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古筝艺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筝乐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思想活跃的作曲家以中国“新潮音乐”为龙头,通过全新的音乐语言、创作思维和发展手法创作了大量极富新意的筝独奏合奏音乐。

八十年代专业作曲家使得民族乐器的创作在题材的多样、内容的丰富深刻上都较以往的创作更进一步。不同的音乐感受、审美情趣使作曲家在创作题材的选择、音乐形象的塑造及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同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气候对作曲家的冲击是深刻的。有的理论家把“新潮派”的美学观点归结于四个来源:他律论音乐美学观;自律论音乐美学观;老庄哲学;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受这些美学观点支配,伴随着作曲家所共同追求的反映我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的目的,使得筝乐作品的题材各异,同时也与民族的生活风俗、传统文化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这些创作筝曲中有以我国地方民歌为题材的,如《茉莉芬芳》;有以我国的地方戏曲音乐为题材的,如《湘音・湘情》,还有根据其他乐器的著名乐曲改编创作的,如《姐妹歌》、《春到湘江》等。

众多的创作题材中以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最具特色。这类作品的音乐主题都以少数民族特有的音调为基础,并以作品的需要,在古筝的定弦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如《黔中赋》,乐曲表现的是贵州山区苗族的风土人情,在“黔水唱”一段中,作者用匀速的三连音循环运动,环环相扣,贯穿全曲,表现的正是山峦起伏的云贵高原上,河流在山谷中流淌,水流湍急,奔腾不息的景象,在“琵琶咏”中运用有细微变化的装饰音和波音来表现旋律,这正是黔东南清水江一带苗族民歌典型的拖腔。其音乐主题以苗族广为传唱的飞歌的典型音调为基础,在D调的基础上,改变了某些八度音组中(小字组、小字二组)的一个音(E弦升高半音),将苗族的调式特色显现出来。在表现***人民生活及情感的乐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直接取材于古老的木卡姆,采用木卡姆典型的调式音阶定弦,3/8、5/8、6/8等节拍的频繁转换,使其特点更为突出。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在演奏技法上也注入了不少新的元素,它以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奏型和极具特色的调式音阶为基础,加上富有创意的演奏法,使得乐曲更加丰富。如采用***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西域随想》,演奏时以***少数民族特有的切分节奏为基础,通过左手有节奏地拍击琴弦来模仿手鼓的声音,给整个乐曲增色不少。

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皆着笔于风俗性场景的描绘,在不同音乐情绪转换中体现了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质朴、粗犷、优美、明朗、乐观、欢悦、喜庆、热情、奔放是这些作品的共同基调。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都具有明确的标题,对音乐表现的景物、环境、情绪大都有直接的提示,是演奏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基础和依据,同时,在音乐意境的营造和对民族风格、艺术韵味的把握方面,又给了演奏者自由发挥和探索创造的天地。这些题材的筝曲表现了居住在边疆的藏、蒙、苗、侗、***等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生产劳动和思想感情,拓展了作为“中原文化”代表的古筝音乐的表现范围,并以它们独特的情调和斑斓的色彩,为古筝艺术生色增辉,丰富了古筝的艺术曲库。这种拓展、增辉和丰富,促进了古筝艺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文化时期得以继续延伸,是各民族音乐文化在新的发展阶段相互影响和不断融汇的结晶。1

“新筝”即新型转调筝,这种筝的筝码位于面板的中央,左演奏区为七声音阶弦序排列,右演奏区为五声音阶弦序排列。新筝在弦序上虽与传统筝有所不同,但它仍能在不改变根本演奏法的条件下演奏原有传统筝曲,无需特殊训练。

由于新筝的形体结构和传统筝有一定的差别,这就使得它的音质品性和传统筝也有一定区别,相对于传统筝,新筝的音量更大,共鸣更好,低音更浑厚,中音更清亮。新筝在体积增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从传统筝常用的二十一弦增至五十弦,音域从大字组的D到小字三组的b,且包括了其中所有的半音,解决了传统筝演奏变化音的困难,大大增加了筝的表现力。另外,新筝在筝码处加入了一个截弦装置,这个装置的滑轨上有标记,移动这个截弦装置,可以在一个大二度内调整音高,这就解决了传统筝转调移码的准确性问题,使古筝演奏质量大大提高。尤为可贵的是,这种十二平均律制的新型转调筝,琴码在中间,双手可在七声音阶的左侧和五声音阶的右侧(犹如钢琴的白键和黑键)同时演奏,从理论上、实践上让筝曲各种转调的可能变成了现实,使之成为民乐合奏中的重要一员而迈出了可喜可贺的一步。

