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周礼的重要传承者。面对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以“礼”救世,希望能建立一个理想的礼治社会。“礼”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试***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入手,以《论语》文本为依据,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揭示其丰富的价值内涵,试***通过对孔子礼学的价值意蕴的研究以弥补目前我国学术界从价值哲学角度对孔子礼学研究的缺失,为这一领域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孔子 礼学思想
一、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
关于礼之起源解说颇多,礼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礼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说法,不过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祭祀说、习俗说、制欲说。
以上三种观点基本代表了学术界对礼的起源的大部分观点。这些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了礼的起源问题,都能言之成理,代表了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得认识成果。礼的产生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它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得积累和发展。同样道理,礼的起源不可能局限于一种途径,祭祀、生活习俗等都应该是礼的源头,因为对于原始部落来说,生活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发展了人与人、人与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仪式由此融入生活,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约定成俗的习惯。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礼的起源是多源的。但是作为宗教仪式的意义的确是礼的主要方面,也是各种礼仪形式的大宗。这反映在殷周以降的文献中,描述祭祀之礼的文章的增多,以祖先崇拜、天神地祗崇拜、鬼魂崇拜、圣王崇拜、自然崇拜等为主要内容的信仰体系确立之后,祭祀之礼也就逐渐完备。祭祀之礼的完备和确立,是礼的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礼”的价值取向――“仁”
1、孝悌为仁之本
孔子认为,推行“礼”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因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孔子提出“孝悌为仁之本”体现了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赋予者――父母的敬爱和体恤。凡人之出生,必先接触父母,其情感必先指向家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这一链条断裂,生命将不复存在,人类也将无法存续。
2、 克己复礼为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者相辅相成,“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 每个人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使一切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 即为“仁”。匡亚明先生认为, “仁”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它强调人们之间的仁爱、谅解、关怀、容忍, 也强调广大人民物质生活的安定和提高。
3、 忠恕以行礼
“克己复礼为仁”还是显得让人有点不知从何做起的感觉,孔子在另外篇章对“仁”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孔子“忠恕”之道的内在逻辑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以“仁”为其指导原则、以内心的真情实感(“忠”)为出发点、以“推己及人”(“恕”)为具体方法、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价值系统里,“忠恕”之道与“仁者爱人”意义相同,在行为实践中,“忠恕”之道与“推己及人”方式相通。
“礼”的价值理想――“和”
孔子以“礼”、“仁”、“中庸”为特征的思想发展体系, 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在《论语》中“礼”出现了75次,“仁”出现了105次, 孔子更是把中庸视为至高, 足见这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孔子倡“礼”, 是要自己、别人、社会循“礼”, 目标是“和”;孔子贵“仁”, 甚至于“杀身成仁”, 无非是“天下归仁”后的“和”;“中庸”也不过是适度, 其最大的目的还是“和”。由此可见,“礼”是改革社会的标准,“仁”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手段,“中庸”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其最终的理想却是“和”。无论是“礼”、“仁”, 还是”中庸”, 孔子所希望达到的都是“和”――一种和谐的状态, 和平的环境。
1、 和而不同
“和”以肯定差别为前提。孔子曾对“和”与“同”作了区分: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这里,“和”是儒家重要的价值原则,是品评人物,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可以说“和”、“同”在这里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原则性,承认差异,有差异的统一才是“和”。钱穆释为:“和者无乖决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或说:‘和’如五味调和成食,五声调和成乐,声味不同,而能相调和。‘同’如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所嗜好同,则必互争”。①正是因为君子心态平和中正,无乖决之心,做事公正,毫无偏执;而小人却尚利忘义,心存阿比之意,做事只会从己之利益出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以只有君子才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2、 礼之用,和为贵
以实现“制礼作乐”为自己最大的人生理想的孔子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也痛心疾首,他周游列国,宣扬周礼。他发现,要恢复社会的秩序,首先要重新认识周礼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性――和;要使社会达到“和”,必须实行“礼”。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孔子礼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礼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有其现代价值。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和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为调节的,包括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记・乐记》。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化与文化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动力。孔子对礼的继承、传授,大有益于他身后两千五百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结 语
礼治并不等于人们非议颇多的人治,礼治提供了一系列不同于法制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对这些规范的自觉遵守,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提高人们的道德品位和思想境界,使人们自觉地去维护社会秩序,主动地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孔子礼学继承和发展了“礼治”思想,汉代以后,礼治就一直是历代王朝治国的主导思想,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它最为适合中国古代的国情。可以说,中国古代几个盛大的王朝之所以国祚绵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的礼治的维护作用,仅凭这一点,礼治思想的重大价值就是不可否认的。当然,礼治实际上是一种“贤人***治”,它虽然主张礼法互补,但过于强调人和德行的重要性,有重人轻法的倾向,须加以扬弃。(作者单位:西北***法大学)
参考文献
论著类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2]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3]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4]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版。
[5]王德明:《孔子家语译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论文类
[1]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 年第 1 期。
[2]惠吉星,《近年礼学研究综述》,《河北学刊》,2002 年第 2 期
注解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