惑。以后遇到别的问题,我再向您请教。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厦门英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