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国标”规范市场
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标准有《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但都属于劳动防护类和医用防护类标准。而市场上的民用防雾霾口罩,一直缺乏标准规范。
比如,很多口罩以“过滤效率”来表示其防雾霾性能,而且常常自称“过滤效率达90%以上”。其实过滤效率仅仅是指口罩的核心部分――过滤布材料的过滤效果,并不能代表口罩的防护效果,因为口罩还有密封性的问题。即使过滤布的过滤效果真的能达到99%,如果密封性不好,口罩的防护能力也要大打折扣。
以往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防雾霾口罩”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一片混乱。这次出台的“口罩国标”将改变我国民用防护口罩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混乱现象,对有效规范市场、合理引导消费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口罩国标”的内容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具有两大主要指标,一是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性,二是人体佩戴的安全性,此外,标准还兼顾了舒适性。
按照该标准规定,口罩佩戴后能将吸入的PM2.5浓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过滤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
该标准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和空气污染情况。D级适应于中(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应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级适应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每立方米),A级在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
为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标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规定了不应使用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材质。考虑到佩戴者行走时的安全性,标准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O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期待不用戴口罩
有了“防霾口罩”国家标准,大家以后出门前可以先根据室外的空气污染状况,选择要佩戴的口罩。
在选择口罩时,第一要选择从正规渠道购买;第二是购买时要注意产品的标识和标注;第三是要根据不同的空气污染程度选用相应防护效果级别的口罩;第四是选择与面部具有良好贴合性的产品;第五是要按照推荐使用时间及时更换;第六是如佩戴出现不适,应停止佩戴。
专家不建议长期、超等级佩戴口罩。因为,口罩防护效果越高,相对的呼吸阻力就越高,长时间佩戴高呼吸阻力口罩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防霾口罩”有了国家标准和等级,但是,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口罩国标”,更需要的是环境真正有效的改善,是不需要戴着口罩防雾霾的蓝天白云,而这应该变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口罩国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