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北京,清华管理论坛分论坛――新世纪的管理教育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的四位世界顶级商学院的院长将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对“新世纪的管理教育”的真知灼见。
主持人:
杨斌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书记
对话嘉宾:
杰・莱特教授
哈佛商学院前任院长
钱颖一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加思・塞隆纳教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
大卫・施密特雷恩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育挑战
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背景下,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管理教育,是机会亦是挑战。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新世纪管理教育的未来道路在哪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加思・塞隆纳曾经表示, “管理学院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各个学科的信息或者知识,还要让他们发展成为思考者,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博采众长,同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曾经的思考是否依旧适合现阶段的管理教育,四位商学院院长展开了讨论。
管理学院一种独特的职能是对管理做出调研,做出研究,这是其他学院所没有的职责,因为私营企业不一定有这种激励因素愿意做像管理学院所做的研究。管理学院的研究内容希望给金融市场带来变化,希望可以探索到道理,这就是管理学院独特之处,而大学的独特之处就是不管是否盈利都要做研究,其中很大的挑战是保证大学当中强有力的研究文化,建立全球商业研究管理的商业文化,让所有的人都感兴趣。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管理企业的工作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仅发生变化而且越来越难管理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全球化,还有就是变化的速度和技术的变革,此外,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以及创新的金融市场也是原因。更平的组织需要更多的创新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和更为官僚性的组织,其中的原因还涉及到整个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所以我认为管理的世界正在进行着迅速变化,我也认为管理的挑战本身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要比商学院的课程变化速度快,我们要跟上这种变化。如何更新自己,把自己变成全新的人,确保自己永远站在世界的顶尖地位,这是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某种意义上和其他的商学院寻求差异化。现在我们发现管理学教育,尤其是在MBA教育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商学院有非常多的MBA项目,我想这个产业现在已经变得有点同质化了,像是大宗商品,有太多的商学院试***教授商业管理学科,这是个巨大的错误。
但是对于中国的管理学院和商学院来讲,有着比美国的商学院更大的挑战。中国管理教育有一个特点,比较局限于过去的传统观念――只是学知识。我们认为将来的领导力和创新是最重要的,只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领导力培养的过程中,创造力、创新力非常重要,而创造力对世界的改变远远大于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去应用。我觉得中国管理教育在领导力和创造力这两点上都是比较缺乏的,这对我们的挑战可能要比对美国商学院的挑战更大。我们的传统对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因而我们需要鼓励有领导才能的人做一些不同的事,或者促进有创新才能的人想一些不同的方法。
管理教育新机会
在机会和挑战下,管理教育仍看到了不同以往的新机会。加思・塞隆纳在金融危机退潮的2009年曾经呼吁, “我们现在刚刚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因此,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各个学科的信息或者知识,还要让他们发展成为思考者,”管理教育家们在新的环境下需要重新思考管理教育的新格局、新需求,同时在其中寻找到新机会。
我们的毕业生现在所服务的世界和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恐怕从现在计算,以后的二三十年变化会更为迅速,我想尤其是中国的这种变化会更快。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时代,世界的变化是我们现在所无法预期的。我们要确保毕业生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和技能进行全球管理,并且可以管理好全球背景下的公司,关键是不仅仅要在一两年之内教给他们管理的工具,而且要传授他们一种思维的框架,使得他们在毕业后,即使处于这个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中,还能够继续学习。
互联网提醒了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效率也实现了大规模的提高,很多以前不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我们讲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阻挡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了全球化,在学习和行动的过程中反思学到的东西以及做过的事情,并不断地、反复地去反思,把学的东西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一点,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去做这样的尝试,让我们的学生去创业型的企业,学习之后再回来实践理论,互联网令这种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对于每一个商学院来讲都要去寻求一个独特方式,区分出不同的管理学教育的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流程,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寻找出某种更为适应一系列的企业,而不是所有企业的方式,所以这是所有的商学院都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也是即将出现的新机会。
中国的管理教育起步晚,但是发展很迅速,中国现在每年有3万学生,中国的管理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这次论坛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领导力,还有一个是创新,这两个词应该说也是管理学院在思考管理教育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创新取决于人才,而人才又取决于教育,教育不再是过去理解的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未来改革之路
