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课程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笔试也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改变目前将笔试作为惟一考试手段的做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主体,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方法、手段,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尽可能减轻对学生的压力。回想以前的考试,虽然已走出音乐测试的误区,但学生考试时神情紧张的样子还记忆犹新。那么,究竟该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价呢?
在一次音乐课上,我请学生为歌曲选择一种伴奏型,并提供了三种答案:进行曲、华尔兹、摇滚乐。一方面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想考考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一次碰到这种问题,同学们都不敢轻率作答。这时,一个男生说:“请老师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同学们都忍不住轻松地笑了,接下来的教学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我灵机一动:期末对音乐知识的检测是否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开心辞典》的形式呢?当我征求学生的意见时,他们的热情高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开始精心设计考题,寻找音乐素材,制作了108张幻灯片(每班班额36人,平均每人三张)。具体的制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音乐是听觉艺术,所有的答题都应该在音乐的听赏中进行,所有关于音乐要素(如音的高低、长短、速度、力度等)的理解和音乐情绪、意境、风格的感受都要在音乐体验中进行,因此每一题都要插入与之相应的音乐片段,这就需要大量的可供选择的音乐储备。我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曲库》中选择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外音乐作品,相信这些音乐的呈现将是一次丰富的“精神会餐”。
其次,现代认知和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这种趋势同样反映在评价中,而且音乐是情感艺术,这种情感与生活实践经验密切相关,音乐的评价更应在具体情境的感知和想像中展开。我改变以往诸如“你认为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听音乐是几拍子的”等单一提问方式,而采用“学校要开一个圣诞派对,请你选择一段欢迎来宾的音乐”、“再为晚会的高潮选择一段狂欢音乐”、“请你为学校运动会的入场式选择一段运动员入场的音乐”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再现、想像,结合对音乐的理解来选择答案。
再次,在传统的笔试中,只要求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从得知。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尤其不适用于音乐学科。音乐的非确定性决定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是千人千面的,我们不能仅仅从答案上来评判学生的对错是非,以往笔试的不合理之处正在于此。所以我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不论他的答案和我心中所想是否一致,都会再追问一句“为什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最后,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与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某种同构关系,心理学称之为“通感”,因此《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综合的理念。我在评价中也充分考虑并设计了这方面的内容,如“乐曲仿佛使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请你把它画下来,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主色调?为什么?前一问题可供选择的成语有:风平浪静、空山鸟语、风雨交加、曲径通幽等,学生必须理解成语的词义并对音乐有一定的想像才能回答。而后一问题是对学生艺术通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艺术修养,答案不惟一,我更想听听学生对内心感受的描述,所以有自己见解的均可得分。
半个月后,同学们期盼的《开心辞典》音乐专场节目终于粉墨登场了!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鱼贯而入,我用明快的声音说:“欢迎大家到《开心辞典》来做客!”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以往考试时那种紧张的气氛荡然无存。接着我坐到多媒体操作台前,选了一道题请全班同学抢答,胜出者上台来坐在老师对面进入下一轮答题。剩下的两题如回答有困难,可用两条求助热线―――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和求助现场同学,以此来降低答题难度和调动所有同学的参与热情。就这样整整一节课同学们自始至终全神贯注,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如释重负,加上我有意模仿王小丫来上几句“你确定吗?”“究竟有没有答对呢?广告之后再告诉你”之类的话调节气氛,同学们感到新奇而入迷,在兴趣昂然中完成了这次测试。
这次测试,使我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使以后的教学更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表现的舞台,使学生的勇气和胆量都经受了一次锻炼。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短短的两节课中主动专注地聆听了大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吴斌老师提醒我们:学生对熟悉的音乐容易产生兴趣和感情。我希望把这次测试当作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一个新起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接触音乐,在多次有意无意地聆听中慢慢地喜欢上音乐,最终成为飞翔在音乐殿堂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