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展示一】
没有学位的大师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国学大师,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20世纪中国顶尖学者之一,被学界誉为“教授的教授”。他曾留学日、德、法、瑞、美等国,通晓十几门外语,其著述被同行奉为上上之作、必读之书。就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对陈钦佩有加,自谦地表示,自己等身的著述,尚不及陈寅恪寥寥几百字有价值。
但大家或许难以置信,陈先生这样一位堂堂大学者,居然连个学士学位也没有。
准确地说,陈寅恪的正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的复旦公学还不能算作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陈先生自己认为,该校相当于“高中程度”。
在考入复旦公学之前,陈寅恪曾两度赴日短期求学。1909年从复旦毕业后,赴德国考入柏林大学,1911年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后来又转入法国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回国。1918年再度出国,本来想去德国,但因欧战尚未完全结束,遂先赴美国,入哈佛大学。1921年再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院深造。1925年归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陈先生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组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后来,陈封雄向自己的姑夫俞大维提起此事,俞说:“寅恪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立意角度】
1. 学力与学历;2.坚守,只因情有独钟;3.无用之用,方为大用;4.睿智与魄力;5.守住心中的那座城;6.挣脱名利的束缚;……
【运用示例】
1.或许,在付出得到认可的那一刻,人性也在升华,这痴狂的钟情,也注定了他将守着自己的学术事业,哪怕名利,也可挥手弃之。
这就是陈寅恪先生。
他是一位真正有学力的教授,而学历却寥寥可数,他学贯中西,精通多门语言,可以为学问潜心研究,而不愿为了某个学位花费心思。
他的学生有所不解,曾小心翼翼地问过这位大家,陈寅恪先生说:“若是我去谋得一个学位,必定要花费几年时间去做课题,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我认为有意义的事业上。”
听了这番话,我有所触动,更加为之钦佩。
这也许就是他对学术的情有独钟吧,因为深深的喜欢,便将其变成不可动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金钱名利又有何重要,一切在情有独钟面前是何等的渺小。正因为情有独钟,所以陈先生才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研究岗位,心无旁骛,毫不动摇,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
2.学术,如同钓鱼一般,需静下心来,放下功利之心,若一心想着大鱼快上钩,急功近利,那么便丢失了学术所追求的本真。
君不见陈寅恪求学欧洲,多年不曾得半个学位,往往带些咸面包就在***书馆过了一天;傅斯年游遍欧洲,带回来的也只有一箱笔记罢了;林徽因硬是要学当时只准男学生学的建筑学,即使进不了建筑系,也靠自学完成建筑学的所有课程……可能有人会觉得,陈寅恪苦读不倦,傅斯年游学万里,林徽因执着不懈,一番辛苦,半张文凭都得不到,何苦啊?其实不然,他们所追求的是文凭之外的知识。他们能静下心来,不为那些光鲜而不实际的外表所惑,才得以在知识的世界中自由翱翔,才得到比文凭学位珍贵百倍的知识。若要陈寅恪在欧洲拼命拿文凭,求学位,一身光鲜外表回国,恐怕也只能风光一时,何来日后那个为后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3.当你挣脱了诸如名利这些有用之物的束缚之后,你必定能够体会到读书的真正乐趣。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国学泰斗陈寅恪先生早年留学欧美,留学多年没拿半个学位,不为文凭而读书,不为功名而读书,而醉心于钟情的哲学、佛学。若按实用主义的观点看,他读的都是无用的书,因为一不能获取文凭,二不能求利,三不能生财,但正是因为不为眼前的实用而读书,反而读得自在、潇洒。在他眼里,只看到那浩瀚的学海里的智慧之浪花,思想之轻舟,当其他人在名利场里追逐的时候,他早已“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真正领悟到读书的妙处,终成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素材点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对于作文素材亦如此,一则素材,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挖掘,这样既可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使我们的思路更为开阔,当然作文的立意也就能够时时出新了。上面的几则学生作文片段,是对同一素材的运用,但挖掘的角度各有不同,在对素材的运用技巧上也是各有特色。
【素材展示二】
与梁启超的君子之交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
陈寅恪在国外陆续留学二十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恪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恪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恪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应该说,陈寅恪的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是怎么想的呢?
“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立意角度】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2.君子之交;3.胸襟;4.争与不争;5.大师的境界……
【运用示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
同为大学者的陈寅恪与梁启超,无半点“文人相轻”的陋习,堪称“君子之交”的典范。被称为“教授之教授”的陈寅恪,曾留学欧美诸国,精通十几门外语,专攻过十几个专业,他的学生中有好多后来都成了名教授,可他却终身没得过任何学位。他1925年回国后,欲受聘于清华大学国学院。校长曹云祥因其没有学位不想要,梁启超知道后生气地对曹校长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就这样,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一道,成为清华国学院公认学问最大的“四大导师”,而陈寅恪尤为突出。当时国学院的院长吴宓曾对人说过:“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你我,不过尔尔。”陈寅恪后来的辉煌,自然与梁启超当初的力荐是分不开的。他们那雅淡如水的友谊,永远地写在了现代学术史上。正如欧阳修所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那些“甘若醴”的友谊大都经不起考验,所谓“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冯梦龙语)是也。因为这种友谊的基础不是散发雅淡气息的“同道”,而是充满俗气的“同利”。西方哲学家西塞罗说得好:“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认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确实,真正的友谊应是雅淡的,是与谋利绝缘的。那些“甘若醴”的友谊绝不会地久天长。
多一些“君子之交”,少一些“小人之交”,这世间就会变得美好起来,朋友不在多,关键看对方能否感染或帮助自己积极向上。鲁迅曾写给好友瞿秋白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窃认为,这两句话道出了友谊的真谛。
(刘继兴《“淡如水”与“甘若醴”》)
【运用点拨】详细的事例作为素材论证观点,对素材的分析到位,运用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观点。
【启示】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传承,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赓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转一、四版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