大卫・施密特雷恩曾说, “管理教育并不是单一的教一样东西,学员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教不同的内容,而且管理学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本次论坛中,四大商学院院长对于管理教育的改革作了深入的探讨,当今的管理教育在知识传授方面不仅要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管理教育的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的需求。
我们最重要的改变是课程更为全球化,更为国际化。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全球化,让全球化的思维渗透在课程的每一个角落。我认为第一年必修课必须要极大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纳入全球化的考虑,尤其是那些案例,因为案例是来自于全球各地的,而不仅仅是来自于美国。
这是一个我非常重视的话题,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对课程的全面审议,决定把第一年的学习课程进行全面修改,因为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智力参与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觉得课堂应该使所有的学生,不论背景怎样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中很大一部成为MBA的受害者,他们到我们的商学院来用一种回塑式的逻辑进行学习,这些学生认为毕业以后需要学习MBA才能够像他们的偶像那样成功,这是他们来学习MBA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把课程称为“房子”,我们这个房子有地基,如经济学、财务、文化经历等等,学生经过学习把梁柱竖起来,最后建一个屋顶,我们发现还没到这步的时候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所以我们现在的管理学课程,不会需要所有人都去学某一套课程,而是有课程的菜单大
家可以去选择,有些人可能去学财务,有些人也许从来没有见过收支平衡表。
管理学院的存在有其理由和目标,这个目标来自于我们的研究和知识创造,它是拥有真实价值的,它来自于我们愿意讲真话。只要我们理解这些真理,究竟应该怎么做企业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如何做才能够可持续下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教育也是如此,它要求学校能够培养领导者,这也是我们学院的一种使命,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使用创新方法来改进世界的领导者。
打破管理教育和企业的界限
教育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尺。管理教育如何能够同企业管理接轨,是管理教育的关键所在。全球各大著名的商学院对于教育接轨企业做了足够的功课,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我们在每一年的1月份,开设13个全球性的项目。我们会组织学生到巾国、印度、非洲等地,让他们去体会一个异域国家;我们会和一些公司主办一些联合的课程,让学生对当地的经济有所了解;我们还有跨学科、跨学院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谈论宏观的全球性问题,而且和我们合作的是来自于不同学院的教职人员,我们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一个具体课程上,而是以一种渗透性的方法完全改变了管理学教育的方式。另外的改变是用小组的方式学习,而不是非常大规模的90个学生的班级去做案例等等,我认为第一年的教育往往是用小组的方法来组织效果会好一些。我们的案例不仅包括有创业型企业,国际型企业都会包含在我们的案例当中。
大概有十年的时间,我们进行着全球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可以去18个不同的国家,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体验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些企业、项目、课程是非常不一样的,学生必须有动态的创意和精神才可以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使学生可以跨学科去运作,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组织在不同经济和文化当中对社会能够做出怎样的贡献,对社会负有怎样的责任。我们所面临的大问题实际上和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共通的,包括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原来属于市场营销和财务,问题和专业领域并不相关,但这却正是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所以麻省理工的学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和职业并不是很相关的体验。我们也有跨大学的交流,比如说有生命科学或者是能源或生物方面背景的学生,把他们的想法运用到企业当中去,用他们的技术去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去年我们有学生建立了一个公司,就是基于他们的想法和在我们这里学到的知识,把技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中国管理教育的改革
中国管理教育继承各著名商学院的办学经验,正进行着新的变革。近些年,中国管理教育的兴起正反映了中国对于管理教育的需求。同时不断在调整步伐的中国管理教育,也正向世界前列的商学院队伍迈进。
我们在今年7月份开始了MBA招生的改革。我们非常的幸运,同这三位院长代表的三所世界顶级的商学院有一个非常特殊和紧密的合作关系,使我们能够最早地了解到世界顶级商学院正在做的改革。2008年是哈佛商学院建院一百周年,因为MBA学位最早是从哈佛商学院开始的,我非常荣幸在院长的邀请下参加了哈佛商学院的顾问委员会。2008年他们做了非常深入的MBA改革,这些改革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这就形成了2009年清华大学MBA的改革思路。同样是2008年,我们邀请斯坦福商学院MBA改革委员会***在我们学院作了一个报告。同时,我们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有将近14年的合作,清华MBA的课程名称都和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课程名称相同。十几年前我们在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学了很多,在最近几年又有新的发展,我们跟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有一个项目,如清华麻省理丁中国实验室项目也是我们改革中的重要方面。总结起来,清华MBA改革实际上就是把过去简单的管理知识传授扩大到两个新的领域,一个是价值、品格、软技能;另一个是增加从实践中学习,也,就足行动学习,这两个方面是新版MBA与过去不同的地方。
中国非常急需管理的知识,我想钱教授他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建立非常一流的商学院,建立一流的教学队伍,我希望清华经管学院不断壮大规模,增加教员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但是中国与别的国家都不同,比如说美国经济比较成熟,我们的商学院也比较成熟,我希望清华大学通过扩大规模,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的数量,从而更好地去服务自己的国家。扩大清华经管学院的规模能够真正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