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天下宁”,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治理与水电开发工作。在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口号指引下,黄河流域进行了盛况空前的大建设。黄河水电开发的历史,由此启幕。
然而,历史的车轮行驶到21世纪,对于水电开发的质疑开始出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贫穷问题。
2006年2月,《经济参考报》在中共中央***校一份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黄河上游:水电越开发,群众越贫困”的文章,引起不小反响。
究竟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如何客观看待水电开发的社会效益?在水电开发持续发展的路上,这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害河”变“利河”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1952年到黄河视察时发出的号召。
这句话的针对性是明显的:历史上,黄河桀骜不驯、灾害频繁,
“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在哺育两岸人民的同时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斗转星移。黄河水电公司董事长夏忠告诉记者,人民治黄60年来,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的方针,固堤建坝、拦蓄洪水、灌溉发电、科学调度、调水调沙……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发之路。
如果要为治黄的功臣颁奖,那么星罗棋布在黄河干流上的25座水电站是当之无愧的。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乃至环保,许多电站担当起了综合利用的前锋。
“水电站对水的调节是无价的。”夏忠特别看中水电站对于水资源的综合平衡作用。他认为,水电站的调节不仅弥补了地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使得黄河的水利水电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从这个角度看,在西北地区开发水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确实,黄河上游水电的开发,形成一个有极大调节能力的梯级电站群,在电网中具有供电质量稳定、可靠性强、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
西北本就缺水。一旦水库到了偏枯“死水位”,黄河水电公司就千方百计地做好水电调度,控制出库流量,加大各省电网互供,在省际间的配合下度过缺水难关。
公伯峡建设公司王总告诉记者,公伯峡为周边自流灌溉和电力灌溉提供了巨大便利,使当地长期以来的干旱缺水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为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基础条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开发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龙羊峡水电站,不能不为库容量为247亿立方米的人工水库所叹服。正是这个水库,使龙羊峡成为西北电网的第一调峰调频厂的龙羊峡水电站,担负着全网调峰,调频的重担,长期以来为西北电网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鲜为人知的是,黄河上游水库的有效调节,为黄河不断流提供了重要保障:
――黄河下游不断流的保证率从54%提高到80%,凌汛破坏率从86.08%-100%降低到11.77%;~18.23%,宁蒙灌区灌溉保证率由31.25%提高到86.25%,下游省区年保证率由56.25%提高到80%;
――黄河上游水电站多年平均为宁蒙灌区增加有效供水17.08亿立方米,为下游省市增加有效供水7.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为上游径流式电站增加电量8.93亿千瓦时,为三门峡、小浪底水电站增加电量9.1亿千瓦时。
随着黄河上游调节性能好的大型水电站群的建成,更好地满足了下游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等综合利用的要求,有效改变了黄河水量的时空分配,真正缓解黄河断流现象。
自1997年到2006年5月,黄河入海流量达到约960立方米/秒,创历史最高值,黄河连续7年没有出现断流。从黄河全流域总体而言,整体综合效益的增加非常可观,基本实现了“堤防不缺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河流管理终极目标。
由此,黄河的“自由奔腾”得以维护。
“寂静”变“热闹”
8月25日,记者来到正在进行前期建设的班多水电站时,当地的物价水平已出现明显上涨。
班多水电站指挥部谭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地进驻大量人员和需要大量物资,附近村子租房价格涨了,塑料大棚里的蔬菜涨了,水果涨了,生活用品也涨了。
记者在电站附近的团结村看到,与电站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相对应,家家户户几乎都在盖房子,拆了土墙垒砖墙,拆了土房盖瓦房。
与之相对应,很多生产建设之外的人们投奔到这块热土。围绕营地,他们开餐馆、百货店、美发厅,邮***、电信、银行也纷纷设置营业厅,一幢幢楼房相继拔地而起。
从村口望去,俨然一个新兴城镇!
中午,我们坐在村民马永龙长满果树鲜花的安宁小院,听他毫无保留地算起了经济账:耕地补偿费,一亩地17400元,共计10多万元;出租给施工单位办公场所,月收入1000元;到电站打工,每月可增加收入1000元。
马永龙已经在准备盖新房子,而一个更大的计划也在他心中萌生:让孩子学习电力方面的课程,将来到电站就业。
黄河水电公司巴金福告诉记者,当地许多群众还到电站务工,赚起了“外快”。
因为有了水电站的建设,昔日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都在发生。这可能是建设期的特殊现象,而更长远的是观念的更新、思想的开放。
曾有这样的极端例子:1987年李家峡水电站开工时,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衣不蔽体的土著居民见到身穿衣服的建设者,竟然还朝他们扔石子!
今夕何夕,天翻地覆。7月14日,记者来到尖扎县牛滩村。饭店、水果摊布满了街道,昔日偏远的小村庄早成为一个热闹的集镇。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农民,日常生活也在悄然改变。他们在镇子上兜售自个儿地里种的新鲜蔬菜,穿着从镇上买来的新潮衣服,日子比从前过得不知滋润了多少。
记者无意中探知了马大娘的“发家史”:
十年前,从西宁来到牛滩村经营一家饭馆,每年能带给她两三万的收入。如今,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因为距李家峡水电站20千米的坎布拉,属于国内少有的丹霞地貌。由电站建设者修建的一条近30公里长的公路,将坎布拉与外界连接起来,直接带动了这里旅游资源的开发。1992年,坎布拉部级森林公园被正式批准命名,每年都会有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马大娘抓住这一优势资源,又开了一家茶园。如今,六七万元的年收入让马大娘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更多的数据,在无声诉说着电站对地方经济的“造福”:拉西瓦水电站自2001年开工建设以来,地处黄河岸边的贵德县贵德县民众的人均纯收入以每年不少于200元的速度递增。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从2000年的4600多元增长到9200多元,牧民的收入则从2000年的1100多元增长到了2400多元。
短期变长期
如果说建设期的带动还只是短期的,那么企业每年上缴国家的大量税收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则长期滋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黄河水电公司每年增值税大约为5亿元,其中70%都留给了青海省。该公司也当之无愧成为了青海省的第二纳税大户。
长期以来,水电站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地方百姓的生活,成为他们奔小康道路上的重要力量。这种行为,被水电开发者称为“反哺”。
在海拔2700多米的黄河龙羊峡谷北面的山洼里,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居住着150多户藏族人家。这里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曲沟乡瓦里关村,一个原始的藏族纯牧业村。
1987年10月,龙羊峡水电站第一台32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强大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西北电网,而在几公里外的瓦里关村,藏族同胞依然使用着羊毛捻子酥油灯。1990年9月,由龙羊峡水电站出资15万元,将输电线路架到了村里,将光明送到了牧民家,彻底结束了这里千百年来酥油灯照明的历史。
距瓦里关村4千米处有一汪淙淙流淌的泉水,那是全村唯一的饮水源,村民从这里拉水费时又费力。为解决瓦里关村人畜饮水问题,龙羊峡水电站出资兴建了瓦里关村上水工程,将龙羊峡谷的黄河水通过修建的四级泵站,提升540米后引到了村里,彻底满足了牧民日常用水需求。
“龙羊峡电站建设后,电厂投资为牧民解决了吃水、用电、学校学生桌椅三大问题。特别是拉上了电,我们再不用点油灯了。这可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这是瓦里关村***支部书记的感慨。
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绝非虚言。一位早年参加过龙羊峡水电站勘测设计的水电专家在龙羊峡水电站发电十年后曾撰文写道:没有黄河上游龙青段的水电开发,青甘两省特别是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怎能快速发展到今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