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拳的“形”“意”浅说
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窍于鼻,在体为皮毛”,居五行拳之首。既说似斧,练它就得有似斧之形以求得似斧之劲。它是以前臂的拳和小臂作为发劲的着意点,亦即视为“劈拳之形似斧”的“斧刃”。因用前臂的中节发劲,故有“劈拳肘打”之说。由于练它可以求得不用关节突出处打人、发劲,所以便成为形意中具有特殊技法的基本功夫,向为前人所珍视,因之得其窍要者少,多误以鹰捉代之,实大谬也。劈拳拳型两种,见***1、2。
劈拳歌诀:
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崩妙绝伦。体为皮毛鼻通肺,小臂发劲劲乃神。
劈拳的具体练法
(一)预备式
即原地左鹰捉,动作及要领详见鹰捉的具体练法之(一)。***3至***9从略,动作***解由***10开始。
(二)进步右劈拳
1、撤半步回收:由鹰捉开始,左手抓握变拳,继而坠肘贴肋回拉,边回拉左小臂边外旋,使拳心向上,停于脐之左侧;与此同时右掌也变拳外旋微回拉,停于脐之右侧;当拳旋转回拉时,左脚同时回收紧靠于右脚里踝骨,脚尖、膝尖向前,右膝紧靠左膝里侧;目视前方(***11)。
要领:
(1)两手变拳,不得用拙力;回拉时拳及小臂要拧转并用腰劲,如撕物状。
(2)左脚回撤与两拳拧转回拉,动作、劲力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不得长身。
2、提步左钻:左拳向里拧转沿身体中线上钻至胸部颏下(***12);动作不停,右腿屈膝后蹬,左脚贴地向前趟进、踩落,右脚随即向前跟进,提起靠在左脚里侧,即右提步;与左脚趟进的同时,左拳由颏下向前上方,向外拧转钻出,左拳高不过眉,拳心斜向外,小指处拳眼向上;右拳在原处配合左拳沉劲,紧靠于脐右侧;目视左拳(***13)。
要领:
(1)左拳由腹部贴身中线上钻时要贴紧,不可憋气。
(2)左拳前钻与左脚前趟同时进行,身体拧转45度,保持上体似正非正,似斜非斜;沉肩坠肘,要用腰劲把左拳钻出,做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要求。
(3)右脚提步,两脚靠紧,重心要稳。
3、上步右劈拳:右拳贴心口上钻至左臂肘窝上部(***14);动作不停,左脚后蹬,右脚向前用力趟进踩落,左脚随即向前跟进半步,成桩步;与此同时,右拳沿左臂向前上钻出,当两拳上下相遇时,两拳同时拧转,右拳由上向前向下劈落,拳眼向上,右前臂高与心口齐;同时左拳由上向下,向里贴肋回拉靠在脐之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前方(***15)。
要领:
(1)右拳劈落要沉肩坠肘用腰劲,要做到“三尖”相对;要利用“三催”之劲,抻出“三星”,力达前小臂。左拳回拉与出右拳的动作,劲力要协调一致。
(2)左脚后蹬,右脚前趟、踩落,要与右拳劈落同时,完成“手脚齐到才为真”的技法要求;动作、劲力从自然合协中逐步求得迅猛、刚实,以打好刚劲;行进中身体不可有起伏。
(三)进步左劈拳
1、撤半步回收:左拳不动;右拳向下向里贴肋腹回拉,边拉边向外拧转靠于脐之右侧,拳心向上;与此同时,右脚贴地回收靠于左脚里踝骨,脚尖向前,目视前方(***16)。
要领:
同(二)-1,惟动作左右相反。
2、提步右钻:右拳向里拧转(拳眼贴身)继而沿身体中线上钻至胸部颏下(***17);动作不停,左腿屈膝后蹬,右脚贴地向前趟进、踩落,左脚随即向前跟进提靠于右脚里侧,即左提步;与右脚趟进的同时,右拳由颏下向前上方向外拧转钻出,右拳高不过眉,拳心斜向外,小指处拳眼向上;左拳在原处配合右拳沉劲,紧靠于脐之左侧,目视右拳(***18)。
要领:
同(二)-2,惟动作左右相反。
3、上步左劈拳:左拳贴心口上钻至右臂肘窝上部(***19);动作不停,右脚后蹬,左脚向前用力趟进、踩落,右脚随即跟进半步成桩步;与此同时,左拳沿右臂向前上钻出,当两拳上下相遇时,两拳同时拧转,左拳由上向前向下劈落,拳眼向上,高与心口齐;同时,右拳由上向下向里贴肋回拉靠在脐之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前方(***20)。
要领:
同(二)-3,惟动作左右相反。
如此左右式交替练习,动作多少,视场地的大小、路线的长短而定。现以练完左劈拳回身为例,转身往回练。
(四)劈拳回身式
1、扣脚收拳:重心不变,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里扣与右脚成内八字形;同时左拳向下向里,屈臂回收至脐左侧,拳心向上,与右拳对称;目视左方(***21)。
2、转身收脚: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前掌为轴,脚跟里转贴地回收靠于左脚里踝骨,脚尖向前;目视前方(***22)。
要领:
(1)左拳回收要借腰劲用肘拉手,边拉边拧。
(2)重心转移时,要注意保持身体正直,不要长身,更不要突臀。
(3)右脚回收,右膝朝前,左膝里扣,贴于右膝窝里侧,两腿要靠紧,左脚尖指向前方。
(五)进步左劈拳
动作及要领与(三)同,惟方向相反(***23、24、25、26)。
以下仍可左右交替练习;练到劈拳的起端,回身后,练完左劈拳(***27)即可收式。如中途欲收式,亦必须在练完左式时方可收。
(六)劈拳收式
动作及要领与三体式之收式同(***27),以下从略。