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七岁时就写出《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可以说,肖邦就是一个音乐神童。但是他29岁那年德国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1830年到法国定居,创造了大量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临终时肖邦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肖邦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他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音乐。
《肖邦故园》这篇文章,作者是雅·伊瓦什凯维奇。这也是一个波兰人,作为肖邦的同胞,作者怀着对肖邦深深的敬意,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借描述故居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了肖邦传奇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特别向我们表现了肖邦的爱国情怀,对祖国难以割舍的爱。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表现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怀,自然流畅,笔调亲切平和,情感表现真挚感人,有人评价这篇文章是“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在解读本文时,我们应该抓住散文的一条重要原则“形散神不散”。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陈述描写肖邦诞生地波兰热那左瓦沃拉的自然景色,但是主题却是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及肖邦的爱国情怀。
文章可以分五个部分。开头1—2段是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作者用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和肖邦出生的简朴小屋进行对比,突出表现肖邦故园的伟大价值——它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家多以景寓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作者用故园这一特殊的场景——肖邦的出生地——来表现肖邦对于故园的真情感才是作者安排本文的真实目的。
下面3—8段可以作为第二部分,重点阐述肖邦故居及周边环境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当中花很大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表现出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作者在这里提示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是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中写到“肖邦专程和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从首都来这里”跟故国告别。故园在肖邦的心中已然成为祖国、乡村的象征。这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对故乡的思恋始终萦绕在肖邦心中,他的音乐渗透着对故土绵绵情思。
接下来的9—12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集中体现了肖邦故园的深切思念与深沉热爱,直至用音乐来寄托情思。作者用沉痛的语境既说明肖邦对祖国的不舍,也说明他人生之路和艺术之路的悲壮凄凉。肖邦心怀故土,他的创作始终从祖国获得精神资源,所以我们能听出这音乐“跟这片土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用音乐弹奏心中的那缕乡音,那份爱国情,而作者正是这样把肖邦的故国情娓娓道来。
第四部分是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及肖邦音乐中获得精神力量。这是主题升华的部分。文中写道“世上最杰出的钢琴家都把能在这间房子里弹奏一曲肖邦的作品,表示对这圣地的敬意,引为莫大的荣幸。”这里作者用侧面衬托的手法看出肖邦故园的巨大艺术影响,肖邦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文章引用舒曼的话,称之为藏在花丛里的大炮。肖邦之家是“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民族精神的基础”,波兰人民认为肖邦所创作的音乐在民族***战争中是他们斗争的武器,是引导他们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
最后的20—27段是文章的第五部分,这是文本中最华美乐章,作者通过细腻的笔法描写了肖邦故园四季的美景,将其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使景色与音乐那样的般配协调。文中说“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样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作者反客为主,通过“花园的主动想与音乐般配”表现肖邦音乐的艺术魅力。春天景物对应着乐曲的优美与轻盈,夏天景物对应乐曲的悠扬与清丽,秋之景物对应乐曲的忧伤与深沉,冬天的寒冷孤寂则听出了肖邦音乐的温暖。这段写景不由让人拍案叫绝。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儿时的嬉戏、故乡的风物、亲人的关爱。一幅幅画面会永远鲜活于头脑之中。何况肖邦的童年是处在一个花的海洋、树的包围之中的世界,它四季分明美不胜收,无论肖邦走向何方,这些都是他挥之不去的永远回忆。
文章从内容上围绕“故乡—人—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故园与人的关系,二是音乐和故园的关系,这二者说明故园因人被后世记住,音乐因故园而不朽。写作这篇文章作者就像一个技法高超的摄影师,不时变化自己的镜头,由人到事、由景及物,由故园到祖国,情感一步步提升,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作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作者的确就是这样的“巧者”。难怪如皋中学的刘国良老师评论说这是“一次烛照心灵的美妙探寻”。读后顿觉每一个毛孔有说不出的畅快,为之倾倒,仿佛经历了一场情与景的盛宴,带我们走进了灵与肉的天堂。
(张李丹 江苏省淮安中学 2234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情与景的盛宴 灵与肉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