新筝相对传统筝来说虽有不少优势,但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新筝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新筝七声音阶排列的左侧和五声音阶排列的右侧的弦距不一样,演奏者如没有经过特殊训练,就无法得心应手的演奏乐曲,在快速的乐曲中更是如此。此外,作为古筝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而能细腻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技法――左手的按弦,因为新筝琴码在中间,筝弦短了,张力加大,按弦难度也随之加大,表现出来的韵味就比传统古筝逊色多了。从和弦角度来看,如果右手在筝的右侧弹奏主旋律,左手在左侧弹和弦,左手要来回横跨过中间一寸多的琴码,那么和弦弹奏的流畅自如则无法保证。

在我看来,新筝的大胆创新值得我们提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大胆的创新尝试对古筝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新筝虽有很好的创新,能解决传统筝在演奏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它忽视了传统筝曲演奏“以韵补声”的重要特点,这也是古筝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的最大特点,是古筝的本色所在,脱离了本色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成功的创新应该是建立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的。新筝的创新虽改进了传统古筝的不足,但它同时也忽视了优秀的传统,所以,新筝形制的创新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它还有待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在现代作曲技法的影响下,一些作曲家将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序列打破,创造了七声、以及多种特殊排列的定弦方式。这一时期的古筝定弦方式呈现如下特点:

(1)非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即保持八度为周期的定弦的同时,改变传统五声音阶的排列结构,形成所需的音列或新的音阶。

(2)传统五声音阶的双调循环,即由两个不同的传统五声音阶交替组成。

(3)传统五声音阶与其变体的交替,既一组保留传统的关系,另一组则根据需要变化某音,形成两组之间色彩的变化与对比。

(4)模式化音组定弦,即以半音为一音数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2:3:2等有规律的成组上行,形成非八度的周期循环。

(5)自由混合定弦,此类定弦无固定的模式,根据乐曲需要而定,其中包含多种可能性,如五声与七声的交替、多调的衔接、调式特性音及变音的运用等。

以上是对这一时期筝曲定弦特点的大概归纳。在这些重新设计和精心排列的各种新的定弦之后,传统定弦所带来的局限和束缚便迎刃而解。古筝定弦的改变为筝乐在丰富的和声运用上,以及调性思维的扩展等方面奠定了可行性的基础,新的定弦关系产生的不再是单一的五声性综合音响,它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需要创作出不受和弦形态、功能序进及调式功能制约的新形态,各种不同结构的和弦及连接皆成为可能。在调式和调性上,由于筝的定弦、音乐旋律的发展及和弦形态的构成都站在新的角度,这些都与筝曲在“调”方面的变异发展相辅相成,使之打破了单纯的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的束缚。在调式音乐中,作曲家在设计时已事先将古筝定弦作出统筹规划,可以在作品中体现不同音区不同调的交替变化,各种调性适时转换,导致调性中心音的削弱,以至出现调性模糊进而产生一些泛调性作品。总之,古筝的创新促成了筝曲创作风格的多元化,为古筝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珊:《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J].中国音乐2002.2第9-34页。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与时俱进的古筝艺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与时俱进的古筝艺术

学习

《雷雨》第二幕中矛盾冲突之我见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雷雨》第二幕中矛盾冲突之我见,内容包括雷雨第二幕矛盾冲突主要有哪些,雷雨第二幕中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内容摘要:《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和鲁侍萍及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不能简单地用阶级的观点去分析;周朴园是个复杂的、多

学习

论马克思的哲学观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论马克思的哲学观,内容包括马克思哲学的辩证真理观,马克思的哲学笔记。作者简介:樊潇飞(1988-),女,汉,甘肃平凉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性。

学习

管理教育的未来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教育的未来,内容包括管理教育的范文,管理教育未来发展趋势。10月20日,北京,清华管理论坛分论坛――新世纪的管理教育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的四位世界

学习

黄金水稻 第4期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黄金水稻 第4期,内容包括黄金水稻事件,黄金水稻穗摆放在哪最好。我只想强调一个事实:诗意正在现实生活中纯净地发生。

