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时代,人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人的根本究竟是怎样的?和现实中的善恶又有什么关系?孟子认为,人性的根本不是自然属性,也不是社会属性,而是人内在具有的对同类相爱相敬的能力。因而,人性是善的。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恶人恶行,那是因为人内在的善性被湮没了,于是,修养就是回归自己最本来的心性。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是他在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孟子之后,性善论受到一些批评,也得到很多发展,后来成为了中国社会主流的看法,一直影响到现在。
一
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注释】孺子:小孩。怵惕恻隐:音chù tì cè yǐn。怵惕,惊恐害怕。恻隐,同情怜悯。乡***:泛指乡里。羞恶:羞耻和憎恶。恶:音wù。端:开端,萌芽。
【解说】孟子性善说是从一个思想实验开始的。他假想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小孩子在井边玩耍,忽然掉了进去。假设我们就在附近,无意中恰好看到,就在那一瞬间,内心最直接的反应是怎样的?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想到为了别人的赞誉而做什么,也不是害怕小孩子的惊呼。我们的反应和具体情况没有任何联系,我们只是遭遇了同类忽然陷入险境的情况。孟子的答案是:在那个时候,人的内心一定充满惊动怜悯,他称作怵惕恻隐。这就是仁的起点。我们为什么要按照仁去行事呢?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天然的对同类的感通能力。其他如义、礼、智也是如此,羞耻和厌恶之情是义的起点,待人辞让是礼的起点,辨别是非是智的起点,我们内心的这些最真实的活动是一切善行的源头,而这些活动来自人性本身,所以人性是一切善行善念的根。孟子说:仁义礼智不是外边给我的,而是我本来就有的东西,就像人有四肢一样,他把这叫做良知良能,这就是性善。孟子乐观地认为,人只要充分培养自己的心性,那么善就像泉水有源头一样充盈而出,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会由此而展开。
二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上)
【注释】湍水:激流。湍:音tuān。颡:音sǎng,额头。
【解说】孟子的时代,对人性问题有很多回答。有的人认为人性和善恶没有关系,有的人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有的人认为有些人性善,有些人性恶,再后来荀子则主张性恶。孟子的性善说是与当时不同学说辩争中丰富和发展的,其中他最强悍的对手就是告子。告子的看法和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的看法相近,他说:人性就像激流,谁也不知道水会流向什么地方。在东边引个口子,就向东边流;在西边引个口子,就向西边流。这和人性是一样的,分不出善和不善。告子的意思是:人性只是一种自然的材质,外部的条件如何变化,它就会跟着发生变化,故而人性中没有根本的善,善不过是一种社会规范下的行为。这种理解对儒家是致命的,如果道德行为只是社会塑造出来的,那么善和恶就是偶然的,随环境而变化。这是真的吗?孟子的回答很精彩,他抓到了要害:如果说水是不分东和西的,那水还不分上和下吗?水无论是向东向西,最后一定是向下啊!即使我们用人力来抬高水位,高过额头,越过高山,那不过是借助形势,最终还是要落下来,这是水的本性。人也同样,人性向善就像水性向下一样,总有一个自然的不得不如此的能力,指向善的方向,这才是人性。孟子和告子辩论的关键是,告子强调人性是一种平面的东西,人性的可能性是一种平面的可能性。而孟子主张人性是一种有深度的东西,人性的可能性是一种纵向的可能性。而后一种可能才是真正属人的、使人成为人的东西。这是孟子的卓识,值得后来人思考。
三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本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告子》上)
【注释】牛山: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山。萌蘖:植物的小芽。蘖:音niè。濯濯:音zhuó zhuó,山上没有植被,光秃秃的样子。梏亡:受束缚而丧失。梏:音gù。乡:即向,方向。
【解说】如果人性是善的,现实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恶人恶行呢?孟子的回答是:本性再美好,也应该注意存养,不能一味挥霍、摧残,否则也会败坏。他举牛山的植被为例,说明这个道理。牛山是临淄附近的山,植被原本很丰美,可是因为在都城近郊,经常有人去砍伐,又有人去放牧牛羊。哪怕日夜休养,雨水滋润,也不能恢复,山渐渐就秃了。人们看到山是秃的,就说没有植被,难道山本来是这样吗?孟子接着说:人不是也这样吗?本来都有仁义之心,后来丧失掉了,就像斧子砍伐植被一样,人性还怎么会那么好?人每天的气息都差不多,好恶也差不多。要是夜晚宁静时的心气没办法留存,就和本来的心性越来越远,那么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看到这样子,以为人性是恶的,难道那是人性的本来样子吗?所以,孟子对人性和修养的最终结论是:得到养护,什么都会生长,失去养护,什么都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