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终于享受到了离太阳最近的好处。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得天独厚的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一直面临常规能源短缺的问题。受能源问题的制约,全区工业生产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产品效益低下;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上靠天吃饭;常规能源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有句谚语说:“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一定会为你敞开一扇窗。”与常规能源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阳能、风能、微型水利等新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自治区能源研究与示范中心多吉主任告诉记者: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透明度好,纬度低,全区境内大部分地区年辐射总量为6000~80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间大部分地区在3000小时以上,每天日照时间6个小时以上的平均天数在275~330天之间。
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成了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那么如何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来克服能源短缺的问题呢?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的科技工作者探索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太阳能利用新路。在的太阳能开发利用进程中,能源研究示范中心责无旁贷的扮演了龙头角色。在一代代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下,从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到今天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风能光能互补电站,的太阳能开发利用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而广大农牧民群众正在通过这条能源新路享受着现代文明,创造着阳光般的生活。
在山南乃东县结巴乡的觉昂卓玛家,他们正享受着太阳能沼气带来的好处,省钱、清洁、方便是正在使用沼气的农牧民的共同心声。觉昂卓玛说,以前经常要去捡牛粪和一些草皮、树枝来作为燃料,现在建成了沼气池后,又干净又方便,再也不用费那些工夫了。在他们家的院子里,作为沼气灶的陪衬者,第一代的土灶、第二代的铁皮灶现在只能躺在角落,见证着主人家的变化。
目前,和觉昂卓玛家一样享受太阳能、沼气的农牧民在全区已不在少数,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先后在拉萨市郊、山南、林芝、昌都、日喀则等地建立了沼气示范村,解决了800多户农牧民群众的燃料和吃菜难问题,受益人员达5000余人,产气率达100%。能源研究示范中心把太阳能沼气应用与提高农户生活质量相结合,与种植、养殖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既解决了农牧民群众的生活燃料问题,又使农牧民利用温室发展了种植业,养殖业,增加了现金收入。
太阳能沼气其实是为了解决高原上沼气池产气少、发酵慢等技术难题,而利用太阳能技术为沼气池增温和保温所研究出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沼气池。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工程师王守彪告诉记者,因为的环境温度低,所以在普通的沼气池上面加上一个塑料大棚,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沼气池的温度,加大产气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温室大棚解决农民吃菜难的问题。
在太阳能沼气开发建设中,自治区能源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结合实际,自主开发,确立了太阳能沼气建造的规程,在建造过程中,深入指导,耐心讲解,教会当地的农牧民管理沼气池,使用沼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今后在全区推广太阳能沼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工作者在通过发展太阳能沼气解决农牧民燃料的同时,也正在加快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的研究与建设,为边远无电乡村和学校送去光明。
那曲海拔4700多米偏远小村嘎木雪村,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越村而过。当记者在实地采访时,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下起了冰雹。2007年初,在村民们惊奇的目光里,一座漂亮的小型风光互补电站建立起来了。
当科技人员为村民们装好线路,装上电灯时,随着风机的转动,点亮的电灯宣告了依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的结束。如今,在村民德吉卓嘎家,现在已经用上了电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德吉卓嘎说,如果不是科技人员为这里建成了电站,这些东西在以前是想都不会想到的。
享受这种喜悦的,还有包括纳木错中心在内的五所小学的师生们。不远处的圣湖纳木错永远宁静,教室里那一双双如湖水般纯净的眼睛,是令记者感到震撼的情景。前不久,他们也用上了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的科研人员专门为他们学校建设的光伏电站发出的电,这个“五所小学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已在这些小学的教学和师生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孩子们以后会享受到更多美好的现代文明。
这些只是太阳能光伏电站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府的支持下,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先后落实和实施了“阳光计划”、“科学之光计划”、“阿里地区光电计划”、“双湖光伏电站扩容工程”等一批取得极大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为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建筑、太阳能采暖房,太阳能牛羊圈等新兴的太阳能利用项目也在的大地上蓬勃发展,显示出科技的力量,为广大农牧区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也有利于保护高原纯净的生态环境。
处处阳光处处电,是对能源研究示范中心科技工作者历年辛勤耕耘的真实写照,在科技工作者们晶莹的汗水里,是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截至目前,全区推广太阳能灶20余万台;拥有太阳能发电系统10万多套;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超过9兆瓦;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余万平方米;太阳能采暖房、温室、牛羊圈近4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和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区。20余万人依靠光伏发电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电灯梦,近70万农牧民因使用各种太阳能产品而受益。在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声笑语,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更加美好。
高原上的阳光灿烂依旧,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随着太阳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处处阳光处处电的梦想并不会遥远,阳光般绚丽的日子将和太阳一起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