学习

语文教师难以突破的五大桎梏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师难以突破的五大桎梏,内容包括语文新教师面临的困惑,语文教师难点解决方法。现阶段,语文教师面临五大难以突破的桎梏,即应试教育、规训教育、守旧教育、匠式教育、平庸教育。如果语文教师能突破这五大桎梏,就会在专业成

学习

“小事糊涂”益健康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小事糊涂”益健康,内容包括小事糊涂而大事睿智,糊涂县令之大城小事。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个――“难得糊涂”,条幅下面还有一段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自然,这里讲的“糊涂”是指心理

学习

观众呼唤“黄派”!

阅读(25)

“黄派”面市,绝非偶然,是戏曲艺术发展规律的作用也是黄新德和他的群体奋斗攀登的必然。

学习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内容包括离太阳最近的星球排名,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原文。如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终于享受到了离太阳最近的好处。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得天独厚的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学习

浅析英国建立海峡殖民地及其原因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英国建立海峡殖民地及其原因,内容包括英国殖民地全盛时期衰落的原因,英国殖民霸权建立的原因。关键词:英国;殖民;扩张;自由;贸易;安全;发展

学习

物质奖励的利与弊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内容包括给孩子物质奖励的弊端,物质奖励包括哪些种类。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在某一个环境背景中表现出的适当行为,都可以由刺激――行为――结果的三项相倚而得到解释。

学习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内容包括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见精神点点滴滴见品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的成败其实就是由点滴细致微小的环节所决定的,它也确实是最能触及学生的敏感神经的因素之一。只有关注好教学细节,在细微之处

学习

由新准则再论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由新准则再论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内容包括购买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和联系,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适用。2006年2月15日我国的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中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其他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随

学习

推力矢量技术的应用及影响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推力矢量技术的应用及影响,内容包括推力矢量技术的优缺点,推力矢量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航空发动机的推力矢量的关键技术、类型,并分析了推力矢量技术的应用及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学习

论戏曲表演和唱腔艺术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论戏曲表演和唱腔艺术,内容包括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教材,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中国著名戏剧导演金山评价我国戏曲时说:“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是提炼,高度的提炼夸张,强调的是夸张节奏,鲜明的节奏。”戏曲之所以具有三个这样鲜

学习

“突转”艺术中人性的挣扎

阅读(22)

[摘要]今年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成功之处在于平淡的故事叙事中蕴涵着张力,即通过“突转”手法的运用,使剧情跌宕起伏,并融入对法律、宗教和人性的思考,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影片主要有三次“突转”:瑞茨

学习

浅谈表演艺术中的信念感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表演艺术中的信念感,内容包括信念感表演,表演艺术的信念感。【摘要】一段表演成功与否,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真实。演员要让自己的表演真实可信,必须要有强大、可靠的信念感。那么什么是信念感?信念感又有怎样的作用?演员又如

学习

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及艺术特征分析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及艺术特征分析,内容包括浅谈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及艺术特征,古建筑的艺术特征。摘要:文章首先简单阐述了古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古建筑别具特色的艺术特征,最后对我国古建筑结构、艺术现状进行总结

学习

浅析毕加索绘画艺术风格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毕加索绘画艺术风格,内容包括为什么毕加索说绘画艺术在中国,毕加索绘画艺术风格简论pdf。摘要:文章通过对毕加索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的分解与重构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毕加索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指向广阔的社会风景,探究

学习

范振绪书画艺术综述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范振绪书画艺术综述,内容包括书画艺术大师范振绪,范振绪书画最新价格。范振绪(1872~1960),字禹勤,号东雪老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城关人,清工部主事范培之子,出生于北京,9岁丧父后随母返回故里,清光绪年进士。1906年,同沈钧儒等留学日

学习

浅析对艺术人类学的认识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对艺术人类学的认识,内容包括谈谈对艺术人类学的认识,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摘要:艺术为何会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最早的人类学侧重关注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群体、以及欧洲以外的社会,而当代的人类学家则开始更多地

学习

任同祥的唢呐艺术传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任同祥的唢呐艺术传承,内容包括任同祥大师经典唢呐合集,任同祥老师的唢呐。【摘要】任同祥是我国著名的唢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对于当今唢呐艺术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他创编的《百鸟朝凤》、《一枝花》等乐曲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